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582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20 CN 102935827 A *CN102935827A* (21)申请号 201210511358.1 (22)申请日 2012.12.04 B60R 3/00(2006.01) A62C 27/00(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市捷达消防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地址 215562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辛庄镇双 浜村工业园 (72)发明人 崔小锋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54) 发明名称 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 (57) 摘要 一种消防车的翻转。
2、式踏脚板结构, 属于消防 车辆技术领域。 消防车包括器材厢厢体, 在器材厢 厢体上配设门, 翻转式踏脚板结构包括一对回转 臂支承机构, 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设置在器材厢 腔的内壁上, 且位于器材厢腔的腔口部位 ; 一对 回转臂, 一端分别与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连接、 另 一端构为自由端 ; 踏脚板, 两端分别与一对回转 臂固定 ; 手动拉架, 与踏脚板连接 ; 一对作用缸, 设置在器材厢腔的对应内壁上, 且分别与一对回 转臂连接。当要使用时, 由消防人员握持手动拉 架将一对回转臂连同踏脚板翻出器材厢腔而构成 悬挂于器材厢腔的腔口的状态, 当要收藏时, 通过 手动拉架将一对回转臂连同踏脚板翻入器杆厢。
3、腔 内, 能延长使用寿命 ; 结构简练, 操作方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 所述的消防车包括具有器材厢腔 (11) 的一器材 厢厢体 (1), 在该器材厢厢体 (1) 上配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器材厢腔 (11) 的门 (12),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包括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 (2), 该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 (2)彼此以面对面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器材厢腔(11)的对应内壁上, 。
4、并且位于器材厢腔(11) 的腔口部位 ; 一对回转臂 (3), 该一对回转臂 (3) 中的其中一个回转臂 (3) 的一端与所述的 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 (2) 中的其中一个回转臂支承机构 (2) 枢转连接, 而一对回转臂 (3) 中的另一个回转臂 (3) 的一端与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 (2) 中的另一个回转臂支承机构 (2) 枢转连接, 一对回转臂 (3) 的另一端构成为展入或展出所述器材厢腔 (11) 的自由端 ; 一踏 脚板 (4), 该踏脚板 (4) 的一端与所述一对回转臂 (3) 中的其中一个回转臂 (3) 的所述另 一端固定, 而踏脚板 (4) 的另一端与一对回转臂 (3) 中的另一个回。
5、转臂 (3) 的所述另一端 固定 ; 一手动拉架 (5), 该手动拉架 (5) 与所述踏脚板 (4) 连接 ; 一对作用缸 (6), 该一对作 用缸(6)彼此以面对面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器材厢腔(11)的对应内壁上, 并且该一对作用缸 (6) 中的其中一个作用缸 (6) 与所述一对回转臂 (3) 中的其中一个回转臂 (3) 的所述一端 连接, 而一对作用缸 (6) 中的另一个作用缸 (6) 与一对回转臂 (3) 中的另一个回转臂 (3) 的所述一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回转臂 支承机构 (2) 包括轴座 (21)、 回转臂轴 (22)。
6、 和轴承座套 (23), 轴座 (21) 固定在所述器材 厢腔 (11) 的内壁上并且位于器材厢腔 (11) 的腔口部位, 回转臂轴 (22) 设置在轴座 (21) 上, 轴承座套 (23) 通过轴承 (231) 转动地设置在回转臂轴 (22) 上, 所述回转臂 (3) 的所述 一端套置在所述回转臂轴 (22) 上, 并且与所述轴承座套 (23) 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对回转 臂 (3) 的所述一端并且在彼此面对面的位置各延伸固定有一作用缸连接销轴 (31), 所述的 作用缸 (6) 与作用缸连接销轴 (31) 连接。 4. 。
