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943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1 C N 1 0 4 2 9 4 3 5 5 A (21)申请号 201410448605.7 (22)申请日 2014.09.04 C30B 28/06(2006.01) C30B 29/06(2006.01) (71)申请人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 地址 215434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太仓港港 口开发区平江路88号 (72)发明人潘欢欢 郭宽新 孙海知 宋江 邢国强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刘燕娇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 (57。
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包括以 下步骤:1.在坩埚底部均匀铺设第一层形核源; 2.在第一层形核源上涂喷涂层,涂层完整覆盖第 一层形核源;3.在步骤2的涂层上均匀铺设第二 层形核源;4.将多晶硅料盛装于坩埚中,完成装 料;5.将装满硅料的坩埚置于多晶铸锭炉中,进 行抽真空、加热,进而进入高温熔化阶段,所述铸 锭炉的最大熔化温度控制在1510-1540,并 通过调整热场保持多晶硅料自上而下进行熔化; 6.通过高纯石英棒对形核源高度进行测量,当第 二层形核源的剩余量为0cm时,进而进入长晶阶 段;7.硅料经过长晶、退火、冷却,得到多晶硅锭。 本发明可获得晶粒均匀细腻的多晶硅锭,具有。
3、缺 陷较少,多晶硅锭底部少子寿命长,杂质率低,成 品率高等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94355 A CN 104294355 A 1/1页 2 1.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坩埚底部均匀铺设第一层形核源; 2.在第一层形核源上涂喷涂层,涂层完整覆盖第一层形核源; 3.在步骤2的涂层上均匀铺设第二层形核源; 4.将多晶硅料盛装于坩埚中,完成装料; 5.将装满硅料的坩埚置于多晶铸锭炉中,进行抽真空、加热,进而进入高温。
4、熔化阶段, 所述铸锭炉的最大熔化温度控制在1510-1540,通过调整热场保持多晶硅料自上而下 进行熔化; 6.当第二层形核源的剩余量为0cm时,进而进入长晶阶段; 7.硅料经过长晶、退火、冷却,得到多晶硅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形核源和第 二层形核源均为硅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采用石英 棒测量形核源剩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形核源 目数大于一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为石英方坩埚。 6.根据权利要。
5、求2所述的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形核源硅料 为单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为氮化硅涂层。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94355 A 1/3页 3 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枯竭使可再生能源收到广泛的关注,太阳能发电逐渐扩大在 全球发电量中所占的比例,晶体硅成为目前最重要的太阳能光伏材料。 0003 但目前,传统的多晶硅锭铸造方式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其制成后的多晶硅片的工 作效率普遍较低,传统多晶硅铸锭时,通过定向凝固技。
6、术,采用坩埚装硅料,通过对硅料的 加热、熔化、长晶、退火及冷却步骤,获得多晶硅锭,硅料在熔融情况下,进入长晶阶段,通过 坩埚底部的冷却,随机自发的生产晶核,并在此基础上生长。该种晶核由于其随机自发性, 易产生各种缺陷,导致制成的多晶硅片品质不高。 0004 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晶核的生长,有研究人员通过采用坩埚底部铺设单晶硅块、 单多晶碎片、碎料小料等作为硅锭生长的形核源,通过控制熔化速率,在形核源不被完全熔 化的基础上进行生长,获得低缺陷高品质的多晶硅锭,但该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0005 1.坩埚底部形核源未被完全熔化,制成的多晶硅锭底部的低少子寿命区域增加, 降低硅锭的成品率; 0006 2。
7、.底部形核源未熔化,存在的部分杂质源无法完全挥发,使制成的多晶硅锭内部 的杂质率升高,影响多晶硅锭的品质。 0007 现有研究人员通过采用在坩埚制造过程中,将形核源固定在坩埚底部,通过坩埚 底部的形核源获得高品质的多晶硅锭,但该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0008 1.底部形核源易造成多晶硅锭粘锅裂纹; 0009 2.底部形核源分布不均匀,多晶硅锭品质下降。 0010 为解决单一全熔形核源或单一半熔形核源导致的缺陷,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 案,来提高多晶硅锭品质及提高成品率。 发明内容 0011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晶 硅制备工艺,本工艺包含全熔和半熔形核。
8、源制备多晶硅锭的优势,在提升多晶硅锭品质的 前提下,通过工艺调整,有效提升多晶硅锭的成品率。 0012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3 1.在坩埚底部均匀铺设第一层形核源; 0014 2.在第一层形核源上涂喷涂层,涂层完整覆盖第一层形核源; 0015 3.在步骤2的涂层上均匀铺设第二层形核源; 0016 4.将多晶硅料盛装于坩埚中,完成装料; 0017 5.将装满硅料的坩埚置于多晶铸锭炉中,进行抽真空、加热,进而进入高温熔化阶 段,所述铸锭炉的最大熔化温度控制在1510-1540,并通过调整热场保持多晶硅料自 说 明 书CN 104294355 A 2/3页。
