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4522906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20074.4

申请日:

2013.04.08

公开号:

CN104098499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D 209/12登记生效日:20160413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变更后权利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320号变更后权利人: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320号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变更后权利人: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7D 209/1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陈姗 袁哲东 刘相奎 孔锐变更后:陈姗 袁哲东 刘相奎 孔锐 顾红梅 王祥建|||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09/12申请日:20130408|||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09/12

主分类号:

C07D209/12

申请人: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发明人:

陈姗; 袁哲东; 刘相奎; 孔锐

地址: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3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代理人:

朱水平;王卫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醇类溶剂中,在碱的作用下,将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进行缩合反应;(2)将步骤(1)的反应液与质子酸混合,进行Bischler-Mohlau吲哚关环反应,即可。本发明的合成路线与原有技术相比较,将第一步缩合反应与第二步Bischler-Mohlau吲哚关环反应合并为“一锅”反应,操作简便;反应产物I直接从反应溶剂中析出,大大简化了反应后处理过程,且纯度高,反应收率高,适于放大生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步骤:
(1)在醇类溶剂中,在碱的作用下,将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进行缩合反应;
(2)将步骤(1)的反应液与质子酸混合,进行Bischler-Mohlau吲哚关环反应,即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醇类溶剂为正丁醇、异丁醇、正丙醇、异丙醇和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醇类溶剂与化合物II的体积质量比为5~15ml/g。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碱为无机碱和/或有机碱,所述的无机碱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有机碱为三乙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吗啉和N,N-二异丙基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2:1)~(2.5:1)。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的摩尔比为(1:1)~(1:1.2)。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缩合反应的温度为75~160℃;步骤(2)中,所述的Bischler-Mohlau吲哚关环反应的温度为75~160℃。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缩合反应的温度为100~130℃;步骤(2)中,所述的Bischler-Mohlau吲哚关环反应的温度为100~130℃。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将步骤(1)的反应液与质子酸混合之前进行冷却,所述的冷却为自然冷却至所述的步骤(1)的反应液的温度为10~30℃。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质子酸为无机酸和/或有机酸;所述的无机酸为盐酸、硫酸和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有机酸为甲酸、乙酸、丙酸、草酸、富马酸、马来酸、琥珀酸、酒石酸、柠檬酸、丙二酸、甲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和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质子酸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0.05:1)~(0.3:1)。

说明书

说明书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Wyeth公司研制的巴多昔芬(bazedoxifene)是新一代SERM(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它可以竞争性地抑制17β-雌二醇与ERα和ERβ的结合,单独使用对人乳癌细胞系无激动剂活性。临床前试验显示,在同类产品中,它在改善子宫特性方面比雷洛昔芬(第二代SERM)和拉索昔芬(第三代SERM)更具优势,另外,血管舒缩不稳定模型试验显示,它对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很小,在激活肝脂酶启动子方面,它为一种相对有效的激动剂,而雷洛昔芬则无效,当与雷洛昔芬联用时,它能够抑制雷洛昔芬对啮齿类动物子宫的刺激作用,可见二者对子宫的效应是不同的。临床前试验数据表明,它比目前所知的其他SERMs更具靶向活性,是至今“同类产品中之最佳”。该药目前已于2009年在欧盟(商品名:Conbriza)和日本(商品名:Viviant)上市。其首要适应症为治疗和预防绝经期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醋酸巴多昔芬(Bazedoxifene acetate)化学名为1-{4-[2-(环己亚胺基-1-)乙氧基]苄基}-2-(4-羟基苯基)-3-甲基-1H-吲哚-5-酚醋酸盐,其制备方法如下:

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I)是合成醋酸巴多昔芬的关键中间体,其合成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路线一(US5998402):

该路线以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II)、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III)为起始原料,以DMF为溶剂,回流反应,II与III缩合得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I)。在此反应中,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III)的用量是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II)的3.5倍(摩尔量比),有大量的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III)剩余,既给后处理带来了麻烦,需要柱层析纯化,又浪费了原料,且收率低(33%),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路线二(US5998402):

