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4491570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3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72206.5

申请日:

2012.11.20

公开号:

CN102924729A

公开日:

2013.02.1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8J 3/05申请公布日:201302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J 3/05申请日:20121120|||公开

IPC分类号:

C08J3/05; C08L1/26; C08B11/08

主分类号:

C08J3/05

申请人:

东华大学

发明人:

李发学; 俞建勇; 王文聪; 张帅; 刘华崇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翁若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是以纤维素醚化改性后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为原料,溶解在由氢氧化钠、硫脲、尿素和水以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碱/脲溶剂体系中。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可以由各种纤维素进行醚化改性所得,对高聚合度的纤维素同样适用。本发明所述的原料制备和溶解过程对温度及设备条件要求相对宽松,较短时间内可得到高溶解度、高固含量的羟乙基纤维素溶液,所得溶液性能稳定,粘度适中,过滤性能良好,长时间放置不易形成凝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聚合度为300~3000的纤维素于室温下浸泡在质量浓度为15~25%的NaOH溶液中0.5~4h,然后压榨至浸泡前原纤维素重量的2.5~3.5倍;将所得到的碱纤维素与环氧乙烷在20~60℃下反应60~120min,得到摩尔取代度为0.10~0.85的可溶于碱液但不溶于水的醚化产物,即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
步骤二:称取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氢氧化钠4~12wt%、硫脲1~10wt%、尿素1~15wt%及余量的水,均匀混合后得到碱/脲复合溶剂;将该溶液在冰箱中预冷至‑15~10℃;
步骤三:取2~20g步骤一得到的羟乙基纤维素迅速加入步骤二得到的溶液中,并在‑10~20℃下进行搅拌,直至形成均匀透明的羟乙基纤维素溶液,所得溶液固含量为2~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为:将聚合度为500~2500的纤维素于室温下浸泡在质量浓度为18~23%的NaOH溶液中1~3h,然后压榨至浸泡前原纤维素重量的2.8~3.2倍;将所得到的固态碱纤维素与环氧乙烷在30~50℃下反应80~100min,得到羟乙基纤维素。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纤维素为棉短绒浆或粘胶纤维。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一种将纤维素醚化改性后的产物——低取代度的羟乙基纤维素溶解在碱/脲溶剂中,从而得到固含量较高、可纺性较好的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是目前分布最广的天然碳水化合物,全世界年产量约为1500亿吨。其来源主要包括棉、麻、木材、竹,以及其他高等植物,如芦苇、秸秆、甘蔗渣等。目前,纤维素主要应用于生产再生材料(纤维、膜等)和加工合成纤维素衍生物。而在棉花资源日益紧缺的当今,再生纤维素纤维因具有服用性能与棉花相似、环境友好且原料(纤维素)可再生等优点,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由于纤维素致密的晶体结构以及独特而复杂的分子内及分子间氢键,使其难以溶解于普通的溶剂中或进行熔融加工,直接阻碍了再生纤维素及其加工应用的进一步发展。而再生纤维素的一些传统生产工艺,如粘胶纤维,铜氨纤维,醋酸纤维,存在材料性能较差,工艺流程长,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纤维素纤维生产工艺,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采用新溶剂直接溶解纤维素和寻找能够形成纺丝溶液的新的纤维素衍生物是解决发展再生纤维素制品瓶颈的主要研究方向。
当前,许多学者在开发纤维素溶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发现了许多纤维素的新型溶剂。20世纪70年代以来,Suvorova、Laszkiewicz、阎立峰等报道了在氢氧化钠中添加一定量的尿素、硫脲、铝酸钠等有助于溶解纤维素,且不会造成纤维素显著降解。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采用氢氧化钠和尿素混合水溶液、氢氧化钠和硫脲混合水溶液溶解纤维素,但其对聚合度大于1400的棉浆粕溶解能力很小,对聚合度600的棉短绒浆,纤维素溶液固含量相对较低(小于6wt%)。东华大学顾利霞等以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混合水溶液为溶剂,对纤维素具有更强的溶解能力,提高了适用纤维素聚合度的使用范围(可达800)及纤维素溶液的固含量(可达6wt%)。这些碱/脲溶剂因具有价格便宜,毒性较低,直接溶解纤维素,无衍生物生成,纤维素很少发生降解,溶解迅速,工艺简单等优点,在取代传统粘胶工艺方面具有很好应用前景。但这类溶剂适用的纤维素聚合度相对较低,所制备溶液的固含量不高,从而导致制备的纤维素纤维力学性能较差。且溶液性质不稳定,易形成不可逆凝胶,不利于工业生产与应用。
利用环氧乙烷对纤维素进行醚化改性,得到低取代度的羟乙基纤维素,通过弱化纤维素大分子间氢键作用来增强溶剂分子对羟基的可及性,可实现提高溶液固含量之目的。低取代度的羟乙基纤维素具有独特的碱溶性,溶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成丝性。专利CN101871129A中,使用浓度4~12%的稀碱溶液制备高固含量的羟乙基纤维素纺丝溶液,但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能力较弱,制备较高固含量的溶液中会存在大量处于润胀而未溶解状态的羟乙基纤维素,并且该溶液常温下放置稳定性较差,降解现象十分严重,上述两个原因使得采用专利CN101871129A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并不适合作为纺丝溶液进行稳定纺丝生产,难以实现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纤维素在碱/脲溶剂体系中溶解纤维素的聚合度较低、溶液固含量较低、溶解条件苛刻及溶液易凝胶化不易保存等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聚合度为300~3000的纤维素于室温下浸泡在质量浓度为15~25%的NaOH溶液中0.5~4h,然后压榨至浸泡前原纤维素重量的2.5~3.5倍;将所得到的碱纤维素与环氧乙烷在20~60℃下反应60~120min,得到摩尔取代度为0.10~0.85的可溶于碱液但不溶于水的醚化产物,即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
步骤二:称取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氢氧化钠4~12wt%、硫脲1~10wt%、尿素1~15wt%及余量的水,均匀混合后得到碱/脲复合溶剂;将该溶液在冰箱中预冷至‑15~10℃;
步骤三:取2~20g步骤一得到的羟乙基纤维素迅速加入步骤二得到的溶液中,并在‑10~20℃下进行搅拌,直至形成均匀透明的羟乙基纤维素溶液,所得溶液固含量为2~20%。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具体为:将聚合度为500~2500的纤维素于室温下浸泡在质量浓度为18~23%的NaOH溶液中1~3h,然后压榨至浸泡前原纤维素重量的2.8~3.2倍;将所得到的固态碱纤维素与环氧乙烷在30~50℃下反应80~100min,得到羟乙基纤维素。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的纤维素为棉短绒浆或粘胶纤维。
本发明采用醚化改性后的低摩尔取代度的羟乙基纤维素为原料,并将其溶解在高效低能耗的碱/脲溶剂中,制备出的溶液固含量高、稳定性好且溶液长时间放置不易形成凝胶,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采用将不同的天然纤维素或再生纤维素醚化改性得到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少量的羟乙基基团的引入,对纤维素整体结构的损伤很小,但却能弱化纤维素大分子间氢键作用来增强其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可以将溶液固含量提高到20%。
2.本发明中各种天然纤维素如脱脂棉、棉短绒浆、草浆纤维素、甘蔗渣浆、木浆和蒸汽闪爆处理的纤维素浆以及粘胶等再生纤维素都可以与环氧乙烷发生低程度的醚化反应,其纤维素原料的聚合度可高达2500,得到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可完全溶解在碱/脲溶剂体系中,溶解度可接近100%。
3.本发明所使用的溶剂组分为氢氧化钠、尿素和硫脲,没有毒性也无污染,溶解能力很强。与将羟乙基纤维素直接溶解在稀碱溶液相比,本发明的羟乙基纤维素溶液性能更加稳定,溶解的极限固含量大幅上升,且在高固含量的溶液中,羟乙基纤维素几乎全部溶解,溶液澄清透明,可纺性好。
4.本发明所制备的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固含量高、稳定性好、过滤性能优良、长时间放置不易形成凝胶,具有良好的可纺性。
