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自动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链自动头.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920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26 CN 103169206 A *CN103169206A* (21)申请号 201210218587.4 (22)申请日 2012.06.27 A44B 19/26(2006.01) (71)申请人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62246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深沪镇坑 边村路东 90 号浔兴工业园 (72)发明人 张田 高秀忠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代理人 方传榜 (54) 发明名称 拉链自动头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自动头。该拉链自动头 包括由下至。
2、上依序设置的拉头体、 拉片、 马钩、 直 弹片和帽盖, 该马钩的两端都嵌入该拉头体内, 该 马钩与该拉头体形成一个收容空间用来容置该拉 片的端部, 该帽盖的两端与该拉头体机械连接, 该 直弹片的两端机械连接在该帽盖的内壁上, 该直 弹片的中部与该马钩邻接。本发明拉链自动头具 体操作简便、 组装方便等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9206 A CN 103169206 A *CN103169206A* 1/1 页。
3、 2 1. 一种拉链自动头, 其特征在于, 该拉链自动头包括由下至上依序设置的拉头体、 拉 片、 马钩、 直弹片和帽盖, 该马钩的两端都嵌入该拉头体内, 该马钩与该拉头体形成一个收 容空间用来容置该拉片的端部, 该帽盖的两端与该拉头体机械连接, 该直弹片的两端机械 连接在该帽盖的内壁上, 该直弹片的中部与该马钩邻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拉链自动头, 其特征在于, 该拉头体包括顶板、 底板和导向柱, 该顶板和该底板平行对应设置。该导向柱用来引导的所述拉链的链牙进行结合或分离操 作, 其设置在该顶板和该底板之间, 并与该顶板和该底板都垂直连接。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拉链自动头, 。
4、其特征在于, 该顶板包括第一凸台、 第二凸台和 设置于该顶板两侧的下凸边, 所述两个下凸边都为该顶板的延伸部朝向顶板方向的弯折结 构, 该第一凸台和该第二凸台都设置在该顶板的上表面, 该第一凸台邻近该导向柱的位置 设置。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拉链自动头,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凸台包括第一固定槽和第一 定位孔, 该第一固定槽和该第一定位孔相邻设置, 该第一定位孔设置在该第一凸台的顶部, 该第一固定槽贯穿该第一凸台的顶部 ; 该第二凸台包括第二固定槽和第二定位孔, 该第二 固定槽和该第二定位孔相邻设置, 该第二定位孔设置在该第二凸台的顶部, 该第二固定槽 贯穿该第二凸台的顶部。 5. 如权。
5、利要求 4 所述的拉链自动头, 其特征在于, 该拉片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 部, 该第一开口部和该第二开口部分别设置在该拉片的两端, 该第一开口部的外侧边设置 在该马钩与该拉头体形成的收容空间内。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拉链自动头, 其特征在于, 该马钩包括折钩端、 直钩端和弧形连 接部, 该折钩端和该直钩端分别位于该马钩的两端, 该弧形连接部连接该折钩端和该直钩 端。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拉链自动头, 其特征在于, 该直弹片用来与该帽盖机械连接, 该 直弹片的两端各设置两个凸耳, 每两个凸耳形成一个 U 型结构。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拉链自动头, 其特征在于, 该帽盖。
