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复合梯.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49937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4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80003767.3

申请日:

2006.02.01

公开号:

CN101111658A

公开日:

2008.01.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6C 1/18公开日:2008012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6C1/18; E06C1/12

主分类号:

E06C1/18

申请人:

泰利斯泰普斯股份公司

发明人:

P-O·埃里克松

地址:

瑞典特拉诺斯市

优先权:

2005.2.1 EP 05002007.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祖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包括两条梯腿(2、3)的可折叠活梯(1),其中,梯腿(2、3)的一个末端以铰链彼此连接。每条梯腿(2、3)包括几个梯子区段(4a至4d),且每个区段包括布置成彼此平行并有一个末端由横档(8)相互连接的两个梯子杆件(6、7),以形成U形梯子区段。梯子区段可伸缩地插入下部梯子区段(4e)中以形成一个包括至少三个梯子区段的可折叠梯子。一条梯腿(3)的一个末端带有一个支承部件(12)。该支承部件(12)从梯腿(3)处伸缩式地可伸展,并形成该梯腿的延伸梯子,其中,支承部件(12)突出于两条梯腿(2、3)之间的铰链(5)的上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包括第一和第二梯腿(2、3)的可折叠活梯(1),其中, 梯腿(2、3)的一个末端以铰链彼此连接,且每条梯腿(2、3)包括 几个梯子区段(4a至4e),每个区段(4a至4d)包括布置成彼此平行 并有一个末端由横档(8)相互连接的两个梯子杆件(6、7),以形成 U形梯子区段,此外,每个梯子区段(4a至4d)可伸缩地插入下部梯 子区段中以形成一个至少包括三个梯子区段的可折叠梯子,其中,第 二梯腿(3)的一个末端带有一个支承部件(12),该支承部件(12) 从梯腿(3)处伸缩式地可伸展,以形成梯腿(3)的延伸梯子,其中, 支承部件(12)突出于使两条梯腿(2、3)相互连接的铰链(5)的上 方,其特征在于:可折叠活梯(1)被布置以转换为直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活梯(1),其特征在于:第一梯腿 (2)带有保持装置(15)以便把一个或几个可折叠区段(4a至4d) 保持在折叠位置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活梯(1),其特征在于:保持装置 (15)是带子或钩子,其连接着第一梯腿(2)的梯子区段(4a至4e) 中的一个区段,以便将已折叠的梯子区段(4a至4d)与已折叠梯子区 段(4a至4d)下方的一个邻接梯子区段保持在一起。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活梯(1),其特征在于:保持装置 (15)是U形夹子,其被布置成将已折叠梯子区段(4a至4d)的横 档(8、9)与已折叠梯子区段(4a至4d)下方的一个邻接梯子区段保 持在一起。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活梯(1),其特征在于:可折叠活 梯被布置成借助于以铰链连接的梯腿(2、3)转换为直梯,能使完全 伸开的梯腿(2、3)平行地排列。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活梯(1),其特征在于:第二梯腿 (3)的下部梯子区段(4e)比第一梯腿(2)的下部梯子区段(4e) 长。
7: 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活梯(1),其特征在于: 支承部件(12)包括至少一个可折叠梯子区段(12a、12b、12c)。
8: 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活梯(1),其特征在于: 支承部件(12)带有用于保持工具、颜料或其他工作材料的装置。
9: 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活梯(1),其特征在于: 两条梯腿(2、3)由柔性连接件(14)相连接,该连接件配置于梯腿 的相应梯子区段(4b至4d)之间,以防止活梯的梯腿(2、3)在使 用时张开。
10: 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活梯(1),其特征在 于:两条梯腿(2、3)由锁紧装置(20)相连接,该锁紧装置配置于 梯腿的相应梯子区段(4b至4d)之间,以防止在使用时活梯的梯腿 (2、3)彼此相对地移动。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折叠活梯(1),其特征在于:锁紧装 置(20)以第一及第二部件的一个末端分别可枢转地连接着两条梯腿 (2、3)的相应梯子区段(4b至4d)的相应横档的一个侧部,且第 一与第二部件的另一端被可锁紧并可折叠地彼此连接。
12: 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可折叠活梯(1),其特征在于: 锁紧装置(20)被布置成折叠的,从而处于折叠模式的锁紧装置(20) 被存放于梯腿(2、3)之间的空间里。
13: 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活梯(1),其特征在 于:活梯的梯腿(2、3)中的至少一条梯腿带有用于改进横向稳定性 的稳定装置(10)。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活梯(1),其特征在于:所述稳 定装置是与梯腿的最下部区段(4e)的梯子杆件(6、7)的下端相连 接并在所述梯子杆件之间延伸的梯子底座(10)。