5.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制备条件温和、快捷且无污染,纺丝加工过程与粘胶工艺十分接近,其纤维生产工艺可在粘胶设备上实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1)取50g已烘至恒重的纤维素浆粕(棉短绒浆,聚合度为1000),在18%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1h,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2.8倍;将所得浆粕和5g液态环氧乙烷反应釜中,50℃下反应60min;经中和、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利用气相色谱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0.15。
2)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
氢氧化钠      9%;
尿素          4%;
硫脲          5%;
水            余量。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脲复合溶剂。
3)将8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5℃的92g复合溶剂中,然后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1h,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将所得的溶液过滤;参照GB/T10247‑1988,用旋转粘度计NDJ‑7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185Pa·s;滤液在室温下放置24h,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184Pa·s;滤液放置72h后,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180Pa·s。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同试验条件下,将8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5℃的92g氢氧化钠溶液中,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仍有大量溶胀状态的羟乙基纤维素处于未溶解状态,该溶液过滤性较差;将该溶液于室温下放置24h,溶液流动性变差,并出现凝胶现象。
实施例2
1)取50g 已烘至恒重的纤维素浆粕(棉短绒浆,聚合度为1000),在19.5%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1h,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3倍;将所得浆粕和10g液态环氧乙烷加入反应釜中,40℃下反应100min;经中和、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利用气相色谱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0.30。
2)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
氢氧化钠     8%;
尿素         8%;
硫脲         6%;
水        余量。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脲复合溶剂。
3)将12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5℃的88g复合溶剂中,然后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1h,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将所得的溶液过滤;参照GB/T10247‑1988,用旋转粘度计NDJ‑7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198Pa·s;滤液在室温下放置24h,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196.5Pa·s;滤液放置72h后,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194Pa·s。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相同试验条件下,将12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5℃的88g氢氧化钠溶液中,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仍有大量溶胀状态的羟乙基纤维素处于未溶解状态,该溶液过滤性较差;将该溶液于室温下放置24h,溶液流动性变差,并出现凝胶现象。
实施例3
1)取50g  烘至恒重的纤维素浆粕(棉短绒浆,聚合度为1400),在20%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2h,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3.2倍;将所得浆粕和15g液态环氧乙烷加入反应釜中,60℃下反应80min;经中和、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利用气相色谱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0.47。
2)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
氢氧化钠    12%;
尿素        10%;
硫脲        15%;
水          余量。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脲复合溶剂。
3)将9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5℃的91g复合溶剂中,然后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1h,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将所得的溶液过滤;参照GB/T10247‑1988,用旋转粘度计NDJ‑7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41Pa·s;滤液在室温下放置24h,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39.5Pa·s;滤液放置72h后,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38Pa·s。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相同试验条件下,将9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5℃的91g氢氧化钠溶液中,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经过滤后,相同试验条件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33Pa·s,滤液在室温下放置24h,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28Pa·s,粘度下降幅度较大。
实施例4
1)取50g已烘至恒重的纤维素浆粕(棉短绒浆,聚合度为1600),在21%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2h,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3.1倍;将所得浆粕和20g液态环氧乙烷加入反应釜中,20℃下反应120min。经中和、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利用气相色谱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0.62。
2)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
氢氧化钠      6%;
尿素          4%;
硫脲          1%;
水            余量。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脲复合溶剂。
3)将15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5℃的85g复合溶剂中,然后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1h,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将所得的溶液过滤;参照GB/T10247‑1988,用旋转粘度计NDJ‑7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297Pa·s;滤液在室温下放置24h,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294Pa·s;滤液放置72h后,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291Pa·s。
对比例4
与实施例4相同试验条件下,将15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5℃的85g氢氧化钠溶液中,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仍有大量溶胀状态的羟乙基纤维素处于未溶解状态,该溶液过滤性较差。将该溶液于室温下放置24h,溶液流动性变差,并出现凝胶现象。
实施例5