7、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3 所述的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 (6) 为弹簧缸。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一对回转臂 (3) 的所述一端的对应两侧各固定有一减振垫 (32)。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垫为橡 胶或尼龙。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踏脚板 (4)上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表面构成有防滑突缘(41), 所述的手动拉架(5 )与 踏脚板 (4) 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的一侧的长度方向连接。 。
8、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踏脚板 (4) 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的一侧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各固定有一拉杆轴座 (42), 所述的手动拉 杆 (5) 与拉杆轴座 (42) 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拉杆 (5)包括一对纵臂(51)和一拉手(52), 一对纵臂(51)的一端与所述的拉杆轴座(42)连接, 拉手 (52) 固定在一对纵臂 (51) 之间并且位于一对纵臂 (51) 的另一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35827 A 2 1/4 页 3 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 技术领域 00。
9、01 本发明属于消防车辆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已有技术通常将踏脚板以焊接或借助于紧固件固定在车辆上, 这种结构的踏脚板 虽然能够满足消防人员的使用要求, 但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其一, 由于踏脚板一经安装于 消防车上, 便始终如一地犹如一枚翅膀展出于车身的侧部, 具体地讲, 即使在非启用状态 下, 踏脚板仍以待机状态展开在车身侧部, 因而易造成不必要的阻碍 ; 其二, 容易遭到损坏 ; 其三, 不利于保障车辆的整洁及观瞻效果。 0003 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有消防车的踏脚板结构, 实用新型专利授 权公告号 CN200973933Y 。
10、推荐有 “消防车踏脚板结构” , 该专利是针对消防车的器材厢设置 的, 即为了便于消防人员站在踏脚板上从器材厢的厢腔提取所需的消防器材而设置的, 并 且在非启用状态下可将整个踏脚板折展到消防车的对应于器材厢的外底部, 从而可以消除 前述的三点技术问题 : 发明专利公开号 CN101214801A 提供有 “联动踏脚板结构” , 该专利 也是针对于器材厢设计的, 与前述 CN200973933Y 具有异曲同功之效 ; 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 CN101480936B 揭示有 “消防车的活动踏脚板装置” , 该专利方案依然是针对器材厢设计的 并且同样可以体现前述 CN200973933Y 的技术效果 。
11、; 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 CN101480935B 介 绍有 “消防车的活动踏脚板结构” 以及 CN101973233B 披露有 “消防车用的联动式踏脚板结 构” , 这两项专利方案既可以应用于器材厢, 也可以配置于其它部位如乘员室门的部位, 同 样能够消除前述的三点不利因素。 0004 并非限于上述文献公开的消防车的踏脚板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在启用状态下由消 防人员以手动方式将踏脚板展出车体, 而在非使用状态下使其处于隐蔽状态。但是存在以 下欠缺 : 其一, 尽管在非使用状态可将踏脚板隐蔽到车辆的底部或底侧部, 但并不能将踏脚 板在非使用状态收藏到器材厢的厢腔内, 因此依然存在损及踏脚板之虞, 因。
12、为当车辆在途 经道路上的障碍物或类似的障碍时, 有可能遭障碍物撞击 ; 其二, 使用寿命短, 由于踏脚板 在非使用状态下虽然位于车辆底部, 但是依然暴露于外界, 从而易遭到环境影响, 例如易锈 蚀而缩短使用寿命。 0005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 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 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 的技术方案, 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反复的模拟试验, 结 果证明是切实有效的。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非使用状态下整体地翻转到器材厢的厢腔 内而藉以防止损坏并且避免暴露于外部环境而影响使用寿命和有利于简化结构并且有益 于体现操作方便的消防车的翻。
