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3370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N 104233702 A (21)申请号 201310252645.X (22)申请日 2013.06.24 D06F 33/02(2006.01) (71)申请人 海尔集团公司 地址 266102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高科园海 尔路 1 号海尔工业园 申请人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黄世坤 何云峰 梁青 李泽恒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23 代理人 王明霞 (54) 发明名称 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
2、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在洗衣机进入脱水前, 控制内筒升速至一设定转 速 V1 稳定后, 增加一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 程, 并在确认负载的偏心值满足设定条件后修正 负载的偏心值, 所述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 中, 通过控制内筒转速在每次降速后, 反复检测负 载的偏心值, 顺次预设多个逐渐递减的预设偏心 限值, 每个预设偏心限值对应相应的分布阶段, 实 际检测偏心值与预设偏心限值比较, 判断实际检 测偏心值对应的分布阶段并控制内筒转动进入该 对应的分布阶段。逐一递减反复确认并修正负载 的偏心值, 脱水平稳, 震动小, 噪音低, 能耗低, 脱 水率高, 并且延长洗衣机的轴承、 减速器等的使用 寿命。
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33702 A CN 104233702 A 1/2 页 2 1. 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在洗衣机进入脱水前, 控制内筒升速至一设定转速 V1 稳定后, 增加一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 并在确认负载的偏心值满足设定条件后修 正负载的偏心值,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中, 通过控制内筒转速在每 次降速后, 检测负载的偏心值, 顺次预设多个逐渐递减的预设偏心限值。
4、, 每个预设偏心限值 对应相应的分布阶段, 实际检测偏心值与预设偏心限值比较, 判断实际检测偏心值对应的 分布阶段并控制内筒转动进入该对应的分布阶段。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反复确认 负载的偏心值过程中, 控制内筒转速升高至较高转速稳定后降至设定转速 V1, 多次反复, 且 较高转速顺次升高, 每次降至设定转速 V1 后, 检测负载的偏心值, 每次实际检测偏心值与 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比较, 进入相对应的分布阶段。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多个逐 渐递减的预设偏心限值分别对应多个逐。
5、渐递增的内筒转速, 实际检测偏心值与预设偏心限 值比较, 判断实际检测偏心值对应的内筒转速并控制内筒转至相应的内筒转速进行分布。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中, 具体步骤为 : 步骤一、 控制内筒升速至一设定转速 V2 稳定一定时间 T1 后, 降至转速 V1, 检测偏心值 P2, 实际检测偏心值 P2 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大于 X2 则需要重新分布, 小于等于 X2 内筒转速升至 V3, 进入步骤二 ; 步骤二、 控制内筒以转速 V3 稳定一定时间 T1 后, 降至转速 V1, 检测偏心。
6、值 P3, 实际检 测偏心值P3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X3对比, 小于等于X3内筒转速升至V4, 进入步骤三, 大 于 X3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小于等于 X2 内筒转速升至 V3, 重复步骤二, 大于 X2 则 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 步骤三、 控制内筒以转速 V4 稳定一定时间 T1 后, 降至转速 V1, 检测偏心值 P4, 实际检 测偏心值 P4 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 X4 对比, 小于等于 X4, 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结 束, 进入甩干过程, 大于 X4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3 对比, 小于等于 X3 内筒转速升至 V4, 重 复步。
