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工具用座椅.pdf(10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21222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21222A21申请号201380028305722申请日20130809201217997620120814JP201227413720121214JPB60N2/68200601B60N2/07200601B60N2/18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地址日本广岛县72发明人藤田悦则小仓由美川崎诚司井上胜博杉本荣治中村实桑野龙次笠间秀治串山智哉黑本昌宏74专利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代理人刘婷54发明名称交通工具用座椅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轻量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构成座垫框。
2、架单元10的左右的侧框架11通过由规定厚度以下的薄壁的金属制的原料形成的在前后方向上长的板状框架111、112来构成,在该侧框架11之间架设多个梁121125,而且侧框架11中的一方侧或两方经由桁架状支承部而支承于座椅滑动装置40。即,配置在与多根梁121125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侧框架11发挥纵梁的作用,其结果是,尤其就侧框架11的前后方向的刚性而言,即便是薄壁的原料也成为规定以上的高刚性,且能够轻量化。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1128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7172820130809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4/02762。
3、7JA2014022051INTCL权利要求书5页说明书34页附图6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5页说明书34页附图6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21222ACN104321222A1/5页2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具备座椅座垫部及座椅靠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座垫部具备对座椅座垫部用的垫构件进行支承的座垫框架单元,并且所述座椅靠背部具备对座椅靠背部用的垫构件进行支承的靠背框架单元,构成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左右的侧框架分别连结支承于构成座椅滑动装置的左右的滑动件,且通过由规定厚度以下的薄壁的金属制的原料形成的在前后方向上长的板状框架来构成,在所述座垫框架单元。
4、的所述左右的侧框架之间架设有多个梁,所述左右的各侧框架中的至少一方侧的侧框架经由桁架状支承部而支承于所述座椅滑动装置,该桁架状支承部通过与所述滑动件连结的连结支承部、架设在所述左右的侧框架之间的所述各梁、以及将所述各梁之间、所述连结支承部与所述各梁之间沿着与所述各梁的配设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连结的节点间连接部而形成,该桁架状支承部承受前后方向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构成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所述左右的侧框架分别由在外侧及内侧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板状框架的组合构成,在所述内侧及外侧的板状框架彼此从侧面观察重合的范围内架设的所述梁以各端部附近分别贯通所述内侧及外侧的板状框架且对该。
5、内侧及外侧的板状框架进行双支承的方式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左右的各侧框架与所述左右的各滑动件的连结支承部设置在所述各侧框架的从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到后缘部之间,并且左右的连结支承部彼此由轴构件连结,所述桁架状支承部通过如下构件而形成,这些构件是所述轴构件;所述多个梁中的配设在所述各侧框架的从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到后缘部之间的两根梁;将所述两根梁的各端部附近之间、所述轴构件的各端部附近与所述两根梁的各端部附近之间分别连接的节点间连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构成所述桁架状支承部的所述各节点间连接部以与构成所述一方的侧框架的多个板。
6、状框架的原料状态相比前后方向的刚性升高的方式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在所述两根梁间的节点间连接部且在构成所述一方的侧框架的任一所述板状框架上层叠加强连杆,通过该加强连杆形成为相对而言为高刚性。6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一端轴支承于在所述左右的滑动件的靠后侧配置的所述轴构件上的后部连杆,并且具有一端轴支承于在比所述轴构件靠前方配置的轴构件上的左右的前部连杆,所述左右的前部连杆的各另一端轴支承于所述各梁中的在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所述左右的侧框架之间的靠前侧架设的前部梁上,权利要求书CN104321222A2/5页3所述左右的。