13、转式踏脚板结构。 0007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 所述的消防车 说 明 书 CN 102935827 A 3 2/4 页 4 包括具有器材厢腔的一器材厢厢体, 在该器材厢厢体上配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器材厢腔的 门, 所述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包括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 该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彼此以面 对面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器材厢腔的对应内壁上, 并且位于器材厢腔的腔口部位 ; 一对回转 臂, 该一对回转臂中的其中一个回转臂的一端与所述的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中的其中一个 回转臂支承机构枢转连接, 而一对回转臂中的另一个回转臂的一端与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 中的另一个回转臂支。
14、承机构枢转连接, 一对回转臂的另一端构成为展入或展出所述器材厢 腔的自由端 ; 一踏脚板, 该踏脚板的一端与所述一对回转臂中的其中一个回转臂的所述另 一端固定, 而踏脚板的另一端与一对回转臂中的另一个回转臂的所述另一端固定 ; 一手动 拉架, 该手动拉架与所述踏脚板连接 ; 一对作用缸, 该一对作用缸彼此以面对面的状态设置 在所述器材厢腔的对应内壁上, 并且该一对作用缸中的其中一个作用缸与所述一对回转臂 中的其中一个回转臂的所述一端连接, 而一对作用缸中的另一个作用缸与一对回转臂中的 另一个回转臂的所述一端连接。 0008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包括轴座、 回。
15、转臂 轴和轴承座套, 轴座固定在所述器材厢腔的内壁上并且位于器材厢腔的腔口部位, 回转臂 轴设置在轴座上, 轴承座套通过轴承转动地设置在回转臂轴上, 所述回转臂的所述一端套 置在所述回转臂轴上, 并且与所述轴承座套固定连接。 0009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的一对回转臂的所述一端并且在彼此 面对面的位置各延伸固定有一作用缸连接销轴, 所述的作用缸与作用缸连接销轴连接。 0010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作用缸为弹簧缸。 0011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的一对回转臂的所述一端的对应两侧 各固定有一减振垫。 0012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
16、例中, 所述的减振垫为橡胶或尼龙。 0013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的踏脚板上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 上的一侧表面构成有防滑突缘, 所述的手动拉架与踏脚板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的一侧的长 度方向连接。 0014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踏脚板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的一侧的 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各固定有一拉杆轴座, 所述的手动拉杆与拉杆轴座连接。 0015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手动拉杆包括一对纵臂和一拉 手, 一对纵臂的一端与所述的拉杆轴座连接, 拉手固定在一对纵臂之间并且位于一对纵臂 的另一端。 0016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当要使用时, 由消防。
17、人员握持手动拉架将一对回转臂连同 踏脚板翻出器材厢腔而构成悬挂于器材厢腔的腔口的状态, 当要收藏时, 同样通过手动拉 架将一对回转臂连同踏脚板翻入器杆厢腔内, 因此不会因暴露于外部而受损, 有利于延长 使用寿命 ; 整体结构简练, 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0018 图 2 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2935827 A 4 3/4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 益效果,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 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 明方案的限制, 任。
18、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 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0020 请参见图 1, 给出了消防车的具有器材厢腔 11 的器材厢厢体 1, 在器材厢厢体 1 上 即在器材厢厢体 1 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器材厢腔 11 开启或关闭的门 12, 在本实施例中门 12 为卷帘门 (即卷闸门) 。 0021 给出了属于本发明消防车的翻转式踏脚板结构的结构体系的一对回转臂支承机 构 2, 该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 2 彼此以面对面的状态设置在前述厢腔 11 的对应内壁上, 即 设置在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 右内壁上, 并且位于器材厢腔11的腔口的部位, 当前述的门 12 关闭器。
