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特别是轿车.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513004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83223.1

申请日:

2012.10.11

公开号:

CN103043107A

公开日:

2013.04.1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25/00申请日:20121011|||公开

IPC分类号:

B62D25/00; B62D25/10

主分类号:

B62D25/00

申请人: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A.塞茨; W.雷塞尔; K.布兰德沙伊德

地址:

美国密歇根州

优先权:

2011.10.11 DE 102011115594.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侯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特别是轿车,其具有车身,在所述车身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如车门开口、行李舱开口或类似开口,通过可翻转地铰接的盖板件,如车门、后盖板、行李舱盖或类似盖板件,可关闭所述开口,所述盖板件具有蒙皮和支承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蒙皮和所述支承结构之间的与所述蒙皮连接的至少一个功能件,所述功能件(30)配设有加固结构(31、35)并且直接与支承结构(15)连接。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汽车,特别是轿车,其具有车身,在所述车身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如车门开口、行李舱开口或类似开口,通过可翻转地铰接的盖板件,如车门、后盖板、行李舱盖或类似盖板件,能够关闭所述开口,所述盖板件具有蒙皮和支承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蒙皮和所述支承结构之间的与所述蒙皮连接的至少一个功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0)配设有加固结构(31、35)并且直接与所述支承结构(15)连接。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0)与所述支承结构(15)摩擦配合式地和/或材料接合式地连接。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0)至少近似呈壳体状,并且壳体壁(31)形成第一加固结构。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至少在其壳体底板(34)上配设有用作第二加固结构的加强筋(35)。
如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0)通过至少一个壳体壁(32),优选通过特别包含壳体底板(34)在内的至少两个壳体壁(32、34)平面地支撑在所述支承结构(15)上。
如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0)具有呈矩形的平面图或基本轮廓,并且至少设置在矩形长边一侧的壳体壁(32)用作平面地支撑在支承结构(15)上的支撑壁(32)。
如权利要求1至6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0)的与所述支撑壁(32)相对置的侧壁(38)用作与蒙皮(11)连接的连接壁。
如权利要求1至7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壁(32)和所述连接壁(38)之间,加强筋(35)在所述壳体底板(34)上延伸。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38),优选所述连接壁(38)的整个长度,通过粘接(40),特别是通过粘接带,与所述蒙皮(11)连接。
如权利要求7至9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38)在其内侧(39)与所述蒙皮(11)连接。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38)的内侧(39)与所述壳体底板(34)的夹角是钝角。
如权利要求1至11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0)设计为由金属成型的,特别是由钢板成型的深冲部件。
如权利要求1至12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0)至少在其支撑壁(32)和其壳体底板(34)上配设有穿孔(36、37)。
如权利要求1至13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0)在用作盖板件的轿车后盖板(10)上至少设置在后盖板门锁的附近区域内。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汽车特别是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特别是轿车,其具有车身,在所述车身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如车门开口、行李舱开口或类似开口,通过可翻转地铰接的盖板件,如车门、后盖板、行李舱盖或类似盖板件,可关闭所述开口,所述盖板件具有蒙皮和支承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蒙皮和所述支承结构之间的与所述蒙皮连接的至少一个功能件。