7、后部连杆的各另一端轴支承于所述两根梁中的在更后方侧配置的后部梁上,在至少一方的侧框架侧设置副连杆,该副连杆的一端轴支承于对所述后部梁的一端进行轴支承的所述轴构件上,另一端轴支承于所述两根梁中的位于比所述后部梁靠前方的位置的另一梁上,所述后部连杆及所述副连杆成为将所述轴构件的各端部附近与所述两根梁的各端部附近之间分别连接的节点间连接部,由此形成所述桁架状支承部。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在所述两根梁中的在左右任一方的侧框架侧配置得更靠后方侧的后部梁的端部支承有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固定器部。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左右的侧框架中的任一方的侧框架。
8、侧通过所述桁架状支承部而支承于所述座椅滑动装置,另一方的侧框架侧由四节旋转连锁机构支承,该四节旋转连锁机构通过所述前部连杆及后部连杆、对所述前部连杆及后部连杆的各一端进行轴支承的所述滑动件、对所述前部连杆及后部连杆的作为旋转自由端的各另一端进行轴支承的所述另一方的侧框架而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在与安装所述安全带固定器部的任一方的侧框架面对的另一方的侧框架侧配设用于将操作部的操作力向所述各连杆传递的升降机构部的传动部,并且,在所述另一方的侧框架侧配置的所述后部连杆与所述传动部之间,配设与构成所述各侧框架的各板状框架的原料状态相比为高刚性的驱动连杆。10根据权利要求。
9、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经由倾斜机构部而与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左右的各侧框架的所述多个板状框架连结。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经由所述倾斜机构部而与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多个板状框架中的一方连结,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构成为使向所述座椅座垫部及所述座椅靠背部施加的力分散到如下的传递路径的结构,这些传递路径是从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经由所述倾斜机构部、经过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多个板状框架中的一方而到达所述座椅滑动装置的传递路径;从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经由所述倾斜机构部、经过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多个板状框架。
10、中的另一方而到达所述座椅滑动装置的传递路径。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倾斜单元,该倾斜单元具备保持所述倾斜机构部、且与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板状框架连结的座垫用托架;与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连结的靠背用托架。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板状框架与所述座垫用托架分别使一部分重合并通过螺栓接合来连结,并且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与所述靠背用托架分别使一部权利要求书CN104321222A3/5页4分重合并通过螺栓接合来连结。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在所。
11、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保持有具备与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板状框架连结的座垫用托架的所述倾斜机构部。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板状框架与所述座垫用托架使一部分重合并通过螺栓接合来连结。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在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中,与所述倾斜机构部相比靠上方的部位成为变形容易部。17根据权利要求12、13及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所述倾斜单元的所述座垫用托架、及所述倾斜单元的所述靠背用托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位形成为封。
12、闭截面形状。18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及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位形成为封闭截面形状。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在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的从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到所述倾斜机构部的配设位置之间形成有所述封闭截面形状的部位。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在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位于所述侧框架的上部之间的上部框架结构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引导孔,并且为了进行在所述引导孔内穿过的头枕的头枕杆的高度调整而设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具有锁定用板状板,其在所述引导孔的内表面。
