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道闭合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闸道闭合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20150A43申请公布日20121010CN102720150ACN102720150A21申请号201210216921222申请日20120628E01F13/0420060171申请人艾斯特国际安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000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村路99号申请人国际安全技术有限公司72发明人严金波54发明名称闸道闭合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闸道闭合装置,其包括框体,枢接于框体上的旋转门装置,其中,所述旋转门装置包括套筒、收容于套筒内的驱动电机、以及安装于驱动电机两端的上、下阻挡单元,所述驱动电机一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
2、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套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上表面还设有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向外延伸设有第二转动轴,在第二转动轴上套设有码盘。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智能化通关模式;2)可自动检测旋转门的开启状态且在旋转门闭合时具有自锁功能,防止旅客在旋转门闭合时闯入闸道,提高闸道闭合装置的安全性和高效性;3)提高了旅客通关效率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1/1页21一种闸道闭合装置,其包括框体,枢接于框体上的旋转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门装置包括套筒、收容于套筒。
3、内的驱动电机、以及安装于驱动电机两端的上、下阻挡单元,所述驱动电机一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套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上表面还设有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向外延伸设有第二转动轴,在第二转动轴上套设有码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呈一侧面开口的矩形状结构,其包括一基板以及围设于基板四周的侧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设于基板四周的侧板与基板形成一收容腔,在该收容腔内靠近上部的位置处还设有第一、二支撑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盘包括一圆柱体。
4、和分别设置于圆柱体两端的第一感应片和第二感应片,所述第一感应片由两个同圆心但不同半径的半圆形薄片对接而成,第二感应片由一圆形薄片以及自该圆形薄片直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片状物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阻挡单元呈圆盘状薄片,所述下阻挡单元包括一圆形底盘和自底盘四周向上延伸的三根圆柱状的侧栏。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闸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和码盘之间还设有一呈矩形状的锁定块,该锁定块在一侧的宽度方向开设有一呈“U”形的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闸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收容腔内还安设有一电磁锁定杆,当旋转门装置安装于框体上时,该锁定杆对应于锁定块的U形。
5、凹槽。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闸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内还装设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源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闸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门装置安装于框体上时,在框体收容腔内还安设有一截面呈“E”形的对射式感应器。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一闸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向远离套筒的方向延伸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上组装有旋转门页。权利要求书CN102720150A1/4页3闸道闭合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智能通关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旅客自助过境的闸道闭合装置。【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出入境过关系统通常由多个关员驻扎的柜台组成,过境旅客必须于柜台前排队等候,当到达柜台时,。
6、过境旅客需要提交身份证明文件,如护照、身份证等,并于柜台前等候关员进行身份核实工作。关员接过身份证明文件后先要检阅文件的照片是否属于该旅客,并将文件中所记载的信息输入电脑进行核对。但身份核实被确认成功后,过境旅客便可从柜台旁的小通道过关。倘若身份核实出现问题,当班的关员便会通知其他关员到场协助调查,此时,该柜台的运作可能会延误,甚至停止运作,于是后续排队的旅客可能要转到其他查验通道重新排队等待。0003为了改善上述状况,三辊闸作为一种辅助设备,已经得到普遍的运用。其主要是通过旅客在该设备的感应区扫描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后,该设备便可控制三辊闸栏杆的转动。但如今生产商主要供应的为半自动三辊闸,。
7、在半自动三辊闸运行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人为推动闸杆使其通过,在人流量高峰期或者人流量大的地方容易导致人员滞留,造成通道堵塞,给行人带来不便。0004此外,现有的三辊闸不具有自锁功能,导致部分旅客可能会强行推动闸杆后闯入闸道,影响正常通关,极易为非法过境者创造可乘之机。0005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闸道闭合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行人通关效率高,结构设计简单的闸道闭合装置。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闸道闭合装置,其包括框体,枢接于框体上的旋转门装置,其中,所述旋转门装置包括套筒、收容于套筒内的驱动电机、以及安装于。
8、驱动电机两端的上、下阻挡单元,所述驱动电机一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套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上表面还设有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向外延伸设有第二转动轴,在第二转动轴上套设有码盘。0008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框体呈一侧面开口的矩形状结构,其包括一基板以及围设于基板四周的侧板。0009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围设于基板四周的侧板与基板形成一收容腔,在该收容腔内靠近上部的位置处还设有第一、二支撑部。0010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码盘包括一圆柱体和分别设置于圆柱体两端的第一感应片和。
