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手和机器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手和机器人.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906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N 102990643 A *CN102990643A* (21)申请号 201210331363.4 (22)申请日 2012.09.07 2011-195859 2011.09.08 JP B25J 9/00(2006.01) B25J 15/00(2006.01) B65G 49/06(2006.01)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地址 日本福冈县 (72)发明人 今里康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党晓林 王小东 (54) 发明名称 机器人。
2、手和机器人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机器人手和机器人, 能够容易进 行换产调整。设在左臂 (6L) 和右臂 (6R) 上的左手 (9L) 和右手 (9R) 具有 : 3 个叉 (12) , 它们能够载置 液晶玻璃基板 (W) ; 一对固定部件 (15) , 它们在叉 (12) 的长边方向彼此分离地配置 ; 以及一对引导 部件 (13) , 它们分别配置在一对固定部件 (15) 之 间, 限制载置在叉 (12) 上的液晶玻璃基板 (W) 在 长边方向的移动, 一对引导部件 (13) 中的至少一 方构成为, 在叉 (12) 的长边方向的位置可选择性 地设定为多个位置。 (30)优先权数据 (51。
3、)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2 页 附图 1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2 页 附图 13 页 1/2 页 2 1. 一种机器人手, 所述机器人手设在机器人臂上, 用于输送对象物, 所述机器人手的特 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手具有 : 至少一个叉, 所述叉能够载置所述对象物 ; 一对第1固定部件, 所述一对第1固定部件在所述叉的长边方向彼此分离地配置 ; 以及 一对第 1 引导部件, 所述一对第 1 引导部件分别配置在所述一对第 1 固定部件之间, 限 制载置在所述叉上的所述对象物在所述长边方向的移动, 所述。
4、一对第 1 引导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 在所述叉的长边方向的位置可选择性地 设定为多个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机器人手,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 1 引导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第 1 抵接面, 所述第 1 抵接面与离该第 1 引 导部件近的所述第 1 固定部件抵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机器人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叉具有 : 第 1 紧固孔, 其用于紧固第 1 紧固部件, 所述第 1 紧固部件对所述第 1 固定部件和所述 叉进行紧固 ; 以及 第 2 紧固孔, 其用于紧固第 2 紧固部件, 所述第 2 紧固部件对所述第 1 引导部件和所述 叉进行紧固, 所述。
5、第 1 固定部件具有第 1 贯穿插入孔, 所述第 1 贯穿插入孔用于使所述第 1 紧固部 件贯穿插入并使所述第 1 紧固部件紧固在所述第 1 紧固孔内, 所述第 1 引导部件具有第 2 贯穿插入孔, 所述第 2 贯穿插入孔用于使所述第 2 紧固部 件贯穿插入并使所述第 2 紧固部件紧固在所述第 2 紧固孔内, 所述第 1 贯穿插入孔和所述第 2 贯穿插入孔沿着所述长边方向形成为长孔状。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机器人手,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手还具有中间部件, 所述中间部件配置在所述第 1 固定部件和离该第 1 固 定部件近的所述第 1 引导部件之间, 且所述中间部件具有与所。
