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07850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7.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33608.1

申请日:

2007.09.27

公开号:

CN102991150A

公开日:

2013.03.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1J 13/10申请日:20070927|||公开

IPC分类号:

B41J13/10; G03G15/00

主分类号:

B41J13/10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藤光彦; 佐佐木一郎; 砂田秀则; 山内学; 渡边直人; 藤井隆行; 三宅聪行; 横谷贵司; 永田直久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6.09.27 JP 2006-26325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康建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该系统减轻了吞吐量减小的情况,并能减少功耗和降低噪声。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传送记录材料的多个片材传送装置。此外,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其被配置为存储多个片材传送装置的连接顺序;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根据指定向哪个片材传送装置传送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多个片材传送装置的连接顺序,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片材传送装置。更进一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向每个确定的片材传送装置发送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能够连接到多个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多个后处理装置执行片材的传送以及对片材的后处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其被配置为存储关于所述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的连接信息;
外部接口,其被配置为接收打印作业,所述打印作业包括用于指定应当将片材排出到的后处理装置的指定信息;
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根据外部接口接收的打印作业中包括的指定信息和用于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后处理装置;以及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向每个确定的后处理装置发送所述操作开始请求以使得确定的后处理装置能够响应于接收到操作开始请求而开始操作,或者向每个确定的后处理装置发送所述操作结束请求以使得确定的后处理装置能够响应于接收到操作结束请求而结束操作,
其中,如果被发送了操作开始信号的后处理装置被包括在排出路径上或者当前被处理的不是打印作业的最末片材,则确定单元确定不给出操作结束请求的通知,并且
如果被发送了操作开始信号的后处理装置不被包括在排出路径上并且当前被处理的是打印作业的最末片材,则确定单元确定给出操作结束请求的通知。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路径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打印作业和所述连接信息,来确定从图像形成装置到应当排出片材的后处理装置的路径;以及
目的地目标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将存在于确定的路径上的后处理装置确定为将向其发送所述操作开始请求的后处理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目的地目标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将不存在于确定的路径上的后处理装置确定为将向其发送操作结束请求的后处理装置。
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传送片材的多个后处理装置。
一种能够连接到多个送纸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多个送纸单元馈送片材或传送来自前面的送纸单元的片材,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在由所述多个送纸单元中任一个馈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
存储单元,其被配置为存储关于所述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的连接信息,
外部接口,其被配置为接收打印作业,该打印作业包括用于指定应当将片材馈送到的送纸单元的指定信息;
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根据在由外部接口接收的打印作业中包括的指定信息和用于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送纸单元,以及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向每个确定的送纸单元发送所述操作开始请求以使得确定的送纸单元能够响应于接收到操作开始请求而开始操作,或者向每个确定的送纸单元发送所述操作结束请求以使得确定的送纸单元能够响应于接收到操作结束请求而结束操作,
其中,在要被发送操作结束请求的送纸单元已在操作中的情况下,
如果送纸单元被包括在馈送路径上或者当前被处理的不是打印作业的最末片材,则确定单元确定不给出操作结束请求的通知,并且
如果送纸单元不被包括在馈送路径上并且当前被处理的是打印作业的最末片材,则确定单元确定给出操作结束请求的通知。