19、材厢腔 11 时便对回转臂支承机构 2 遮蔽, 反之同例。各回转臂支承机构 2 包括轴 座 21、 回转臂轴 22 和轴承座套 23, 轴座 21 固定在器材厢腔 11 的内壁上, 位于前述器材厢 腔 11 的腔口部位, 回转臂轴 22 设置在轴座 21 上, 轴承套 23 通过轴承 231 转动地设置在回 转臂轴 22 上, 在轴承套 23 朝向下面即将描述的回转臂 3 的一侧扩设有一法兰边 232, 在法 兰边 232 上并且围绕法兰边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一组轴承座套固定孔 2321。 0022 给出了翻转式踏脚板结构的结构体系的一对回转臂 3, 该一对回转臂 3 中的其中 一个回转臂 3。
20、(左侧的一个) 的一端即上端与前述的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 2 中的其中一个 回转臂支承机构 2(左侧的一个) 枢转连接, 而该一对回转臂 3 中的另一个回转臂 3(右侧 的一个) 一端即上端与一对回转臂支承机构 2 中的另一个回转臂支承机构 3(右侧的一个) 枢转连接, 一对回转臂3的另一端即图示状态的下端构成为展入或展出器材厢腔11的自由 端。 0023 由于一对回转臂 3 与前述回转臂支承机构 2 的连接方式是相同的, 因此申请人择 其一进行说明, 在回转臂3的前述一端并且在背对轴承座套23的一侧固定有一作用缸连接 销轴31, 并且在回转臂3的所述一端开设有一轴孔33, 前述的回转臂轴22探。
21、入于该轴孔33 内, 并且用螺母 221 限定。又, 在回转臂 3 的所述一端并且围绕轴孔 33 的周围间隔开设有 一组轴承座套连接孔 34, 该一组轴承座套连接孔 34 的位置与前述轴承座套固定孔 2321 相 对应, 并且用固定螺钉 341 在对应于轴承座套连接孔 34 的位置与轴承座套固定孔 2321 固 定, 从而使回转臂 3 与轴承座套 23 枢转连接。 0024 以图 1 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 在回转臂 3 的所述一端的上下对应两侧的部位各固 定有一材料优选为橡胶或尼龙的减振垫 32, 在回转臂 3 处于图 1 所示的使用状态时即展出 或称翻转出器材厢腔 11 时, 下部的减振垫 。
22、32 与器材厢腔 11 的底壁相贴触, 反之, 当回转臂 3 在非使用状态下即翻转入器材厢腔 11 内时, 上部的减振垫 32 便与器材厢腔 11 的底壁相 接触。由此而可起到避免回转臂 3 与器材厢腔 11 硬摩擦的作用。 0025 给出了一踏脚板 4, 该踏脚板 4 的一端用踏脚板固定螺钉 43 与前述的一对回转臂 3中的其中一个回转臂3的另一端即图示的下端固定, 而踏脚板4的另一端同样用踏脚板固 定螺钉 43 与一对回转臂 3 中的另一个回转臂 3 的另一端即图示状态的下端固定。在踏脚 板 4 处于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的一侧 (图 1 所示状态即是) 的两端各固定有一拉杆轴座 42。 002。
23、6 为了防止打基础滑, 在踏脚板 4 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表面设计有防滑突缘 说 明 书 CN 102935827 A 5 4/4 页 6 41, 防滑突缘 41 并非限于图 1 所示的线条形状, 例如还可使用浮点状或其它类似的形状。 0027 给出了一手动拉架 5, 该手动拉架 5 包括一对纵臂 51 和一拉手 52, 以图 1 所示位 置状态为例, 一对纵臂 51 的上端各用销轴 511 与前述的拉杆轴座 42 铰接, 拉手 52 连接在 一对纵臂 51 之间, 并且位于一对纵臂 51 的下端。 0028 本发明推荐的一对作用缸 6 彼此以面对面的状态连接在器材厢腔 11 的对应内壁 上。
24、, 该一对作用缸 6 中的其中一个作用缸 6 与前述的一对回转臂 3 中的其中一个回转臂 3 的所述一端的作用缸连接销轴 31 连接, 而一对作用缸 6 中的另一个作用缸 6 与一对回转臂 3 中的另一个回转臂 3 的所述一端的作用缸连接销轴 31 连接。在本实施例中, 一对作用缸 6 均为弹簧缸 (业界习惯称为弹簧气缸或气弹簧缸) 。 0029 请参见图 2, 在图 2 中申请人用虚线或称点划线分别示意了本发明的两种状态, 前 者为处于器材厢腔 11 内的状态, 后者为自器材厢腔 11 内翻转至器材厢腔 11 外处于使用状 态。当要将本发明从器材厢腔 11 展出即翻转至器材厢腔 11 外时, 由消防人员手握手动拉 架 5 的拉手 51 并向外拽引, 一对回转臂 3 连同轴承座套 23 回转, 直至使一对回转臂 3 的前 述另一端连同踏脚板4引出器材厢腔11。 在该状态下, 消防人员可进出器材厢腔11取用相 应的消防器材。当救灾结束后并且在器材返回器材厢腔 11 内后, 那么只要按前述的相反操 作而使一对回转臂 3 连同踏脚板 4 翻转到器材厢腔 11 内, 并且关闭门 12。 说 明 书 CN 102935827 A 6 1/2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35827 A 7 2/2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35827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