1)取50g已烘至恒重的纤维素浆粕(棉短绒浆,聚合度为2000),在22.5%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2.5h,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3.2倍;将所得浆粕和15g液态环氧乙烷加入反应釜中,30℃下反应90min。经中和、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利用气相色谱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0.45。
2)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
氢氧化钠    9%;
尿素        1%;
硫脲        5%;
水          余量。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脲复合溶剂。
3)将9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到0℃的91g新型溶剂中,然后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1h,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将所得的溶液过滤;参照GB/T10247‑1988,用旋转粘度计NDJ‑7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62Pa·s;滤液在室温下放置24h,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60.5Pa·s;滤液放置72h后,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58Pa·s.
对比例5
与实施例5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将9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5℃的91g氢氧化钠溶液中,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经过滤后,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55Pa·s,滤液在室温下放置24h,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51Pa·s,粘度下降幅度较大。
实施例6
1)取50g已烘至恒重的纤维素浆粕(棉短绒浆,聚合度为2500),在23%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3h,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3.3倍;将所得浆粕和30g液态环氧乙烷放入反应釜中,40℃下反应100min;经中和、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利用气相色谱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0.85。
2)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
氢氧化钠         8%;
尿素             8%;
硫脲             7%;
水               余量。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脲复合溶剂。
3)将15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5℃的85g复合溶剂中,然后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1h,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将所得的溶液过滤;参照GB/T10247‑1988,用旋转粘度计NDJ‑7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271Pa·s;滤液在室温下放置24h,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269Pa·s;滤液放置72h后,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265Pa·s。
对比例6
与实施例6相同试验条件下,将15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5℃的85g氢氧化钠溶液中,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仍有大量溶胀状态的羟乙基纤维素处于未溶解状态,该溶液过滤性较差。将该溶液于室温下放置24h,溶液流动性变差,并出现凝胶现象。
实施例7
1)取50g已烘至恒重的已烘至恒重的粘胶纤维(聚合度为300),在15%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0.5h,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2.5倍;将所得浆粕和15g液态环氧乙烷加入反应釜中,50℃下反应70min。经中和、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利用气相色谱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0.51。
2)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
氢氧化钠       4%;
尿素           1%;
硫脲           1%;
水             余量。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脲复合溶剂。
3)将20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0℃的80g复合溶剂中,然后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30min,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将所得的溶液过滤。参照GB/T 10247‑1988,用旋转粘度计NDJ‑7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61Pa·s;滤液在室温下放置24h,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59.5Pa·s;滤液放置72h后,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57Pa·s。
对比例7
与实施例7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将20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0℃的80g氢氧化钠溶液中,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将所得的溶液过滤,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为42Pa·s,滤液室温下放置24h无明显凝胶现象,测得此时滤液表观粘度为37Pa·s,粘度下降幅度较大。
实施例8
1)取50g已烘至恒重的纤维素浆粕(棉短绒浆,聚合度为3000),在25%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4h,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3.5倍;将所得浆粕和5g液态环氧乙烷反应釜中,40℃下反应100min;经中和、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利用气相色谱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0.11。
2)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
氢氧化钠      9%;
尿素          4%;
硫脲          5%;
水            余量。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脲复合溶剂。
3)将10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5℃的90g复合溶剂中,然后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1h,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将所得的溶液过滤;参照GB/T10247‑1988,用旋转粘度计NDJ‑7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591Pa·s;滤液在室温下放置24h,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587Pa·s;滤液放置72h后,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580Pa·s。
对比例8
与实施例8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将10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5℃的90g氢氧化钠溶液中,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仍有大量溶胀状态的羟乙基纤维素处于未溶解状态,该溶液过滤性较差;将该溶液于室温下放置24h,溶液流动性变差,并出现凝胶现象。
综上所述,实施例1‑8制备的羟乙基纤维素可完全溶解在碱/脲溶剂体系中,固含量可高达20%。溶液性能稳定、粘度适中,容易过滤,长时间放置不易形成凝胶;对比例1‑8制得的羟乙基纤维素溶解在碱/脲溶剂体系中溶液固含量较低、溶解条件苛刻及溶液易凝胶化不易保存。