说明书

说明书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710162000.1、申请日为2007年9月27日、发明名称为“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片材传送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照相和喷墨法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质量已经开始接近胶版印刷的图像质量,因此,甚至在商业打印领域也引入了许多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一方面,在商业打印领域中,注意力正在被集中到按需打印。按需打印是指基于通过电信线路从客户发送的打印数据来执行的打印过程。按需打印还可以灵活地支持对多样化少量打印的需求,因此,也适合于打印例如诸如手册和具有单独目标的小册子之类的文档。此外,按需打印具有许多优点,如打印库存显著减少、由于能够从接收数据到完成装订一直在线而显著节省了劳动和时间、以及易于数据发送。
在这一点上,多个大容量送纸单元连接在按需打印所使用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以便支持各式各样的记录材料。此外,需要多个后处理装置以便进行后处理,诸如对准、分类、z折叠、插入物处理、卡订、穿孔以及装订处理。
然而,作为一个组来启动和停止所有多个送纸单元和多个后处理装置涉及消耗浪费能量并增大噪音污染,因此,并不是优选的。
传统上,已经有人提出了一种发明(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No.2005‑195929),在该发明中,当响应于纸张目的地信息而确定不会向装置传送预定数量或更多纸张时,单独后处理装置独立地停止操作。
然而,停止了操作的多个后处理装置之中的某些后处理装置可能需要执行预备操作才能重新启动。因此,当单独后处理装置本身停止操作时,会存在图像形成系统的吞吐量令人不希望地降低的风险。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No.2005‑195929的图像形成系统中,每个后处理装置在停止之前都总是等待预定数量的纸张到达装置本身。因此,当没有必要等待预定数量的纸张到达时,吞吐量会产生令人不希望地降低。应当注意,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No.2005‑195929注意到了后处理装置,但是没有注意送纸单元。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连接到多个用于传送记录材料的片材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被配置为存储多个片材传送装置的连接顺序的存储单元,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指定向哪个片材传送装置传送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多个片材传送装置的连接顺序,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片材传送装置,以及
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每个确定的片材传送装置发送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包括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和传送记录材料的多个片材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向图像形成装置馈送记录材料或传送来自前面的送纸单元的记录材料的多个送纸单元,
对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记录材料执行后处理的多个后处理装置,
其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存储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和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指定从哪个后处理装置排出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后处理装置,以及根据指定用于馈送记录材料的送纸单元的指定信息和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送纸单元,以及
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每个确定的后处理装置和送纸单元发送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连接有多个用于传送记录材料的片材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存储多个片材传送装置的连接顺序,
根据指定向哪个片材传送装置传送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多个片材传送装置的连接顺序,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片材传送装置,以及
向每个确定的片材传送装置发送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
通过下列参考附图对示范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说明性剖面图。
图2是用于描述封面装订的图形。
图3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作业的数据结构的示例。
图5A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出路径列表的示例。
图5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ID管理列表的示例。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管理后处理装置的状态的状态列表的示例。
图7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显示了打印作业的示例。
图9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后处理装置中从操作开始到结束的事件的事件流程图。
图10A到10J显示了对应于事件的状态列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然,下面将描述的每个单独的实施例用于理解本发明的各种概念,如一般性概念、中级概念以及从属概念。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将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并且不受下列单独实施例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说明性剖面图。数字1表示图像形成装置。数字2、3和4表示存储记录材料P的送纸单元。应当注意,记录材料也可以被称为记录介质、纸、片材、转印材料以及转印纸。数字5、6和52表示堆叠记录材料的堆叠器。数字7表示修整器(finisher)。应当注意,堆叠器5、6和52以及修整器7是所谓的后处理装置的示例。后处理装置和送纸单元两者都是传送记录材料的片材传送装置的示例。
例如,向图像形成装置1提供了诸如下列各项的结构元件。感光鼓29承载潜像和通过调色剂变得可见的图像。一次充电器22均匀地对感光鼓进行充电。曝光装置20将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已经被转换为光信号)照射到感光鼓29上。显影装置21使用调色剂将在感光鼓29上形成的潜像转换为可见图像。转印充电器24将在感光鼓29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分离充电器25施加高电压,以便将记录材料与感光鼓分离。清洁器23回收没有被转印并残留在感光鼓29上的调色剂。
向送纸单元2、3和4分别提供了下列结构元件。储存柜12、11和10用于层叠和存储记录材料。馈纸辊9、8和19将层叠的记录材料逐张地分离并馈送。升降器15、14和13将记录材料的纸面高度调整到适当位置,使得馈纸辊9、8和19可以馈送纸张。传送辊18、17和16从储存柜或从前面(上游)的送纸单元传送记录材料。
顺便说一句,送纸单元2、3和4分别具有吹风器(未显示),该吹风器将由加热器(未显示)加热的空气吹到储存柜12、11和10中。如此调节储存柜12、11和10内的湿度。应当注意,湿度调节控制根据记录材料的材质而变化。例如,对于每平方米克重大约在64g/m2到105g/m2范围内的普通纸,不需要进行湿度调节控制。另一方面,对于每平方米克重达105g/m2或更高的厚纸,则需要进行湿度调节。此外,不能从其中还没有到达加热器的目标温度的送纸单元2、3和4传送记录材料。因此,从加电起或从开始操作的命令起直到传送操作实际开始的时间根据在送纸单元2、3和4中层叠的记录材料的材质等参数而变化。
由记录材料检测传感器27来检测从送纸单元2、3和4馈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记录材料的到达。通过记录材料击中对齐辊26来校正歪斜。更进一步地,记录材料被传送到转印充电器24,在那里转印调色剂图像。此后,由传送带28在朝着定影辊31的方向上传送记录材料。定影辊31由一对辊构成。卤素加热器32内置到该对定影辊的上侧辊中。此外,在上侧辊的附近还安置了用于检测定影辊的温度的热敏电阻30。定影辊31的温度由卤素加热器32保持在大致180°C。通过定影辊31的记录材料被传送到堆叠器5,该堆叠器5直接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并且是后处理装置的示例。
给堆叠器5、6和52分别被提供诸如下列结构元件。储存柜36、38和47用于存储记录材料。堆叠托架35、39和46用于堆叠储存柜36、38和47的记录材料。传送辊33、37和45将记录材料传送到样本托架、储存柜或后续后处理装置。样本托架49、50和51用于堆叠诸如作为样本打印的记录材料之类的少量几张记录材料。挡板34、40和48用于切换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有三个涉及相应堆叠器的路径作为传送路径:用于堆叠到储存柜的路径、用于将记录材料传送到下游(后续)后处理装置的路径、以及用于将记录材料堆叠到样本托架的路径。
修整器7具有用于堆叠记录材料的排出托架41。记录材料通过传送路径43堆叠到排出托架41上。另一方面,由修整器7的剖面图中的虚线围绕的部分是封面装订单元42。封面装订单元42用于对通过传送路径44传送的记录材料进行封面装订。
图2是用于描述封面装订的图形。例如,粘合单元202在由多张A4大小的记录材料构成的捆201的书脊上进行粘合。然后,通过用A3大小的保护纸203来包装粘合的捆201来形成捆204。通过图2中没有显示的切割单元将捆204切割成预定大小。应当注意,用于将保护纸203附着到捆201的胶在室温下一般是固体。因此,需要使用加热器等对胶进行加热以便在粘合操作中使用,并且通常,加热需要几分钟。因此,在加热器的加热停止之后,再次将粘合单元202加热到所需温度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图3是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示例的方框图。数字306表示诸如向图像形成装置1发送打印作业等的个人计算机(PC)或图像读取装置之类的外部装置。打印作业包括图像数据和打印数据。一般而言,打印数据包括诸如指定从哪个/向哪个/通过哪个后处理装置排出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指定用于提供记录材料的送纸单元的指定信息之类的信息。
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接口307接收从外部装置306发送的打印作业。向存储器控制器309发送在外部接口307接收到的打印作业。存储器控制器309从打印作业中提取图像数据,并将这些图像数据发送到压缩和解压缩单元310。图像数据是经过压缩的,因此,压缩和解压缩单元310将图像数据转换为内部数据。已经转换为内部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在硬盘311上。还可以使用其它大容量存储单元来配置硬盘311。应当注意,硬盘311存储了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接合顺序)和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
另一方面,存储器控制器309提取包含在打印作业中的打印数据,并将如此提取的打印数据发送到作业控制单元301。在接收到打印数据时,作业控制单元301将操作开始请求发送到打印控制单元302以便开始打印操作。在接收到操作开始请求时,打印控制单元302将操作开始请求发送到打印机单元303,并通过辅助设备(ACC)接口304将操作开始请求发送到在打印数据中指定的送纸单元和后处理装置。即,辅助设备接口304充当发送诸如操作开始请求之类的通知的发送单元。应当注意,辅助设备是对于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的泛称,包括送纸单元和后处理装置。
此时,打印控制单元302充当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指定向哪个后处理装置排出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通知给哪个后处理装置。此外,打印控制单元302还充当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指定用于馈送记录材料的送纸单元的指定信息和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些送纸单元。
应当注意,送纸单元和后处理装置不一定实现相同的功能,但是,它们的电控制单元可以使用基本上相同的配置。因此,这里的送纸单元和后处理装置的控制单元使用相同的配置以便简化说明。
通信接口314接收从图像形成装置1发送的诸如操作开始请求之类的命令,以及向图像形成装置1发送某些信息。输入输出接口318是用于驱动马达等的负载以及接收传感器信号的单元。辅助设备控制单元316与图像形成装置1和其他相邻装置进行通信。安装在送纸单元中的辅助设备控制单元316例如控制记录材料的传送并控制馈纸。此外,安装在后处理装置中的辅助设备控制单元316例如控制记录材料的传送并控制后处理。
图像形成装置1的打印机单元303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单元。当在打印机单元303中以及在参与打印作业的送纸单元和后处理装置中完成各种操作准备时,作业控制单元301请求存储器控制器309逐页地输出图像数据。存储器控制器309从硬盘311中读出已被转换为内部数据的图像数据。压缩和解压缩单元310将已被读出的图像数据解压缩为可以由图像形成装置1打印的位图数据,并将结果存储在页存储器308中。作业控制单元301将从存储器控制器309发送的位图数据通过打印控制单元302发送到打印机单元303。打印控制单元302指示打印机单元303进行图像形成。更进一步地,打印控制单元302还指示指定的送纸单元开始传送记录材料。此外,打印控制单元302通过辅助设备接口304将有关记录材料的信息发送到位于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上的每个后处理装置。
当打印作业结束时,作业控制单元301指示打印控制单元302结束操作。打印控制单元302根据需要通过辅助设备接口304将操作结束请求发送到送纸单元和后处理装置。即,辅助设备接口304充当发送诸如操作结束请求之类的通知的发送单元。
此时,打印控制单元302充当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指定向哪个后处理装置排出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来确定应当将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后处理装置。类似地,打印控制单元302充当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指定用于馈送记录材料的送纸单元的指定信息和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来确定应当将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送纸单元。此外,打印控制单元302向打印机单元303发出结束操作的指令。
