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择性回收铜阳极泥中金银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选择性回收铜阳极泥中金银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2571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25714 A *CN102925714A* (21)申请号 201210475657.4 (22)申请日 2012.11.22 C22B 11/00(2006.01) C22B 7/00(2006.01) (71)申请人 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23038 湖南省郴州市有色金属产业园 区福城大道一号 (72)发明人 覃小龙 刘承锰 谢兆凤 刘万里 谭霖 曹永贵 (54) 发明名称 一种选择性回收铜阳极泥中金银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择性回收铜阳极泥中金银 的方。
2、法, 属有色金属湿法冶金及二级资源回收领 域。本发明把铜阳极泥原料经过弱酸环境里以硫 氰酸铵或硫氰酸钠为选择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 选择性浸出金银, 经过加碳酸氢钠调节 pH 第一次 除杂及加硫酸调节 pH 第二次除杂, 得到除杂净化 后的富集金银液, 经过此工艺处理, 使得铜阳极泥 中贵重金属金银直收率分别高达90%与94%以上, 更加利于提高贵金属金银的回收率。本发明适用 从各种铜、 铅阳极泥以及含金银的物料中选择性 提取金、 银, 直收率高且分离彻底, 更加利于提高 贵金属金银的回收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
3、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选择性回收铜阳极泥中金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回收的铜阳极泥为以重量 百分比铅 5%-15%, 含铜 5%-20%, 含锑 4.29%-10%, 含银 5%-20%, 含金 0.02%-1% ; 具体工艺步 骤是 : (1) 把铜阳极泥原料球磨至粒度 300 目以下 ; (2) 对球磨后的铜阳极泥进行选择性高压浸出, 浸出条件 : 液固比为 5-7:1ml/g ; 选择 性浸出剂为硫氰酸铵或硫氰酸钠, 选择性浸出剂浓度为 80-100 g/L ; 酸性环境硫酸浓度为 0.2-0.5。
4、mol/L ; 控制 pH=1-3, 压强 0.5-1.5MPa, 温度控制在 120-200, 反应时间在 2-6 小 时 ; 过滤, 得选择性浸出液 ; 浸出送常规火法回收 ; (3) 选择性浸出液除杂 ; 将选择性浸出液常温下经过加碳酸氢钠调 pH=4-5, 搅拌半小 时后第一次过滤除杂 ; 第一次过滤除杂液继续加 0.1mol/L 硫酸调 pH=2-3, 搅拌半小时后第 二次过滤除杂, 得到含杂质较少的富集金银液 ; 第一和第二次除杂的滤杂合并返选择性高 压浸出再浸 ; (4) 上述的富集金银液加理论值 1.2-1.3 倍的氯化钠沉银, 过滤后的氯化银经过 1.5-2 倍体积的氨水溶解。
5、、 加入 180-200g/L 的水合肼还原、 洗涤最后得到粗银粉 ; 在沉银后液中 加入理论值 1.2-1.3 倍的锌粉置换得到金粉, 过滤废液返回选择性浸出工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25714 A 2 1/4 页 3 一种选择性回收铜阳极泥中金银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择性回收铜阳极泥中金银的方法, 属有色金属湿法冶金及二级 资源回收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国内外铜阳极泥处理仍以传统的火法工艺为主, 因其操作环境差、 污染严 重、 生产周期长、 有价金属得不到综合利用等诸多问题而面临挑战。此外, 火法工艺对中小 企业来说, 投资大、 设备利用。
6、率低、 铅害难解决。特别是采用湿法冶金选择性回收铜阳极泥 中金银的方法是铜阳极泥处理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0003 1986 年 7 月 16 日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 CN85100108, 公开了清华大学华亭亭与席 德立发明的 “从铜电解阳极泥中提取金、 银的萃取工艺” 提出了用二(2-乙基己基)硫醚萃 取金、 银的处理铜阳极泥的工艺流程.包括如下主要工序:预处理,硝酸浸银,萃取提银, 硝酸不溶渣用王水浸金 , 萃取提金。此发明专利需用硝酸浸银与王水浸金, 浸出杂质很多, 虽然经过萃取能大部分分离杂质与金银, 但是对于杂质相的回收以及萃取剂的回收净化带 来一定的麻烦, 不是很好处理。 0004 。
