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铅硫化矿物的分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铜铅硫化矿物的分离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2155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21550 A *CN102921550A* (21)申请号 201210433988.1 (22)申请日 2012.11.05 B03D 1/00(2006.01) B03D 1/016(2006.01) B03D 101/02(2006.01) B03D 101/06(2006.01) (71)申请人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地址 410015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 281 号 (72)发明人 陈代雄 李晓东 杨建文 董艳红 祁忠旭 薛伟 胡波 曾惠明 庞威 朱雅卓 毛竞 (54) 。
2、发明名称 一种铜铅硫化矿物的分离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铅硫化矿物的分离方法, 属于选矿领域。 该方法以铜铅硫化矿物为原料, 包 括 : 原矿磨矿, 通过浮选方法获得铜铅混合粗精 矿, 铜铅混合粗精矿加入石灰和硫酸锌作为抑制 剂进行精选获得铜铅混合精矿, 铜铅混合精矿加 入铅矿物抑制剂 CMLN(淀粉磷酸酯钠羧甲基淀 粉钠=241) , Z-200#作为铜矿物浮选捕收剂 进行铜铅分离。 作为硫化铅矿物的抑制剂CMLN具 有选择性好, 抑制能力强, 用量少, 添加方便等优 点, 使铜铅分离过程不需进行活性炭脱药或机械 浓缩脱药, 操作流程简单, 克服了传统的重铬酸盐 法和氰化物法带。
3、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成本高等缺 点, 为铜铅硫化矿物分离提供了一种简便、 高效、 环保的浮选分离方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铜铅硫化矿物的分离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 (1) 原矿的选取, 磨矿 ; (2) 磨矿后矿浆进行铜铅混合浮选作业, 使用 Z-200#、 25# 黑药和丁黄药作为铜铅矿物 的捕收剂, 石灰和硫酸锌分别作为黄铁矿和锌矿物抑制剂进行铜铅混合浮选, 得到铜铅混 合粗精矿 ; (3)。
4、 铜铅混合浮选后得到的铜铅混合粗精矿采用石灰和硫酸锌作为抑制剂精选三次后 获得铜铅混合精矿 ; (4) 铜铅混合精矿进行铜铅分离, 采用 CMLN 作为铅矿物的抑制剂, 采用 Z-200# 作为铜 矿物的捕收剂浮选获得铜精矿。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步骤 (1)所述的选矿方法, 其特征在于磨矿作业中的磨矿细度 为 -74m 占 65% 85%。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步骤 (2) 所述的选矿方法, 其特征在于铜铅混合浮选作业包括一次 粗选、 2 4 次扫选和 2 4 次精选, 铜铅分离作业包括一次粗选、 2 4 次扫选和 2 4 次 精选。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步骤 (2) 所述的选矿。
5、方法, 其特征在于铜铅混合浮选中石灰用量为 2-7Kg/吨, 硫酸锌4001000g/吨, Z-200#用量为2050g/吨, 丁黄药用量为20100g/ 吨 ,25# 黑药用量为 30 90g/ 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步骤 (3) 所述的选矿方法, 其特征在于铜铅混合粗精矿精选一石灰 用量为 400 800g/ 吨, 硫酸锌 150 400g/ 吨, 精选二石灰用量为 100 300g/ 吨, 硫酸 锌 80 200g/ 吨, 精选三为空白精选。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步骤 (4) 所述的选矿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按 1 吨原矿量计, 铜铅分离 中 CMLN 的用量为 100 3。
