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49839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65561.5

申请日:

2013.03.01

公开号:

CN103170813A

公开日:

2013.06.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23P 17/00登记生效日:2017042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26010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开发区振华路1号变更后权利人:226000 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农场江景路1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P 17/00申请日:20130301|||公开

IPC分类号:

B23P17/00

主分类号:

B23P17/00

申请人: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飞; 戴伟; 钮国平

地址:

226010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开发区振华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代理人:

滑春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在吊装调试门框主梁之前,直接测量好两根立柱的高度和主梁门框的高度,把测量数据与理论值对比,对立柱余量切割,需要时同时修割门框主梁,最后吊装门框主梁精确配合立柱一次焊接成型。这样的工艺,避免了重复的吊装门框主梁与立柱匹配的过程,节约了成本,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安全系数。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两立柱(2)上端分别预留50mm的修割余量,两立柱(2)的一端分别焊接在门框下梁(1)的两端上侧,形成U型,焊接一步到位;
2) 测量两根立柱(2)的高度及主梁门框(3)的高度;
3) 将测量的立柱(2)和主梁门框(3)的高度和与理论值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来修割立柱(2)上端余量,若单独修割立柱(2)余量不能达到要求,则继续修割主梁门框两端直到达到预定值;
4) 用吊机吊起主梁门框(3)至立柱(2)上方根据要求精确放置,然后一次焊接成型。

说明书

说明书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量切割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的余量切割工艺。
背景技术
装船机门框的安装,由于装船机本身体积庞大,重量也大,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吊机等工具进行配合。由于安装时,对于部件的余量需要进行控制,然后在安装的时候才精确切割,最后成型。传统的门框余量的切割工艺,是先将立柱焊接在下梁上,然后再将主梁吊起至立柱上,然后进行对比测量,确定切割余量,切割好后再对比,再切割余量,重复作业直至符合要求,最后焊接成型。这样的工艺操作麻烦,而且吊机一直工作,运作成本高,重复的抬吊主梁也使得安全存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一次成型的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两立柱上端分别预留50mm的修割余量,两立柱一端分别焊接在门框下梁的两端上侧,形成U型,焊接一步到位;
2)          测量两根立柱的高度及主梁门框的高度;
3)          将测量的立柱和主梁门框的高度和与理论值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来修割立柱(2)上端余量,若单独修割立柱(2)余量不能达到要求,则继续修割主梁门框两端直到达到预定值;
4)          用吊机吊起主梁门框至立柱上方根据要求精确放置,然后一次焊接成型。
采用这样的工艺步骤,可以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对比计算,直接将余量预先切割好,然后直接将主梁门框吊起后精确放置在立柱上,最后一步焊接到位。这样一步到位,避免了重复操作,加快了效率,同时也加大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的门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两根立柱2在制作的时候在上端各留50mm的修割余量。首先将两根立柱2的下端焊接在门框下梁1的两端的上侧,形成U型。然后测量立柱2的高度,再测量门框主梁3的高度,将测量的立柱高度和主梁的高度和与理论高度进行对比,然后对立柱2的余量进行切割,如果光切割立柱2不能达到要求,则再对门框主梁3进行余量切割,直到达到计算的预定值。最后将门框主梁3用吊机吊起至立柱2的上方,精确放置在立柱2上进行匹配,再进行焊接一次成型。
这样通过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对比,省去了传统工艺的重复的匹配对比过程,加快了余量切割的进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去了重复掉转门框主梁的过程,提高了安全系数。

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08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26 CN 103170813 A *CN103170813A* (21)申请号 201310065561.5 (22)申请日 2013.03.01 B23P 17/00(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有限公司 地址 226010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开发区振华 路 1 号 (72)发明人 陈飞 戴伟 钮国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16 代理人 滑春生 (54) 发明名称 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