9、第二感应片,所述第一感应片由两个同圆心但不同半径的半圆形薄片对接而成,第二感应片由一圆形薄片以及自该圆形薄片直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片状物组成。说明书CN102720150A2/4页40011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阻挡单元呈圆盘状薄片,所述下阻挡单元包括一圆形底盘和自底盘四周向上延伸的三根圆柱状的侧栏。0012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顶盖和码盘之间还设有一呈矩形状的锁定块,该锁定块在一侧的宽度方向开设有一呈“U”形的凹槽。0013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框体的收容腔内还安设有一电磁锁定杆,当旋转门装置安装于框体上时,该锁定杆对应于锁定块的U形凹槽。0。
10、014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收容腔内还装设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源装置。0015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旋转门装置安装于框体上时,在框体收容腔内还安设有一截面呈“E”形的对射式感应器。0016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套筒向远离套筒的方向延伸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上组装有旋转门页。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闸道闭合装置具有以下优点00181)完全自动化,实现智能化通关模式;00192)可自动检测旋转门的开启状态且在旋转门闭合时具有自锁功能,防止旅客在旋转门闭合时闯入闸道,提高闸道闭合装置的安全性和高效性;00203)提高了旅客通关效率高。【附图说明】0。
11、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0022图1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立体图;0023图2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不装设有旋转门装置时的立体图;0024图3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旋转门装置的立体图;0025图4为本图3所示旋转门装置去掉套筒后的立体图;0026图5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2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0028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
12、种闸道闭合装置100,其包括框体10,枢接于框体10上的旋转门装置20,所述旋转门装置20包括套筒21、收容于套筒21内的驱动电机22、以及安装于驱动电机22两端的上、下阻挡单元(23、24),所述驱动电机22一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一转动轴221,第一转动轴221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5,所述第一连接块25与套筒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25上表面还设有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的顶盖26,所述顶盖26向外延伸设有第二转动轴261,在第二转动轴261上套设有码盘30。0029框体10呈一侧面开口的矩形状结构,其包括一基板11以及围设于基板四周的侧板。围设于基板11四周的侧板与基板形成一收容腔1。
13、2,在该收容腔内靠近上部的位置处还说明书CN102720150A3/4页5设有第一、二支撑部(13、14)。所述第一、二支撑部(13、14)的形状大致相似,其均为一侧设有“U”开口的薄片状,前述第一、二支撑部(13、14)的“U”开口分别用于卡扣于与下阻挡单元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块27和自顶盖26向外延伸的第二转动轴261。0030套筒21为圆柱体中空状,套筒21向远离套筒的方向延伸设有夹持部211,所述夹持部211上组装有旋转门页(未图示)。0031驱动电机22采用圆柱体直流无刷电机,其一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一传动轴221。在本发明中,上阻挡单元23呈圆盘状薄片,下阻挡单元24包括一圆形底盘和自底。
14、盘四周向上延伸的三根圆柱状的侧栏241。组装时,将驱动电机22收容于下阻挡单元24的三个圆柱体侧栏围成的空间内,并在前述三个圆柱体侧栏241顶部形成的平面上安装上阻挡单元23。0032码盘30包括一圆柱体31和分别设置于圆柱体两端的第一感应片32和第二感应片33,所述第一感应片31由两个同圆心但不同半径的半圆形薄片对接而成,第二感应片33由一圆形薄片以及自该圆形薄片直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片状物331组成。在组装码盘30时,必须保证前述片状物331沿长度方向的轴线与第一感应片31的两个同心园的交界线平行。0033顶盖26和码盘30之间还设有一呈矩形状的锁定块40,该锁定块在一侧的宽度方向开设有一。
15、呈“U”形的凹槽(未图示)。0034组装时,先将驱动电机22收容于下阻挡单元24的三个圆柱体侧栏241围成的空间内,并在前述三个圆柱体侧栏顶部形成的平面上安装上阻挡单元23,此时,驱动电机22的第一旋转轴221便会穿过上阻挡单元23的中央孔,其次,将第一转动轴221前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25,再将前述组合体装入套筒21内,然后,在第一连接块25上表面装设有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的顶盖26,并将锁定块40和码盘30依次套设在自顶盖向外延伸的第二转动轴261上,又将第二连接块27安装于下阻挡单元24的底面,再将整个旋转门装置20安装于框体上设置的第一、二支撑部(13、14)之间,并保证前述第一、二支。
16、撑部(13、14)的“U”开口分别用于卡扣第二连接块27和自顶盖向外延伸的第二转动轴261,最后,在框体10的收容腔内装设有用于控制电机选择方向以及转速的控制电路板(未标号)和用于提供动力源的开关电源(未标号)。0035为了保证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100的旋转门装置20旋转走动比较精确,故,还在框体10上安设有对射式感应器50,该对射式感应器50的截面呈“E”形状,前述的码盘30的第一感应片32和第二感应片33在旋转时分别穿过该感应器的凹陷51处。本发明还具有一特色,即在旋转门旋转到指定位置时,若有外力来推门,则旋转门便可以自锁,此时,外界的推力不能推动旋转门旋转并且外界的推力也不会对驱动电机造。
17、成任何伤害,这是因为在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框体10内还设有一电磁锁定杆60,该锁定杆60可弹出并插入锁定块的U形凹槽中,当然,该锁定杆60在其他的情况下也会收缩。0036请继续参考图5所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0037A、上电初始化,旋转门回到零点,此时,旋转门自动检测其旋转的位置,其主要是通过判断码盘的第一、二感应片是否挡住对射式感应器。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程序设计时,将第一感应片的两个同心园的交界线以及第二感应片沿直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片状物均位于对射式感应器凹陷处作为零点。0038B、旋转门待机于零点位置,如有外力推拉门时,电子门锁会自动上锁,不至于们会说明书CN1027。
18、20150A4/4页6被推开;0039C、收到上位机的CAN_BUS有效信息,则旋转门作相关的旋转运动,实现开门或关门;0040D、在开门或关门的运行过程中,如遇到一定的阻力时,旋转门便停止运行,并通过CAN_BUS发送信息到上位机,以作下一步的相关动作。0041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说明书CN102720150A1/5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20150A2/5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20150A3/5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20150A4/5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2720150A105/5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2720150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