背景技术
具有布置在盖板件的蒙皮与该盖板件的支承结构之间的功能件的汽车特别是轿车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德国专利文献DE 10301794A1示出和描述了一种具有汽车盖板件(如发动机罩或行李舱盖)的轿车,所述汽车盖板件具有板材蒙皮和与板材蒙皮间隔设置的支承结构。在支承结构和板材蒙皮之间设置有功能支架,该功能支架通过粘接与板材蒙皮连接并且通过固定元件的中间连接被连接在支承结构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措施改进由现有技术公知的轿车,特别是改进所述轿车的用作盖板件的发动机罩或行李舱盖。
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汽车特别是轿车解决,其具有车身,在所述车身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如车门开口、行李舱开口或类似开口,通过可翻转地铰接的盖板件,如车门、后盖板、行李舱盖或类似盖板件,可关闭所述开口,所述盖板件具有蒙皮和支承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蒙皮和所述支承结构之间的与所述蒙皮连接的至少一个功能件,其中,所述功能件配设有加固结构并且直接与支承结构连接。
蒙皮(如车门、发动机罩、后盖板或行李舱盖)在支承结构,例如在由板材制成的肋条结构上按本发明的支撑特别是在所述汽车盖板件的设置有功能件(如门锁、门铰链或类似部件)的区域上形成形状坚固的结构。通过功能件与支承结构的直接耦连,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汽车盖板件的结构,同时明显改善了功能件的安装位置区域内的刚性,因为功能件既直接与蒙皮又直接与支承结构连接,而无需辅助工件(如辅助支撑件、保持结构或类似部件)的中间连接。
所述功能件与所述支承结构优选摩擦配合地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
例如粘接或焊接适用于作为摩擦配合式连接和/或材料接合式连接,如果功能件和支承结构由钢板成型,则可应用焊接。
如果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功能件至少近似呈壳体状,并且壳体壁形成第一加固结构且特别配有附加的加固措施,则提供了一种特别简单同时支撑稳定的功能件。
壳体状的功能件(其壳体壁,尤其是从支承结构朝蒙皮延伸的壳体壁形成加固结构)的支撑特性能够特别简单地通过与相应的力的作用适配地设计和构造壳体侧壁的尺寸而得到优化。
如果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规定,所述壳体至少在其壳体底板上配设有用作第二加固结构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优选从支承结构向蒙皮延伸并且优选跨越壳体底板的整个宽度,则形成了一种特别坚固的用于将蒙皮支撑在支承结构上的功能件。
如果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功能件通过至少一个壳体壁,优选通过特别包含壳体底板在内的至少两个壳体壁平面地支撑在所述支承结构上,则在功能件和支承结构之间形成了特别有利的力导入。
此外,通过这种平面的贴靠支撑,所述功能件可以特别简单地与支承结构实现摩擦配合式和/或材料接合式连接。通过壳体侧壁和其壳体底板的同时支撑,特别是当所述壳体侧壁是远离蒙皮的壳体侧壁时,功能件可以位置特别准确地在支承结构上定位。这样,所述侧壁不仅在将力导入外壁的方向上支撑在支承结构上,而且还与壳体底板一起形成折边,该折边能够与支承结构上的相应折边位置准确地接合。
优选的是,所述功能件具有呈矩形的平面图或投影图或基本轮廓,并且至少设置在矩形长边一侧的壳体壁用作平面地支撑在支承结构上的支撑壁。
特别优选的是,功能件与所述支撑壁相对置的侧壁用作与蒙皮连接的连接壁。由此产生特别多样的蒙皮与功能件的连接可能性。
如果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加强筋在所述支撑壁和所述连接壁之间在所述壳体底板上延伸,则形成尤为支撑稳定的功能件。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壁,优选所述连接壁的整个长度,通过粘接,特别是通过粘接带,与所述蒙皮连接。
通过借助粘胶连接固定连接元件与蒙皮,尤其是在通过粘接带实现粘接连接时,明显减少了蒙皮上影响蒙皮美学外观的痕迹。如果在制造粘接带时使用在硬化时至少很大程度上保持液体粘接带的几何形状的粘接剂,则可以尤其确保避免出现上述痕迹。
特别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壁在其内侧与所述蒙皮连接。
通过连接壁的内侧与所述蒙皮的连接,获得一种特别有利的将粘接剂涂覆在连接壁上的可能性,特别是当所述连接壁的内侧与所述壳体底板的夹角是钝角时。
特别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壁的内侧与所述壳体底板的夹角是优选90°至270°之间的钝角,更优选是180°至270°之间的钝角。