7、骤三 ; 大于 X3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小于等于 X2 内筒转速升至 V3, 重复步骤 二, 大于 X2 则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 上述 X2、 X3、 X4 为预设的三个偏心限值, 且 X2X3X4, V1X2。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反 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后, 进入速度波动值检测过程, 控制内筒以某一加速度升至转速 V7 运行设定时间 T2, 检测加速时间, 记作 Tx, Tx 需小于等于系统设定爬升时间, 若 Tx 大于 系统设定爬升时间, 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
8、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 加速过程中加 速过程中检测速度 V11 时的速度波动值记作 L1, 检测速度 V11 至 V12 上升过程中任意速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33702 A 2 2/2 页 3 下的速度波动值 , 记作 Lx, Lx 与 L1 相减需小于等于系统设定限值, 否则需重复步骤一中的 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反 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中对重复步骤二的次数进行监测, 记作 N1, N1 需小于等于 N1max, 否则直接跳过进入下一步 ; 对重复步骤三的。
9、次数进行监测, 记作 N2, N2 需小于等于 N2max, 否则控制内筒以转速 V8 反转开始重新分布, N1max, N2max 为系统预设的最大次数。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N1max 为 2, N2max 为 4。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内筒每 次升至较高转速后, 检测内筒转一圈中的最大速度, 判断内筒转一圈中的最大速度是否在 设定范围内, 是则继续进行, 否则需重新分布。 10.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V1 。
10、为 每分 93 转。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33702 A 3 1/8 页 4 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洗涤设备领域, 尤其是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洗衣机采用的分布曲线大部分都不能实现最好的分布效果, 特别是对于那 些吸水多而表面积小的物件更难分布好, 如浴巾、 羊毛衫等负载, 甚至有时经过很长时间的 分布到最后也无法分布均匀, 无法正常甩干, 甚至使用时间长了, 导致滚筒异常震动或移 位, 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的同时也浪费了电能。 很多厂家为了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大多采 用改进洗衣机结构的方案以获得负载分布均匀的。
11、效果。 同时也有部分厂家采用控制洗衣机 转速的方法以获得负载分布均匀的效果。但是目前的设计方法在洗一件浴巾、 羊毛衫等负 载时, 为保持脱水平稳降低震动设置较低的偏心限值直接导致这些负载无法分开, 分布难 平衡, 最后无法甩干。或者为满足浴巾、 羊毛衫等负载的正常甩干, 冒险设置了较高的偏心 限值, 使洗衣机可以甩干但存在滚筒异常震动或移位的风险。 0003 另外, 也有部分厂家采用控制洗衣机转速的方法以获得负载分布均匀的效果。如 申请号为 200410033186.7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均匀化方法和脱水控制方法, 能使滚筒 式洗衣机中的物料均匀分布。 该控制将旋转速度由第一转速N1缓慢加速。
12、到第二转速N2, 使 物料在容器中进行分层贴压过程, 以实现均匀化分布。 这种设计会给用户使用造成不便, 若 用户洗一条毛巾被或一条牛仔裤、 或浴巾、 羊毛衫等负载时, 缓慢的加速直接导致这些负载 打成卷, 无法分开, 分布难平衡, 最后无法甩干。 0004 申请号为 200510106136.1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均匀化方法、 偏心检测方法和 脱水控制方法, 采集滚筒以 72 85RPM 转速旋转一圈中因偏心引起的转速变化, 对偏心程 度的进行检测。 而正常运转的机器7285RPM, 负载并未完全贴在桶上, 此时检测的转速很 不准。桶带着负载往上爬升时, 负载与桶是一体的 ; 而负载越过桶。
