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4491966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9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30857.9

申请日:

2011.08.12

公开号:

CN102930885A

公开日:

2013.02.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11B 23/40申请公布日:201302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11B 23/40申请日:20110812|||公开

IPC分类号:

G11B23/40

主分类号:

G11B23/40

申请人:

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赖俊文; 郭起祥; 黄识忠

地址:

中国台湾桃园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史新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在数据面将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预定移动半径;读取地址信息的地址序号,代入定位通式计算实际移动半径;由实际移动半径减预定移动半径,计算移动误差;并比较实际移动半径与预定移动半径,决定移动光学读取头的补偿方向;在光盘片标签面,将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预定移动半径;根据决定的补偿方向,补偿移动误差,以完成标签面定位。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其步骤包含:
(1)在光盘片的数据面将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一预定移动半径;
(2)读取地址信息,将其中地址序号代入一定位通式,计算实际移动半径;
(3)将实际移动半径减预定移动半径,计算移动误差,并将移动误差除以预设步距,获得补偿商数及余数;
(4)比较实际移动半径大于预定移动半径,决定向光盘片内圈移动光学读取头补偿方向,实际移动半径不大于预定移动半径时,则决定向光盘片外圈移动光学读取头补偿方向;
(5)在光盘片标签面,将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该预定移动半径;及
(6)根据该决定的补偿方向,移动光学读取头该补偿商数的步数,再微调物镜该补偿余数步,以完成定位。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其中该实际移动半径R,由读取的该地址序号A,代入利用一已知比例常数f、已知距离光盘片圆心半径Rs与地址序号As的基准点,所形成的下列该定位通式计算所得:由
R=[Rs2‑(As‑A)×w×f/π]1/2
其中w为光盘片数据轨的宽度。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其中该比例常数f利用光盘片数据面上已知距光盘片圆心半径R1及R2、地址序号A1及A2的任两点,其间移动的环状与数据轨面积的下列关系式求得:
f=[π×(R22‑R12)]/[(A2‑A1)×w]。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其中DVD‑ROM盘片的该比例常数f为5154.501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其中该基准点的半径未大于预定移动半径一预定距离时,将读取的该地址序号A与该基准点的地址序号As比较,地址序号A小于基准地址序号As时,选择该定位通式,而地址序号A大于基准地址序号As时,则选择定位通式:
R=[Rs2+(A‑As)×w×f/π]1/2
计算该实际移动半径R。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其中该预定移动半径设为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距离,使光学读取头移至标签面基准第一轨。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其中该预定移动半径设为标签面锯齿型信息图案中点的距离。

