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475000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8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卡缘连接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卡缘连接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卡缘连接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卡缘连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卡缘连接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5700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06 C N 1 0 2 9 5 7 0 0 7 A *CN102957007A* (21)申请号 201110250959.7 (22)申请日 2011.08.16 H01R 12/72(2011.01) H01R 13/40(2006.01) H01R 13/02(2006.01) H01R 13/46(2006.01) (71)申请人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台湾桃园县 (72)发明人陈冠吾 郭家宏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梁挥 (54) 发明名。

2、称 卡缘连接器 (57) 摘要 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具有插卡口的绝缘 本体、以及多个设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且各端子 包含一固定部、一由固定部一端延伸的焊接部、一 由固定部另一端延伸的弹性臂、及一连接于弹性 臂末端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突出于插卡口内; 其中,绝缘本体还包含一第一端子座与一第二端 子座所构成,且各端子的固定部被组设于第一、第 二端子座间。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7 页 1/2页 2 1.一种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一。

3、插卡口;以及 多个端子,设于该绝缘本体内,且各该端子均包含一固定部、一由该固定部一端延伸的 焊接部、一由该固定部另一端延伸的弹性臂、及一连接于该弹性臂末端的接触部,所述接触 部突出于该插卡口内; 其中,该绝缘本体还包含一第一端子座与一第二端子座,且该多个端子的固定部被组 设于该第一、第二端子座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呈一横长条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卡口沿该绝缘本体横向而形 成。 4.一种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包含一第一端子座与一第二端子座,该第一端子座具有一第一壁部与多 个第一夹部,而该第二端子座。

4、也具有一第二壁部与多个第二夹部,所述第一、第二壁部为间 隔相对而形成一插卡口;以及 多个端子,设于该绝缘本体内,且各该端子均包含一固定部、一由该固定部一端延伸的 焊接部、一由该固定部另一端延伸的弹性臂、及一连接于该弹性臂末端的接触部,所述接触 部突出于该插卡口内; 其中,该第一、第二端子座的各该第一、第二夹部为彼此相对,且该多个端子分布于相 对的各该第一、第二夹部间,而相对的各该第一、第二夹部即夹置于各该端子的固定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呈一横长条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卡口沿该绝缘本体横向而形 成。 7.根据权利要求。

5、4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相对的各该第一、第二夹部为平直 壁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壁面为横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壁面为直向。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的各该第一、第二夹部 为倾斜向的导角壁面。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座于第一壁部上设有 多个第一端子槽,而该第二端子座于第二壁部上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且该多个端子的弹 性臂即分别容置于各该第一、第二端子槽内。 12.一种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插卡口; 多个第一端子,。

6、各该第一端子均包含一第一固定部、一由该第一固定部一端延伸的第 一焊接部、一由该第一固定部另一端延伸的第一弹性臂、及一连接于该第一弹性臂末端的 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突出于该插卡口一侧上;以及 多个第二端子,各该第二端子也均包含一第二固定部、一由该第二固定部一端延伸的 第二焊接部、一由该第二固定部另一端延伸的第二弹性臂、及一连接于该第二弹性臂末端 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突出于该插卡口另一侧上;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57007 A 2/2页 3 其中,该绝缘本体还包含一第一端子座与一第二端子座,且各该第一端子的第一固定 部被组设于该第一、第二端子座间,而各该第二端子的第二固定。

7、部则为该第二端子座所包 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呈一横长条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卡口延该绝缘本体横向而 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座具有一第一壁部 与多个第一夹部,而该第二端子座也具有一第二壁部与多个第二夹部,该第一、第二端子座 的各该第一、第二夹部彼此相对,且该多个第一端子分布于相对的各该第一、第二夹部间, 而相对的各该第一、第二夹部即夹置于各该第一端子的第一固定部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壁部间隔相对而 形成所述插卡口。

8、。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相对的各该第一、第二夹部为平 直壁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壁面为横向。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壁面为直向。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的各该第一、第二夹部 为倾斜向的导角壁面。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57007 A 1/4页 4 卡缘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如记忆体模块、显卡模块、固 态硬盘模块或无线网卡模块的卡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应用于如台式或可携式。

9、笔记型计算机等记忆体模块(Memory Modules)、网络 通讯卡模块、多媒体影音模块与卫星定位模块(GPS Modules)、中央处理器、编译译码器等 卡缘连接器,通常因为微型化而无法将其端子与端子间的间距更进一步地缩小、或是在实 施上容易产生信号干扰等问题,因而难以应用于具有高频需求的场合上。犹如图1所示,为 现有一种卡缘连接器的内部示意图。其主要是由绝缘本体1b以模内射出的方式包覆多个 端子2b、或者令绝缘本体1b先成型后再将各端子2b插入其内,且各端子2b被绝缘本体1b 所包覆的部位上,是突设有呈齿状的咬合部20b以增加与绝缘本体1b间的固持力。因此, 在此种端子2b与绝缘本体1b。