13、中的后表面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且与在所述头枕杆上沿长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多个的卡合槽卡合;弹性构件,其对所述头枕杆向与所述锁定用板状板卡合的方向施力,所述引导孔以比所述头枕杆的直径大的内径形成,当从通过所述弹性构件向所述锁定用板状板方向施力而使所述卡合槽与所述锁定用板状板卡合的锁定状态起使所述头枕杆向前方位移时,克服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性力而解除所述锁定用板状板与所述卡合槽的卡合,从而能够实施高度调整。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位于所述侧框架的上部之间的上部框架结构部具备上部管件和与所述上部管件嵌合的上部嵌合框架,在所述靠背框架单元具有与所。
14、述上部嵌合框架连结且位于所述一对侧框架之间的背部支承构件,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构成为,通过规定以上的压力来按压所述座椅靠背部用的垫构件而将所述背部支承构件向后方按压时,所述上部嵌合框架以所述上部管件为中心向前方转权利要求书CN104321222A4/5页5动,从而使支承于所述上部框架结构部的头枕向前方位移。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背部支承构件由弹簧件构成,且该背部支承构件的上部以位于所述头枕杆的前方侧和后方侧的方式配设,利用构成所述背部支承构件的弹簧件的上部的弹性力,对于与通过将所述背部支承构件向后方按压而产生的所述头枕的向前方的位移相伴的所述头枕杆的下部侧的向后方的。
15、转动、或者通过将所述头枕从后方向前方直接按压而产生的所述头枕杆的下部侧的向后方的转动进行缓冲及限制。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构成为,在使所述头枕杆的下部侧向后方转动的力为规定以上时,构成所述背部支承构件的弹簧件的上部与形成于所述头枕杆的所述卡合槽卡合。24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在构成所述座垫框架单元及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使用厚度18MM以下的薄壁的金属制的原料。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薄壁的金属制的原料使用抗拉强度400590MPA的范围的原料。26根据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
16、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在构成所述座垫框架单元及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热处理而实现高刚性化。27根据权利要求926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升降机构部如下设置在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与安装所述安全带固定器部的一方的侧框架面对的另一方的侧框架侧,在位于内侧的板状框架上固定所述传动部的基部的安装部,所述传动部的主体部从形成在位于外侧的板状框架上的贯通孔向外面侧突出。28根据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构成所述座椅滑动装置的所述各滑动件具有下轨道;相对于所述下轨道进行滑动且与所述座垫框架单元连结的上轨道;将所述各上轨道相对于所述各下轨道在适当的滑动位置。
17、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各锁定机构具备由弹性构件形成的弹性锁定构件,该弹性锁定构件支承于所述各上轨道,具有与形成于所述各下轨道的被卡合部卡合的锁定爪,所述弹性锁定构件成为弹性支点而该弹性锁定构件的弹性作用于所述各下轨道及所述各上轨道。29根据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构成所述座椅滑动装置的所述各滑动件具有下轨道;相对于所述下轨道进行滑动且与所述座垫框架单元连结的上轨道;将所述各上轨道相对于所述各下轨道在适当的滑动位置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各下轨道及所述各上轨道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中相对于中心而形成为左右大致对称,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各上轨道的两侧,且分别能够与。
18、所述各下轨道卡合而锁定。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各滑动件具备下轨道和相对于所述下轨道进行滑动且与所述座垫框架单元连结权利要求书CN104321222A5/5页6的上轨道,在所述下轨道设定有变形容易部,在朝向使与所述座垫框架连结的所述上轨道从所述下轨道脱离的方向作用有规定以上的力时,该变形容易部进行变形以免使所述上轨道脱离。31根据权利要求2830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下轨道由弹簧钢形成。32根据权利要求2831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下轨道的底壁部在宽度方向两端角部具有截面圆角形状的部位,且比该截面圆角形状的部位靠内侧的部位成。
