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7696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1 CN 104076966 A (21)申请号 201310160210.2 (22)申请日 2013.05.03 102111567 2013.03.29 TW G06F 3/041(2006.01) G09G 3/32(2006.01) (71)申请人 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县竹北市台元一街1号7 楼之 1 申请人 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廖金阅 简良能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311 代理人 徐丽昕 (54) 发明名称 有机电致发。
2、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 板, 其包括发光结构, 该发光结构包括阴极、 阳极 及夹于该阴极与该阳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该阴 极还接收触控驱动信号, 用于侦测施加到该有机 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上的触摸动作。该有机 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结构较为简单。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76966 A CN 104076966 A 1/2 页 2 1. 一种有机。
3、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包括发光结构, 该发光结构包括阴极、 阳极及 夹于该阴极与该阳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 该有机发光层在该阳极与该阴极的驱动下发光, 其特征在于 : 该阴极还接收触控驱动信号, 用于侦测施加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 板上的触摸动作。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阴极包括相互 绝缘的第一导电线路及第二导电线路, 该第一导电线路与该第二导电线路形成电容式触控 导电结构。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有机电致发光 式触控显示面板还定义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像素, 该第一导电线路及该第。
4、二导电线路相邻 设置且均沿该像素矩阵行的方向延伸。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 每行像素的第一 导电线路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第一触控线, 每行像素的第二导电线路依次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条第二触控线, 该第一触控线与该第二触控线相互绝缘耦合。 5.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导电线路 与该第二导电线路均呈梳状, 且该第一导电线路的梳状与该第二导电线路的梳状交错啮 合。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有机电致发光 式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 导。
5、电元件及信号传输层, 该驱动结构设置于该 第一基板上, 该阳极设置于该驱动结构远离该第一基板的一侧且电连接该驱动结构, 该有 机发光层设置于该阳极远离该第一基板的一侧, 该阴极设置于该有机发光层远离该第一基 板的一侧, 该第二基板位于该阴极远离该第一基板的一侧, 该信号传输层设置于该第二基 板邻近该阴极的一侧, 该导电元件夹于该阴极与该信号传输层之间, 用于电连接该阴极与 该信号传输层, 外部触控驱动信号依序经由该信号传输层及该导电元件传输至该阴极。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导电元件为导 电间隔物或导电胶, 该信号传输层用于连接外部软性电路板。
6、以接收外部触控驱动信号。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有机电致发光 式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胶体, 该第二基板为封装盖板且通过封胶体连接该第一基板, 从 而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将该发光结构及该驱动结构封装于其间。 9.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驱动结构包括 栅极线、 数据线、 功率线、 存储电容、 第一薄膜晶体管及第二薄膜晶体管, 该栅极线与该数据 线及该功率线绝缘相交, 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该栅极线, 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 极连接该数据线, 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经由该存储电容连接该功率线, 。
7、该第二薄膜晶 体管的栅极连接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 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发光结构的阳 极, 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该功率线。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薄膜晶体 管及第二薄膜晶体管至少其中之一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驱动结构还 包括栅极绝缘层、 第一隔离层组、 第二隔离层组及钝化层, 该第一薄膜晶体管及该第二薄膜 晶体管包括沟道层, 该第一隔离层组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 该沟道层设置于该第一隔离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76966 A。
