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460807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4544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11 C N 1 0 4 3 4 5 4 4 4 A (21)申请号 201310314913.6 (22)申请日 2013.07.24 G02B 26/00(2006.01) G02B 26/02(2006.01) (71)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台湾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 市力行二路1号 (72)发明人陈宏易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64 代理人杨波 (54) 发明名称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

2、显示面 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 板及复数个挡墙,复数个挡墙设置于第一基板与 第二基板之间,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配合形成 复数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电 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二基 板上;介电层,覆盖于第一电极上;显示介质,被 密封于对应的挡墙、第二基板以及第一基板所形 成的空间内,显示介质包括:第一液体,覆盖于介 电层的表面,为非透明液体;第二液体,设置于介 电层上与第一液体互不相溶,为红色、绿色与蓝色 的其中之一。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为一种新型结构, 具有更薄的厚度,保持了较高的分辨率;减少了 混色的机率,提高了制程稳定性与显示效果。 (51)。

3、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7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45444 A CN 104345444 A 1/2页 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含: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以及 复数个挡墙,该复数个挡墙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该复数个挡墙、该第 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配合形成复数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还包括: 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 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 介电层,该介电层覆盖于该第一电极。

4、上; 显示介质,被密封于对应的挡墙、设置有第二电极的该第二基板以及设置有该第一电 极与该介电层的该第一基板所形成的空间内,且该显示介质包括: 第一液体,该第一液体覆盖于该介电层的表面,且该第一液体为非透明液体;以及 第二液体,该第二液体设置于该介电层上且与该第一液体互不相溶,该第二液体为红 色、绿色与蓝色的其中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液体为黑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介电层具有疏水性,该挡墙为亲水性, 该第一液体为疏水性,该第二液体为亲水性;或者该介电层具有亲水性,该挡墙为疏水性, 该第一液体为亲水性,该第二液体为疏水性。 4.如权利要求。

5、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挡墙的材料为光阻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为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且包 含薄膜晶体管阵列。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含: 背光模组;以及 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该背光模组为该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7.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并形成第一电极于该第一基板上,及形成第二电极于该 第二基板上; S2、形成介电层于该第一基板上,并覆盖于该第一电极上,且该第一电极位于该第一基 板与该介电层之间; S3、设置复数个挡墙于该介电层上,该复数个挡墙与该第。

6、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配合形 成复数个像素单元; S4、于每一像素单元中形成显示介质,该显示介质包括互不相溶的第一液体以及第二 液体,该第一液体覆盖于该介电层的表面,该第二液体设置于该介电层上,且该第一液体为 非透明液体,该第二液体为红色、绿色与蓝色的其中之一; S5、将形成有该第一电极、该介电层、该复数个挡墙以及该显示介质的该第一基板与形 成有该第二电极的该第二基板对组,形成显示面板,其中该显示面板中,该显示介质被密封 于对应的挡墙、设置有该第二电极的该第二基板以及设置有该第一电极与该介电层的该第 一基板所形成的空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介电层具有疏水性,该挡墙为亲水。

7、性, 该第一液体为疏水性,该第二液体为亲水性,在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还包含对该介电层进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45444 A 2/2页 3 行电浆处理的步骤,以使该介电层的该表面具有弱亲水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液体为黑色。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挡墙的材料为光阻材料,形成该挡墙 的方法为光蚀刻微影法。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45444 A 1/7页 4 显示面板、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尤指一种电湿润显 示面板、电湿润显示装置及电湿润显。

8、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自电湿润显示技术(Electro-wetting Display,EWD)首次由飞利浦公司推出,它 已经开始被广泛地用作各种光电设备的驱动机制,尤其是在电子纸方面已经得到了较为广 泛的应用。 0003 电湿润显示器相当于由电压控制的光学开关,其显示原理如图1A至图1D所示,图 1A为现有技术中电湿润显示器的显示面板未加电压时的结构剖视图;图1B为图1A中电湿 润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的单个像素结构剖视图;图1C为现有技术中电湿润显示器的显示面 板加电压时的结构剖视图;图1D为图1C中电湿润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的单个像素结构的剖 视图。请参看图1A,电湿润显示器10。