该路线以路线一为基础,同样以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II)、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III)为起始原料,以DMF为溶剂,II与III缩合得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I)。不同的是,该路线中两步反应合并为“一锅”反应:第一步中加入三乙胺作碱,II与1.3倍摩尔量的III缩合 得中间产物1-(4-苄氧基苯基)-2-[(4-苄氧基苯基)氨基]丙酮(IV),IV不经分离,与再次加入的1.5倍摩尔量的III发生Bischler-Mohlau吲哚关环反应生成产物I。该路线虽然将两步反应合并为“一锅”,简化了反应操作,但为了除去过量的III和杂质,后处理步骤繁琐,所得固体粗品需在甲醇/乙醚中多次打浆洗涤才能得到较纯的产物I,收率较低(55%)。
路线三(WO2008098527):

该路线以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II)、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III)为起始原料(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III)的用量是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II)的1.1-1.2倍),以醇(乙醇、异丙醇等)作溶剂,缩合得中间体1-(4-苄氧基苯基)-2-[(4-苄氧基苯基)氨基]丙酮(IV),将IV分离纯化后,IV再与0.2倍摩尔量的III发生Bischler-Mohlau吲哚关环反应得产物I。该路线收率较高(两步总收率60%-75%),但中间产物IV需分离纯化,增加了反应操作,整条路线不够简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克服现有的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的制备工艺复杂、操作繁琐、产率低等缺陷,提供了一种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大大简化了反应后处理过程,且纯度高,反应收率高,适于 放大生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了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1)在醇类溶剂中,在碱的作用下,将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进行缩合反应;
(2)将步骤(1)的反应液与质子酸混合,进行Bischler-Mohlau吲哚关环反应,即可;

