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44527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34650.4

申请日:

2014.10.13

公开号:

CN104293872A

公开日:

2015.01.2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P 21/06申请日:20141013|||公开

IPC分类号:

C12P21/06; C07K14/78; C07K1/36; C07K1/34

主分类号:

C12P21/06

申请人: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发明人:

张健; 王茂剑; 王共明; 赵云苹

地址: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长江路2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代理人:

李增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肽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以鱼皮为原料进行多种胶原多肽制备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以解冻后鱼皮或新鲜鱼皮为原料,经高温蒸煮熟化后,加入水进行湿法打浆;选择适量的酶进行分段酶解;酶解完成后,灭酶;离心去杂,得到粗胶原多肽酶解液;分别采用超滤膜包进行分段截留,以得到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将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冻结,然后分别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最后再分别对多肽干品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脱腥脱臭脱色。本发明整个工艺流程的食品安全性有保证,安全高效,能够提高效率保证品质,可操作性强,整个工艺过程简单合理,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产品得率高品质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预处理:以解冻后鱼皮或新鲜鱼皮为原料,经98-120℃高温蒸煮熟化5-10分钟后,加入2-6倍重量的水进行湿法打浆;
b. 酶解:选择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中性蛋白酶进行分段酶解;
c. 灭酶:酶解完成后,采用92-97℃保温5-10分钟灭酶;
d. 去杂:灭酶后经连续型管式离心机4000-8000转/分钟离心去杂,得到粗胶原多肽酶解液;
e. 浓缩: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10KDa的超滤膜包进行分段截留,以得到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 
f. 冻结、干燥:将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分别在-18℃至-25℃下冻结,厚度控制在0.5-1.5cm,然后分别进行真空冷冻干燥;
g. 萃取:分别对多肽干品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脱腥脱臭脱色,萃取条件为压力30-35MPa,温度50-60℃,时间1-2小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酶解步骤中,以木瓜蛋白酶为主,加酶量0.5-1.5%,温度45-70℃,时间2-4小时,以制备出高抗氧化活性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酶解步骤中,以菠萝蛋白酶为主,加酶量0.5-1%,温度50-60℃,时间4-5小时,以制备高ACE抑制活性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酶解步骤中,采用木瓜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1:1配比同时加入,总加酶量为1-1.5%,温度50-70℃,时间4-6小时,以制备高免疫调节活性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浓缩步骤中,通过控制超滤时间使大于1KDa的粗胶原多肽酶解液的浓度控制在10-30mg/mL;通过对小于1KDa的粗胶原多肽酶解液进行纳滤脱盐处理,控制其多肽浓度为10-30mg/mL。

