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929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0 C N 1 0 3 9 9 2 9 9 9 A (21)申请号 201410240655.6 (22)申请日 2014.05.30 C12N 11/10(2006.01) C12N 11/08(2006.01) C02F 3/00(2006.01) (71)申请人东北大学 地址 110819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 号巷11号 (72)发明人李海波 李英华 徐新阳 宫璇 周咏春 (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21109 代理人刘晓岚 (54) 发明名称 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
2、控释固定化酶胶 囊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染地表水修复领域,目的在于 针对脱氮酶修复氨氮污染地表水过程中酶的有效 作用周期短、对氨氮目标专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 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 方法。该方法为:向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脱氮 酶,保持混合液温度为38-42,搅拌均匀后,稳 定20-25min;将上述混合溶液滴加到壳聚糖水溶 液中,搅拌溶液反应1.2-1.5h,制得固定化脱氮 酶胶囊;将上述胶囊投入到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 液中,不间断搅拌,搅拌强度为120-140rpm,反应 0.3-0.4h,即得到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放 酶胶囊。该胶囊的膜壁收缩或膨胀,使。
3、胶囊中固定 的脱氮酶发生靶向性控制释放,有效去除地表水 中的氨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92999 A CN 103992999 A 1/2页 2 1.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骤: (1)制备海藻酸钠水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水溶液; (2)制备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向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脱氮酶,保持混合液 温度为38-42,搅拌均匀后,稳定20-25min; (3)制备壳聚糖水溶液:配制壳聚糖。
4、水溶液; (4)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配制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 (5)制备固定化脱氮酶胶囊:将上述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滴加到壳聚糖水溶液 中,搅拌溶液,搅拌强度为160-180rpm,反应1.2-1.5h后,制得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6)制备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将上述制得的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投入到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不间断搅拌,搅拌强度为120-140rpm,反应0.3-0.4h,制 得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海藻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5。
5、-2.10;步骤(3)所述的 壳聚糖水溶液为:壳聚糖分子量80-100万、质量浓度0.4-0.8、溶液pH为3.5-4.5的壳 聚糖水溶液;步骤(4)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为:质量浓度0.5-1.0、溶液pH为 7.0-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脱氮酶质量占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总质量的 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放酶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5)中,所述壳聚糖水溶液与海藻酸钠和脱氮酶混合溶液的体积比1:1;所述 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的滴加速度。
6、为每分钟10-12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向壳聚糖水溶液滴加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的同时,在 反应容器底部通过微孔曝气头向溶液中均匀注入尺寸为50-70m的空气气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量为,在所述搅拌强度下,使所述固 定化脱氮酶胶囊在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能够被浸润;并保持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温 度为35-38。 7.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骤。
7、: (1)制备海藻酸钠水溶液:配制质量浓度为2.05的海藻酸钠水溶液; (2)制备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向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脱氮酶,脱氮酶质量 占混合溶液总质量的6-8,保持混合溶液温度为39-41,搅拌均匀,稳定22-24min; (3)制备壳聚糖水溶液:用分子量80-100万的壳聚糖配制质量浓度为0.5-0.7的壳 聚糖水溶液,调节溶液pH为3.8-4.2; (4)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配制质量浓度为0.6-0.8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 液,调节溶液pH为7.05-7.15;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92999 A 2/2页 3 (5)制备固定化脱氮酶胶囊:将上述海藻酸钠与。
8、脱氮酶混合溶液以每分钟10-12滴的 速度滴加到壳聚糖水溶液中,壳聚糖水溶液与海藻酸钠和脱氮酶混合溶液的体积比1:1, 搅拌溶液,搅拌强度为165-175rpm,同时在反应容器底部通过微孔曝气头向混合液中均匀 注入尺寸为55-65m的空气气泡,反应1.3-1.4h后,制得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6)制备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将上述制得的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投入到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使所述固定化脱氮酶胶囊在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能 够被浸润,保持溶液温度36-37,不间断搅拌,搅拌强度为125-135rpm,反应0.32-0.38h, 制得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 。
