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4457974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591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04 C N 1 0 4 3 2 5 9 1 1 A (21)申请号 201310309105.0 (22)申请日 2013.07.22 B60N 2/56(2006.01) B60Q 9/00(2006.01) (71)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阳路 (72)发明人刘通 张龙权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张大威 (54) 发明名称 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 (57)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的座椅。

2、加热控制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座椅加热信号,并在接收到 所述座椅加热信号后判断是否符合座椅加热条 件;如果符合所述座椅加热条件,则进一步检测 座椅上是否有人;和如果检测到所述座椅上有 人,则对所述座椅进行加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 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可解决在气候条件适 宜时,防止座椅加热功能开启,同时避免用户误操 作开启加热功能。此外,该方法可实现主动电源管 理,避免车载蓄电池(整车蓄电池)亏电的发生,从 而避免车载蓄电池损害。且在无乘员乘坐时,自动 停止座椅加热功能,以节省能耗。本发明还提出了 一种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系统及汽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

3、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5911 A CN 104325911 A 1/1页 2 1.一种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座椅加热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座椅加热信号后判断是否符合座椅加热条件; 如果符合所述座椅加热条件,则进一步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人;和 如果检测到所述座椅上有人,则对所述座椅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加热条件为车外环境温度小于 预设温度且汽车的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高于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对所述座椅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根据当前座椅温度和预设目标座椅温度实时调整对 所述座椅进行加热的加热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对所述座椅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控制座椅加热指示灯点亮以提示用户,并根据所述 加热功率调整所述座椅加热指示灯的亮度或档位。 5.一种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加热器; 座椅加热控制开关;以及 座椅加热控制器,所述座椅加热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座椅加热控制开关闭合后,判断是 否符合座椅加热条件,并在判断符合所述座椅加热条件时,进一步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人,以 及在检测到所述座椅上有人时,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对所。

5、述座椅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加热条件为车外环境温度小于 预设温度且汽车的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高于预设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车外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车外环境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车外环境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座椅温度传感器,所述座椅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座椅加热控制器相连,所述座椅温度传 感器用于检测座椅温度,以在加热过程中,所述座椅加热控制器根据当前的座椅温度和预 设目标座椅温度实时调整所述座椅加热器的加热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座椅加热指示灯,所述加。

6、热指示灯与所述座椅加热控制器相连,以在加热过程中,控制 所述座椅加热指示灯点亮以提示用户,并根据所述加热功率调整所述座椅加热指示灯的亮 度或档位。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系统。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25911 A 1/9页 3 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 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汽车的 座椅加热控制系统及具有该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的座椅加热作为舒适性配置之一,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尤其在严寒地 区。目前的座椅加热功能。

7、比较单一。如图4所示,现有的座椅加热系统主要由座椅加热开 关1、座椅加热控制器2、座椅加热器3(可多组),加热工作指示灯4和温度传感器5组成, 座椅加热开关1上集成有3个座椅加热工作指示灯4。乘客操作一次座椅加热开关1,座椅 加热控制器2的工作状态切换一次,常见的循环模式为:3-2-1-关闭-3-2-1(或1-2-3-关 闭-1-2-3)。座椅加热器3上配有温度传感器5,用于热保护,防止过度加热导致乘客身体 灼伤或引起火灾。 0003 传统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案因没有实现复杂的闭环控制循环,不能够进行能源管 理。存在以下缺陷: 0004 1、不具有主动识别当前气候环境的功能,即使在夏天也可开启座椅。

8、加热功能。 0005 2、不具有主动识别加热需求,即使在没有乘员乘坐的情况下也可开启座椅加热功 能。 0006 3、不具备电源管理功能,即使电池电量不足时也能开启。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8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该方法可解决 在气候条件适宜时,防止座椅加热功能开启且具有能耗低的优点。 0009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系统。 0010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座椅加热信号,并在。

9、接收到所述座椅加热信号后判断是否符合座椅 加热条件;如果符合所述座椅加热条件,则进一步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人;和如果检测到所 述座椅上有人,则对所述座椅进行加热。 001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由于座椅加热条件的存在,可解 决在气候条件适宜时,防止座椅加热功能开启,同时避免用户误操作开启加热功能。此外, 该方法可实现主动电源管理,避免车载蓄电池(整车蓄电池)亏电的发生,从而避免车载蓄 电池损害。且在无乘员乘坐时,自动停止座椅加热功能,以节省能耗。 0013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 技术特征: 0014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座椅加热。

10、条件为车外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且汽车的车载蓄 说 明 书CN 104325911 A 2/9页 4 电池的剩余电量高于预设值。 0015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在对所述座椅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根据当前座椅温度和预 设目标座椅温度实时调整对所述座椅进行加热的加热功率。这样,可实现无级功率调节,避 免加热中断导致的忽冷忽热问题并进一步降低能耗。 0016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在对所述座椅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控制座椅加热指示灯点 亮以提示用户,并根据所述加热功率调整所述座椅加热指示灯的亮度或档位。 0017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系统,包括:座椅加热 器;座椅加热控制开关;。

