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62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 C N 1 0 4 0 0 6 2 7 6 A (21)申请号 201410245402.8 (22)申请日 2014.05.28 F16M 13/04(2006.01) F16M 11/04(2006.01) F16M 11/16(2006.01) (71)申请人严虹桥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华元路 18号 (72)发明人严虹桥 (54) 发明名称 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 置,包括软质垫片、移动轴、压缩弹簧、罩体、旋转 盖、手柄。本。
2、发明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不用 对平板电脑做任何改装,可以很方便地吸附在平 板电脑背部,与平板电脑固定牢靠,且其手柄部方 便抓握,单手便可以手持平板电脑,另一手便可操 控平板电脑,提高了操作舒适性,还可以很方便地 与平板电脑分离,丝毫不影响平板电脑的美观,并 可反复使用,可装可卸,操作简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6276 A CN 104006276 A 1/1页 2 1.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垫。
3、片、移动轴、压缩弹簧、罩体、旋 转盖、手柄; 所述罩体罩于软质垫片的一侧面,该软质垫片侧面还固定有圆柱形移动轴; 所述移动轴贯穿罩体,所述罩体在其外表面延伸有套在移动轴外周的套管; 所述移动轴位于套管内的一段,其外周设有至少两个V字形延伸的导槽,所述各导槽 以移动轴的轴心对称设置;所述V字形延伸的导槽包括第一端部、转折部和第二端部;沿移 动轴周向,所述第一端部、转折部和第二端部依次设置;沿移动轴轴向,所述第一端部、第二 端部、转折部和软质垫片依次设置; 所述旋转盖套在所述套管外周,所述旋转盖固定有与导槽一一对应的顶针; 所述套管侧壁设有与顶针一一对应的通槽,所述通槽供对应的顶针沿套管周向移动;。
4、 所述顶针贯穿对应通槽,且该顶针的一端置于对应导槽内; 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移动轴外周,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软质垫片内表面、罩 体内表面接触; 所述手柄与罩体或旋转盖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移动轴轴向,所述 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间距为45毫米,所述第二端部和转折部的间距为1.52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在其与软 质垫片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环形限位凹槽,所述软质垫片设有与环形限位凹槽相对应的限 位凸环,所述限位凸块置于对应的限位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其特。
5、征在于,所述软质垫片 为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固定于 软质垫片中心,并与软质垫片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移动轴之 间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与移动轴 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移动轴周向,所述 第一端部、第二端部间的弧度为/2,所述第二端部和转折部间的弧度为/3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盖上设有 顶针安装孔,所述顶针贯穿所述顶针安装孔,并与。
6、顶针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旋转盖的开口 端与罩体外表面间隙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与软质 垫片一体连接,所述移动轴和软质垫片采用包塑工艺。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06276 A 1/4页 3 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的平板电脑没有专门的手持辅助装置,抓握和操作起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不用对平板电脑做任何改 装,可以很方便地吸附在平板电脑背部,与平板电脑固定牢靠,且其手柄部方便抓握,单手 便可以手。