应当注意,在由打印控制单元302正在执行打印作业时,有时会从外部装置306发过来下一个打印作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业控制单元301通过存储器控制器309将图像数据存储到硬盘311中,并将打印数据存储在作业控制单元301中所提供的RAM(图中未显示)中。应当注意,打印数据也可以存储在硬盘311上。如此,RAM和硬盘311充当存储单元。而当完成前一打印作业之后,作业控制单元301按顺序执行下一个打印作业。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作业的数据结构的示例。在打印作业中,基于页分配数据。因此,打印作业是由对应于要打印的页数的多组页数据构成的。例如,打印三页的打印作业具有三组页数据。任何特定组的页数据的结构相同,因此,作为一个示例来描述页数据400。
在页数据400的最前部提供了作业名区域401,用于存储作业名。作业名是用于例如区别某一个打印作业与其他打印作业的标识信息(ID)等。可与其他页区别开的特定页ID存储在页ID区域402中。送纸盒ID(用于指定馈送记录材料的送纸单元的指定信息的示例)存储在送纸盒ID区域403中。排出目的地ID(用于指定从哪个后处理装置排出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的示例)存储在排出目的地ID区域404中。末页标记405存储指出涉及此组打印数据的页是否为打印作业的最后一页的信息。首页标记406存储指出涉及本组打印数据的页是否为打印作业的第一页的信息。操作模式区域410存储指出要应用于打印作业的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信息。操作模式的示例包括普通操作、其中中断普通操作并执行具有较高优先级顺序的作业的操作(中断操作)、以及其中只输出同一作业的一部分并使其排出目的地转向样本托架的操作(校样打印)。应当注意,除图像数据407外,页数据400中的数据对应于打印数据。
图5A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出路径列表的一个示例。根据本实施例,有八个托架作为记录材料的排出目的地。因此,排出目的地ID的范围从1到8。具体来说,紧接着图像形成装置1的堆叠器5的样本托架49的排出目的地ID是1。堆叠器5的储存柜36的排出目的地ID是2。堆叠器6的样本托架50的排出目的地ID是3。堆叠器6的储存柜38的排出目的地ID是4。堆叠器52的样本托架51的排出目的地ID是5。堆叠器52的储存柜47的排出目的地ID是6。修整器7的排出托架41的排出目的地ID是7。修整器7的封面装订托架的排出目的地ID是8。
更进一步地,当排出目的地ID是1或2时,从图像形成装置1向堆叠器5排出记录材料。当排出目的地ID是3或4时,记录材料经由堆叠器5传送到堆叠器6,并排出到对应于排出目的地ID的托架。当排出目的地ID是5或6时,记录材料经由堆叠器5和堆叠器6传送到堆叠器52,然后排出到对应于排出目的地ID的托架。当排出目的地ID是7或8时,记录材料经由堆叠器5、堆叠器6和堆叠器52传送到修整器7,然后排出到对应于排出目的地ID的托架。应当注意,排出路径列表的排出路径列中所列出的数字是用于标识后处理装置的装置ID。如此,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作为排出路径被管理。应当注意,用于管理与送纸单元有关的连接顺序的数据或列表也可以存储在硬盘311等上。
图5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ID管理列表的示例。在图5B中,堆叠器5的装置ID是1。堆叠器6的装置ID是2。堆叠器52的装置ID是3。修整器7的装置ID是4。应当注意,从图5A和图5B可以看出,排出路径是使用装置ID来定义的。
应当注意,装置ID管理列表和排出路径列表是例如由打印控制单元302创建的,当图像形成装置1被激活时,所述打印控制单元302与每个后处理装置和每个送纸单元进行通信。
还应注意,在使用图4所描述的打印作业的数据结构中,不包含排出目的地ID和排出路径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预先将这些关系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硬盘等上。如此,当有多个后处理装置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时,图像形成装置1需要了解每一张纸将排出到哪个后处理装置中。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管理后处理装置的状态的状态列表的示例。状态列表600例如是由作业控制单元301创建的,并存储在RAM或硬盘311上。
分配给后处理装置的装置ID存储在装置ID区域中。指出每个后处理装置的操作状态或非操作状态的信息存储在状态区域中。例如,在操作状态的情况下存储“ACT”,以及在非操作状态的情况下存储“DMT”。页ID(图4)存储在队列区域中。在接收到打印作业时,作业控制单元301从其页数据400中提取页ID和排出目的地ID。更进一步地,作业控制单元301还从排出目的地ID中指定排出路径,此外还指定位于排出路径末尾处的装置ID。通过打印控制单元和辅助设备接口304,作业控制单元301从对应于装置ID的后处理装置中获取状态信息。最后,作业控制单元301在状态列表600中登记装置ID、状态以及页ID。
图7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下面将参考此流程图,来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控制后处理装置中的操作的开始和完成的方式。
在步骤S701中,作业控制单元301等待发自外部装置306的命令(打印作业)的到达。当命令到达时,过程进行到步骤S702。
在步骤S702中,作业控制单元301指定排出路径。例如,作业控制单元301从接收到的打印作业的页数据400中读出排出目的地ID,并将其与排出路径列表(图5A)进行比较,以指定后处理装置的装置ID和排出路径。作业控制单元301充当排出路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指定从哪个后处理装置排出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示例:排出目的地ID和装置ID)以及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来确定排出路径。
在步骤S703中,作业控制单元301进行队列处理。例如,作业控制单元301将从页数据中提取的页ID存储到状态列表的队列中。
在步骤S704中,作业控制单元301获取装置ID。例如,作业控制单元301参考排出路径列表,并将存在于确定的排出路径上的一个或多个后处理装置确定为将向其发送操作开始请求的后处理装置。更进一步地,作业控制单元301参考排出路径列表,还确定位于排出路径上的第一位的后处理装置。例如,如果排出路径是“1→2→3”,则装置ID为1的后处理装置是第一位的后处理装置。如此,作业控制单元301充当目的地目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将向其发送操作开始请求的后处理装置。
在步骤S705中,作业控制单元301从状态列表中读出存在于排出路径上的第i(其中,i是自然数)个后处理装置的状态。应当注意,状态列表是预先由作业控制单元301创建的。还应注意,在步骤S705中,还可以直接从后处理装置获取所述状态。
在步骤S706中,作业控制单元301确定已经读出的状态是否是“ACT”。如果状态是“ACT”,这意味着“在操作中”,则过程进行到步骤S707。另一方面,如果状态是“DMT”,这意味着“不在操作中”,则过程进行到步骤S710。
在步骤S707中,作业控制单元301确定对应于已经读出的状态的后处理装置是否包括在排出路径上。例如,作业控制单元301从下一页的页数据中读出排出目的地ID,以基于排出路径列表来确定排出路径,然后,确定对应的后处理装置是否包括在排出路径上。如果不包括在排出路径上,则过程进行到步骤S708,但是如果包括,则过程进行到步骤S712。
在步骤S708中,作业控制单元301从接收到的页数据中读出操作模式,并确定已经读出的操作模式是否为连续模式。连续模式例如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当在中断操作、校样打印或普通操作中有剩余页时。例如,作业控制单元301进一步检查下一页数据,以确认当前正在处理的页是否为末页。如果是末页,则操作将结束,因此不是连续模式。如果是连续模式,那么进行到步骤S712。另一方面,如果是普通操作等并且不是连续模式,则过程进行到步骤S709。
在步骤S709中,作业控制单元301向当前处理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发送表示操作结束请求的命令。然后,进行到步骤S712。
如此,作业控制单元301将不存在于确定的排出路径上的后处理装置确定为将向其发送操作结束请求的后处理装置,并发送操作结束请求。此外,有时,不存在于确定的排出路径上的后处理装置不满足根据后续记录材料的操作结束的规定条件。因此,作业控制单元301进行控制,使得操作结束请求不发送到这样的后处理装置。即,通过对连续模式做出确定,可以避免操作结束请求的不希望发送。
另一方面,当参与当前处理的后处理装置是“DMT”时,作业控制单元301在步骤S710中确定该“DMT”后处理装置是否位于排出路径上。如果位于排出路径上的后处理装置不运转,则导致发生不希望的记录材料堵塞的情况。因此,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则要求向这样的后处理装置发送操作开始请求。应当注意,排出路径确定方法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如果排出路径上不存在“DMT”后处理装置,那么,过程进行到步骤S712。
另一方面,如果排出路径上存在“DMT”后处理装置,则进行到步骤S711。在步骤S711中,作业控制单元301向后处理装置发送表示操作开始请求的命令。此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712。
在流程图中从S707、S708、S709、S710以及S711之后的步骤S712中,作业控制单元301确定是否有参与处理的下一个后处理装置。如果有下一个后处理装置,则过程进行到步骤S713。在步骤S713中,作业控制单元301将在步骤S712中确定的参与到处理中的后处理装置的装置ID设置为下一个后处理装置的装置ID。此后,过程返回到步骤S705,执行由步骤S705到步骤S713构成的处理循环。
图8显示了打印作业的示例。描述了当从外部装置306中发送图8所示的打印作业时更新状态列表的过程。查看图8中的页ID,显然,将在本打印作业中打印十页。
图9是显示了后处理装置中从操作开始到结束的事件的事件流程图。图10A到图10J显示了对应于事件的状态列表。首先,给出每个后处理装置的状态为DMT(非操作状态),如图6所示。
在步骤S901中,涉及其页ID=1的记录材料的页数据从外部装置306到达。由于排出目的地ID是7,根据排出路径列表确定排出路径是1→2→3→4。
在步骤S902中,图像形成装置1向位于排出路径上的每个后处理装置发送表示“操作开始请求”的命令。此时,在后处理装置的队列中登记页ID=1。此外,每个后处理装置的状态变为“ACT”。目前的状态如图10A所示。
当在步骤S903中其页ID=2的页数据从外部装置306到达时,状态变为如图10B所示。更进一步地,当在步骤S904中其页ID=3的页数据到达时,状态变为如图10C所示。
在步骤S905中,其页ID=4的页数据到达。由于此页数据的排出目的地ID是1,可以向堆叠器6、52和修整器7发送“结束请求”。然而,页数据的操作模式被设置为“中断操作”(图8),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不发送“结束请求”。此时的状态如图10D所示。
当在步骤S906中其排出目的地ID=1并且其页ID=5的页数据到达时,状态变为如图10E所示。在步骤S907中,其页ID=6的页数据到达。应当注意,对应于页ID=6的页是对应于前面的页ID=1、2和3的页的继续。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堆叠器6、52和修整器7处于操作状态“ACT”,它们能够立即传送记录材料。因此,与其中必须在现阶段发送开始请求的传统技术相比,改善了吞吐量。应当注意,目前的状态如图10F所示。
在步骤S908中,其页ID=7的页数据到达。根据该页数据,当前页是末页(图8)。因此,当对应于页ID=7的记录材料被排出到修整器7中的托架时,在步骤S909中,图像形成装置1向修整器7发送“结束请求”。目前的状态如图10G所示。
在步骤S910中到达的其页ID=8的页数据以及在步骤S911中到达的其页ID=9的页数据的排出目的地ID分别被设置为5。排出目的地ID=5表示堆叠器52的样本托架。目前的状态如图10H和10I所示。当完成排出到堆叠器52的样本托架时,图像形成装置1在步骤S912中向堆叠器52发送“结束请求”。
在步骤S913中,其页ID=10的页数据到达。该页数据的排出目的地ID是4,表示排出到堆叠器6的堆叠托架。此外,根据该页数据,显然,当前页是末页(图8)。因此,当完成其页ID=10的记录材料的排出时,图像形成装置1在步骤S914中向堆叠器5发送“结束请求”。更进一步地,在步骤S915中,图像形成装置1向堆叠器6发送“结束请求”。目前的状态如图10J所示。
如上文所描述的,根据本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响应于后处理装置、送纸单元以及将是排出装置的后处理装置和实际进行送纸的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来确定将向哪些装置发出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的通知,具体来说,图像形成装置对每个打印作业进行管理,因此,可以更加恰当地确定后处理装置和送纸单元的开始和结束操作的定时。因此,与其中由后处理装置独立地确定操作的开始和结束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减轻了吞吐量减小的情况,并能减少功耗和降低噪声。
根据前面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应用于后处理装置的情况,但是,当然,它也可以应用于送纸单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可以使用硬盘311等作为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此外,作业控制单元301充当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指定用于馈送记录材料的送纸单元的指定信息和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些送纸单元。此外,辅助设备接口304充当发送单元,用于向确定的送纸单元发送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
此外,作业控制单元301还可以充当馈送路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指定用于馈送记录材料的送纸单元的指定信息和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来确定从用于馈送记录材料的送纸单元到图像形成装置的馈送路径。更进一步地,作业控制单元301还可以充当目的地目标确定单元,用于将存在于确定的馈送路径上的一个或多个送纸单元确定为将向其发送操作开始请求的送纸单元。作业控制单元301还可以将不存在于确定的馈送路径上的送纸单元确定为将向其发送操作结束请求的送纸单元。
更进一步地,作业控制单元301还可以充当执行控制的控制单元,使得不向不满足根据后续记录材料的操作结束的规定条件的不存在于确定的馈送路径上的送纸单元发送操作结束请求。应当注意,规定条件是指后续记录材料对应于上述连续模式的情况。即,规定条件是针对就吞吐量、功耗或噪声而言让送纸单元连续地运转而不是停止它们更有益的情况。
虽然是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仅限于所说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有最广泛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并等效结构和功能。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9115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N 102991150 A *CN102991150A* (21)申请号 201210533608.1 (22)申请日 2007.09.27 2006-263258 2006.09.27 JP 200710162000.1 2007.09.27 B41J 13/10(2006.01) G03G 15/00(2006.01) (71)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 (72)发明人 佐藤光彦 佐佐木一郎 砂田秀则 山内学 渡边直人 藤井隆行 三宅聪行 横谷贵司 永田直久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