说明书

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肽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以鱼皮为原料进行多种胶原多肽制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市场上已有包括胶原多肽(来自牲畜)在内的多种肽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和美容化妆品中。此类产品的售价因种类而异,一般为每公斤数百元到上千元。我国制药厂、保健品厂、化妆品厂等所需的胶原蛋白和肽类基本依赖进口。相关研究表明,水产胶原蛋白同样具有良好的凝胶性、增稠性、乳化性、水合性、低抗原性、低致敏性等特点。日本和欧洲等很早就开展了水产胶原蛋白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有关产品在化妆品和食品中已有较多的应用。我国现在也有少数厂家生产水产胶原蛋白,作为原料低价出口,而日本经精加工后成多规格商品后高价销售。目前,我国鳕鱼年加工量40~50万吨,鱿鱼年加工量为30~40万吨,其中鱼皮下脚料占加工量的8~13%,同时鱼皮干物质含有80~85%的胶原蛋白,是进行胶原多肽加工的优质原材料。
目前,国内常采用的进行胶原多肽加工的方法如下:1. 原材料预处理: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02851341A双酶复合法水解鳕鱼皮制备胶原多肽中及中国发明专利CN 103352066A鱼鳞、鱼皮胶原活性肽的生产工艺中公开的方法——鱼皮经洗净、切碎后,采用NaOH碱溶液浸泡,水洗至中性,再加入H2SO4酸溶液浸泡,水洗至中性后备用;2. 生物酶解:多采用单酶或双酶酶解,酶解过程往往需要加入NaOH或HCL等调节酶解液PH值。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01289507A一种胶原蛋白和胶原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采用先调节PH值后加入碱性蛋白酶,而后再加入中性蛋白酶的方式进行酶解。中国发明专利CN 1233840C和中国发明专利CN 103352066A中都采用NaOH、HCL、H2SO4等调节PH值后,再进行生物酶解。3. 灭酶处理:酶解完成后,一般需要进行高温灭酶处理,常用方法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02851341A中采用的沸水浴灭酶或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233840C和CN 101289507A等采用的中高温保温灭酶。沸水浴灭酶时间短但不易进行大规模连续生产,而后者往往需要保温较长时间。4. 除杂:酶解液去杂多采用过滤除杂或离心除杂。过滤除杂可连续处理,但效果较差。离心除杂往往受离心机处理能力的限制,只能进行间歇式操作,处理量较小。5. 浓缩:一般采用蒸发浓缩或膜过滤浓缩的方式。6. 干燥:目前比较流行的干燥方式是喷雾干燥,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03352066A和CN 101397581A都是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制备胶原多肽粉。7. 脱腥、脱臭、脱色:中国发明专利CN 101397581A中采用加入正己烷、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方式对提取液进行萃取脱腥脱臭,采用加入复合脱色剂的方式进行脱色。
以上文献公开的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中,存在很多食品安全隐患,包括食用安全和加工安全等。首先,在加工过程中,大量使用强酸强碱调节PH值,不仅存在因蛋白质变性带来的食用安全问题,同时这些酸碱的贮藏、使用等过程中同样存在安全隐患,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在脱腥、脱臭、脱色等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具有一定毒性残留隐患,不符合食品安全的相关要求,同样对环境会造成巨大影响。另外,过滤除杂、高温蒸发浓缩等技术效率较低,有待于采用新的方法进行替代。最后,所有研究都未对精制后的多肽进行分级处理,不利于多肽新产品的高效利用与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感官良好,且多肽分级明确,利于大规模生产的鱼皮胶原多肽加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这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预处理:以解冻后鱼皮或新鲜鱼皮为原料,经98-120℃高温蒸煮熟化5-10分钟后,加入2-6倍重量的水进行湿法打浆;
b. 酶解:选择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中性蛋白酶进行分段酶解;
c. 灭酶:酶解完成后,采用92-97℃保温5-10分钟灭酶;
d. 去杂:灭酶后经连续型管式离心机4000-8000转/分钟离心去杂,得到粗胶原多肽酶解液;
e. 浓缩: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10KDa的超滤膜包进行分段截留,以得到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
f. 冻结:将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分别在-18℃至-25℃下冻结,厚度控制在0.5-1.5cm,然后分别进行真空冷冻干燥;
g. 萃取:分别对多肽干品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脱腥脱臭脱色,萃取条件为压力30-35MPa,温度50-60℃,时间1-2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b酶解步骤中,以木瓜蛋白酶为主,加酶量0.5-1.5%,温度45-70℃,时间2-4小时,以制备出高抗氧化活性肽。
进一步地,所述b酶解步骤中,以菠萝蛋白酶为主,加酶量0.5-1%,温度50-60℃,时间4-5小时,以制备高ACE抑制活性肽。
进一步地,所述b酶解步骤中,采用木瓜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1:1配比同时加入,总加酶量为1-1.5%,温度50-70℃,时间4-6小时,以制备高免疫调节活性肽
进一步地,通过控制超滤时间使大于1KDa的粗胶原多肽酶解液的浓度控制在10-30mg/mL;通过对小于1KDa的粗胶原多肽酶解液进行纳滤脱盐处理,控制其多肽浓度为10-30mg/mL。
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可获得具有不同生物活性不同分子量分级的高品质胶原多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 整个工艺流程中不需要加入酸碱调节PH值,不需要加入有机溶剂脱腥脱臭,食品安全性有保证;2. 以活性为导向进行生物酶解,且采用超滤、纳滤进行多肽的浓缩与分级,安全高效;3. 前处理过程中加入熟化操作能够有效提升酶解效果;4. 除杂过程采用连续生产型管式离心操作,能够提高效率保证品质,可操作性强。5.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并且提升萃取脱腥等的效果。整个工艺过程简单合理,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产品得率高品质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解冻后鱼皮为原料,经120℃高温蒸煮熟化5分钟后,加入6倍重量的水进行湿法打浆。选择木瓜蛋白酶进行活性导向可控生物酶解,采用酶解条件为:加酶量1%,温度65℃,时间5小时,制备出高抗氧化活性胶原多肽酶解液。酶解完成后,采用97℃保温5分钟灭酶。灭酶后经连续型管式离心机4000转/分钟离心去杂后得到粗胶原多肽酶解液。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a、5-10KDa、1-5KDa和小于1KDa的超滤膜包进行分段截留,可得到4种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而通过控制超滤时间,获得前3种胶原多肽浓度为18mg/mL浓缩液。对小于1KDa的多肽液进行纳滤脱盐浓缩处理,获得多肽浓度为15mg/mL的多肽浓缩液。所得胶原多肽浓缩液在-25℃下冻结,厚度控制在1.0cm,经真空冷冻干燥后,对多肽干品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脱腥脱臭脱色,萃取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60℃,时间2小时。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可获得4种分子量:大于10KDa、5-10KDa、1-5KDa和小于1KDa的高抗氧化活性的高品质胶原多肽。
实施例2:以新鲜鱼皮为原料,经98℃高温蒸煮熟化8分钟后,加入3倍重量的水进行湿法打浆。选择木瓜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1:1配比同时加入的方式进行活性导向可控生物酶解,可制备出高免疫调节活性肽。采用酶解条件为:总加酶量为1.5%,温度60℃,时间4小时。酶解完成后,采用95℃保温7分钟灭酶。灭酶后经连续型管式离心机8000转/分钟离心去杂后得到粗胶原多肽酶解液。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a、5-10KDa、3-5KDa、1-3KDa和小于1KDa的超滤膜包进行分段截留,可得到5种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而通过控制超滤时间,获得前4种胶原多肽浓度为25mg/mL浓缩液。对小于1KDa的多肽液进行纳滤脱盐浓缩处理,获得多肽浓度为18mg/mL的多肽浓缩液。所得胶原多肽浓缩液在-18℃下冻结,厚度控制在0.8cm;经真空冷冻干燥后,对多肽干品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脱腥脱臭脱色,萃取条件为:压力35MPa,温度60℃,时间1小时。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可获得5种分子量:大于10KDa、5-10KDa、3-5KDa、1-3KDa和小于1KDa的高免疫调节活性的高品质胶原多肽。 