19、为向上方突出的台阶部,而且,所述底壁部通过张力的作用而成形为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向上方鼓出的形状。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伴随着负载质量的增加,所述下轨道与上轨道之间的库仑力下降。34根据权利要求283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下轨道及上轨道是通过碰撞力的输入而纵向的截面系数上升且强度及刚性提高的结构。35根据权利要求13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在所述座椅座垫部配设的垫构件具有外侧垫构件,其具有一对侧支承部和后部支承部;内侧垫构件,其由架设在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之间的梁支承,具有能够配设在由所述外侧垫构件包围的范围内的形状,并且前缘部具。
20、有与配置在最前方的梁相比更向前方突出的形状,该内侧垫构件相对于所述外侧垫构件相对可动。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还具有由架设在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之间的梁支承的二维或三维的布制构件,所述内侧垫构件配置在所述布制构件上。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将所述外侧垫构件和内侧垫构件覆盖的表皮件在所述外侧垫构件与内侧垫构件的交界处,被引入所述外侧垫构件与内侧垫构件之间的间隙内,该被引入的部位与所述布制构件连结。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在隔着所述交界的外侧和内侧,在通过将所述表皮件和所述布制构件连结而预先形成的封闭截。
21、面空间内,插入并配设所述外侧垫构件和内侧垫构件。39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所述表皮件和所述布制构件不使用配件,通过缝制或使用面扣件来连结。权利要求书CN104321222A1/34页7交通工具用座椅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航空器、列车、船舶、公共汽车等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尤其是涉及适合作为机动车的驾驶席或副驾驶席用座椅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背景技术0002交通工具用座椅从节能的观点出发,始终要求轻量化以改善燃料利用率。本申请人到目前为止提出了各种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轻量化相关的技术的方案。作为其中的一个方案,提出了取代通常普及的聚氨酯材料而形成为张设有三维立体编织。
22、物的结构来作为座椅靠背部及座椅座垫部的各垫构件这样的方案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张设并使用三维立体编织物,由此即使较薄也能得到充分的缓冲特性振动吸收特性、碰撞能量吸收特性等,能够实现座椅整体的轻量化。而且,同样如专利文献1所示,还提出了如下方法作为框架,在为铁系原料的情况下使用厚度10MM以下这样的薄壁件,在为铝的情况下使用厚度16MM以下这样的薄壁件,从而进行轻量化。0003在先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2302号公报发明内容000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0007上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形成为张设并使用三维立体编织物作为垫构件的结构,因此框架结构不得不具有适合于三维立体编。
23、织物的张设的结构,从而不得不成为专用品。因此,在实现成本的削减上存在课题。尤其是在座椅座垫部,需要对用于弹性支承张设的三维立体编织物的扭杆或螺旋弹簧等弹性构件的结构下功夫,成本容易升高。然而,若将座椅座垫部的垫构件形成为对其下表面进行支承而配置的所谓放置结构类型,则可以使用通用的聚氨酯材料,能够实现成本的减少。当然,即使在使用了聚氨酯材料等的放置结构的垫构件的情况下,也希望与以往的使用了放置结构的垫构件的座椅相比能够更加轻量化。0008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该交通工具用座椅能够应用放置结构的类型的垫构件作为座椅座垫部的垫构件,并且,使用薄壁的金属制原料且具。
24、有规定的刚性、强度,适于轻量化,能够实现成本的减少。而且,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该交通工具用座椅通过将座椅框架分割成多个而分别进行单元化,由此能够进行各单元的生产调整,从而能够有助于进一步的成本的削减,并且即便是单元化的结构也适于轻量化。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0010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座椅座垫部及座椅靠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座垫部具备对座椅座垫部用的垫构件进行支承的座垫框架单元,并且所述座椅靠背部具备对座椅靠背部用的垫构件进行支承的靠背框架单元,构成所述座垫框说明书CN104321222A2/34页8架单元的左右的侧框架分别连结支承于构成座椅。
25、滑动装置的左右的滑动件,且通过由规定厚度以下的薄壁的金属制的原料形成的在前后方向上长的板状框架来构成,在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所述左右的侧框架之间架设有多个梁,所述左右的各侧框架中的至少一方侧的侧框架经由桁架状支承部而支承于所述座椅滑动装置,该桁架状支承部通过与所述滑动件连结的连结支承部、架设在所述左右的侧框架之间的所述各梁、以及将所述各梁之间、所述连结支承部与所述各梁之间沿着与所述各梁的配设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连结的节点间连接部而形成,该桁架状支承部承受前后方向的力。0011优选的是,构成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所述左右的侧框架分别由在外侧及内侧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板状框架的组合构成,在所述内侧及外侧的板。