7、持平板电脑,另一手便可操控平板电脑,提高了操作舒适性,还可以很方便地与平 板电脑分离,丝毫不影响平板电脑的美观,并可反复使用,可装可卸,操作简便。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包括 软质垫片、移动轴、压缩弹簧、罩体、旋转盖、手柄; 0005 所述罩体罩于软质垫片的一侧面(即内侧面),该软质垫片侧面(内侧面)还固 定有圆柱形移动轴;所述软质垫片的另一侧面(即外侧面)用于与平板电脑的光滑表面接 触; 0006 所述移动轴贯穿罩体,所述罩体在其外表面延伸有套在移动轴外周的套管; 0007 所述移动轴位于套管内的一段,其外周设有至少两个V字形延伸的导槽,。
8、所述各 导槽以移动轴的轴心对称设置;所述V字形延伸的导槽包括第一端部、转折部和第二端部; 沿移动轴周向,所述第一端部、转折部和第二端部依次设置;沿移动轴轴向,所述第一端部、 第二端部、转折部和软质垫片依次设置; 0008 所述旋转盖套在所述套管外周,所述旋转盖固定有与导槽一一对应并指向移动轴 的顶针; 0009 所述套管侧壁设有与顶针一一对应的通槽,所述通槽供对应的顶针贯穿套管侧壁 并沿套管周向移动; 0010 所述顶针贯穿对应通槽,且该顶针的一端置于对应导槽内; 0011 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移动轴外周,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软质垫片内表 面、罩体内表面接触; 0012 所述手柄与罩体或旋。
9、转盖连接。 0013 需要将本手持辅助装置与平板电脑固定时,先将软质垫片的外侧面贴靠在平板电 脑的光滑表面,再转动旋转盖,旋转盖转动的时候带动顶针转动,顶针在对应的V字形延伸 导槽中从第一端部开始移动,并带动移动轴轴向移动,软质垫片在移动轴拉扯下向罩体内 部形变,软质垫片周边被罩体固定于平板电脑表面,软质垫片和平板电脑的光滑表面之间 开始形成真空区(负压区),顶针在通过转折部以后到达在第二端部,由于压缩弹簧的作 用,顶针最终停留在第二端部,软质垫片和平板电脑的光滑表面之间最终形成具有一定高 度的锥形真空区(负压区),将整个手持辅助装置牢固吸附在平板电脑的光滑表面。 说 明 书CN 104006。
10、276 A 2/4页 4 0014 需要将本手持辅助装置与平板电脑分离时,反向旋转旋转盖,顶针顶针在对应的V 字形延伸导槽中从第二端部开始移动,通过转折部后由压缩弹簧弹力回位到第一端部,软 质垫片复位,消除软质垫片和平板电脑的光滑表面之间的真空区(负压区),整个手持辅助 装置可以从平板电脑的光滑表面轻易移走。 0015 优选的,沿移动轴轴向,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间距为45毫米,所述第二 端部和转折部的间距为1.52毫米,软质垫片和平板电脑的光滑表面之间最终形成高 45毫米的锥形强力真空区(负压区)。 0016 优选的,所述罩体在其与软质垫片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环形限位凹槽,所述软质 垫片设有。
11、与环形限位凹槽相对应的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块置于对应的限位凹槽内,可以 限制软质垫片与罩体间的平面位移,防止该平面位移影响真空区(负压区)的形成。 0017 优选的,所述软质垫片为橡胶垫,橡胶垫能够多次形变和复位,且长时间形变后也 能可靠复位。 0018 优选的,所述移动轴固定于软质垫片中心,并与软质垫片垂直,可以使真空区(负 压区)为圆锥形,使真空区(负压区)更匀称,吸附力也更匀称。 0019 优选的,所述罩体移动轴之间间隙配合,便于移动轴轴向移动,且能防止移动轴在 移动过程中晃动,防止该晃动影响真空区(负压区)的形成。 0020 优选的,所述顶针与移动轴垂直,方便顶针带动移动轴。 0021。
12、 优选的,沿移动轴周向,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间的弧度为/2,所述第二端部 和转折部间的弧度为/36,便于旋转盖的旋转操作。 0022 优选的,所述旋转盖上设有顶针安装孔,所述顶针贯穿所述顶针安装孔,并与顶针 安装孔过盈配合,便于顶针安装,且安装牢固;所述旋转盖的开口端与罩体外表面间隙配 合,便于旋转盖转动,且能防止移动轴在转动过程中晃动。 0023 优选的,所述移动轴与软质垫片一体连接,所述移动轴和软质垫片采用包塑工艺, 包塑工艺可以保持移动轴和软质垫片的稳固性,亦保证真空效果。 0024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0025 1)无需对平板电脑作任何改动即可使用。 0026 2)通过强力真空区(。
13、负压区),使平板电脑固定牢固。 0027 3)平板电脑固定和拆卸十分简单快捷,只需转动旋转盖。 0028 4)通过手持辅助装置的使用,可以一手轻松的手持电脑,另一只手进行操作。 0029 5)纯机械,没有磁力,不会对电子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0030 6)本平板电脑用手持辅助装置可以使平板电脑的操作更加人性化,增加其操控乐 趣。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示意图; 0032 图2是移动轴的示意图; 0033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CN 104006276 A 3/4页 5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