9、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钠水溶液,壳聚糖水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经灭菌后使 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海藻酸钠水溶液,壳聚糖水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经111下 湿热灭菌30min后使用。 10.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或7 所述的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方法制得。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92999 A 1/6页 4 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
10、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污染地表水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 化酶胶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地表水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氨氮是导致地表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农业面源 污染物(化肥)输出是地表水氨氮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经处理排放的市政和工业污废水 也会导致地表水氨氮积累。氨氮在地表水体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复杂,可以存在多种化学形 态,而各种形态之间还会因生物或化学作用发生转化。将地表水体中的氨氮浓度控制在较 低水平,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爆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 氨氮污染地表水修复中常采取的方法包括:物理稀释法、物理吸附法、化学氧化 法、植物吸收法、。
11、微生物/酶降解法等。其中,微生物/酶降解法的机理是:在脱氮酶作用 下,氮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氮气释放,或进一步转化为二氧化氮气体释放。由 于该过程无二次污染、高效迅速、净化彻底、成本较低,而受到广泛关注。 0004 地表水体一般处于开放域中,受流速、流态、温度、水生境、底泥组分等多因素耦合 影响,氨氮在局部水域中的浓度经常呈现不均匀的现象;同时,由于生物脱氮是微生物硝化 反硝化的联合作用,硝化过程作为限速步骤,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而在氨氮浓度不均匀的 地表水体中,这一过程需要持续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因此,氨氮污染地表水的原位微生物/ 酶修复难度较大。利用常规微生物/酶技术修复氨氮污染地。
12、表水存在以下缺陷:(1)游离 微生物/酶在开放水域容易流失,且在土著环境中容易失去活性,因此微生物/酶的有效作 用周期短;(2)游离微生物/酶对氨氮的目标专性差,在氨氮浓度不超标的水域,即便是固 定化的微生物/酶,也会无效释放,导致修复效率低。 0005 为此,设计一种在开放水域中对目标污染物氨氮具有靶向针对性、且具备可控释 放功能的固定化酶体系,能够解决脱氮酶有效作用周期短、对氨氮目标专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脱氮酶修复氨氮污染地表水过程中酶的有效作用周期短、 对氨氮目标专属性差的问题,设计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方 法,由该方法制备的胶囊的。
13、膜壁上,组装有一种对水体中pH微小变化具有快速收缩-膨胀 效应的功能材料,当水体中氨氮向硝态氮转化时,水体局部微环境的pH将发生微小改变, 此时胶囊壁膜孔将在上述功能材料响应下产生收缩或膨胀,从而使胶囊中固定的脱氮酶发 生靶向性控制释放,有效去除地表水中的氨氮。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 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 1、制备海藻酸钠水溶液:配制质量百分比为2.052.10的海藻酸钠水溶液; 0010 2、制备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向步骤1得到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脱氮 说 明 书CN 103992999 A。
14、 2/6页 5 酶,脱氮酶质量占混合溶液总质量的5-10,较好为6-8,保持混合液温度为38-42,较 好为39-41,搅拌均匀,稳定20-25min,较好为22-24min; 0011 3、制备壳聚糖水溶液:配制质量百分比为0.4-0.8,较好为0.5-0.7的壳聚糖 水溶液,调节pH为3.5-4.5,较好pH为3.8-4.2; 0012 4、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配制质量百分比为0.5-1.0,较好为0.6-0.8 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调节pH为7.0-7.2,较好的pH为7.05-7.15; 0013 5、制备固定化脱氮酶胶囊:将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以每分钟 10。
15、-12滴的速度滴加到步骤3得到的壳聚糖水溶液中,其中壳聚糖水溶液与海藻酸钠和脱 氮酶混合溶液的体积比1:1,搅拌溶液,搅拌强度为160-180rpm,较好为165-175rpm,反 应时间保持1.2-1.5h,较好为1.3-1.4h,制得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0014 6、制备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将步骤5得到的固定化脱 氮酶胶囊投入到步骤4得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胶囊在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 中能够被浸润即可,保持溶液温度35-38,较好为36-37,不间断搅拌,搅拌强度为 120-140rpm,较好为125-135rpm,反应0.3-0.4h,较好为0.32-0.38h,。
16、即得到靶向脱除水中 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 0015 上述可控释放酶胶囊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5中,在向壳聚糖水溶液滴加海藻酸 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的同时,在反应容器底部通过微孔曝气头向混合液中均匀注入尺寸为 50-70m,较好为55-65m的空气气泡。 0016 上述可控释放酶胶囊制备方法中,所述壳聚糖规格为:分子量80-100万。 0017 上述可控释放酶胶囊制备方法中,所述海藻酸钠水溶液,壳聚糖水溶液和聚乙烯 吡咯烷酮水溶液经灭菌后使用;较好的灭菌方式为:111下湿热灭菌30min。 0018 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由上述的一种靶向脱除水中氨氮 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制。