26、状框架彼此从侧面观察重合的范围内架设的所述梁以各端部附近分别贯通所述内侧及外侧的板状框架且对该内侧及外侧的板状框架进行双支承的方式设置。0012优选的是,所述左右的各侧框架与所述左右的各滑动件的连结支承部设置在所述各侧框架的从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到后缘部之间,并且左右的连结支承部彼此由轴构件连结,所述桁架状支承部通过如下构件而形成,这些构件是所述轴构件;所述多个梁中的配设在所述各侧框架的从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到后缘部之间的两根梁;将所述两根梁的各端部附近之间、所述轴构件的各端部附近与所述两根梁的各端部附近之间分别连接的节点间连接部。0013优选的是,构成所述桁架状支承部的所述各节点间连接部以与。
27、构成所述一方的侧框架的多个板状框架的原料状态相比前后方向的刚性升高的方式形成。优选的是,在所述两根梁间的节点间连接部且在构成所述一方的侧框架的任一所述板状框架上层叠加强连杆,通过该加强连杆形成为相对而言为高刚性。0014优选的是,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一端轴支承于在所述左右的滑动件的靠后侧配置的所述轴构件上的后部连杆,并且具有一端轴支承于在比所述轴构件靠前方配置的轴构件上的左右的前部连杆,所述左右的前部连杆的各另一端轴支承于所述各梁中的在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所述左右的侧框架之间的靠前侧架设的前部梁上,所述左右的后部连杆的各另一端轴支承于所述两根梁中的在更后方侧配置的后部梁上,在至少一方的侧框架侧。
28、设置副连杆,该副连杆的一端轴支承于对所述后部梁的一端进行轴支承的所述轴构件上,另一端轴支承于所述两根梁中的位于比所述后部梁靠前方的位置的另一梁上,所述后部连杆及所述副连杆成为将所述轴构件的各端部附近与所述两根梁的各端部附近之间分别连接的节点间连接部,由此形成所述桁架状支承部。0015优选的是,在所述两根梁中的在左右任一方的侧框架侧配置得更靠后方侧的后部梁的端部支承有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固定器部。优选的是,所述左右的侧框架中的任一方的侧框架侧通过所述桁架状支承部而支承于所述座椅滑动装置,另一方的侧框架侧由四节旋转连锁机构支承,该四节旋转连锁机构通过所述前部连杆及后部连杆、对所述前部连杆及后部连杆的。
29、各一端进行轴支承的所述滑动件、对所述前部连杆及后部连杆的作为旋转自由端的各另一端进行轴支承的所述另一方的侧框架而构成。0016优选的是,在与安装所述安全带固定器部的任一方的侧框架面对的另一方的侧框架侧配设用于将操作部的操作力向所述各连杆传递的升降机构部的传动部,并且,在所述另一方的侧框架侧配置的所述后部连杆与所述传动部之间,配设与构成所述各侧框架的各说明书CN104321222A3/34页9板状框架的原料状态相比为高刚性的驱动连杆。0017优选的是,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经由倾斜机构部而与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左右的各侧框架的所述多个板状框架连结。优选的是,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经由所述倾斜机构部而与所述。
30、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多个板状框架中的一方连结,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构成为使向所述座椅座垫部及所述座椅靠背部施加的力分散到如下的传递路径的结构,这些传递路径是从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经由所述倾斜机构部、经过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多个板状框架中的一方而到达所述座椅滑动装置的传递路径;从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经由所述倾斜机构部、经过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多个板状框架中的另一方而到达所述座椅滑动装置的传递路径。优选的是,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倾斜单元,该倾斜单元具备保持所述倾斜机构部、且与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板状框架连结的座垫用托架;与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连结的靠背用托。
31、架。优选的是,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板状框架与所述座垫用托架分别使一部分重合并通过螺栓接合来连结,并且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与所述靠背用托架分别使一部分重合并通过螺栓接合来连结。优选的是,在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保持有具备与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板状框架连结的座垫用托架的所述倾斜机构部。优选的是,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构成各侧框架的板状框架与所述座垫用托架使一部分重合并通过螺栓接合来连结。0018优选的是,在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中,与所述倾斜机构部相比靠上方的部位成为变形容易部。优选的是,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所述倾斜单元的所述座。