说明书

说明书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机,特别是涉及光盘机中的光学读取头,在光盘片标签面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光盘片的标签面并未设置数据轨或地址等,指引光学读取头移动定位,光学读取头必须藉由其他移动定位方式,才能在标签面上绘制正确的图案。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光盘片标签面的示意图。光盘片10的标签面11,根据标签面的规格,在中心设置操作特征区(Control Feature Zone)12,包含外环(Outer Ring)13以及设置有400个幅丝(Spoke)的内环(Inner Ring)14。外环13提供光盘片标签面10的相关信息图案,例如:媒体ID(Media ID Field)、锯齿型(saw‑tooth)以及索引标记(index mark)等记号部。其中锯齿型信息图案提供标签面的径向定位参考而内环14的幅丝则提供标签面的角度定位参考。
如图2所示,为锯齿型信息图案的径向定位的示意图。光学读取头读取锯齿型信息图案时,光盘片以转动方向R旋转,光学读取头光束投射在操作特征区的任一线L上。由于信息图案的光反射率较高,光学读取头投射的光束F触及锯齿型信息图案时,会出现读取的高讯号,直到离开信息图案,就会产生读取的低讯号。根据光盘片标签面的规格书规定,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位置I距离圆心为23.8μm,而锯齿型信息图案的顶点距离圆心为21.8μm,锯齿型信息图案的高度为0.65μm,而底长为b。由读取的高讯号长度a,即可利用下列公式(1)计算出光学读取头由现在线L的位置移动至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位置I的径向移动长度X:
X=(23.8‑21.8)+0.65*[a/b]    (1)
再由光学读取头移动一步的距离,推算光学读取头移动所需步数,使光学读取头移动到基准第一轨位置I的定位,以正确绘制标签。
然而,光学读取头必须移动到操作特征区中才能读取信息图案讯号,光盘片标签面的讯号较差,且锯齿型信息图案易受到刮伤,而造成读取高讯号长度或低讯号长度的错误,加上光学读取头移动一步的距离也有误差,均会影响光学读取头在光盘片标签面径向方向移动的精确度,导致无法精确到达基准第一轨位置进行绘制标签。因此先前技术光学读取头在光盘片标签面上定位的方法上,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利用定位通式将数据轨的地址序号转换成距离光盘片圆心的半径,取代锯齿型信息图案,以校正光学读取头的移动误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藉由移动误差的补偿商数及余数,移动光学读取头及微调物镜,以提升光学读取头在光盘片标签面定位的品质。
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在光盘片的数据面将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一预定移动半径;读取地址信息,将其中地址序号代入一定位通式,计算实际移动半径;由实际移动半径减预定移动半径,计算移动误差,并将移动误差除以预设步距,获得补偿商数及余数;比较实际移动半径与预定移动半径,决定移动光学读取头的补偿方向;在光盘片标签面,将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预定移动半径;根据决定的补偿方向,移动光学读取头该补偿商数的步数,再微调物镜该补偿余数步,以完成定位。
本发明的实际移动半径R,由读取的该地址序号A,代入利用一已知比例常数f、已知距离光盘片圆心半径Rs与地址序号As的基准点,已知光盘片数据轨的宽度w,所形成的定位通式R=[Rs2‑(As‑A)×w×f/π]1/2计算所得。对于基准点的半径未大于预定移动半径一预定距离时,需将读取的该地址序号A与该基准点的地址序号As比较,地址序号A小于基准地址序号As时,选择前述定位通式,而地址序号A大于基准地址序号As时,则选择定位通式R=[Rs2+(A‑As)×w×f/π]1/2,计算该实际移动半径R。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光盘片标签面的示意图。
图2为锯齿型信息图案径向定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计算比例常数f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光盘片数据面定位校正示意图。
图5为选择定位通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在标签面的定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光盘片
11  标签面
12  操作特征区
13  外环
14  内环
20  光学读取头
21  数据面
22  数据轨
23  主轴马达
24  机构原点
25  标签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3及图4,图3为本发明计算比例常数f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光学读取头在光盘片数据面定位校正示意图。由于光盘片标签面并无数据轨供光学读取头20定位,因此本发明先在光盘片数据面21对光学读取头20进行定位校正。根据光盘片的规格,数据面21从内圈至外圈围绕固定宽度w的数据轨22,沿着数据轨22划分多个数据区块,每一数据区块标示地址(Address),地址内含数据区块所在数据轨22依序的地址序号,但仅在特别的几个地址标示距离光盘片圆心O的半径。以DVD‑ROM盘片为例,数据轨的宽度w为0.74μm,点B1地址0x2A480数据轨的地址序号A1为173184,对应的位置距圆心O的半径R1为23400μm,而点B2地址0x30000数据轨的地址序号A2为196608,对应的位置距圆心O的半径R2为24000μm。因为数据面21并非各个地址均标示距离光盘片圆心O的半径,无法依据数据面21标示的地址信息,直接校正光学读取头20行走的距离。
如图3所示,因此本发明首先让光学读取头20在光盘片数据面21上已知距圆心O半径的任两点移动,例如由距离光盘片圆心O为R1的B1点移动至距离光盘片圆心O为R2的B2点,在光盘片数据面21上所扫过的环状面积可视为:π×(R22‑R12);另因光盘片数据面21是以数据轨22绕着光盘片圆心O围成,如将数据轨依序标示的地址地址序号视为代表数据轨长度,光学读取头20从数据轨地址序号A1的B1点至地址序号A2的B2点所围成的面积,亦可视为由一数据轨宽度w及地址序号(A2‑A1)所形成的长条形面积;因此环状面积与长条形面积之间存在一比例常数f,如下列公式(2),