6、述第 1 固定部件抵接的第 2 抵接面, 所述一对第 1 引导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第 3 抵接面, 所述第 3 抵接面与抵接于所述 第 1 固定部件的所述中间部件抵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机器人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叉具有 : 第 1 紧固孔, 其用于紧固第 1 紧固部件, 所述第 1 紧固部件对所述第 1 固定部件和所述 叉进行紧固 ; 第 2 紧固孔, 其用于紧固第 2 紧固部件, 所述第 2 紧固部件对所述第 1 引导部件和所述 叉进行紧固 ; 以及 第 3 紧固孔, 其用于紧固第 3 紧固部件, 所述第 3 紧固部件对所述中间部件和所述叉进 行紧固, 所述第 1 固定部件。
7、具有第 1 贯穿插入孔, 所述第 1 贯穿插入孔用于使所述第 1 紧固部 件贯穿插入并使所述第 1 紧固部件紧固在所述第 1 紧固孔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90643 A 2 2/2 页 3 所述第 1 引导部件具有第 2 贯穿插入孔, 所述第 2 贯穿插入孔用于使所述第 2 紧固部 件贯穿插入并使所述第 2 紧固部件紧固在所述第 2 紧固孔内, 所述中间部件具有第 3 贯穿插入孔, 所述第 3 贯穿插入孔用于使所述第 3 紧固部件贯 穿插入并使所述第 3 紧固部件紧固在所述第 3 紧固孔内, 所述第 1 贯穿插入孔、 所述第 2 贯穿插入孔以及所述第 3 贯穿插入孔沿着所述长。
8、边方 向形成为长孔状。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机器人手,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手具有 : 一对第2固定部件, 所述一对第2固定部件在所述叉的短边方向彼此分离地配置 ; 以及 一对第 2 引导部件, 所述一对第 2 引导部件分别配置在所述一对第 2 固定部件之间, 限 制载置在所述叉上的所述对象物在所述短边方向的移动, 所述一对第 2 引导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第 4 抵接面, 所述第 4 抵接面与离该第 2 引 导部件近的所述第 2 固定部件抵接。 7. 一种机器人, 所述机器人具有机器人臂和设在该机器人臂上的机器人手, 所述机器 人的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手具有 : 至少一。
9、个叉, 所述叉能够载置对象物 ; 一对第1固定部件, 所述一对第1固定部件在所述叉的长边方向彼此分离地配置 ; 以及 一对第 1 引导部件, 所述一对第 1 引导部件分别配置在所述一对第 1 固定部件之间, 限 制载置在所述叉上的所述对象物在所述长边方向的移动, 所述一对第 1 引导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 在所述叉的长边方向的位置可选择性地 设定为多个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90643 A 3 1/12 页 4 机器人手和机器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用于输送对象物的机器人手和具有该机器人手的机 器人。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 用于输送对象物的机器。
10、人手是公知的 (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 1) 。该现有技术 的机器人手 (基板输送用手) 经由手安装用板安装在机器人 (自动输送装置) 的手安装部上。 进而, 该机器人手具有 : 配置在对象物 (基板) 的周缘部的外侧的臂、 和安装在该臂上并把持 对象物的周缘部的基板把持部。 0003 基板把持部的基材把持部件由引导部件 (把持母材) 、 移动并引导该引导部件的引 导件、 以及支撑对象物的背面的支撑销构成。引导部件能够沿着固定在臂上的引导件在臂 的长边方向移动, 并使用螺栓螺钉固定在期望位置。 并且, 引导部件具有基板引导部和基板 面对部。基板引导部即使在接收对象物时对象物的位置稍许偏移的情况下。
11、, 也能将对象物 引导到由基板面对部包围的部分。 基板面对部配置成与把持在支撑销上的对象物的端面隔 开预定间隙对置, 防止对象物偏移。 0004 【专利文献 1】 日本特开平 11 254374 号公报 0005 上述现有技术的机器人手通过改变引导部件的基于螺栓螺钉的固定位置, 从而能 够改变对象物的支撑位置, 因而可用于输送尺寸彼此不同的对象物的环境。 这样, 在将用于 输送对象物的机器人手用于输送尺寸彼此不同的对象物的环境的情况下, 每次变更作为输 送对象的对象物的尺寸时, 都需要以与对象物隔着预定间隙对置的方式进行变更引导部件 的固定位置的换产调整。一般, 在教示时, 按照对象物的各尺寸。
