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492920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8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22748.1

申请日:

2012.10.30

公开号:

CN102935368A

公开日:

2013.02.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01J 23/72申请公布日:20130220|||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3/72; C07C11/06; C07C7/163

主分类号:

B01J23/72

申请人:

陕西高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耀斌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高新开发区枫叶大厦C座5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一种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一种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一定温度下,将提供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溶解,并负载于经过预处理的氧化铝载体上,再经干燥、焙烧,即可。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其载体最可几孔半径为15.0nm,小于20nm的孔占总孔体积的80%以上,载体晶型稳定,孔体积为(0.65±0.05)cm3/g,比表面积为(100±10)m2/g。催化剂活性组分呈壳层分布,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良好,可满足工业生产长周期运转的要求。其经工业应用,表明加氢性能与进口催化剂相当,是一种可完全替代同类进口剂的催化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一定温度下,将提供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溶解,并负载于经过预处理的氧化铝载体上,再经干燥、焙烧,即可。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浸渍法将可溶性盐负载于氧化铝载体上。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渍液尝试为6wt%。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溶性盐为Cu(NO3)2。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用于乙烯装置热区分离系统,可使脱丙烷塔塔顶馏出的C3馏分中含有的杂质(主要是丙二烯和丙炔)经加氢后转化为丙烯、丙烷,达到提纯丙烯产品的目的。对C3馏分中杂质的脱除,最常用的三种方法是液相催化选择性加氢法、气相催化选择性加氢法和精馏法。在实际乙烯工业装置上生产聚合级丙烯过程中,由于C3液相选择性加氢具有能耗低、设备少、催化剂负荷量大、反应温度低、副反应少和工艺流程简单、紧凑合理、易于操作及安全等特点,因此一般优先选用液相选择性加氢法来脱除C3馏分中的杂质炔烃及双烯烃。由于裂解原料多变,乙烯装置控制不稳定,致使C3馏分中杂质含量太高,C3加氢催化剂活性下降快,操作周期太短,产物中杂质含量严重超标,影响了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催化剂加氢性能与进口催化剂相当的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一定温度下,将提供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溶解,并负载于经过预处理的氧化铝载体上,再经干燥、焙烧,即可。
优选地,使用浸渍法将可溶性盐负载于氧化铝载体上。
更优选地,浸渍液尝试为6wt%。
或者更优选地,可溶性盐为Cu(NO3)2。
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其载体最可几孔半径为15.0 nm,小于20 nm的孔占总孔体积的80%以上,载体晶型稳定,孔体积为(0.65±0.05)cm3/g,比表面积为(100±10) m2/g。催化剂活性组分呈壳层分布,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良好,可满足工业生产长周期运转的要求。其经工业应用,表明加氢性能与进口催化剂相当,是一种可完全替代同类进口剂的催化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Cu(NO3)2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浸渍于6wt%的Cu2+浸渍液中,于摇床中35℃ 、150 r/min条件下振荡浸渍8 h使之负载于经过预处理的氧化铝载体上,然后沥干,并在110℃通风条件下干燥10 h。最后在马弗炉中550℃条件下焙烧3 h,即可。
实施例二。
然后将实施例一制得的催化剂在2.0MPa的压力,100℃的管心温度及50L/h氢气流量的条件下反应4h,进行活化。
然后在2.0MPa的压力,100℃的入口温度,75/h体积空速及7.8氢油体积比的评价条件下,将上述活化后的催化剂与催化剂BC‑L‑83在280mL绝热床装置上的对比试验结果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实施例一制得的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明显高于催化剂BC‑L‑83,产品中丙烯增量大,杂质脱除率高,其加氢性能已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一种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536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20 CN 102935368 A *CN102935368A* (21)申请号 201210422748.1 (22)申请日 2012.10.30 B01J 23/72(2006.01) C07C 11/06(2006.01) C07C 7/163(2006.01) (71)申请人 陕西高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高新开 发区枫叶大厦 C 座 502 号 (72)发明人 王耀斌 (54) 发明名称 一种裂解 C3 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一种裂解 C。