13、顶部下降时是自由状态, 几乎与桶不接触, 负载对桶转动的影响较全贴在桶上的影响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检测, 出来的数据是不准确的。该控制方法以 300RPM 左右转速进行预脱水, 这也是不合理的。各 个机器的结构不一样, 对应的这些转速都是不一样的, 大部分机器在250r400r都存在共 振点, 设计各种转速时必须首先考虑机器的结构, 避开共振点, 而不能将它卡死在某一个值 上。 0005 申请号为 200810093003.9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够保持负载的平衡状态以更 平稳地执行旋转脱水操作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包括容纳负载的滚筒和旋转滚筒的 电机的洗衣机的、 用于减小由于负载。
14、的不均匀分布产生的不平衡的控制方法, 所述方法包 括 : 通过加速滚筒卷绕负载, 使得负载附于滚筒的内壁 ; 在负载卷绕期间, 检测电机电流 ; 基于检测的电机电流, 确定负载是否处于不平衡状态 ; 并基于确定的结果, 控制滚筒的速 度。 0006 上述方法依靠检测电机电流来判断不平衡量。 实际上检测电机电流的控制回路很 复杂, 通过此回路检测的电机电流与实际的会存在很大偏差, 受电路上各元器件精度的影 说 明 书 CN 104233702 A 4 2/8 页 5 响, 再加上处理器的计算、 处理, 最后得出来的判断值精度太低, 容易出问题。 特别对于串激 电机、 双速电机, 这种控制几乎很难。
15、实现。另外该方法还需要检测反电动势, 而反电动势跟 电机的扭矩、 控制电机的导通角大小、 桶内负载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 按照专利里面的描述 来计算, 得出的值也会存在很大的偏差。 0007 申请号为 200810187976.9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滚筒洗衣机负载甩干前分布控 制方法, 由排水阶段开始, 依次通过在排水阶段正反转的低转速、 同一方向转动快速上升阶 段后的中转速、 和上阶段相同方向缓慢上升阶段后的高转速, 在该高转速稳定后, 判定不平 衡量大小, 当不平衡量大于或等于程序设定的重度不平衡量时, 转速降到排水时的低转速, 转动 5-6 秒后, 从第二阶段开始重新分布, 连续分布三次。
16、仍不满足脉冲条件时, 由第一阶段 重新开始分布 ; 当不平衡量小于重度不平衡量时直接进入预脱水甩干阶段。本发明所述的 控制方法既能达到负载最好的分布效果, 减小了由于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移位和离心力对 滚筒的危害, 又大大缩短了主甩干前的时间, 同时节省了电能。但是按照专利中所述的方 法, 分布过程中当不平衡量小于程序设定的重度不平衡量时立即进入预脱水甩干阶段, 带 有一定的随机性, 并没有考虑转速对不平衡量的影响。 0008 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针对羊毛类衣物脱水时不甩干、 震动大、 移 位问题, 从而更好的解决市场抱怨, 提供一种洗衣机。
17、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逐一递减反复确认 并修正负载的偏心值, 脱水平稳, 震动小, 噪音低, 能耗低, 脱水率高, 并且延长洗衣机的轴 承、 减速器等的使用寿命。 0010 为了实现该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11 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在洗衣机进入脱水前, 控制内筒升速至一设定转 速 V1 稳定后, 增加一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 并在确认负载的偏心值满足设定条件后 修正负载的偏心值, 所述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中, 通过控制内筒转速在每次降速后, 检测负载的偏心值, 顺次预设多个逐渐递减的预设偏心限值, 每个预设偏心限值对应相应 的分布阶段, 实际检测偏心值与预设偏。
18、心限值比较, 判断实际检测偏心值对应的分布阶段 并控制内筒转动进入该对应的分布阶段。 0012 所述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中, 控制内筒转速升高至较高转速稳定后降至设 定转速 V1, 多次反复, 且较高转速顺次升高, 每次降至设定转速 V1 后, 检测负载的偏心值, 每次实际检测偏心值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比较, 进入相对应的分布阶段。 0013 所述的多个逐渐递减的预设偏心限值分别对应多个逐渐递增的内筒转速, 实际检 测偏心值与预设偏心限值比较, 判断实际检测偏心值对应的内筒转速并控制内筒转至相应 的内筒转速进行分布。 0014 所述的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中, 具体步骤为 : 0015 。
