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472001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137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 N 1 0 3 9 3 1 3 7 8 A (21)申请号 201410112724.5 (22)申请日 2014.03.25 A01G 1/00(2006.01) A01D 82/00(2006.01) (71)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 地址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 号 (72)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54) 发明名称 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 (57) 摘要 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属于玉 米栽培与耕作技术领域。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 轮作耕作制采用种植行上种植两行玉米间距为 。

2、40-50cm,与相邻的另两行玉米间隔有130-140cm 的休闲行,在休闲行中间的90cm宽用于玉米秸秆 全量还田,构成玉米种植与秸秆还田的种还分离 轮作区,每2年实现一个周期的玉米种植与秸秆 还田的轮作。控制玉米的平均播种密度与常规种 植相同。可以加强玉米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玉米光 合作用,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土壤基 础肥力。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1378 A CN 103931378 A 1/1页 2 1.一。

3、种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耕作制,种植区种植两行玉米,休闲区用于秸秆还田,玉米 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的耕作方法。 2.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还田方法,秸秆还田深度控制在0-20cm,秸秆 全量还田到休闲行中间的90cm区域之间。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种植行上种植两 行玉米间距为40-50cm,相邻的另两行玉米间隔为130-140cm,每两年一个周期实现种植区 与休闲区的轮作,玉米产量对照常规种植方法不但不减,还能提高10%左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在土壤培肥方面的应用,土壤有机质 在初始若干年的年增长量可达到10%以上,此后。

4、土壤将维持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基础肥力 水平。 5.该方法适用的其他作物,如高粱等。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31378 A 1/2页 3 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玉米栽培与耕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玉米栽培与耕作制 度,通过将玉米种植区与秸秆还田区相分离并轮作的方法实现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培肥土壤 和不影响玉米产量,适用于玉米种植区的农业生产实践。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秸秆全量还田是有机培肥土壤的有效方式,一方面 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化 肥使用和避免秸秆焚烧产生的资。

5、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但在现实生产中,秸秆全量常规还田 影响玉米播种质量和正常生长,使玉米产量下降。因此为了达到高产目的,只能采用重施化 肥和少施不施有机肥的方式,这导致了土壤基础肥力的持续下降。作物高产与土壤高肥力 在理论上本应统一,在现实中却产生矛盾,根源在于玉米种植与秸秆还田的同时同体。 0003 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实现了玉米和秸秆种还分离,解决了二者的空间 矛盾;玉米种植区与秸秆还田区轮作,解决了二者的时间矛盾。该方法利用两种植区之间的 休闲区还田秸秆既可培肥土壤,又为另外两垄玉米增加通风透光作用,提高玉米光合作用, 不影响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 发明内容 0004 新耕作制是采用。

6、种植行上种植两行玉米间距为40-50cm,与相邻的另两行玉米间 隔有130-140cm的休闲行(图1),在休闲行中间的90cm宽用于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构成玉米 种植与秸秆还田的种还分离轮作区(图2),每2年实现一个周期的玉米种植与秸秆还田的 轮作。休闲区加强了玉米通风透光条件,秸秆分解转化释放CO 2 增加玉米冠层CO 2 浓度,提 高玉米光合作用。控制玉米的平均播种密度与常规种植相同。 0005 二个种植行和秸秆还田行总宽度为180cm,与常规种植玉米的3垄宽度相近(东北 玉米常规垄宽为60-65cm)。秸秆还田行净还田宽度控制在90cm之间,第一年玉米收获后利 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将二行玉米秸。

7、秆粉碎、翻入90cm的秸秆还田行,第二年将作为休闲行用 于秸秆腐解转化的空间,第三年该休闲行转为二垄玉米种植行,以此类推进行循环轮作。 0006 将传统耕作方式改变为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的方法为: 通过联合收获机或者其他方法将玉米秸秆粉碎3-10cm,用3垄旋耕打垄机械将秸秆全 量旋翻在第2垄中,第1和第3垄仅打垄不还秸秆。秸秆还田深度控制在0-20cm。旋耕秸 秆后可在第1垄和第3垄上播种玉米,玉米株距为正常玉米株距的2/3即可。 0007 这样原来种植在三垄的等量玉米植株被种植在两垄上,相邻两行玉米间距为 40-50cm,并与相邻的另两行玉米间隔有130-140cm的休闲行。 00。

8、08 第二年将上一年的秸秆全量还田到休闲行中间的90cm区域之间,玉米种植垄不 变。本年产生的秸秆全量旋翻到以种植行原地为中心的90cm区域之间。 0009 第三年实行轮作,即在原休闲行中间的90cm区域之间种植两行玉米间距为 说 明 书CN 103931378 A 2/2页 4 40-50cm,这样相邻的两行玉米间隔仍为130-140cm休闲行。玉米株距为正常玉米株距的 2/3。 0010 第四年栽培和耕作方式同第二年,此后进入循环状态。 0011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解决了玉米秸秆不能全量还田的技术难题。通过该耕作 制的发明可以使玉米秸秆全部还到土壤中而不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解决了目前玉米秸秆 除少部分有效利用其余焚烧处理的问题,可以使玉米秸秆有效利用还田培肥土壤,也减少 了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提升了土壤基础肥力,使土壤越 种越肥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玉米栽培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秸秆还田区与玉米栽培区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3931378 A 1/1页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31378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