9、包含下基板1、形成于下基板1上的下电极3、上基板 2、形成于上基板2上的上电极4,上基板2与下基板1相对设置,电湿润显示器的显示面板 10还具有疏水层5,疏水层5设置于第一电极3上,疏水层5上设置有复数个亲水性挡墙6, 复数个亲水性挡墙6将下基板1划分成复数个区域,从而形成了复数个像素区,在疏水层5 上还设置有黑色油墨7与极性溶液8。请结合图1B与图1D,以单个像素单元的变化为例来 说明电湿润显示器的显示面板10的工作原理,在上电极4与下电极3之间未施加电压的情 况下,黑色油墨7因其疏水性使得其与疏水层5的接触角 0 较小,黑色油墨7近似平铺在 疏水层5上,如图1B所示,此时,光线(图1B中虚。

10、线所示)被黑色油墨7阻隔,电湿润显示器 的显示面板10的像素单元呈暗态;而当上电极4与下电极3之间施加电压V时,黑色油墨 7与疏水层5之间遵循杨氏-莱普曼公式(式1): 0004 (式1) 0005 式1中, 0006 :黑色油墨7与疏水层5的接触角; 0007 0 :V=0时,黑色油墨7与疏水层5的接触角; 0008 r :疏水层5的相对介电常数; 0009 d ow :黑色油墨7与极性溶液8之间的界面张力。 0010 因此,随着电压V的增大,黑色油墨7与疏水层5的接触角较 0 增大,极性黑 色油墨7会被极性溶液8推挤至角落,极性溶液8与疏水层5的接触面积增大,如图1C与 图1D所示,此时,。

11、光线(图1D中虚线所示)会自下基板1透过极性溶液8从上基板2上方透 射出来,使得像素单元呈亮态;当不同的像素单元被施加大小不同的电压时,各像素单元呈 现不同的亮暗程度,进而构成了整个显示画面。 0011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湿润显示面板具有如图2A、图2B及图2C所示的结构。请参 看图2A,图2A为现有技术中主动矩阵电湿润显示面板(AMEWD)的剖视图,电湿润显示面板 说 明 书CN 104345444 A 2/7页 5 20除包含上导电基板11、疏水层15、挡墙16、非极性溶液17与极性溶液18外,还具有彩色 滤光片基板(COA基板,Color Filter On Array)13,彩色滤光。

12、片基板13上设置有彩色滤 光板14,彩色滤光板14则包含红色滤光板14r、绿色滤光板14g与蓝色滤光板14b。彩色 滤光板14的设置使得电湿润显示面板20可以呈现斑斓的色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即彩 色滤光板14的使用使得该种电湿润显示面板的厚度增加,用于电子纸时会影响其轻薄性; 同时,厚度增加也导致显示面板的透明度降低,影响光线的透过率,最终影响画面的显示效 果。 0012 接下来请参看图2B,图2B为现有技术中广色域电湿润显示面板Multi-color EWD (含彩色滤光片)的剖视图,电湿润显示面板30与图2A中所示的电湿润显示面板20的结构 类似,主要区别在于电湿润显示面板30的彩色滤。

13、光板24(包含红色滤光板24r、绿色滤光 板24g与蓝色滤光板24b)设置于上基板21上,因此该种电湿润显示面板同样存在上述问 题。 0013 再请参看图2C,图2C为现有技术中Multi-color EWD电湿润显示面板(无彩色滤 光片)的剖视图。图2C所示的电湿润显示面板40与上述电湿润显示面板的主要区别是该 种显示面板未使用彩色滤光板,而是采用了彩色非极性溶液37进行色彩的显示,彩色非极 性溶液37包含红色非极性溶液37r、绿色非极性溶液37g、蓝色非极性溶液37b与黑色非极 性溶液37bl,电湿润显示面板40通电后,光线通过极性溶液38时,因彩色非极性溶液37的 染色,使得透出上基板3。