π×(R22‑R12)=(A2‑A1)×w×f    (2)
可获得比例常数
f=[π×(R22‑R12)]/[(A2‑A1)×w]    (3)
例如利用前述DVD‑ROM盘片点B1及B2已知地址信息的R1、R2、A1、A2及w代入公式(3),则可获得地址序号转换距离圆心O半径的比例常数f=5154.5017。CD盘片亦可比照求出比例常数f。
如图4所示,利用比例常数f及一已知距离圆心O半径Rs与地址序号As的基准点Bs。对于光学读取头20在数据面21移动至任何位置的点B,由其地址序号A代入公式(2),就可获得点B距圆心O半径R的第一定位通式(4),
R=[Rs2‑(As‑A)×w×f/π]1/2    (4)
而可由移动点B地址所含的地址序号A,快速计算出相对距离圆心O的半径R。
因此,对光学读取头20在数据面21移动定位校正时,因主轴马达23的半径R0的周缘是限制光学读取头20在光盘片内圈移动的端点,而形成光学读取头20移动的机构原点24,光学读取头20自机构原点24向光盘片外圈移动预定距离D时,除以光学读取头20预设的步距d,就是光学读取头20应行走的步数N=D/d。预定距离D加上主轴马达23的半径R0后,等于光学读取头20预定移动半径D+R0。由光学读取头20行走步数N后,读取所在点B的地址序号A,代入第一定位通式(4),即可获得点B的实际移动半径R。比较实际移动半径R与预定移动半径D+R0,就可算出光学读取头20的移动误差ΔD,实际移动半径R大于预定移动半径D+R0,光学读取头20需向光盘片内圈移动误差ΔD进行补偿校正,而实际移动半径R小于预定移动半径D+R0,光学读取头20续向光盘片外圈移动误差ΔD进行补偿校正。
如图5所示,为选择定位通式示意图。前述光学读取头20移动的点B小于基准点Bs,与推导第一定位通式(4)所用点B1、B2的相对位置相同,自可适用第一定位通式(4)。但当光学读取头20移动的点B’大于基准点Bs,与推导第一定位通式(4)所用点B1、B2的相对位置相反,第一定位通式(4)自无法适用。应考虑推导第一定位通式(4)的正负符号改变,以推导出第二定位通式(5),
R=[Rs2+(A‑As)×w×f/π]1/2    (5)
因此为简化校正程序,应选择基准点Bs的半径大于预定移动半径一预定距离,例如校正的是光学读取头20移动至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距离圆心为23.8μm,就应选择大于基准第一轨距离圆心预定距离的基准点Bs。否则选择的基准点Bs接近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的距离时,就需将读取所在点B的地址序号A与基准点Bs的地址序号As比较,地址序号A小于基准地址序号As时,选择第一定位通式(4),而地址序号A大于基准地址序号As时,则选择第二定位通式(5),以计算相对距离圆心O的半径R。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在标签面的定位示意图。本发明在标签面25定位时,将光学读取头20移动预定距离D加上主轴马达23半径R0设为移动至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I距离圆心为23.8μm。预定距离D除以光学读取头20预设的步距d,光学读取头20自机构原点24移动至基准第一轨I需行走N=D/d步数。根据在数据面的校正,移动预定距离D所产生移动误差ΔD,除以光学读取头20预设的步距d,获得一补偿商数K1及余数K2,并根据在数据面实际移动半径与预定移动半径D+R0的大小比较,决定光学读取头20需向光盘片内圈或外圈移动误差ΔD进行补偿。到达实际移动半径R0+N×d后,补偿时移动光学读取头20补偿商数K1步,然后对不足一步的补偿余数K2,微调移动物镜25余数K2步距离,使光学读取头20移动至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I距离圆心为23.8μm,达到基准定位。
请参考图7,为本发明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在光盘片的数据面开始执行校正程序;接着进入步骤S2,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预定移动半径;在步骤S3,读取地址信息,将其中地址序号代入定位通式,计算实际移动半径;在步骤S4中,将实际移动半径减预定移动半径,计算移动误差,并将移动误差除以预设步距,获得补偿商数及余数;接着进入步骤S5,比较实际移动半径是否大于预定移动半径?以决定光学读取头补偿移动方向,假如实际移动半径大于预定移动半径,则至步骤S6决定向光盘片内圈移动光学读取头补偿方向,假如实际移动半径不大于预定移动半径,则至步骤S7决定向光盘片外圈移动光学读取头补偿方向。决定补偿方向后,再进入步骤S8,在光盘片标签面,将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预定移动半径;在步骤S9中,根据最后进入步骤S10,使光学读取头到达标签面的半径,以完成定位。
前述本发明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的流程可将预定移动半径设为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距离23.8μm,则可使光学读取头正确移至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到达绘制标签图案的基准定位。本发明亦可将预定移动半径设为标签面锯齿型信息图案中点的距离,将光学读取头移至光盘片标签面上信息图案的中心,以提升读取信息的正确性。
因此,由前述本发明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即可藉由定位通式将数据轨的地址序号转换成距离光盘片圆心的半径,先在数据面校正光学读取头的移动误差,达到取代锯齿型信息图案的目的。此外,本发明亦可利用移动误差除以光学读取头的步距,所获得的补偿商数及余数,在标签面对已移动预定移动半径的光学读取头,以移动光学读取头及微调物镜,进行直接补偿,达到提升光学读取头在光盘片标签面定位及绘制图案的品质。
以上所述者,仅用以方便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所述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变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下,皆属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

