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速驱动模块.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4985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26642.7

申请日:

2014.02.28

公开号:

CN105209283A

公开日:

2015.12.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K 17/16申请日:20140228|||公开

IPC分类号:

B60K17/16; B60K17/356; B60K6/50

主分类号:

B60K17/16

申请人:

美国轮轴制造公司

发明人:

保罗·J·瓦伦特; 詹姆斯·P·唐斯

地址:

美国密歇根州

优先权:

2013.03.13 US 61/779,780; 2014.01.21 US 14/159,53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代理人:

齐葵;周艳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驱动模块,包括电动马达和具有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的多级变速器总成。所述多级变速器总成将旋转动力输出到差速器总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驱动模块,包括:
电动马达;
具有差速器输入构件和一对差速器输出构件的差速器总成;
在所述电动马达和所述差速器输入构件之间传输旋转动力的多级变速器总成,所述多级变速器总成包括外壳、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变速器输出构件,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具有太阳齿轮、齿圈、多个行星齿轮和行星齿轮架,所述太阳齿轮是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的输入部,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太阳齿轮并与所述齿圈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行星齿轮架上,所述行星齿轮架和所述齿圈中的一个是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的输出部并且被驱动地联接到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所述第一离合器能够被选择性地运转用于锁定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使得其以1:1的传动比运转,所述第二离合器能够被运转用于控制所述行星齿轮架和所述齿圈中的另一个的旋转,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啮合到所述差速器输入构件;以及
一对半轴,所述半轴的每个均被联接到所述差速器输出构件中相关联的一个以随其旋转。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多级变速器总成进一步包括固定式行星齿轮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固定式行星齿轮级被布置在所述电动马达和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的所述太阳齿轮之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固定式行星齿轮级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架,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的所述太阳齿轮被安装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架上。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固定式行星齿轮级被布置在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和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之间。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被联接到所述齿圈以随其旋转。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离合器包括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允许所述行星齿轮架和所述齿圈中的一个在预定的旋转方向上自由旋转。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多级变速器总成进一步包括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能够选择性地运转用于阻止所述行星齿轮架和所述齿圈中的一个在预定的旋转方向上旋转。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第三离合器是摩擦离合器。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行星齿轮包括一组第一行星齿轮和一组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所述太阳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所述齿圈相啮合。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行星齿轮的每个均啮合到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齿圈两者。

12.
  一种驱动模块,包括:
电动马达;
具有差速器输入构件和一对差速器输出构件的差速器总成;
在所述电动马达和所述差速器输入构件之间传输旋转动力的多级变速器总成,所述多级变速器总成包括外壳、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变速器输出构件,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具有第一太阳齿轮、第二太阳齿轮、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多个复合行星齿轮和行星齿轮架,所述第一太阳齿轮由所述电动马达驱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啮合到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并且以轴颈方式由所述行星齿轮架支撑,所述复合行星齿轮的每个均以轴颈方式由所述行星齿轮架支撑并且具有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啮合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中相应的一个,所述第三行星齿轮啮合到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并且被联接用于随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中相关联的一个旋转,所述第一离合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太阳齿轮联接到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以共同旋转,所述第二离合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太阳齿轮联接到所述外壳,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由所述行星齿轮架驱动并且将旋转动力提供给所述差速器输入构件;和
齿圈,多个行星齿轮和行星齿轮架,所述太阳齿轮是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的输入部,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太阳齿轮并与所述齿圈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行星齿轮架上,所述行星齿轮架和所述齿圈中的一个是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的输出部并且被驱动地联接到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所述第一离合器能够被选择性地运转用于锁定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使得其以1:1的传动比运转,所述第二离合器能够被运转用于控制所述行星齿轮架和所述齿圈中的另一个的旋转,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啮合到所述差速器输入构件;以及
一对半轴,所述半轴的每个均被联接到所述差速器输出构件中相关联的一个以随其旋转。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多级变速器总成进一步包括固定式行星齿轮级。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固定式行星齿轮级被布置在所述电动马达和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的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之间。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固定式行星齿轮级包括第一正齿轮和第二正齿轮,所述第一正齿轮被联接到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以随其旋转,所述第二正齿轮被联接到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以共同旋转。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固定式行星齿轮级被布置在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和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之间。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被联接到所述行星齿轮架以随其旋转。