2、一种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 切割工艺, 其创新点在于 : 在吊装调试门框主梁 之前, 直接测量好两根立柱的高度和主梁门框的 高度, 把测量数据与理论值对比, 对立柱余量切 割, 需要时同时修割门框主梁, 最后吊装门框主梁 精确配合立柱一次焊接成型。 这样的工艺, 避免了 重复的吊装门框主梁与立柱匹配的过程, 节约了 成本, 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安全系数。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0813 A CN 1031。

3、70813 A *CN103170813A* 1/1 页 2 1. 一种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1) 两立柱 (2) 上端分别预留 50mm 的修割余量, 两立柱 (2) 的一端分别焊接在门框下梁 (1) 的两端上侧, 形成 U 型, 焊接一步到位 ; 2) 测量两根立柱 (2) 的高度及主梁门框 (3) 的高度 ; 3) 将测量的立柱 (2) 和主梁门框 (3) 的高度和与理论值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来修割立 柱 (2) 上端余量, 若单独修割立柱 (2) 余量不能达到要求, 则继续修割主梁门框两端直到达 到预定值 ; 4) 用吊机吊起主梁门框 (3) 至。

4、立柱 (2) 上方根据要求精确放置, 然后一次焊接成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70813 A 2 1/2 页 3 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量切割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的余量切割工 艺。 背景技术 0002 装船机门框的安装, 由于装船机本身体积庞大, 重量也大, 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借 助吊机等工具进行配合。 由于安装时, 对于部件的余量需要进行控制, 然后在安装的时候才 精确切割, 最后成型。传统的门框余量的切割工艺, 是先将立柱焊接在下梁上, 然后再将主 梁吊起至立柱上, 然后进行对比测量, 确定切割余量, 切割好后再。

5、对比, 再切割余量, 重复作 业直至符合要求, 最后焊接成型。 这样的工艺操作麻烦, 而且吊机一直工作, 运作成本高, 重 复的抬吊主梁也使得安全存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 一次成型的装船机塔架门框安 装余量切割工艺。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1) 两立柱上端分别预留 50mm 的修割余量, 两立柱一端分别焊接在门框下梁的两端上 侧, 形成 U 型, 焊接一步到位 ; 2) 测量两根立柱的高度及主梁门框的高度 ; 3) 将测量的立柱和主梁门框。

6、的高度和与理论值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来修割立柱 (2) 上 端余量, 若单独修割立柱 (2) 余量不能达到要求, 则继续修割主梁门框两端直到达到预定 值 ; 4) 用吊机吊起主梁门框至立柱上方根据要求精确放置, 然后一次焊接成型。 0005 采用这样的工艺步骤, 可以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对比计算, 直接将余量预先切割好, 然后直接将主梁门框吊起后精确放置在立柱上, 最后一步焊接到位。 这样一步到位, 避免了 重复操作, 加快了效率, 同时也加大了安全系数。 0006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是本发明装船机塔架门框安装余量切割工艺的门框示意图。 0008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如图 1 所示,。

7、 两根立柱 2 在制作的时候在上端各留 50mm 的修割余量。首先将两根 立柱 2 的下端焊接在门框下梁 1 的两端的上侧, 形成 U 型。然后测量立柱 2 的高度, 再测量 说 明 书 CN 103170813 A 3 2/2 页 4 门框主梁 3 的高度, 将测量的立柱高度和主梁的高度和与理论高度进行对比, 然后对立柱 2 的余量进行切割, 如果光切割立柱 2 不能达到要求, 则再对门框主梁 3 进行余量切割, 直到 达到计算的预定值。最后将门框主梁 3 用吊机吊起至立柱 2 的上方, 精确放置在立柱 2 上 进行匹配, 再进行焊接一次成型。 0010 这样通过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对比, 省去了传统工艺的重复的匹配对比过程, 加快 了余量切割的进程,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减去了重复掉转门框主梁的过程, 提高了安全系 数。 说 明 书 CN 103170813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0813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