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2472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24729 A *CN102924729A* (21)申请号 201210472206.5 (22)申请日 2012.11.20 C08J 3/05(2006.01) C08L 1/26(2006.01) C08B 11/08(2006.01) (71)申请人 东华大学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 2999 号 (72)发明人 李发学 俞建勇 王文聪 张帅 刘华崇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翁若莹 (54) 发明名称 一种高固含量的低。

2、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 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 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是以 纤维素醚化改性后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为原 料, 溶解在由氢氧化钠、 硫脲、 尿素和水以一定的 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碱 / 脲溶剂体系中。本发明所 使用的原料可以由各种纤维素进行醚化改性所 得, 对高聚合度的纤维素同样适用。 本发明所述的 原料制备和溶解过程对温度及设备条件要求相对 宽松, 较短时间内可得到高溶解度、 高固含量的羟 乙基纤维素溶液, 所得溶液性能稳定, 粘度适中, 过滤性能良好, 长时间放置不易形成凝胶, 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 (51)Int.C。

3、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1/1 页 2 1. 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如 下 : 步骤一 : 将聚合度为 300 3000 的纤维素于室温下浸泡在质量浓度为 15 25的 NaOH 溶液中 0.5 4h, 然后压榨至浸泡前原纤维素重量的 2.5 3.5 倍 ; 将所得到的碱纤 维素与环氧乙烷在 20 60下反应 60 120min, 得到摩尔取代度为 0.10 0.85 的可溶 于碱液但不溶于水的醚化产物, 即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 。

4、; 步骤二 : 称取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氢氧化钠 4 12wt、 硫脲 1 10wt、 尿素 1 15wt及余量的水, 均匀混合后得到碱 / 脲复合溶剂 ; 将该溶液在冰箱中预冷至 -15 10 ; 步骤三 : 取 2 20g 步骤一得到的羟乙基纤维素迅速加入步骤二得到的溶液中, 并 在-1020下进行搅拌, 直至形成均匀透明的羟乙基纤维素溶液, 所得溶液固含量为2 2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一具体为 : 将聚合度为5002500的纤维素于室温下浸泡在质量浓度为18 23的 NaOH 溶液中 1 3h, 然后压榨至浸。

5、泡前原纤维素重量的 2.8 3.2 倍 ; 将所得到的 固态碱纤维素与环氧乙烷在 30 50下反应 80 100min, 得到羟乙基纤维素。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中的纤维素为棉短绒浆或粘胶纤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24729 A 2 1/7 页 3 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及一种将纤维素醚化改性后的产物低取代度的羟乙基纤维素溶解在 碱 / 脲溶剂中, 从而得到固含量较高、 可纺性较好的羟乙基纤维素溶液, 属于材料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