步骤(1)中,所述的醇类溶剂较佳地为正丁醇、异丁醇、正丙醇、异丙醇和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正丁醇、异丁醇和正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醇类溶剂与化合物II的体积质量比较佳地为5~15ml/g。
步骤(1)中,所述的碱较佳地为无机碱和/或有机碱。所述的无机碱较佳地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有机碱较佳地为三乙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吗啉和N,N-二异丙基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碱更佳地为三乙胺。所述的碱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较佳地为(2:1)~(2.5:1)。
步骤(1)中,所述的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的摩尔比较佳地为(1:1)~(1:1.2)。
步骤(1)中,所述的缩合反应的温度较佳地为75~160℃,更佳地为100~130℃。所述的缩合反应的进程可通过本领域常规手段(如TLC或HPLC)进行监测,一般以化合物II消失时作为反应的终点,所述的缩合反应的时间较佳地为2~4小时。
本发明中,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反应液可不经后处理直接进行步骤 (2)。
步骤(2)中,在将步骤(1)的反应液与质子酸混合之前较佳地进行冷却。所述的冷却较佳地为自然冷却至所述的步骤(1)的反应液的温度为10~30℃。
步骤(2)中,所述的质子酸较佳地为无机酸和/或有机酸。所述的无机酸较佳地为盐酸、硫酸和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盐酸;所述的有机酸较佳地为甲酸、乙酸、丙酸、草酸、富马酸、马来酸、琥珀酸、酒石酸、柠檬酸、丙二酸、甲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和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对甲苯磺酸。所述的质子酸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较佳地为(0.05:1)~(0.3:1)。
步骤(2)中,所述的Bischler-Mohlau吲哚关环反应的温度较佳地为75~160℃,更佳地为100~130℃。
所述的Bischler-Mohlau吲哚关环反应的进程可通过本领域常规手段(如TLC或HPLC)进行监测,所述的Bischler-Mohlau吲哚关环反应的时间较佳地为5~15小时。
其中,所述的Bischler-Mohlau吲哚关环反应结束后还可以进行后处理,进一步纯化化合物I。所述的后处理的方式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后处理方式,优选包括如下步骤:抽滤,干燥,即可。当所述的碱采用无机碱时,抽滤后较佳地进行水洗,再干燥。
在不违背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合成路线与原有技术相比较,将第一步缩合反应与第二步Bischler-Mohlau吲哚关环反应合并为“一锅”反应,操作简便;反应液中加入酸,无需再次加入原料化合物III,简化了操作,节省了成本;反应产物I直接从反应溶剂中析出,大大简化了反应后处理过程,且纯度高,反应收率高,适于放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实施例1
合成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I)
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12.7g,0.04mol)、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11.1g,0.047mol)加至正丁醇(120ml)中,加入三乙胺(12.2ml),升温至118℃回流,3小时后,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反应完全;加入浓盐酸(1.0ml),升温至118℃继续反应7小时。反应液冷却,抽滤,干燥得白色固体15.2g,HPLC纯度:98%,收率90.5%。
1H-NMR(400MHz,d6-DMSO)δ(ppm):7.798(br s,1H,-NH-),7.102-7.557(m,14H,Ar-H),7.255(d,1H,J=2.4Hz,Ar-H),7.174(d,1H,J=4.0Hz,Ar-H),6.978(dd,1H,J=4.0Hz,2.4Hz,Ar-H),5.192(s,2H,-OCH2-),5.153(s,2H,-OCH2-),2.436(s,3H,-CH3)MS(m/z):420(M+1)
实施例2
合成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I)
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12.7g,0.04mol)、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11.1g,0.047mol)加至异丁醇(120ml)中,加入三乙胺(12.2ml),升温至107℃回流,3小时后,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反应完全;加入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1.7g),升温至107℃继续反应14小时。反应液冷却,抽滤,干燥得棕褐色固体14.4g,HPLC纯度:97%,收率86%。
实施例3
合成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I)
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12.7g,0.04mol)、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11.1g,0.047mol)加至异丙醇(120ml)中,加入吡啶(7.1ml),升温至84℃,4 小时后,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反应完全;加入乙酸(0.7ml)继续反应15小时。反应液冷却,抽滤,干燥得白色固体14.6g,HPLC纯度:96%,收率87%。
实施例4
合成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I)
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12.7g,0.04mol)、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11.1g,0.047mol)加至正丁醇(120ml)中,加入吗啉(7.7ml),升温至118℃,3小时后,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反应完全;加入浓硫酸(0.6ml),继续反应7小时。反应液冷却,抽滤,干燥得白色固体14.7g,HPLC纯度:98%,收率88%。
实施例5
合成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I)
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12.7g,0.04mol)、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11.1g,0.047mol)加至正丁醇(120ml)中,加入碳酸钠(9.3g),升温至118℃回流,3小时后,2-溴-(4-苄氧基苯基)丙酮反应完全;加入浓盐酸(1.0ml),升温至118℃继续反应7小时。反应液冷却,抽滤,所得固体水洗(60ml),过滤,干燥得白色固体14.8g,HPLC纯度:99%,收率88%。

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984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15 CN 104098499 A (21)申请号 201310120074.4 (22)申请日 2013.04.08 C07D 209/12(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地址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 1320 号 申请人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72)发明人 陈姗 袁哲东 刘相奎 孔锐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代理人 朱水平 王卫彬 (54) 发明名称 5- 苄 氧 基 -2-(4- 苄 氧 基 苯 基 )-3- 甲 基 -1H- 吲哚的制。

2、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 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 基 )-3- 甲基 -1H- 吲哚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 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醇类溶剂中, 在碱的作 用下, 将化合物 II 与化合物 III 进行缩合反 应 ;(2)将步骤 (1)的反应液与质子酸混合, 进 行 Bischler-Mohlau 吲哚关环反应, 即可。本 发明的合成路线与原有技术相比较, 将第一步 缩合反应与第二步 Bischler-Mohlau 吲哚关环 反应合并为 “一锅”反应, 操作简便 ; 反应产物 I 直接从反应溶剂中析出, 大大简化了反应后处 理过程, 且纯度高, 反应收率高, 适于放大。