2、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 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康建忠 (54) 发明名称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 统, 该系统减轻了吞吐量减小的情况, 并能减少功 耗和降低噪声。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用于在记录 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传送记录 材料的多个片材传送装置。 此外, 图像形成装置包 括 : 存储单元, 其被配置为存储多个片材传送装 置的连接顺序 ; 确定单元, 其被配置为根据指定 向哪个片材传送装置传送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 多个片材传送装置的连接顺序, 来确定应当将操 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片材传送 装置。更进一步。

3、, 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 其被配置为向每个确定的片材传送装置发送操作 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 (30)优先权数据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20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20 页 1/2 页 2 1. 一种能够连接到多个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多个后处理装置执行片材的 传送以及对片材的后处理,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 存储单元, 其被配置为存储关于所述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的连接信息 ; 外部接口, 其被配置为接收打印作业, 所。

4、述打印作业包括用于指定应当将片材排出到 的后处理装置的指定信息 ; 确定单元, 其被配置为根据外部接口接收的打印作业中包括的指定信息和用于后处理 装置的连接顺序, 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后处理装置 ; 以及 发送单元, 其被配置为向每个确定的后处理装置发送所述操作开始请求以使得确定的 后处理装置能够响应于接收到操作开始请求而开始操作, 或者向每个确定的后处理装置发 送所述操作结束请求以使得确定的后处理装置能够响应于接收到操作结束请求而结束操 作, 其中, 如果被发送了操作开始信号的后处理装置被包括在排出路径上或者当前被处理 的不是打印作业的最末片材, 则确定单元确定不给。