19、步骤一、 控制内筒升速至一设定转速 V2 稳定一定时间 T1 后, 降至转速 V1, 检测偏 心值P2, 实际检测偏心值P2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X2对比, 大于X2则需要重新分布, 小于 等于 X2 内筒转速升至 V3, 进入步骤二 ; 0016 步骤二、 控制内筒以转速 V3 稳定一定时间 T1 后, 降至转速 V1, 检测偏心值 P3, 实 说 明 书 CN 104233702 A 5 3/8 页 6 际检测偏心值 P3 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 X3 对比, 小于等于 X3 内筒转速升至 V4, 进入步骤 三, 大于 X3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小于等于 X2 内筒转速升至 V3。
20、, 重复步骤二, 大于 X2 则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 0017 步骤三、 控制内筒以转速 V4 稳定一定时间 T1 后, 降至转速 V1, 检测偏心值 P4, 实 际检测偏心值P4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X4对比, 小于等于X4, 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 结束, 进入甩干过程, 大于 X4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3 对比, 小于等于 X3 内筒转速升至 V4, 重复步骤三 ; 大于 X3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小于等于 X2 内筒转速升至 V3, 重复步 骤二, 大于 X2 则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 0018 上述。
21、 X2、 X3、 X4 为预设的三个偏心限值, 且 X2X3X4, V1X2。 0020 所述的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后, 进入速度波动值检测过程, 控制内筒以某 一加速度升至转速 V7 运行设定时间 T2, 检测加速时间, 记作 Tx, Tx 需小于等于系统设定爬 升时间, 若Tx大于系统设定爬升时间, 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X2对 比 ; 加速过程中加速过程中检测速度 V11 时的速度波动值记作 L1, 检测速度 V11 至 V12 上 升过程中任意速度下的速度波动值 , 记作 Lx, Lx 与 L1 相减需小于等于系统设定限值, 否则 需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
22、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0021 所述的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中对重复步骤二的次数进行监测, 记作 N1, N1 需小于等于 N1max, 否则直接跳过进入下一步 ; 对重复步骤三的次数进行监测, 记作 N2, N2 需小于等于N2max, 否则控制内筒以转速V8反转开始重新分布, N1max, N2max为系统预设的 最大次数。 0022 所述的 N1max 为 2, N2max 为 4。 0023 所述的内筒每次升至较高转速后, 检测内筒转一圈中的最大速度, 判断内筒转一 圈中的最大速度是否在设定范围内, 是则继续进行, 否则需重新分布。 0024 所述的 V1 为每分 93 转。 0。
23、025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后, 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 0026 本发明所述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中, 初期设置一个相对较大的预设偏心限 值, 使该类负载能较容易的进行较低的脉冲预甩出部分水, 以降低总重量, 间接降低可能产 生的偏心值。 然后设置多个相应递减的偏心限值, 实际检测偏心值与预设偏心限值对比, 适 合哪一阶段的曲线就进行哪一阶段的甩干, 这样随着负载经过了不同的甩干阶段一点一点 的降低其总重量, 间接降低其随内筒运转产生的偏心值, 以达到平稳脱水、 震动小、 不移位、 低噪音、 低能耗的作用。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2。