10、固定的结构下,绝缘本体于各端子2b间就必须预留足够的肉 厚以供各端子2b的咬合部20b刺入,故难以进一步缩小各端子2b的间距、或造成连接器成 型上的困难与组装不便等问题。 0003 此外,再如图2所示,为现有另一种卡缘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其主要于绝缘本 体1a内设有上、下端子2a、3a,并通过上、下端子2a、3a间来提供一上述插卡模块(图略) 插入。而该卡缘连接器之上、下端子2a、3a,必须在其端子形成的走向上分叉突设一固定部 20a、30a,以嵌固于绝缘本体1a内,如此方可使上、下端子2a、3a稳固地与绝缘本体1a作组 设,达到防止上、下端子2a、3a松脱或偏移等目的。为此,此种卡缘连接器无。

11、法符合高频需 求的原因之一,即在于其上、下端子2a、3a必须为了能稳固地组设于绝缘本体1a内,而所突 设的固定部20a、30a。盖因上、下端子2a、3a在提供信号进行传递时,通过固定部20a、30a 的截面突然变得巨大宽广,因此会对信号产生干扰。 0004 故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则必须以其它技术方案来取代以往连接器端子设于绝缘 本体内的固定方式。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其主要是通过二件式的绝缘本 体,将卡缘连接器的端子固定于二者之间,进而使其端子的固定部可与端子自身的成形方 向为一致而无需产生任何咬合或分叉的结构,以维持端子良好的信号传递效果。 000。

12、6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具有插卡口的绝缘本 体、以及多个设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且各端子包含一固定部、一由固定部一端延伸的焊接 部、一由固定部另一端延伸的弹性臂、及一连接于弹性臂末端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突出于 插卡口内;其中,绝缘本体还包含一第一端子座与一第二端子座,且各端子的固定部被组设 于第一、二端子座间。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多个 说 明 书CN 102957007 A 2/4页 5 设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绝缘本体包含一第一端子座与一第二端子座,第一端子座具有一 第一壁部与多个第一夹部,而第二端子座也。

13、具有一第二壁部与多个第二夹部,所述第一、二 壁部间隔相对而形成一插卡口;各端子则包含一固定部、一由固定部一端延伸的焊接部、一 由固定部另一端延伸的弹性臂、及一连接于弹性臂末端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突出于插卡 口内;其中,第一、二端子座的各第一、二夹部彼此相对,且各端子分布于相对的各第一、二 夹部间,而相对的各第一、二夹部即夹置于各端子的固定部上。 0008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具有插卡口的绝缘 本体、以及多个设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各第一端子包含一第一固定部、一 由第一固定部一端延伸的第一焊接部、一由第一固定部另一端延伸的第一弹性臂、及一连 接于第一。

14、弹性臂末端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突出于插卡口一侧上;而各第二端子 也包含一第二固定部、一由第二固定部一端延伸的第二焊接部、一由第二固定部另一端延 伸的第二弹性臂、及一连接于第二弹性臂末端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突出于插卡 口另一侧上;其中,绝缘本体还包含一第一端子座与一第二端子座,且各第一端子的第一固 定部被组设于第一、二端子座间,而各该第二端子的第二固定部则为该第二端子座所包覆。 0009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供各端子在可更进一步缩小彼此间距的情况下,也无 需设置任何用以刺入绝缘本体的咬合或分叉等结构,故可维持端子良好的信号传递效果, 尤其是可适用于高频信号上。 0010 以下。

15、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1 图1现有一种卡缘连接器的内部示意图; 0012 图2现有另一种卡缘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0013 图3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0014 图4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 0015 图5本发明第一端子的外观示意图; 0016 图6本发明第二端子的外观示意图; 0017 图7本发明第一、二端子座夹固第一端子的剖视示意图; 0018 图8本发明第一、二端子座夹固第二端子的剖视示意图; 0019 图9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20 其中,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 0021 绝缘本体 1a、1b 0022 端子 2b 咬合。

16、部 20b 0023 上端子 2a 固定部 20a 0024 下端子 3a 固定部 30a 0025 本发明 0026 绝缘本体 1 0027 第一端子座 10 第一壁部 100 说 明 书CN 102957007 A 3/4页 6 0028 第一夹部 101 第一夹部 101 0029 第一端子槽 102 第二端子座 11 0030 第二壁部 110 第二夹部 111 0031 第二夹部 111 第二端子槽 112 0032 插卡口 12 0033 第一端子 2 0034 第一固定部 20 第一焊接部 21 0035 第一弹性臂 22 第一接触部 23 0036 第二端子 3 0037 第二。

17、固定部 30 第二焊接部 31 0038 第二弹性臂 32 第二接触部 33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 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040 请参阅图3及图4,分别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卡 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以及多个设于绝缘本体1内的端子2、3;其中: 0041 该绝缘本体1是呈一横长条体,并于其上延其横向而设有一插卡口12,可用以供 如电子卡或电路板等插卡(图略)插入绝缘本体1内,进而与设于绝缘本体1内的端子2、 3作电性接触。 0042 请一。