18.
  一种驱动模块,包括:
液压回路,所述液压回路包括,
可反转马达;
由所述可反转马达驱动的可反转泵,所述可反转泵具有第一入口/出口和第二入口/出口;
液压贮液器;
将所述第一入口/出口联接到所述液压贮液器的第一导管;
将所述第二入口/出口联接到所述液压贮液器的第二导管;
具有第三入口/出口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三入口/出口被联接到位于所述可反转泵和所述液压贮液器之间的所述第一导管;
具有第四入口/出口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四入口/出口被联接到位于所述可反转泵和所述液压贮液器之间的所述第二导管;
布置在位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贮液器之间的所述第一液压导管中的第一单向阀;和
布置在位于所述第二液压缸和所述贮液器之间的所述第二液压导管中的第二单向阀。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驱动模块,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一组交错的离合器片的第一摩擦离合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包括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活塞,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组交错的离合器片以第一接合状态布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组交错的离合器片以第二接合状态布置。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二组交错的离合器片的第二摩擦离合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液压油缸包括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活塞,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组交错的离合器片以第一接合状态布 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组交错的离合器片以第二接合状态布置。

说明书

双速驱动模块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4/159,534的美国发明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还要求于2013年3月1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1/779,780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其公开的内容如同在此完全详细陈述一般通过引用而并入。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双速驱动模块。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涉及本公开的背景信息,所述信息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提供一种全轮驱动车辆传动系,其以全时的方式或兼时但自动接合的方式将驱动转矩提供给车辆的前后轮。已知的全时全轮驱动配置通常采用分动箱或动力传输单元和中央差速器或联轴器,将驱动转矩分配给前差速器和后差速器,前差速器依次将驱动转矩分配给一组前轮,后差速器依次将驱动转矩分配给一组后轮。已知的兼时全轮驱动配置通常采用动力传送联轴器,其允许一组车轮(例如后轮)惯性滑行直到另一组车轮(例如前组车轮)开始失去牵引力。
这些全轮驱动配置的一个缺点是关于其复杂性和总体成本。不仅全轮驱动系统的部件相对复杂并且制造和安装成本高,而且由于汽车制造商的通常做法是提供具有标准两轮配置和可选全轮驱动配置的车辆,使得相关联的车辆结构往往更加复杂。在这方面,往往需要更改车辆燃料箱和/或重新部署车辆的备用轮胎以便将常规的四轮驱动系统合并到两轮驱动车辆中。
所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涉及轮毂马达的使用。在这些系统中,相对较大的电动马达被放置在两个或更多车轮的圆周内。由于轮毂马达的直径相对较大,所以车轮的尺寸趋向于相对较大(即18英寸或更大)。因此,当采用相对较小的车轮尺寸时或者在诸如燃料箱的尺寸和位置或者备用轮胎的位置妨碍轮毂马达被集成到车辆中等组装成问题的情况下,轮毂马达不可实用。
全轮驱动车辆中的一个相对较新的创新是一种驱动模块,该驱动模块采用电动马 达、变速器和差速器以选择性地驱动一组车轮。这种驱动模块在混合动力车辆中正在获得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认可,并且可能有些时候在电动车辆中被用作推进动力的唯一来源。尽管已知的驱动模块对于其预期目的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在本领域中仍然存在对改进的驱动模块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部分提供本公开的概述,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范围或其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在一个形式中,本教导提供一种驱动模块,其包括电动马达、差速器总成、多级变速器总成以及一对半轴,所述差速器总成具有差速器输入构件和一对差速器输出构件。所述多级变速器总成被配置为在所述电动马达和所述差速器输入构件之间传输旋转动力。所述多级变速器总成包括外壳、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以及变速器输出构件。