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元固溶体CUSUBX/SUBINSUBX/SUBZNSUB21X/SUBSSUB2/SUB纳米带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4489768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84313.X

申请日:

2012.11.22

公开号:

CN102942213A

公开日:

2013.02.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01J 27/04申请公布日:2013022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1G 15/00申请日:20121122|||公开

IPC分类号:

C01G15/00; B82Y40/00(2011.01)I

主分类号:

C01G15/00

申请人:

温州大学

发明人:

邹超; 张伟; 黄少铭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代理人:

程春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反应前驱体硫代氨基甲酸铜、硫代氨基甲酸铟和硫代氨基甲酸锌,以及表面配体混合物依次加入到反应容器中;(2)将反应容器放入恒温油浴中,待反应液颜色变为浅黄色后,在磁力搅拌下将胺迅速注入到反应容器中;待反应液颜色变为红黑色后,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30~120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3)取出原溶液,用乙醇稀释,超声振荡,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得到CuxInxZn2(1-x)S2纳米带。该制备方法第一次通过简单的溶液法合成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完全克服了惰性气体保护等反应条件复杂、控制繁琐等缺点,在常压下即可实现对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形状和结构控制,产率可达90%以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作为反应前驱体的硫代氨基甲酸铜、硫代氨基甲酸铟和硫代氨基甲酸锌,以及表面配体混合物依次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2)将反应容器放入恒温油浴中,待反应液颜色变为浅黄色后,在磁力搅拌下将胺迅速注入到反应容器中;待反应液颜色变为红黑色后,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30~120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3)取出原溶液,用乙醇稀释,超声振荡,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得到CuxInxZn2(1‑x)S2纳米带。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硫代氨基甲酸铜、硫代氨基甲酸铟、硫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比例为(0.01~0.99):(0.01~0.99):(1.98~0.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硫代氨基甲酸铜、硫代氨基甲酸铟和硫代氨基甲酸锌所属的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包括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二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先驱体、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1:(10~600):(60~120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油浴的温度范围为120℃~24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配体混合物为己硫醇、十二硫醇、十八硫醇、油酸、3‑巯基丙酸、正三辛基氧化膦和正三辛基膦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为辛胺、癸胺、十二胺、十六胺、十八胺、油胺和油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半导体氧化物纳米带的发现,多种无机材料和无机/有机复合纳米带已经被合成并吸引了人们持久的关注。固溶半导体纳米晶体和薄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已经表明,通过改变固溶体的成分,其带隙和光学性质可以在广泛的范围内调整,这对于性质连续可调纳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物理器件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许多报告描述了三元固溶体纳米带以及三元固溶体纳米晶体和纳米线的制备,但很少报道高质量的四元固溶体纳米带的制备。而且到目前为止,四元固溶体纳米带最成功的合成方法是气相生长,溶液法合成则没有涉及。
另外,在I–III–VI2和II–VI之间的固溶体化合物可能会有非常特别的性能,例如CuInS2–ZnS在可见光照射下光解水产氢的过程中显示了很强的光催化活性,而且AgInS2–ZnS固溶体化合物在可见光范围内从绿到红都具有很强的光致发光,并可以应用于光化学传感器。因此,四元I–II–III–VI化合物应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法简便、产率高、适宜工业化生产的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作为反应前驱体的硫代氨基甲酸铜、硫代氨基甲酸铟和硫代氨基甲酸锌,以及表面配体混合物依次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2)将反应容器放入恒温油浴中,待反应液颜色变为浅黄色后,在磁力搅拌下将胺迅速注入到反应容器中;待反应液颜色变为红黑色后,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30~120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3)取出原溶液,用乙醇稀释,超声振荡,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得到CuxInxZn2(1‑x)S2纳米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硫代氨基甲酸铜、硫代氨基甲酸铟、硫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比例为(0.01~0.99):(0.01~0.99):(1.98~0.02)。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硫代氨基甲酸铜、硫代氨基甲酸铟和硫代氨基甲酸锌所属的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包括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二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反应先驱体、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1:(10~600):(60~1200)。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恒温油浴的温度范围为120℃~240℃。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表面配体混合物为己硫醇、十二硫醇、十八硫醇、油酸、3‑巯基丙酸、正三辛基氧化膦和正三辛基膦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胺为辛胺、癸胺、十二胺、十六胺、十八胺、油胺和油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前驱体硫代氨基甲酸铜在高温下分解形成的Cu1.75S颗粒为催化剂,硫代氨基甲酸锌、硫代氨基甲酸铟高温分解形成的产物溶解在Cu1.75S催化剂中,在胺和表面配体的作用下从Cu1.75S颗粒中慢慢析出,形成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该制备方法第一次通过简单的溶液法合成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完全克服了文献报道中惰性气体保护等反应条件复杂、控制繁琐等缺点,只需要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设备,如烧瓶、搅拌器和油浴锅等,在常压下即可实现对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形状和结构控制,产率可达90%以上。而且,这个简单的制备方法可能会成为合成其他四元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一种新方法,例如:Cu(InxGa1‑x)Se2。