3、生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98499 A CN 104098499 A 1/1 页 2 1.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基 )-3- 甲基 -1H- 吲哚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 下列步骤 : (1) 在醇类溶剂中, 在碱的作用下, 将化合物 II 与化合物 III 进行缩合反应 ; (2) 将步骤 (1) 的反应液与质子酸混合, 进行 Bischler-Mohlau 吲哚关环反应, 即可 ; 2. 如权利要求 1。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 所述的醇类溶剂为正丁醇、 异丁醇、 正丙醇、 异丙醇和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 所述的醇类溶剂与化合物 II 的体积质量 比为 5 15ml/g。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 所述的碱为无机碱和 / 或 有机碱, 所述的无机碱为碳酸钾、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钾、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 种或多种, 所述的有机碱为三乙胺、 吡啶、 4- 二甲基氨基吡啶、 吗啉和 N,N- 二异丙基乙胺中 的一种或多种。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碱与化合物 II 的摩尔比。

5、为 (2:1) (2.5:1) 。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 所述的化合物 II 与化合物 III 的摩尔比为 (1:1) (1:1.2) 。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 所述的缩合反应的温度为 75 160 ; 步骤 (2) 中, 所述的 Bischler-Mohlau 吲哚关环反应的温度为 75 160。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 所述的缩合反应的温度为 100 130 ; 步骤 (2) 中, 所述的 Bischler-Mohlau 吲哚关环反应的温。

6、度为 100 13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在将步骤 (1) 的反应液与质 子酸混合之前进行冷却, 所述的冷却为自然冷却至所述的步骤 (1) 的反应液的温度为 10 30。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所述的质子酸为无机酸和 / 或有机酸 ; 所述的无机酸为盐酸、 硫酸和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 所述的有机酸为甲酸、 乙 酸、 丙酸、 草酸、 富马酸、 马来酸、 琥珀酸、 酒石酸、 柠檬酸、 丙二酸、 甲磺酸、 苯磺酸、 对甲苯磺 酸和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7、,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质子酸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 (0.05:1) (0.3:1)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98499 A 2 1/5 页 3 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基 )-3- 甲基 -1H- 吲哚的制备 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 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基 )-3- 甲基 -1H- 吲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 Wyeth 公司研制的巴多昔芬 (bazedoxifene) 是新一代 SERM(选择性雌激素受 体调节剂) , 它可以竞争性地抑制 17- 雌二醇与 ER 和 ER 的结合, 单独使用对人乳癌 细胞系无激动剂活性。

8、。 临床前试验显示, 在同类产品中, 它在改善子宫特性方面比雷洛昔芬 (第二代SERM) 和拉索昔芬 (第三代SERM) 更具优势, 另外, 血管舒缩不稳定模型试验显示, 它 对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很小, 在激活肝脂酶启动子方面, 它为一种相对有效的激动剂, 而雷 洛昔芬则无效, 当与雷洛昔芬联用时, 它能够抑制雷洛昔芬对啮齿类动物子宫的刺激作用, 可见二者对子宫的效应是不同的。临床前试验数据表明, 它比目前所知的其他 SERMs 更具 靶向活性, 是至今 “同类产品中之最佳” 。该药目前已于 2009 年在欧盟 (商品名 : Conbriza) 和日本 (商品名 : Viviant) 上市。其。