12、, 设定引导部件的固定位置 并记录标记, 在变更作为输送对象的对象物的尺寸时, 通过将引导部件以与在上述教示时 所记录的标记一致的方式配置并固定, 来进行换产调整。因此, 换产调整费工夫, 作业性说 不上良好。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进行换产调 整的机器人手和机器人。 0007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 应用一种机器人手, 所述机器人手设 在机器人臂上, 用于输送对象物, 所述机器人手具有 : 至少一个叉, 所述叉能够载置所述对 象物 ; 一对第 1 固定部件, 所述一对第 1 固定部件在所述叉的长边方向彼此分离地配。
13、置 ; 以 及一对第 1 引导部件, 所述一对第 1 引导部件分别配置在所述一对第 1 固定部件之间, 限制 载置在所述叉上的所述对象物在所述长边方向的移动, 所述一对第 1 引导部件中的至少一 方构成为, 在所述叉的长边方向的位置可选择性地设定为多个位置。 0008 根据本发明的机器人手和机器人, 能够容易进行换产调整。 说 明 书 CN 102990643 A 4 2/12 页 5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10 图 2 是用于说明在将尺寸最大的液晶玻璃基板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下的换产调 整的说明图。 0011 图 3 是与图 2 中的 。
14、III III 截面相当的截面图。 0012 图 4 是用于说明在将尺寸第二大的液晶玻璃基板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下的换产 调整的说明图。 0013 图 5 是与图 4 中的 V V 截面相当的截面图。 0014 图 6 是用于说明在将尺寸最小的液晶玻璃基板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下的换产调 整的说明图。 0015 图 7 是与图 6 中的 VII VII 截面相当的截面图。 0016 图 8 是用于说明在叉的短边方向也配置引导部件的变形例中、 在将尺寸最大的液 晶玻璃基板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下的换产调整的说明图。 0017 图 9 是与图 8 中的 IX IX 截面相当的截面图。 0018 图 10 是。
15、用于说明在将尺寸第二大的液晶玻璃基板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下的换产 调整的说明图。 0019 图 11 是与图 10 中的 XI XI 截面相当的截面图。 0020 图 12 是用于说明在将尺寸最小的液晶玻璃基板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下的换产调 整的说明图。 0021 图 13 是与图 12 中的 XIII XIII 截面相当的截面图。 0022 标号说明 0023 1 : 机器人 ; 6 : 臂 (机器人臂) ; 6L : 左臂 (机器人臂) ; 6R : 右臂 (机器人臂) ; 9 : 手 (机 器人手) ; 9L : 左手 (机器人手) ; 9R : 右手 (机器人手) ; 12 : 叉 ; 1。
16、2a 12f : 螺纹孔 ; 13 : 引导部 件 (第 1 引导部件) ; 14 : 螺钉 ; 15 : 固定部件 (第 1 固定部件) ; 15a : 长孔 (第 1 贯穿插入孔) ; 17A、 17B : 中间部件 (第 1 中间部件) ; 17Aa、 17Ba : 长孔 (第 3 贯穿插入孔) ; 112 : 叉 ; 112A 112E : 叉 ; 113A 113C : 引导部件 (第 2 引导部件) ; 115 : 固定部件 (第 2 固定部件) ; 131b : 长 孔 (第 2 贯穿插入孔) ; W : 液晶玻璃基板 (对象物) ; W1 W3 : 液晶玻璃基板 (对象物) 。。
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 参照附图说明一个实施方式。 0025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机器人 1 是将收纳在未图示的盒内的薄板状的液晶玻 璃基板 W(对象物) 输送到预定区域的多关节机器人。该机器人 1 具有 : 能够朝预定方向行 走的行走台车 2 ; 安装在行走台车 2 上的固定基座部 3 ; 升降臂 4 ; 水平基座部 5 ; 以及以对 称结构与水平基座部 5 连接的左臂 6L 和右臂 6R。另外, 不一定需要行走台车 2, 机器人可 以固定在架台等上。 0026 升降臂 4 具有 : 末端与固定基座部 3 连接的第 1 升降连杆 4a ; 和末端与水平基座 部 5 连接的。