6、包括第一墩部、 第二墩部和桥 接部, 该第一墩部和该第二墩部分别与该桥接部的两端连接, 该第一墩部和该第二墩部都 包括用来卡扣直弹片的固定凸起, 每个固定凸起分别设置在第一墩部和第二墩部的顶端内 壁上。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拉链自动头, 其特征在于, 每个固定凸起与每个墩部的顶端内 壁倾斜设置或与每个墩部的侧边内壁垂直设置。 10.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拉链自动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固定凸起都为弧面凸起, 每个固定凸起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每个墩部的顶端内壁和侧边内壁上, 并且分别于顶端内壁 和侧边内壁垂直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69206 A 2 1/4 页 3 。
7、拉链自动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拉链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拉链的拉链自动头。 【背景技术】 0002 拉链因为其易于进行开合操作的便利性, 被广泛应用于衣物、 箱包等工业领域。 拉 链头作为拉链进行开合操作的连接部件, 其作用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人们对拉链使 用场合的多样性发展, 对于拉链头的功能也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 例如, 为了防止拉链自动 开合造成财物损失, 就出现了具有自动锁止功能的拉链头。 0003 现有具有自动锁止功能的拉链头, 主要是由拉头体、 帽盖、 马钩和拉片组成, 其中, 帽盖中有一折弯弹片, 该折弯弹片因为是被折弯的, 所以在拉片拉动马钩向上拉动。
8、后, 折弯 弹片的弹性因为折弯度的减小而减弱, 不易于对拉链进行开合操作, 造成操作不便。并且, 该折弯弹片喷漆或电镀等表面热处理后弹性也会因为折弯度的减小而减弱, 而且折弯弹片 存在的这种问题至今未能得到解决。 此外, 所述折弯弹片与所述帽盖的组装也较为繁琐, 导 致整个拉链头不易于组装。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拉链头存在的操作不便、 组装繁琐等技术问题, 有必要提供一 种拉链自动头。 0005 一种拉链自动头, 其特征在于, 该拉链自动头包括由下至上依序设置的拉头体、 拉 片、 马钩、 直弹片和帽盖, 该马钩的两端都嵌入该拉头体内, 该马钩与该拉头体形成一个收 容空间用来。
9、容置该拉片的端部, 该帽盖的两端与该拉头体机械连接, 该直弹片的两端机械 连接在该帽盖的内壁上, 该直弹片的中部与该马钩邻接。 0006 进一步的, 该拉头体包括顶板、 底板和导向柱, 该顶板和该底板平行对应设置。该 导向柱用来引导的所述拉链的链牙进行结合或分离操作, 其设置在该顶板和该底板之间, 并与该顶板和该底板都垂直连接。 0007 进一步的, 该顶板包括第一凸台、 第二凸台和设置于该顶板两侧的下凸边, 所述两 个下凸边都为该顶板的延伸部朝向顶板方向的弯折结构, 该第一凸台和该第二凸台都设置 在该顶板的上表面, 该第一凸台邻近该导向柱的位置设置。 0008 进一步的, 该第一凸台包括第一。
10、固定槽和第一定位孔, 该第一固定槽和该第一定 位孔相邻设置, 该第一定位孔设置在该第一凸台的顶部, 该第一固定槽贯穿该第一凸台的 顶部 ; 该第二凸台包括第二固定槽和第二定位孔, 该第二固定槽和该第二定位孔相邻设置, 该第二定位孔设置在该第二凸台的顶部, 该第二固定槽贯穿该第二凸台的顶部。 0009 进一步的, 该拉片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 该第一开口部和该第二开口部 分别设置在该拉片的两端, 该第一开口部的外侧边设置在该马钩与该拉头体形成的收容空 间内。 0010 进一步的, 该马钩包括折钩端、 直钩端和弧形连接部, 该折钩端和该直钩端分别位 说 明 书 CN 103169206 A 。
11、3 2/4 页 4 于该马钩的两端, 该弧形连接部连接该折钩端和该直钩端。 0011 进一步的, 该直弹片用来与该帽盖机械连接, 该直弹片的两端各设置两个凸耳, 每 两个凸耳形成一个 U 型结构。 0012 进一步的, 该帽盖包括第一墩部、 第二墩部和桥接部, 该第一墩部和该第二墩部分 别与该桥接部的两端连接, 该第一墩部和该第二墩部都包括用来卡扣直弹片的固定凸起, 每个固定凸起分别设置在第一墩部和第二墩部的顶端内壁上。 0013 进一步的, 每个固定凸起与每个墩部的顶端内壁倾斜设置或与每个墩部的侧边内 壁垂直设置。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两个固定凸起都为弧面凸起, 每个固定凸起的两端分别。