9、首要适应症为治疗和预防绝经期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0003 醋酸巴多昔芬 (Bazedoxifene acetate) 化学名为 1-4-2-( 环己亚胺基 -1-) 乙 氧基 苄基 -2-(4- 羟基苯基 )-3- 甲基 -1H- 吲哚 -5- 酚醋酸盐, 其制备方法如下 : 0004 0005 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基 )-3- 甲基 -1H- 吲哚 (I) 是合成醋酸巴多昔芬的关 键中间体, 其合成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 0006 路线一 (US5998402) : 0007 说 明 书 CN 104098499 A 3 2/5 页 4 0008 该路线以 2- 溴 -(4-。

10、 苄氧基苯基 ) 丙酮 (II) 、 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 (III)为起 始原料, 以 DMF 为溶剂, 回流反应, II 与 III 缩合得 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基 )-3- 甲 基 -1H- 吲哚 (I) 。在此反应中, 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 (III) 的用量是 2- 溴 -(4- 苄氧基苯 基 ) 丙酮 (II) 的 3.5 倍 (摩尔量比) , 有大量的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 (III) 剩余, 既给后处理 带来了麻烦, 需要柱层析纯化, 又浪费了原料, 且收率低 (33%) , 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0009 路线二 (US5998402) : 0010 0011 该路线以。

11、路线一为基础, 同样以 2- 溴 -(4- 苄氧基苯基 ) 丙酮 (II) 、 对苄氧基苯 胺盐酸盐 (III) 为起始原料, 以 DMF 为溶剂, II 与 III 缩合得 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 基 )-3- 甲基 -1H- 吲哚 (I) 。不同的是, 该路线中两步反应合并为 “一锅” 反应 : 第一步中加 入三乙胺作碱, II 与 1.3 倍摩尔量的 III 缩合得中间产物 1-(4- 苄氧基苯基 )-2-(4- 苄 氧基苯基 ) 氨基 丙酮 (IV) , IV 不经分离, 与再次加入的 1.5 倍摩尔量的 III 发生 Bischler-Mohlau 吲哚关环反应生成产物。

12、 I。该路线虽然将两步反应合并为 “一锅” , 简化了 反应操作, 但为了除去过量的 III 和杂质, 后处理步骤繁琐, 所得固体粗品需在甲醇 / 乙醚 中多次打浆洗涤才能得到较纯的产物 I, 收率较低 (55%) 。 0012 路线三 (WO2008098527) : 0013 说 明 书 CN 104098499 A 4 3/5 页 5 0014 该路线以 2- 溴 -(4- 苄氧基苯基 ) 丙酮 (II) 、 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 (III) 为起始 原料 (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 (III) 的用量是 2- 溴 -(4- 苄氧基苯基 ) 丙酮 (II) 的 1.1-1.2 倍) , 以醇 (。

13、乙醇、 异丙醇等) 作溶剂, 缩合得中间体1-(4-苄氧基苯基)-2-(4-苄氧基苯基) 氨基 丙酮 (IV) , 将 IV 分离纯化后, IV 再与 0.2 倍摩尔量的 III 发生 Bischler-Mohlau 吲 哚关环反应得产物 I。该路线收率较高 (两步总收率 60%-75%) , 但中间产物 IV 需分离纯化, 增加了反应操作, 整条路线不够简洁。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克服现有的 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 基 )-3- 甲基 -1H- 吲哚的制备工艺复杂、 操作繁琐、 产率低等缺陷, 提供了一种 5- 苄氧 基 -2-(4- 苄氧基苯基 。

14、)-3- 甲基 -1H- 吲哚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 成本低, 大 大简化了反应后处理过程, 且纯度高, 反应收率高, 适于放大生产。 0016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 0017 本发明提供了 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基 )-3- 甲基 -1H- 吲哚的制备方法, 其 包括下列步骤 : 0018 (1) 在醇类溶剂中, 在碱的作用下, 将化合物 II 与化合物 III 进行缩合反应 ; 0019 (2) 将步骤 (1) 的反应液与质子酸混合, 进行 Bischler-Mohlau 吲哚关环反应, 即 可 ; 0020 0021 步骤 (1) 中, 。