6、20g, CMLN 的成分为淀粉磷酸酯钠和羧甲基淀粉钠, 具体比例为淀 粉磷酸酯钠羧甲基淀粉 =2 4 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21550 A 2 1/5 页 3 一种铜铅硫化矿物的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选矿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铜铅硫化矿物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铜铅分离有两种方案 : 一是浮铜抑铅, 二是浮铅抑铜。常用的方法有 (1) 重 铬酸盐法。用重铬酸盐抑制方铅矿浮选硫化铜矿物, 实现铜铅分离。 (2) 氰化物法。氰化物 对黄铜矿抑制力较强, 对方铅矿几乎不产生抑制作用,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抑铜浮铅, 并得到 较好的效果。 (3)。
7、 加温法。该方法是先用蒸气把铜铅混合精矿加温到 60左右, 在酸性或 中性矿浆中, 方铅矿表面的捕收剂, 解吸下来, 表面氧化亲水, 而黄铜矿仍然上浮从而实现 铜铅分离。 0003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是 ; 重铬酸盐和氰化物虽然能够有效地实现铜铅硫化矿物的浮选分离, 但会对环境产生严 重污染。 加温法虽然对环境没有污染, 但该方法能耗高, 生产成本高, 生产过程难以控制, 不 宜大规模推广。 0004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铅硫化矿物的分离方法, 该方 法具有以下优点 : (1) 由于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铜铅混合精矿进行铜铅分离之前无需活性炭或。
8、机械脱 药, 简化了铜铅分离的工艺流程的同时, 也取得了良好的铜铅分离的效果。 0005 (2) 采用 CMLN 作为铅矿物的抑制剂, 淀粉磷酸酯钠和羧甲基淀粉为天然改性类高 分子, 淀粉磷酸酯钠中与磷原子相邻的一个羟基和羰基能与铅离子螯合, 形成张力较小的 四元环空间构型,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 淀粉磷酸酯钠与磷原子相邻的另一个羟基亲水, 淀粉 磷酸酯钠与铅形成的螯合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有效地抑制了铅矿物。羧甲基淀粉钠在碱 性溶液中羟基和羰基能与铅形成稳定的亲水的螯合物, 也能抑制铅矿物。这两种物质与铜 形成的螯合物稳定性较差, 对铜的抑制能力较弱, 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 选取适当的淀粉磷。
9、 酸酯钠和羧甲基淀粉的配比, 就能够成功的将铅矿物抑制, 同时不影响铜矿物的可浮性, 达 到浮铜抑铅, 铜铅分离的目的。 0006 (3) 淀粉磷酸酯钠和羧甲基淀粉为天然改性高分子, 没有毒性, 对环境没有污染, 从而能很好地改善生产环境, 避免了传统使用的氰化物或重铬酸盐作为抑制剂具有的剧 毒、 对人体造成伤害, 破坏环境的问题 ; (4) CMLN 可直接添加或用水稀释后添加, 使用方便, 安全性高, 为铜铅硫化矿物的分离 提供了一种绿色高效的选矿方法。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高效的一种新型铜铅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的方法, 其技术方 案包括以下步骤 : 说 明 书 CN 10。