17、备方法制得。 0019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20 1、采用胶囊固定化的方式固定脱氮酶,在开放水域中脱氮酶不易流失,且脱氮酶 一直处在胶囊固定化微环境的保护中,抗环境干扰能力强,特别是避免了土著环境的干扰。 0021 2、选取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胶囊膜孔开关,在温和反应条件下,通过接枝共聚反 应,将其组装到壳聚糖-海藻酸钠体系中。聚乙烯吡咯烷酮对因水体pH微小改变造成的电 荷转移具有快速空间收缩-膨胀响应,因此,聚乙烯吡咯烷酮能够控制胶囊壁膜孔收缩与 膨胀,即控制脱氮酶从胶囊中向外界释放,有效延长了脱氮酶的作用周期。在开放水域中, 本胶囊在第40天时,对水体中氨氮的转化率仍保持81.6以上。。
18、而在开放水域中,常规投 放脱氮酶,通常作用效果不会超过2天。 0022 3、地表水体中氨氮向硝态氮转化过程中会发生pH改变,而制备得到的脱氮酶胶 囊壁上的功能接枝体聚乙烯吡咯烷酮能够感知这一变化,并作出快速响应,从而实现了对 氨氮降解的靶向性,极大地提高了修复效率。 0023 4、在向壳聚糖水溶液滴加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的同时,在反应容器底部通 过微孔曝气头向混合液中均匀注入,有助于胶囊的快速成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CN 103992999 A 3/6页 6 0024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具体进一步详细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 限制。 0025 聚乙烯吡咯烷酮、壳聚糖和。
19、海藻酸钠均为市购; 0026 脱氮酶购自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0027 微孔曝气头的型号33138416,生产厂家宜兴市晔源水处理填料有限公司; 0028 海藻酸钠为化学纯;壳聚糖规格:分子量80-100万;聚乙烯吡咯烷酮纯度为 98。 0029 实施例1 0030 1、制备海藻酸钠水溶液(质量百分比) 0031 用自来水浸泡海藻酸钠粉末24h,然后配制浓度为2.05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再 将海藻酸钠水溶液在111下湿热灭菌30min,冷却至39-40; 0032 2、制备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质量百分比) 0033 向上述制得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脱氮酶,使脱氮酶占海藻酸钠和脱氮。
20、酶混合 溶液总质量的6,保持混合溶液温度为39-40,搅拌均匀,稳定22min; 0034 3、制备壳聚糖水溶液(质量百分比) 0035 配制浓度为0.5的壳聚糖水溶液,调节溶液pH3.8,然后在111下湿热灭菌 30min,冷却到室温; 0036 4、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质量百分比) 0037 配制浓度为0.6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调节溶液pH7.05,然后在111下 湿热灭菌30min,冷却至36-37; 0038 5、制备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0039 边搅拌边将制备得到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以每分钟10滴的速度滴加到上 述壳聚糖水溶液中,海藻酸钠和脱氮酶混合溶液与壳聚糖水溶液二者。
21、的体积比为1:1,搅拌 强度为165rpm,同时在反应容器底部通过微孔曝气头向混合液中均匀注入尺寸为55-m 的空气气泡,反应时间保持1.3h,制得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0040 6、制备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 0041 将制备得到的固定化脱氮酶胶囊投入到上述配制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 胶囊在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能够被浸润即可,保持溶液温度36-37,不间断搅拌,搅 拌强度为125rpm,反应0.32h后,滤掉液体,即得到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 囊。 0042 对该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放酶胶囊性能测试,使用40d后,该胶囊对水体 中氨氮的转化率保持在84.3。
22、。 0043 实施例2 0044 1、制备海藻酸钠水溶液(质量百分比) 0045 用自来水浸泡海藻酸钠粉末30h后,配制浓度为2.05的海藻酸钠水溶液; 0046 2、制备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质量百分比) 0047 向上述制得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脱氮酶,使脱氮酶占混合溶液总质量的 8.0,保持混合溶液温度为40-41,搅拌均匀,稳定24min; 0048 3、制备壳聚糖水溶液(质量百分比) 说 明 书CN 103992999 A 4/6页 7 0049 配制浓度为0.7的壳聚糖水溶液,调节溶液pH4.2; 0050 4、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质量百分比) 0051 配制浓度为0.8。
23、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调节溶液pH7.15; 0052 5、制备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0053 边搅拌边将制备得到的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以每分钟12滴的速度滴加到 上述壳聚糖水溶液中,二者的体积为1:2,搅拌强度为175rpm,同时在反应容器底部通过微 孔曝气头向混合液中均匀注入尺寸为65m的空气气泡,反应时间保持1.4h,制得固定化 脱氮酶胶囊; 0054 6、制备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 0055 将制备得到的固定化脱氮酶胶囊投入到上述配制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 胶囊在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能够被浸润即可,保持溶液温度36-37,不间断搅拌,搅 拌强度为135rpm,反。
24、应0.38h,滤掉液体,用生理盐水浸泡3.0h,即得到靶向脱除水中氨氮 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 0056 对该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放酶胶囊性能测试,使用40d后,该胶囊对水体 中氨氮的转化率保持在84.6。 0057 实施例3 0058 1、制备海藻酸钠水溶液(质量百分比) 0059 用自来水浸泡海藻酸钠粉末36h后,配制浓度为2.1的海藻酸钠水溶液; 0060 2、制备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质量百分比) 0061 向上述制备得到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脱氮酶,使脱氮酶占混合溶液总质量的 5.0,保持混合溶液温度为38-39,搅拌均匀,稳定20min; 0062 3、制备壳聚糖水溶液(质。