14、1的光线具有色彩,从而达到彩色显示的效果。然而,由于彩色非极 性溶液37在各个像素单元内的分布不均匀,导致此种显示面板的分辨率较低;另外,该种 显示面板用于可挠性显示装置时,则易出现彩色非极性溶液溢出,污染相近像素单元的问 题。 发明内容 0014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湿润显示面板及该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 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15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 相对设置;以及复数个挡墙,该复数个挡墙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该复数 个挡墙、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配合形成复数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还包括:第。

15、一 电极,该第一电极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介电 层,该介电层覆盖于该第一电极上;显示介质,被密封于对应的挡墙、设置有第二电极的该 第二基板以及设置有该第一电极与该介电层的该第一基板所形成的空间内,且该显示介质 包括:第一液体,该第一液体覆盖于该介电层的表面,且该第一液体为非透明液体;以及第 二液体,该第二液体设置于该介电层上且与该第一液体互不相溶,该第二液体为红色、绿色 与蓝色的其中之一; 0016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液体为黑色; 0017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介电层具有疏水性,该挡墙为亲水性,该第一液体 为疏水性,该第二液体为亲水性。

16、;或者该介电层具有亲水性,该挡墙为疏水性,该第一液体 为亲水性,该第二液体为疏水性; 0018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挡墙的材料为光阻材料; 说 明 书CN 104345444 A 3/7页 6 0019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基板为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且包含薄膜晶体 管阵列; 002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含:背光模组;以及如权利要求1-5中 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该背光模组为该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0021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第一基 板与第二基板,并形成第一电极于该第一基板上,及形成第二电极于该第二基板上;S。

17、2、形 成介电层于该第一基板上,并覆盖于该第一电极上,且该第一电极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介 电层之间;S3、设置复数个挡墙于该介电层上,该复数个挡墙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配 合形成复数个像素单元;S4、于每一像素单元中形成显示介质,该显示介质包括互不相溶的 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该第一液体覆盖于该介电层的表面,该第二液体设置于该介电层 上,且该第一液体为非透明液体,该第二液体为红色、绿色与蓝色的其中之一;S5、将形成有 该第一电极、该介电层、该复数个挡墙以及该显示介质的该第一基板与形成有该第二电极 的该第二基板对组,形成显示面板,其中该显示面板中,该显示介质被密封于对应的挡墙、 设置有该第二电极。

18、的该第二基板以及设置有该第一电极与该介电层的该第一基板所形成 的空间内; 0022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介电层具有疏水性,该挡墙为亲水性,该第一液体 为疏水性,该第二液体为亲水性,在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还包含对该介电层进行电浆处理 的步骤,以使该介电层的该表面具有弱亲水性; 0023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液体为黑色。 0024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挡墙的材料为光阻材料,形成该挡墙的方法为光 蚀刻微影法。 0025 因此,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结构较现有技术为一种新型结构,具有更薄的厚度,同时 保持了较高的分辨率;减少了混色的机率,提高了制程稳定性与显示效果。 0026 。

19、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 解。 附图说明 0027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电湿润显示器未加电压时的结构剖视图。 0028 图1B为图1A中电湿润显示器的单个像素结构剖视图。 0029 图1C为现有技术中电湿润显示器加电压时的结构剖视图。 0030 图1D为图1C中电湿润显示器的单个像素结构的剖视图。 0031 图2A为现有技术中主动矩阵电湿润显示面板(AMEWD)的剖视图。 0032 图2B为现有技术中广色域电湿润(Multi-color EWD)显示面板(含彩色滤光片) 的剖视图。 0033 图2C为现有技术中广色域电湿润(Multi-color EW。

20、D)显示面板(无彩色滤光片) 的剖视图。 0034 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35 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36 图5为本发明显示器制备方法流程图。 说 明 书CN 104345444 A 4/7页 7 0037 图6A图6G为本发明显示器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 说明如下。 0039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显示面板100 包含第一基板101、第一电极102、第二基板103、第二电极104、介电层105、复数。

21、个挡墙 106、显示介质(包含第一液体107与第二液体108)以及密封结构109,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 面板100例如为电湿润显示面板。值得一提的是,图3所绘示的结构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 局部剖面结构,仅以三个像素单元的结构示例说明。一般来说,电湿润显示面板是由多个呈 数组排列的像素单元所构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图3以及以下详细说明,应当可以 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电湿润显示面板的整体结构。 0040 进一步具体来说,第一基板101为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上包含薄膜晶体管阵列, 同时还设有复数个第一电极102;当然,第一基板101亦可以选用普通的玻璃基板,视实际 使用情况而定。第二基板103与第一基。