10、2921550 A 3 2/5 页 4 (1) 原矿经磨矿后, 细度为 65-85%-74m, 进行铜铅混合浮选, 铜铅混合浮选包括一次 粗选和两次扫选, 浮选过程中加石灰 2-7Kg/ 吨原矿、 硫酸锌 400-1000g/ 吨原矿作为抑制 剂, 铜铅硫化矿物捕 收剂 Z-200# 用量为 20-50g/ 吨原矿, 丁黄药用量为 20-100g/ 吨原矿 , 25# 黑药用量 为 30-90g/ 吨原矿, 获得铜铅混合粗精矿 ; 铜铅混和粗精矿精选一中加入石灰 400-800g/ 吨原矿、 硫酸锌 150-400g/ 吨原矿, 精选二加入石灰 100-300g/ 吨原矿、 硫酸锌 80-20。
11、0g/ 吨原矿, 精选三为空白精选, 获得铜铅混合粗精矿 ; 铜铅扫选一加入捕收剂 Z-200# 用量为 10-20g/ 吨原矿, 丁黄药用量为 10-40g/ 吨原矿, 25# 黑药用量为 10-40g/ 吨原矿, 浮选获得 硫化铜铅矿物扫选精矿一 ; 铜铅扫选二加入捕收剂Z-200#用量为5-10g/吨原矿, 丁黄药用 量为 5-20g/ 吨原矿 ,25# 黑药用量为 5-20g/ 吨原矿, 浮选获得硫化铜铅矿物扫选精矿二和 尾矿。 0008 (2)铜铅混合精矿加入铅矿物抑制剂 CMLN50-160g/ 吨原矿, 铜矿物捕收剂 Z-200#10-20g/ 吨原矿进行铜粗选获得铜粗精矿和铜粗。
12、选尾矿。 0009 (3) 铜粗选尾矿加入铜矿物捕收剂 Z-200#5-20g/ 吨原矿进行铜扫选一, 获得铜扫 选一精矿和铜扫选一尾矿 ; 铜扫选一尾矿加入 Z-200#5-10g/ 吨原矿进行铜扫选二获得铜 扫选二精矿和铅精矿。 0010 (4) 步骤二所述铜粗精矿进行三次精选, 精选一中加入铅矿物抑制剂 CMLN30-96g/ 吨原矿, 精选二加入淀粉磷酸酯 40-64g/ 吨原矿和 CMS10-20g/ 吨原矿, 精选三为空白精选 获得铜精矿。 附图说明 0011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赉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本发明的示意性实 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
13、不当限定。 0012 图 1 是本发明优先实施例一、 二、 三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 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14 实施例一 铜铅硫化矿原矿品位为 Cu 0.35%, Pb1.35%, 原矿磨矿至 -74m72%, 矿浆加入浮选槽 中进行铜铅混合浮选作业, 铜铅混合粗选作业中加入石灰 2Kg/ 吨原矿, Z-200#30g/ 吨原 矿, 丁黄药 80g/ 吨原矿, 25# 黑药 40g/ 吨原矿, 浮选获得铜铅混合粗精矿 ; 铜铅混浮扫选一 加入 Z-200#15g/ 吨原矿, 丁黄药 40g/。
14、 吨原矿, 25# 黑药 20g/ 吨原矿, 浮选获得铜铅扫选精 矿一 ; 铜铅混浮扫选二加入 Z-200#7g/ 吨原矿, 丁黄药 20g/ 吨原矿, 25# 黑药 10g/ 吨原矿, 浮选获得铜铅混合扫选精矿二。 0015 铜铅混合粗精矿精选一加入石灰300g/吨原矿、 硫酸锌220g/吨原矿, 精选二加入 石灰 220g/ 吨原矿、 硫酸锌 120g/ 吨原矿, 精选三空白精选获得获得铜铅混合精矿。 0016 铜铅混合精矿加入铅矿物抑制剂 CMLN(淀粉磷酸酯钠羧甲基淀粉 =2.5 1) 70g/ 吨原矿作为铅矿物的抑制剂, Z-200#15g/ 吨原矿作为铜矿物捕收剂进行铜粗选, 获得。
15、 说 明 书 CN 102921550 A 4 3/5 页 5 铜粗精矿, 铜扫选一加入 Z-200#8g/ 吨原矿, 获得铜扫选精矿一, 铜扫选二加入 Z-200#5g/ 吨原矿, 获得铜扫选精矿二和铅精矿。 0017 铜粗精矿进行三次精选, 精选一加入 CMLN72g/ 吨原矿, 精选二 CMLN28g/ 吨原矿, 精选三为空白精选获得铜精矿。 0018 比较例一 取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原矿进行铜铅浮选分离, 铜铅混合粗选、 铜铅混合粗精矿精选、 铜 铅混合扫选的工艺流程与实施例一相同, 铜铅分离作业中, 采用活性碳脱药, 铅的抑制剂改 为重铬酸钾。 0019 实施例一和比较例一的试验结果见表。