说明书


可折叠复合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彼此可伸缩式插入的梯子区段的可折叠活梯。

    背景技术

    业界已知可折叠并可扩展的活梯。下文中要说明现有技术的一些活梯例子。

    在WO-A1-99/51848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伸缩式可折叠活梯,该活梯包括以铰链彼此连接的两条梯腿。每条梯腿由一些伸缩式可折叠区段形成,该区段在每个横档中具有插销机构,用于在梯腿伸开时使这些区段彼此相对锁紧。每个横档中的插销机构被设计成当该横档折叠而贴靠着邻近的下方横档时,松开邻接的较高区段。当活梯扩展时,一个梯腿中的各个横档的间距大于另一条梯腿中各个横档的间距。WO-A1-99/51848号专利所涉及的活梯的问题在于,两条梯腿的可折叠区段的高度不同,这就是该活梯的类型决不会被批准的原因。另外,该活梯不能被转换为直梯,因为把两条梯腿折叠成邻接的,会由于可折叠区段的高度各不相同,使梯子带有许多微小的梯级。

    在US-A-4989692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包括两个铰链连接区段的梯子,该梯子可以倒V形朝向当成活梯用,或者以直的线性形状而当成直梯用。该梯子的每个区段均包括许多U形支承组件,每个该支承组件限定一条横杆和两条朝下伸展的侧边栏杆。不同的U形组件的侧边栏杆的横截剖面尺寸是渐进分级的,从而由于可把一些对准的侧边栏杆一个伸缩滑动在又一个之内,使该组件能被缩聚到一起。US-A-4989692号专利所涉及的梯子,其问题在于该梯子的两个区段没有外部支承件就不能使用,或者用户需要一面工作一面平衡,而这从工作安全的角度来看是不足取的。这是由于在使用梯子的上部梯子区段的同时,梯子上未配置支承件而造成的。该梯子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如果梯子被转换成直梯,那么,由于两条梯腿被折叠起来并由可摆动连接杆26把两条梯腿彼此固定住,则梯子相当不稳定。此种固定装置既很不安全,又很不稳定,也不会通过类型批准。

    在GB-A-2110286号专利中,公开了另一种活梯,它包括第一套坚固而又可伸缩的零件,以及第二套部件,每套零部件均包括支承面,该支承面形成梯子的一个梯级。每个部件横向连接着一个零件或第一套坚固零件中的一组零件。在第一套各个坚固零件之间,布置了一套止动桩及锁紧装置,以确保梯子的两个极端位置起码的稳定性,也就是说,确保折叠起来的梯子本身以及伸开的梯子的稳定性。GB-A-2110286号专利涉及的梯子不仅消除了与US-A-4989692号专利同样的问题,而且在进行转换处置时没有锁紧的或固定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活梯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提供一种活梯,该活梯既简易又安全,而且可以转换成直梯,但又不降低安全标准和可控性标准。

    【发明内容】

    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性能的活梯可解决上述问题。

    随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特征进一步限定本发明及其优选实施例的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可最大程度折叠式活梯的透视图;

    图2是符合本发明的活梯的透视图,图中所有的梯子区段都已充分伸开;

    图3是符合本发明的活梯的侧视图,图中所有的梯子区段都已充分伸开;

    图4是符合本发明的转换型梯子的透视图,所示的直梯具有的一个梯子区段已折叠;

    图5是符合本发明的转换型梯子的侧视图,所示的直梯具有的一个梯子区段已折叠;

    图6是符合本发明的带有锁紧装置的活梯的侧视图,图中所有的梯子区段都已充分伸开;以及

    图7至图8是符合本发明的带有锁紧装置的活梯的侧视图,图中所有的梯子区段都已完全折叠。

    【具体实施方式】

    符合本发明的可折叠活梯1显示于各张图纸中。图1显示包括第一梯腿2的可折叠活梯1,该第一梯腿由铰链连接件5与第二梯腿3在第一及第二梯腿2、3的上端处铰接地连接。每条梯腿2、3均包括几个梯子区段4a至4d,而每个梯子区段4a至4d包括两个梯子杆件6、7,该杆件布置成彼此平行的,并由横档8使其一个末端互相连接以形成U形梯子区段4a至4d。梯子区段4a至4d可伸缩地插入一个下部梯子区段中,以形成可折叠梯腿2、3。梯腿2、3还包括下部梯子区段4e,该区段包括两个梯子杆件6、7,该杆件被布置成彼此平行的,并由横档9使其上端相互连接,以及由梯子底座10使其下端相互连接,由另一个横档11使该杆件处于横档9与梯子底座10之间。梯子区段4a至4d可伸缩地插入梯子区段4e中。