22、板101相对设置,且第二基板103面对第一基板101 一侧设有第二电极104。其中,第一电极102与第二电极104的电极材料为氧化铟锡(ITO)、 氧化铟锌(IZO)、铟镓锌氧化物(IGZO)及石墨烯(graphene)的其中之一。介电层105设置 于或者说覆盖于复数个第一电极102上,位于第一液体107与第一电极102之间;复数个挡 墙106设置于介电层105上,复数个挡墙106与第一基板101及第二基板103配合形成复 数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电极102、第二电极104以及显示介质,显示介质 包含第一液体107与第二液体108,显示介质被密封于对应的挡墙106、设置有第二电极1。

23、04 的第二基板103以及设置有第一电极102与介电层105的第一基板101所形成的空间内。 当然也可说是挡墙106的高度等于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3之间的距离,精确的讲是 等于介电层105与第二电极104之间的距离D,如图3标示,如此亦是为了达成每一像素单 元的显示介质的密封问题。另外,第一液体107为非透明液体,第一液体覆盖于介电层105 的表面;第二液体108设置于介电层105上,且与第一液体107互不相溶。 0041 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体107为黑色,第二液体108经染色可以为红色、绿色与蓝 色的其中之一,所以第二液体108可以包含红色液体108r、绿色液体108g以及蓝色液体 。

24、108b;且本实施例的介电层105具有疏水性,挡墙106具有亲水性,更进一步的,挡墙106为 亲水性的光阻材料,对应的第一液体107具有疏水性,如第一液体107可以选自硅油、烷烃 油、含有溶剂的硅油混合物及含有溶剂的烷烃油混合物的其中一种或几种,而第二液体108 具有亲水性,具体地,第二液体108是由透明极性溶液添加染料或颜料染色获得,即在透明 极性溶液中加入红色、绿色或蓝色染料(或颜料)得到本实施例的红色液体108r、绿色液体 108g以及蓝色液体108b。由此可见,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挡墙106的高度设计,降低了 液体溢出导致混色的几率。于其它实施例中,介电层105可以设计为具有亲水性,。

25、挡墙106 为疏水性,则相应的第一液体107需设计为亲水性,第二液体108为疏水性。 0042 接下来请参看图4,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显示装 置200包含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显示装置200的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 具有类似结构,即包含第一基板201、复数个第一电极202、第二基板203、第二电极204、介 说 明 书CN 104345444 A 5/7页 8 电层205、复数个挡墙206、显示介质(包含第一液体207与第二液体208)以及密封结构 209,具体结构不再赘述。背光模组包含导光元件与光源212,本实施例的导光元件是以第一 基板201作为导光。

26、体,以第一基板201的侧面2011作为入光面,以第一基板201的上表面 2012作为出光面,并且在第一基板201的底部设有反光层211。光源212为白光发光二极 管,设置于该导光元件的入光面附近,即位于第一基板201的侧面2011附近;当然,于其它 实施例中,光源亦可以为环境光。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第一基板201作为导光体,不 仅达到导光了的目的,同时降低了显示装置200的厚度。 0043 接下来将详述显示装置200的显示原理。请继续参看图4,当第一电极202与第 二电极204之间未施加电压时,如图中绿色液体208g所在像素单元所示,黑色非透明第一 液体207近似平铺在该像素单元的介电层2。

27、05上,遮住了光源212产生的光线(图中箭头所 示),因此此像素单元呈现暗态。而当向第一电极202与第二电极204之间施加电压V时, 以图中蓝色液体208b所在像素单元为例,静电力致使第一液体207的表面张力改变,第二 液体208(蓝色液体208b)推挤第一液体207,使得非透明的第一液体207堆积至挡墙206 的附近,而第二液体208(蓝色液体208b)则与介电层205接触,此时,光源212产生的光 线可以通过第二液体208(蓝色液体208b)透射至第二基板203的表面(图中光线B所示), 使得显示装置200的此像素单元呈现亮态(显示蓝色);基于相同的原理,当红色液体208r 所在像素单元的。