18、第 2 升降连杆 4b, 第 1 升降连杆 4a 以第 1 回转轴 7 为中心回转, 第 2 升降连杆 4b 以第 2 回转轴 8 为中心回转, 从而使配置在比升降臂 4 靠上侧的水平基座部 5、 左臂 6L 和右臂 6R 上下移动。 说 明 书 CN 102990643 A 5 3/12 页 6 0027 水平基座部 5 以第 3 回转轴 20 为中心回转, 以使左臂 6L 和右臂 6R 在水平方向回 转。 0028 左臂 6L 具有 : 与水平基座部 5 连接的第 1 左连杆 6La ; 和在末端具有用于输送液 晶玻璃基板 W 的左手 9L 的第 2 左连杆 6Lb, 第 1 左连杆 6L。
19、a 以第 4 回转轴 10L 为中心回转, 第 2 左连杆 6Lb 以第 5 回转轴 11L 为中心回转, 以使左手 9L 进退移动。 0029 右臂 6R 具有 : 与水平基座部 5 连接的第 1 右连杆 6Ra ; 和在末端具有用于输送液 晶玻璃基板 W 的右手 9R 的第 2 右连杆 6Rb, 第 1 右连杆 6Ra 以第 6 回转轴 10R 为中心回转, 第 2 右连杆 6Rb 以第 7 回转轴 11R 为中心回转, 以使右手 9R 进退移动。 0030 左手 9L 和右手 9R 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错开配置 (在该例子中, 左手 9L 配置在上侧, 右手 9R 配置在下侧) , 但基本上。
20、是彼此相同的结构, 分别具有能够载置液晶玻璃基板 W 的 3 个叉12。 另外, 叉12的数量不像该例子那样限定为3个, 也可以是1个、 2个或者4个以上。 0031 另外, 左臂 6L 和右臂 6R(以下将它们统称为 “臂 6” ) 分别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 的机器人臂。并且, 左手 9L 和右手 9R(以下将它们统称为 “手 9” ) 分别相当于权利要求书 记载的机器人手。 0032 按以上基本构成的机器人 1 通过使臂 6 摆动, 来使手 9 移动到前方, 通过使升降臂 4 向上方驱动, 来使手 9 移动到上方, 将盒内的液晶玻璃基板 W 载置在叉 12 上。之后, 通过 使臂 6 摆动。
21、, 使手 9 移动到后方, 通过使水平基座部 5 回转, 使臂 6 在水平方向回转。然后, 通过使臂 6 摆动, 使手 9 移动到前方, 通过使升降臂 4 向下方驱动, 使手 9 移动到下方, 将载 置在叉 12 上的液晶玻璃基板 W 载置在预定区域。通过以上, 机器人 1 将收纳在盒内的液晶 玻璃基板 W 输送到预定区域。 0033 这里, 在本实施方式中, 作为机器人 1 的输送对象, 准备了尺寸彼此不同的 3 种液 晶玻璃基板 W。在该例子中, 准备了 : 尺寸最大的 (例如, 730920) 液晶玻璃基板 W1(参照 后述的图 2 和图 3) , 尺寸第二大的 (例如, 680880)。
22、 液晶玻璃基板 W2(参照后述的图 4 和 图 5) , 以及尺寸最小的 (例如, 620750) 液晶玻璃基板 W3(参照后述的图 6 和图 7) 。叉 12 能够载置这 3 种液晶玻璃基板 W1 W3 中的任一方。 0034 并且, 在图 1 中省略了图示, 为了防止载置在叉 12 上的液晶玻璃基板 W 在叉 12 的 长边方向 (以下适当称为 “叉长边方向” ) 偏移 (限制载置在叉 12 上的液晶玻璃基板 W 的叉 长边方向的移动) , 在叉 12 上, 以与载置在该叉 12 上的液晶玻璃基板 W 的叉长边方向的两 端分别隔开预定间隙 (例如, 0.5mm 的间隙) 对置的方式固定有一。
23、对引导部件 13(第 1 引导 部件。参照后述的图 2 等) 。因此, 每次变更作为输送对象的液晶玻璃基板 W 的尺寸时, 都 以与液晶玻璃基板 W 在叉长边方向隔着预定间隙对置的方式进行变更引导部件 13 的固定 位置的换产调整 (段取換) 。另外, 上述间隙需要设定为比液晶玻璃基板 W 的尺寸相比 足够小。当间隙过大时, 液晶玻璃基板 W 会在一对引导部件 13 之间大幅移动, 因而产生对 液晶玻璃基板 W 施加冲击等不良情况。另一方面, 当间隙过小时, 不容许液晶玻璃基板的公 差和机器人 1 等的机械类的时效变化等, 可能引起液晶玻璃基板 W 未被收纳在一对引导部 件 13 之间的情况。。
24、 0035 这里, 在对换产调整进行说明之前, 对配备在左手 9L 和右手 9R 上的 3 个叉 12 进 行说明。 0036 在图 2 图 7 中, 配备在左手 9L 和右手 9R 上的 3 个叉 12 是彼此相同的结构, 在 说 明 书 CN 102990643 A 6 4/12 页 7 叉长边方向相互分离的 2 个部位分别具有沿着叉长边方向在上表面设置的、 用于紧固螺钉 14 的多个螺纹孔 12a、 12b、 12c、 12d、 12e、 12f, 而且还分别具有沿着叉长边方向在上表面立 起设置的、 用于支撑液晶玻璃基板 W 的多个销 12g。并且, 在各叉 12 上的与叉长边方向对 应。