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088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30885 A *CN102930885A* (21)申请号 201110230857.9 (22)申请日 2011.08.12 G11B 23/40(2006.01) (71)申请人 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桃园县 (72)发明人 赖俊文 郭起祥 黄识忠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史新宏 (54) 发明名称 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57) 摘要 一种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在数据面将光 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预定移动半径 ; 读取 地址。

2、信息的地址序号, 代入定位通式计算实际移 动半径 ; 由实际移动半径减预定移动半径, 计算 移动误差 ; 并比较实际移动半径与预定移动半 径, 决定移动光学读取头的补偿方向 ; 在光盘片 标签面, 将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预定移 动半径 ; 根据决定的补偿方向, 补偿移动误差, 以 完成标签面定位。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5 页 1/1 页 2 1. 一种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其步骤包含 : (1) 在光盘片的数据面将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

3、点移动至一预定移动半径 ; (2) 读取地址信息, 将其中地址序号代入一定位通式, 计算实际移动半径 ; (3) 将实际移动半径减预定移动半径, 计算移动误差, 并将移动误差除以预设步距, 获 得补偿商数及余数 ; (4) 比较实际移动半径大于预定移动半径, 决定向光盘片内圈移动光学读取头补偿 方向, 实际移动半径不大于预定移动半径时, 则决定向光盘片外圈移动光学读取头补偿方 向 ; (5) 在光盘片标签面, 将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该预定移动半径 ; 及 (6) 根据该决定的补偿方向, 移动光学读取头该补偿商数的步数, 再微调物镜该补偿余 数步, 以完成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

4、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其中该实际移动半径R, 由读取的该地 址序号 A, 代入利用一已知比例常数 f、 已知距离光盘片圆心半径 Rs 与地址序号 As 的基准 点, 所形成的下列该定位通式计算所得 : 由 R Rs2-(As-A)wf/1/2 其中 w 为光盘片数据轨的宽度。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其中该比例常数 f 利用光盘片数据面 上已知距光盘片圆心半径 R1 及 R2、 地址序号 A1 及 A2 的任两点, 其间移动的环状与数据轨 面积的下列关系式求得 : f (R22-R12)/(A2-A1)w。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其中 D。

5、VD-ROM 盘片的该比例常数 f 为 5154.5017。 5.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其中该基准点的半径未大于预定移动 半径一预定距离时, 将读取的该地址序号 A 与该基准点的地址序号 As 比较, 地址序号 A 小 于基准地址序号 As 时, 选择该定位通式, 而地址序号 A 大于基准地址序号 As 时, 则选择定 位通式 : R Rs2+(A-As)wf/1/2 计算该实际移动半径 R。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其中该预定移动半径设为标签面的基 准第一轨距离, 使光学读取头移至标签面基准第一轨。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光盘片标签。

6、面定位方法, 其中该预定移动半径设为标签面锯齿 型信息图案中点的距离。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30885 A 2 1/5 页 3 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机, 特别是涉及光盘机中的光学读取头, 在光盘片标签面的 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光盘片的标签面并未设置数据轨或地址等, 指引光学读取头移动定位, 光学 读取头必须藉由其他移动定位方式, 才能在标签面上绘制正确的图案。 0003 如图1所示, 为现有技术光盘片标签面的示意图。 光盘片10的标签面11, 根据标签 面的规格, 在中心设置操作特征区 (Control Feature Zo。

7、ne)12, 包含外环 (Outer Ring)13 以及设置有 400 个幅丝 (Spoke) 的内环 (Inner Ring)14。外环 13 提供光盘片标签面 10 的 相关信息图案, 例如 : 媒体ID(Media ID Field)、 锯齿型(saw-tooth)以及索引标记(index mark)等记号部。 其中锯齿型信息图案提供标签面的径向定位参考而内环14的幅丝则提供 标签面的角度定位参考。 0004 如图 2 所示, 为锯齿型信息图案的径向定位的示意图。光学读取头读取锯齿型信 息图案时, 光盘片以转动方向 R 旋转, 光学读取头光束投射在操作特征区的任一线 L 上。由 于信息。

