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含焦油粉尘进行多重净化处理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对含焦油粉尘进行多重净化处理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892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N 102989255 A *CN102989255A* (21)申请号 201210552505.X (22)申请日 2012.12.18 B01D 50/00(2006.01) C10B 43/02(2006.01) (71)申请人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116085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七贤岭高能街 128 号 (72)发明人 王充 霍延中 王满 洪宾 徐钟川 关汉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代理人 张群 (54) 发明名称 一种对含焦油粉尘。
2、进行多重净化处理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含焦油粉尘进行多重净化 处理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焦炭吸附、 重力沉降、 袋 式除尘多重净化的方式对焦炉装煤烟尘进行净 化处理, 包括吸附净化单元、 均压初分离段、 终端 净化单元, 所述的终端净化单元与吸附净化单元 为一体式结构 ; 所述的吸附净化单元包括烟气通 道、 净气通道、 焦炭吸附体, 烟气通道与净气通道 交替布置, 中间由焦炭吸附体隔开 ; 所述的均压 初分离段为迷宫式挡板结构, 均压初分离段入口 与吸附净化单元的净气通道相通 ; 终端净化单元 采用布袋过滤, 其入口设有均压初分离段。该方 法集焦炭吸附、 重力沉降、 袋式除尘功。
3、能为一体, 可实现含有焦油等粘性物质的烟气的多重净化处 理, 净化效果好, 装置使用寿命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对含焦油粉尘进行多重净化处理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采用焦炭吸附、 重 力沉降、 袋式除尘多重净化的方式对焦炉装煤烟尘进行净化处理, 包括吸附净化单元、 均压 初分离段、 终端净化单元, 具体步骤如下 : 1) 由顶装或捣固焦炉装煤时产生的含有焦油等粘性物质的烟尘由于风机产生的负压 被抽吸。
4、至进气集合管, 通过进气集合管经入口阀门均匀分布后进入吸附净化单元的烟气通 道, 在烟气通道中一些颗粒较大的粉尘由于降速失重产生一次重力沉降落至下部排焦贮 槽 ; 由于烟气通道端部密封, 烟尘只能通过焦炭吸附体、 均压初分离段才能到达终端净化 单元, 在烟尘经过焦炭吸附体的过程中, 焦油等粘性物质得到有效吸附, 完成第一次净化过 程 ; 2) 经吸附净化单元处理后的烟尘进入均压初分离段, 在经过均压初分离段的过程中, 烟尘中的较大颗粒粉尘由于降速失重和均压初分离段迷宫式挡板的冲击、 迴转, 有较多粉 尘降落在下部灰槽中, 烟气得到二次重力沉降 ; 经均压初分离段处理, 烟尘中仅含有较细的 粉尘。
5、, 处理后的烟气进入终端净化单元 ; 3) 在终端净化单元的箱体中, 烟气以均匀的速度通过滤袋, 较细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 表面, 净气排出, 至此含焦油的烟尘完成多重净化过程。 2. 实现权利要求 1 所述对含焦油粉尘进行多重净化处理方法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 括吸附净化单元、 终端净化单元, 所述的终端净化单元与吸附净化单元为一体式结构 ; 所述 的吸附净化单元包括烟气通道、 净气通道、 焦炭吸附体, 烟气通道与净气通道交替布置, 中 间由焦炭吸附体隔开, 所述的烟气通道端部密封, 所述的净气通道下部密封, 烟气穿过焦炭 吸附体后由净气通道端部进入均压初分离段 ; 所述的均压初分离段为迷。
6、宫式挡板结构, 由多列挡板构成, 相邻的挡板不在同一个平 面内, 每一列挡板两端与其相邻的挡板为咬合结构且留有烟气通过的缝隙 ; 均压初分离段 入口与吸附净化单元的净气通道相通 ; 所述终端净化单元采用布袋过滤, 其入口设有均压初分离段。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89255 A 2 1/3 页 3 一种对含焦油粉尘进行多重净化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含焦油等粘性物质的粉尘进行多重净化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顶装和捣固焦炉在装煤时排出的烟气中含焦油等粘性物质, 在进入袋式除尘器之 前必须除掉烟尘中含有的粘性物质, 否则将导致滤袋阻塞, 滤袋阻力增大, 。