如果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功能件设计为由金属,特别是由钢板成型的深冲部件,则所述功能件可以简单地以不同的变型方案制造。
这种方式制造的功能件能够特别简单地与尤其是涉及功能件与支承结构或蒙皮的连接方面的几何要求和支撑要求适配。
同样可行的是,所述功能件由所谓的有机板(Organoblech),特别是由该板材的多层结构成型。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规定,所述功能件至少在其支撑壁和壳体底板上设置有穿孔。
借助所述穿孔,在所述功能件的安装状态下仍可以从不同侧面通达壳体状功能件的壳体内部空间,并且由此也可以利用该内部空间安装不同的功能部件。此外,所述穿孔还可以使导线,例如电气连接线或类似导线,以节约空间的方式穿过功能件导出。而且借助所述穿孔,也可到达安置在功能件区域内的电气部件,从而使其与电气连接线接触。
特别优选的是,所述功能件在用作盖板件的后盖板上至少设置在后盖板门锁的附近区域内。
附图说明
根据在附图中简化示出的实施例,在以下说明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局部简化地示出具有设置在蒙皮和支承结构之间的功能件的轿车的后盖板的从侧面观察的立体剖视图;并且
图2示出功能件的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在简化示意图中示出了属于一部轿车的用于关闭未详细示出的行李舱开口的后盖板10。所述后盖板10具有在装饰的最终状态下喷漆的蒙皮,在蒙皮的下部区域设置有凹槽12,在凹槽12内设有用于固定未示出的后盖板锁芯的通孔13。蒙皮11在凹槽12下方间隔地在其背面14上与支承结构15连接,所述支承结构15在本实施例中是板材冲压弯曲件,并且通过其自由的下端部摩擦配合地和/或材料接合地,如通过粘接或焊接,与蒙皮11的背面14连接。所述支承结构15在凹槽12的高度上具有阶梯状的梯段16,所述梯段16由在后盖板10的闭锁位置基本垂直延伸的梯段边17和相对梯段边17至少基本呈直角弯折的梯段边18构成。所述梯段边18指向凹槽12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开口19。
所述梯段边17和18通过其面向凹槽12的内侧,用作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为壳体形式的功能件30的贴靠面20。
特别如图2所示,壳体形状的功能件30在本实施例中是深冲部件并且具有呈矩形的平面图或投影轮廓。所述功能件30具有伸向蒙皮11背面的壳体侧壁31,所述壳体侧壁31设有加强的拱形结构32并且形成用于功能件30的第一加固结构(为此也可参见图1)。壳体侧壁31在其远离蒙皮11背面的后侧与用作壳体后壁33的壳体壁连接,所述壳体后壁33通过焊接与梯段边17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后壁33在其中间区域设有凹陷33.2用于形成确定的贴靠面33.1,由此侧向形成贴靠面33.1。所述壳体侧壁31在本实施例中材料一体地与壳体底板34连接,所述壳体底板34在靠近壳体侧壁31的区域设置有加强筋35,所述加强筋35用作第二加固结构并且从壳体后壁33起延伸跨越壳体底板34的整个深度。壳体底板34在用作第二加固结构的加强筋35之间配设有穿孔36和37,其中,穿孔36具有呈矩形的投影轮廓或基本轮廓并且以其矩形长边之一相邻于壳体后壁33延伸。穿孔36被如此设置在壳体底板34中,使得所述穿孔36的矩形长边相对于壳体底板34的长度大约居中地设置。在穿孔36前方,朝向壳体底板34的自由前端部设有穿孔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穿孔37被设计为翻边并且具有呈椭圆形的投影轮廓或基本轮廓,其椭圆长边沿着壳体底板34的矩形长边延伸。
壳体底板34以其底面置于梯段边18的上侧,并且例如通过焊接与所述梯段边18连接。
在壳体底板34上,在壳体底板34远离壳体后壁33的矩形长边上材料一体地连接有壳体前壁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前壁38被如此弯折,使得所述壳体前壁38的自由端部远离壳体后壁33指向,并且在壳体前壁38的内侧39与壳体底板34的上侧之间形成钝角。壳体前壁38的内侧39用作在本实施例中呈履带状涂覆的粘接剂40的支撑面,所述粘接剂40基本上沿着壳体前壁38几乎跨越内侧39的整个长度延伸并且设置在内侧39的前端三分之一处。
特别如图1所示,内侧39上的履带状的粘接剂40用于使功能件30借助作为连接壁使用的壳体前壁38与蒙皮11的背面14摩擦配合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此在功能件30用作连接壁的壳体前壁38与蒙皮11的背面14之间选择粘接的位置,使得蒙皮11紧邻凹槽12的下侧连接在功能件30上。
通过功能件30呈外壳状的结构并且结合所使用的加固结构31和34,蒙皮11尤其在用于安装后盖板门锁的区域内通过功能件30形状坚固地且支撑稳定地如此与支承结构15连接,使得所述组合结构能够在不对蒙皮11造成损伤性影响的情况下承受住所产生的闭合力。
如果不考虑所示和所述的实施例,也可以如此设计和成型用作功能件30与蒙皮11背面之间的连接壁的壳体前壁,使得壳体前壁可以在门锁固定装置的区域内与蒙皮11的背面14粘接。
附图标记列表
10 后盖板
11 蒙皮
12 凹槽
13 通孔
14 背面
15 支承结构
16 梯段
17 梯段边
18 梯段边
19 开口
20 贴靠面
30 功能件
31 壳体侧壁
32 拱形结构
33 壳体后壁
33.1 贴靠面
34 壳体底板
35 加强筋
36 穿孔
37 穿孔
38 壳体前壁
39 内侧
40 粘接剂