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具有太阳齿轮、齿圈、多个行星齿轮和行星齿轮架。所述太阳齿轮是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的输入部。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太阳齿轮并与所述齿圈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行星齿轮架上,所述行星齿轮架和所述齿圈中的一个是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的输出部并且被驱动地联接到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所述第一离合器能够被选择性地运转用于锁定所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使得其以1:1的传动比运转。所述第二离合器能够被运转用于控制所述行星齿轮架和所述齿圈中的另一个的旋转。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啮合到所述差速器输入构件。所述半轴的每个均被联接到所述差速器输出构件中相关联的一个以随其旋转。
根据在此提供的描述,其它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本概述中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旨在用于说明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例示所选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所有可能的实现,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具有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驱动模块的示例性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图1车辆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示出包括电动马达和多级变速器总成的驱动模块的一部分;
图3是多级变速器总成的放大图;
图4是图3的放大部分;
图5是图1车辆的另一部分的剖视图,示出包括差速器总成的驱动模块的一部分;
图6是图1车辆的一部分的左侧视图,更详细地示出驱动模块;
图7是驱动模块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更详细地示出液压泵;
图8是驱动模块的一部分的示意图,示出液压回路;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另一驱动模块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放大部分;
图11是图10的放大部分;和
图12是类似于图2但描绘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驱动模块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在全部附图中的若干图中,相应附图标记表示相应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中的图1,具有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驱动模块的示例性车辆总体上由附图标记10来表示。车辆10可包括前传动系或主传动系14以及后传动系或次传动系16。前传动系14可包括发动机18和变速器20,并且可被配置为驱动前组或主组驱动轮22。后传动系16可包括能够被配置为根据需要或者以“按需”方式来驱动后组或次组驱动轮26的驱动模块24。虽然在本示例中,前轮22与主传动系14相关联且后轮26与次传动系16相关联,但是将意识到,在替代方案中,后轮可由主传动系来驱动并且前轮可由次传动系来驱动。此外,尽管在本示例中,在本示例中已将驱动模块24描述为其被配置为以兼时的方式来驱动次组驱动轮,但是将意识到无论是作为用于车辆的单独推进设备还是与另一推进设备相结合,根据本教导所构造的驱动模块都可被用于以全时的方式来驱动(前、后或其它)组驱动轮(例如,前组车轮)。驱动模块24可包括驱动单元30、一对半轴32以及控制器34。
参照图2,驱动单元30可包括外壳40、电动马达42、多级变速器44、差速器总成46(图1)、液压泵48(图1)以及驻车棘爪机构50。
外壳40可限定一结构,驱动单元30的其它部件被安装到该结构。外壳40可以由可通过例如多个螺纹紧固件固定地联接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个外壳元件形成。电动马达42可被安装到外壳40上的凸缘54,并且可具有可沿第一旋转轴线58布置并且被接收在外壳40中的输出轴56。
在图3中,多级变速器44可包括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two-speedplanetary transmissionstage)60、第一离合器62以及第二离合器64。可选地,多级变速器4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式减速级(fixedreductionstage)或齿轮组,如第一减速齿轮组66和第二减速齿轮组68。
第一减速齿轮组66可以将马达输出轴56联接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在所提供的示例中,第一减速齿轮组66包括单一行星齿轮组,但是将意识到可以使用任何数目和类型的齿轮组。第一减速齿轮组66可包括被联接到马达输出轴56以随其旋转的第一太阳齿轮70、一组第一行星齿轮72、第一行星齿轮架74以及第一齿圈76。第一行星齿轮72可以啮合到第一太阳齿轮70和第一齿圈76。第一行星齿轮架74可包括第一架体80和多个第一销82。第一架体80可包括可以是板状结构的第一主体构件84和可包括轴部分88和凸缘90的第二主体构件86。轴孔92可以穿过凸缘90并且进入轴部分88而形成在第二主体构件86的一端中。轴孔92的大小可确定为能够接收输出轴56。如果需要,轴承94可以被接收在输出轴56与轴部分88的内侧表面之间。一个或多个润滑通道96也可以被形成在轴部分88中。在所提供的示例中,主润滑通道98穿过轴部分88而纵向地形成,并且多个进给通道100横断主润滑通道98并从其径向向外延伸。