7、既影响了除尘器 的正常运行又缩短滤袋的使用寿命。 目前, 多采用水洗、 预喷涂或者烟气吸附净化装置吸附 的方式解决粘性粉尘的粘结问题, 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水洗方式能耗高、 耗水量大、 流 程长、 造成二次污染, 并且受气候条件的限制 ; 采用预喷涂吸附这种方式经常因活性粉数量 不足或者供应不及时致使吸附效果不理想, 仍出现焦油阻塞滤袋的现象 ; 烟气吸附净化装 置较前二种方式有了很大的提高, 可以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 下部料斗 下料时容易形成 “架桥” , 影响了颗粒层的正常更新 ; 吸附装置外壳多为柱形, 给现场作业人 员的检修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 吸附装置与袋式除。
8、尘器之间由管道相连, 焦炭极易被抽入从 而进入袋式除尘器损伤布袋, 缩短滤袋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含焦油粉尘进行多重净化处理的方法, 该方法集焦炭 吸附、 重力沉降、 袋式除尘功能为一体, 可实现含有焦油等粘性物质的烟气的多重净化处 理, 净化效果好, 装置使用寿命长。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05 一种对含焦油粉尘进行多重净化处理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采用焦炭吸附、 重力沉降、 袋式除尘多重净化的方式对焦炉装煤烟尘进行净化处理, 包括吸附净化单元、 均 压初分离段、 终端净化单元, 具体步骤如下 : 0006。
9、 1) 由顶装或捣固焦炉装煤时产生的含有焦油等粘性物质的烟尘由于风机产生的负 压被抽吸至进气集合管, 通过进气集合管经入口阀门均匀分布后进入吸附净化单元的烟气通 道, 在烟气通道中一些颗粒较大的粉尘由于降速失重产生一次重力沉降落至下部排焦贮槽 ; 由于烟气通道端部密封, 烟尘只能通过焦炭吸附体、 均压初分离段才能到达终端净化单元, 在 烟尘经过焦炭吸附体的过程中, 焦油等粘性物质得到有效吸附, 完成第一次净化过程 ; 0007 2) 经吸附净化单元处理后的烟尘进入均压初分离段, 在经过均压初分离段的过程 中, 烟尘中的较大颗粒粉尘由于降速失重和均压初分离段迷宫式挡板的冲击、 迴转, 有较多 粉。
10、尘降落在下部灰槽中, 烟气得到二次重力沉降 ; 经均压初分离段处理, 烟尘中仅含有较细 的粉尘, 处理后的烟气进入终端净化单元 ; 0008 3) 在终端净化单元的箱体中, 烟气以均匀的速度通过滤袋, 较细粉尘被阻留在滤 袋外表面, 净气排出, 至此含焦油的烟尘完成多重净化过程。 0009 一种对含焦油粉尘进行多重净化处理的装置, 包括吸附净化单元、 终端净化单元, 所述的终端净化单元与吸附净化单元为一体式结构 ; 所述的吸附净化单元包括烟气通道、 说 明 书 CN 102989255 A 3 2/3 页 4 净气通道、 焦炭吸附体, 烟气通道与净气通道交替布置, 中间由焦炭吸附体隔开, 所述。
11、的烟 气通道端部密封, 所述的净气通道下部密封, 烟气穿过焦炭吸附体后由净气通道端部进入 均压初分离段 ; 0010 所述的均压初分离段为迷宫式挡板结构, 由多列挡板构成, 相邻的挡板不在同一 个平面内, 每一列挡板两端与其相邻的挡板为咬合结构且留有烟气通过的缝隙 ; 均压初分 离段入口与吸附净化单元的净气通道相通 ; 0011 所述终端净化单元采用布袋过滤, 其入口设有均压初分离段。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13 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吸附焦油等粘性物质, 而且稳化气流, 提高除尘效率, 净化效 率高、 设备维护方便、 方便管道布置、 延长滤袋使用寿命等优点, 具。
12、体叙述如下 : 0014 1) 烟气通道与净气通道交替布置的结构形式使得穿过焦炭吸附体的烟气共用一 个净气通道, 提高了净气通道的利用率。 0015 2) 焦炭吸附体与烟气通道、 净气通道的间隔布置使得一组焦炭吸附体共享一个烟 气通道, 有效降低焦炭吸附体的工作负荷, 延长了焦炭吸附体的工作周期, 方便维护管理 ; 另外焦炭吸附体长方体的结构有利于焦炭流动顺畅, 更新顺利, 保证高效吸附率, 同时也有 助于现场检修。 0016 3) 布袋除尘终端净化单元采用在线或离线脉冲喷吹的清灰方式, 其入口设有均压 分离室, 使得烟气中较大颗粒粉尘在降速失重和在迷宫式挡板里冲击、 迴转过程中沉落到 下部灰。
13、槽, 进行二次重力净化, 从而减小粉尘负荷, 延长终端净化单元的使用周期。 0017 4) 出气集合管设有多个带有出口阀门的出风口, 有利于均布气流、 稳定流场。 0018 5) 布料系统实现物料的持续供应, 均衡布置, 烟尘净化效果显著、 稳定。 0019 6) 卸料及排料系统保证物料的持续更新, 保证烟尘中粘性物质的有效净化, 也一 定程度起到阻气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2 是图 1 的 A-A 剖视图。 0022 图中 : 1- 吸附净化单元 2- 终端净化单元 3- 进气集合管 4- 焦炭吸附体 5-平焦装置 6-烟气通道 7-净气通。