一种汽车特别是轿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汽车特别是轿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汽车特别是轿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汽车特别是轿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特别是轿车.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4310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 CN 103043107 A *CN103043107A* (21)申请号 201210383223.1 (22)申请日 2012.10.11 102011115594.9 2011.10.11 DE B62D 25/00(2006.01) B62D 25/10(2006.01) (71)申请人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 司 地址 美国密歇根州 (72)发明人 A. 塞茨 W. 雷塞尔 K. 布兰德沙伊德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侯宇 (54) 发明名称 一。

2、种汽车特别是轿车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 特别是轿车, 其具有车 身, 在所述车身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 如车门开 口、 行李舱开口或类似开口, 通过可翻转地铰接的 盖板件, 如车门、 后盖板、 行李舱盖或类似盖板件, 可关闭所述开口, 所述盖板件具有蒙皮和支承结 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蒙皮和所述支承结构之间的 与所述蒙皮连接的至少一个功能件, 所述功能件 (30)配设有加固结构(31、 35)并且直接与支承结 构 (15) 连接。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

3、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汽车, 特别是轿车, 其具有车身, 在所述车身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 如车门开 口、 行李舱开口或类似开口, 通过可翻转地铰接的盖板件, 如车门、 后盖板、 行李舱盖或类似 盖板件, 能够关闭所述开口, 所述盖板件具有蒙皮和支承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蒙皮和所述 支承结构之间的与所述蒙皮连接的至少一个功能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件 (30) 配设有 加固结构 (31、 35) 并且直接与所述支承结构 (15) 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件(30)与所述支承结构(15)摩擦 配合式地和 /。

4、 或材料接合式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件(30)至少近似呈壳体状, 并 且壳体壁 (31) 形成第一加固结构。 4. 如权利要求 1 至 3 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至少在其壳体底板 (34) 上配设有用作第二加固结构的加强筋 (35)。 5. 如权利要求 1 至 4 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件 (30) 通过至少一 个壳体壁(32), 优选通过特别包含壳体底板(34)在内的至少两个壳体壁(32、 34)平面地支 撑在所述支承结构 (15) 上。 6. 如权利要求 1 至 5 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

5、所述功能件 (30) 具有呈矩形 的平面图或基本轮廓, 并且至少设置在矩形长边一侧的壳体壁 (32) 用作平面地支撑在支 承结构 (15) 上的支撑壁 (32)。 7. 如权利要求 1 至 6 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件 (30) 的与所述支 撑壁 (32) 相对置的侧壁 (38) 用作与蒙皮 (11) 连接的连接壁。 8. 如权利要求 1 至 7 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撑壁 (32) 和所述连 接壁 (38) 之间, 加强筋 (35) 在所述壳体底板 (34) 上延伸。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壁(38), 优选所述连。

6、接壁(38) 的整个长度, 通过粘接 (40), 特别是通过粘接带, 与所述蒙皮 (11) 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 7 至 9 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壁 (38) 在其内侧 (39) 与所述蒙皮 (11) 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壁(38)的内侧(39)与所述壳体 底板 (34) 的夹角是钝角。 12. 如权利要求 1 至 11 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件 (30) 设计为由 金属成型的, 特别是由钢板成型的深冲部件。 13. 如权利要求 1 至 12 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件 (30)。

7、 至少在其 支撑壁 (32) 和其壳体底板 (34) 上配设有穿孔 (36、 37)。 14. 如权利要求 1 至 13 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件 (30) 在用作盖 板件的轿车后盖板 (10) 上至少设置在后盖板门锁的附近区域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3107 A 2 1/4 页 3 一种汽车特别是轿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 特别是轿车, 其具有车身, 在所述车身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开 口, 如车门开口、 行李舱开口或类似开口, 通过可翻转地铰接的盖板件, 如车门、 后盖板、 行 李舱盖或类似盖板件, 可关闭所述开口, 所述盖板件具有蒙皮。