25、的上述 2 个部位, 以在叉长边方向彼此分离的方式配置有一对固定部件 15(第 1 固定部 件) 。详细地说, 一对固定部件 15 分别配置在各叉 12 上的、 根据机器人的装置基准等设定 的沿着叉长边方向的预定位置 (以下适当称为 “预定的长边方向位置” ) 。 0037 一对固定部件 15 在该例子中具有 2 个长孔 15a (第 1 贯穿插入孔) , 该长孔 15a 沿 着叉长边方向形成为长孔状, 用于使螺钉 14 贯穿插入并使螺钉 14 紧固到叉 12 上的螺纹孔 12a内, 通过将2个螺钉14贯穿插入到各长孔15a内并紧固到各螺纹孔12a内, 从而将所述 一对固定部件 15 分别固定。
26、在上述预定的长边方向位置。另外, 上述 “长孔状” 是指被设定 成使长轴方向的尺寸比短轴方向的尺寸大的孔的形状。各长孔 15a 分别被设定成, 在叉 12 的短边方向的长度比螺钉14的轴部长、 且比螺钉14的头部短, 并且被设定成在叉长边方向 的长度至少比上述短边方向的长度长。 0038 并且, 一对固定部件 15, 即使在进行换产调整时也不变更固定位置, 即, 在输送对 象是液晶玻璃基板 W1 W3 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都固定在相同位置, 上述一对引导部件 13 分别配置在固定于上述预定的长边方向位置的一对固定部件 15 之间, 以该固定部件 15 为 基准设定固定位置。具体地说, 上述一对引。
27、导部件 13 分别构成为, 沿着叉长边方向的叉长 边方向位置可选择性地设定为固定在上述预定的长边方向位置的一对固定部件 15 之间的 多个位置。 0039 另外, 在图 2 图 8 所示的例子中, 贯穿插入到固定部件 15 的各长孔 15a 内并紧 固到叉 12 上的各螺纹孔 12a 内而使固定部件 15 和叉 12 紧固的 2 个螺钉 14, 相当于权利要 求书记载的第 1 紧固部件, 用于紧固这 2 个螺钉 14 的各螺纹孔 12a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 的第 1 紧固孔。 0040 以下, 对换产调整进行说明。 0041 首先, 使用图 2 和图 3, 对以上述 3 种液晶玻璃基板 W1。
28、 W3 中的尺寸最大的液晶 玻璃基板 W1 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进行说明。 0042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在以液晶玻璃基板 W1 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下, 在设于左手 9L 和右手 9R 上的各叉 12 上分别配置有一对固定部件 15 和一对引导部件 13。如上所述, 一对 固定部件 15 分别固定在上述预定的长边方向位置。 0043 一对引导部件 13 由平板部 131 和引导部 132 构成, 平板部 131 在液晶玻璃基板 W 侧的上端部立起设置有衬垫 131a, 该衬垫用于支撑载置在叉 12 上的液晶玻璃基板 W, 引导 部 132 使用螺钉 16 固定在平板部 131 上的比衬垫。
29、 131a 靠固定部件 15 侧的位置。平板部 131 在该例子中具有 2 个长孔 131b(第 2 贯穿插入孔) , 该长孔 131b 沿着叉长边方向形成 为长孔状, 用于使螺钉 14 贯穿插入并使螺钉 14 紧固到叉 12 上的螺纹孔 12b 12f 中的任 一方内。各长孔 131b 分别被设定成, 在叉 12 的短边方向的长度比螺钉 14 的轴部长、 且比 螺钉 14 的头部短, 并且被设定成在叉长边方向的长度至少比上述短边方向的长度长。 0044 在以液晶玻璃基板W1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下, 首先, 一对引导部件13分别配置在 固定于上述预定的长边方向位置的一对固定部件 15 之间。详细。
30、地说, 一对引导部件 13 分 别配置成, 平板部 131 的位于液晶玻璃基板 W1 相反侧的面与离得近的固定部件 15 的靠液 说 明 书 CN 102990643 A 7 5/12 页 8 晶玻璃基板 W1 侧的面碰触并抵接。进而, 通过在该状态下将 2 个螺钉 14 贯穿插入到各长 孔 131b 内并紧固到螺纹孔 12b、 12c 内, 从而一对引导部件 13 分别固定在叉 12 上。通过以 上, 引导部件 13 以引导部 132 的端面与载置在叉 12 上的液晶玻璃基板 W1 的端面在叉长边 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隙对置的方式, 固定在一对固定部件15之间的多个位置中、 比叉12上的 固定部。
