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热水循环地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地暖热水循环地板,特别涉及一种在地板条内部形成流路,在该流路中注入循环热水,实现取暖功能的热水循环地板,其供暖热效率高,节约燃料费,还可以减少地板厚度。
背景技术
地面施工的方法通常分为湿式施工和干式施工两种方法。湿式施工是在水泥地面上铺设隔热板后,在隔热板上铺设热水管,后在其上铺设一层蓄热材料,之后在浇灌水泥及混凝土的施工方式。虽然这样的方法有良好的蓄热性能,地面也很坚固,但此方式存在着砂浆完全凝固的时间较长的问题,因此施工期也相应较长,且在铺平地板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难点,所以在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在水管漏水时,需要破坏铺设好的混凝土砂浆层进行维修,施工费用较高,并且由于混凝土的毒性,危害人类身体,还存在建筑物重量变大,经济性降低等问题。
所以最近多数通过干式施工进行地面施工,上述的干式施工是在平坦的水泥地面上铺设隔热板、具备热水供给装置的放热体、上部地板材及地板条,形成地板材层叠结构。用上述结构施工的干式暖炕结构,热水供给装置的圆型热水管相互间维持一定距离并排排列,因此存在向上供热的时候会导致局部的热传递增加,从而产生冷点,或所供给的热量因上部地板材和地面地板材而损失掉,并使地板厚度增高等问题。
虽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地板条内部形成循环热水的流路,提供供暖,但是无法防止水溢出,各地板条间和各流路的连接,流路与供水源的连接比较复杂,因此实用性不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地板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地暖热水循环地板,便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攻克的技术难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地板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地暖热水循环地板,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地板,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地暖热水循环地板,使其在地板条内部形成流路,用盖子部盖住,减少地板厚度;并在该流路中循环热水,使取暖时热损失最小化;防止热水溢出,使供水源和流路及各流路间的连接简单易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地暖热水循环地板,使其在施工时各地板条间的连接简单易行,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是一种在地板条内部形成流路,在该流路中注入热水,实现取暖功能的热水循环地板,其供暖热效率高,节约燃料费,还可以减少地板厚度,缩短施工期。
大致说明本发明如下:
本发明的地板具有露在地面外部的上板和与地面接触的下板,并在地板材的内部按长度方向形成热水循环的贯通流路;在上述地板两侧形成插槽;在上述流路内按长度方向支持地板上板和下板,把流路分为多层的复数个垂直隔板。
然后,与上述地板条的两侧的流路连接,并在地板两侧形成供给热水并循环的盖子部;上述盖子部是由与流路形成的面相同大小并向流路供应热水的双向流路和与外部连接的连接管连接形成。上述盖子部在给流路供给热水的同时防止热水从流路里流出,在盖子部两侧与插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突出的凸起部,盖子部以凸起部插入插槽中的方式将地板条密封后,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地板条的两侧和盖子部各自焊接形成热水循环地板。
这时,上述连接管的两侧各连接可连接软管或盖子的连接部,通过软管和盖子连接相邻连接部,向流路供给热水及使热水流动。地板上板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平行延长,并垂直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热水循环地板沿长度方向铺设时,各自连接相邻热水循环地板的弯折部,实现各自相邻热水循环地板的固定。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地暖热水循环地板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一种新型结构的地暖热水循环地板,在地板条内部形成流路,用盖子部盖住,减少地板厚度;并在该流路中循环热水,使取暖时热损失最小化;防止热水溢出,使供水源和流路及各流路间的连接简单易行。
本发明一种新型结构的地暖热水循环地板,其上板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平行延长,并垂直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在下方结合用夹子连接,使地板条间的连接平整,相邻热水循环地板的连接简单方便
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地板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热水循环地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热水循环地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盖子部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热水循环地板的部分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热水循环地板的铺设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热水循环地板的铺设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热水循环地板铺设后的一部分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热水循环地板铺设后的截面图。
图9是图8的A部分放大图。
1、热水循环地板 2、结合用夹子
3、软管 4、塞子
10、地板条 11、上板
12、下板 13、流路
14、垂直隔板 15、插槽
16、弯折部 20、盖子部
21、双向流路 22、凸起部
23、连接管 24、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地暖热水循环地板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首先,如图1至图4所所示,本发明地板条10具有直六面体形态,由暴露在外部的上板11和与地面接触的下板12构成。地板条10的内部被以长度方向支持上板11和下板12的垂直隔板14分为以长度方向贯通的多层流路13。在流路13的两侧各形成一定大小的插槽15。上板11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平行延长,并垂直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16。
热水通过上述多层的流路13在地板条10内流动,垂直隔板14分担上板11所承受的压力,防止地板条10的损坏。弯折部16具有平行延长并垂直向下弯折的形态,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热水循环地板1时,可使地板使用面即上板11的连接部很平坦。在弯折部16下方利用“U”字型的结合用夹子2,可简单的连接、固定相邻的热水循环地板1。
然后,如图2和图3所示,盖子部20具有双向流路21与其连接的连接管23及形成于盖子部20两侧并与插槽15相适配的凸起部22。其中,该双向流路21与上述地板条10的流路形成面具有相同大小,该双向流路21用于供给流路13热水。双向流路21的下部具有连接管23,该连接管23两侧各具有可用螺丝螺帽方式与软管或塞子连接的连接部24。盖子部以凸起部22插入插槽15中的方式将地板条10密封后,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地板条10的两侧和盖子部20各自焊接形成热水循环地板1。
综上所述,制作热水循环地板1时,可将地板条10按照需铺设的长度切割,再焊接盖子部20,因此可轻易的切割热水循环地板1。双向流路21与地板条10侧面的面积大小一致,因此其连接部位很利索,并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盖子部20和地板条10连接,防止流路13中热水溢出。
再有,以上述方法制造的热水循环地板1,如图5至图9所示,将热水直接在热水循环地板1内循环,热传导率非常高,减少供暖时所需要的燃料费,并在短时间内可达到适当的温度,地板的厚度及负重低,因此节省施工所需要的时间及费用。
上述热水循环地板1的施工方法是在地面上铺设隔热板,在隔热板上以弯折部16相接的按长度方向铺设热水循环地板1后,各相邻的弯折部16的下方用“U”字型的结合用夹子2连接固定热水循环地板1。后在各连接部24上按拧螺丝的方式简单的连接软管3及塞子4,使供给到流路13中的热水在相邻的热水循环地板1中迂回的循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