24、8 图 1 : 本发明中脱水前分布曲线 说 明 书 CN 104233702 A 6 4/8 页 7 0029 图 2 : 本发明洗衣机脱水前分布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所述一种洗衣机脱水分布控制方法, 在洗衣机进入脱水前, 控 制内筒升速至一设定转速V1 (对应图中C转速) 稳定后, 增加一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 并在确认负载的偏心值满足设定条件后修正负载的偏心值, 所述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 程中, 通过控制内筒转速每次降速后, 检测负载的偏心值, 顺次预设多个逐渐递减的预设偏 心限值, 每个预设偏心限值对应相应的分布阶段, 实际检测偏心值与预设偏心。
25、限值比较, 判 断实际检测偏心值对应的分布阶段并控制内筒转动进入该对应的分布阶段。 即增加一随着 速度升高设置逐渐递减的预设偏心限值。 0031 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中, 控制内筒转速升高至较高转速稳定后降至设定转 速 V1 (对应图中 C 转速) , 多次反复, 且较高转速顺次升高, 每次降至设定转速 V1 后, 检测负 载的偏心值, 每次实际检测偏心值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比较, 进入相对应的分布阶段。 0032 多个逐渐递减的预设偏心限值分别对应多个逐渐递增的内筒转速, 实际检测偏心 值与预设偏心限值比较, 判断实际检测偏心值对应的内筒转速并控制内筒转至相应的内筒 转速进行分布。 00。
26、33 所述的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中, 具体步骤为 : 0034 步骤一、 控制内筒升速至一设定转速 V2 稳定一定时间 T1 后, 降至转速 V1, 检测偏 心值P2, 实际检测偏心值P2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X2对比, 大于X2则需要重新分布, 小于 等于 X2 内筒转速升至 V3, 进入步骤二 ; 0035 步骤二、 控制内筒以转速 V3 稳定一定时间 T1 后, 降至转速 V1, 检测偏心值 P3, 实 际检测偏心值 P3 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 X3 对比, 小于等于 X3 内筒转速升至 V4, 进入步骤 三, 大于 X3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小于等于 X2 内筒转速升至。
27、 V3, 重复步骤二, 大于 X2 则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 0036 步骤三、 控制内筒以转速 V4 稳定一定时间 T1 后, 降至转速 V1, 检测偏心值 P4, 实 际检测偏心值P4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X4对比, 小于等于X4, 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 结束, 大于 X4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3 对比, 小于等于 X3 内筒转速升至 V4, 重复步骤三 ; 大 于 X3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小于等于 X2 内筒转速升至 V3, 重复步骤二, 大于 X2 则 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 0037 上述 X2、。
28、 X3、 X4 为预设的三个偏心限值, 且 X2X3X4, V1X2。 0039 优选所述的 V1 为每分 93 转。每分 93 转正是负载刚刚贴于内筒的转速, 负载的各 种状态直接作用于内筒, 从而反馈在转速变化上, 这样的情况下检测的数据最准确, 故最好 等内筒转速达到每分 93 转后进行偏心值的检测。 0040 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中对重复步骤二的次数进行监测, 记作 N1, N1 需小于 说 明 书 CN 104233702 A 7 5/8 页 8 等于 N1max, 否则直接跳过进入下一步 ; 对重复步骤三的次数进行监测, 记作 N2, N2 需小于 等于N2max, 否则控制内。
29、筒以转速V8反转开始重新分布, N1max, N2max为系统预设的最多次 数。 0041 上述 N1max 为 2, N2max 为 4, 即重复步骤二的次数最多为 2 次, 重复步骤三的次数 最多为 4 次, 设置最多次数的目的为检测某一步骤的执行情况, 若超过一定次数, 本阶段对 分布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进入下一步或以转速 V8 反转开始重新分布, 避免造成在某一 个步骤一直重复, 造成死循环导致分布失败。 0042 内筒每次升至较高转速后, 检测内筒转一圈中的最大速度, 一圈中的最大速度需 在一定范围内, 若一圈中的最大转速超过一定范围需重新分布。内筒的最大转速不能超过 内筒转速的。
