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47730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09614.6

申请日:

2012.10.24

公开号:

CN102889093A

公开日:

2013.01.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21F 3/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矿用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变更后:中船重工西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二路20号一层变更后: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二路20号一层|||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F 3/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矿用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变更后: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矿用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东仪路3号变更后: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二路20号一层|||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3/00申请日:20121024|||公开

IPC分类号:

E21F3/00; E21F11/00

主分类号:

E21F3/00

申请人:

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矿用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建华; 邓宝生; 杨晓精; 白建成; 刘生宏; 陈炬英; 宋健; 苗锋志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东仪路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代理人:

张培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蓄冰箱、超导管、散热器和制冷机组,在蓄冰箱中均匀布置有超导管,蓄冰箱一侧固定散热器,散热器通过风道管连接至舱内,超导管内注入超导液,超导液在超导管内热端与冷端之间循环,将蓄冰箱中的冷量均匀的传导到蓄冰箱一侧的散热器中,由散热器将冷气输出到舱内,再利用气动风机将舱内的热空气吸入散热器中,通过散热器进行舱内和蓄冰箱之间的冷热交换,通过风道管将冷空气释放到舱内,达到冷热交换。本发明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气动风机,强制舱内空气循环,进行冷热交换,达到降温、除湿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蓄冰箱、超导管、散热器和制冷机组,在蓄冰箱中均匀布置有超导管,蓄冰箱一侧固定散热器,散热器通过风道管连接至舱内,超导管内注入超导液,超导液在超导管内热端与冷端之间循环,将蓄冰箱中的冷量均匀的传导到蓄冰箱一侧的散热器中,由散热器将冷气输出到舱内,再利用气动风机将舱内的热空气吸入散热器中,通过散热器进行舱内和蓄冰箱之间的冷热交换,通过风道管将冷空气释放到舱内,达到冷热交换。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蓄冰箱通过制冷管与制冷机组连接,由制冷机组在蓄冰箱内将水致成冰。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器中设计有冷凝水收集器。

