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铆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全自动铆接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8997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N 102989977 A *CN102989977A* (21)申请号 201210426450.8 (22)申请日 2012.10.31 B21J 15/10(2006.01) B21J 15/38(2006.01) (71)申请人 信华精机有限公司 地址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惠风 西二路 26 号 (72)发明人 李书毅 何其泰 谢连平 洪欢昌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任海燕 (54) 发明名称 一种全自动铆接装置 (57) 摘要。
2、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铆接装置。其包括用 于对整个系统进行操作的操作平台, 用于将铆接 轴自动排序并输送分料的自动送轴机构 , 用于自 动上料和下料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用于将支架自 动铆接的自动铆接机构, 前承接机构、 后承接机 构、 电控箱以及翻转机构, 通过控制操作平台使自 动送轴机构将铆接轴自动排序并且运输到自动铆 接机构, 支架自动上下料机构将放入其中的支架 运输到自动铆接机构, 自动铆接机构将送入其中 的铆接轴和支架自动铆接, 最后支架自动上下料 机构将铆接完成的支架下料, 如此实现了全自动 铆接。本发明的全自动铆接装置基本实现全自动 操作, 既可精简多个工位的制造成本, 而且该装置。
3、 结构简单、 紧凑, 功能更加全面。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1 页 2 1. 一种全自动铆接装置, 其用于自动将支架和铆接轴铆接成 LM 支架并输送至外部装 置, 该装置至少包括电控箱、 及与电控箱形成电连接的操作平台, 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还包 括 : 分布在所述电控箱上方左右两侧分别用于将支架自动铆接成 LM 支架两个自动铆接机 构 ; 用于将铆接轴自动排序并分料输送的自动送轴机构 ; 用于将支架自动上料和将 LM 支架自动下。
4、料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 用于承接上料支架的前承接机构 ; 用于承接 LM 支架的后承接机构 ; 以及 用于承接从所述后承接机构上卸落的 LM 支架、 并使之翻转以输送至外部装置的翻转 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自动铆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送轴机构包括将所 述铆接轴自动排序的排序机构、 及将所述铆接轴向多个工位自动送料的分料机构。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全自动铆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序机构包括一个圆筒 形的振动盘和一个送料槽, 其中振动盘通过振动可将铆接轴自动有序定向排列整齐、 并通 过送料槽准确地输出。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全自动铆接装置, 其。
5、特征在于, 所述分料机构包括检测装 置、 吹气加速装置、 同线排列的 4 个进料口、 8 个出料口、 送料工位转换气缸、 分料气缸, 其 中, 所述振动盘内的铆接轴通过所述送料槽输送至所述进料口, 所述分料气缸的推动可将 进料口内的铆接轴同向推动以至出料口处的铆接轴数量增至 8 个, 所述送料工位转换气缸 将所述出料口处的铆接轴分别往设置在操作平台上左右两侧的自动铆接机构方向推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自动铆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上下料机构为一单 轨双滑台机械手结构, 其可在同向上做交叉运动, 其上包括上料电磁吸盘、 卸料电磁吸盘、 上料滑台、 卸料滑台、 直线导轨、 上。
6、料驱动马达、 卸料驱动马达、 以及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同 步带。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自动铆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铆接机构包括左右 两个铆接平台, 每一个铆接平台包括支架检测装置、 轴上料对接口、 铆接下模、 Y 轴机械手、 X 轴机械手、 铆接支承台、 前承接检测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全自动铆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铆接下模依靠 Y 轴机械 手进行定位。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全自动铆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承检测装置用来检测 铆接支承台上是否有支架。 9.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全自动铆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检测装置用来检测。