30、 5%。即控制内筒升至 V2 的转速运行设定时间 T2, 检测该运行时间内筒最大转 速, 该最大转速超过转速V22需重新分布, 控制内筒升至V3的转速运行设定时间T2, 检测该 运行时间内筒最大转速, 该最大转速超过转速 V33 需重新分布, 控制内筒升至 V4 的转速运 行设定时间 T2, 检测该运行时间内筒最大转速, 该最大转速超过转速 V44 需重新分布, 所述 V22=(1+5%) V2, V33=(1+5%) V3, V44=(1+5%) V4。 0043 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后, 进入速度波动值检测过程, 控制内筒以某一加速 度升至转速 V7(对应图中 G 转速) 运行设定时间。
31、 T2, 检测加速时间, 记作 Tx, Tx 需小于等 于系统设定爬升时间, 若 Tx 大于系统设定爬升时间, 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 偏心限值 X2 对比 ; 加速过程中加速过程中检测速度 V11 时的速度波动值记作 L1, 检测速度 V11 至 V12 上升过程中任意速度下的速度波动值 , 记作 Lx, Lx 与 L1 相减需小于等于系统 设定限值, 否则需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0044 实施例一 0045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机脱水分布包括初期确认偏心值阶段 S1、 反复确 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 S2、 速度波动值检测过程 S3。 。
32、0046 所述的初期确认偏心值阶段为 : 控制内筒以转速 V8 反转一定时间, 正转至转速 V9 并维持一定时间后升至转速 V1, 检测内筒转一圈中的最大速度, 一圈中的最大速度需在一 定的范围内, 否则根据系统判定返回正转或反转, 检测负载的偏心值 P1, 与系统预设偏心限 值X1进行比较, 检测偏心值P1需小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否则根据系统判定返回正转或反 转, 上述 X1X2。 0047 优选控制内筒以转速V8反转一定时间T3, 正转至转速V9并维持一定时间T4后升 至转速 V1, 检测内筒转一圈中的最大速度, 一圈中的最大速度需在一定的范围内, 否则根据 系统判定返回正转或反转, 检。
33、测负载的偏心值 P1, 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X1 进行比较, 检测 偏心值 P1 需小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否则根据系统判定返回正转或反转。 0048 进一步优选控制内筒以每分50转的转速反转6秒, 以防止负载按照一个方向转动 时造成缠绕 ; 控制内筒以每分35转的转速正转3秒, 使负载处于一种似贴筒非贴筒的状态 ; 控制内筒升以 X 的加速度至每分 93 转的转速转动 6 秒, 检测内筒最大的转速, 最大转速需 小于等于每分98转, 否则返回反转或正转, 防止偏心过大 ; 检测负载的偏心值记作P1, P1需 小于等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X1, 否则返回反转或正转, 设置一个相对较大的预设偏心限。
34、值 X1, X1X2, 使该类负载能较容易的进入下一阶段, 依靠脉冲预甩出部分水, 以降低总重量, 间接降低可能产生的偏心值。 说 明 书 CN 104233702 A 8 6/8 页 9 0049 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为 : 通过控制内筒转速在升速前和降速后, 反复检测 负载的偏心值, 顺次预设多个逐渐递减的预设偏心限值, 每个预设偏心限值对应相应的分 布阶段, 实际检测偏心值与预设偏心限值比较, 判断实际检测偏心值对应的分布阶段并控 制内筒转动进入该对应的分布阶段。即随着速度升高设置逐渐递减的预设偏心限值, 逐渐 降低负载的偏心值。 0050 步骤一、 控制内筒升速至一设定转速 V2 。
35、稳定一定时间 T1 后, 降至转速 V1, 检测偏 心值P2, 实际检测偏心值P2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X2对比, 大于X2则需要重新分布, 小于 等于 X2 内筒转速升至 V3, 进入步骤二 ; 0051 步骤二、 控制内筒以转速 V3 稳定一定时间 T1 后, 降至转速 V1, 检测偏心值 P3, 实 际检测偏心值 P3 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 X3 对比, 小于等于 X3 内筒转速升至 V4, 进入步骤 三, 大于 X3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小于等于 X2 内筒转速升至 V3, 重复步骤二, 大于 X2 则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 0052 步骤。