8、和支承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 蒙皮和所述支承结构之间的与所述蒙皮连接的至少一个功能件。 背景技术 0002 具有布置在盖板件的蒙皮与该盖板件的支承结构之间的功能件的汽车特别是轿 车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德国专利文献 DE 10301794A1 示出和描述了一种具有汽车盖板件 ( 如发动机罩或行李舱盖 ) 的轿车, 所述汽车盖板件具有板材蒙皮和与板材蒙皮间隔设置 的支承结构。在支承结构和板材蒙皮之间设置有功能支架, 该功能支架通过粘接与板材蒙 皮连接并且通过固定元件的中间连接被连接在支承结构上。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措施改进由现有技术公知的轿 车, 特别是改。

9、进所述轿车的用作盖板件的发动机罩或行李舱盖。 0004 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汽车特别是轿车解决, 其具有车身, 在所述车身中设置有至 少一个开口, 如车门开口、 行李舱开口或类似开口, 通过可翻转地铰接的盖板件, 如车门、 后 盖板、 行李舱盖或类似盖板件, 可关闭所述开口, 所述盖板件具有蒙皮和支承结构以及设置 在所述蒙皮和所述支承结构之间的与所述蒙皮连接的至少一个功能件, 其中, 所述功能件 配设有加固结构并且直接与支承结构连接。 0005 蒙皮 ( 如车门、 发动机罩、 后盖板或行李舱盖 ) 在支承结构, 例如在由板材制成的 肋条结构上按本发明的支撑特别是在所述汽车盖板件的设置有功能件 (。

10、 如门锁、 门铰链或 类似部件 ) 的区域上形成形状坚固的结构。通过功能件与支承结构的直接耦连, 与现有技 术相比简化了汽车盖板件的结构, 同时明显改善了功能件的安装位置区域内的刚性, 因为 功能件既直接与蒙皮又直接与支承结构连接, 而无需辅助工件 ( 如辅助支撑件、 保持结构 或类似部件 ) 的中间连接。 0006 所述功能件与所述支承结构优选摩擦配合地和 / 或材料接合地连接。 0007 例如粘接或焊接适用于作为摩擦配合式连接和 / 或材料接合式连接, 如果功能件 和支承结构由钢板成型, 则可应用焊接。 0008 如果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功能件至少近似呈壳体 状,。

11、 并且壳体壁形成第一加固结构且特别配有附加的加固措施, 则提供了一种特别简单同 时支撑稳定的功能件。 0009 壳体状的功能件 ( 其壳体壁, 尤其是从支承结构朝蒙皮延伸的壳体壁形成加固结 构 ) 的支撑特性能够特别简单地通过与相应的力的作用适配地设计和构造壳体侧壁的尺 寸而得到优化。 说 明 书 CN 103043107 A 3 2/4 页 4 0010 如果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规定, 所述壳体至少在其壳体底 板上配设有用作第二加固结构的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优选从支承结构向蒙皮延伸并且优选 跨越壳体底板的整个宽度, 则形成了一种特别坚固的用于将蒙皮支撑在支承结构上的功能 件。

12、。 0011 如果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功能件通过至少一个壳体 壁, 优选通过特别包含壳体底板在内的至少两个壳体壁平面地支撑在所述支承结构上, 则 在功能件和支承结构之间形成了特别有利的力导入。 0012 此外, 通过这种平面的贴靠支撑, 所述功能件可以特别简单地与支承结构实现摩 擦配合式和 / 或材料接合式连接。通过壳体侧壁和其壳体底板的同时支撑, 特别是当所述 壳体侧壁是远离蒙皮的壳体侧壁时, 功能件可以位置特别准确地在支承结构上定位。 这样, 所述侧壁不仅在将力导入外壁的方向上支撑在支承结构上, 而且还与壳体底板一起形成折 边, 该折边能够与支承结构上的相应折边位。