8、图案的光反射率较高, 光学读取头投射的光束 F 触及锯齿型信息图案时, 会出现读 取的高讯号, 直到离开信息图案, 就会产生读取的低讯号。根据光盘片标签面的规格书规 定, 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位置 I 距离圆心为 23.8m, 而锯齿型信息图案的顶点距离圆心为 21.8m, 锯齿型信息图案的高度为0.65m, 而底长为b。 由读取的高讯号长度a, 即可利用 下列公式 (1) 计算出光学读取头由现在线 L 的位置移动至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位置 I 的径 向移动长度 X : 0005 X (23.8-21.8)+0.65*a/b (1) 0006 再由光学读取头移动一步的距离, 推算光学读取头移动所需。

9、步数, 使光学读取头 移动到基准第一轨位置 I 的定位, 以正确绘制标签。 0007 然而, 光学读取头必须移动到操作特征区中才能读取信息图案讯号, 光盘片标签 面的讯号较差, 且锯齿型信息图案易受到刮伤, 而造成读取高讯号长度或低讯号长度的错 误, 加上光学读取头移动一步的距离也有误差, 均会影响光学读取头在光盘片标签面径向 方向移动的精确度, 导致无法精确到达基准第一轨位置进行绘制标签。因此先前技术光学 读取头在光盘片标签面上定位的方法上, 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利用定位通式将数据轨的地址 序号转换成距离光盘片圆心的半径, 取。

10、代锯齿型信息图案, 以校正光学读取头的移动误差。 0009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藉由移动误差的补偿商数 及余数, 移动光学读取头及微调物镜, 以提升光学读取头在光盘片标签面定位的品质。 0010 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在光盘片的数据面 说 明 书 CN 102930885 A 3 2/5 页 4 将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一预定移动半径 ; 读取地址信息, 将其中地址序号代入一 定位通式, 计算实际移动半径 ; 由实际移动半径减预定移动半径, 计算移动误差, 并将移动 误差除以预设步距, 获得补偿商数及余数 ; 比较实际移动半。

11、径与预定移动半径, 决定移动光 学读取头的补偿方向 ; 在光盘片标签面, 将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预定移动半径 ; 根据决定的补偿方向, 移动光学读取头该补偿商数的步数, 再微调物镜该补偿余数步, 以完 成定位。 0011 本发明的实际移动半径 R, 由读取的该地址序号 A, 代入利用一已知比例常数 f、 已 知距离光盘片圆心半径 Rs 与地址序号 As 的基准点, 已知光盘片数据轨的宽度 w, 所形成的 定位通式 R Rs2-(As-A)wf/1/2计算所得。对于基准点的半径未大于预定移动半 径一预定距离时, 需将读取的该地址序号 A 与该基准点的地址序号 As 比较, 地址序号 A 小。

12、 于基准地址序号 As 时, 选择前述定位通式, 而地址序号 A 大于基准地址序号 As 时, 则选择 定位通式 R Rs2+(A-As)wf/1/2, 计算该实际移动半径 R。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现有技术光盘片标签面的示意图。 0013 图 2 为锯齿型信息图案径向定位的示意图。 0014 图 3 为本发明计算比例常数 f 的示意图。 0015 图 4 为本发明在光盘片数据面定位校正示意图。 0016 图 5 为选择定位通式示意图。 0017 图 6 为本发明在标签面的定位示意图。 0018 图 7 为本发明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0019 附图符号说明 0020 10 。

13、光盘片 0021 11 标签面 0022 12 操作特征区 0023 13 外环 0024 14 内环 0025 20 光学读取头 0026 21 数据面 0027 22 数据轨 0028 23 主轴马达 0029 24 机构原点 0030 25 标签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有关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 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 兹举较佳实施例, 并结 合附图说明如下。 0032 请参考图 3 及图 4, 图 3 为本发明计算比例常数 f 的示意图, 图 4 为本发明光学读 取头在光盘片数据面定位校正示意图。由于光盘片标签面并无数据轨供光学读取头 20 定 说 明 书 CN 1029308。