说明书

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救生舱设备,特别是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矿用救生舱设备中,救生舱作为一个密闭的环境,在灾变中,舱外高温环境对救生舱的热辐射和传热导致,使舱内温度升高。另外在密闭的空间中舱内人员散发出的热量和舱内设备工作放热等,也会使舱内温度升高。在舱内高温的情况下,舱内湿度是一个导致舱内环境极其重要的因素。为保证舱内温度和湿度具有一个较为舒适的生存环境,救生舱的制冷和除湿方案较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温和除湿效果好的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蓄冰箱、超导管、散热器和制冷机组,在蓄冰箱中均匀布置有超导管,蓄冰箱一侧固定散热器,散热器通过风道管连接至舱内,超导管内注入超导液,超导液在超导管内热端与冷端之间循环,将蓄冰箱中的冷量均匀的传导到蓄冰箱一侧的散热器中,由散热器将冷气输出到舱内,再利用气动风机将舱内的热空气吸入散热器中,通过散热器进行舱内和蓄冰箱之间的冷热交换,通过风道管将冷空气释放到舱内,达到冷热交换。
所述的蓄冰箱通过制冷管与制冷机组连接,由制冷机组在蓄冰箱内将水致成冰。
所述的散热器中设计有冷凝水收集器。
本发明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气动风机,强制舱内空气循环,进行冷热交换,达到降温、除湿的目的。降温是利用蓄冰箱蓄冷,利用超导技术,将蓄冰箱中的冷量均匀地传导到冷却器,储存到散热器中。用气动风机把舱内的热空气吸入冷却器中,进行冷热交换,再释放舱内,使舱内温度降低,达到降温功能。冷热交换会产生冷凝水,在散热器中设计有冷凝水收集器,达到除湿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蓄冷空调工作原理图。
图中:1.电源接口; 2.制冷管;3.制冷机组;4.蓄冰箱;5.冰;6.超导管;7.散热器;8.风道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包括:蓄冰箱4、超导管6、散热器7和制冷机组3,在蓄冰箱4中均匀布置有超导管6,蓄冰箱4一侧固定散热器7,散热器7通过风道管8连接至舱内,超导管6内注入超导液,超导液在超导管6内热端与冷端之间循环,将蓄冰箱4中的冷量均匀的传导到蓄冰箱4一侧的散热器7中,由散热器7将冷气输出到舱内,再利用气动风机将舱内的热空气吸入散热器7中,通过散热器7进行舱内和蓄冰箱4之间的冷热交换,然后通过风道管8将冷空气释放到舱内,达到冷热交换。
散热器中设计有冷凝水收集器,利用产生冷凝水,对舱内除湿。
蓄冰箱4通过制冷管2与制冷机组3连接,由制冷机组3在蓄冰箱4内将水致成冰5。
本发明的原理是:根据水、冰的蓄热特性,使制冷机在满负荷条件下运行,将空调所需的制冷量,以显热或潜热的形式部分或全部地蓄存于水、冰中。在灾变中,一旦空调出现故障,使用这些蓄冷物质蓄存的冷量满足空调系统的需要。
本发明的优点
1.  传统蓄冰制冷主要采取吹风取冷的方式,即在冰箱中埋入风管,在需要取冷时,将风从入风口吹入,通过冰箱中的风管遇冷变成冷空气,然后再吹出到舱内,进行制冷。在这种取冷方法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有部分冷风在冰箱里遇冷变成冷凝水,出风口风量明显降低;第二、由于冷凝水的不断累积,风管容易发生冰堵,从而使风管内径变小,通风量降低,制冷效果明显减弱;第三,由于采取埋入风管的方式,在风管周围的冰将会很快融化,并慢慢向外扩散取冷,离风管距离越远的地方在取冷过程中,发生冷热交换的冷量也会越来越少,因此,降温制冷的效果在后阶段将会明显降低。而现有的制冰蓄冷,用超导技术均匀的传导取冷,避免了以上的缺点。
2.  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的优点:①给气动风机提供了动力能源;②释放到舱内的空气,给舱内提供了氧气;③释放到舱内的空气,增加了舱内的压力,相对舱外形成了正压。④释放到舱内的空气形成舱内正压,将密闭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和异味,通过排气阀排到了舱外,起到了辅助净化功能。
3.  在降温过程中,冷热空气交换产生冷凝水,用散热器中冷凝水收集器收集,达到除湿功能。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89093A43申请公布日20130123CN102889093ACN102889093A21申请号201210409614622申请日20121024E21F3/00200601E21F11/0020060171申请人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矿用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地址710065陕西省西安市东仪路3号72发明人马建华邓宝生杨晓精白建成刘生宏陈炬英宋健苗锋志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代理人张培勋54发明名称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蓄冰箱、超导管、散热器和制冷机组,在蓄冰箱中均匀布置有超导管,蓄冰。

2、箱一侧固定散热器,散热器通过风道管连接至舱内,超导管内注入超导液,超导液在超导管内热端与冷端之间循环,将蓄冰箱中的冷量均匀的传导到蓄冰箱一侧的散热器中,由散热器将冷气输出到舱内,再利用气动风机将舱内的热空气吸入散热器中,通过散热器进行舱内和蓄冰箱之间的冷热交换,通过风道管将冷空气释放到舱内,达到冷热交换。本发明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气动风机,强制舱内空气循环,进行冷热交换,达到降温、除湿的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蓄冰箱、超导管、散热器和制冷机组,。

3、在蓄冰箱中均匀布置有超导管,蓄冰箱一侧固定散热器,散热器通过风道管连接至舱内,超导管内注入超导液,超导液在超导管内热端与冷端之间循环,将蓄冰箱中的冷量均匀的传导到蓄冰箱一侧的散热器中,由散热器将冷气输出到舱内,再利用气动风机将舱内的热空气吸入散热器中,通过散热器进行舱内和蓄冰箱之间的冷热交换,通过风道管将冷空气释放到舱内,达到冷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蓄冰箱通过制冷管与制冷机组连接,由制冷机组在蓄冰箱内将水致成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器中设计有冷凝水收集器。权利要求书CN102889093A1/2页3一种单。

4、风机制冷除湿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救生舱设备,特别是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矿用救生舱设备中,救生舱作为一个密闭的环境,在灾变中,舱外高温环境对救生舱的热辐射和传热导致,使舱内温度升高。另外在密闭的空间中舱内人员散发出的热量和舱内设备工作放热等,也会使舱内温度升高。在舱内高温的情况下,舱内湿度是一个导致舱内环境极其重要的因素。为保证舱内温度和湿度具有一个较为舒适的生存环境,救生舱的制冷和除湿方案较为重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温和除湿效果好的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蓄冰箱、。