36、三、 控制内筒以转速 V4 稳定一定时间 T1 后, 降至转速 V1, 检测偏心值 P4, 实 际检测偏心值P4与对应的预设偏心限值X4对比, 小于等于X4, 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过程 结束, 大于 X4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3 对比, 小于等于 X3 内筒转速升至 V4, 重复步骤三 ; 大 于 X3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小于等于 X2 内筒转速升至 V3, 重复步骤二, 大于 X2 则 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 0053 上述 X2、 X3、 X4 为预设的三个偏心限值, 且 X2X3X4, V1V2V3V4。 0054 反复确认负载的偏心值。
37、过程中对重复步骤二的次数进行监测, 记作 N1, N1 需小于 等于 N1max, 否则直接跳过进入下一步 ; 对重复步骤三的次数进行监测, 记作 N2, N2 需小于 等于 N2max, 否则控制内筒以转速 V8 反转开始重新分布, , N1max, N2max 为系统预设的最多 次数。 0055 上述 N1max 为 2, N2max 为 4, 即重复步骤二的次数最多为 2 次, 重复步骤三的次数 最多为 4 次, 设置最多次数的目的为检测某一步骤的执行情况, 若超过一定次数, 本阶段对 分布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进入下一步或控制内筒以转速 V8 反转开始重新分布, 避免造 成在某一个步。
38、骤一直重复, 造成死循环导致分布失败。 0056 所述速度波动值检测过程为 : 内筒转速以某一转速爬升至另一转速过程中, 转速 波动变化趋势分析, 确认负载是否真正达到平衡。 0057 优选控制内筒以某一加速度升至转速 V7 运行设定时间 T2, 检测加速时间, 记作 Tx, Tx 需小于等于系统设定爬升时间, 若 Tx 大于系统设定爬升时间, 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 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 加速过程中加速过程中检测速度 V11 时的速度波动值 记作 L1, 检测速度 V11 至 V12 上升过程中任意速度下的速度波动值 , 记作 Lx, Lx 与 L1 相 减需小于等于系统设定限。
39、值, 否则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V4V11V12V7。 0058 实施例二 : 0059 具体的如图 2 所示, 洗衣机脱水前分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60 设定 N、 M 代表程序中的标志代码, N 代表单次分布中更改加速度值的对应次数 ,M 代表分布中更改设定偏心值变化的对应次数, 即 N 为返回第二阶段的次数, M 为一次分布中 经过第二阶段的次数, 初始值 : N=0 ; M=0, 返回步骤 (1) , N 归零, M 值不变, 可设定 N 的最大 说 明 书 CN 104233702 A 9 7/8 页 10 值为 3, M 最大值为系统设定。
40、, 系统设定偏心值和 M 值对应。 0061 (1) 、 控制内筒以每分50转的转速反转6秒, 以防止负载按照一个方向转动时造成 缠绕, 此时 N=0,M 不变 ; 0062 (2) 、 控制内筒以每分 35 转的转速正转 3 秒, 使负载处于一种似贴筒非贴筒的状 态 ; 0063 (3) 、 控制内筒升以 X 的加速度至每分 93 转的转速转动 6 秒, 检测内筒最大的转 速, 最大转速需小于等于每分 98 转, 否则根据 N 值大小判断返回步骤 (1) 或者步骤 (2) , 防 止偏心过大 ; 检测负载的偏心值记作 P1, P1 小于等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X1, 进入下一步, 否 则根据 。
41、N 值大小判断返回步骤 (1) 或者步骤 (2) , 每分 93 转正是负载刚刚贴于内筒的转速, 负载的各种状态直接作用于内筒, 从而反馈在转速变化上, 这样的情况下检测的数据最准 确, 故最好等内筒转速达到每分 93 转后进行偏心值的检测 ; 0064 加速度 X 与 N 值有关, 加速度 X 在洗衣机内部程序中设定 ; 经过步骤 (3) 后 N 值和 M 值顺次加 1(M 需小于系统设定的最大值) ; 根据 N 值大小判断返回步骤 (1) 或者步骤 (2) 时, 若 N 值大于等于 3, 则返回步骤 (1) , 若 N 值小于 3, 则返回步骤 (2) 。 0065 (4) 、 控制内筒升。
42、至每分120转的转速转动4秒, 检测内筒一圈中最大的转速, 最大 转速小于等于每分 125 转, 进入下一步, 否则返回步骤 (1) , 防止偏心畸变 ; 0066 (5) 、 控制内筒降至每分 93 转的转速转动 6 秒, 检测偏心值记作 P2, P2 与对应的预 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P2 小于等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X2, 进入下一步, P2 大于系统预设偏心 限值 X2, 返回步骤 (1) 重新分布 ; 0067 (6) 、 控制内筒升至每分150转的转速转动4秒, 检测内筒一圈中最大的转速, 最大 转速小于等于每分 155 转, 进入下一步, 否则返回步骤 (1) , 防止偏心畸变。