2、3 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 方法涉及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一种裂 解 C3 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在一定温 度下, 将提供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溶解, 并负载于 经过预处理的氧化铝载体上, 再经干燥、 焙烧, 即 可。 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 其载体最可几孔半径为 15.0nm, 小于 20nm 的孔占总孔体积的 80以上, 载体晶型稳定, 孔体积为 (0.650.05)cm3 g, 比表面积为 (10010)m2 g。催化剂活性组分 呈壳层分布, 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良好, 可满足 工业生产长周期运转的要求。 其经工业应用, 表明 加氢性能与进口催化剂相当, 是一种可完全替代 同类进。

3、口剂的催化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裂解 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一定温度下, 将提供活 性组分的可溶性盐溶解, 并负载于经过预处理的氧化铝载体上, 再经干燥、 焙烧, 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解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使用浸渍法将 可溶性盐负载于氧化铝载体上。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裂解 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浸渍液尝 试为 6wt%。 4. 如权利。

4、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裂解 C3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可溶性盐 为 Cu(NO3)2。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35368 A 2 1/2 页 3 一种裂解 C3 馏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裂解 C3馏分加氢催化剂用于乙烯装置热区分离系统, 可使脱丙烷塔塔顶馏出的 C3 馏分中含有的杂质(主要是丙二烯和丙炔)经加氢后转化为丙烯、 丙烷, 达到提纯丙烯产品 的目的。 对C3馏分中杂质的脱除, 最常用的三种方法是液相催化选择性加氢法、 气相催化选 择性加氢法和精馏法。在实际乙烯工业装置上生产聚合级。

5、丙烯过程中, 由于 C3液相选择性 加氢具有能耗低、 设备少、 催化剂负荷量大、 反应温度低、 副反应少和工艺流程简单、 紧凑合 理、 易于操作及安全等特点, 因此一般优先选用液相选择性加氢法来脱除 C3馏分中的杂质 炔烃及双烯烃。由于裂解原料多变, 乙烯装置控制不稳定, 致使 C3馏分中杂质含量太高, C3 加氢催化剂活性下降快, 操作周期太短, 产物中杂质含量严重超标, 影响了装置安、 稳、 长、 满、 优生产,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催化剂加氢性能与进口催化剂相当的裂解 C3 馏分加氢催化 剂的制备方法。 0004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裂解 C3 馏分。

6、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在一定温度下, 将提 供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溶解, 并负载于经过预处理的氧化铝载体上, 再经干燥、 焙烧, 即可。 0005 优选地, 使用浸渍法将可溶性盐负载于氧化铝载体上。 0006 更优选地, 浸渍液尝试为 6wt%。 0007 或者更优选地, 可溶性盐为 Cu(NO3)2。 0008 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 其载体最可几孔半径为 15.0 nm, 小于 20 nm 的孔占总孔 体积的 80以上, 载体晶型稳定, 孔体积为 (0.650.05)cm3 g, 比表面积为 (10010) m2 g。催化剂活性组分呈壳层分布, 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良好, 可满足工业生产。

7、长周期 运转的要求。 其经工业应用, 表明加氢性能与进口催化剂相当, 是一种可完全替代同类进口 剂的催化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实施例一。 0010 将 Cu(NO3)2 溶解于去离子水中, 并浸渍于 6wt% 的 Cu2+ 浸渍液中, 于摇床中 35 、 150 rmin条件下振荡浸渍8 h使之负载于经过预处理的氧化铝载体上, 然后沥干, 并在 110通风条件下干燥 10 h。最后在马弗炉中 550条件下焙烧 3 h, 即可。 0011 实施例二。 0012 然后将实施例一制得的催化剂在 2.0MPa 的压力, 100的管心温度及 50L/h 氢气 流量的条件下反应 4h, 进行活化。 说 明 书 CN 102935368 A 3 2/2 页 4 0013 然后在2.0MPa的压力, 100的入口温度, 75/h体积空速及7.8氢油体积比的评价 条件下, 将上述活化后的催化剂与催化剂 BC-L-83 在 280mL 绝热床装置上的对比试验结果 见下表。 0014 由上表可见, 实施例一制得的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明显高于催化剂 BC-L-83, 产品中 丙烯增量大, 杂质脱除率高, 其加氢性能已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说 明 书 CN 102935368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