9、 4 上而下进行熔化; 0018 6.通过高纯石英棒对形核源高度进行测量,当第二层形核源的剩余量为0cm时, 进而进入长晶阶段; 0019 7.硅料经过长晶、退火、冷却,得到多晶硅锭。 0020 其中,本发明的第一层形核源质量不小于500g,第二层形核源质量不小于30kg。 0021 本发明通过在硅料熔化后期进入长晶初期前,通过高纯石英棒对形核源的高度进 行测量,使得形核源的剩余量刚好达到0cm时,降低铸锭炉内温度,使得第二层形核源不再 继续熔化,此时第二层形核源处于刚熔化结束而又不再继续熔化,以此状态进入长晶,该状 态下的第二层形核源与第一层形核源相接触,在长晶初期形核时共同作用,获得高品质。
10、多 晶硅锭;但当第二层形核源未处于最佳形态时,长晶初期形核将通过第一层形核源作用,仍 可获得较高品质多晶硅锭。 002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层形核源和第二层形核源均为硅 料,其结构为单晶结构,其形状可以为块状、片状、颗粒状或粉末状,本发明形核源铺设应均 匀,形核源间隙相同,致密不冗余。 002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所述的步骤6中采用石英棒测量形核源剩余 量,本发明也可通过石英棒测试方法控制形核源熔化速度。 002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层形核源目数大于一目。 002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所述的坩埚为石英方坩埚。 0026 作为本。
11、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所述的第二层形核源硅料为单晶结构。 002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所述涂层为氮化硅涂层。 0028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9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晶硅制备工艺,可获得晶粒均匀细腻的多晶硅锭,具有缺 陷较少,多晶硅锭底部少子寿命长,杂质率低,成品率高等特点。 0030 2、本发明在获得高品质硅锭的前提下,制造成本降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0032 实施例1: 0033 本实施例选用标准G6石英方坩埚,在石英坩埚底部均匀铺设质量为500g直径4mm 的硅料作为第一层形核源。
12、;在第一层形核源上均匀喷涂氮化硅,使氮化硅涂层完整包覆第 一层形核源;在氮化硅涂层上均匀铺设碎的原生多晶硅料作为第二层形核源,质量30kg; 将多晶硅料盛装于方坩埚中完成装料;将装满硅料的方坩埚置于多晶铸锭炉台中,进行抽 真空、加热,使之进入高温熔化阶段,多晶硅铸锭炉的最大熔化温度控制在1540,通过调 整热场保持多晶硅料自上而下进行熔化,采用石英棒测试的方式来控制硅料的熔化速度, 当硅料的固液界面距离石英方坩埚底部距离剩余15mm时,降低多晶硅锭炉的温度,降低至 1430,进而进入长晶阶段。 0034 经过长晶、退火及冷却阶段,得到高品质多晶硅锭,所得硅锭经过开方得到36块 硅块,经过切片清。
13、洗获得多晶硅片。 0035 对比例1: 说 明 书CN 104294355 A 3/3页 5 0036 采用标准G6石英方坩埚,在坩埚底部均匀铺设30kg碎的原生多晶硅料,再将多晶 硅料盛装于方坩埚中完成装料,将装满硅料的坩埚置于多晶硅铸锭炉台中,进行抽真空、加 热,使之进入高温熔化阶段,多晶硅铸锭炉的最大熔化温度控制在1540,调节热场保持多 晶硅料自上而下熔化,采用石英棒测量方式以控制硅料熔化速度,当硅料不再熔化时,降低 温度至1430,进入长晶阶段。 0037 经过长晶、退火及冷却阶段,得到多晶硅锭,将所得硅锭进行开方得到36块硅块, 经过切片、清洗得到多晶硅片。 0038 对比例2: 。
14、0039 选用标准G6石英方坩埚,在石英坩埚底部均匀铺设直径4mm的硅料500g,在硅料 上喷涂氮化硅,使氮化硅涂层完整覆盖底部硅料,再将多晶硅料盛装于方坩埚中,完成装料 工作,将装满硅料的坩埚置于多晶硅铸锭炉台中,进行抽真空、加热,使之进入高温熔化阶 段,多晶硅铸锭炉的最大熔化温度控制在1540,调节热场保持多晶硅料自上而下熔化至 硅料完全熔化后,降低铸锭炉温度至1430,进而进入长晶阶段。 0040 经过长晶、退火及冷却阶段,得到多晶硅锭,将所得硅锭进行开方得到36块硅块, 经过切片、清洗得到多晶硅片。 0041 实施例1与对比例1和对比例2所得多晶硅锭的成品率及多晶硅片制成电池后的 效率。
15、对比结果如表1: 0042 表1为实施例1与对比例1、2所得多晶硅锭的成品率及多晶硅片制成电池片后的 效率对比 0043 硅锭成品率电池效率 实施例1 69.518.05 对比例1 67.518.12 对比例2 70.817.94 0044 对比分析可得:实施例1的硅锭成品率较对比例1提高2.0;实施例1的电池效 率较对比例1降低0.。实施例1的硅锭成品率较对比例2降低0.7,实施例的电池效 率较对比例2提高0.06。 0045 实施例2 0046 本实施例采用标准G6石英方坩埚,在石英坩埚底部均匀铺设200g硅粉作为第一 层形核源,在第一层形核源上均匀喷涂氮化硅,使氮化硅涂层完整覆盖第一层形。
16、核源,在氮 化硅涂层上均匀铺设50kg多晶颗粒,再将多晶硅料盛装于方坩埚中,完成装料,将装满硅 料的坩埚置于多晶硅铸锭炉台中,进行抽真空、加热,使之进入高温熔化阶段,多晶硅铸锭 炉的最大熔化温度控制在1510,调节热场保持多晶硅料自上而下熔化,采用石英棒测量 方式控制硅料的熔化速度,当硅料的固液界面距离石英方坩埚底部的距离为5mm时,降低 铸锭炉温度,当硅料固液界面刚好达到接触坩埚底部时,调节多晶硅铸锭炉的温度,当铸锭 炉的温度降低至,进而进入长晶阶段。 0047 经过长晶、退火及冷却阶段,得到多晶硅锭,将所得硅锭进行开方得到36块硅块, 经过切片、清洗得到多晶硅片。 0048 本实施例所得多晶硅锭的成品率为70.5,其制成电池的电池效率为18.12。 说 明 书CN 10429435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