43、 ; 0068 (7) 、 控制内筒降至每分 93 转的转速转动 6 秒, 检测偏心值记作 P3, P3 与对应的预 设偏心限值 X3 对比, P3 小于等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X3, 进入下一步, P3 大于 X3 则再与预 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P3 小于等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X2, 重复步骤 (6) , P2 大于系统预设偏 心限值 X2, 返回步骤 (5) 重新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值 X2 对比 ; 0069 (8) 、 控制内筒升至每分190转的转速转动4秒, 检测内筒一圈中最大的转速, 最大 转速小于等于每分 195 转, 进入下一步, 否则返回步骤 (1) , 防止偏心畸变 。
44、; 0070 (9) 、 控制内筒降至每分 93 转的转速转动 6 秒, 检测偏心值记作 P4, P4 与对应的 预设偏心限值 X4 对比, P4 小于等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X4, 进入下一步, P4 大于系统预设偏 心限值 X4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3 对比, P4 小于等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X3, 返回步骤 (8) , P4 大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X3 则再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P4 小于等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X2, 返回步骤 (6) , P4 大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X2 返回步骤 (5) 重新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 心值 X2 对比 ; 0071 (10) 、 控制内筒以某一加速。
45、度升至转速每分 250 转转动 5 秒, 检测加速时间, 记作 Tx, 若 Tx 大于系统设定爬升时间 10 秒, 重复步骤一中的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限值 X2 对比 ; 检测速度每分 120 转时的速度波动值记作 L1, 检测速度每分 120 转至每分 180 转上 升过程中任意速度下的速度波动值 , 记作 Lx, Lx 与 L1 相减需小于等于设定的限值, 否则返 回步骤 (5) 重新检测偏心值并与预设偏心值 X2 对比 ; 0072 (11) 、 控制内筒降至每分 93 转的转速转动 6 秒, 检测偏心值记作 P3, P3 需小于等 说 明 书 CN 104233702 A 10 8/。
46、8 页 11 于系统预设偏心限值, 否则返回步骤 (1) ; 0073 (12) 、 分布结束。 0074 其中, 进入每分 150 转阶段的次数最大为 2 次, 如果已经 2 次, 则经过 93 转检测偏 心后直接尝试每分190转阶段, 而不再重复每分150转阶段 ; 进入每分190转阶段的次数最 大为 4 次, 如果已经 4 次, 无法进入到甩干曲线部分, 那么控制内筒以每分 50 转反转开始重 新分布, 防止缠绕。 0075 实施例三 : 0076 上述脱水前分布是一个随机过程, 所需时间无法准确预知。 在洗衣机的流程表中, 通常不预先分配时间, 即分布时停止计时。 但为了防止分布无法成。
47、功而流程无法向下运行, 可以进行不计时的限制, 这一时间原则上规定为 5 分钟 (可视不同程序及最高设定转速进 行调整) , 即当分布时间超过 5 分钟仍未成功, 则强制开始计时, 此后将占用固有的脱水时 间, 直到脱水时间也用尽, 则本次脱水前分布失败, 转入下一进程。 007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 言,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 这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233702 A 11 1/2 页 12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33702 A 12 2/2 页 13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33702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