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的微波微带均衡器设计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4452359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6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的微波微带均衡器设计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的微波微带均衡器设计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的微波微带均衡器设计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的微波微带均衡器设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的微波微带均衡器设计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0399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30 C N 1 0 2 9 0 3 9 9 0 A *CN102903990A* (21)申请号 201210444429.0 (22)申请日 2012.11.08 H01P 5/00(2006.01) (71)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 究所 地址 210003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346号 (72)发明人吴苏兴 梁星霞 包伟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的微波微带均衡器 设计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的微波 微带均衡器设计方法,主要用于雷达、无线通信等。

2、 领域多微波固态功率放大器合成的均衡。针对功 率放大链级数不断增加的需求,当微波功率管输 出功率在工作频带内存在一定起伏时,前级功率 起伏将导致下一级欠激励或过激励,使多功放组 件合成总功率的带内平坦度和稳定性变差。本发 明针对传统均衡器是通过将部分功率反射方式来 达到带内均衡和其端口驻波较差、电路拓扑结构 大、且需附加隔离器等问题,采用一种新有耗网络 电路拓扑结构的组件级间功率均衡设计技术,实 现将部分功率吸收而不是反射的方式来达到均衡 的目的,其优点是低端口驻波、小体积、非常易于 电路集成与实现系统小型化。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的微波微带均衡器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几段开路微带线、 传输线、负载电阻,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新的有耗网络电路拓扑结构,通过将部分功率吸 收而不是反射的方式来达到均衡的目的。 2.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的微波微带均衡器设计方法,其特 征在于:对不同频点功率损耗不同,大部分损耗功率由功率电阻吸收。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03990 A 1/2页 3 一种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的微波微带均衡器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射频与微波技术,。

4、是一种微波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微带均衡器设计技 术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微波固态功率放大器在雷达、无线通信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功率要求 也越来越高,高功率的实现就需要增加放大链级数。由于微波功率管的输出功率在工作频 带内存在一定的起伏,前一级的功率起伏将导致下一级欠激励或过激励 ,进而导致N 个 组件合成发射机总功率的带内平坦度指标和稳定性变差。如果在组件设计中加入级间功率 均衡设计,指标将会得到很大改善。然而传统的均衡器是通过将部分功率反射掉的方式来 达到带内均衡的目的。其显著的缺点是端口驻波较差、电路拓扑结构所占面积较大、应用时 需附加隔离器,所以其整体体积较大,不利于与电路。

5、集成。本发明使用一种新的有耗网络 电路拓扑结构,通过将部分功率吸收而不是反射的方式来达到均衡的目的具有端口驻波 低、体积小、易于电路集成与实现系统小型化的特点,对提高微波固态功率放大器的性能, 减小其体积具有较高的价值。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微波固态功率放大器级间均衡的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微带 均衡器的设计方法。 0004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使用一种新的有耗网络电路拓扑结构,通过将部 分功率吸收而不是反射的方式来达到均衡的目的。本发明在研究微带功率均衡器的电路拓 扑的基础上,使用微波设计软件进行优化设计,方便直观。 附图说明 0005 图1是微波大功率低驻波小体积微带。

6、均衡器电路的拓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图1为该发明的拓扑结构图,组成为:几段开路微带线、传输线、负载电阻。基本原 理为:对不同频点功率损耗不同,大部分损耗功率由功率电阻吸收。 0007 以该电路拓扑出发通过计算机优化方法来逼近均衡器的均衡响应。可以采用 microwave office 等软件进行仿真优化设计。 0008 其设计方法为: (1) 根据上述原理,结合频带,设定模糊初始值,使仿真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 0009 (2) 在仿真软件中,取高中低3 个频率点,设定S21 ,S11 指标,最初不宜选取 过多频率点,过多导致仿真计算量的加大。 0010 (3) 采用逐步逼近仿真,软件进行优化组合,使仿真指标尽量逼近设定指标。 说 明 书CN 102903990 A 2/2页 4 0011 (4) 根据仿真的指标,结合工程实际、可制造性等再进行调整,尝试。 0012 (5) 当得到比较满意结果时, 考虑工程实现。 0013 (6) 结合手动调整,进行指标的进一步优化,以及各变量的影响,为加工后的微 调作准备。 说 明 书CN 102903990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03990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