7、1997 年 9 月 10 日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 CN1158905, 公开了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杨宗 荣等人发明的 “从高砷铜阳极泥提取金银及有价金属的方法” 提出包括利用 NaOH 浸出高砷 铜阳极泥, 并用复合萃取剂从溶液中萃取回收金, 其特征是阳极泥在固液比 1 8 20、 温度 80 90条件下, 用 100 300 的 NaOH 浸出, 以除去砷、 铅, 然后利用已知工 艺综合回收金银及其它有价金属。此发明专利所说工艺是 “从高砷铜阳极泥提取金银及有 价金属的方法” , 但是实质上就是对于铜阳极泥的高温常压碱浸脱铅、 砷的工艺, 经过研究 铜阳极泥经过脱出铅、 砷后, 渣中一般都还有2。
8、-5%左右的铅、 砷、 锑, 此外铜99%还是保留在 渣中, 因此对于下一步的常规方法综合回收金银及其他有价金属没有在实质上有多大的改 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择性回收铜阳极泥中金银的方法, 此方法达到了直接 从铜阳极泥中选择性浸出金银高直收率回收金银的效果。 0006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如下 : 一种选择性回收铜阳极泥中金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回收的铜阳极泥为以重量百分比铅 5%-15%, 含铜 5%-20%, 含锑 4.29%-10%, 含银 5%-20%, 含金 0.02%-1% ; 具体工艺步骤是 : (1) 把铜阳极泥原料球磨至粒度 300 目以下 ;。
9、 (2) 对球磨后的铜阳极泥进行选择性高压浸出, 浸出条件 : 液固比为 5-7:1ml/g ; 选择 性浸出剂为硫氰酸铵或硫氰酸钠, 选择性浸出剂浓度为 80-100 g/L ; 酸性环境硫酸浓度为 0.2-0.5mol/L ; 控制 pH=1-3, 压强 0.5-1.5MPa, 温度控制在 120-200, 反应时间在 2-6 小 时 ; 过滤, 得选择性浸出液 ; 浸出送常规火法回收 ; 说 明 书 CN 102925714 A 3 2/4 页 4 (3) 选择性浸出液除杂 ; 将选择性浸出液常温下经过加碳酸氢钠调 pH=4-5, 搅拌半小 时后第一次过滤除杂 ; 第一次过滤除杂液继续加。
10、 0.1mol/L 硫酸调 pH=2-3, 搅拌半小时后第 二次过滤除杂, 得到含杂质较少的富集金银液 ; 第一和第二次除杂的滤杂合并返选择性高 压浸出再浸 ; (4) 上述的富集金银液加理论值 1.2-1.3 倍的氯化钠沉银, 过滤后的氯化银经过 1.5-2 倍体积的氨水溶解、 加入 180-200g/L 的水合肼还原、 洗涤最后得到粗银粉 ; 在沉银后液中 加入理论值 1.2-1.3 倍的锌粉置换得到金粉, 过滤废液返回选择性浸出工序。 0007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 本发明经过弱酸环境里以硫氰酸铵或硫氰酸钠为选择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选择性 浸出金银, 经过加碳酸氢钠调节pH第一次除杂及加。
11、硫酸调节pH第二次除杂, 得到除杂净化 后的富集金银液, 经过此工艺处理, 使得铜阳极泥中贵重金属金银直收率分别高达 90% 与 94%以上, 更加利于提高贵金属金银的回收率。 本发明生产无环境污染, 水系统循环使用, 无 固体废弃物, 回收金银后的渣料可继续进入火法系统回收其中的铅、 铜、 锑等有价金属。本 发明适用从各种铜、 铅阳极泥以及含金银的物料中选择性提取金、 银。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0009 该附图是结合具体的工艺实施方式, 详细的说明了工艺走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 1 铜阳极泥物料成分 : 铅 : 6.97%, 铜 : 16.46%。
12、, 锑 : 6.01%, 银 : 9.8641% , 金 : 0.0465。 0011 此铜阳极泥物料实施方式采用生产流程如图1, 经过球磨至250目, 取500g物料在 硫氰酸铵浓度 85g/L, 用硫酸浓度 0.2mol/L 调节 pH=1.5, 在 5L 实验室用的高压反应釜中 , 液固比5:1 ml/g, 压强控制0.8 MPa, 温度在140条件下反应时间3h, 过滤, 得选择性浸出 液 ; 浸出送常规火法回收 ; 反应完成后冷却过滤, 取反应液缓慢加入碳酸氢钠调 pH=4.0, 搅拌 0.5h 后过滤, 去滤 液缓慢加入0.1mol/L的硫酸调pH=2.0, 搅拌0.5h后过滤得到。
13、净化后的富集金银液, 取富集 金银液加入溶解后理论量 1.2 倍氯化钠沉银, 搅拌 0.5h 后过滤, 滤液为含金液, 滤渣用 1.5 倍体积氨水加热至90溶解完全, 等降温至50后加入180g/L的水合肼还原, 最后洗涤过 滤得到银粉, 含金液用理论值 1.3 倍锌粉置换并洗涤过滤得到金粉。分别得到铅铜渣, 银 粉, 金粉, 其元素成分及直收率如下表 1。 名称重量铅 % 铜 %锑 % 银 %金 %各主要金属直收率 % 铅铜渣413.0g8.1 19.46.9 0.65460.0048铜直收率 : 97.35 银粉47.34g 98.4468 银直收率 : 94.49 金粉0.215g 98。