31、件 15 靠液晶玻璃基板 W1 侧的位置。 0045 另外, 在图2和图3所示的例子中, 与配置在上述预定的长边方向位置的一对固定 部件 15 的靠液晶玻璃基板 W1 侧的面抵接的、 一对引导部件 13 的平板部 131 的位于液晶玻 璃基板W1相反侧的面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1抵接面。 并且, 贯穿插入到引导部件13 的平板部131的各长孔131b内并紧固到叉12上的各螺纹孔12b、 12c内从而使引导部件13 和叉 12 紧固的 2 个螺钉 14,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 2 紧固部件, 用于紧固这 2 个螺钉 14 的螺纹孔 12b、 12c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 2 紧固孔。 。
32、0046 通过按以上进行换产调整, 作为输送对象的液晶玻璃基板 W1, 以其端面与一对引 导部件13的引导部132的端面的叉长边方向的两端分别隔开预定间隙对置的方式, 在由叉 12 上的销 12g 和引导部件 13 的平板部 131 上的衬垫 131a 支撑的同时载置在叉 12 上。 0047 下面, 使用图 4 和图 5, 对以上述 3 种液晶玻璃基板 W1 W3 中的尺寸第二大的液 晶玻璃基板 W2 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进行说明。 0048 如图 4 和图 5 所示, 在以液晶玻璃基板 W2 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下, 在设于左手 9L 和右手 9R 上的各叉 12 上分别配置有一对固定部件 1。
33、5 ; 根据液晶玻璃基板 W1 W3 的尺寸 准备的、 叉长边方向尺寸彼此不同的 2 种的、 一对中间部件 17A(参照图 4 和图 5) 和一对中 间部件 17B(参照后述的图 6 和图 7) 中、 叉长边方向尺寸小的一对中间部件 17A ; 以及一对 引导部件 13。另外, 在图 4 和图 5 所示的例子中, 中间部件 17A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 1 中间部件。如上所述, 一对固定部件 15 分别固定在上述预定的长边方向位置。 0049 一对中间部件 17A 在该例子中具有 1 个长孔 17Aa (第 3 贯穿插入孔) , 该长孔 17Aa 沿着叉长边方向形成为长孔状, 用于使螺钉 。
34、14 贯穿插入并使螺钉 14 紧固到叉 12 上的螺纹 孔 12b 12d 中的任一方内。长孔 17Aa 被设定成, 在叉 12 的短边方向的长度比螺钉 14 的 轴部长、 且比螺钉 14 的头部短, 并且被设定成在叉长边方向的长度至少比上述短边方向的 长度长。 0050 在以液晶玻璃基板 W2 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下, 首先, 一对中间部件 17A 分别配置 在固定于上述预定的长边方向位置的一对固定部件 15 之间。详细地说, 一对中间部件 17A 分别配置成, 位于液晶玻璃基板 W2 相反侧的面与离得近的固定部件 15 的靠液晶玻璃基板 W2 侧的面碰触并抵接。进而, 通过在该状态下将螺钉 。
35、14 贯穿插入到长孔 17Aa 内并紧固到 螺纹孔 12b 内, 从而将一对中间部件 17A 分别固定在叉 12 上。之后, 将一对引导部件 13 分 别配置在固定于叉 12 上的一对中间部件 17A 之间。详细地说, 一对引导部件 13 分别配置 成, 使平板部 131 的位于液晶玻璃基板 W2 相反侧的面与离得近的中间部件 17A 的靠液晶 玻璃基板 W2 侧的面碰触并抵接。进而, 通过在该状态下将 2 个螺钉 14 贯穿插入到各长孔 131b 内并紧固到螺纹孔 12c、 12d 内, 从而将一对引导部件 13 分别固定在叉 12 上。通过以 上, 中间部件 17A 固定在叉 12 上的固。
36、定部件 15 和离该固定部件 15 近的引导部件 13 之间, 引导部件 13 以引导部 132 的端面与载置在叉 12 上的液晶玻璃基板 W2 的端面在叉长边方 向隔开预定间隙对置的方式, 固定在一对固定部件15之间的多个位置中、 比叉12上的固定 说 明 书 CN 102990643 A 8 6/12 页 9 部件 15 靠液晶玻璃基板 W2 侧的位置。 0051 另外, 在图4和图5所示的例子中, 与配置在上述预定的长边方向位置的一对固定 部件 15 的靠液晶玻璃基板 W2 侧的面抵接的、 一对中间部件 17A 的位于液晶玻璃基板 W2 相 反侧的面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 2 抵接面。。
37、并且, 与一对中间部件 17A 的靠液晶玻璃 基板 W2 侧的面抵接的一对引导部件 13 的位于液晶玻璃基板 W2 相反侧的面相当于权利要 求书记载的第 3 抵接面, 所述一对中间部件 17A 以位于液晶玻璃基板 W2 相反侧的面与一对 固定部件 15 的靠液晶玻璃基板 W2 侧的面抵接的方式固定在叉 12 上。而且, 贯穿插入到引 导部件 13 的平板部 131 的各长孔 131b 内并紧固到叉 12 上的螺纹孔 12c、 12d 内、 从而使引 导部件13和叉12紧固的2个螺钉14,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2紧固部件, 用于紧固这 2 个螺钉 14 的螺纹孔 12c、 12d 相当于权利。