11、以及座椅加热控制器,所述座椅加热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座椅加热 控制开关闭合后,判断是否符合座椅加热条件,并在判断符合所述座椅加热条件时,进一步 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人,以及在检测到所述座椅上有人时,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对所述座椅 进行加热。 001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系统,由于座椅加热条件的存在,可解 决在气候条件适宜时,防止座椅加热功能开启,同时避免用户误操作开启加热功能。此外, 该系统可实现主动电源管理,避免车载蓄电池(整车蓄电池)亏电的发生,从而避免车载蓄 电池损害。且在无乘员乘坐时,自动停止座椅加热功能,以节省能耗。 0019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系。

12、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 技术特征: 0020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座椅加热条件为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且汽车的车载蓄电池 的剩余电量高于预设值。 0021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车外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车外环境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 所述车外环境温度。 0022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座椅温度传感器,所述座椅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座椅加热控 制器相连,所述座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座椅温度,以在加热过程中,所述座椅加热控制器 根据当前的座椅温度和预设目标座椅温度实时调整所述座椅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这样,可 实现无级功率调节,避免加热中断导致的忽冷忽热问题并进一步降低能耗。 0023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座椅加热。

13、指示灯,所述加热指示灯与所述座椅加热控制器 相连,以在加热过程中,控制所述座椅加热指示灯点亮以提示用户,并根据所述加热功率调 整所述座椅加热指示灯的亮度或档位。 0024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 的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系统。该汽车可解决在气候条件适宜时,防止座椅加热功能开启,同 时避免用户误操作开启加热功能。且该汽车可主动识别加热需求,在无乘员乘坐时,自动停 止座椅加热功能。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可实现无级功率调节,避免加热中断导致的忽 冷忽热问题。此外,该汽车可实现主动电源管理,避免车载蓄电池(整车蓄电池)亏电的发 生,从而避免车载蓄电池损害。。

14、 0025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6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 说 明 书CN 104325911 A 3/9页 5 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7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8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0029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和 0030 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

15、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 “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 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 明的限制。

1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 性。 003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4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汽车的座椅加 热控制系统及汽车。 0035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

17、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的座椅加热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 步骤S101:接收座椅加热信号,并在接收到座椅加热信号后判断是否符合座椅加 热条件。其中,在车内可设置一个座椅加热开关,这样,在用户按下该座椅加热开关后可触 发座椅加热信号。 0037 在上述示例中,座椅加热条件例如为车外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且汽车的车载蓄 电池的剩余电量高于预设值。例如:当判断环境温度T 环境 预设值时,可认为符合座椅加热条件。例如对于天气比较 寒冷时,假设当前的车外环境温度T 环境 为5,则通常在此环境下,车内的座椅也相对较为 凉,而假设车外环境温度达到20时,车内的座椅的凉。

18、热程度比较适宜。因此,当天气比较 寒冷时,应该对座椅进行加热。 0038 进一步地,由于需要消耗车载蓄电池的电能对座椅进行加热,因此,本发明的实施 例在对座椅加热之前,还提供有对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是否充足进行判断。即只有车载 蓄电池的电量充足时,才可提供对座椅进行加热的电能,否则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其具体的 对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是否充足进行判断,可首先计算出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的百分 比,例如计算得到的当前的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的百分比为80%,并根据对座椅进行加热 说 明 书CN 104325911 A 4/9页 6 的电能消耗等因素,设置一个较为合理的预设值(如40%)。 0039 如上。

19、所述,当车外环境温度T 环境 为5、预设温度T 1 为10、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 量的百分比为80%且预设值为40%时,则根据上述的座椅加热条件可知,在此情况下,符合 座椅加热条件。 0040 否则,如果当车外环境温度T 环境 预设温度T 1 ,或者当车外环境温度T 环境 T 加热目标 (T 加热目标 为预设目标座椅温度),则降低加热功率,若T 传感器 预设值时,可认为符合座椅加热条件。例如对于天气 比较寒冷时,假设当前的车外环境温度T 环境 为5,则通常在此环境下,车内的座椅也相对 较为凉,而假设车外环境温度达到20时,车内的座椅的凉热程度比较适宜。因此,当天气 比较寒冷时,应该对座椅进行加热。

20、。 0053 进一步地,由于需要消耗车载蓄电池的电能对座椅进行加热,因此,本发明的实施 例在对座椅加热之前,还提供有对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是否充足进行判断。即只有车载 蓄电池的电量充足时,才可提供对座椅进行加热的电能,否则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其具体的 对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是否充足进行判断,可首先计算出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的百分 比,例如计算得到的当前的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的百分比为80%,并根据对座椅进行加热 的电能消耗等因素,设置一个较为合理的预设值(如40%)。 0054 如上所述,当车外环境温度T 环境 为5、预设温度T 1 为20、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 量的百分比为80%且预设值为40%。