8、 2 2/2 页 3 组上, 该栅极绝缘层设置于该沟道层上, 该栅极设置于该栅极绝缘层上, 该第二隔离层组设 置于该栅极及该栅极绝缘层上, 该源极及该漏极设置于第二隔离层组且分别通过该第二隔 离层组中的导通孔与该沟道层连接, 该钝化层设置于该源极、 该漏极及该第二隔离层组上, 该阳极设置于该钝化层上且通过该钝化层中的导通孔连接至该漏极, 该有机发光层及该阴 极依序设置于该阳极上。 1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有机电致发光 式触控显示面板为顶发光式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该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线依序 经由该驱动结构提供给面板观看者。 权 利 。
9、要 求 书 CN 104076966 A 3 1/4 页 4 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通常是在有机电致发光式显示面板上通过粘 接等方式附加一触控屏来实现。然而, 上述附加触控屏不仅导致有机电致发光式显示面板 组装结构复杂, 还难于降低整个有机电致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厚度, 难于符合现有触控显示 面板日益集成化及轻薄化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0004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包括发光结构、。
10、 触控导电结构及驱动结构。 该发光结构包括阴极、 阳极及夹于该阴极与该阳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该触控导电结构电 连接该阳极, 用于侦测施加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上的触摸动作。该驱动结构 电连接该发光结构, 用于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以及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该触控 导电结构。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中, 该阴极还可以侦测 施加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上的触摸动作, 使得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 板的显示驱动结构与触控驱动结构集成在一起, 无需再额外附加触摸屏, 从而该有机电致 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结构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
11、是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07 图 2 是图 1 所示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导电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 图。 0008 图 3 是图 1 所示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剖面示意图。 0009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10 发光结构 11 触控导电结构 12 驱动结构 13 阳极 111 阴极 112 有机发光层 113 第一薄膜晶体管 131 第二薄膜晶体管 132 说 明 书 CN 104076966 A 4 2/4 页 5 存储电容 133 栅极线 134 数据线 135 功率线 136 像素 150 第一导电线路 116 第二导。
12、电线路 118 第一触控线 121 第二触控线 122 第一基板 101 第二基板 102 封胶体 104 栅极绝缘层 137 第一隔离层组 138 第二隔离层组 139 钝化层 130 栅极 G 源极 S 漏极 D 沟道层 160 导通孔 170、 172 导电元件 181 信号传输层 182 软性电路板 18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请参阅图 1, 图 1 是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10 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10 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
13、OLED) 式触控显示面板, 其包括发光结构 11、 驱动结构 13、 。该发光结构 11 包括 阳极 111、 阴极 112 及夹于该阴极 112 与该阳极 111 之间的有机发光层 113。该有机发光层 113 用于在该阳极 111 与该阴极 112 的驱动下发光。该驱动结构 13 电连接该发光结构 11, 用于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 11。该阴极 112 还接收触控驱动信号, 用于侦测施加 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10 上的触摸动作。 0011 该驱动结构 13 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 131、 第二薄膜晶体管 132、 存储电容 133、 栅 极线 134、 数据线 135、。
14、 及功率线 136。该数据线 135 及该功率线 136 相互平行且与该栅极 线 134 垂直绝缘相交。该数据线 135、 该功率线 136 与该栅极线 134 交叉定义多个呈矩阵 排布的像素 150。每一像素 150 对应包括一发光结构 11、 一存储电容 133、 一第一薄膜晶体 管 131 及一第二薄膜晶体管 132。其中, 该第一薄膜晶体管 131 的栅极连接该栅极线 134, 说 明 书 CN 104076966 A 5 3/4 页 6 该第一薄膜晶体管131的源极连接该数据线135, 该第一薄膜晶体管131的漏极经由该存储 电容 133 连接该功率线 136。该第二薄膜晶体管 13。