附图说明
图1为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扫描透射电镜图;
图2为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透射电镜图;
图3为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高分辨透射电镜图;
图4为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EDS能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将0.01mmol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0.01mmo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铟,1.98mmol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反应前驱体和60mmol十二硫醇依次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80℃的恒温油浴中,几分钟之后颜色变为浅黄色,在磁力搅拌下快速将600mmol十八胺注入到烧瓶中。溶液很快变成红黑色,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30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原溶液,用乙醇稀释,超声振荡5min,在8000rpm转速下离心分离5min,产物沉于容器底部,弃去上清液,得到固溶体Cu0.01In0.01Zn1.98S2纳米带。上述硫代氨基甲酸铜、硫代氨基甲酸铟、硫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比例为0.01:0.01:1.98,反应先驱体、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1:600:60。
实施例2:
将0.1mmol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0.1mmol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铟,1.8mmol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反应前驱体和60mmol十八硫醇依次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80℃的恒温油浴中,几分钟之后颜色变为浅黄色,在磁力搅拌下快速将10mmol十二胺注入到烧瓶中。溶液很快变成红黑色,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30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原溶液,用乙醇稀释,超声振荡5min,在8000rpm转速下离心分离5min,产物沉于容器底部,弃去上清液,得到固溶体Cu0.1In0.1Zn1.8S2纳米带。上述硫代氨基甲酸铜、硫代氨基甲酸铟、硫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比例为0.1:0.1:1.8,反应先驱体、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1:10:60。
实施例3:
将0.6mmol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0.6mmol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铟,0.8mmol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反应前驱体和1200mmol己硫醇依次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80℃的恒温油浴中,几分钟之后颜色变为浅黄色,在磁力搅拌下快速将200mmol油酰胺注入到烧瓶中。溶液很快变成红黑色,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30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原溶液,用乙醇稀释,超声振荡5min,在8000rpm转速下离心分离5min,产物沉于容器底部,弃去上清液,得到固溶体Cu0.6In0.6Zn0.8S2纳米带。上述硫代氨基甲酸铜、硫代氨基甲酸铟、硫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比例为0.6:0.6:0.8,反应先驱体、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1:200:1200。
实施例4:
将0.99mmol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0.99mmol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铟,0.02mmo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反应前驱体和600mmol 3‑巯基丙酸依次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240℃的恒温油浴中,几分钟之后颜色变为浅黄色,在磁力搅拌下快速将300mmol油胺注入到烧瓶中。溶液很快变成红黑色,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120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原溶液,用乙醇稀释,超声振荡5min,在8000rpm转速下离心分离5min,产物沉于容器底部,弃去上清液,得到固溶体Cu0.99In0.99Zn0.02S2纳米带。上述硫代氨基甲酸铜、硫代氨基甲酸铟、硫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比例为0.99:0.99:0.02,反应先驱体、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1:300:600。
实施例5:
将0.4mmol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0.4mmol二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铟,1.2mmol二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反应前驱体和120mmol正三辛基氧化膦依次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20℃的恒温油浴中,几分钟之后颜色变为浅黄色,在磁力搅拌下快速将20mmol油胺注入到烧瓶中。溶液很快变成红黑色,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30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原溶液,用乙醇稀释,超声振荡5min,在8000rpm转速下离心分离5min,产物沉于容器底部,弃去上清液,得到固溶体Cu0.4In0.4Zn1.2S2纳米带。上述硫代氨基甲酸铜、硫代氨基甲酸铟、硫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比例为0.4:0.4:1.2,反应先驱体、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1:20:120。
如图1‑4所示,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材料的形状为纳米带,带的宽度很均匀,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头部为催化剂Cu1.75S颗粒。