13、置准确地接合。 0013 优选的是, 所述功能件具有呈矩形的平面图或投影图或基本轮廓, 并且至少设置 在矩形长边一侧的壳体壁用作平面地支撑在支承结构上的支撑壁。 0014 特别优选的是, 功能件与所述支撑壁相对置的侧壁用作与蒙皮连接的连接壁。由 此产生特别多样的蒙皮与功能件的连接可能性。 0015 如果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加强筋在所述支撑壁和所述连 接壁之间在所述壳体底板上延伸, 则形成尤为支撑稳定的功能件。 0016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连接壁, 优选所述连接壁的整 个长度, 通过粘接, 特别是通过粘接带, 与所述蒙皮连接。 0017 通过借助。

14、粘胶连接固定连接元件与蒙皮, 尤其是在通过粘接带实现粘接连接时, 明显减少了蒙皮上影响蒙皮美学外观的痕迹。 如果在制造粘接带时使用在硬化时至少很大 程度上保持液体粘接带的几何形状的粘接剂, 则可以尤其确保避免出现上述痕迹。 0018 特别优选的是, 所述连接壁在其内侧与所述蒙皮连接。 0019 通过连接壁的内侧与所述蒙皮的连接, 获得一种特别有利的将粘接剂涂覆在连接 壁上的可能性, 特别是当所述连接壁的内侧与所述壳体底板的夹角是钝角时。 0020 特别优选的是, 所述连接壁的内侧与所述壳体底板的夹角是优选 90至 270之 间的钝角, 更优选是 180至 270之间的钝角。 0021 如果根据。

1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功能件设计为由金属, 特 别是由钢板成型的深冲部件, 则所述功能件可以简单地以不同的变型方案制造。 0022 这种方式制造的功能件能够特别简单地与尤其是涉及功能件与支承结构或蒙皮 的连接方面的几何要求和支撑要求适配。 0023 同样可行的是, 所述功能件由所谓的有机板 (Organoblech), 特别是由该板材的多 层结构成型。 0024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规定, 所述功能件至少在其支撑壁和 壳体底板上设置有穿孔。 0025 借助所述穿孔, 在所述功能件的安装状态下仍可以从不同侧面通达壳体状功能件 的壳体内部空间, 并且由此也可以。

16、利用该内部空间安装不同的功能部件。 此外, 所述穿孔还 可以使导线, 例如电气连接线或类似导线, 以节约空间的方式穿过功能件导出。 而且借助所 说 明 书 CN 103043107 A 4 3/4 页 5 述穿孔, 也可到达安置在功能件区域内的电气部件, 从而使其与电气连接线接触。 0026 特别优选的是, 所述功能件在用作盖板件的后盖板上至少设置在后盖板门锁的附 近区域内。 附图说明 0027 根据在附图中简化示出的实施例, 在以下说明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 0028 图 1 局部简化地示出具有设置在蒙皮和支承结构之间的功能件的轿车的后盖板 的从侧面观察的立体剖视图 ; 并且 00。

17、29 图 2 示出功能件的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根据图 1 在简化示意图中示出了属于一部轿车的用于关闭未详细示出的行李舱 开口的后盖板10。 所述后盖板10具有在装饰的最终状态下喷漆的蒙皮, 在蒙皮的下部区域 设置有凹槽 12, 在凹槽 12 内设有用于固定未示出的后盖板锁芯的通孔 13。蒙皮 11 在凹槽 12下方间隔地在其背面14上与支承结构15连接, 所述支承结构15在本实施例中是板材冲 压弯曲件, 并且通过其自由的下端部摩擦配合地和 / 或材料接合地, 如通过粘接或焊接, 与 蒙皮 11 的背面 14 连接。所述支承结构 15 在凹槽 12 的高度上具有阶梯状的。

18、梯段 16, 所述 梯段 16 由在后盖板 10 的闭锁位置基本垂直延伸的梯段边 17 和相对梯段边 17 至少基本呈 直角弯折的梯段边 18 构成。所述梯段边 18 指向凹槽 12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开口 19。 0031 所述梯段边 17 和 18 通过其面向凹槽 12 的内侧, 用作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为壳体形 式的功能件 30 的贴靠面 20。 0032 特别如图2所示, 壳体形状的功能件30在本实施例中是深冲部件并且具有呈矩形 的平面图或投影轮廓。所述功能件 30 具有伸向蒙皮 11 背面的壳体侧壁 31, 所述壳体侧壁 31 设有加强的拱形结构 32 并且形成用于功能件 30 的第一。

