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优化气体发生器的操作的方法以及气体发生器.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476098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于优化气体发生器的操作的方法以及气体发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用于优化气体发生器的操作的方法以及气体发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用于优化气体发生器的操作的方法以及气体发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优化气体发生器的操作的方法以及气体发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优化气体发生器的操作的方法以及气体发生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4589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 N 1 0 4 2 4 5 8 9 8 A (21)申请号 201380010061.X (22)申请日 2013.02.15 20125192 2012.02.20 FI C10J 3/40(2006.01) C10J 3/42(2006.01) F23H 13/08(2006.01) F23H 17/06(2006.01) C10B 49/04(2006.01) (71)申请人劳特公司 地址芬兰纳斯托拉 (72)发明人 M佩蒂拉 T萨雷斯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

2、理人王茂华 (54) 发明名称 用于优化气体发生器的操作的方法以及气体 发生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优化气体发生器的操 作的方法以及一种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 器具有外壳部件(30),处于其上端为用于向所 述外壳部件内的燃料舱(14)供应燃料的器件 (12,20-22,20-22)。所述燃料通过重力下降到 炉排(1,2)上,在所述炉排上方的点形成燃烧区, 用于向其供应气化气体的器件(4,5)与之相结合 地进行布置。在所述方法中使用包括两个同中心 地布置的第一(1)炉排部分和第二(2)炉排部分 的炉排(1,2),上述炉排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炉排 部分(2)能够围绕穿过联合中心的旋转轴。

3、线转 动。所述炉排部分(1,2)能够在所述旋转轴线的 方向上朝向彼此移动到它们的彼此互锁位置,并 且彼此远离到部分或完全脱离所述互锁位置的位 置。所述炉排部分(1,2)关于彼此和/或联合地 移动以对通过炉排的气体流动进行调节和/或从 炉排除灰和/或防止尚未完全烧完的燃料通过炉 排进入。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8.19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FI2013/050180 2013.02.15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124536 EN 2013.08.29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4、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45898 A CN 104245898 A 1/2页 2 1.一种用于优化气体发生器的操作的方法,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器具有外壳部件(30), 处于所述外壳部件(30)上端为用于向所述外壳部件内的燃料舱(14)供应燃料的器件 (12,20-22,20-22),所述燃料由重力下降到炉排(1,2)上,在所述炉排上方的点形成燃 烧区,用于向其供应气化气体的器件(4,5)与之相结合地进行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 中使用包括两个同中心布置的第一(1)炉排部分和第二。

5、(2)炉排部分的炉排(1,2),上述 炉排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炉排部分(2)能够围绕穿过联合中心的旋转轴线进行转动,并且所 述炉排部分(1,2)能够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朝向彼此移动到它们的彼此互锁位置,并 且彼此远离,到部分或完全脱离所述互锁位置的位置,并且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炉排部分 (1,2)关于彼此和/或联合地进行移动以对通过所述炉排的气体流动进行调整和/或从所 述炉排除灰和/或防止尚未完全烧完的燃料通过所述炉排进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中,通过将所述第一炉排部分 (1)和所述第二炉排部分(2)绕所述旋转轴线关于彼此转动而增进了除灰和/或防止堵塞 形成。 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中,通过将所述炉排(1,2) 作为整体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燃烧区或远离所述燃烧区移动而对所述炉排 上方的减缩区中的碳层的厚度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中,通过将所述炉 排部分(1,2)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移动而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 而对通过所述炉排的气体流动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中,位于所述反应 器外围的喷嘴(4)和/或位于所述燃烧室中心的中心喷嘴(5)被用于向所述燃烧区供应气 化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7、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喷嘴(5)位于在所述外壳的纵向 方向上从上向下延伸的所述中心管道(6)的下端处,所述中心管道的喷嘴头部被布置为在 其纵向方向上和/或横向方向上移动和/或绕其纵向中心轴线旋转,并且在所述方法中,所 述燃烧区中的所述燃料的表面积以及所述燃烧区中的状况能够通过移动和/或旋转所述 中心管道(6)而进行调节。 7.根据之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应器件包括布置在所 述气体发生器的上部之中的上部封闭装置(20-22)和下部封闭装置(20-22),在它们之 间形成了可封闭的燃料供应空间(24),由此当所述下部封闭装置被封闭时,燃料通过打开 的上部封闭装置供应到所述空间。

8、之中,并且随后所述上部封闭装置被封闭并且惰性气体在 打开所述下部封闭装置之前被送入所述空间中以对所述空间进行加压而允许所述燃料朝 所述燃烧区下降。 8.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外壳部件(30),处于其上端为用于向所述外壳部件内的燃料 舱(14)供应燃料的器件(12,20-22,20-22),所述燃料通过重力下降到炉排上,在所述炉 排上方的点形成燃烧区,用于向其供应气化气体的器件与之相结合地进行布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所述炉排(1,2)包括两个同中心地布置的第一(1)炉排部分和第二 (2)炉排部分,炉排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炉排部分(2)能够围绕穿过联合中心的旋转轴线转 动,并且所述炉排部分(1。