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93872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1CN104293872A21申请号201410534650422申请日20141013C12P21/06200601C07K14/78200601C07K1/36200601C07K1/3420060171申请人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地址264006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长江路216号72发明人张健王茂剑王共明赵云苹74专利代理机构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7230代理人李增发54发明名称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肽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以鱼皮为原料进行多种胶原多肽制备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以解。

2、冻后鱼皮或新鲜鱼皮为原料,经高温蒸煮熟化后,加入水进行湿法打浆;选择适量的酶进行分段酶解;酶解完成后,灭酶;离心去杂,得到粗胶原多肽酶解液;分别采用超滤膜包进行分段截留,以得到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将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冻结,然后分别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最后再分别对多肽干品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脱腥脱臭脱色。本发明整个工艺流程的食品安全性有保证,安全高效,能够提高效率保证品质,可操作性强,整个工艺过程简单合理,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产品得率高品质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9。

3、3872ACN104293872A1/1页21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预处理以解冻后鱼皮或新鲜鱼皮为原料,经98120高温蒸煮熟化510分钟后,加入26倍重量的水进行湿法打浆;B酶解选择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中性蛋白酶进行分段酶解;C灭酶酶解完成后,采用9297保温510分钟灭酶;D去杂灭酶后经连续型管式离心机40008000转/分钟离心去杂,得到粗胶原多肽酶解液;E浓缩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10KDA的超滤膜包进行分段截留,以得到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F冻结、干燥将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分别在18至25下冻结,厚度控制在051。

4、5CM,然后分别进行真空冷冻干燥;G萃取分别对多肽干品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脱腥脱臭脱色,萃取条件为压力3035MPA,温度5060,时间12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酶解步骤中,以木瓜蛋白酶为主,加酶量0515,温度4570,时间24小时,以制备出高抗氧化活性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酶解步骤中,以菠萝蛋白酶为主,加酶量051,温度5060,时间45小时,以制备高ACE抑制活性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酶解步骤中,采用木瓜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11配比同时加入,总加。