38、要求书记载的第 2 紧固孔。并且, 贯穿插入到中 间部件 17A 的长孔 17Aa 内并紧固到叉 12 上的螺纹孔 12b 内、 从而使中间部件 17A 和叉 12 紧固的螺钉 14,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 3 紧固部件, 用于紧固该螺钉 14 的螺纹孔 12b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 3 紧固孔。 0052 通过按以上进行换产调整, 作为输送对象的液晶玻璃基板 W2, 以其端面与一对引 导部件13的引导部132的端面的叉长边方向的两端分别隔开预定间隙对置的方式, 在由叉 12 上的销 12g 和引导部件 13 的平板部 131 上的衬垫 131a 支撑的同时载置在叉 12 上。 005。
39、3 下面, 使用图 6 和图 7, 对以上述 3 种液晶玻璃基板 W1 W3 中的尺寸最小的液晶 玻璃基板 W3 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进行说明。 0054 如图 6 和图 7 所示, 在以液晶玻璃基板 W3 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下, 在设于左手 9L 和右手9R上的各叉12上分别配置有一对固定部件15 ; 上述2种的、 一对中间部件17A和一 对中间部件 17B 中、 叉长边方向尺寸大的一对中间部件 17B ; 以及一对引导部件 13。另外, 在图 6 和图 7 所示的例子中, 中间部件 17B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 1 中间部件。如上 所述, 一对固定部件 15 分别固定在上述预定的长边方向。
40、位置。 0055 一对中间部件 17B 在该例子中具有 1 个长孔 17Ba (第 3 贯穿插入孔) , 该长孔 17Ba 沿着叉长边方向形成为长孔状, 用于使 2 个螺钉 14 贯穿插入并使螺钉 14 紧固到叉 12 上的 螺纹孔 12c、 12d 内。长孔 17Ba 被设定成在叉 12 的短边方向的长度比螺钉 14 的轴部长、 且 比螺钉 14 的头部短, 并且被设定成在叉长边方向的长度至少比上述短边方向的长度长。 0056 在以液晶玻璃基板 W3 作为输送对象的情况下, 首先, 一对中间部件 17B 分别配置 在固定于上述预定的长边方向位置的一对固定部件 15 之间。详细地说, 一对中间。
41、部件 17B 分别配置成, 位于液晶玻璃基板 W3 相反侧的面与离得近的固定部件 15 的靠液晶玻璃基板 W3 侧的面碰触并抵接。进而, 通过在该状态下将 2 个螺钉 14 贯穿插入到长孔 17Ba 内并紧 固到螺纹孔 12c、 12d 内, 从而将一对中间部件 17B 分别固定在叉 12 上。之后, 将一对引导 部件 13 分别配置在固定于叉 12 上的一对中间部件 17B 之间。详细地说, 一对引导部件 13 分别配置成, 使平板部 131 的位于液晶玻璃基板 W3 相反侧的面与离得近的中间部件 17B 的 靠液晶玻璃基板 W3 侧的面碰触并抵接。然后, 通过在该状态下将 2 个螺钉 14。
42、 贯穿插入到 各长孔 131b 内并紧固到螺纹孔 12e、 12f 内, 从而将一对引导部件 13 分别固定在叉 12 上。 通过以上, 中间部件17B固定在叉12上的固定部件15和离该固定部件15近的引导部件13 之间, 引导部件 13 以引导部 132 的端面与载置在叉 12 上的液晶玻璃基板 W3 的端面在叉长 边方向隔开预定间隙对置的方式, 固定在一对固定部件15之间的多个位置中、 比叉12上的 说 明 书 CN 102990643 A 9 7/12 页 10 固定部件 15 靠液晶玻璃基板 W3 侧的位置。 0057 另外, 在图6和图7所示的例子中, 与配置在上述预定的长边方向位置。
43、的一对固定 部件 15 的靠液晶玻璃基板 W3 侧的面抵接的、 一对中间部件 17B 的位于液晶玻璃基板 W3 相 反侧的面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 2 抵接面。并且, 与一对中间部件 17B 的靠液晶玻璃 基板 W3 侧的面抵接的、 一对引导部件 13 的位于液晶玻璃基板 W3 相反侧的面相当于权利要 求书记载的第 3 抵接面, 所述一对中间部件 17B 以位于液晶玻璃基板 W3 相反侧的面与一对 固定部件 15 的靠液晶玻璃基板 W3 侧的面抵接的方式固定在叉 12 上。而且, 贯穿插入到引 导部件 13 的平板部 131 的各长孔 131b 内并紧固到叉 12 上的螺纹孔 12e、 12。
