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盘零件控制变形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薄壁盘零件控制变形加工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2831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05 CN 103128312 A *CN103128312A* (21)申请号 201110397059.5 (22)申请日 2011.12.05 B23B 1/00(2006.01) (71)申请人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 (集团) 有限责 任公司 地址 110043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东塔街 6 号 (72)发明人 陈国文 王聪梅 沈志云 马艳玲 齐晓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21001 代理人 张晨 (54) 发明名称 一种薄壁盘零件控制变形加工工艺 (57) 摘要 一。
2、种薄壁盘零件控制变形加工工艺, 采用分 散走刀方式, 车加工盘类零件, 使同一表面在多次 的分散切削过程中完成加工 ; 走刀 (1) 为, 走刀方 向由外向内, 该方式走刀使零件的切削力指向盘 心, 提高零件的刚性 ; 走刀 (2) 由盘心向外加工, 使切削力指向盘体内部, 增强盘体的压应力 ; 走 刀 (3) 由圆弧高点向低点加工, 走刀 (4) 方向与走 刀 (3) 相对, 保证了零件整体受力保持平衡, 又增 加了盘体的刚性 ; 经过上述走刀 (1) (4) 加工 后, 去除了大余量, 再经过与走刀 (1) (4) 方向 一致的走刀 (5) (8) 进行精加工, 使盘体零件在 最终加工过程。
3、中, 整体受力保持平衡。 本发明的优 点 : 提高了加工效率和质量, 减少重复定位, 提高 零件加工精度, 使盘体零件的变形程度得到良好 的控制。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28312 A CN 103128312 A *CN103128312A* 1/1 页 2 1. 一种薄壁盘零件控制变形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薄壁盘零件控制变形加工 工艺, 采用分散走刀方式, 车加工盘类零件, 使同一表面在多次的分散。
4、切削过程中完成加 工 ; 走刀 (1) 为, 走刀方向由外向内, 该方式走刀使零件的切削力指向盘心, 提高零件的刚 性 ; 走刀 (2) 由盘心向外加工, 使切削力指向盘体内部, 增强盘体的压应力 ; 走刀 (3) 由圆弧 高点向低点加工, 走刀 (4) 方向与走刀 (3) 相对, 保证了零件整体受力保持平衡, 又增加了 盘体的刚性 ; 经过上述走刀 (1) (4) 加工后, 去除了大余量, 再经过与走刀 (1) (4) 方 向一致的走刀 (5) (8) 进行精加工, 使盘体零件在最终加工过程中, 整体受力保持平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28312 A 2 1/2 页 3 一种薄。
5、壁盘零件控制变形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领域, 特别提供了一种薄壁盘零件控制变形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零件加工方法主要为根据零件轮廓尺寸, 计算出节点数据值, 根据该值进行 数控编程, 对于余量不均匀的零件来说, 空走刀的时间长, 对于余量均匀的零件, 用同一走 刀方式进行重复式加工, 在零件表面产生方向一致的应力, 加重零件加工中的应力变形程 度。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零件在加工中的变形, 特提供了一种薄壁盘零件控制变 形加工工艺。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壁盘零件控制变形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薄壁盘零 件控制变形加。
6、工工艺, 车加工盘类零件, 走刀方向如图箭头所示。先车加工端面, 然后采用 分散走刀方式, 使同一表面在多次的分散切削过程中完成加工 ; 走刀 1 为, 走刀方向为外向内, 序号 1, 该方式走刀使零件的切削力指向盘心, 提高零件 的刚性 ; 走刀 2, 序号 2, 为从盘心向外加工, 使切削力指向盘体内部, 增强盘体的压应力, 对 零件的变形及使用寿命均有好处 ; 走刀 3, 序号 3, 为圆弧高点向低点加工, 使切削力方向靠 近盘体, 同时加工由陡峭逐渐趋于直线, 使切削力逐渐减小, 同时提高了圆弧接刀的光度 ; 走刀 4, 序号 4, 方向与走刀 3 相对, 同时又都使指向盘体中间, 既。
7、保证了零件整体受力保持 平衡, 又增加了盘体的刚性。经过上述走刀 1 4 加工后, 走刀 5 8, 序号分别为 5 8, 走刀方向分别与走刀 1 4 一致, 最终加工提供了方便切削条件, 零件留有较小均匀的余 量, 经过 5 8 走刀加工后, 零件达到最终加工形状, 因加工余量小, 切削受力随之减小, 同 时 5 8 走刀方向与 1 4 一致, 使盘体零件在最终加工过程中, 整体受力也可保持平衡, 从而达到变形减小的效果。 0005 本发明的优点 : 本发明所述的薄壁盘零件控制变形加工工艺, 提高了数控车床的利用率, 提高了加工 效率和质量, 优化合并工序、 减少重复定位, 提高零件加工精度,。
8、 采用循环数控程序, 减少机 床停机时间, 打破了传统的采用轮廓数控程序一次性加工到位的思维, 采用了分段走刀, 分 区域加工的走刀方式, 使零件应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变形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 图 1 为分散式切削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3128312 A 3 2/2 页 4 0007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壁盘零件控制变形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薄壁盘零件 控制变形加工工艺, 车加工盘类零件, 走刀方向如图箭头所示。先车加工端面, 然后采用分 散走刀方式, 使同一表面在多。
9、次的分散切削过程中完成加工 ; 走刀 1 为, 走刀方向为外向内, 序号 1, 该方式走刀使零件的切削力指向盘心, 提高零件 的刚性 ; 走刀 2, 序号 2, 为从盘心向外加工, 使切削力指向盘体内部, 增强盘体的压应力, 对 零件的变形及使用寿命均有好处 ; 走刀 3, 序号 3, 为圆弧高点向低点加工, 使切削力方向靠 近盘体, 同时加工由陡峭逐渐趋于直线, 使切削力逐渐减小, 同时提高了圆弧接刀的光度 ; 走刀 4, 序号 4, 方向与走刀 3 相对, 同时又都使指向盘体中间, 既保证了零件整体受力保持 平衡, 又增加了盘体的刚性。经过上述走刀 1 4 加工后, 走刀 5 8, 序号分别为 5 8, 走刀方向分别与走刀 1 4 一致, 最终加工提供了方便切削条件, 零件留有较小均匀的余 量, 经过 5 8 走刀加工后, 零件达到最终加工形状, 因加工余量小, 切削受力随之减小, 同 时 5 8 走刀方向与 1 4 一致, 使盘体零件在最终加工过程中, 整体受力也可保持平衡, 从而达到变形减小的效果。 说 明 书 CN 103128312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28312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