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冶金转炉上的吹气装置,其中在转炉炉底的砖砌部分上插入有一个耐火陶瓷空心砖,用于容纳一个耐火陶瓷吹气砖,其气体出口侧与转炉的内部隔开。 DE3633516 C2描述了这样一种吹气装置。在该说明书中有两个相互叠置的吹气塞。上吹气塞位于转炉炉底的砖砌部分内。下吹气塞位于一个空心砖内。后者由砖砌部分覆盖。上吹气塞和空心砖是独立的零件,它们必须分别安装在砖砌部分内。
DE3901926 C1描述了一种吹气装置其中一个空心砖位于炉底砖砌部分内。一个吹气塞被推入该空心砖内。从上面放在转炉内部的吹气塞或空心砖上的是一个磨损帽,其中心区是可透气的。除了被密封在空心砖上,磨损帽必须密封在转炉炉底上。此外,它必须与吹气塞连接。这种结构似乎很昂贵。此外,当在磨损帽和砖砌部分之间的密封区的砖砌部分磨损或密封本身磨损时就会出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吹气装置,其结构简单,并且当砖砌部分的磨损到了必须维修时只须更换该装置即可。
根据本发明,如果空心砖的一部分(该部分在吹气砖的气体出口侧的下游是透气的)超出吹气砖和转炉内部的砖砌部分,上述类型的吹气装置即可达到上述目的。
空心砖被密封地固定在砖砌部分上并延伸进入转炉内部。它将吹气砖与转炉的内部隔开。气体从吹气砖经空心砖排入熔融物。
在使用中空心砖伸入转炉内部的部分被磨损。然而它却使吹气砖不致磨损。
如果在使用中,空心砖附近的砖砌部分被磨损,由于空心砖仍然被密封在砖砌部分的该区域,所以不会因此出问题。
只有当砖砌部分被磨损到无论如何需要维修时,才有必要更换空心砖。
空心砖在所述部分的多孔结构或毛细结构可使其具有透气性。也可将一个透气插件固定在空心砖地所述部分。
空心砖最好在吹气砖的气体出口侧(气体从此处排出)上方的区域是透气的。这样在空心砖超出部分就有一个不透气的环形区。
所述吹气装置的空心砖的特征是空心砖的高度大于其用于容纳吹气砖的凹入的深度,空心砖在凹入的底部是透气的。
吹气砖以已知的方式通过一个薄金属壳安装在空心砖内。在薄金属壳和空心砖的凹入之间有一个连接区。当吹气砖的透气中心区被磨损时,为了防止熔融物进入连接区,薄金属壳超出吹气砖的气体出口侧。
从独立权利要求及对附图的描述中可更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其它长处及特征。附图为一个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一个位于冶金转炉炉身底部的砖砌部分上的吹气装置。
。用砂浆砌在砖砌部分1内的是一个由耐火陶瓷材料制成的空心砖2。空心砖2有一个容纳吹气砖4的凹入3。凹入3的深度T小于空心砖2的高度H。在凹入3的底部5的下游空心砖2带有一个可透气中心区6。它由一个不透气环形区7包围。中心区6可以是多孔的或者可以利用毛细现象通过。
空心砖2的部分8超出砖砌部分1内侧上的表面9。部分8也超出吹气砖4和底部5。底部5比表面9低(见图)。但是底部5也可大致位于表面9所在的同一平面内。
插入凹入3的吹气砖4有一不透气的外部10和一多孔的透气内部11。与后者连接的是一通气管12。多孔的内部11构成了一个与底部5相对的气体出口区13。可透气中心区6的尺寸也使其与气体出口区13相对。
吹气砖4位于一个薄金属壳14内。薄金属壳14超出吹气砖4的气体出口侧15并延伸到凹入3的底部5。薄金属壳14和凹入3之间的连接区16与可透气中心区6隔开。在气体出口侧15上的圆形边缘也可起这种隔开作用。
在工作中,主要是空心砖2超出表面9的部分8处被磨损。中心区6附近的磨损比环形区7附近的磨损更为严重。区域8保证空心砖2的磨损先于表面9的磨损,没有部分8就会导致工作故障。
由于仍然保持空心砖2的密封,所以砖砌部分1在空心砖2的区域17处的磨损不会导致工作故障。
最后的结果就是当空心砖2被向下磨损到吹气砖4时,砖砌部分1也被向下磨损,直到可在维修砖砌部分1的同时更换空心砖2。
薄金属壳14的凸出环形边缘保证熔融物不会进入连接区16。吹气砖4可在空心砖2上更换。
图中所示的可透气中心区6约呈圆柱状,然而它也可从底部5向上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