19、加固结构 ( 为此也可参见图 1)。 壳体侧壁 31 在其远离蒙皮 11 背面的后侧与用作壳体后壁 33 的壳体壁连接, 所述壳体后壁 33 通过焊接与梯段边 17 连接。在本实施例中, 壳体后壁 33 在其中间区域设有凹陷 33.2 用于形成确定的贴靠面 33.1, 由此侧向形成贴靠面 33.1。所述壳体侧壁 31 在本实施例中 材料一体地与壳体底板 34 连接, 所述壳体底板 34 在靠近壳体侧壁 31 的区域设置有加强筋 35, 所述加强筋 35 用作第二加固结构并且从壳体后壁 33 起延伸跨越壳体底板 34 的整个深 度。壳体底板 34 在用作第二加固结构的加强筋 35 之间配设有穿孔。

20、 36 和 37, 其中, 穿孔 36 具有呈矩形的投影轮廓或基本轮廓并且以其矩形长边之一相邻于壳体后壁 33 延伸。穿孔 36被如此设置在壳体底板34中, 使得所述穿孔36的矩形长边相对于壳体底板34的长度大 约居中地设置。在穿孔 36 前方, 朝向壳体底板 34 的自由前端部设有穿孔 37。在本实施例 中, 所述穿孔 37 被设计为翻边并且具有呈椭圆形的投影轮廓或基本轮廓, 其椭圆长边沿着 壳体底板 34 的矩形长边延伸。 0033 壳体底板 34 以其底面置于梯段边 18 的上侧, 并且例如通过焊接与所述梯段边 18 连接。 0034 在壳体底板 34 上, 在壳体底板 34 远离壳体后。

21、壁 33 的矩形长边上材料一体地连接 有壳体前壁3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前壁38被如此弯折, 使得所述壳体前壁38的自由端 说 明 书 CN 103043107 A 5 4/4 页 6 部远离壳体后壁 33 指向, 并且在壳体前壁 38 的内侧 39 与壳体底板 34 的上侧之间形成钝 角。壳体前壁 38 的内侧 39 用作在本实施例中呈履带状涂覆的粘接剂 40 的支撑面, 所述粘 接剂 40 基本上沿着壳体前壁 38 几乎跨越内侧 39 的整个长度延伸并且设置在内侧 39 的前 端三分之一处。 0035 特别如图 1 所示, 内侧 39 上的履带状的粘接剂 40 用于使功能件 30 借助。

22、作为连接 壁使用的壳体前壁 38 与蒙皮 11 的背面 14 摩擦配合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 如此在功能件 30 用作连接壁的壳体前壁 38 与蒙皮 11 的背面 14 之间选择粘接的位置, 使得蒙皮 11 紧邻 凹槽 12 的下侧连接在功能件 30 上。 0036 通过功能件 30 呈外壳状的结构并且结合所使用的加固结构 31 和 34, 蒙皮 11 尤 其在用于安装后盖板门锁的区域内通过功能件 30 形状坚固地且支撑稳定地如此与支承结 构 15 连接, 使得所述组合结构能够在不对蒙皮 11 造成损伤性影响的情况下承受住所产生 的闭合力。 0037 如果不考虑所示和所述的实施例, 也可以如此。

23、设计和成型用作功能件 30 与蒙皮 11 背面之间的连接壁的壳体前壁, 使得壳体前壁可以在门锁固定装置的区域内与蒙皮 11 的背面 14 粘接。 0038 附图标记列表 0039 10 后盖板 0040 11 蒙皮 0041 12 凹槽 0042 13 通孔 0043 14 背面 0044 15 支承结构 0045 16 梯段 0046 17 梯段边 0047 18 梯段边 0048 19 开口 0049 20 贴靠面 0050 30 功能件 0051 31 壳体侧壁 0052 32 拱形结构 0053 33 壳体后壁 0054 33.1 贴靠面 0055 34 壳体底板 0056 35 加强筋 0057 36 穿孔 0058 37 穿孔 0059 38 壳体前壁 0060 39 内侧 0061 40 粘接剂 说 明 书 CN 103043107 A 6 1/2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43107 A 7 2/2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43107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