一种四元固溶体CUSUBX/SUBINSUBX/SUBZNSUB21X/SUBSSUB2/SUB纳米带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四元固溶体CUSUBX/SUBINSUBX/SUBZNSUB21X/SUBSSUB2/SUB纳米带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四元固溶体CUSUBX/SUBINSUBX/SUBZNSUB21X/SUBSSUB2/SUB纳米带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四元固溶体CUSUBX/SUBINSUBX/SUBZNSUB21X/SUBSSUB2/SUB纳米带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四元固溶体CUSUBX/SUBINSUBX/SUBZNSUB21X/SUBSSUB2/SUB纳米带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422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27 CN 102942213 A *CN102942213A* (21)申请号 201210484313.X (22)申请日 2012.11.22 C01G 15/00(2006.01) B82Y 40/00(2011.01) (71)申请人 温州大学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72)发明人 邹超 张伟 黄少铭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53 代理人 程春生 (54) 发明名称 一种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 备方法 (57。

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 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反 应前驱体硫代氨基甲酸铜、 硫代氨基甲酸铟和硫 代氨基甲酸锌, 以及表面配体混合物依次加入到 反应容器中 ;(2)将反应容器放入恒温油浴中, 待反应液颜色变为浅黄色后, 在磁力搅拌下将胺 迅速注入到反应容器中 ; 待反应液颜色变为红 黑色后, 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 30 120 分钟,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3)取出原溶液, 用乙 醇稀释, 超声振荡, 离心分离, 弃去上清液, 得到 CuxInxZn2(1-x)S2纳米带。 该制备方法第一次通过简 单的溶液法合成四元固溶体。

3、 CuxInxZn2(1-x)S2纳米 带, 完全克服了惰性气体保护等反应条件复杂、 控 制繁琐等缺点, 在常压下即可实现对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形状和结构控制, 产率可 达 90% 以上。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作为反应前驱体的硫代氨基甲酸铜、 硫代氨基甲酸铟和硫代氨基甲酸。

4、锌, 以及表 面配体混合物依次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 (2) 将反应容器放入恒温油浴中, 待反应液颜色变为浅黄色后, 在磁力搅拌下将胺迅速 注入到反应容器中 ; 待反应液颜色变为红黑色后, 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30120分钟, 反 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 (3) 取出原溶液, 用乙醇稀释, 超声振荡, 离心分离, 弃去上清液, 得到 CuxInxZn2(1-x)S2纳 米带。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硫代氨基甲酸铜、 硫代氨基甲酸铟、 硫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比例为 (0.01 0.99) : (0.01 0.。

5、99) :(1.98 0.02)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硫代氨基甲酸铜、 硫代氨基甲酸铟和硫代氨基甲酸锌所属的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包括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二丙 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反应先驱体、 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 1:(10 600) :(60 1200) 。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四元固溶体 CuxInxZn。

6、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温油浴的温度范围为 120 240。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配体混合物为己硫醇、 十二硫醇、 十八硫醇、 油酸、 3- 巯基丙酸、 正三辛基氧化膦和 正三辛基膦中的一种或几种。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胺为辛胺、 癸胺、 十二胺、 十六胺、 十八胺、 油胺和油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42213 A 2 1/3 页 3 一种四元固。

7、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半导体氧化物纳米带的发现, 多种无机材料和无机 / 有机复合纳米带已经被 合成并吸引了人们持久的关注。固溶半导体纳米晶体和薄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已经表明, 通 过改变固溶体的成分, 其带隙和光学性质可以在广泛的范围内调整, 这对于性质连续可调 纳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物理器件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许多报告描述了三元固溶体纳米带以及 三元固溶体纳米晶体和纳米线的制备, 但很少报道高质量的四元固溶。