28、第一电极202与第二电极204之间施加电压时,显示装置200的此像素单 元显示红色(图中光线R所示)。因此,当对显示装置200的各个像素单元施加不同的电压 时,显示装置200即可展示出彩色的画面。本发明的第二液体208(极性溶液)经染色而具 有一定颜色,因此,当对显示装置200施加电压时,白光通过红色(绿色或蓝色)的第二液体 208r(208g或208b)后,其它色光被吸收,仅剩下红光(绿光或蓝光)透过第二液体208,从 而使得透过显示面板的光线为红色(绿色或蓝色)。相较现有技术中对非极性液体(对应本 发明第一液体207)进行染色的结构设计,本发明作为一种新型设计,具有色彩显示更真实 更均匀的。

29、优点,且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分辨率;同时,挡墙206的高度等于介电层205与第二 电极204之间的距离,减少了液体溢出造成混色的可能性,因此,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优 良的显示质量。 0044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请参看图5,并结合图6A图 6G,图5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6A图6G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0(电湿润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st1:提供第一基板301,并形成薄膜晶体管阵列与复数个第一电极302于该第一 基板301上,如图6A所示; 0046 本是实施例的第一基板301为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包。

30、含薄膜晶体管阵列,因此在 形成第一电极302前需在第一基板301上形成主动元件阵列,形成主动元件阵列的方法为 本领域人员的习知技术,此处不再详述;本实施例以物理气相沉积法将第一电极302溅镀 于第一基板301上,第一电极302所采用的电极材料可以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 铟镓锌氧化物(IGZO)及石墨烯(graphene)的其中之一。 0047 st2:提供第二基板303,并形成第二电极304于该第二基板303上,如图6B所示; 0048 同样的,第二电极304仍是以物理气相沉积法溅镀于第二基板303上,电极材料亦 选自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铟镓锌氧化物(IG。

31、ZO)及石墨烯(graphene)的其中之 说 明 书CN 104345444 A 6/7页 9 一; 0049 st3:设置黏着层310于第二电极304上,如图6B所示; 0050 涂布黏着层310于第二电极304上,主要为了便于第一基板301与第二基板303 的组装。 0051 st4:形成介电层305于第一基板301的第一电极302一侧,并覆盖于第一电极302 上,且第一电极302位于第一基板301与介电层305之间,如图6C所示; 0052 介电层305的材料包含氮化硅、氮氧化硅或氧化硅,形成介电层305的方法例如为 化学气相沉积法。 0053 st5:电浆处理介电层305的上表面,如。

32、图6D所示; 0054 st6:设置复数个挡墙306于介电层305上,复数个挡墙306与第一基板301及第 二基板303配合形成复数个像素单元,如图6E所示; 0055 本实施例的介电层305具有疏水性,而挡墙306设计为具有亲水性的光阻材料,因 此,需要对介电层305的表面进行电浆处理,使得介电层305表面的电荷增多,从而具有弱 亲水性,便于亲水性的挡墙306能够更加牢固的附着于疏水性的介电层305上。挡墙306 的高度设计为等于介电层305与第二电极304之间的距离,因第二电极304上还涂布有黏 着层10,精确的讲,挡墙306的高度等于介电层305与黏着层310之间的距离;且挡墙306 的。

33、材料为光阻材料,因此,可以采用光蚀刻微影法来形成挡墙306,该技术是光阻材料的图 形结构的获取较为成熟的方法,同时能够保证挡墙306的高度与结构的精密度,以降低后 续第二液体308溢入相邻像素单元的风险,并保证第一基板301与第二基板303的组装精 度;本实施例所用光阻材料可以为正型光阻,亦可以为负型光阻,视光罩的图案设计而定。 0056 st7:覆盖第一液体307于介电层305上; 0057 st8:覆盖第二液体308于第一液体307上,如图6F所示; 0058 上述st7与st8即为在每一像素单元中形成显示介质的步骤,显示介质包括互不 相溶的第一液体307以及第二液体308,第一液体307。