5、出操作结束请求的通知, 并且 如果被发送了操作开始信号的后处理装置不被包括在排出路径上并且当前被处理的 是打印作业的最末片材, 则确定单元确定给出操作结束请求的通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 路径确定单元, 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打印作业和所述连接信息, 来确定从图像形成装 置到应当排出片材的后处理装置的路径 ; 以及 目的地目标确定单元, 其被配置为将存在于确定的路径上的后处理装置确定为将向其 发送所述操作开始请求的后处理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 所述目的地目标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将 不存在于确定的路径上的后处理。

6、装置确定为将向其发送操作结束请求的后处理装置。 4. 一种图像形成系统,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 1 3 中任一项所述的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传送片材的多个后处理装置。 5. 一种能够连接到多个送纸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多个送纸单元馈送片材或传送 来自前面的送纸单元的片材,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 在由所述多个送纸单元中任一个馈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 存储单元, 其被配置为存储关于所述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的连接信息, 外部接口, 其被配置为接收打印作业, 该打印作业包括用于指定应当将片材馈送到的 送纸单元的指定信息 ; 确定单元, 其被配置为根据在由外部接口接收的打。

7、印作业中包括的指定信息和用于送 纸单元的连接顺序, 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送纸单元, 以及 发送单元, 其被配置为向每个确定的送纸单元发送所述操作开始请求以使得确定的送 纸单元能够响应于接收到操作开始请求而开始操作, 或者向每个确定的送纸单元发送所述 操作结束请求以使得确定的送纸单元能够响应于接收到操作结束请求而结束操作, 其中, 在要被发送操作结束请求的送纸单元已在操作中的情况下, 如果送纸单元被包括在馈送路径上或者当前被处理的不是打印作业的最末片材, 则确 定单元确定不给出操作结束请求的通知, 并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91150 A 2 2/2 页 。

8、3 如果送纸单元不被包括在馈送路径上并且当前被处理的是打印作业的最末片材, 则确 定单元确定给出操作结束请求的通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91150 A 3 1/9 页 4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0001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 200710162000.1、 申请日为 2007 年 9 月 27 日、 发明名称为 “图 像形成系统、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包括片材传送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近年来, 电子照相和喷墨法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质量已经开始接近胶版印刷的图 像质量, 因。

9、此, 甚至在商业打印领域也引入了许多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 0004 另一方面, 在商业打印领域中, 注意力正在被集中到按需打印。 按需打印是指基于 通过电信线路从客户发送的打印数据来执行的打印过程。 按需打印还可以灵活地支持对多 样化少量打印的需求, 因此, 也适合于打印例如诸如手册和具有单独目标的小册子之类的 文档。此外, 按需打印具有许多优点, 如打印库存显著减少、 由于能够从接收数据到完成装 订一直在线而显著节省了劳动和时间、 以及易于数据发送。 0005 在这一点上, 多个大容量送纸单元连接在按需打印所使用的图像形成系统中, 以 便支持各式各样的记录材料。 此外, 需要多个后处理装置以。

10、便进行后处理, 诸如对准、 分类、 z 折叠、 插入物处理、 卡订、 穿孔以及装订处理。 0006 然而, 作为一个组来启动和停止所有多个送纸单元和多个后处理装置涉及消耗浪 费能量并增大噪音污染, 因此, 并不是优选的。 0007 传统上, 已经有人提出了一种发明 (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 No.2005-195929) , 在该 发明中, 当响应于纸张目的地信息而确定不会向装置传送预定数量或更多纸张时, 单独后 处理装置独立地停止操作。 0008 然而, 停止了操作的多个后处理装置之中的某些后处理装置可能需要执行预备操 作才能重新启动。 因此, 当单独后处理装置本身停止操作时, 会存在图像形成系。

11、统的吞吐量 令人不希望地降低的风险。此外, 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 No.2005-195929 的图像形成系统 中, 每个后处理装置在停止之前都总是等待预定数量的纸张到达装置本身。 因此, 当没有必 要等待预定数量的纸张到达时, 吞吐量会产生令人不希望地降低。 应当注意, 日本专利公开 出版物 No.2005-195929 注意到了后处理装置, 但是没有注意送纸单元。 发明内容 0009 因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连接到多个用于传送记录材料的片材传送装置的图像 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 0010 被配置为存储多个片材传送装置的连接顺序的存储单元, 0011 确定单元, 被配置为根据指定。

12、向哪个片材传送装置传送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多 个片材传送装置的连接顺序, 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片材 传送装置, 以及 说 明 书 CN 102991150 A 4 2/9 页 5 0012 发送单元, 被配置为向每个确定的片材传送装置发送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 求。 0013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包括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和传送记录 材料的多个片材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0014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系统, 包括 : 0015 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0016 向图像形成装置馈送记录材料或传送来自前面的送纸单元的记录材料的多个。

13、送 纸单元, 0017 对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记录材料执行后处理的多个后处理装置, 0018 其中, 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 0019 存储单元, 被配置为存储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和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 序, 0020 确定单元, 被配置为根据指定从哪个后处理装置排出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多个 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 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后处理装 置, 以及根据指定用于馈送记录材料的送纸单元的指定信息和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 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送纸单元, 以及 0021 发送单元, 被配置为向每个确定的后处理装置和送纸单元发送操作开始。

14、请求或操 作结束请求。 0022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连接有多个用于传送记录材料的片材传送装置的图像 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 0023 存储多个片材传送装置的连接顺序, 0024 根据指定向哪个片材传送装置传送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多个片材传送装置的 连接顺序, 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片材传送装置, 以及 0025 向每个确定的片材传送装置发送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请求。 0026 通过下列参考附图对示范性实施例的描述,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 易见。 附图说明 0027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说明性剖面图。 0028 图。

15、 2 是用于描述封面装订的图形。 0029 图 3 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示例的方框图。 0030 图 4 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作业的数据结构的示例。 0031 图 5A 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出路径列表的示例。 0032 图 5B 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 ID 管理列表的示例。 0033 图 6 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管理后处理装置的状态的状态列表的示例。 0034 图 7 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0035 图 8 显示了打印作业的示例。 0036 图 9 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后处理装置中从操作开始到。

16、结束的事件的 事件流程图。 说 明 书 CN 102991150 A 5 3/9 页 6 0037 图 10A 到 10J 显示了对应于事件的状态列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然, 下面将描述的每个单独的实施例用于理 解本发明的各种概念, 如一般性概念、 中级概念以及从属概念。此外,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将 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并且不受下列单独实施例的限制。 0039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说明性剖面图。 数字1表示图像形成装置。 数字 2、 3 和 4 表示存储记录材料 P 的送纸单元。应当注意, 记录材料也可以被称为记录介 质、 纸、 片材、 转印材。

17、料以及转印纸。数字 5、 6 和 52 表示堆叠记录材料的堆叠器。数字 7 表 示修整器 (finisher) 。应当注意, 堆叠器 5、 6 和 52 以及修整器 7 是所谓的后处理装置的示 例。后处理装置和送纸单元两者都是传送记录材料的片材传送装置的示例。 0040 例如, 向图像形成装置 1 提供了诸如下列各项的结构元件。感光鼓 29 承载潜像和 通过调色剂变得可见的图像。一次充电器 22 均匀地对感光鼓进行充电。曝光装置 20 将图 像数据 (该图像数据已经被转换为光信号) 照射到感光鼓 29 上。显影装置 21 使用调色剂将 在感光鼓 29 上形成的潜像转换为可见图像。转印充电器 2。