5、酶量为115,温度5070,时间46小时,以制备高免疫调节活性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浓缩步骤中,通过控制超滤时间使大于1KDA的粗胶原多肽酶解液的浓度控制在1030MG/ML;通过对小于1KDA的粗胶原多肽酶解液进行纳滤脱盐处理,控制其多肽浓度为1030MG/ML。权利要求书CN104293872A1/3页3一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肽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以鱼皮为原料进行多种胶原多肽制备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国际市场上已有包括胶原多肽(来自牲畜)在内的多种肽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和美容化妆品中。此类。

6、产品的售价因种类而异,一般为每公斤数百元到上千元。我国制药厂、保健品厂、化妆品厂等所需的胶原蛋白和肽类基本依赖进口。相关研究表明,水产胶原蛋白同样具有良好的凝胶性、增稠性、乳化性、水合性、低抗原性、低致敏性等特点。日本和欧洲等很早就开展了水产胶原蛋白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有关产品在化妆品和食品中已有较多的应用。我国现在也有少数厂家生产水产胶原蛋白,作为原料低价出口,而日本经精加工后成多规格商品后高价销售。目前,我国鳕鱼年加工量4050万吨,鱿鱼年加工量为3040万吨,其中鱼皮下脚料占加工量的813,同时鱼皮干物质含有8085的胶原蛋白,是进行胶原多肽加工的优质原材料。0003目前,国内常采用的进。

7、行胶原多肽加工的方法如下1原材料预处理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851341A双酶复合法水解鳕鱼皮制备胶原多肽中及中国发明专利CN103352066A鱼鳞、鱼皮胶原活性肽的生产工艺中公开的方法鱼皮经洗净、切碎后,采用NAOH碱溶液浸泡,水洗至中性,再加入H2SO4酸溶液浸泡,水洗至中性后备用;2生物酶解多采用单酶或双酶酶解,酶解过程往往需要加入NAOH或HCL等调节酶解液PH值。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1289507A一种胶原蛋白和胶原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采用先调节PH值后加入碱性蛋白酶,而后再加入中性蛋白酶的方式进行酶解。中国发明专利CN1233840C和中国发明专利CN103352066A。

8、中都采用NAOH、HCL、H2SO4等调节PH值后,再进行生物酶解。3灭酶处理酶解完成后,一般需要进行高温灭酶处理,常用方法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851341A中采用的沸水浴灭酶或如中国发明专利CN1233840C和CN101289507A等采用的中高温保温灭酶。沸水浴灭酶时间短但不易进行大规模连续生产,而后者往往需要保温较长时间。4除杂酶解液去杂多采用过滤除杂或离心除杂。过滤除杂可连续处理,但效果较差。离心除杂往往受离心机处理能力的限制,只能进行间歇式操作,处理量较小。5浓缩一般采用蒸发浓缩或膜过滤浓缩的方式。6干燥目前比较流行的干燥方式是喷雾干燥,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352066A和。

9、CN101397581A都是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制备胶原多肽粉。7脱腥、脱臭、脱色中国发明专利CN101397581A中采用加入正己烷、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方式对提取液进行萃取脱腥脱臭,采用加入复合脱色剂的方式进行脱色。0004以上文献公开的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中,存在很多食品安全隐患,包括食用安全和加工安全等。首先,在加工过程中,大量使用强酸强碱调节PH值,不仅存在因蛋白质变性带来的食用安全问题,同时这些酸碱的贮藏、使用等过程中同样存在安全隐患,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在脱腥、脱臭、脱色等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具有一定毒性残留隐患,不符合食品安全的相关要求,同样对环境会造成巨大影响。另外,过滤除杂、。

10、高温蒸发浓缩等技术说明书CN104293872A2/3页4效率较低,有待于采用新的方法进行替代。最后,所有研究都未对精制后的多肽进行分级处理,不利于多肽新产品的高效利用与开发。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感官良好,且多肽分级明确,利于大规模生产的鱼皮胶原多肽加工方法。000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这种鱼皮胶原多肽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预处理以解冻后鱼皮或新鲜鱼皮为原料,经98120高温蒸煮熟化510分钟后,加入26倍重量的水进行湿法打浆;B酶解选择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中性蛋白酶进行分段酶解;C灭酶酶解完成。