5、超导管、散热器和制冷机组,在蓄冰箱中均匀布置有超导管,蓄冰箱一侧固定散热器,散热器通过风道管连接至舱内,超导管内注入超导液,超导液在超导管内热端与冷端之间循环,将蓄冰箱中的冷量均匀的传导到蓄冰箱一侧的散热器中,由散热器将冷气输出到舱内,再利用气动风机将舱内的热空气吸入散热器中,通过散热器进行舱内和蓄冰箱之间的冷热交换,通过风道管将冷空气释放到舱内,达到冷热交换。0005所述的蓄冰箱通过制冷管与制冷机组连接,由制冷机组在蓄冰箱内将水致成冰。0006所述的散热器中设计有冷凝水收集器。0007本发明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气动风机,强制舱内空气循环,进行冷热交换,达到降温、除湿的目的。降温是利用蓄冰箱蓄冷,。

6、利用超导技术,将蓄冰箱中的冷量均匀地传导到冷却器,储存到散热器中。用气动风机把舱内的热空气吸入冷却器中,进行冷热交换,再释放舱内,使舱内温度降低,达到降温功能。冷热交换会产生冷凝水,在散热器中设计有冷凝水收集器,达到除湿功能。附图说明0008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蓄冷空调工作原理图。0009图中1电源接口;2制冷管;3制冷机组;4蓄冰箱;5冰;6超导管;7散热器;8风道管。具体实施方式0010如附图1所示,一种单风机制冷除湿方法,包括蓄冰箱4、超导管6、散热器7和制冷机组3,在蓄冰箱4中均匀布置有超导管6,蓄冰箱4一侧固定散热器7,散热器7通过风道管8连接至舱。

7、内,超导管6内注入超导液,超导液在超导管6内热端与冷端之间循环,将说明书CN102889093A2/2页4蓄冰箱4中的冷量均匀的传导到蓄冰箱4一侧的散热器7中,由散热器7将冷气输出到舱内,再利用气动风机将舱内的热空气吸入散热器7中,通过散热器7进行舱内和蓄冰箱4之间的冷热交换,然后通过风道管8将冷空气释放到舱内,达到冷热交换。0011散热器中设计有冷凝水收集器,利用产生冷凝水,对舱内除湿。0012蓄冰箱4通过制冷管2与制冷机组3连接,由制冷机组3在蓄冰箱4内将水致成冰5。0013本发明的原理是根据水、冰的蓄热特性,使制冷机在满负荷条件下运行,将空调所需的制冷量,以显热或潜热的形式部分或全部地蓄。

8、存于水、冰中。在灾变中,一旦空调出现故障,使用这些蓄冷物质蓄存的冷量满足空调系统的需要。0014本发明的优点1传统蓄冰制冷主要采取吹风取冷的方式,即在冰箱中埋入风管,在需要取冷时,将风从入风口吹入,通过冰箱中的风管遇冷变成冷空气,然后再吹出到舱内,进行制冷。在这种取冷方法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有部分冷风在冰箱里遇冷变成冷凝水,出风口风量明显降低;第二、由于冷凝水的不断累积,风管容易发生冰堵,从而使风管内径变小,通风量降低,制冷效果明显减弱;第三,由于采取埋入风管的方式,在风管周围的冰将会很快融化,并慢慢向外扩散取冷,离风管距离越远的地方在取冷过程中,发生冷热交换的冷量也会越来越少,因此,降温。

9、制冷的效果在后阶段将会明显降低。而现有的制冰蓄冷,用超导技术均匀的传导取冷,避免了以上的缺点。00152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的优点给气动风机提供了动力能源;释放到舱内的空气,给舱内提供了氧气;释放到舱内的空气,增加了舱内的压力,相对舱外形成了正压。释放到舱内的空气形成舱内正压,将密闭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和异味,通过排气阀排到了舱外,起到了辅助净化功能。00163在降温过程中,冷热空气交换产生冷凝水,用散热器中冷凝水收集器收集,达到除湿功能。0017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说明书CN102889093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88909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