44、f 内、 从而使引 导部件13和叉12紧固的2个螺钉14,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2紧固部件, 用于紧固这 2 个螺钉 14 的螺纹孔 12e、 12f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 2 紧固孔。并且, 贯穿插入到中 间部件 17B 的长孔 17Ba 内并紧固到叉 12 上的螺纹孔 12c、 12d 内、 从而使中间部件 17B 和 叉 12 紧固的 2 个螺钉 14,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 3 紧固部件, 用于紧固这 2 个螺钉 14 的螺纹孔 12c、 12d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 3 紧固孔。 0058 通过按以上进行换产调整, 作为输送对象的液晶玻璃基板 W3, 以其端面与一对引。
45、 导部件13的引导部132的端面的叉长边方向的两端分别隔开预定间隙对置的方式, 在由叉 12 上的销 12g 和引导部件 13 的平板部 131 上的衬垫 131a 支撑的同时载置在叉 12 上。 0059 如以上说明那样, 本实施方式的机器人 1 在左臂 6L 和右臂 6 具有左手 9L 和右手 9R, 使用该左手 9L 和右手 9R 来输送液晶玻璃基板 W。 0060 这里, 一般, 作为输送液晶玻璃基板 W 的方式, 有吸附方式和非吸附方式, 吸附方 式是使用设在手上的适当的吸附部件对液晶玻璃基板 W 进行真空吸附的同时进行输送, 非 吸附方式是将液晶玻璃基板 W 载置在设于手的叉上的同。
46、时进行输送。在吸附方式的情况 下, 通过使用吸附部件对液晶玻璃基板 W 进行真空吸附的同时进行手的移动, 能够在防止 液晶玻璃基板 W 的位置偏移的同时输送液晶玻璃基板 W, 然而很有可能由于吸附而使液晶 玻璃基板 W 翘曲、 或者在形成于液晶玻璃基板 W 的吸附面的涂层上产生斑点。在非吸附方 式的情况下, 使叉移动到液晶玻璃基板W的下侧, 之后使叉上升而将液晶玻璃基板W载置在 叉上, 通过在该状态下进行手的移动, 输送液晶玻璃基板W。 在这种非吸附方式的情况下, 一 般, 为了防止载置在叉上的液晶玻璃基板 W 的位置偏移, 在叉上, 以与液晶玻璃基板 W 在长 边方向隔开预定间隙对置的方式配。
47、置有一对引导部件。 通过使用在叉上配置有一对引导部 件的手, 能够在防止载置在叉上的液晶玻璃基板 W 的位置偏移的同时输送液晶玻璃基板 W。 0061 并且, 这里, 考虑将在臂的末端具有在上述叉上配置有一对引导部件而成的手的 机器人用于输送尺寸彼此不同的液晶玻璃基板 W 的环境的情况。在该情况下, 每次变更作 为输送对象的液晶玻璃基板 W 的尺寸时, 都需要以与液晶玻璃基板 W 隔开预定间隙对置的 方式进行变更引导部件的固定位置的换产调整。一般, 在教示时, 按照液晶玻璃基板 W 的各 尺寸, 设定引导部件的固定位置并记录标记, 在变更作为输送对象的液晶玻璃基板 W 的尺 寸时, 通过将引导。
48、部件以与在上述教示时所记录的标记一致的方式配置并固定, 来进行换 产调整。因此, 换产调整费工夫, 作业性说不上良好。 0062 因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 左手 9L 和右手 9R 具有 : 能够载置液晶玻璃基板 W 的 3 个 叉12 ; 在叉12上的叉长边方向彼此分离配置的一对固定部件15 ; 以及一对引导部件13。 一 对引导部件 13 分别配置在一对固定部件 15 之间, 限制载置在叉 12 上的液晶玻璃基板 W 在 说 明 书 CN 102990643 A 10 8/12 页 11 叉长边方向的移动。进而, 一对引导部件 13 分别构成为, 在叉 12 上的叉长边方向位置可选 择性地。
49、设定为一对固定部件 15 之间的多个位置。由此, 即使在输送尺寸彼此不同的液晶玻 璃基板 W 的环境中使用的情况下, 也能以配置在叉 12 上的固定部件 15 为基准设定引导部 件 13 的固定位置, 因而能够容易进行换产调整。并且, 在预先按照液晶玻璃基板 W 的各尺 寸、 准备以使与液晶玻璃基板 W 的间隙为预定间隔的方式将引导部件 13 配置于叉 12 上的 手来输送液晶玻璃基板 W 时, 与根据作为输送对象的液晶玻璃基板 W 的尺寸更换手的情况 相比, 能够大幅削减成本, 并能够提高作业性。 0063 并且,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 一对引导部件13分别配置成, 使平板部131的位于 液晶玻璃基板 W1 相反侧的面与固定在叉 12 上的预定的长边方向位置的一对固定部件 15 的靠液晶玻璃基板 W1 侧的面碰触并抵接 (参照图 2 和图 3) 。并且, 一对引导部件 13 分别配 置成, 使平板部 131 的位于液晶玻璃基板 W2、 W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