6、002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 是目前分布最广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全 世界年产量约为 1500 亿吨。其来源主要包括棉、 麻、 木材、 竹, 以及其他高等植物, 如芦苇、 秸秆、 甘蔗渣等。目前, 纤维素主要应用于生产再生材料 ( 纤维、 膜等 ) 和加工合成纤维素 衍生物。 而在棉花资源日益紧缺的当今, 再生纤维素纤维因具有服用性能与棉花相似、 环境 友好且原料 ( 纤维素 ) 可再生等优点, 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由于纤维素致密的 晶体结构以及独特而复杂的分子内及分子间氢键, 使其难以溶解于普通的溶剂中或进行熔 融加工, 直接阻碍了再生纤维素及其加工应用的进一步发展。而。

7、再生纤维素的一些传统生 产工艺, 如粘胶纤维, 铜氨纤维, 醋酸纤维, 存在材料性能较差, 工艺流程长, 环境污染严重 等缺点。因此, 研究和开发新型纤维素纤维生产工艺, 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采用新溶剂 直接溶解纤维素和寻找能够形成纺丝溶液的新的纤维素衍生物是解决发展再生纤维素制 品瓶颈的主要研究方向。 0003 当前, 许多学者在开发纤维素溶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并发现了许多纤维素的 新型溶剂。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Suvorova、 Laszkiewicz、 阎立峰等报道了在氢氧化钠中添 加一定量的尿素、 硫脲、 铝酸钠等有助于溶解纤维素, 且不会造成纤维素显著降解。武汉大 学。

8、张俐娜教授采用氢氧化钠和尿素混合水溶液、 氢氧化钠和硫脲混合水溶液溶解纤维素, 但其对聚合度大于 1400 的棉浆粕溶解能力很小, 对聚合度 600 的棉短绒浆, 纤维素溶液固 含量相对较低 ( 小于 6wt )。东华大学顾利霞等以氢氧化钠、 硫脲、 尿素混合水溶液为溶 剂, 对纤维素具有更强的溶解能力, 提高了适用纤维素聚合度的使用范围 ( 可达 800) 及纤 维素溶液的固含量 ( 可达 6wt )。这些碱 / 脲溶剂因具有价格便宜, 毒性较低, 直接溶解 纤维素, 无衍生物生成, 纤维素很少发生降解, 溶解迅速, 工艺简单等优点, 在取代传统粘胶 工艺方面具有很好应用前景。但这类溶剂适用。

9、的纤维素聚合度相对较低, 所制备溶液的固 含量不高, 从而导致制备的纤维素纤维力学性能较差。 且溶液性质不稳定, 易形成不可逆凝 胶, 不利于工业生产与应用。 0004 利用环氧乙烷对纤维素进行醚化改性, 得到低取代度的羟乙基纤维素, 通过弱化 纤维素大分子间氢键作用来增强溶剂分子对羟基的可及性, 可实现提高溶液固含量之目 的。低取代度的羟乙基纤维素具有独特的碱溶性, 溶液具有良好的成膜、 成丝性。专利 CN101871129A 中, 使用浓度 4 12的稀碱溶液制备高固含量的羟乙基纤维素纺丝溶液, 但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能力较弱, 制备较高固含量的溶液中会存在大量处于润胀而未溶 解状态的羟乙。

10、基纤维素, 并且该溶液常温下放置稳定性较差, 降解现象十分严重, 上述两个 原因使得采用专利 CN101871129A 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并不适合作为纺 说 明 书 CN 102924729 A 3 2/7 页 4 丝溶液进行稳定纺丝生产, 难以实现产业化。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纤维素在碱 / 脲溶剂体系 中溶解纤维素的聚合度较低、 溶液固含量较低、 溶解条件苛刻及溶液易凝胶化不易保存等 缺点。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 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如下 : 000。

11、7 步骤一 : 将聚合度为 300 3000 的纤维素于室温下浸泡在质量浓度为 15 25 的 NaOH 溶液中 0.5 4h, 然后压榨至浸泡前原纤维素重量的 2.5 3.5 倍 ; 将所得到的碱 纤维素与环氧乙烷在 20 60下反应 60 120min, 得到摩尔取代度为 0.10 0.85 的可 溶于碱液但不溶于水的醚化产物, 即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 ; 0008 步骤二 : 称取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氢氧化钠 4 12wt、 硫脲 1 10wt、 尿素 1 15wt及余量的水, 均匀混合后得到碱 / 脲复合溶剂 ; 将该溶液在冰箱中预冷至 -15 10 ; 0009 步骤三 : 取220g步。