11、后,采用9297保温510分钟灭酶;D去杂灭酶后经连续型管式离心机40008000转/分钟离心去杂,得到粗胶原多肽酶解液;E浓缩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10KDA的超滤膜包进行分段截留,以得到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F冻结将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分别在18至25下冻结,厚度控制在0515CM,然后分别进行真空冷冻干燥;G萃取分别对多肽干品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脱腥脱臭脱色,萃取条件为压力3035MPA,温度5060,时间12小时。0007进一步地,所述B酶解步骤中,以木瓜蛋白酶为主,加酶量0515,温度4570,时间24小时,以制备出高抗氧化活性肽。0008进一步地,所述B酶解步骤中,以菠。

12、萝蛋白酶为主,加酶量051,温度5060,时间45小时,以制备高ACE抑制活性肽。0009进一步地,所述B酶解步骤中,采用木瓜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11配比同时加入,总加酶量为115,温度5070,时间46小时,以制备高免疫调节活性肽进一步地,通过控制超滤时间使大于1KDA的粗胶原多肽酶解液的浓度控制在1030MG/ML;通过对小于1KDA的粗胶原多肽酶解液进行纳滤脱盐处理,控制其多肽浓度为1030MG/ML。0010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可获得具有不同生物活性不同分子量分级的高品质胶原多肽。001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整个工艺流程中不需要加入酸碱调节PH值,不需要加入有机溶剂脱腥脱臭,食品安全性有保。

13、证;2以活性为导向进行生物酶解,且采用超滤、纳滤进行多肽的浓缩与分级,安全高效;3前处理过程中加入熟化操作能够有效提升酶解效果;4除杂过程采用连续生产型管式离心操作,能够提高效率保证品质,可操作性强。5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并且提升萃取脱腥等的效果。整个工艺过程简单合理,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产品得率高品质好。说明书CN104293872A3/3页5具体实施方式0012实施例1以解冻后鱼皮为原料,经120高温蒸煮熟化5分钟后,加入6倍重量的水进行湿法打浆。选择木瓜蛋白酶进行活性导向可控生物酶解,采用酶解条件为加酶量1,温度65,时间5小时,制备出高抗氧化活性胶原多肽酶解液。酶解完。

14、成后,采用97保温5分钟灭酶。灭酶后经连续型管式离心机4000转/分钟离心去杂后得到粗胶原多肽酶解液。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A、510KDA、15KDA和小于1KDA的超滤膜包进行分段截留,可得到4种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而通过控制超滤时间,获得前3种胶原多肽浓度为18MG/ML浓缩液。对小于1KDA的多肽液进行纳滤脱盐浓缩处理,获得多肽浓度为15MG/ML的多肽浓缩液。所得胶原多肽浓缩液在25下冻结,厚度控制在10CM,经真空冷冻干燥后,对多肽干品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脱腥脱臭脱色,萃取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60,时间2小时。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可获得4种分子量大于10KDA、。

15、510KDA、15KDA和小于1KDA的高抗氧化活性的高品质胶原多肽。0013实施例2以新鲜鱼皮为原料,经98高温蒸煮熟化8分钟后,加入3倍重量的水进行湿法打浆。选择木瓜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11配比同时加入的方式进行活性导向可控生物酶解,可制备出高免疫调节活性肽。采用酶解条件为总加酶量为15,温度60,时间4小时。酶解完成后,采用95保温7分钟灭酶。灭酶后经连续型管式离心机8000转/分钟离心去杂后得到粗胶原多肽酶解液。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A、510KDA、35KDA、13KDA和小于1KDA的超滤膜包进行分段截留,可得到5种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胶原多肽液。而通过控制超滤时间,获得前4种胶原多肽浓度为25MG/ML浓缩液。对小于1KDA的多肽液进行纳滤脱盐浓缩处理,获得多肽浓度为18MG/ML的多肽浓缩液。所得胶原多肽浓缩液在18下冻结,厚度控制在08CM;经真空冷冻干燥后,对多肽干品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脱腥脱臭脱色,萃取条件为压力35MPA,温度60,时间1小时。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可获得5种分子量大于10KDA、510KDA、35KDA、13KDA和小于1KDA的高免疫调节活性的高品质胶原多肽。说明书CN10429387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