14、施例仅 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5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0036 实施例1 0037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平板电脑7用手持辅助装置,包括软质垫片1、移动轴2、压 缩弹簧3、罩体4、旋转盖5、手柄6; 0038 所述罩体4罩于软质垫片1的一侧面(即内侧面),该软质垫片1侧面(内侧面) 还固定有圆柱形移动轴2;所述软质垫片1的另一侧面(即外侧面)用于与平板电脑7的 光滑表面接触; 0039 所述移动轴2贯穿罩体4,所述罩体4在其外表面延伸有套在移动轴2外周的套管 8; 0040 所述移动轴2位于套管8内的一段,其外周设有至少两个V字。
15、形延伸的导槽20,所 述各导槽20以移动轴2的轴心对称设置;所述V字形延伸的导槽20包括第一端部21、转 折部22和第二端部23;沿移动轴2周向,所述第一端部21、转折部22和第二端部23依次 设置;沿移动轴2轴向,所述第一端部21、第二端部23、转折部22和软质垫片1依次设置; 0041 沿移动轴2轴向,所述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3的间距为45毫米,所述第二 端部23和转折部22的间距为1.52毫米; 0042 所述旋转盖5套在所述套管8外周,所述旋转盖5固定有与导槽20一一对应并指 向移动轴2的顶针9; 0043 所述套管8侧壁设有与顶针9一一对应的通槽,所述通槽供对应的顶针9贯穿套 管。
16、8侧壁并沿套管8周向移动; 0044 所述顶针9贯穿对应通槽,且该顶针9的一端置于对应导槽20内; 0045 所述压缩弹簧3套在所述移动轴2外周,所述压缩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软质垫片 1内表面、罩体4内表面接触; 0046 所述手柄6旋转盖5连接。 0047 需要将本手持辅助装置与平板电脑7固定时,先将软质垫片1的外侧面贴靠在平 板电脑7的光滑表面,再转动旋转盖5,旋转盖5转动的时候带动顶针9转动,顶针9在对应 的V字形延伸导槽20中从第一端部21开始移动,并带动移动轴2轴向移动,软质垫片1在 移动轴2拉扯下向罩体4内部形变,软质垫片1和平板电脑7的光滑表面之间开始形成真 空区(负压区),顶针9。
17、在通过转折部22以后到达在第二端部23,由于压缩弹簧3的作用, 顶针9最终停留在第二端部23,软质垫片1和平板电脑7的光滑表面之间最终形成高4 5毫米的锥形强力真空区(负压区),将整个手持辅助装置牢固吸附在平板电脑7的光滑表 面。 0048 需要将本手持辅助装置与平板电脑7分离时,反向旋转旋转盖5,顶针9顶针9在 对应的V字形延伸导槽20中从第二端部23开始移动,通过转折部22后由压缩弹簧3弹力 回位到第一端部21,软质垫片1复位,消除软质垫片1和平板电脑7的光滑表面之间的真空 区(负压区),整个手持辅助装置可以从平板电脑7的光滑表面轻易移走。 0049 所述罩体4在其与软质垫片1接触的接触面。
18、上设有环形限位凹槽10,所述软质垫 片1设有与所述环形限位凹槽10相对应的限位凸环11,所述限位凸环11置于对应的限位 说 明 书CN 104006276 A 4/4页 6 凹槽10内,可以限制软质垫片1与罩体4间的平面位移,防止该平面位移影响真空区(负 压区)的形成。 0050 所述软质垫片1为橡胶垫,橡胶垫能够多次形变和复位,且长时间形变后也能可 靠复位。 0051 所述移动轴2固定于软质垫片1中心,并与软质垫片1垂直,可以使真空区(负压 区)为圆锥形,使真空区(负压区)更匀称,吸附力也更匀称。 0052 所述罩体4移动轴2之间间隙配合,便于移动轴2轴向移动,且能防止移动轴2在 移动过程中。
19、晃动,防止该晃动影响真空区(负压区)的形成。 0053 所述顶针9与移动轴2垂直,方便顶针9带动移动轴2。 0054 沿移动轴2周向,所述第一端部21、第二端部23间的弧度为/2,所述第二端部 23和转折部22间的弧度为/36,便于旋转盖5的旋转操作。 0055 所述旋转盖5上设有顶针9安装孔,所述顶针9贯穿所述顶针9安装孔,并与顶针 9安装孔过盈配合,便于顶针9安装,且安装牢固;所述旋转盖5的开口端与罩体4外表面 间隙配合,便于旋转盖5转动,且能防止移动轴2在转动过程中晃动。 0056 所述移动轴2与软质垫片1一体连接,所述移动轴2和软质垫片1采用包塑工艺, 包塑工艺可以保持移动轴2和软质垫。
20、片1的稳固性,亦保证真空效果。 0057 软质垫片1可以和整个手柄6颜色不同形成撞色效果或者同色,手柄6为铝材阳 极化染色。 0058 实施例2 0059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手柄6与罩体4连 接。 006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4006276 A 1/3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6276 A 2/3页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6276 A 3/3页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6276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