32、垫用托架、及所述倾斜单元的所述靠背用托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位形成为封闭截面形状。优选的是,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及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位形成为封闭截面形状。优选的是,在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的从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到所述倾斜机构部的配设位置之间形成有所述封闭截面形状的部位。0019优选的是,在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位于所述侧框架的上部之间的上部框架结构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引导孔,并且为了进行在所述引导孔内穿过的头枕的头枕杆的高度调整而设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具有锁定用板状板,其在所述引导孔的内表面中的后表面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且与在所述头枕杆上沿长度方向隔开。
33、规定间隔地形成多个的卡合槽卡合;弹性构件,其对所述头枕杆向与所述锁定用板状板卡合的方向施力,所述引导孔以比所述头枕杆的直径大的内径形成,当从通过所述弹性构件向所述锁定用板状板方向施力而使所述卡合槽与所述锁定用板状板卡合的锁定状态起使所述头枕杆向前方位移时,克服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性力而解除所述锁定用板状板与所述卡合槽的卡合,从而能够实施高度调整。0020优选的是,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位于所述侧框架的上部之间的上部框架结构部具备上部管件和与所述上部管件嵌合的上部嵌合框架,在所述靠背框架单元具有与所述上部嵌合框架连结且位于所述一对侧框架之间的背部支承构件,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构成为,通过规定以上的压力来按。
34、压所述座椅靠背部用的垫构件而将所述背部支承构件向后方按压时,所述上部嵌合框架以所述上部管件为中心向前方转动,从而使支承于所述上部框架结构部的头枕向前方位移。说明书CN104321222A4/34页100021优选的是,所述背部支承构件由弹簧件构成,且该背部支承构件的上部以位于所述头枕杆的前方侧和后方侧的方式配设,利用构成所述背部支承构件的弹簧件的上部的弹性力,对于与通过将所述背部支承构件向后方按压而产生的所述头枕的向前方的位移相伴的所述头枕杆的下部侧的向后方的转动、或者通过将所述头枕从后方向前方直接按压而产生的所述头枕杆的下部侧的向后方的转动进行缓冲及限制。0022优选的是,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
35、构成为,在使所述头枕杆的下部侧向后方转动的力为规定以上时,构成所述背部支承构件的弹簧件的上部与形成于所述头枕杆的所述卡合槽卡合。0023优选的是,在构成所述座垫框架单元及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使用厚度18MM以下的薄壁的金属制的原料。优选的是,所述薄壁的金属制的原料使用抗拉强度400590MPA的范围的原料。优选的是,在构成所述座垫框架单元及所述靠背框架单元的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热处理而实现高刚性化。0024优选的是,所述升降机构部如下设置在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与安装所述安全带固定器部的一方的侧框架面对的另一方的侧框架侧,在位于内侧的板状框架上固定所述传动部的基部的安装部,所述传动部。
36、的主体部从形成在位于外侧的板状框架上的贯通孔向外面侧突出。0025优选的是,构成所述座椅滑动装置的所述各滑动件具有下轨道;相对于所述下轨道进行滑动且与所述座垫框架单元连结的上轨道;将所述各上轨道相对于所述各下轨道在适当的滑动位置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各锁定机构具备由弹性构件形成的弹性锁定构件,该弹性锁定构件支承于所述各上轨道,具有与形成于所述各下轨道的被卡合部卡合的锁定爪,所述弹性锁定构件成为弹性支点而该弹性锁定构件的弹性作用于所述各下轨道及所述各上轨道。0026优选的是,构成所述座椅滑动装置的所述各滑动件具有下轨道;相对于所述下轨道进行滑动且与所述座垫框架单元连结的上轨道;将所述各上轨道相。
37、对于所述各下轨道在适当的滑动位置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各下轨道及所述各上轨道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中相对于中心而形成为左右大致对称,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各上轨道的两侧,且分别能够与所述各下轨道卡合而锁定。优选的是,所述各滑动件具备下轨道和相对于所述下轨道进行滑动且与所述座垫框架单元连结的上轨道,在所述下轨道设定有变形容易部,在朝向使与所述座垫框架连结的所述上轨道从所述下轨道脱离的方向作用有规定以上的力时,该变形容易部进行变形以免使所述上轨道脱离。可以是,所述下轨道由弹簧钢形成。优选的是,所述下轨道的底壁部在宽度方向两端角部具有截面圆角形状的部位,且比该截面圆角形状的部位靠内侧的部位成为。
38、向上方突出的台阶部,而且,所述底壁部通过张力的作用而成形为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向上方鼓出的形状。优选的是,伴随着负载质量的增加,所述下轨道与上轨道之间的库仑力下降。优选的是,所述下轨道及上轨道是通过碰撞力的输入而纵向的截面系数上升且强度及刚性提高的结构。0027优选的是,在所述座椅座垫部配设的垫构件具有外侧垫构件,其具有一对侧支承部和后部支承部;内侧垫构件,其由架设在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之间的梁支承,具有能够配设在由所述外侧垫构件包围的范围内的形状,并且前缘部具有与配置在最前方的梁相比更向前方突出的形状,该内侧垫构件相对于所述外侧垫构件相对可动。优选的是,所说明书CN104321222A1。