14、道 8-超大荷载电动格式卸料阀 9-均压初分离段 10- 焦炭贮槽 11- 排焦贮槽 12- 出气集合管 13- 电动格式卸料阀 14- 灰槽 15- 烟 气入口 16- 净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 但是应该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不限 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4 见图 1、 图 2, 一种对含焦油粉尘进行多重净化处理的装置, 包括吸附净化单元 1、 终端净化单元 2、 进气集合管 3、 均压初分离段 9、 出气集合管 12、 灰槽 14、 卸料及排料系统, 吸附净化单元 1 与终端净化单元 2 之间设有均压初分离段 9, 吸附净化单元 1 另一侧。
15、设有 进气集合管 3, 终端净化单元 2 另一侧设有出气集合管 12, 吸附净化单元 1 内部设有布料系 说 明 书 CN 102989255 A 4 3/3 页 5 统, 吸附净化单元 1 下部连接有卸料及排料系统, 终端净化单元 2 下部设有灰槽 14 ; 所述的 吸附净化单元 1 包括烟气通道 6、 净气通道 7、 焦炭吸附体 4, 烟气通道 6 与净气通道 7 交替 布置, 中间由焦炭吸附体 4 隔开, 所述的烟气通道 6 端部密封, 所述的净气通道 7 下部密封, 烟气穿过焦炭吸附体后由净气通道 7 端部进入均压初分离段 9。焦炭吸附体 4 整体为长方 体结构, 由双侧栅板围成, 栅。
16、板间充填焦炭, 端部密封 ; 焦炭吸附体 4 下部与超大荷载电动 格式卸料阀 8 连接, 上部与焦炭贮槽 10 连接。 0025 所述的均压初分离段 9 为迷宫式挡板结构, 由多列挡板构成, 相邻的挡板不在同 一个平面内, 每一列挡板两端与其相邻的挡板为咬合结构且留有烟气通过的缝隙 ; 均压初 分离段入口与吸附净化单元的净气通道相通。在烟尘经过均压初分离段 9 的过程中, 烟气 中的较大颗粒粉尘由于降速失重和在迷宫式挡板里冲击、 迴转会有较多粉尘降落在下部灰 槽 14 中, 烟气得到二次重力沉降, 至此烟尘中仅含有较细粉尘, 处理后的烟气进入净化单 元 2。 0026 烟气终端净化单元2采用布。
17、袋过滤, 入口设有均压初分离段9。 所述的布料系统位 于吸附净化单元 1 上部, 由平焦装置 5、 焦炭贮槽 10 组成, 焦炭贮槽 10 中设有平焦装置 5, 焦炭贮槽 10 下部与焦炭吸附体 4 上部连接。卸料及排料系统由超大荷载电动格式卸料阀 8、 排焦贮槽 11、 电动格式卸料阀 13 组成, 超大荷载电动格式卸料阀 8 上端与焦炭吸附体 4 下部连接, 下端设有排焦贮槽 11, 排焦贮槽 11 底部设有电动格式卸料阀 13。 0027 一种对含焦油粉尘进行多重净化处理的方法, 该方法的步骤为 : 由顶装或捣固焦 炉装煤时产生的含有焦油等粘性物质的烟尘由于风机产生的负压通过烟气入口 1。
18、5 被抽吸 至进气集合管 3, 通过进气集合管 3 通过入口阀门均匀分布后进入烟气通道 6, 在烟气通道 6 中一些颗粒较大的粉尘由于降速失重产生一次重力沉降落至下部排焦贮槽 11 ; 由于烟气 通道 6 端部密封, 烟尘只能通过焦炭吸附体 4 及均压初分离段 9 才能到达终端净化单元 2, 在烟尘经过焦炭吸附体 4 的过程中, 焦油等粘性物质得到有效吸附, 在经过均压初分离段 9 的过程中, 烟气中的较大颗粒粉尘由于降速失重和在迷宫式挡板里冲击、 迴转会有较多粉 尘降落在下部灰槽 14 中, 烟气得到二次重力沉降 ; 至此烟尘中仅含有较细粉尘, 最终烟气 进入终端净化单元 2 中箱体后以非常。
19、均匀的速度通过滤袋将较细粉尘阻留在滤袋外表面, 净气由净气出口 16 排出。 0028 符合规格的焦炭向焦炭贮槽 10 输送时, 启动平焦装置 5, 可使焦炭贮槽 10 增大贮 量, 保证焦炭的更新顺利, 实现烟尘不外逸。平焦装置 5 平焦过程的完成通过压缩空气系统 进行控制。 0029 当焦炭吸附体 4 两端压差增大后, 焦炭吸附体 4 及排焦贮槽 11 下部的超大荷载电 动格式卸料阀8、 电动格式卸料阀13开启实现排焦, 更新焦炭吸附体4, 保证高效吸附率。 排 出的焦炭由汽车外运。 0030 当滤袋阻力上升后, 用压缩空气逐排对滤袋进行喷吹清灰, 粉尘被抖落, 自行降至 下部灰槽 14 中, 经处理后外排。 0031 本发明焦炭吸附 + 重力沉降 + 袋式除尘多重净化处理的一体化净化装置结构合 理, 效果突出, 维修方便, 可以使烟尘无逸漏地得到吸附、 冷却、 净化。 颗粒层物料来源方便, 可以确保彻底解决焦炉装煤烟尘对除尘设备的粘结难题, 对特殊烟尘的处理取得多种功 效。 说 明 书 CN 102989255 A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89255 A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89255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