12、设置在每 个墩部的顶端内壁和侧边内壁上, 并且分别于顶端内壁和侧边内壁垂直设置。 0015 本发明所述拉链自动头中的马钩与所述拉头体形成一个收容空间用来容置该拉 片的端部, 该直弹片的中部与该马钩邻接。当拉片拉动后, 马钩向上移动, 使弹片由直线状 态向上变成弯曲状态, 实现解锁。当拉片放松后, 弹片会从弯曲状态变成直线状态, 实现自 锁。所述直弹片是通过弹片在直线状态下被挤压后又自然回复到直线状态的结构, 所以它 的弹性是固定不变的, 能够保证自动头自锁稳定。 因此, 本发明拉链自动头易于对拉链进行 开合操作, 操作较为方便。另外, 直弹片在表面遇到电镀或喷漆等热处理后弹性变化较小, 同样能。
13、够有效保证弹片热处理前后弹性稳定性, 同样能够保证自动头自锁稳定。 0016 此外, 本发明所述拉链自动头的直弹片的两端各设置两个凸耳, 每两个凸耳形成 一个U型结构, 所述帽盖内部两端各有一个固定凸起, 所述直弹片的U型结构卡扣与所述帽 盖的固定凸起上, 使得组装较为简便, 并且使得直弹片不会掉出。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拉链自动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拉链自动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拉链自动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拉链自动头的直弹片和帽盖的结构示意图 ; 0021。
14、 图 5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拉链自动头的帽盖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6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拉链自动头的帽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 0024 实施例 1 0025 请参阅图 1 至图 3, 该拉链自动头包括拉头体 110、 拉片 120、 马钩 130、 直弹片 140 和帽盖 150。该拉头体 110、 拉片 120、 马钩 130、 直弹片 140 和帽盖 150 由下至上依序设置, 组装构成该拉链自动头。 该马钩130的两端都嵌入该拉头体110内, 该马钩130与该拉头体 110 形成一个用来容置该拉片 120 端部的收容空间。
15、。该帽盖 150 的两端与该拉头体 110 机 械连接, 该直弹片 140 的两端机械连接在该帽盖 150 的内壁上, 该直弹片 140 与该帽盖 150 形成一个弹性空间, 该直弹片 140 的中部与该马钩 130 邻接。 0026 该拉头体110包括顶板111、 底板112和导向柱113, 该顶板111和该底板112平行 说 明 书 CN 103169206 A 4 3/4 页 5 对应设置。该导向柱 113 用来引导的所述拉链的链牙进行结合或分离操作, 其设置在该顶 板 111 和该底板 112 之间, 并与该顶板 111 和该底板 112 都垂直连接。该顶板 111 包括设 置于该顶板。
16、111两侧的下凸边111a, 所述两个下凸边111a都为该顶板111的延伸部朝向所 述底板 112 方向的弯折结构。该顶板 111 包括第一凸台 114 和第二凸台 115。该第一凸台 114 和该第二凸台 115 都设置在该顶板 111 的上表面。该第一凸台 114 邻近该导向柱 113 的位置设置。该第一凸台 114 包括第一固定槽 116 和第一定位孔 117, 该第一固定槽 116 和 该第一定位孔 117 相邻设置, 该第一定位孔 117 设置在该第一凸台 114 的顶部, 该第一固定 槽 116 贯穿该第一凸台 114 的顶部。该第一定位孔 117 用来定位该帽盖 150, 该第一。
17、固定槽 116 用来收容固定该马钩 130 的一端。该第二凸台 115 包括第二固定槽 118 和第二定位孔 119, 该第二固定槽 118 和该第二定位孔 119 相邻设置, 该第二定位孔 119 设置在该第二凸 台 115 的顶部, 该第二固定槽 118 贯穿该第二凸台 115 的顶部。该第二定位孔 119 用来定 位该帽盖 150 一端, 该第二固定槽 118 用来收容固定该马钩 130 的一端。 0027 该拉片 120 包括开口部 121, 该开口部 121 设置在该拉片 120 的一端。在该拉链自 动头组装时, 该开口部 121 的外侧边 122 设置在该马钩 130 与该拉头体 。
18、110 形成的收容空 间内, 该马钩 110 和该帽盖 150 都贯穿该开口部 121。该开口部 121 的尺寸根据实际使用的 需要进行设置。 0028 该马钩 130 为钩型结构, 其包括折钩端 131、 直钩端 132 和弧形连接部 133。该折 钩端131和该直钩端132分别位于该马钩130的两端, 该弧形连接部133连接该折钩端131 和该直钩端 132。该折钩部 131 用来与该拉头体 110 的第一凸台 114 配合, 安装固定在该 第一凸台 114 的第一固定槽 116 内。该直钩部 132 用于与该拉头体 110 的第二凸台 115 配 合, 安装固定在该第二凸台 115 的第。