    梯腿2、3应当至少包括3个梯子区段4a至4d,但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有4个可折叠梯子区段4a至4d与一个下部梯子区段4e被布置在一起。梯子区段的数量由活梯的稳定性以及通过类型批准所要达到的要求所限制。

    每个横档8、9均包括留持机构,该机构用于在梯腿2、3伸开时,使梯子区段相对彼此自动锁紧。留持机构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类型的,例如,EP-B1-0527766号及EP-A1-1402143号专利所示的任何一种类型。

    第二梯腿3的一个末端上带有支承部件12。支承部件12从第二梯腿3处可伸缩地伸开,以形成梯腿3的梯子延伸部12,且支承部件12突出于两条梯腿2、3之间的铰链连接件5的上方。支承部件12包括至少一个支承区段12a至12b,每个支承区段包括两个梯子杆件6、7,该杆件被布置成彼此平行的,并由横档16使其一个末端相互连接以至少形成一个U形支承区段12a至12b。支承区段12a至12b可伸缩地插入梯腿3中,以形成可支承部件12。支承部件12还包括上部支承区段12c,该区段包括两个梯子杆件6、7,该杆件被布置成彼此平行的,并由横档13使其一个末端相互连接,以形成U形支承区段12c。支承区段12c可伸缩地插入下部支承区段12a至12b中。

    在图2中所显示的梯子,具有两条梯腿2、3以及充分伸展的支承部件即延伸部件12。支承部件12能使活梯的用户站立在上部梯子区段4a至4b上,因为支承部件12会使用户觉得安全。在图2中,支承部件12包括两个可折叠梯子区段12a和12c。在支承部件12的上部横档13上,有一个装置用于保持一些工具或物体,例如可以在那里放置碟子、桌子、架子、盒子/箱子或篮子。该装置被以夹、挤、挂、钩或其他任何适宜的方式布置在上部横档13上而定位。横档13可以被布置成带有接纳装置例如孔洞、斜表面、凹陷部或类似部分,以便更好地接纳保持装置。

    在图2中,还显示了布置在梯腿2、3之间的带子14,该带子用于增强处于伸展及折叠模式下的梯子的稳定性,并防止梯腿张开。带子14由适当的紧固装置例如波普空心铆钉或类似物体使其一个末端与梯腿2的横档8的后侧相连接,其另一个末端则与梯腿3的横档8的后侧相连接。带子14最好连接着分别位于梯腿2、3的梯子区段4e处的横档8,但是,也可以使带子14连接着位于梯子区段4e上方或下方处与梯子区段相结合的横档。带子14也显示在图3和图5中,但在图1和图4中却为了清晰起见而省略了。带子14可由尼龙编织材料制成。

    在图3中,显示了铰链连接件5如何在梯腿2、3的上部之间几乎形成一个平台,该平台可用来放工具箱或类似物件,或者可供保持。

    在图4和图5中,梯腿2的梯子区段4d被折叠了。活梯1被转换成直梯,该直梯靠在墙上。支承部件12能使梯子靠在墙上,但不使梯腿2在靠立位置上而对梯子造成干扰或使其不稳定。由于梯腿2的梯子区段4d被折叠了,当梯子被转换成直梯时,梯腿2自由地挂着,而且不挡道。可以把任何一个或几个可折叠梯子区段4a至4d折叠起来。为了确保已折叠的梯子区段不因其自身的重量而伸展,保持装置15一起保持已折叠的梯子区段以及已折叠梯子区段下方的那个邻接梯子区段。

    在图4中,保持装置是尼龙材料制成的带子15,但也可以是钩子,它连接着一个梯子区段的横档,并能够枢转,从而使钩子部分包围邻接处的梯子区段的横档。也可以使用塑料材料制成的U形夹子,该夹子一起保持已折叠的梯子区段以及已折叠梯子区段下方的那个邻接梯子区段。用夹子的好处在于,任何一个梯子区段4a至4d都可以折叠并被夹子夹住,而钩子或带子所处的位置则决定着应当折叠梯子区段4a至4d当中哪一个区段,并把已折叠梯子区段下方的那个邻接梯子区段保持在一起。根据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可使用留持机构或者更具体的说是该留持机构的锁紧销,相对于已折叠梯子区段4a至4d下方邻接的梯子区段,保持或锁紧可折叠梯子区段4a至4d。