18、4 将在感光鼓 29 上形成的调色 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分离充电器 25 施加高电压, 以便将记录材料与感光鼓分离。清 洁器 23 回收没有被转印并残留在感光鼓 29 上的调色剂。 0041 向送纸单元 2、 3 和 4 分别提供了下列结构元件。储存柜 12、 11 和 10 用于层叠和 存储记录材料。馈纸辊 9、 8 和 19 将层叠的记录材料逐张地分离并馈送。升降器 15、 14 和 13 将记录材料的纸面高度调整到适当位置, 使得馈纸辊 9、 8 和 19 可以馈送纸张。传送辊 18、 17 和 16 从储存柜或从前面 (上游) 的送纸单元传送记录材料。 0042 顺便说一句, 送纸。

19、单元 2、 3 和 4 分别具有吹风器 (未显示) , 该吹风器将由加热器 (未显示) 加热的空气吹到储存柜 12、 11 和 10 中。如此调节储存柜 12、 11 和 10 内的湿度。 应当注意, 湿度调节控制根据记录材料的材质而变化。 例如, 对于每平方米克重大约在64g/ m2到 105g/m2范围内的普通纸, 不需要进行湿度调节控制。另一方面, 对于每平方米克重达 105g/m2或更高的厚纸, 则需要进行湿度调节。此外, 不能从其中还没有到达加热器的目标 温度的送纸单元 2、 3 和 4 传送记录材料。因此, 从加电起或从开始操作的命令起直到传送 操作实际开始的时间根据在送纸单元 2。

20、、 3 和 4 中层叠的记录材料的材质等参数而变化。 0043 由记录材料检测传感器 27 来检测从送纸单元 2、 3 和 4 馈送到图像形成装置 1 的 记录材料的到达。通过记录材料击中对齐辊 26 来校正歪斜。更进一步地, 记录材料被传送 到转印充电器24, 在那里转印调色剂图像。 此后, 由传送带28在朝着定影辊31的方向上传 送记录材料。定影辊 31 由一对辊构成。卤素加热器 32 内置到该对定影辊的上侧辊中。此 外, 在上侧辊的附近还安置了用于检测定影辊的温度的热敏电阻30。 定影辊31的温度由卤 素加热器 32 保持在大致 180 C。通过定影辊 31 的记录材料被传送到堆叠器 5。

21、, 该堆叠器 5 直接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 1, 并且是后处理装置的示例。 0044 给堆叠器 5、 6 和 52 分别被提供诸如下列结构元件。储存柜 36、 38 和 47 用于存储 记录材料。堆叠托架 35、 39 和 46 用于堆叠储存柜 36、 38 和 47 的记录材料。传送辊 33、 37 和 45 将记录材料传送到样本托架、 储存柜或后续后处理装置。样本托架 49、 50 和 51 用于 堆叠诸如作为样本打印的记录材料之类的少量几张记录材料。挡板 34、 40 和 48 用于切换 说 明 书 CN 102991150 A 6 4/9 页 7 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有三个涉及相应堆叠器。

22、的路径作为传送路径 : 用于堆叠到储存柜的 路径、 用于将记录材料传送到下游 (后续) 后处理装置的路径、 以及用于将记录材料堆叠到 样本托架的路径。 0045 修整器 7 具有用于堆叠记录材料的排出托架 41。记录材料通过传送路径 43 堆叠 到排出托架 41 上。另一方面, 由修整器 7 的剖面图中的虚线围绕的部分是封面装订单元 42。封面装订单元 42 用于对通过传送路径 44 传送的记录材料进行封面装订。 0046 图 2 是用于描述封面装订的图形。例如, 粘合单元 202 在由多张 A4 大小的记录材 料构成的捆 201 的书脊上进行粘合。然后, 通过用 A3 大小的保护纸 203 。

23、来包装粘合的捆 201 来形成捆 204。通过图 2 中没有显示的切割单元将捆 204 切割成预定大小。应当注意, 用于将保护纸 203 附着到捆 201 的胶在室温下一般是固体。因此, 需要使用加热器等对胶 进行加热以便在粘合操作中使用, 并且通常, 加热需要几分钟。因此, 在加热器的加热停止 之后, 再次将粘合单元 202 加热到所需温度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0047 图 3 是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示例的方框图。数字 306 表示诸如向图 像形成装置 1 发送打印作业等的个人计算机 (PC) 或图像读取装置之类的外部装置。打印 作业包括图像数据和打印数据。一般而言, 打印数据包括诸。

24、如指定从哪个 / 向哪个 / 通过 哪个后处理装置排出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指定用于提供记录材料的送纸单元的指定信 息之类的信息。 0048 在图像形成装置 1 的外部接口 307 接收从外部装置 306 发送的打印作业。向存储 器控制器 309 发送在外部接口 307 接收到的打印作业。存储器控制器 309 从打印作业中提 取图像数据, 并将这些图像数据发送到压缩和解压缩单元 310。图像数据是经过压缩的, 因 此, 压缩和解压缩单元 310 将图像数据转换为内部数据。已经转换为内部数据的图像数据 存储在硬盘 311 上。还可以使用其它大容量存储单元来配置硬盘 311。应当注意, 硬盘 311。

25、 存储了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 (接合顺序) 和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 0049 另一方面, 存储器控制器 309 提取包含在打印作业中的打印数据, 并将如此提取 的打印数据发送到作业控制单元301。 在接收到打印数据时, 作业控制单元301将操作开始 请求发送到打印控制单元 302 以便开始打印操作。在接收到操作开始请求时, 打印控制单 元302将操作开始请求发送到打印机单元303, 并通过辅助设备(ACC)接口304将操作开始 请求发送到在打印数据中指定的送纸单元和后处理装置。即, 辅助设备接口 304 充当发送 诸如操作开始请求之类的通知的发送单元。应当注意, 辅助设备是对于连接到图。

26、像形成装 置 1 的装置的泛称, 包括送纸单元和后处理装置。 0050 此时, 打印控制单元 302 充当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指定向哪个后处理装置排出记 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 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通知给哪个 后处理装置。此外, 打印控制单元 302 还充当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指定用于馈送记录材料的 送纸单元的指定信息和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 来确定应当将操作开始请求或操作结束 请求通知给哪些送纸单元。 0051 应当注意, 送纸单元和后处理装置不一定实现相同的功能, 但是, 它们的电控制单 元可以使用基本上相同的配置。因此, 这里的送纸单元和后处理装置的控制单元使。

27、用相同 的配置以便简化说明。 0052 通信接口 314 接收从图像形成装置 1 发送的诸如操作开始请求之类的命令, 以及 说 明 书 CN 102991150 A 7 5/9 页 8 向图像形成装置 1 发送某些信息。输入输出接口 318 是用于驱动马达等的负载以及接收传 感器信号的单元。辅助设备控制单元 316 与图像形成装置 1 和其他相邻装置进行通信。安 装在送纸单元中的辅助设备控制单元 316 例如控制记录材料的传送并控制馈纸。此外, 安 装在后处理装置中的辅助设备控制单元 316 例如控制记录材料的传送并控制后处理。 0053 图像形成装置 1 的打印机单元 303 是在图像形成装。

28、置 1 中的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的单元。当在打印机单元 303 中以及在参与打印作业的送纸单元和后处理装置中完成各种 操作准备时, 作业控制单元 301 请求存储器控制器 309 逐页地输出图像数据。存储器控制 器 309 从硬盘 311 中读出已被转换为内部数据的图像数据。压缩和解压缩单元 310 将已被 读出的图像数据解压缩为可以由图像形成装置 1 打印的位图数据, 并将结果存储在页存储 器 308 中。作业控制单元 301 将从存储器控制器 309 发送的位图数据通过打印控制单元 302 发送到打印机单元 303。打印控制单元 302 指示打印机单元 303 进行图像形成。更进 一步地,。