9、,2)能够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朝向彼此移动,到它们的彼此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45898 A 2/2页 3 互锁位置,并且彼此远离到部分或完全脱离所述互锁位置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被布置为作为整体在所述 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燃烧区或远离所述燃烧区移动以对所述炉排上方的所述减缩 区中的碳层的厚度进行调节从而对其进行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向燃烧室中进行的气化气体供 应被布置为在位于所述反应器的外围的喷嘴(4)中和/或位于所述燃烧室的所述中心的中 心喷嘴(5)中进行。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

10、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应器件 包括布置在所述发生器的上部之中的上部封闭装置(20-22)和下部封闭装置(20-22), 在它们之间形成了封闭的燃料供应空间(24),在所述封闭的燃料供应空间(24)中布置有 用于在允许所述燃料朝所述燃烧区下降之前对所述空间进行加压的惰性气体供应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封闭装置(20-22;20-22)包括 封闭所述燃料供应空间(24)的封闭部分(21,21),所述封闭部分(21,21)被配置为绕其 旋转轴线(23)转动360以释放从所述供应空间(24)到所述燃料舱(14)中的所述燃料的 通路并且再次封闭所述供应空。

11、间。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件内部 的所述燃料舱(14)具有直的壁部或者向下稍有加宽。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45898 A 1/3页 4 用于优化气体发生器的操作的方法以及气体发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优化气体发生器的操作的方法,其中所述气体生成器具有外 壳部分,在其上端为用于供应燃料的器件,所述燃料通过重力下降到炉排上,在所述炉排上 方的点形成燃烧区,用于向其供应气化气体的器件与之相结合地进行布置。本发明进一步 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外壳部分,在其上端为用于供应燃料的器件,所述燃料通过重力 下降到炉排上,在所。

12、述炉排上方的点形成燃烧区,用于向其供应气化气体的器件与之相结 合地布置。就此而言,气化气体是指包含氧气的气体。 背景技术 0002 在气体发生器中,燃料通常通过重力从发生器的上部下降到炉排。形成在炉排上 方的碳层形成还原区,并且气化气体被供应于其中的实际的燃烧区位于所述还原区之上。 在燃烧区上方形成高温分解区,在那里进行燃料的干馏。所形成的产品气体通过炉排传输 至排放管中。 0003 各种因素对气体发生器的优化操作有所影响,例如,包括向燃烧区进行的气化气 体供应、所形成产品气体的通流、燃料供应、炉排除灰、防止未完全烧完的燃料通过炉排进 入、例如,当使用不同燃料颗粒大小时防止/最小化炉排的堵塞以。

13、及修复可能的堵塞情形。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利用所述解决方案,能够通过调节影响这些不同因素 的发生器属性而对气体发生器的操作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包括两个同中心 地布置的第一炉排部分和第二炉排部分的炉排,上述炉排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炉排部分能够 围绕穿过联合中心的旋转轴线进行转动,并且所述炉排部分能够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 朝向彼此移动到它们的彼此互锁位置,并且彼此远离到部分或完全脱离所述互锁位置的位 置,并且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炉排部分关于彼此和/或联合地进行移动以对通过炉排的气 体流动进行调节和/或从炉排除灰和/或防止。

14、尚未完全烧完的燃料通过炉排进入。本发明 的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2至7中公开。 0005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特征进一步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的炉排包括两个同 中心地布置的第一炉排部分和第二炉排部分,上述炉排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炉排部分能够围 绕穿过联合中心的旋转轴线转动,并且所述炉排部分能够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朝向彼 此移动到它们的彼此互锁位置,并且彼此远离到部分或完全脱离所述互锁位置的位置。根 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8至11中公开。 附图说明 0006 下文中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地描述,其中: 0007 图1以横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实施例的。

15、示意性原理图;和 说 明 书CN 104245898 A 2/3页 5 0008 图2A、2B以处于炉排的互锁位置以及类似地处于其分离位置的横截面图示出了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所使用的炉排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根据图1的气体发生器的实施例包括外壳部分30,其内部为燃料舱14,其优选地 具有直的壁部或者向下稍有加宽。燃料供应装置处于外壳上端并且其包括用于诸如木片或 其它生物燃料之类的燃料的馈送管道12,上部封闭装置20、21、22以及下部封闭装置20、 21、22结合所述管道进行布置。封闭装置包括管道封闭部分21、21,封闭设备的旋转电 机22、22以及滑片器件20、20。所述。

