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451994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9102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23 C N 1 0 2 8 9 1 0 2 1 A *CN102891021A* (21)申请号 201110206662.0 (22)申请日 2011.07.22 H01H 3/12(2006.01) (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 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杨鑫 (54) 发明名称 电子装置 (57) 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设有一开口的侧板、一 装设于该侧板后侧的基板、一夹置于该侧板与该 基板。

2、之间的一按键及一设于该按键与该基板之间 的平衡杆,该按键的前侧设有一穿过该侧板的开 口的主体,该按键的后侧的中部设有一按压部,该 按键于其后侧靠近两端处分别凸设有一枢转部, 该基板的前侧设有一正对该按压部的按压开关及 一具有弹性的抵持部,该平衡杆包括一抵压该基 板的抵持部的第一杆体、分别由该第一杆体的两 端向同一侧延伸出的两第二杆体及分别由该两第 二杆体的末端端延伸出的两卡脚,该两卡脚分别 枢转地连接于该按键的两枢转部,向后按压该按 键,该平衡杆控制该按键向该按压开关平稳地平 行移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3、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1页 2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设有一开口的侧板、一装设于该侧板后侧的基板、一夹置于该 侧板与该基板之间的一按键及一设于该按键与该基板之间的平衡杆,该按键的前侧设有一 穿过该侧板的开口的主体,该按键的后侧的中部设有一按压部,该按键于其后侧靠近两端 处分别凸设有一枢转部,该基板的前侧设有一正对该按压部的按压开关及一具有弹性的抵 持部,该平衡杆包括一抵压该基板的抵持部的第一杆体、分别由该第一杆体的两端向同一 侧延伸出的两第二杆体及分别由该两第二杆体的末端端延伸出的两卡脚,该两卡脚分别枢 转地连接于该按键的两枢转部,向后按压该按键。

4、,该平衡杆控制该按键向该按压开关平行 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抵持部由泡棉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板的后侧于该开口的两端分 别向后凸设有一卡固部,该基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部,该两固定部分别固定于该两卡 固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卡固部设有一螺孔,每一固定部设 有一穿孔,两螺丝分别穿过该基板的两穿孔并锁入该两卡固部的螺孔内。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包括一穿过该侧板的开口 的主体及设于该主体的后侧并凸出于该主体四周的座体,该座体挡止于该侧板的后侧围绕 该开口处。 6.如。

5、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枢转部设于该座体的后侧邻近该 座体的两端的中间处,每一枢转部设有一朝向相对的枢转部的方向延伸的卡置对应卡脚的 枢转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卡脚相向延伸,该座体的两端分别 设有一连通至邻近的枢转部的枢转孔的凹槽,该两卡脚分别卡置于该两枢转孔并收容于该 两凹槽内。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91021 A 1/3页 3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装置中,通常都具有一可按压的按键,如电源按键。当按键的尺寸较长或较宽 时,使用者经常会由于按压到按键的一端或一角处而使按键发。

6、生倾斜翘起,进而使按键与 开关无法正常接触,需要重新按动该按键。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以上,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按压性能稳定的按键的电子装置。 0004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设有一开口的侧板、一装设于该侧板后侧的基板、一夹置于 该侧板与该基板之间的一按键及一设于该按键与该基板之间的平衡杆,该按键的前侧设有 一穿过该侧板的开口的主体,该按键的后侧的中部设有一按压部,该按键于其后侧靠近两 端处分别凸设有一枢转部,该基板的前侧设有一正对该按压部的按压开关及一具有弹性的 抵持部,该平衡杆包括一抵压该基板的抵持部的第一杆体、分别由该第一杆体的两端向同 一侧延伸出的两第二杆体及分别由该两第二杆体的末端端。

7、延伸出的两卡脚,该两卡脚分别 枢转地连接于该按键的两枢转部,向后按压该按键,该平衡杆控制该按键向该按压开关平 行移动。 0005 相较现有技术,该按键的后侧枢转连接于一平衡杆的两卡脚,并且该平衡杆的第 一杆体抵压于该基板的具有弹性的抵持部,从而在按压该按键的任意一端时,该平衡杆可 牵制该按键向后平稳地平行移动,从而使该按键能有效地按压该按压开关。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组装图。 0007 图2是图1于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及一按键结构。 0008 图3是图2中的按键结构于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0009 图4与图5是图3中的按键结构于不同方。