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可包括第二太阳齿轮110、多个第二行星齿轮112、第二行星齿轮架114以及第二齿圈116。第二太阳齿轮110可以被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架74的第二主体构件86的轴部分88以随其旋转。因此,将意识到,第一行星齿轮架74可以是输入行星齿轮级(inputplanetarystage)(即,第一减速齿轮组66)的输出构件,并且第二太阳齿轮110可以是中间(或输出)减速齿轮组的输入构件。第二行星齿轮架114可包括多个第二销122和第二架体120,第二架体120可分别具有第一环形板124和第二环形板126,并且可以被固定地安装到第二销122的相反端。第二行星齿轮112可被配置为在第二太阳齿轮110和第二齿圈116之间传递旋转动力。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第二行星齿轮112包括一组内行星齿轮112a和一组外行星齿轮(未具体示出)。每个内行星齿轮112a和每个外行星齿轮均可被安装在第二销122上,并且如果需要,轴承130可被接收在每个第二销122和内行星齿轮或外行星齿轮中相关联的一个之间。每个内行星齿轮112a可以啮合到第二太阳齿轮110,而每个外行星齿轮可以啮合到内行星齿轮112a中对应的一个和齿圈116。尽管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已经被例示并描述为具有包括内行星齿轮和外行星齿轮的第二行星齿轮112,但是将意识到,替代地,第二行星齿轮112可以被配置使得每个第二行星齿轮112与第二太阳齿轮110和第二齿圈116两者均啮合。第二齿圈116可以是多级变速器44的输出构件。
在图4中,第一离合器62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离合器,该离合器可以将第二齿圈116选择性地联接到第二太阳齿轮110以锁定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即,使得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运转在大约1:1的传动比)。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第一离合器62包括摩擦离合器,其具有输入构件150、输出构件152、一组离合器片154、压力板156、活塞158以及止推轴承160。
输入构件150可以被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架74的第二主体构件86的轴部分88以随其旋转。在所提供的示例中,输入构件150和轴部分88经由一组配合花键或齿可旋转地彼此联接,并且采用布置在输入构件150和轴部分88上的肩部之间的止推垫圈166来限制输入构件150在远离活塞158的方向上的轴向运动。输入构件150可具有径向延伸的凸缘构件170和可以从凸缘构件170轴向向外延伸的环形的第一离合器鼓172。第一离合器鼓172围绕其圆周可以具有多个齿174。齿174轴向延伸并且围绕第一离合器鼓172的外周周向地间隔开。输出构件152可包括环形的第二离合器鼓176,其可被固定地联接到第二行星齿轮架114的第一环形板124。第二离合器鼓176可具有可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周向间隔开的内齿178。所述的一组离合器片154可包括多个第一离合器片180和多个第二离合器片182。第一离合器片180可包括合适的摩擦材料并且可具有带齿内孔,其尺寸确定为套在(fitover)第一离合器鼓172上并驱动地接合齿174。第二离合器片182可包括合适的摩擦材料并且可具有环形形状,其尺寸确定为能够被接收在第二离合器鼓176中。第二离合器片182的外周长尺寸可以确定为能够被接收在第二离合器鼓176中并且驱动地接合齿178。第一离合器片180和第二离合器片182可以是交错的。压力板156可以是环形结构,其可被不可旋转但却可轴向滑动地接收到第一离合器鼓172上并且抵靠所述的一组离合器片154。一个或多个压缩弹簧190可被接收在第一离合器鼓172中并且抵靠凸缘构件170和压力板156。压缩弹簧190可以被配置为促使压力板156轴向远离该组离合器片154,以使得第一离合器62通常布置在输入构件150和输出构件152之间不传递旋转动力的状态。活塞158可以是环形结构,其可被接收在外壳40中的环形腔200中。环形腔200可以以流体连接的方式联接到液压流体源。活塞158可以携带可在外壳40中分别密封地接合内部环形壁206和中间环形壁208的密封件202和204。止推轴承160可以被布置在活塞158和压力板156之间。
第二离合器64可以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第二行星齿轮架114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外壳40。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第二离合器64包括单向离合器220和第二摩擦离合器222。单向离合器220可以是一种自激活离合器,其允许第一旋转方向上 的旋转并阻止相反的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单向离合器220是具有第一座圈234、第二座圈236和多个斜撑辊238的超越离合器,第一座圈234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外壳40,第二座圈236不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行星齿轮架114,多个斜撑辊238以已知和常规的方式与第一座圈234和第二座圈236相互作用以允许第二座圈236相对于第一座圈236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并阻止第二座圈236相对于第一座圈234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上的旋转。