    在图4和图5中,梯子区段4d被折叠,且带子15即保持装置包围着梯腿2的已折叠梯子区段4d以及梯子区段4e。带子15最好连接横档8、9中的一个,而且长度足够包围已折叠梯子区段的横档以及已折叠梯子区段下方邻接的梯子区段的横档。在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带子15由波普空心铆钉或其他任何适当的紧固装置连接着横档9。带子15被带子15的中央紧固,从而该带子基本上从被紧固处对等地顺着两个方向延伸。在带子15的末端部分中,当带子的末端包围横档时,配置一些相互作用的Velcro紧固件或相似的紧固装置。

    梯腿3的梯子区段4b至4e被设计成带有较深的横档8、9、11(见图3和图5),以便相比梯腿2的梯子区段的横档而言,形成额外的脚部支承。横档由挤压铝型材适当地制成。

    在显示已转换梯子即把梯子当作直梯使用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梯腿2的可折叠梯子区段4a至4d中至少一个区段被折叠,因而能使梯子当作直梯使用。然而,也可以让第一梯腿2的全部梯子区段4a至4d都保持伸展,并折叠在梯腿2里,以便与第二梯腿3相邻接和相平行。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装置15可用于把两条梯腿2、3都保持在相邻接且相平行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梯腿3的下部梯子区段4e能比第一梯腿2的下部梯子区段4e长,从而两条梯腿2、3的两个下端部分同时被地面支承。

    在图6至图8中,所显示的具有较少可折叠梯子区段的可折叠活梯带有锁紧装置20。锁紧装置20包括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22。第一部件21的一个末端可枢转地连接着第一梯腿2中的横档8,该横档最好是靠近铰链连接件5下方设置的梯子区段的横档8。第二部件22的一个末端相似可枢转地连接着第二梯腿3的对应横档8,该横档最好是靠近铰链连接件5下方设置的梯子区段的横档8。第一与第二部件21、22的另外一个末端可锁紧且可折叠地彼此连接。在第一与第二部件21、22之间的连接处,还布置了锁紧部件23,该部件具有朝上延伸的把手部分24。

    锁紧装置20可保证使用活梯1时,活梯1的梯腿2、3不会被无意地折叠在一起。当活梯1的可折叠梯子区段被伸展且充分伸开的梯腿2、3被展开成使用模式时,锁紧装置20的第一与第二部件21、22被展开,在活梯1的对应梯子区段的横档8之间,构成几乎笔直且水平的部件。通过用把手部分24把锁紧部件23朝上拉动,锁紧装置20的第一与第二部件21、22彼此相对被锁紧部件23锁紧,且活梯1上的正常大小的任何外部力量不会使梯腿2、3被折叠在一起,也不大可能把使用活梯1的任何使用者置于危险的位置上。在图6中,锁紧装置20处于已锁紧位置上。

    为了打开锁紧装置20,可以将把手部分24朝下推动,从而朝下移动锁紧装置20的第一与第二部件21、22,而且,如果需要的话,能使梯腿2、3折叠在一起。

    当锁紧装置20被整个布置在梯子杆件6、7内部时,锁紧装置20受到保护,不会在操作活梯1时而接受任何外部力量。另外,当锁紧装置20的第一与第二部件21、22被布置在横档8的短端的小突出部上时,锁紧装置20可被折叠,不会干扰活梯1的伸缩性折叠功能;但是,当梯子区段被折叠时,锁紧装置20会跟随梯子区段朝下走。图7和图8清楚地显示锁紧装置20被布置在梯腿2、3限定的空间里的情况,更具体地说,该空间是由梯腿2、3的梯子杆件6或7以及梯子区段的横档8所限定的。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说明且由图纸所显示的那些实施例,而是可以在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以任何方式进行补充和修改。

可折叠复合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可折叠复合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可折叠复合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折叠复合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折叠复合梯.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包括两条梯腿(2、3)的可折叠活梯(1),其中,梯腿(2、3)的一个末端以铰链彼此连接。每条梯腿(2、3)包括几个梯子区段(4a至4d),且每个区段包括布置成彼此平行并有一个末端由横档(8)相互连接的两个梯子杆件(6、7),以形成U形梯子区段。梯子区段可伸缩地插入下部梯子区段(4e)中以形成一个包括至少三个梯子区段的可折叠梯子。一条梯腿(3)的一个末端带有一个支承部件(12)。该支承部件(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