25、量百分比) 0063 配制0.4的壳聚糖水溶液,调节溶液pH3.5; 0064 4、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质量百分比) 0065 配制0.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调节溶液pH7.0; 0066 5、制备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0067 边搅拌边将制得的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以每分钟11滴的速度滴加到上述 壳聚糖水溶液中,海藻酸钠和脱氮酶混合溶液与壳聚糖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5,搅拌强度为 160rpm,同时在反应容器底部通过微孔曝气头向混合液中均匀注入尺寸为50m的空气气 泡,反应时间保持1.2h,制得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0068 6、制备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 0069 将制备。
26、得到的固定化脱氮酶胶囊投入到上述配制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 胶囊在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能够被浸润即可,保持溶液温度为35-36,不间断搅拌, 搅拌强度为120rpm,反应0.3h,滤掉液体,即得到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 囊。 0070 对该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放酶胶囊性能测试,使用40d后,该胶囊对水体 中氨氮的转化率保持在81.9。 0071 实施例4 0072 1、制备海藻酸钠水溶液(质量百分比) 说 明 书CN 103992999 A 5/6页 8 0073 用自来水浸泡海藻酸钠粉末24h后,配制浓度为2.07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再将 海藻酸钠水溶液在111下湿热灭。
27、菌30min,冷却至41-42; 0074 2、制备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质量百分比) 0075 向上述制备得到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脱氮酶,使脱氮酶占混合溶液总质量的 10,保持混合溶液温度为41-42,搅拌均匀,稳定25min; 0076 3、制备壳聚糖水溶液(质量百分比) 0077 配制0.8的壳聚糖水溶液,调节溶液pH4.5,然后在111下湿热灭菌30min, 冷却至室温; 0078 4、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质量百分比) 0079 配制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调节溶液pH7.2,然后在111下湿热灭 菌30min,冷却至37-38; 0080 5、制备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
28、0081 边搅拌边将制得的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以每分钟10滴的速度滴加到上述 壳聚糖水溶液中,海藻酸钠和脱氮酶混合溶与壳聚糖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4,搅拌强度为 180rpm,同时在反应容器底部通过微孔曝气头向混合液中均匀注入尺寸为70m的空气气 泡,反应时间保持1.5h,制得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0082 6、制备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 0083 将制备得到的固定化脱氮酶胶囊投入到上述配制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 胶囊在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能够被浸润即可,保持溶液温度为37-38,不间断搅拌, 搅拌强度为140rpm,反应0.4h,滤掉液体,用生理盐水浸泡2.0h,即得到。
29、靶向脱除水中氨氮 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 0084 对该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放酶胶囊性能测试,使用40d后,该胶囊对水体 中氨氮的转化率保持在81.6。 0085 实施例5 0086 1、制备海藻酸钠水溶液(质量百分比) 0087 用自来水浸泡海藻酸钠粉末24h后,配制浓度为2.05的海藻酸钠水溶液,然后 在111下湿热灭菌30min,冷却至400.5; 0088 2、制备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质量百分比) 0089 向上述制备得到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脱氮酶,使脱氮酶占混合溶液总质量的 7.4,保持混合溶液温度为400.5,搅拌均匀,稳定23min; 0090 3、制备壳聚糖水溶液(。
30、质量百分比) 0091 配制0.6的壳聚糖水溶液,调节溶液pH4.0,然后在111下湿热灭菌30min, 冷却至室温; 0092 4、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质量百分比) 0093 配制0.7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调节溶液pH7.1,然后在111下湿热灭 菌30min,冷却至36.50.5; 0094 5、制备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0095 边搅拌边将制得的海藻酸钠与脱氮酶混合溶液以每分钟12滴的速度滴加到上述 壳聚糖水溶液中,海藻酸钠和脱氮酶混合溶与壳聚糖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搅拌强度为 说 明 书CN 103992999 A 6/6页 9 170rpm,同时在反应容器底部通过微孔曝气头向混合液中均匀注入尺寸为60m的空气气 泡,反应时间保持1.35h,制得固定化脱氮酶胶囊; 0096 6、制备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 0097 将制备得到的固定化脱氮酶胶囊投入到上述配制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 胶囊在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能够被浸润即可,保持溶液温度为36.50.5,不间断搅 拌,搅拌强度为130rpm,反应0.35h,滤掉液体,用生理盐水浸泡2.0h,即得到靶向脱除水中 氨氮的可控释固定化酶胶囊。 0098 对该靶向脱除水中氨氮的可控释放酶胶囊性能测试,使用40d后,该胶囊对水体 中氨氮的转化率保持在87.5。 说 明 书CN 103992999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