第二摩擦离合器222可包括一组离合器片250、活塞254、弹簧座256以及一个或多个压缩弹簧258。所述的一组离合器片250可包括多个第三离合器片260和多个第四离合器片262。第三离合器片260可包括合适的摩擦材料,并可具有带齿内孔,其尺寸确定为套在第二离合器鼓176上并驱动地接合围绕第二离合器鼓176的外周周向布置的轴向延伸的齿266。第四离合器片262可包括合适的摩擦材料并且可具有尺寸确定为能够被接收在第二离合器鼓176周围的环形形状。第四离合器片262的外周长的尺寸可被确定为能够被接收在外壳40中的腔268中并驱动地接合围绕腔268周向间隔开的轴向延伸的齿270。第三离合器片260和第四离合器片262可以是交错的。
活塞254可以是环形结构,其可被接收在外壳40中的环形腔274中。环形腔274可以以流体连接的方式联接到液压流体源。活塞254可以携带可在外壳40中分别密封地接合中间环形壁208和外部环形壁284的密封件280和282。弹簧座256可以是可被接收在中间环形壁208上的环形板状结构。外部卡环256a可以被联接到中间环形壁208,以阻止弹簧座256在朝向活塞254的方向上的轴向运动。压缩弹簧258可以被轴向地接收在活塞254和弹簧座256之间,并且可以在远离所述一组离合器片250的方向上偏压活塞254,以使第二摩擦离合器222通常布置在第二离合器鼓176未被旋转地锁定到外壳40的状态。
尽管第二离合器64已被描述为包括单向离合器220和第二摩擦离合器222,但是将意识到第二离合器可以被略为不同地配置。例如,可以完全地省略单向离合器220。由于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在减速比之间进行变速,以此方式配置将仅仅需要协调控制第一离合器62和第二摩擦离合器222(与上面描述并在附图中例示的配置形成对比,由于单向离合器220的自激活性质,上面描述并在附图中例示的配置无需协调控制)。
作为另一示例,第二致动器,如球道致动器(ball-rampactuator)(未示出)可以代替单向离合器220。在此替代构造中,球道致动器将趋向于响应于第二行星齿轮架114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而轴向位移(expand),并且将轴向力施加在 第二摩擦离合器222上,第二摩擦离合器222趋向于将所述的一组离合器片250压靠活塞254。然而,第二行星齿轮架114在第二旋转方向上的旋转趋向于使球道致动器在轴向方向的位移消失(collapse),以使该组离合器片250不趋向于阻止第二行星齿轮架114的旋转。因此,可以采用球道致动器以在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运转在低速减速下并且电动马达42以预定的旋转方向运转时自动地阻止第二行星齿轮架114的旋转,可以采用球道致动器以在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运转在高速减速下并且电动马达42以预定的旋转方向运转时自动地允许第二行星齿轮架114的旋转,并且可以使用第二摩擦离合器222的活塞254来控制所述一组离合器片250的锁定,以在电动马达42以与预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运转时阻止第二行星齿轮架114在第二旋转方向上的旋转。
如上所述,第二齿圈116是多级变速器44的输出构件。因而,第二齿圈116可被用于直接驱动差速器总成46(图1)。例如,第二齿圈116可以形成于或联接到差速器总成46(图1)的差速器箱(未具体示出)以共同旋转。
参照图3和图5,第二减速齿轮组68可以替代地被配置为将旋转动力从第二齿圈116传递到差速器总成46的差速器箱300。第二减速齿轮组68可包括固定式减速部(如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或多级减速部(multi-speedreduction),和/或可包括与差速器总成46协同以提供转矩主动分配(torquevectoring)能力的机构,其中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力矩被叠加在差速器总成46的输出上。
然而,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第二减速齿轮组68是固定式减速部并且可包括第一斜齿轮310、第二斜齿轮312以及输出正齿轮314。第一斜齿轮310可联接到第二齿圈116以随其旋转。因而,在所提供的示例中第一斜齿轮310是第二减速齿轮组68的输入构件。第二斜齿轮312可与第一斜齿轮310啮合并且可经由一对主轴轴承320得以支撑以相对于外壳40旋转。输出正齿轮314可以联接到第二斜齿轮312以随其旋转。
差速器总成46可包括输入齿圈400、差速器箱300、一对输出构件402以及用于将旋转动力从差速器箱300传输到输出构件402的装置。输入齿圈400可以是正齿轮,其可被安装到差速器箱300并且啮合到输出正齿轮314。差速器箱300可以经由一对差速器轴承410可旋转地安装到外壳40。输出构件402可被接收在差速器箱300中并且可以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半轴32中相关联的一个(为了清楚起见,在图5中仅示出一个半轴32)。
在图6中,驻车棘爪机构50可包括可枢转地联接到外壳40的棘爪构件450,和可联接到第二减速齿轮组68的构件以随其旋转的棘轮452。棘爪构件450可以 在第一位置或驻车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在第一位置,棘爪构件450被接合在棘轮452的齿之间,而在第二位置,棘爪构件450不接触棘轮452的齿。将意识到当棘爪构件450处于第一位置时,棘爪构件450与棘轮452的齿之间的接触将会阻止旋转动力通过第二减速齿轮组68传输。