16、封闭装置在它们之间限定了可封闭的燃料供应空间 24,其中布置有惰性气体供应器件。气化炉喜神自身通过过压进行操作,这是在打开下部封 闭装置并且允许燃料进入外壳内部的燃料舱14之前要利用惰性气体对燃料供应空间24进 行加压的原因。惰性气体被用来防止随燃料所携带的空气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0010 封闭部分21、21优选地被配置为沿关于其旋转轴线23成360的圆形轨道移动, 以将封闭部分从完全封闭供应空间24的位置移动到释放出燃料到燃料舱14中的通道的位 置,并且返回封闭供应空间的位置。如此通过360进行转动保持封闭部分的清洁,因为其 在转动移动的期间得以被清理。然而,能够想到的是,例如通过从0到18。

17、0的角度范围内 往复转动而使得封闭部分绕其旋转轴线进行转动。 0011 在燃料舱下端处为包括上部炉排1和下部炉排2的炉排。当气化材料包含固体碳 时,气化炉的炉排在所述过程的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与气化效率成正比的处理和碳转化 的效率的调节能够实质性地被炉排的几何形状和移动所影响。适于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 案中使用的炉排的优选实施例在图2A和2B中更为详细地示出。所述炉排优选地由环形炉 栅31、32所制成,它们具有相同的中心但是直径不同。炉排环优选地以它们中的一些(例 如,每隔一个或两个炉排环)被固定至上部炉排1而其它炉排环则被固定至下部炉排1的 方式进行固定。炉排环通过连接件33结合在一起,其在。

18、炉排表面的方向上穿过炉排。每一 侧上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连接件。在图2A中上部炉排1和下部炉排2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 朝向彼此进行移动,由此炉排环31、32变为互相锁定,并且在图2B中,它们互相分开。下部 炉排2被布置为借助于电机7进行旋转。如箭头9所示,整个炉排1、2优选地被布置为在 下部炉排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在所述解决方案中,例如通过调节炉排上方的还原区 中的碳层的厚度,处理效率能够通过在燃料行进方向上移动炉排1、2而进行调节。 0012 通过将下部炉排2绕其旋转轴线进行旋转,在上部炉排保持定位的同时,实现了 更好的除灰,防止了形成不利于气体通过的堵塞,并且防止了未完全烧完的燃料通过炉排 。

19、进入。通过依据箭头8而改变炉排环31、32之间的距离,所述处理的效率能够得到提高并 且气体通过炉排的流动能够得以调节。此外,炉排环的几何形状被设计为对处理是有利的。 炉排环的横截面例如可以是三角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圆形。所述环的横截面的几 何形状还可以根据炉排侧面(上部/下部炉排)而变化或者甚至按相同炉排中的环来变 化。炉排部分相互移动可能使用不同颗粒大小的燃料以及对燃烧过程进行优化。 0013 在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的实施例中,向燃烧区进行的供氧被布置为通过外壳外 围的边缘喷嘴4以及中心管道6的气化气体喷嘴5来进行。气化气体利用鼓风机11通过边 缘喷嘴4以及利用鼓风机15通过中心管道。

20、6的气化气体喷嘴5而被送入燃烧室。借助于 说 明 书CN 104245898 A 3/3页 6 所述气化气体馈送装置,实现了燃烧区的表面积的增加以及到气化燃烧区中的稳定供氧, 这在生物质的气化中特别重要,因为由于燃料的属性,必须在燃烧室内保持某个温度范围 以实现成功气化。通过改变中心管道6的喷嘴头部的几何形状,可能对气化气体向反应器 中的流动进行控制,同时可能对反应器中的燃料流动进行控制。中心管道6的喷嘴头部被 配置为在其纵向方向和/或横向方向上移动和/或绕其纵向中心轴线旋转,由此燃烧区中 的燃料的表面积以及燃烧区中的状况能够通过移动和/或旋转中心管道6而进行调节。以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处理效率。

21、。移动中心管道防止了穹拱效应(arching),并且在发生穹拱效 应的情况下,还能够借助于其打开穹拱。中心管道6的旋转和/或致动电机由附图标记13 所标记。在同向流动的过程中,产品气体的排放从气化炉下部通过出口10进行,并且在逆 向流动过程中则从气化炉的上部通过出口3进行。 0014 在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方法中,通过利用惰性气体加压的空间进行燃 料供应,在这种情况下,燃料供应将不会通过压力变化和过度氧气输入而在燃烧过程中导 致扰动。加压还防止了产品气体通过供应空间而逸出气化炉。通过将炉排部分1、2关于彼 此和/或联合地进行移动,气体通过炉排的流动和/或从炉排进行除灰能够被优化和/或 能够防止尚未完全烧完的燃料通过炉排进入。 说 明 书CN 104245898 A 1/2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45898 A 2/2页 8 图2A 图2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45898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