8、体纳米带的制备。而 且到目前为止, 四元固溶体纳米带最成功的合成方法是气相生长, 溶液法合成则没有涉及。 0003 另外, 在 IIIIVI2和 IIVI 之间的固溶体化合物可能会有非常特别的性能, 例如 CuInS2ZnS 在可见光照射下光解水产氢的过程中显示了很强的光催化活性, 而且 AgInS2ZnS 固溶体化合物在可见光范围内从绿到红都具有很强的光致发光, 并可以应用 于光化学传感器。因此, 四元 IIIIIIVI 化合物应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方法简便、 产率高、 适宜工业化生产 的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

9、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6 一种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07 (1) 将作为反应前驱体的硫代氨基甲酸铜、 硫代氨基甲酸铟和硫代氨基甲酸锌, 以 及表面配体混合物依次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 0008 (2) 将反应容器放入恒温油浴中, 待反应液颜色变为浅黄色后, 在磁力搅拌下将胺 迅速注入到反应容器中 ; 待反应液颜色变为红黑色后, 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 30 120 分 钟,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 0009 (3) 取出原溶液, 用乙醇稀释, 超声振荡, 离心分离, 弃去上清液, 。

10、得到 CuxInxZn2(1-x) S2纳米带。 0010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 硫代氨基甲酸铜、 硫代氨基甲酸铟、 硫代氨基甲酸锌的 摩尔比例为 (0.01 0.99) :(0.01 0.99) :(1.98 0.02) 。 0011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 硫代氨基甲酸铜、 硫代氨基甲酸铟和硫代氨基甲酸锌 所属的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包括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二异 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二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0012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 反应先驱体、 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 1: (10 600) :(60 1200) 。 0013 本发明的。

11、进一步设置在于, 所述恒温油浴的温度范围为 120 240。 说 明 书 CN 102942213 A 3 2/3 页 4 0014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 所述表面配体混合物为己硫醇、 十二硫醇、 十八硫醇、 油酸、 3- 巯基丙酸、 正三辛基氧化膦和正三辛基膦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 所述胺为辛胺、 癸胺、 十二胺、 十六胺、 十八胺、 油胺和 油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 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前驱体硫代氨基甲酸铜在高温下分解形成的 Cu1.75S 颗粒为 催化剂, 硫代氨基甲酸锌、 硫代氨基甲酸铟高温分解形成的产物溶解在 Cu1.75S 催化剂中, 在 胺。

12、和表面配体的作用下从 Cu1.75S 颗粒中慢慢析出, 形成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 该制备方法第一次通过简单的溶液法合成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 完全克服了 文献报道中惰性气体保护等反应条件复杂、 控制繁琐等缺点, 只需要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设 备, 如烧瓶、 搅拌器和油浴锅等, 在常压下即可实现对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 形状和结构控制, 产率可达 90% 以上。而且, 这个简单的制备方法可能会成为合成其他四元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一种新方法, 例如 : Cu(InxGa1-x)Se2。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13、 为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扫描透射电镜图 ; 0018 图 2 为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透射电镜图 ; 0019 图 3 为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高分辨透射电镜图 ; 0020 图 4 为四元固溶体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 EDS 能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 实施例 1 : 0023 将 0.01mmol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 0.01mmol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铟, 1.98mmol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反。

14、应前驱体和 60mmol 十二硫醇依次加入到 250mL 的圆 底烧瓶中, 然后将烧瓶放入 180的恒温油浴中, 几分钟之后颜色变为浅黄色, 在磁力搅拌 下快速将 600mmol 十八胺注入到烧瓶中。溶液很快变成红黑色, 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 30 分钟,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取出原溶液, 用乙醇稀释, 超声振荡 5min, 在 8000rpm 转速下 离心分离 5min, 产物沉于容器底部, 弃去上清液, 得到固溶体 Cu0.01In0.01Zn1.98S2纳米带。上 述硫代氨基甲酸铜、 硫代氨基甲酸铟、 硫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比例为 0.01 : 0.01 : 1.98, 反 应先驱体、。