12、骤一得到的羟乙基纤维素迅速加入步骤二得到的溶液中, 并 在-1020下进行搅拌, 直至形成均匀透明的羟乙基纤维素溶液, 所得溶液固含量为2 20。 0010 优选地, 所述步骤一具体为 : 将聚合度为 500 2500 的纤维素于室温下浸泡在质 量浓度为 18 23的 NaOH 溶液中 1 3h, 然后压榨至浸泡前原纤维素重量的 2.8 3.2 倍 ; 将所得到的固态碱纤维素与环氧乙烷在 30 50下反应 80 100min, 得到羟乙基纤 维素。 0011 优选地, 所述步骤一中的纤维素为棉短绒浆或粘胶纤维。 0012 本发明采用醚化改性后的低摩尔取代度的羟乙基纤维素为原料, 并将其溶解在高。

13、 效低能耗的碱 / 脲溶剂中, 制备出的溶液固含量高、 稳定性好且溶液长时间放置不易形成 凝胶, 成本低廉, 对环境无污染。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如下 : 0014 1. 本发明采用将不同的天然纤维素或再生纤维素醚化改性得到的低取代度羟乙 基纤维素, 少量的羟乙基基团的引入, 对纤维素整体结构的损伤很小, 但却能弱化纤维素大 分子间氢键作用来增强其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可以将溶液固含量提高到 20。 0015 2. 本发明中各种天然纤维素如脱脂棉、 棉短绒浆、 草浆纤维素、 甘蔗渣浆、 木浆和 蒸汽闪爆处理的纤维素浆以及粘胶等再生纤维素都可以与环氧乙烷发生低程度的醚化反。

14、 应, 其纤维素原料的聚合度可高达 2500, 得到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可完全溶解在碱 / 脲溶剂体系中, 溶解度可接近 100。 0016 3. 本发明所使用的溶剂组分为氢氧化钠、 尿素和硫脲, 没有毒性也无污染, 溶解 能力很强。与将羟乙基纤维素直接溶解在稀碱溶液相比, 本发明的羟乙基纤维素溶液性能 更加稳定, 溶解的极限固含量大幅上升, 且在高固含量的溶液中, 羟乙基纤维素几乎全部溶 解, 溶液澄清透明, 可纺性好。 0017 4. 本发明所制备的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固含量高、 稳定性好、 过滤性能优良、 长时间 说 明 书 CN 102924729 A 4 3/7 页 5 放置不易形成凝。

15、胶, 具有良好的可纺性。 0018 5. 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制备条件温和、 快捷且无污染, 纺丝加工过程与粘胶工 艺十分接近, 其纤维生产工艺可在粘胶设备上实现。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 兹以优选实施例, 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0 实施例 1 0021 1)取50g已烘至恒重的纤维素浆粕(棉短绒浆, 聚合度为1000), 在18氢氧化钠 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 1h, 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 2.8 倍 ; 将所得浆粕和 5g 液态环氧 乙烷反应釜中, 50下反应 60min ; 经中和、 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 利用气相色谱 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 0.15。 。

16、0022 2) 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 : 0023 氢氧化钠 9 ; 0024 尿素 4 ; 0025 硫脲 5 ; 0026 水 余量。 0027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 / 脲复合溶剂。 0028 3)将8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5的92g复合溶剂中, 然后在05的冰 水浴中搅拌 1h, 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 将所得的溶液过滤 ; 参照 GB/T10247-1988, 用旋 转粘度计 NDJ-7 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 185Pa s ; 滤液在室温下放置 24h, 无明显凝胶 现象发生, 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1。

17、84Pas ; 滤液放置 72h 后, 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 此时 溶液表观粘度为 180Pas。 0029 对比例 1 0030 与实施例1相同试验条件下, 将8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5的92g氢氧化 钠溶液中, 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 仍有大量溶胀状态的羟乙基纤维素处于未溶解状 态, 该溶液过滤性较差 ; 将该溶液于室温下放置 24h, 溶液流动性变差, 并出现凝胶现象。 0031 实施例 2 0032 1) 取 50g 已烘至恒重的纤维素浆粕 ( 棉短绒浆, 聚合度为 1000), 在 19.5氢氧 化钠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 1h, 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 3 倍 ; 将所。

18、得浆粕和 10g 液态 环氧乙烷加入反应釜中, 40下反应 100min ; 经中和、 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 利用 气相色谱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 0.30。 0033 2) 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 : 0034 氢氧化钠 8 ; 0035 尿素 8 ; 0036 硫脲 6 ; 0037 水 余量。 0038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 / 脲复合溶剂。 0039 3) 将 12g 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 -5的 88g 复合溶剂中, 然后在 0 5的 冰水浴中搅拌 1h, 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 将所得的溶液过滤 ; 参照。

19、 GB/T10247-1988, 用 说 明 书 CN 102924729 A 5 4/7 页 6 旋转粘度计 NDJ-7 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 198Pa s ; 滤液在室温下放置 24h, 无明显凝 胶现象发生, 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196.5Pas ; 滤液放置 72h 后, 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 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194Pas。 0040 对比例 2 0041 与实施例 2 相同试验条件下, 将 12g 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 -5的 88g 氢氧 化钠溶液中, 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 仍有大量溶胀状态的羟乙基纤维素处于未溶解 状态, 该溶液过滤性较差 ; 将该溶液于室温。