29、 打印控制单元 302 还指示指定的送纸单元开始传送记录材料。此外, 打印控制单元 302 通过辅助设备接口 304 将有关记录材料的信息发送到位于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上的每 个后处理装置。 0054 当打印作业结束时, 作业控制单元301指示打印控制单元302结束操作。 打印控制 单元 302 根据需要通过辅助设备接口 304 将操作结束请求发送到送纸单元和后处理装置。 即, 辅助设备接口 304 充当发送诸如操作结束请求之类的通知的发送单元。 0055 此时, 打印控制单元 302 充当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指定向哪个后处理装置排出记 录材料的指定信息和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 来确定应当将。

30、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 后处理装置。类似地, 打印控制单元 302 充当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指定用于馈送记录材料的 送纸单元的指定信息和多个送纸单元的连接顺序, 来确定应当将操作结束请求通知给哪个 送纸单元。此外, 打印控制单元 302 向打印机单元 303 发出结束操作的指令。 0056 应当注意, 在由打印控制单元302正在执行打印作业时, 有时会从外部装置306发 过来下一个打印作业。在这样的情况下, 作业控制单元 301 通过存储器控制器 309 将图像 数据存储到硬盘 311 中, 并将打印数据存储在作业控制单元 301 中所提供的 RAM (图中未显 示) 中。应当注意, 打印数据。

31、也可以存储在硬盘 311 上。如此, RAM 和硬盘 311 充当存储单 元。而当完成前一打印作业之后, 作业控制单元 301 按顺序执行下一个打印作业。 0057 图 4 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作业的数据结构的示例。在打印作业中, 基 于页分配数据。因此, 打印作业是由对应于要打印的页数的多组页数据构成的。例如, 打印 三页的打印作业具有三组页数据。 任何特定组的页数据的结构相同, 因此, 作为一个示例来 描述页数据 400。 0058 在页数据400的最前部提供了作业名区域401, 用于存储作业名。 作业名是用于例 如区别某一个打印作业与其他打印作业的标识信息 (ID) 等。可与其他。

32、页区别开的特定页 ID 存储在页 ID 区域 402 中。送纸盒 ID(用于指定馈送记录材料的送纸单元的指定信息的 示例) 存储在送纸盒 ID 区域 403 中。排出目的地 ID(用于指定从哪个后处理装置排出记 录材料的指定信息的示例) 存储在排出目的地 ID 区域 404 中。末页标记 405 存储指出涉及 此组打印数据的页是否为打印作业的最后一页的信息。首页标记 406 存储指出涉及本组打 印数据的页是否为打印作业的第一页的信息。操作模式区域 410 存储指出要应用于打印作 业的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信息。操作模式的示例包括普通操作、 其中中断普通操作并执行 说 明 书 CN 10299115。

33、0 A 8 6/9 页 9 具有较高优先级顺序的作业的操作 (中断操作) 、 以及其中只输出同一作业的一部分并使其 排出目的地转向样本托架的操作 (校样打印) 。应当注意, 除图像数据 407 外, 页数据 400 中 的数据对应于打印数据。 0059 图 5A 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出路径列表的一个示例。根据本实施例, 有八 个托架作为记录材料的排出目的地。因此, 排出目的地 ID 的范围从 1 到 8。具体来说, 紧接 着图像形成装置 1 的堆叠器 5 的样本托架 49 的排出目的地 ID 是 1。堆叠器 5 的储存柜 36 的排出目的地 ID 是 2。堆叠器 6 的样本托架 50 的。

34、排出目的地 ID 是 3。堆叠器 6 的储存柜 38 的排出目的地 ID 是 4。堆叠器 52 的样本托架 51 的排出目的地 ID 是 5。堆叠器 52 的 储存柜 47 的排出目的地 ID 是 6。修整器 7 的排出托架 41 的排出目的地 ID 是 7。修整器 7 的封面装订托架的排出目的地 ID 是 8。 0060 更进一步地, 当排出目的地 ID 是 1 或 2 时, 从图像形成装置 1 向堆叠器 5 排出记 录材料。当排出目的地 ID 是 3 或 4 时, 记录材料经由堆叠器 5 传送到堆叠器 6, 并排出到 对应于排出目的地 ID 的托架。当排出目的地 ID 是 5 或 6 时,。

35、 记录材料经由堆叠器 5 和堆 叠器 6 传送到堆叠器 52, 然后排出到对应于排出目的地 ID 的托架。当排出目的地 ID 是 7 或 8 时, 记录材料经由堆叠器 5、 堆叠器 6 和堆叠器 52 传送到修整器 7, 然后排出到对应于 排出目的地 ID 的托架。应当注意, 排出路径列表的排出路径列中所列出的数字是用于标识 后处理装置的装置ID。 如此, 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作为排出路径被管理。 应当注意, 用于管理与送纸单元有关的连接顺序的数据或列表也可以存储在硬盘 311 等上。 0061 图 5B 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 ID 管理列表的示例。在图 5B 中, 堆叠器 5 的。

36、装置 ID 是 1。堆叠器 6 的装置 ID 是 2。堆叠器 52 的装置 ID 是 3。修整器 7 的装置 ID 是 4。应当注意, 从图 5A 和图 5B 可以看出, 排出路径是使用装置 ID 来定义的。 0062 应当注意, 装置 ID 管理列表和排出路径列表是例如由打印控制单元 302 创建的, 当图像形成装置 1 被激活时, 所述打印控制单元 302 与每个后处理装置和每个送纸单元进 行通信。 0063 还应注意, 在使用图 4 所描述的打印作业的数据结构中, 不包含排出目的地 ID 和 排出路径之间的关系。因此, 需要预先将这些关系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 1 的硬盘等上。如 此, 当有。

37、多个后处理装置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时, 图像形成装置 1 需要了解每一张纸将排 出到哪个后处理装置中。 0064 图 6 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管理后处理装置的状态的状态列表的示例。 状态列表 600 例如是由作业控制单元 301 创建的, 并存储在 RAM 或硬盘 311 上。 0065 分配给后处理装置的装置 ID 存储在装置 ID 区域中。指出每个后处理装置的操作 状态或非操作状态的信息存储在状态区域中。例如, 在操作状态的情况下存储 “ACT” , 以及 在非操作状态的情况下存储 “DMT” 。页 ID(图 4) 存储在队列区域中。在接收到打印作业 时, 作业控制单元301从其页数。

38、据400中提取页ID和排出目的地ID。 更进一步地, 作业控制 单元 301 还从排出目的地 ID 中指定排出路径, 此外还指定位于排出路径末尾处的装置 ID。 通过打印控制单元和辅助设备接口 304, 作业控制单元 301 从对应于装置 ID 的后处理装置 中获取状态信息。最后, 作业控制单元 301 在状态列表 600 中登记装置 ID、 状态以及页 ID。 0066 图 7 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下 面将参考此流程图, 来描述图像形成装置 1 控制后处理装置中的操作的开始和完成的方 说 明 书 CN 102991150 A 9 7/9 页 10 。

39、式。 0067 在步骤 S701 中, 作业控制单元 301 等待发自外部装置 306 的命令 (打印作业) 的到 达。当命令到达时, 过程进行到步骤 S702。 0068 在步骤 S702 中, 作业控制单元 301 指定排出路径。例如, 作业控制单元 301 从接 收到的打印作业的页数据400中读出排出目的地ID, 并将其与排出路径列表 (图5A) 进行比 较, 以指定后处理装置的装置ID和排出路径。 作业控制单元301充当排出路径确定单元, 用 于根据指定从哪个后处理装置排出记录材料的指定信息 (示例 : 排出目的地 ID 和装置 ID) 以及多个后处理装置的连接顺序, 来确定排出路径。。