14、85 A 4 3/5 页 5 位, 因此本发明先在光盘片数据面 21 对光学读取头 20 进行定位校正。根据光盘片的规格, 数据面 21 从内圈至外圈围绕固定宽度 w 的数据轨 22, 沿着数据轨 22 划分多个数据区块, 每一数据区块标示地址 (Address), 地址内含数据区块所在数据轨 22 依序的地址序号, 但 仅在特别的几个地址标示距离光盘片圆心 O 的半径。以 DVD-ROM 盘片为例, 数据轨的宽度 w 为 0.74m, 点 B1 地址 0x2A480 数据轨的地址序号 A1 为 173184, 对应的位置距圆心 O 的 半径 R1 为 23400m, 而点 B2 地址 0x3。

15、0000 数据轨的地址序号 A2 为 196608, 对应的位置距 圆心 O 的半径 R2 为 24000m。因为数据面 21 并非各个地址均标示距离光盘片圆心 O 的半 径, 无法依据数据面 21 标示的地址信息, 直接校正光学读取头 20 行走的距离。 0033 如图3所示, 因此本发明首先让光学读取头20在光盘片数据面21上已知距圆心O 半径的任两点移动, 例如由距离光盘片圆心 O 为 R1 的 B1 点移动至距离光盘片圆心 O 为 R2 的 B2 点, 在光盘片数据面 21 上所扫过的环状面积可视为 : (R22-R12) ; 另因光盘片数据 面 21 是以数据轨 22 绕着光盘片圆心。

16、 O 围成, 如将数据轨依序标示的地址地址序号视为代 表数据轨长度, 光学读取头 20 从数据轨地址序号 A1 的 B1 点至地址序号 A2 的 B2 点所围成 的面积, 亦可视为由一数据轨宽度w及地址序号(A2-A1)所形成的长条形面积 ; 因此环状面 积与长条形面积之间存在一比例常数 f, 如下列公式 (2), 0034 (R22-R12) (A2-A1)wf (2) 0035 可获得比例常数 0036 f (R22-R12)/(A2-A1)w (3) 0037 例如利用前述 DVD-ROM 盘片点 B1 及 B2 已知地址信息的 R1、 R2、 A1、 A2 及 w 代入 公式 (3),。

17、 则可获得地址序号转换距离圆心 O 半径的比例常数 f 5154.5017。CD 盘片亦可 比照求出比例常数 f。 0038 如图 4 所示, 利用比例常数 f 及一已知距离圆心 O 半径 Rs 与地址序号 As 的基准 点 Bs。对于光学读取头 20 在数据面 21 移动至任何位置的点 B, 由其地址序号 A 代入公式 (2), 就可获得点 B 距圆心 O 半径 R 的第一定位通式 (4), 0039 R Rs2-(As-A)wf/1/2 (4) 0040 而可由移动点 B 地址所含的地址序号 A, 快速计算出相对距离圆心 O 的半径 R。 0041 因此, 对光学读取头 20 在数据面 2。

18、1 移动定位校正时, 因主轴马达 23 的半径 R0 的 周缘是限制光学读取头 20 在光盘片内圈移动的端点, 而形成光学读取头 20 移动的机构原 点 24, 光学读取头 20 自机构原点 24 向光盘片外圈移动预定距离 D 时, 除以光学读取头 20 预设的步距 d, 就是光学读取头 20 应行走的步数 N D/d。预定距离 D 加上主轴马达 23 的 半径 R0 后, 等于光学读取头 20 预定移动半径 D+R0。由光学读取头 20 行走步数 N 后, 读取 所在点 B 的地址序号 A, 代入第一定位通式 (4), 即可获得点 B 的实际移动半径 R。比较实际 移动半径 R 与预定移动半。

19、径 D+R0, 就可算出光学读取头 20 的移动误差 D, 实际移动半径 R 大于预定移动半径 D+R0, 光学读取头 20 需向光盘片内圈移动误差 D 进行补偿校正, 而 实际移动半径R小于预定移动半径D+R0, 光学读取头20续向光盘片外圈移动误差D进行 补偿校正。 0042 如图 5 所示, 为选择定位通式示意图。前述光学读取头 20 移动的点 B 小于基准点 Bs, 与推导第一定位通式 (4) 所用点 B1、 B2 的相对位置相同, 自可适用第一定位通式 (4)。 但当光学读取头 20 移动的点 B 大于基准点 Bs, 与推导第一定位通式 (4) 所用点 B1、 B2 的 说 明 书 。