20、下放置 24h, 溶液流动性变差, 并出现凝胶现象。 0042 实施例 3 0043 1) 取 50g 烘至恒重的纤维素浆粕 ( 棉短绒浆, 聚合度为 1400), 在 20氢氧化钠 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 2h, 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 3.2 倍 ; 将所得浆粕和 15g 液态环 氧乙烷加入反应釜中, 60下反应 80min ; 经中和、 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 利用气 相色谱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 0.47。 0044 2) 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 : 0045 氢氧化钠 12 ; 0046 尿素 10 ; 0047 硫脲 15 ; 0048 水 余量。。

21、 0049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 / 脲复合溶剂。 0050 3)将9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5的91g复合溶剂中, 然后在05的冰 水浴中搅拌 1h, 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 将所得的溶液过滤 ; 参照 GB/T10247-1988, 用旋 转粘度计 NDJ-7 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 41Pas ; 滤液在室温下放置 24h, 无明显凝胶 现象发生, 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39.5Pas ; 滤液放置 72h 后, 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 此时 溶液表观粘度为 38Pas。 0051 对比例 3 0052 与实施例3相同试验条件下, 将9g羟乙基纤。

22、维素分散在预冷至-5的91g氢氧化 钠溶液中, 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 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 经过滤后, 相同试验条件 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 33Pa s, 滤液在室温下放置 24h, 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 此时溶液表 观粘度为 28Pas, 粘度下降幅度较大。 0053 实施例 4 0054 1)取50g已烘至恒重的纤维素浆粕(棉短绒浆, 聚合度为1600), 在21氢氧化钠 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 2h, 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 3.1 倍 ; 将所得浆粕和 20g 液态环 氧乙烷加入反应釜中, 20下反应 120min。经中和、 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 利用气 相色谱测得其摩。

23、尔取代度为 0.62。 0055 2) 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 : 0056 氢氧化钠 6 ; 0057 尿素 4 ; 0058 硫脲 1 ; 0059 水 余量。 0060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 / 脲复合溶剂。 说 明 书 CN 102924729 A 6 5/7 页 7 0061 3) 将 15g 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 -5的 85g 复合溶剂中, 然后在 0 5的 冰水浴中搅拌 1h, 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 将所得的溶液过滤 ; 参照 GB/T10247-1988, 用 旋转粘度计 NDJ-7 室温下测得滤液表。

24、观粘度为 297Pa s ; 滤液在室温下放置 24h, 无明显凝 胶现象发生, 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294Pas ; 滤液放置 72h 后, 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 此 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291Pas。 0062 对比例 4 0063 与实施例 4 相同试验条件下, 将 15g 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 -5的 85g 氢氧 化钠溶液中, 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 仍有大量溶胀状态的羟乙基纤维素处于未溶解 状态, 该溶液过滤性较差。将该溶液于室温下放置 24h, 溶液流动性变差, 并出现凝胶现象。 0064 实施例 5 0065 1)取50g已烘至恒重的纤维素浆粕(棉短绒浆, 聚合度为20。

25、00), 在22.5氢氧化 钠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 2.5h, 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 3.2 倍 ; 将所得浆粕和 15g 液 态环氧乙烷加入反应釜中, 30下反应90min。 经中和、 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 利用 气相色谱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 0.45。 0066 2) 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 : 0067 氢氧化钠 9 ; 0068 尿素 1 ; 0069 硫脲 5 ; 0070 水 余量。 0071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 / 脲复合溶剂。 0072 3) 将 9g 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到 0的 91g 新型溶。

26、剂中, 然后在 0-5的冰水 浴中搅拌 1h, 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 将所得的溶液过滤 ; 参照 GB/T10247-1988, 用旋转 粘度计 NDJ-7 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 62Pas ; 滤液在室温下放置 24h, 无明显凝胶现 象发生, 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60.5Pas ; 滤液放置 72h 后, 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 此时溶 液表观粘度为 58Pas. 0073 对比例 5 0074 与实施例 5 相同的试验条件下, 将 9g 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 -5的 91g 氢 氧化钠溶液中, 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 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 经过滤后, 测得滤液 表观粘度。

27、为 55Pas, 滤液在室温下放置 24h, 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 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51Pas, 粘度下降幅度较大。 0075 实施例 6 0076 1)取50g已烘至恒重的纤维素浆粕(棉短绒浆, 聚合度为2500), 在23氢氧化钠 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 3h, 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 3.3 倍 ; 将所得浆粕和 30g 液态环 氧乙烷放入反应釜中, 40下反应 100min ; 经中和、 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 利用气 相色谱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 0.85。 0077 2) 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 : 0078 氢氧化钠 8 ; 0079 尿素 。