14、.6591金直收率 : 91.23 0012 表中渣样都为干重。 0013 实施例 2 铜阳极泥物料成分 : 铅 : 8.67%, 铜 : 17.41%, 锑 : 4.29%, 银 : 11.22% , 金 : 0.0394。 0014 此物料实施方式采用生产流程如图 1, 经过球磨至 300 目, 取 600g 物料在硫氰酸 说 明 书 CN 102925714 A 4 3/4 页 5 铵浓度 100g/L, 用硫酸浓度 0.2mol/L 调节 pH=1, 在 5L 实验室用的高压反应釜中 , 液固比 6:1 ml/g, 压强控制 1.2 MPa, 温度在 160条件下反应时间 4h, 反应。
15、完成后冷却过滤, 取反 应液缓慢加入碳酸氢钠调 pH=4.0, 搅拌 0.5h 后过滤, 去滤液缓慢加入 0.1mol/L 的硫酸调 pH=2.0, 搅拌 0.5h 后过滤得到净化后的富集金银液, 取富集金银液加入溶解后理论量 1.3 倍氯化钠沉银, 搅拌 0.5h 后过滤, 滤液为含金液, 滤渣用 2 倍体积氨水加热至 90溶解完 全, 等降温至 50后加入 200g/L 的水合肼还原, 最后洗涤过滤得到银粉, 含金液用理论值 1.2倍锌粉置换并洗涤过滤得到金粉。 分别得到铅铜渣, 银粉, 金粉, 其元素成分及直收率如 下表 2。 名称重量铅 %铜 %锑 %银 %金 %各主要金属直收率 % 。
16、铅铜渣 505.0g 10.1 20.2 5.03 0.62170.0038铜直收率 : 97.65 银粉65.38g 97.8971 银直收率 : 95.08 金粉0.219g 98.8819金直收率 : 91.60 0015 表中渣样都为干重。 0016 实施例 3 铜阳极泥物料成分 : 铅 : 5%, 铜 : 20%, 锑 : 8.7%, 银 : 20% , 金 : 0.02。 0017 此物料实施方式采用生产流程如图1, 经过球磨至300目, 取600g物料在硫氰酸铵 浓度80g/L, 用硫酸浓度0.5mol/L调节pH=1, 在5L实验室用的高压反应釜中,液固比5:1, 压强控制 0。
17、.5 MPa, 温度在 120条件下反应时间 6h, 反应完成后冷却过滤, 取反应液缓慢 加入碳酸氢钠调 pH=5.0, 搅拌 0.5h 后过滤, 去滤液缓慢加入 0.1mol/L 的硫酸调 pH=3.0, 搅 拌0.5h后过滤得到净化后的富集金银液, 取富集金银液加入溶解后理论量1.2倍氯化钠沉 银, 搅拌 0.5h 后过滤, 滤液为含金液, 滤渣用 2 倍体积氨水加热至 90溶解完全, 等降温至 50后加入 200g/L 的水合肼还原, 最后洗涤过滤得到银粉, 含金液用理论值 1.2 倍锌粉置 换并洗涤过滤得到金粉。分别得到铅铜渣, 银粉, 金粉, 其元素成分及直收率如下表 3。 名称重量。
18、铅 % 铜 % 锑 % 银 %金 %各主要金属直收率 % 铅铜渣504.0g11.2 21.3 5.80 0.7110.045铜直收率 : 98.25 银粉67.42g 98.8534 银直收率 : 96.04 金粉0.337g 98.674金直收率 : 92.20 0018 表中渣样都为干重。 0019 实施例 4 铜阳极泥物料成分 : 铅 : 15%, 铜 : 5%, 锑 : 6.01%, 银 : 5% , 金 : 1。 0020 此铜阳极泥物料实施方式采用生产流程如图 1, 经过球磨至 250 目, 取 500g 物料 在硫氰酸铵浓度 90g/L, 用硫酸浓度 0.5mol/L 调节 p。
19、H=3, 在 5L 实验室用的高压反应釜中 , 液固比7:1 ml/g, 压强控制1.5 MPa, 温度在200条件下反应时间2h, 过滤, 得选择性浸出 液 ; 浸出送常规火法回收 ; 反应完成后冷却过滤, 取反应液缓慢加入碳酸氢钠调 pH=5.0, 搅拌 0.5h 后过滤, 去滤 液缓慢加入 0.1mol/L 的硫酸调 pH=3.0, 搅拌 0.5h 后过滤得到净化后的富集金银液, 取富 集金银液加入溶解后理论量 1.2 倍氯化钠沉银, 搅拌 0.5h 后过滤, 滤液为含金液, 滤渣用 1.5 倍体积氨水加热至 90溶解完全, 等降温至 50后加入 180g/L 的水合肼还原, 最后洗 涤。
20、过滤得到银粉, 含金液用理论值 1.3 倍锌粉置换并洗涤过滤得到金粉。分别得到铅铜渣, 银粉, 金粉, 其元素成分及直收率如下表 1。 名称重量铅 %铜 % 锑 % 银 %金 %各主要金属直收率 % 铅铜渣423.0g10.37.6 7.2 0.27450.0866铜直收率 : 97.35 说 明 书 CN 102925714 A 5 4/4 页 6 银粉10.43g 99.1134 银直收率 : 95.67 金粉1.38g 98.3452金直收率 : 90.22 0021 表中渣样都为干重。 说 明 书 CN 102925714 A 6 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5714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