18、并参阅图5及图6所示,上述该多个端子2、3可分为多个第一端子2与多个 第二端子3。而在本发明所举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子2可位于第二端子3的上方(如图7所 示),且各第一端子2均包含一第一固定部20、一由第一固定部20一端延伸的第一焊接部 21、一由第一固定部20另一端延伸的第一弹性臂22、以及一连接于第一弹性臂22末端的第 一接触部23;而该第二端子3也均包含一第二固定部30、一由第二固定部30一端延伸的第 二焊接部31、一由第二固定部30另一端延伸的第二弹性臂32、及一连接于第二弹性臂32 末端的第二接触部33。各第一、二端子2、3的第一、二固定部20、30是用以供端子2、3组设 于绝缘本体1。

19、内,而各第一、二固定部20、30一端所延伸而出的第一、二焊接部21、31,用以 供连接器能被焊接在如电路基板(图略)等处上,另一端所延伸而出的第一、二弹性臂22、 32,则提供插卡(图略)插入时的弹性接触效果,以确保第一、二接触部23、33与插卡(图 略)间的接触性。 0043 再请一并参阅图7所示,该绝缘本体1主要包含一第一端子座10与一第二端子 座11相互组设而构成,其中第一端子座10是具有一延绝缘本体1横向而形成的第一壁部 100、与多个相对于第一壁部100内侧且横向间隔并列的第一夹部101、101(101如图8 所示),而第二端子座11也具有一延绝缘本体1横向而形成的第二壁部110、与。

20、多个相对于 该多个第一夹部101、101的第二夹部111、111(111如图8所示),且所述第一、二壁部 100、110是间隔相对而形成前述供插卡(图略)插入绝缘本体1内的插卡口12。同时,各 端子2、3的接触部23、33即突出于该插卡口12内;更详细地,前述第一端子座10于第一 壁部100上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槽102,而第二端子座11于第二壁部110上也设有多个第二 说 明 书CN 102957007 A 4/4页 7 端子槽112,各第一、二端子2、3的第一、二弹性臂22、32即分别容置于第一、二端子槽102、 112内,且第一端子2的第一接触部23是突出于插卡口12一侧上,而第二端子3的第。

21、二接 触部33则突出于插卡口12另一侧上,藉以令第一、二接触部23、33能对插卡(图略)进行 弹性夹固的接触作用。 0044 所以,通过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发明卡缘连接器。 0045 据此,如图7及图8所示,由于绝缘本体1是由一第一端子座10与一第二端子座11 组设而成,且第一、二端子座10、11上均具有多个第一夹部101、101与多个第二夹部111、 111。因此,各第一端子2即可分布于相对的各第一、二夹部101、111(即如图7所示)间, 各第二端子3也可分布于相对的各第一、二夹部101、111(即如图8所示)间,以供相对 的各第一、二夹部101、111(或101、111)夹置于各第。

22、一端子2(或各第二端子3)的固定 部20、30上,换言之,即是使各端子2、3的固定部20、30被组设于第一、二端子座10、11间 而固定。故第一、二端子2、3的固定部20、30自可与端子本身的成形方向一致且并无任何 分叉结构产生,而可维持端子良好的信号传递效果,以符合高频的需求。 0046 值得一提的是:各第一、二夹部101、111(或101、111)可以是横向或直向延伸 的平直壁面、或是倾斜向的导角壁面等,可视第一、二端子2、3的固定部20、30的成形走向 而配合设置。 0047 此外,如图9所示,该第一、二端子2、3并非均需以第一、二端子座10、11来夹置固 定,也可视实际需求与状况,而令。

23、第一、二端子2、3其中一者以第一、二端子座10、11夹置固 定,而另一者则可以采用如射出包覆成型(Insert-molding Type)等方式为之;而在本实 施例中,是以第二端子座11包覆第二端子3的第二固定部30为例,反之亦可。 0048 因此,本发明卡缘连接器至少可具有以下诸多功效: 0049 一、绝缘本体1是通过第一、二端子座10、11夹固各端子2、3,可供各端子2、3无需 形成任何刺入绝缘本体1的咬合结构、或是用以插入绝缘本体1的分叉结构等,因而可维持 各端子2、3良好的信号传递效果。 0050 二、承上,当各端子2、3无需形成上述结构后,更可进一步缩减各端子2、3间的间 距,以适用。

24、于高频信号等场合上时,仍可轻易组装、或不致增加组装上的困难等。 0051 三、在卡缘连接器具有多排端子2、3的情况下,也可配合如以往的射出包覆成型 等方式制成,使卡缘连接器在绝缘本体1与端子2、3的组装上更具灵活性而不会有任何受 限制问题产生。 0052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 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2957007 A 1/7页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57007 A 2/7页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57007 A 3/7页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57007 A 10 4/7页 11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57007 A 11 5/7页 12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57007 A 12 6/7页 13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57007 A 13 7/7页 14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57007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