参照图7,液压泵48可以被配置为提供润滑和/或流体压力,以便激活第一离合器62(图4)和/或第二离合器64(图4)。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液压泵48包括被配置为对驱动模块24(图1)内的各种部件提供润滑的润滑泵470,和被配置为协调第一离合器62和第二摩擦离合器222的运转的伺服液压单元472。润滑泵470和伺服液压单元472可以以分立的方式来配置,以便循环不同的流体。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润滑泵470和伺服液压单元472被配置为从公共贮液器474抽取流体。
返回到图2,控制器34可被配置为控制电动马达42的运转并且协调第一离合器62和第二离合器64的运转。例如,控制器34可被配置为监测或确定车辆10(图1)的速度,和/或车辆10(图1)的部件的旋转速度,比如驱动模块24(图1)的部件的旋转速度,并且响应性地控制第一离合器62的运转从而控制多级变速器44运转的传动比(即,选择性地将第二行星齿轮架114锁定到第二太阳齿轮110以共同旋转)。作为另一示例,控制器34可以被配置为监测变速器20(图1)的传动比设置,并且如果变速器20(图1)已被置于倒档比,则响应性地控制第二摩擦离合器222的运转。
参照图8,控制器34可以与伺服液压单元472进行交互,以控制第一离合器62和第二摩擦离合器222。在所示出的示例性液压回路中,控制器34被配置为控制伺服液压单元472的可反转马达480驱动可反转泵482所沿的旋转方向,该可反转泵482具有第一入口/出口和第二入口/出口。马达480以第一方向运转趋向于将液压压力施加到第一离合器62的活塞158并且从第二摩擦离合器222抽取液压流体。更具体地,马达480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运转使泵482以第一旋转方向运转,使得泵482通过第一流体导管从贮液器474和与第二摩擦离合器222相关联的液压缸的入口/出口将液压流体抽取到第一入口/出口中,并且将离开第二入口/出口的相对较高压力的流体通过第二流体导管传输到与第一离合器62相关联的液压缸的入口/出口。马达480在第二、相反方向上的运转趋向于将液压压力施加到第二摩擦离合器222的活塞254并且从第一离合器62抽取液压流体。更具体地,马达480在第二旋转方向上的运转使泵482以第二旋转方向运转,使得泵482通过第二流体导管从贮液器474和与第一离合器62相关联的液压缸的入口/出口将液 压流体抽取到第二入口/出口中,并且将离开第一入口/出口的相对较高压力的流体通过第一流体导管传输到与第二摩擦离合器222相关联的液压缸的入口/出口。在液压回路中采用止回阀或其它单向阀490,以便以期望的方式协调第一离合器62和第二摩擦离合器222的运转,同时仍允许泵482在需要时从贮液器474抽取液压流体。在所提供的示例中,第一单向阀490被布置在与第二摩擦离合器222相关联的液压缸的入口/出口端口和贮液器474之间的第一流体导管中,并且第二单向阀490被布置在与第一离合器62相关联的液压缸的入口/出口端口和贮液器474之间的第二流体导管中。
第二示例
在图9中,例示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所构造的第二驱动模块24a的一部分。除了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a、第一离合器62a、第二离合器64a以及驻车棘爪机构50a的构造以外,驱动模块24a在总体上可类似于驱动模块24(图1)。
参照图10,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a可包括第二太阳齿轮110a、第二行星齿轮架114a、多个第二行星齿轮112a以及第二齿圈116a。第二太阳齿轮110a可以被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架74的第二主体构件86的轴部分88以随其旋转。因此,将意识到,第一行星齿轮架74可以是输入行星齿轮级(即,第一减速齿轮组66)的输出构件,并且第二太阳齿轮110a可以是中间(或者输出)减速齿轮组的输入构件。第二行星齿轮架114a可包括多个第二销122a和第二架体120a,其可以具有能够固定地安装到第二销122a的相反端的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每个第二行星齿轮112a可被安装在第二销122a中相关联的一个上并且可以与第二太阳齿轮110a以及第二齿圈116a啮合。如果需要,轴承130可被接收在每个第二销122a和每个第二行星齿轮112a之间。第二行星齿轮架114a,更具体地,第二架体120a可以是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a的输出构件。第二行星齿轮架114a的架体120a可直接地驱动第一正齿轮314a。
参照图11,第一离合器62a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离合器,该离合器可以选择性地将第二齿圈116a联接到第二太阳齿轮110a以锁定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a(即,使得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a运转在大约1:1的传动比)。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第一离合器62a总体上类似于第一离合器62(图4),不同的是,第二离合器鼓176a被联接到第二齿圈116a(而不是第二架体120a)以随其旋转。
类似地,第二离合器64a被配置为将第二齿圈116a(而不是第二架体120a)选择性地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外壳40a。在这一点上,单向离合器220a的第二座圈 236a不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齿圈116a,并且第二摩擦离合器222a的第三离合器片260a能够不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齿圈116a。