7、 铆接下模上是否有支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89977 A 2 1/3 页 3 一种全自动铆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铆接机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很多企业的机械加工制造工艺中均会使用到铆接技术, 其中有许多工序都 要人工进行操作, 如上铆轴接、 上工件、 下料、 半成品分流等工作, 人工操作容易出差错, 而 且工作效率低下。为此, 针对不同的铆接技术需要, 市面上出现了许多自动、 半自动铆接系 统, 以取代部分人工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但是, 目前的半自动、 自动铆接装置结构比较复 杂, 成本相对较高, 其中有很多的。
8、铆接装置的分料机构一般只能向一个工位送料, 效率不 高。 还有很多的铆接装置一般都采用单轴机械手, 无法实现同一直线导轨上的交叉运动, 要 实现这个功能要多个单轴机械手配合或者采用多轴机械手, 但是这样又大大的增加了系统 的复杂性和成本。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铆接装置。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全自动铆接装置, 其用于自 动将支架和铆接轴铆接成 LM 支架并输送至外部装置, 该装置至少包括电控箱、 及与电控箱 形成电连接的操作平台, 该装置还包括 : 分布在所述电控箱上方左右两侧分别用于将支架 自动铆接成 LM 支架的两个自动铆。
9、接机构 ; 用于将铆接轴自动排序并分料输送的自动送轴 机构 ; 用于将支架自动上料和将 LM 支架自动下料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 用于承接上料支架的 前承接机构 ; 用于承接LM支架的后承接机构 ; 以及用于承接从所述后承接机构上卸落的LM 支架、 并使之翻转以输送至外部装置的翻转机构。 0005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自动送轴机构包括将所述铆接轴自动排序的排序机构、 及将所述铆接轴向多个工位自动送料的分料机构。 0006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排序机构包括一个圆筒形的振动盘和一个送料槽, 其中 振动盘通过振动可将铆接轴自动有序定向排列整齐、 并通过送料槽准确地输出。 0007 在优选的实施。
10、例中, 所述分料机构包括检测装置、 吹气加速装置、 同线排列的 4 个 进料口、 8 个出料口、 送料工位转换气缸、 分料气缸, 其中, 所述振动盘内的铆接轴通过所述 送料槽输送至所述进料口, 所述分料气缸的推动可将进料口内的铆接轴同向推动以至出料 口处的铆接轴数量增至 8 个, 所述送料工位转换气缸将所述出料口处的铆接轴分别往设置 在操作平台左右两侧的自动铆接机构方向推动。 0008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自动上下料机构为一单轨双滑台机械手结构, 其可在同 向上做交叉运动, 其上包括上料电磁吸盘、 卸料电磁吸盘、 上料滑台、 卸料滑台、 直线导轨、 上料驱动马达、 卸料驱动马达、 以及两条。
11、相互平行设置的同步带。 0009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自动铆接机构包括左右两个铆接平台, 每一个铆接平台 包括支架检测装置、 轴上料对接口、 铆接下模、 Y 轴机械手、 X 轴机械手、 铆接支承台、 前承接 说 明 书 CN 102989977 A 3 2/3 页 4 检测装置。 0010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铆接下模依靠 Y 轴机械手进行定位。 0011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前承检测装置用来检测铆接支承台上是否有支架。 0012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支架检测装置用来检测铆接下模上是否有支架。 0013 本发明的全自动铆接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 通过在该装置上设置左、 右两个自动。
12、铆 接机构, 可同时完成两个工位的铆接操作, 再利用一单轨双滑台机械手结构的自动上下料 机构, 该结构可以实现同一直线导轨上的交叉运动, 因此可同时完成两个铆接机构的自动 上下料。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全自动铆接装置, 既可精简两个工位的制造成本, 而且该装置结 构简单、 紧凑, 功能更加全面。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一实施例中全自动铆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2 是图 1 中自动送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3 是图 2 中分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4 是图 1 中自动铆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5 是图 1 中自动上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