21、时,则根据上述的座椅加热条件可知,在此情况下,符合 座椅加热条件。 0055 否则,如果当车外环境温度T 环境 预设温度T 1 ,或者当车外环境温度T 环境 T 加热目标 (T 加热目标 为预设目标座椅温度),则降低 加热功率,若T 传感器 T 1 ,则空调控制器300不发出座椅加热请求。若T 1 T 环境 ,且检测汽车蓄电池的电量是否充 足,并在充足时,空调控制器300发出座椅加热请求至该座椅的座椅加热控制器230。如果 检测汽车蓄电池的电量的结果为不充足,则空调控制器300不发出座椅加热请求,忽略该 输入请求。座椅加热控制器230在接收到由空调控制器300发来的加热请求后检测该座椅 的座椅。

22、重量传感器250,若该座椅重量传感器250的信号为无效,说明该座椅上没有乘客, 反馈不开启该座椅加热器210的信号到空调控制器300,空调控制器300忽略该输入请求且 不开启该座椅加热的座椅加热指示灯270。若该座椅重量传感器250的信号为有效,说明该 座椅上坐有乘客,座椅加热控制器230实时检测座椅温度传感器260,若T 传感器 T 加热目标 ,则 降低加热功率,若T 传感器 预设值时,可认为符合座椅加热条件。例如对于天气 比较寒冷时,假设当前的车外环境温度T 环境 为5,则通常在此环境下,车内的座椅也相对 较为凉,而假设车外环境温度达到20时,车内的座椅的凉热程度比较适宜。因此,当天气 比。

23、较寒冷时,应该对座椅进行加热。 0070 进一步地,由于需要消耗车载蓄电池的电能对座椅进行加热,因此,本发明的实施 例在对座椅加热之前,还提供有对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是否充足进行判断。即只有车载 蓄电池的电量充足时,才可提供对座椅进行加热的电能,否则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其具体的 对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是否充足进行判断,可首先计算出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的百分 比,例如计算得到的当前的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量的百分比为80%,并根据对座椅进行加热 的电能消耗等因素,设置一个较为合理的预设值(如40%)。 0071 如上所述,当车外环境温度T 环境 为5、预设温度T 1 为20、车载蓄电池的剩余电 量的百。

24、分比为80%且预设值为40%时,则根据上述的座椅加热条件可知,在此情况下,符合 座椅加热条件。 0072 否则,如果当车外环境温度T 环境 预设温度T 1 ,或者当车外环境温度T 环境 T 加热目标 (T 加热目标 为预设目标座 椅温度),则降低加热功率,若T 传感器 T 1 ,则空调控制器300不发出座椅加热请求。若T 1 T 环境 ,且检测汽车蓄 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并在充足时,空调控制器300发出座椅加热请求至该座椅的座椅加 热控制器230。如果检测汽车蓄电池的电量的结果为不充足,则空调控制器300不发出座椅 加热请求,忽略该输入请求。座椅加热控制器230在接收到由空调控制器300发来的。

25、加热请 求后检测该座椅的座椅重量传感器250,若该座椅重量传感器250的信号为无效,说明该座 椅上没有乘客,反馈不开启该座椅加热器210的信号到空调控制器300,空调控制器300忽 略该输入请求且不开启该座椅加热的座椅加热指示灯270。若该座椅重量传感器250的信 号为有效,说明该座椅上坐有乘客,座椅加热控制器230实时检测座椅温度传感器260,若T 说 明 书CN 104325911 A 10 9/9页 11 传感器 T 加热目标 ,则降低加热功率,若T 传感器 T 加热目标 ,则加大加热功率。温度迟滞为a,加 热功率的调整按T 加热目标 -T 传感器 的差值进行阶梯控制。座椅加热控制器23。

26、0反馈功率参数信 号至空调控制器300,空调控制器300点亮该座椅对应的座椅加热指示灯270以提示用户。 0081 该汽车可解决在气候条件适宜时,防止座椅加热功能开启,同时避免用户误操作 开启加热功能。且该汽车可主动识别加热需求,在无乘员乘坐时,自动停止座椅加热功能。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可实现无级功率调节,避免加热中断导致的忽冷忽热问题。此 外,该汽车可实现主动电源管理,避免车载蓄电池(整车蓄电池)亏电的发生,从而避免车载 蓄电池损害。 0082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 都是已知的,此处不做赘述。 008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

27、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 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 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 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说 明 书CN 104325911 A 11 1/3页 12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25911 A 12 2/3页 13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25911 A 13 3/3页 14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25911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