39、05/34页11述交通工具用座椅还具有由架设在所述座垫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之间的梁支承的二维或三维的布制构件,所述内侧垫构件配置在所述布制构件上。优选的是,将所述外侧垫构件和内侧垫构件覆盖的表皮件在所述外侧垫构件与内侧垫构件的交界处,被引入所述外侧垫构件与内侧垫构件之间的间隙内,该被引入的部位与所述布制构件连结。优选的是,在隔着所述交界的外侧和内侧,在通过将所述表皮件和所述布制构件连结而预先形成的封闭截面空间内,插入并配设所述外侧垫构件和内侧垫构件。优选的是,所述表皮件和所述布制构件不使用配件,通过缝制或使用面扣件来连结。0028发明效果0029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构成座垫框架单元的左右的。
40、侧框架通过由规定厚度以下的薄壁的金属制的原料形成的在前后方向上长的板状框架来构成,在该侧框架之间架设多个梁,而且侧框架中的一方侧或两方经由桁架状支承部而支承于座椅滑动装置。或者,一方侧经由桁架状支承部来支承,另一方侧经由将前部连杆及后部连杆合在一起而成的四节旋转连锁机构来支承。即,配置在与多根梁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侧框架起到纵梁的作用,其结果是,尤其就侧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刚性而言,即便是薄壁的原料也成为规定以上的高刚性。并且,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由此在各侧框架的至少一方侧形成桁架状支承部,该桁架状支承部通过该至少一方侧的侧框架与座椅滑动装置的滑动件的连结支承部、架设在左右的侧框架之间的梁、以及将。
41、各梁之间、连结支承部与各梁之间沿着与各梁的配设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连结的节点间连接部而形成。该节点间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沿前后方向或倾斜方向形成,由此,进一步提高侧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刚性,对于向座垫框架单元输入的前后方向的力发挥高抗力的作用。即,对于沿前后方向施加的力,通过与梁的组合而刚性升高的侧框架来承受,进而,由桁架状支承部或四节旋转连锁机构作为抗力来承受,而且,对于垂直方向的力,经由桁架状支承部或四节旋转连锁机构而通过座椅滑动装置的滑动件的截面来承受。因此,如果通过将构成桁架状支承部或四节旋转连锁机构的前部连杆及后部连杆等由规定厚度的厚板构成,或者将节点间连接部以规定厚度构成,或者在节点间连接。
42、部层叠加强连杆,或者对节点间连接部进行热处理,由此形成为规定以上的高刚性,则除此以外的构件座垫框架单元的侧框架等即使由薄壁的原料形成,也能够耐受从垂直方向、前后方向输入的规定的力,能够实现轻量化。0030另外,通过将座垫框架单元的侧框架由多个板状框架构成,且各板状框架由梁的端部附近进行双支承,由此,即便使用更薄壁的原料作为各板状框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座垫框架单元整体的刚性。而且,通过使用多个板状框架,力的传递路径容易向这各板状框架分散,且通过上述的桁架状支承部和四节旋转连锁机构也向前后分散,因此这一点也有助于利用薄壁的原料来形成各结构构件。0031另外,在将靠背框架单元和座垫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
43、连结的情况下,或者在设置独立的倾斜单元并在其座垫用托架及靠背用托架上连结座垫框架单元及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的情况下,使一部分分别重合,将该重合的范围通过螺栓接合进行连结,由此,即便使用薄壁的构件,也能够提高这些部位的强度。0032另外,在靠背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中,通过设置构件彼此的重合或封闭截面形状,即,通过设置截面系数急变的部位,由此其上方的部位成为刚性相对低的变形容易部。由此,在附加了规定以上的碰撞力时,各侧框架的上方的部位迅速变形,能够吸收附加于靠背说明书CN104321222A116/34页12框架单元上部的力矩,因此有助于减少碰撞力对人体的损伤。而且,若上部框架结构部由上部管件和上。
44、部嵌合框架构成,并且设置与上部嵌合框架连结的背部支承构件,则在施加规定以上的碰撞力而将背部支承构件压入的情况下,上部嵌合框架转动,安装于上部框架结构部的头枕向前方位移,因此该结构也有助于减少头部损伤。0033另一方面,由于是靠背框架单元、座垫框架单元这样按照单元生产并将其进行螺栓结合的结构,因此输入容易分散,座椅滑动装置的锁定机构即使由比较低强度的构件构成,作为座椅整体也能够形成为高强度的结构。而且,由于能够按照单元进行生产,因此通过按照单元进行生产调整,由此能够实现生产成本的减少。0034另外,通过形成为在座垫框架单元的各侧框架间架设有多根梁的结构,由此能够提高如上述那样成为力的传递路径的构。
45、成各侧框架的板状框架的刚性,并且在该梁上能够放置并配置垫构件。因此,能够使用通用的聚氨酯材料作为垫构件,能够有助于低成本化,并且由于是放置结构,不是由座垫板CUSHIONPAN而是由梁来支承垫构件的下表面,因此与使用座垫板的通常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而且,通过使用分割成多个的构件作为垫构件,两者的相对位移作为复原力而发挥作用,因此有助于振动吸收功能的提高。而且,通过使用弹性锁定构件作为座椅滑动装置的锁定机构,或者将下框架由弹性构件构成,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它们的对碰撞力或振动所产生的能量的吸收功能。即,该垫构件或座椅滑动装置的碰撞力或振动吸收功能成为以往在座垫框架单元等设置的金属弹簧等的替。