15、所述的醇类溶剂较佳地为正丁醇、 异丁醇、 正丙醇、 异丙醇和乙醇中的 一种或多种 ; 更佳地为正丁醇、 异丁醇和正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醇类溶剂与化合物 II 的体积质量比较佳地为 5 15ml/g。 0022 步骤 (1) 中, 所述的碱较佳地为无机碱和 / 或有机碱。所述的无机碱较佳地为碳 说 明 书 CN 104098499 A 5 4/5 页 6 酸钾、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钾、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 所述的有机碱较 佳地为三乙胺、 吡啶、 4-二甲基氨基吡啶、 吗啉和N,N-二异丙基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 的碱更佳地为三乙胺。所述的碱与化合物 II 。

16、的摩尔比较佳地为 (2:1) (2.5:1) 。 0023 步骤 (1) 中, 所述的化合物 II 与化合物 III 的摩尔比较佳地为 (1:1) (1:1.2) 。 0024 步骤 (1) 中, 所述的缩合反应的温度较佳地为75160, 更佳地为100130。 所述的缩合反应的进程可通过本领域常规手段 (如TLC或HPLC) 进行监测, 一般以化合物II 消失时作为反应的终点, 所述的缩合反应的时间较佳地为 2 4 小时。 0025 本发明中, 所述的步骤 (1) 得到的反应液可不经后处理直接进行步骤 (2) 。 0026 步骤 (2) 中, 在将步骤 (1) 的反应液与质子酸混合之前较佳地。

17、进行冷却。所述的冷 却较佳地为自然冷却至所述的步骤 (1) 的反应液的温度为 10 30。 0027 步骤 (2) 中, 所述的质子酸较佳地为无机酸和 / 或有机酸。所述的无机酸较佳地 为盐酸、 硫酸和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佳地为盐酸 ; 所述的有机酸较佳地为甲酸、 乙酸、 丙 酸、 草酸、 富马酸、 马来酸、 琥珀酸、 酒石酸、 柠檬酸、 丙二酸、 甲磺酸、 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和 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佳地为对甲苯磺酸。所述的质子酸与化合物 II 的 摩尔比较佳地为 (0.05:1) (0.3:1) 。 0028 步骤 (2) 中, 所述的 Bischler-Mohlau。

18、 吲哚关环反应的温度较佳地为 75 160, 更佳地为 100 130。 0029 所述的 Bischler-Mohlau 吲哚关环反应的进程可通过本领域常规手段 (如 TLC 或 HPLC) 进行监测, 所述的 Bischler-Mohlau 吲哚关环反应的时间较佳地为 5 15 小时。 0030 其中, 所述的 Bischler-Mohlau 吲哚关环反应结束后还可以进行后处理, 进一步 纯化化合物 I。所述的后处理的方式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后处理方式, 优选包括如下步骤 : 抽 滤, 干燥, 即可。当所述的碱采用无机碱时, 抽滤后较佳地进行水洗, 再干燥。 0031 在不违背本领域常识的基础。

19、上, 上述各优选条件, 可任意组合, 即得本发明各较佳 实例。 0032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0033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 本发明的合成路线与原有技术相比较, 将第一步缩 合反应与第二步 Bischler-Mohlau 吲哚关环反应合并为 “一锅” 反应, 操作简便 ; 反应液中 加入酸, 无需再次加入原料化合物 III, 简化了操作, 节省了成本 ; 反应产物 I 直接从反应溶 剂中析出, 大大简化了反应后处理过程, 且纯度高, 反应收率高, 适于放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 施例范围之中。

20、。 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 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 或按照商 品说明书选择。 0035 实施例 1 0036 合成 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基 )-3- 甲基 -1H- 吲哚 (I) 0037 2- 溴 -(4- 苄氧基苯基 ) 丙酮 (12.7g, 0.04mol) 、 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 (11.1g, 0.047mol)加至正丁醇 (120ml)中, 加入三乙胺 (12.2ml) , 升温至 118回流, 3 小时后, 2- 溴 -(4- 苄氧基苯基 ) 丙酮反应完全 ; 加入浓盐酸 (1.0ml) , 升温至 118继续反应 7 小 说 明 书 CN 1040。