20、CN 102930885 A 5 4/5 页 6 相对位置相反, 第一定位通式 (4) 自无法适用。应考虑推导第一定位通式 (4) 的正负符号 改变, 以推导出第二定位通式 (5), 0043 R Rs2+(A-As)wf/1/2 (5) 0044 因此为简化校正程序, 应选择基准点 Bs 的半径大于预定移动半径一预定距离, 例 如校正的是光学读取头 20 移动至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距离圆心为 23.8m, 就应选择大于 基准第一轨距离圆心预定距离的基准点 Bs。否则选择的基准点 Bs 接近标签面的基准第一 轨的距离时, 就需将读取所在点 B 的地址序号 A 与基准点 Bs 的地址序号 As 比。

21、较, 地址序号 A 小于基准地址序号 As 时, 选择第一定位通式 (4), 而地址序号 A 大于基准地址序号 As 时, 则选择第二定位通式 (5), 以计算相对距离圆心 O 的半径 R。 0045 如图 6 所示, 为本发明在标签面的定位示意图。本发明在标签面 25 定位时, 将光 学读取头 20 移动预定距离 D 加上主轴马达 23 半径 R0 设为移动至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 I 距离圆心为 23.8m。预定距离 D 除以光学读取头 20 预设的步距 d, 光学读取头 20 自机构 原点 24 移动至基准第一轨 I 需行走 N D/d 步数。根据在数据面的校正, 移动预定距离 D 所产生移。

22、动误差D, 除以光学读取头20预设的步距d, 获得一补偿商数K1及余数K2, 并根 据在数据面实际移动半径与预定移动半径 D+R0 的大小比较, 决定光学读取头 20 需向光盘 片内圈或外圈移动误差 D 进行补偿。到达实际移动半径 R0+Nd 后, 补偿时移动光学读 取头 20 补偿商数 K1 步, 然后对不足一步的补偿余数 K2, 微调移动物镜 25 余数 K2 步距离, 使光学读取头 20 移动至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 I 距离圆心为 23.8m, 达到基准定位。 0046 请参考图 7, 为本发明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 S1, 在光盘片 的数据面开始执行校正程序 ; 接着进。

23、入步骤 S2, 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预定移动半 径 ; 在步骤 S3, 读取地址信息, 将其中地址序号代入定位通式, 计算实际移动半径 ; 在步骤 S4 中, 将实际移动半径减预定移动半径, 计算移动误差, 并将移动误差除以预设步距, 获得 补偿商数及余数 ; 接着进入步骤 S5, 比较实际移动半径是否大于预定移动半径?以决定光 学读取头补偿移动方向, 假如实际移动半径大于预定移动半径, 则至步骤 S6 决定向光盘片 内圈移动光学读取头补偿方向, 假如实际移动半径不大于预定移动半径, 则至步骤 S7 决定 向光盘片外圈移动光学读取头补偿方向。决定补偿方向后, 再进入步骤 S8, 在光盘片。

24、标签 面, 将光学读取头由机构原点移动至预定移动半径 ; 在步骤 S9 中, 根据最后进入步骤 S10, 使光学读取头到达标签面的半径, 以完成定位。 0047 前述本发明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的流程可将预定移动半径设为标签面的基准 第一轨距离 23.8m, 则可使光学读取头正确移至标签面的基准第一轨到达绘制标签图案 的基准定位。本发明亦可将预定移动半径设为标签面锯齿型信息图案中点的距离, 将光学 读取头移至光盘片标签面上信息图案的中心, 以提升读取信息的正确性。 0048 因此, 由前述本发明光盘片标签面定位方法, 即可藉由定位通式将数据轨的地址 序号转换成距离光盘片圆心的半径, 先在数据面校。

25、正光学读取头的移动误差, 达到取代锯 齿型信息图案的目的。 此外, 本发明亦可利用移动误差除以光学读取头的步距, 所获得的补 偿商数及余数, 在标签面对已移动预定移动半径的光学读取头, 以移动光学读取头及微调 物镜, 进行直接补偿, 达到提升光学读取头在光盘片标签面定位及绘制图案的品质。 0049 以上所述者, 仅用以方便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所述较 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变更,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下, 皆属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说 明 书 CN 102930885 A 6 5/5 页 7 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930885 A 7 1/5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30885 A 8 2/5 页 9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30885 A 9 3/5 页 10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30885 A 10 4/5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30885 A 11 5/5 页 12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30885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