8、向的立体分解图。 0010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壳体10 侧板12 开口121 卡固部123 螺孔125 按键结构20 按键21 主体212 座体214 枢转部215 枢转孔216 说 明 书CN 102891021 A 2/3页 4 凹槽217 按压部218 基板23 板体231 固定部232 穿孔233 电路板234 按压开关235 抵持部236 平衡杆25 第一杆体251 第二杆体253 弯折部254 卡脚255 螺丝5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请参照图1与图2,本发明电子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壳体10及一按键结构 20。 0012 该。

9、壳体10包括一侧板12。该侧板12上设有一大致呈长圆形的开口121。该侧板 12的内侧于该开口121的两端分别凸设有一卡固部123。每一卡固部123上设有一螺孔 125。 0013 请参照图3至图5,该按键结构20包括一按键21、一基板23及一平衡杆25。 0014 该按键21呈长条形,包括一主体212及设于该主体212的后侧并凸出于该主体 212四周的座体214。该座体214的后侧于邻近该座体214的两端的中间处分别凸设一枢 转部215。每一枢转部215设有一朝向相对的枢转部215的方向延伸的枢转孔216。该座 体21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连通至邻近的枢转部215的枢转孔216的凹槽217。该座。

10、体214 的后侧的中部凹陷形成一按压部218。 0015 该基板23包括一大致呈长方形的板体231。该板体231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 一固定部232。每一固定部232上设有一穿孔233。该板体231的前侧的中部装设有一电 路板234。该电路板234上设有一按压开关235。该板体231的前侧邻近一侧边装设有一 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长形的抵持部236。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抵持部236由泡棉制成。 0016 该平衡杆25大致呈“U”形,包括一第一杆体251、分别由该第一杆体251的两端向 同一侧垂直延伸出的两第二杆体253及分别由该两第二杆体253的末端相向延伸的两卡脚 255。该两第二杆体253于邻近。

11、对应的卡脚255处向同一侧弯折形成一弯折部254。 0017 请一并参照图2,组装该电子装置时,首先将该平衡杆25的两第二杆体253相互 远离地扳开,使该平衡杆25的两卡脚255分别收容于该按键21后侧的两凹槽217内。松 释该两第二杆体253,该两第二杆体253弹性回复使该两卡脚255分别卡入该按键21的两 枢转部215的枢转孔216内,该两第二杆体253的弯折部254紧贴于该按键21的座体214 的后侧。从而,该平衡杆25被枢转地连接于该按键21的后侧。然后,将该按键21的主体 212从该壳体10的侧板12的后侧穿过该侧板12的开口121而露于该侧板12的前侧,该按 键21的座体214卡置。

12、于该侧板12的后侧围绕该开口121处。然后,将两螺丝50分别穿过 说 明 书CN 102891021 A 3/3页 5 该基板23的两穿孔233并锁入该侧板12后侧的两卡固部123的螺孔125内,从而将该基 板23固定于该侧板12的后侧。此时,该按键21被夹于该侧板12与该基板23之间,该基 板23的按压开关235正对该按键21的按压部218,该平衡杆25的第一杆体251接触并抵 压该基板23的抵持部236。抵持部236发生弹性变形。 0018 向后按压该按键21的主体212前侧的任意一端,该平衡杆25牵制该按键21向后 平行移动,从而可使该按键21的按压部218有效地按压该基板23上的电路板。

13、234上的按 压开关235。在此过程中,该平衡杆25受挤压发生弹性变形。该平衡杆25的两卡脚255在 转动及后移的过程中始终贴合于该按键21的座体214的后侧,该平衡杆25的第一杆体251 始终弹性抵压于该基板23的抵持部236,从而可使得该按键21在向后平行移动的过程中保 持平稳。 0019 松释该按键21,该平衡杆25弹性回复使该两卡脚255推动该按键21向前平行移 动至原始位置。 002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平衡杆25的两卡脚255可分别由对应的第二杆体253的末 端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 说 明 书CN 102891021 A 1/5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91021 A 2/5页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91021 A 3/5页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91021 A 4/5页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91021 A 5/5页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91021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