21、98499 A 6 5/5 页 7 时。反应液冷却, 抽滤, 干燥得白色固体 15.2g, HPLC 纯度 : 98%, 收率 90.5%。 0038 1H-NMR(400MHz,d6-DMSO)(ppm):7.798(br s,1H,-NH-),7.102-7.557(m,14H, Ar-H),7.255(d,1H,J=2.4Hz,Ar-H),7.174(d,1H,J=4.0Hz,Ar-H),6.978(dd,1H,J=4.0Hz, 2.4Hz,Ar-H),5.192(s,2H,-OCH2-),5.153(s,2H,-OCH2-),2.436(s,3H,-CH3)MS(m/z):420 (M。

22、+1) 0039 实施例 2 0040 合成 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基 )-3- 甲基 -1H- 吲哚 (I) 0041 2- 溴 -(4- 苄氧基苯基 ) 丙酮 (12.7g, 0.04mol) 、 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 (11.1g, 0.047mol)加至异丁醇 (120ml)中, 加入三乙胺 (12.2ml) , 升温至 107回流, 3 小时后, 2- 溴 -(4- 苄氧基苯基 ) 丙酮反应完全 ; 加入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 (1.7g) , 升温至 107继 续反应 14 小时。反应液冷却, 抽滤, 干燥得棕褐色固体 14.4g, HPLC 纯度 : 97%, 收率 86。

23、%。 0042 实施例 3 0043 合成 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基 )-3- 甲基 -1H- 吲哚 (I) 0044 2- 溴 -(4- 苄氧基苯基 ) 丙酮 (12.7g, 0.04mol) 、 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 (11.1g, 0.047mol) 加至异丙醇 (120ml) 中, 加入吡啶 (7.1ml) , 升温至 84, 4 小时后, 2- 溴 -(4- 苄 氧基苯基 ) 丙酮反应完全 ; 加入乙酸 (0.7ml) 继续反应 15 小时。反应液冷却, 抽滤, 干燥得 白色固体 14.6g, HPLC 纯度 : 96%, 收率 87%。 0045 实施例 4 0046 。

24、合成 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基 )-3- 甲基 -1H- 吲哚 (I) 0047 2- 溴 -(4- 苄氧基苯基 ) 丙酮 (12.7g, 0.04mol) 、 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 (11.1g, 0.047mol) 加至正丁醇 (120ml) 中, 加入吗啉 (7.7ml) , 升温至118, 3小时后, 2-溴-(4-苄 氧基苯基 ) 丙酮反应完全 ; 加入浓硫酸 (0.6ml) , 继续反应 7 小时。反应液冷却, 抽滤, 干燥 得白色固体 14.7g, HPLC 纯度 : 98%, 收率 88%。 0048 实施例 5 0049 合成 5- 苄氧基 -2-(4- 苄氧基苯基 )-3- 甲基 -1H- 吲哚 (I) 0050 2- 溴 -(4- 苄氧基苯基 ) 丙酮 (12.7g, 0.04mol) 、 对苄氧基苯胺盐酸盐 (11.1g, 0.047mol)加至正丁醇 (120ml)中, 加入碳酸钠 (9.3g) , 升温至 118回流, 3 小时后, 2- 溴 -(4- 苄氧基苯基 ) 丙酮反应完全 ; 加入浓盐酸 (1.0ml) , 升温至 118继续反应 7 小 时。 反应液冷却, 抽滤, 所得固体水洗 (60ml) , 过滤, 干燥得白色固体14.8g, HPLC纯度 : 99%, 收率 88%。 说 明 书 CN 104098499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