46、代,因此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实现构件个数的减少所带来的轻量化。附图说明003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外观的从右斜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36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外观的从左斜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37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外观的左侧视图。0038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外观的右侧视图。0039图5A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主视图,图5B是图5A的AA线剖视图。0040图6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0041图7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框架及座椅滑动装置的从右斜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42图8是上述实施方式的。
47、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框架及座椅滑动装置的从左斜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43图9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靠背框架单元、座垫框架单元等的从后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44图10是图9的俯视图。0045图11是图9的右侧视图。0046图12是图9的左侧视图。0047图1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垫框架单元的从右斜前方观察说明书CN104321222A127/34页13到的立体图。0048图14是图13的座垫框架单元的从左斜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49图15是图13的座垫框架单元的俯视图。0050图16是图13的座垫框架单元的分解立体图。0051图17是将图13的座垫框架单元中的。
48、一部分组装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0052图18是用于说明升降机构部的动作的图,图18A是表示上限位置的图,图18B是表示设计基准的位置的图,图18C是表示下限位置的图。0053图19是表示将加强连杆配设在一方侧的侧框架上的座垫框架单元的从右斜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54图20是图19的座垫框架单元的从左斜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55图21是表示将副连杆及加强连杆配设在两侧的侧框架上的座垫框架单元的从右斜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56图22是图21的座垫框架单元的从左斜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57图2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倾斜单元的从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58图24是图23的倾斜单元。
49、的从后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59图25是图23的倾斜单元的分解立体图。0060图2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靠背框架单元的从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61图27是图26的靠背框架单元的从后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62图28是图26的靠背框架单元的分解立体图。0063图29A是图26的靠背框架单元的立体图,图29B是图29A的A向视图,图29C是图29A的B向视图。0064图30是图29A的CC线剖视图。0065图31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从右斜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66图3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从左斜前方观察到的立体图。0067图3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侧视图。0068图3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俯视图。0069图3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主视图。0070图36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后视图。0071图37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0072图38是表示构成锁定机构的弹性锁定构件的安装板部、作用板部、锁定爪的结构的图,图38A是立体图,图38B是侧视图,图38C是主视图,图38D是表示锁定爪与形成于下轨道的被卡合部的卡合状态的图。0073图39A是上述实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