19、二固定槽 118 内。 0029 该直弹片 140 为条形结构, 其两端各设置两个凸耳 141, 每两个凸耳 141 形成一个 U 型结构。该直弹片 140 用来与该帽盖 150 机械连接。 0030 请参阅图 4, 该帽盖 150 为中空的桥型结构, 其包括第一墩部 151、 第二墩部 152 和 桥接部 153。该第一墩部 151 和该第二墩部 152 分别与该桥接部 153 的两端连接。该直弹 片 140 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墩部 151 和该第二墩部 152 的内壁机械连接。该第一墩部 151 和该第二墩部 152 都包括固定凸起 154, 每个固定凸起 154 分别设置在第一墩部 15。
20、1 和第 二墩部 152 的顶端内壁 155 上, 并且该固定凸起 154 分别与该第一墩部 151 和该第二墩部 152 的顶端内壁 155 倾斜设置。 0031 在所述拉链自动头进行组装的具体操作如下 : 首先将该拉片 120 的开口部 121 的 外侧边 122 放置在该拉头体 110 的顶板 111 的位置上, 所述放置外侧边 122 的具体位置为 位于所述顶板 111 的第一凸台 114 与第二凸台 115 之间的位置 ; 然后将该马钩 130 固定在 该拉头体 110 上, 即将该马钩 130 的折钩部 131 固定在该第一凸台 114 的第一固定槽 116 内, 同时, 将该马钩。
21、 130 的直钩部 132 固定在该第二凸台 115 的第二固定槽 118 内 ; 接着将 该直弹片 140 固定在该帽盖 150 的内壁上, 即将该直弹片 140 的凸耳 141 形成的 U 型结构 卡固该帽盖的固定凸起 164 上 ; 最后将该帽盖 150 与该拉头体 110 固定, 即将该帽盖 150 的 两个固定凸起 154 分别与该第一定位孔 117 和该第二定位孔 119 卡扣连接。 0032 实施例 2 0033 本实施例 2 拉链自动头与实施例 1 中的拉链自动头大致相同, 主要区别在于 : 说 明 书 CN 103169206 A 5 4/4 页 6 0034 请参阅图 5,。
22、 该第一墩部和该第二墩部都包括固定凸起 254, 每个固定凸起 254 分 别设置在第一墩部和第二墩部的侧边内壁 256 上, 并且该固定凸起分别与该第一墩部和该 第二墩部的侧边内壁 256 垂直设置。 0035 实施例 3 0036 本实施例 3 拉链自动头与实施例 1 中的拉链自动头大致相同, 主要区别在于 : 0037 请参阅图 6, 该第一墩部和该第二墩部都包括固定凸起 354, 所述两个固定凸起 354都为弧面凸起, 每个固定凸起35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每个墩部的顶端内壁355和侧边内 壁 356 上, 并且分别于顶端内壁 3555 和侧边内壁 356 垂直设置。 0038 实施例 4。
23、 0039 本实施例 4 拉链自动头与实施例 1 中的拉链自动头大致相同, 主要区别在于 : 0040 该底板还包括设置于该底板两侧的上凸边, 所述两个上凸边都为该底板的延伸部 朝向顶板方向的弯折结构。 0041 本发明所述拉链自动头中的马钩与所述拉头体形成一个收容空间用来容置该拉 片的端部, 该直弹片的中部与该马钩邻接。当拉片拉动后, 马钩向上移动, 使弹片由直线状 态向上变成弯曲状态, 实现解锁。当拉片放松后, 弹片会从弯曲状态变成直线状态, 实现自 锁。所述直弹片是通过弹片在直线状态下被挤压后又自然回复到直线状态的结构, 所以它 的弹性是固定不变的, 能够保证自动头自锁稳定。 因此, 本。
24、发明拉链自动头易于对拉链进行 开合操作, 操作较为方便。另外, 直弹片在表面遇到电镀或喷漆等热处理后弹性变化较小, 同样能够有效保证弹片热处理前后弹性稳定性, 同样能够保证自动头自锁稳定。 0042 此外, 本发明所述拉链自动头的直弹片的两端各设置两个凸耳, 每两个凸耳形成 一个U型结构, 所述帽盖内部两端各有一个固定凸起, 所述直弹片的U型结构卡扣与所述帽 盖的固定凸起上, 使得组装较为简便, 并且使得直弹片不会掉出。 004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169206 A 6 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9206 A 7 2/4 页 8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9206 A 8 3/4 页 9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9206 A 9 4/4 页 10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9206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