15、 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 1 : 600 : 60。 0024 实施例 2 : 0025 将 0.1mmol 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 0.1mmol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铟, 1.8mmol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反应前驱体和 60mmol 十八硫醇依次加入到 250mL 的圆 底烧瓶中, 然后将烧瓶放入 180的恒温油浴中, 几分钟之后颜色变为浅黄色, 在磁力搅拌 下快速将 10mmol 十二胺注入到烧瓶中。溶液很快变成红黑色, 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 30 分钟,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取出原溶液, 用乙醇稀释, 超声振荡 5min, 在 8000rpm 转速下 离心分离 5m。

16、in, 产物沉于容器底部, 弃去上清液, 得到固溶体 Cu0.1In0.1Zn1.8S2纳米带。上述 硫代氨基甲酸铜、 硫代氨基甲酸铟、 硫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比例为 0.1 : 0.1 : 1.8, 反应先驱 体、 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 1 : 10 : 60。 说 明 书 CN 102942213 A 4 3/3 页 5 0026 实施例 3 : 0027 将 0.6mmol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 0.6mmol 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铟, 0.8mmol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反应前驱体和 1200mmol 己硫醇依次加入到 250mL 的圆 底烧瓶中, 然后将烧瓶放入 18。

17、0的恒温油浴中, 几分钟之后颜色变为浅黄色, 在磁力搅拌 下快速将 200mmol 油酰胺注入到烧瓶中。溶液很快变成红黑色, 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 30 分钟,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取出原溶液, 用乙醇稀释, 超声振荡 5min, 在 8000rpm 转速下 离心分离 5min, 产物沉于容器底部, 弃去上清液, 得到固溶体 Cu0.6In0.6Zn0.8S2纳米带。上述 硫代氨基甲酸铜、 硫代氨基甲酸铟、 硫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比例为 0.6 : 0.6 : 0.8, 反应先驱 体、 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 1 : 200 : 1200。 0028 实施例 4 : 0029 将 0。

18、.99mmol 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 0.99mmol 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铟, 0.02mmol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反应前驱体和 600mmol 3- 巯基丙酸依次加入到 250mL 的圆底烧瓶中, 然后将烧瓶放入 240的恒温油浴中, 几分钟之后颜色变为浅黄色, 在磁力 搅拌下快速将 300mmol 油胺注入到烧瓶中。溶液很快变成红黑色, 在磁力搅拌下继续反应 120 分钟,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取出原溶液, 用乙醇稀释, 超声振荡 5min, 在 8000rpm 转 速下离心分离5min, 产物沉于容器底部, 弃去上清液, 得到固溶体Cu0.99In0.99Zn0.02S。

19、2纳米带。 上述硫代氨基甲酸铜、 硫代氨基甲酸铟、 硫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比例为 0.99 : 0.99 : 0.02, 反应先驱体、 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 1 : 300 : 600。 0030 实施例 5 : 0031 将 0.4mmol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 0.4mmol 二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铟, 1.2mmol 二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反应前驱体和 120mmol 正三辛基氧化膦依次加入到 250mL 的圆底烧瓶中, 然后将烧瓶放入 120的恒温油浴中, 几分钟之后颜色变为浅黄色, 在磁力搅拌下快速将 20mmol 油胺注入到烧瓶中。溶液很快变成红黑色, 在磁力搅拌下继续 。

20、反应30分钟,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取出原溶液, 用乙醇稀释, 超声振荡5min, 在8000rpm 转速下离心分离 5min, 产物沉于容器底部, 弃去上清液, 得到固溶体 Cu0.4In0.4Zn1.2S2纳米 带。上述硫代氨基甲酸铜、 硫代氨基甲酸铟、 硫代氨基甲酸锌的摩尔比例为 0.4 : 0.4 : 1.2, 反应先驱体、 胺与表面配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例为 1 : 20 : 120。 0032 如图1-4所示,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四元固溶体CuxInxZn2(1-x)S2材料的形状为纳米 带, 带的宽度很均匀, CuxInxZn2(1-x)S2纳米带的头部为催化剂 Cu1.75S 颗粒。 说 明 书 CN 102942213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42213 A 6 2/2 页 7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42213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