28、8 ; 0080 硫脲 7 ; 说 明 书 CN 102924729 A 7 6/7 页 8 0081 水 余量。 0082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 / 脲复合溶剂。 0083 3) 将 15g 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 -5的 85g 复合溶剂中, 然后在 0 5的 冰水浴中搅拌 1h, 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 将所得的溶液过滤 ; 参照 GB/T10247-1988, 用 旋转粘度计 NDJ-7 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 271Pa s ; 滤液在室温下放置 24h, 无明显凝 胶现象发生, 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269Pas ; 滤液放置 72h 后, 。

29、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 此 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265Pas。 0084 对比例 6 0085 与实施例 6 相同试验条件下, 将 15g 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 -5的 85g 氢氧 化钠溶液中, 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 仍有大量溶胀状态的羟乙基纤维素处于未溶解 状态, 该溶液过滤性较差。将该溶液于室温下放置 24h, 溶液流动性变差, 并出现凝胶现象。 0086 实施例 7 0087 1)取50g已烘至恒重的已烘至恒重的粘胶纤维(聚合度为300), 在15氢氧化钠 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 0.5h, 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 2.5 倍 ; 将所得浆粕和 15g 液态 环氧乙烷加入反应釜。

30、中, 50下反应70min。 经中和、 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 利用气 相色谱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 0.51。 0088 2) 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 : 0089 氢氧化钠 4 ; 0090 尿素 1 ; 0091 硫脲 1 ; 0092 水 余量。 0093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均匀混合制备得到碱 / 脲复合溶剂。 0094 3)将20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0的80g复合溶剂中, 然后在05的冰 水浴中搅拌 30min, 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 将所得的溶液过滤。参照 GB/T 10247-1988, 用旋转粘度计 NDJ-7 室。

31、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 61Pas ; 滤液在室温下放置 24h, 无明显 凝胶现象发生, 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59.5Pas ; 滤液放置 72h 后, 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 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57Pas。 0095 对比例 7 0096 与实施例7相同的试验条件下, 将20g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0的80g氢氧 化钠溶液中, 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 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 将所得的溶液过滤, 测 得滤液表观粘度为为 42Pas, 滤液室温下放置 24h 无明显凝胶现象, 测得此时滤液表观粘 度为 37Pas, 粘度下降幅度较大。 0097 实施例 8 0098 1)取50g已烘至。

32、恒重的纤维素浆粕(棉短绒浆, 聚合度为3000), 在25氢氧化钠 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渍 4h, 然后压榨至原纤维素浆粕重量 3.5 倍 ; 将所得浆粕和 5g 液态环氧 乙烷反应釜中, 40下反应 100min ; 经中和、 水洗过滤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 利用气相色谱 测得其摩尔取代度为 0.11。 0099 2) 称取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 : 0100 氢氧化钠 9 ; 说 明 书 CN 102924729 A 8 7/7 页 9 0101 尿素 4 ; 0102 硫脲 5 ; 0103 水 余量。 0104 将称得的氢氧化钠、 尿素、 硫脲、 水均匀混合制备得。

33、到碱 / 脲复合溶剂。 0105 3) 将 10g 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到预冷至 -5的 90g 复合溶剂中, 然后在 0 5的 冰水浴中搅拌 1h, 可得到澄清的纤维素溶液, 将所得的溶液过滤 ; 参照 GB/T10247-1988, 用 旋转粘度计 NDJ-7 室温下测得滤液表观粘度为 591Pa s ; 滤液在室温下放置 24h, 无明显凝 胶现象发生, 此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587Pas ; 滤液放置 72h 后, 仍无明显凝胶现象发生, 此 时溶液表观粘度为 580Pas。 0106 对比例 8 0107 与实施例 8 相同的试验条件下, 将 10g 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在预冷至 -5的 90g 氢 氧化钠溶液中, 在05的冰水浴中搅拌6h, 仍有大量溶胀状态的羟乙基纤维素处于未溶 解状态, 该溶液过滤性较差 ; 将该溶液于室温下放置 24h, 溶液流动性变差, 并出现凝胶现 象。 0108 综上所述, 实施例1-8制备的羟乙基纤维素可完全溶解在碱/脲溶剂体系中, 固含 量可高达20。 溶液性能稳定、 粘度适中, 容易过滤, 长时间放置不易形成凝胶 ; 对比例1-8 制得的羟乙基纤维素溶解在碱 / 脲溶剂体系中溶液固含量较低、 溶解条件苛刻及溶液易凝 胶化不易保存。 说 明 书 CN 102924729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