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秸秆运输车厢.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50114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45081.2

申请日:

2013.02.05

公开号:

CN103057602A

公开日:

2013.04.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2D 33/04申请公布日:20130424|||公开

IPC分类号:

B62D33/04

主分类号:

B62D33/04

申请人:

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薛兴震; 高永光; 吴经业; 马清芝; 车胜新

地址:

25513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代理人:

张瑞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属于车辆工程领域。包括厢体(4),厢体(4)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厢板(3)和后厢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4)安装在由汽车(1)牵引的车架(2)上方,厢体(4)内部中间位置固装平行于前厢板(3)和后厢板(5)的中间隔板(10),厢体(4)一侧为固定的固定侧板(9),另一侧为可开闭的活动侧板(8),厢体(4)下部安装可翻转的底板(11),活动侧板(8)和底板(11)分别与设置在车架(2)上的液压支撑装置相连接。该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可以防止整车侧翻、安全稳定并且大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包括厢体(4),厢体(4)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厢板(3)和后厢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4)安装在由汽车(1)牵引的车架(2)上方,厢体(4)内部中间位置固装平行于前厢板(3)和后厢板(5)的中间隔板(10),厢体(4)一侧为固定的固定侧板(9),另一侧为可开闭的活动侧板(8),厢体(4)下部安装可翻转的底板(11),活动侧板(8)和底板(11)下方分别设置有可将其顶起的液压支撑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支撑装置包括活动侧板液压油缸(12)和底板液压油缸(13),活动侧板液压油缸(12)支撑在活动侧板(8)下方,底板液压油缸(13)支撑在底板(11)下方,底板(11)与活动侧板(8)对应的一侧通过销轴(7)连接车架(2),底板(11)中部连接底板液压油缸(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侧板(8)的两侧和中间部位的顶端均设置“L”型固定支架(6),三个“L”型固定支架(6)一端固定在活动侧板(8)上,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7)连接在前厢板(3)、后厢板(5)和中间隔板(10)顶部,前厢板(3)、后厢板(5)端部分别设置并联的液压油缸和顶杆,顶杆与“L”型固定支架(6)通过销轴(7)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作物秸秆运输车厢
技术领域
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属于车辆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作物秸秆的车厢。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运输作物秸秆的工具一般采用拖拉机牵引的厢式挂车,卸载作物秸秆时,车厢是整体侧翻或者后翻,将秸秆从车厢内倒出卸下。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牵引车采用的拖拉机速度比较慢,平均时速在十几公里,运输效率低;二是目前市场上的作物秸秆运输车厢都是整体侧翻,但是由于运输作物秸秆的流动性能差,所以厢体必须翻转到相当大的角度75°才能把物料卸掉,这样操作时极易造成整车侧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整车侧翻、安全稳定的作物秸秆运输车厢。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包括厢体,厢体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厢板和后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安装在由汽车牵引的车架上方,厢体内部中间位置固装平行于前厢板和后厢板的中间隔板,厢体一侧为固定的固定侧板,另一侧为可开闭的活动侧板,厢体下部安装可翻转的底板,活动侧板和底板下方分别设置有可将其顶起的液压支撑装置。厢体的一侧壁设置活动侧板,底板为可翻转活动式,在卸载作物秸秆时,通过液压支撑装置顶起活动侧板和底板,厢体的前厢板、后厢板、中间隔板及一侧的固定侧板固定,防止了重心偏移。
所述的液压支撑装置包括活动侧板液压油缸和底板液压油缸,活动侧板液压油缸支撑在活动侧板下方,底板液压油缸支撑在底板下方,底板与活动侧板对应的一侧通过销轴连接车架,底板中部连接底板液压油缸。
所述的活动侧板的两侧和中间部位的顶端均设置“L”型固定支架,三个“L”型固定支架一端固定在活动侧板上,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前厢板、后厢板和中间隔板顶部,前厢板、后厢板端部分别设置并联的液压油缸和顶杆,顶杆与“L”型固定支架通过销轴连接。三个“L”型固定支架通过液压油缸和顶杆可使活动侧板开启。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物秸秆运输车厢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厢体的一侧壁设置成活动侧板,底板为可翻转活动式,在卸载作物秸秆时,通过活动侧板液压油缸和底板液压油缸分别顶起活动侧板和底板,厢体的前后厢板、中间隔板及一侧固定侧板固定,防止了重心偏移,提高了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卸载时车厢的倾倒;
2、牵引车由原来的拖拉机改为汽车,动力强劲,驾乘舒适,操作方便,最高时速能达到200公里/小时,为普通拖拉机运输效率的4~5倍,大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该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左视图。
图3是活动侧板、底板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活动侧板、底板打开状态下液压支撑装置工作示意图。
其中:1、汽车  2、车架  3、前厢板  4、厢体  5、后厢板  6、“L”型固定支架  7、销轴  8、活动侧板  9、固定侧板  10、中间隔板  11、底板  12、活动侧板液压油缸  13、底板液压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该作物秸秆运输车厢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该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4: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包括前厢板3、厢体4和后厢板5。厢体4安装在由汽车1牵引的车架2上方,厢体4内部中间位置固装平行于前厢板3和后厢板5的中间隔板10,厢体4一侧为固定的固定侧板9,另一侧为可开闭的活动侧板8,厢体4下部安装可翻转的底板11,活动侧板8和底板11分别与设置在车架2上的液压支撑装置相连接。液压支撑装置包括活动侧板液压油缸12和底板液压油缸13,活动侧板液压油缸12支撑在活动侧板8下方,底板液压油缸13支撑在底板11下方。
活动侧板8的两侧和中间部位的顶端设置“L”型固定支架6,三个“L”型固定支架6一端固定在活动侧板8上,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7连接在前厢板3、后厢板5和中间隔板10顶部,前厢板3、后厢板5端部分别设置并联的液压油缸和顶杆,顶杆与“L”型固定支架6通过销轴7连接。底板11与活动侧板8对应的一侧通过销轴7连接车架2,底板11中部连接底板液压油缸13。
工作原理如下:开动汽车1到收购秸秆装货地点装好作物秸秆后,运输到指定地点,通过控制活动侧板液压油缸12把活动侧板8开启到超过厢体4高度500mm ~1000mm的高度,然后操纵底板液压油缸13的控制手柄,将底板11顶起,底板11翻转75°角倾斜,把作物秸秆倾斜到指定地点。卸料完毕后,将底板11、活动侧板8恢复到初始状态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作物秸秆运输车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作物秸秆运输车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作物秸秆运输车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物秸秆运输车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秸秆运输车厢.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属于车辆工程领域。包括厢体(4),厢体(4)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厢板(3)和后厢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4)安装在由汽车(1)牵引的车架(2)上方,厢体(4)内部中间位置固装平行于前厢板(3)和后厢板(5)的中间隔板(10),厢体(4)一侧为固定的固定侧板(9),另一侧为可开闭的活动侧板(8),厢体(4)下部安装可翻转的底板(11),活动侧板(8)和底板(11)分别与设置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