40、 0069 在步骤 S703 中, 作业控制单元 301 进行队列处理。例如, 作业控制单元 301 将从 页数据中提取的页 ID 存储到状态列表的队列中。 0070 在步骤 S704 中, 作业控制单元 301 获取装置 ID。例如, 作业控制单元 301 参考排 出路径列表, 并将存在于确定的排出路径上的一个或多个后处理装置确定为将向其发送操 作开始请求的后处理装置。更进一步地, 作业控制单元 301 参考排出路径列表, 还确定位于 排出路径上的第一位的后处理装置。例如, 如果排出路径是 “1 2 3” , 则装置 ID 为 1 的 后处理装置是第一位的后处理装置。如此, 作业控制单元 3。

41、01 充当目的地目标确定单元, 用 于确定将向其发送操作开始请求的后处理装置。 0071 在步骤S705中, 作业控制单元301从状态列表中读出存在于排出路径上的第i (其 中, i 是自然数) 个后处理装置的状态。应当注意, 状态列表是预先由作业控制单元 301 创 建的。还应注意, 在步骤 S705 中, 还可以直接从后处理装置获取所述状态。 0072 在步骤 S706 中, 作业控制单元 301 确定已经读出的状态是否是 “ACT” 。如果状态 是 “ACT” , 这意味着 “在操作中” , 则过程进行到步骤 S707。另一方面, 如果状态是 “DMT” , 这 意味着 “不在操作中” 。

42、, 则过程进行到步骤 S710。 0073 在步骤S707中, 作业控制单元301确定对应于已经读出的状态的后处理装置是否 包括在排出路径上。 例如, 作业控制单元301从下一页的页数据中读出排出目的地ID, 以基 于排出路径列表来确定排出路径, 然后, 确定对应的后处理装置是否包括在排出路径上。 如 果不包括在排出路径上, 则过程进行到步骤 S708, 但是如果包括, 则过程进行到步骤 S712。 0074 在步骤 S708 中, 作业控制单元 301 从接收到的页数据中读出操作模式, 并确定已 经读出的操作模式是否为连续模式。 连续模式例如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当在中断操作、 校 样打印或。

43、普通操作中有剩余页时。例如, 作业控制单元 301 进一步检查下一页数据, 以确认 当前正在处理的页是否为末页。如果是末页, 则操作将结束, 因此不是连续模式。如果是连 续模式, 那么进行到步骤 S712。另一方面, 如果是普通操作等并且不是连续模式, 则过程进 行到步骤 S709。 0075 在步骤S709中, 作业控制单元301向当前处理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发送表示操作 结束请求的命令。然后, 进行到步骤 S712。 0076 如此, 作业控制单元 301 将不存在于确定的排出路径上的后处理装置确定为将向 其发送操作结束请求的后处理装置, 并发送操作结束请求。此外, 有时, 不存在于确定的排。

44、 出路径上的后处理装置不满足根据后续记录材料的操作结束的规定条件。因此, 作业控制 单元 301 进行控制, 使得操作结束请求不发送到这样的后处理装置。即, 通过对连续模式做 出确定, 可以避免操作结束请求的不希望发送。 说 明 书 CN 102991150 A 10 8/9 页 11 0077 另一方面, 当参与当前处理的后处理装置是 “DMT” 时, 作业控制单元 301 在步骤 S710 中确定该 “DMT” 后处理装置是否位于排出路径上。如果位于排出路径上的后处理装 置不运转, 则导致发生不希望的记录材料堵塞的情况。因此, 为避免这样的情况, 则要求向 这样的后处理装置发送操作开始请求。

45、。 应当注意, 排出路径确定方法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 如果排出路径上不存在 “DMT” 后处理装置, 那么, 过程进行到步骤 S712。 0078 另一方面, 如果排出路径上存在 “DMT” 后处理装置, 则进行到步骤 S711。在步骤 S711中, 作业控制单元301向后处理装置发送表示操作开始请求的命令。 此后, 过程进行到 步骤 S712。 0079 在流程图中从 S707、 S708、 S709、 S710 以及 S711 之后的步骤 S712 中, 作业控制单 元 301 确定是否有参与处理的下一个后处理装置。如果有下一个后处理装置, 则过程进行 到步骤 S713。在步骤 S713 。

46、中, 作业控制单元 301 将在步骤 S712 中确定的参与到处理中的 后处理装置的装置 ID 设置为下一个后处理装置的装置 ID。此后, 过程返回到步骤 S705, 执 行由步骤 S705 到步骤 S713 构成的处理循环。 0080 图 8 显示了打印作业的示例。描述了当从外部装置 306 中发送图 8 所示的打印作 业时更新状态列表的过程。查看图 8 中的页 ID, 显然, 将在本打印作业中打印十页。 0081 图 9 是显示了后处理装置中从操作开始到结束的事件的事件流程图。图 10A 到 图 10J 显示了对应于事件的状态列表。首先, 给出每个后处理装置的状态为 DMT (非操作状 态。

47、) , 如图 6 所示。 0082 在步骤 S901 中, 涉及其页 ID=1 的记录材料的页数据从外部装置 306 到达。由于 排出目的地 ID 是 7, 根据排出路径列表确定排出路径是 1 2 3 4。 0083 在步骤 S902 中, 图像形成装置 1 向位于排出路径上的每个后处理装置发送表示 “操作开始请求” 的命令。此时, 在后处理装置的队列中登记页 ID=1。此外, 每个后处理装 置的状态变为 “ACT” 。目前的状态如图 10A 所示。 0084 当在步骤 S903 中其页 ID=2 的页数据从外部装置 306 到达时, 状态变为如图 10B 所示。更进一步地, 当在步骤 S90。

48、4 中其页 ID=3 的页数据到达时, 状态变为如图 10C 所示。 0085 在步骤 S905 中, 其页 ID=4 的页数据到达。由于此页数据的排出目的地 ID 是 1, 可 以向堆叠器 6、 52 和修整器 7 发送 “结束请求” 。然而, 页数据的操作模式被设置为 “中断操 作” (图 8) , 因此, 图像形成装置 1 不发送 “结束请求” 。此时的状态如图 10D 所示。 0086 当在步骤 S906 中其排出目的地 ID=1 并且其页 ID=5 的页数据到达时, 状态变为如 图 10E 所示。在步骤 S907 中, 其页 ID=6 的页数据到达。应当注意, 对应于页 ID=6 的。

49、页是 对应于前面的页 ID=1、 2 和 3 的页的继续。根据本实施例, 由于堆叠器 6、 52 和修整器 7 处 于操作状态 “ACT” , 它们能够立即传送记录材料。因此, 与其中必须在现阶段发送开始请求 的传统技术相比, 改善了吞吐量。应当注意, 目前的状态如图 10F 所示。 0087 在步骤 S908 中, 其页 ID=7 的页数据到达。根据该页数据, 当前页是末页 (图 8) 。 因此, 当对应于页 ID=7 的记录材料被排出到修整器 7 中的托架时, 在步骤 S909 中, 图像形 成装置 1 向修整器 7 发送 “结束请求” 。目前的状态如图 10G 所示。 0088 在步骤 S910 中到达的其页 ID=8 的页数据以及在步骤 S911 中到达的其页 ID=9 的 页数据的排出目的地 ID 分别被设置为 5。排出目的地 ID=5 表示堆叠器 52 的样本托架。目 前的状态如图 10H 和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