16、 1。 0020 表 1 实施例一和比较例一试验结果 (%) 实施例二 铜铅硫化矿原矿品位为 Cu0.98%, Pb3.94%, 原矿磨矿至 -74m75%, 矿浆加入浮选槽中 进行铜铅混合浮选作业, 铜铅混合粗选作业中加入石灰 1.5Kg/ 吨原矿, Z-200#30g/ 吨原 矿, 丁黄药 120g/ 吨原矿, 25# 黑药 35g/ 吨原矿, 浮选获得铜铅混合粗精矿 ; 铜铅混合扫选 一加入 Z-200#15g/ 吨原矿, 丁黄药 55g/ 吨原矿, 25# 黑药 20g/ 吨原矿, 浮选获得铜铅扫选 精矿一 ; 铜铅混合扫选二加入 Z-200#10g/ 吨原矿, 丁黄药 35g/ 吨原。
17、矿, 25# 黑药 10g/ 吨原 矿, 浮选获得铜铅混合扫选精矿二。 0021 铜铅混合粗精矿精选一加入石灰290g/吨原矿、 硫酸锌180g/吨原矿, 精选二加入 石灰 170g/ 吨原矿、 硫酸锌 100g/ 吨原矿, 精选三空白精选获得获得铜铅混合精矿。 0022 铜铅混合精矿加入铅矿物抑制剂 CMLN (淀粉磷酸酯钠羧甲基淀粉 =4 1) 140g/ 吨原矿作为铅矿物的抑制剂, Z-200#15g/ 吨原矿作为铜矿物捕收剂进行铜粗选, 获得铜粗 精矿, 铜扫选一加入Z-200#15g/吨原矿, 获得铜扫选精矿一, 铜扫选二加入Z-200#8g/吨原 矿, 获得铜扫选精矿二和铅精矿。 。
18、0023 铜粗精矿进行三次精选, 精选一加入 CMLN84g/ 吨原矿, 精选二 CMLN56g/ 吨原矿, 精选三为空白精选获得铜精矿。 0024 比较例二 取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原矿进行铜铅浮选分离, 铜铅混合粗选、 铜铅混合扫选的工艺流 说 明 书 CN 102921550 A 5 4/5 页 6 程与实施例一相同, 铜铅分离作业中, 采用加温法进行铜铅分离。 0025 实施例二和比较例二的试验结果见表 2 表 2 实施例二和比较例二试验结果 (%) 实施例三 铜铅硫化矿原矿品位为 Cu0.91%, Pb1.03%, 原矿磨矿至 -74m75%, 矿浆加入浮选槽中 进行铜铅混合浮选作业, 铜。
19、铅混合粗选作业中加入石灰 3.2Kg/ 吨原矿, Z-200#33g/ 吨原 矿, 丁黄药 60g/ 吨原矿, 25# 黑药 30g/ 吨原矿, 浮选获得铜铅混合粗精矿 ; 铜铅混浮扫选一 加入 Z-200#10g/ 吨原矿, 丁黄药 20g/ 吨原矿, 25# 黑药 10g/ 吨原矿, 浮选获得铜铅扫选精 矿一 ; 铜铅混浮扫选二加入 Z-200#7g/ 吨原矿, 丁黄药 10g/ 吨原矿, 25# 黑药 5g/ 吨原矿, 浮选获得铜铅混合扫选精矿二。 0026 铜铅混合粗精矿精选一加入石灰 370g/ 吨原矿、 硫酸锌 260/ 吨, 精选二加入石灰 180g/ 吨原矿、 硫酸锌 100g。
20、/ 吨原矿, 精选三空白精选获得获得铜铅混合精矿。 0027 铜铅混合精矿加入铅矿物抑制剂 CMLN (淀粉磷酸酯钠羧甲基淀粉 =3 1) 100g/ 吨原矿和作为铅矿物的抑制剂, Z-200#20g/ 吨原矿作为铜矿物捕收剂进行铜粗选, 获得铜 粗精矿 ; 铜扫选一加入 Z-200#8g/ 吨原矿, 获得铜扫选精矿一, 铜扫选二加入 Z-200#5g/ 吨 原矿, 获得铜扫选精矿二和铅精矿。 0028 铜粗精矿进行三次精选, 精选一加入CMLN60g/吨原矿, 精选二加入CMLN40g/吨原 矿, 精选三为空白精选获得铜精矿。 0029 表 3 实施例三试验结果 (%)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说 明 书 CN 102921550 A 6 5/5 页 7 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921550 A 7 1/1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1550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