返回图9,驻车棘爪机构50a的棘轮452a可直接地联接到第二减速齿轮组68a的第一正齿轮314a。
第三示例
在图12中,例示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所构造的第三驱动模块24b的一部分。除了多级变速器44b的构造以外,驱动模块24b在总体上可类似于驱动模块24(图1)。
多级变速器44b可包括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b、第一离合器62b以及第二离合器64b。可选地,多级变速器44b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式减速级或齿轮组,如第一减速齿轮组66b和第二减速齿轮组68b.
第一减速齿轮组66b可以将马达输出轴56联接到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b。在所提供的示例中,第一减速齿轮组66b包括啮合到第二正齿轮500的第一正齿轮70b,第二正齿轮500被联接到轴构件502以共同旋转。
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b可包括第一太阳齿轮110b、第二太阳齿轮510、多个第一行星齿轮112b、多个复合行星齿轮512以及行星齿轮架514。第一太阳齿轮110b可以被联接到轴构件502以共同旋转。第二太阳齿轮510可关于轴构件502同轴地布置。每个第一行星齿轮112b可与第一太阳齿轮110b啮合,并且可以以轴颈方式由行星齿轮架514支撑。每个复合行星齿轮512均可以以轴颈方式由行星齿轮架514所支撑,并且可包括可啮合到一个或多个第一行星齿轮112b的第二行星齿轮520和可啮合到第二太阳齿轮510并联接到其相关联的第二行星齿轮520以共同旋转的第三行星齿轮522。行星齿轮架514可以是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b的输出部。
第一离合器62b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离合器,该离合器可以选择性地将第二太阳齿轮510联接到轴构件502以共同旋转。第二离合器64b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离合器,其可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第二太阳齿轮510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外壳40b。
第二减速齿轮组68b可包括可被联接到行星齿轮架514以随其旋转的第三正齿轮530和可被联接到差速器箱的第二齿圈116。
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b可以以高速前进模式运转,在该模式下第一离合器62b将轴构件502联接到第二太阳齿轮510并且第二离合器64b不将第二太阳齿轮510联接到外壳40b。由马达42所产生的旋转动力(通过输出轴56在第一旋 转方向上的旋转)通过第一减速齿轮组66b传输到轴构件502,轴构件502驱动第一太阳齿轮110b和第二太阳齿轮510(通过第一离合器64b)两者。以此方式运转有效地锁定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b,使得行星齿轮架514与轴构件502共同旋转,从而以高速比驱动第三正齿轮530。
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b还可以以低速前进模式运转,在该模式下第一离合器62b不将轴构件502联接到第二太阳齿轮510并且第二离合器64b将第二太阳齿轮510联接到外壳40b。由马达42所产生的旋转动力(通过输出轴56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通过第一减速齿轮组66b传输到轴构件502,其驱动第一太阳齿轮110b。通过第二行星齿轮522和第二太阳齿轮510的啮合动作来驱动行星齿轮架514,行星齿轮架514以低速比驱动第三正齿轮530。
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60b可以以低速倒档模式运转,在该模式下第一离合器62b不将轴构件502联接到第二太阳齿轮510并且第二离合器64b将第二太阳齿轮510联接到外壳40b。
已为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前面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是旨在穷举或限制本公开。具体实施例的各个元件或特征通常不受限于该具体实施例,而在适用情况下是可互换的,并且可被用在所选的实施例中,即使该实施例并未具体示出或描述。所述实施例也可以许多方式改变。这样的改变不应被视为背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种修改都旨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双速驱动模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双速驱动模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双速驱动模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速驱动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速驱动模块.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驱动模块,包括电动马达和具有双速行星轮式变速器级的多级变速器总成。所述多级变速器总成将旋转动力输出到差速器总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