15、2 的栅极连接该第一薄膜晶体管 131 的 漏极, 该第二薄膜晶体管 132 的漏极连接该发光结构 11 的阳极 111, 该第二薄膜晶体管 132 的源极连接该功率线 136。 0012 该阴极112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线路116及第二导电线路118, 该第一导电线 路 116 与该第二导电线路 118 形成电容式触控导电结构。本实施方式中, 该第一导电线路 116及该第二导电线路118相邻设置且均沿该像素矩阵行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 请参阅图 2, 图 2 是图 1 所示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10 的阴极 112 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第 一导电线路 116 与该第二导电线路 11。
16、8 均呈梳状, 且该第一导电线路 116 的梳状与该第二 导电线路 118 的梳状交错啮合。该第一导电线路 116 与该第二导电线路 118 电容耦合使得 该阴极 112 形成电容式触控电路结构。 0013 此外, 优选地, 每行像素150的第一导电线路116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第一触 控线 121, 每行像素 150 的第二导电线路 118 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第二触控线 122, 该 第一触控线 121 与该第二触控线 122 相互绝缘耦合。其中, 可以理解, 施加到该阴极 112 的 触控驱动信号可以包括施加到第一触控线 121 上的触控扫描信号以及施加到该第二触控 线 122 的具。
17、有一恒定电位的触控侦测信号。 0014 请参阅图 3, 图 3 是图 1 所示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10 的剖面示意图, 可 以理解地, 由于剖面角度受限, 该剖面示意图仅示出一像素的部分剖面结构。 该有机电致发 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10 还包括第一基板 101、 第二基板 102、 封胶体 104、 导电元件 181、 及信 号传输层 182。该驱动结构 13 设置于该第一基板 101 上, 该阳极 111 设置于该驱动结构 13 远离该第一基板 101 的一侧且电连接该驱动结构 13, 该有机发光层 113 设置于该阳极 111 远离该第一基板 101 的一侧, 该阴极 112 设置于。
18、该有机发光层 113 远离该第一基板 101 的 一侧。 0015 该第二基板 102 为封装盖版且通过该封胶体 104 连接该第一基板 101, 从而该第 一基板 101 与该第二基板 102 将该发光结构 11 及该驱动结构 13 封装于其间。该第二基板 102 位于该阴极 112 远离该第一基板 101 的一侧, 该信号传输层 182 设置于该第二基板 102 邻近该阴极 112 的一侧, 该导电元件 181 夹于该阴极 112 与该信号传输层 182 之间, 用于电 连接该阴极112与该信号传输层182。 该信号传输层182用于连接外部软性电路板183。 来 自软性电路板 183 的外。
19、部触控驱动信号依序经由该信号传输层 182 及该导电元件 181 传输 至该阴极 112。其中, 该导电元件 181 可以为导电间隔物或导电胶。 0016 该驱动结构 13 还包括栅极绝缘层 137、 第一隔离层组 138、 第二隔离层组 139 及钝 化层 130, 该第一薄膜晶体管 131 及该第二薄膜晶体管 132 包括沟道层 160, 该第一隔离层 组 138 设置于该第一基板 101 上, 该沟道层 160 设置于该第一隔离层组 138 上, 该栅极绝缘 层 137 设置于该沟道层 160 上, 该栅极 G( 如第二薄膜晶体管 132 的栅极 ) 设置于该栅极绝 缘层 137 上, 。
20、该第二隔离层组 139 设置于该栅极 G 及该栅极绝缘层 137 上, 该源极 S 及该漏 极 D 设置于第二隔离层组 139 且分别通过该第二隔离层组 139 中的导通孔 170 与该沟道层 160 连接, 该钝化层 130 设置于该源极 S、 该漏极 D 及该第二隔离层组 139 上, 该阳极 111 设 置于该钝化层 130 上且通过该钝化层 130 中的导通孔 172 连接至该漏极 D, 该有机发光层 113 及该阴极 112 依序设置于该阳极 111 上。 说 明 书 CN 104076966 A 6 4/4 页 7 0017 另外, 该第一薄膜晶体管 131 及第二薄膜晶体管 13。
21、2 至少其中之一为低温多晶硅 (LTPS) 薄膜晶体管。该有机发光层 113 可以包括电洞传输层、 有机层、 及电子传输层等。该 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10 为顶发光式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该发光结构 11 发出的光线依序经由该驱动结构 13 及该第一基板 101 提供给面板观看者。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10 中, 该阴极 112 还可 以侦测施加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10 上的触摸动作, 使得该有机电致发光式 触控显示面板 10 的显示驱动结构与触控驱动结构集成在一起, 无需再额外附加触摸屏, 从 而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
22、面板 10 较为简单。 0019 此外, 将阴极 112 经由导电元件 181 连接设置于该第二基板 102 的信号传输层 182, 使得外部触控驱动信号经由第二基板 102 提供, 而显示驱动信号可以经由第一基板提 供到该驱动结构 13, 触控驱动信号与显示驱动信号分别自不同的基板提供可避免自同一基 板层提供导致的软性电路板及布线复杂、 混乱等问题的发生, 提高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 显示面板 10 的可靠度。 说 明 书 CN 104076966 A 7 1/2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76966 A 8 2/2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76966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