13、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全自动铆接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 本发明的全自动铆接装置, 其主要将支架和铆接轴自动铆接呈 LM 支架, 并通过该 装置, 将 LM 支架输送至外部装置。 0021 请参见图1, 本发明全自动铆接装置, 其至少包括电控箱6、 及与电控箱6形成电连 接的操作平台 1。在电控箱 6 的上方设置有左、 右两个自动铆接机构 8、 自动送轴机构 2、 自 动上下料机构 3、 前承接机构 7、 后承接机构 4、 翻转机构 5。其中, 两个自动铆接机构 8 分布 在操作平台1上左右两边、 且处于同一流水线方向 ; 自动送轴机构2处在两个自动铆接。
14、机构 8 的中部, 其用于将铆接轴自动排序并分别输送至两个自动铆接机构 8, 前承接机构 7 和后 承接机构 4 分别设置在自动上下料机构 3 的两端外部, 前承接机构 7 用于承接上料之前的 支架, 后承接机构 4 用于承接铆接完成的 LM 支架, 自动上下料机构 3 将支架自动上料和将 LM 支架自动下料, 翻转机构 5 用于承接从后承接机构 4 上卸落的 LM 支架、 并使之翻转以输 送至外部装置。 0022 在其他实施例中, 自动铆接机构8可在电控箱6上方的左右两端无限增加, 已适应 多个工位同时铆接操作的需要。 0023 请参见图2, 自动送轴机构2上设置有可将铆接轴自动排序的排序机。
15、构21、 及可将 铆接轴向多个工位自动送料的分料机构 22。 0024 排序机构21包括一个圆筒形的振动盘21和一个送料槽23, 其中振动盘21通过振 动可将铆接轴自动有序定向排列整齐、 并通过送料槽 23 准确地输出。 0025 请参见图2和图3, 分料机构22上设置有检测装置221、 吹气加速装置222、 同线排 列的 4 个进料口 223、 8 个出料口 224、 送料工位转换气缸 225、 分料气缸 226, 检测装置 221、 吹气加速装置 222 分别设置在进料口 223 处, 其中, 振动盘 21 内的铆接轴通过送料槽 23 输 说 明 书 CN 102989977 A 4 3/。
16、3 页 5 送至进料口 223 附近, 当检测装置 221 检测到有铆接轴时, 在吹气加速装置 222 的高压气体 及分料气缸 226 的推动可将进料口 223 内的铆接轴分离成一个个并同向推动以至出料口 224处的铆接轴数量增至8个, 送料工位转换气缸225再将出料口224处的铆接轴分别往设 置在电控箱 6 上左右两侧的自动铆接机构方向推动。 0026 请参见图 4, 自动上下料机构 3 为一单轨双滑台机械手结构, 其可在同向上做交叉 运动, 其上设置有上料电磁吸盘 34、 卸料电磁吸盘 36、 上料滑台 38、 卸料滑台 39、 直线导轨 35、 上料驱动马达 33、 卸料驱动马达 32、。
17、 以及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同步带 37。 0027 直线导轨35水平固定在工作台上, 上料滑台38和卸料滑台39分别与直线导轨35 上的两个滑块固定在一起, 上料滑台38的侧面固定有上料电磁吸盘34, 卸料滑台39的侧面 固定有卸料电磁吸盘 36。 0028 铆接机构有 2 个结构对称的铆接平台, 如图 5 所示是左铆接平台包括前承接检测 装置 81、 铆接支承台 82、 轴上料对接口 83、 支架检测装置 84、 铆接下模 85、 Y 轴机械手 86、 X 轴机械手 87。 0029 本发明的铆接系统的工作过程 : 将大量杂乱的铆接轴倒入到排序机构 21 的圆形振动盘内, 铆接轴在振动盘的作用。
18、下 自动排列, 并且沿着料槽 23 输送到进料口 (共 4 个) 223, 并且在送料工位转换气缸 225 和吹 气加速装置 222 的作用下分别从出料口 (共 8 个) 224 向 2 个工位各同时送出 4 个铆接轴。 0030 当铆接下模 85 从初始位 , 在 Y 轴机械手 86 的驱动下 , 运动到轴上料对接口 83, 送轴机构 2 即向其自动装上铆接轴 , 然后回到初始位 ; 前承接检测装置 81 检测到铆接支 承台 82 上有支架 , 上料电磁吸盘 34 即前去吸取支架并放到铆接下模 85 上 , 支架检测装 置 84 检测到有支架后 , 通过 X 轴机械手 87 和 Y 轴机械手。
19、 86 的共同作用 , 将铆接下模 85 上的支架送到铆接支承台 82 上进行自动铆接 , 铆接完成后退回初始位 , 卸料电磁吸盘 36 再将铆好的支架送到后承接机构 4 上, 如此循环 , 实现了全自动铆接。 0031 虽然对本发明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 但是,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 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 修改和变化、 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所有这样的替代、 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2989977 A 5 1/4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89977 A 6 2/4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89977 A 7 3/4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89977 A 8 4/4 页 9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89977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