34、覆盖于介电层305的表面,第二液体 308设置于介电层305上,确切地讲第二液体308设置于第一液体307上。本实施例的介电 层305具有疏水性,挡墙306具有亲水性,因此对应的第一液体307需设计为疏水性,第二 液体308需设计为亲水性。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体307为黑色非极性溶液,第一液体307 可以选自硅油、烷烃油、含有溶剂的硅油混合物及含有溶剂的烷烃油混合物的其中一种或 几种;而第二液体308为透明极性溶液,具体地,第二液体308是由透明极性溶液添加染料 或颜料染色获得,即在透明极性溶液中加入红色、绿色或蓝色染料(或颜料)得到本实施例 的红色液体308r、绿色液体308g以及蓝色液体3。

35、08b。但不以此为限,于其它实施例中,介 电层305可以设计为具有亲水性,挡墙306为疏水性,则相应的第一液体307需设计为亲水 性,第二液体308为疏水性。于本发明中,覆盖第一液体307于介电层305上、以及覆盖第 二液体308于第一液体307上的方法为油墨喷涂法(IJP,Ink Jet Paint)或真空分道注入 法(PVF,Pixelized Vacuum Filling)。本实施例以油墨喷涂法为例来进行说明,如图6F所 示,喷嘴N先将黑色非极性的第一液体307滴入像素单元的介电层305上,接着再将不同颜 色的第二液体308依序滴入各个像素单元。制程过程中,相邻像素单元的第二液体308是。

36、 否会有溢出导致混色的情形,取决于喷嘴N每次的吐出量是否一致;此外,若吐出量的精确 度高,则可降低因为液滴没有填满像素单元而导致气泡发生的机率,从而提高显示效果。根 说 明 书CN 104345444 A 7/7页 10 据对每个像素单元所需第一液体307与第二液体308的总体积的预估,以及该总体积中第 一液体307与第二液体308分别占有的比例,可以初步确定喷嘴N每次的吐出量,以便在制 程过程中能够更精确的对喷嘴N的吐出量进行控制;估算方法为本领域人员所习知,不再 详述。 0059 于其它实施例中,覆盖第一液体307于介电层305上、以及覆盖第二液体308于第 一液体307上的方法亦可以采用。

37、真空分道注入法。真空分道注入法可以防止第二液体308 溢出造成的混色,亦可以减少气泡的产生,也正因为如此,该方法在实际制程中也存在着一 定的技术要点,例如,为防止混色的发生,涂布黏着层310前,必须对第二基板303进行清 洁;并且,分道注入完成后,需要对注入口用可紫外线固化的密封胶进行密封。另外,因采用 滚压的方法对第一基板301与第二基板303进行组装,为减少气泡的产生,需要保持滚压的 速度较小而压力较高。 0060 st9:将形成有第一电极302、介电层305、复数个挡墙306以及显示介质的第一基 板301与形成有第二电极304、黏着层310的第二基板303对组,形成显示面板300,如图6。

38、G 所示。 0061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挡墙306高度设置为等于第一基板301与第二基板303 间的距离,确切的讲等于介电层305与黏着层310之间的距离,因此,显示介质被密封于对 应的挡墙306、设置有第二电极304的第二基板303以及设置有第一电极302与介电层305 的第一基板301所形成的空间内,降低了显示介质溢出污染相邻像素单元的风险。 0062 综上所述,本发明显示面板较现有技术为一种新型结构,且未使用彩色滤光片,因 此具有更薄的厚度,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分辨率;此外,挡墙高度等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间 的距离,使得像素单元成为密闭空间,减少了混色的可能,提高了制程稳定性与显示效果。。

39、 0063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 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 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 此,本发明所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 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说 明 书CN 104345444 A 10 1/7页 11 图1A 图1B 图1C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45444 A 11 2/7页 12 图1D 图2A 图2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45444 A 12 3/7页 13 图2C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45444 A 13 4/7页 14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45444 A 14 5/7页 15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45444 A 15 6/7页 16 图6A 图6B 图6C 图6D 图6E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45444 A 16 7/7页 17 图6F 图6G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45444 A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