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绕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压器绕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9650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0 C N 1 0 3 9 9 6 5 0 5 A (21)申请号 201410222828.1 (22)申请日 2014.05.23 H01F 27/30(2006.01) H01F 27/32(2006.01) (71)申请人芜湖市卓亚电气有限公司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金穗工业 园 (72)发明人王艇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3 代理人孙向民 董彬 (54) 发明名称 变压器绕组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该变压器绕 组包括内芯(1。
2、),该内芯(1)包括空心柱状的芯 模(2)、包裹有绝缘层的第一扁铜线(3)和包裹有 绝缘层的第二扁铜线(4);其中,在芯模(2)的长 度方向上依次形成有多个缠绕区间,第一扁铜线 (3)和第二扁铜线(4)均连续缠绕在芯模(2)上; 任意相邻的两个缠绕区间的其中一个缠绕区间 上,第一扁铜线(3)作为内层缠绕在芯模(2)上, 且第二扁铜线(4)作为外层缠绕在第一扁铜线 (3)外,其中另一个缠绕区间上,第二扁铜线(4) 作为内层缠绕在芯模(2)上,且第一扁铜线(3)作 为外层缠绕在第二扁铜线(4)外。本发明提供的 变压器绕组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少。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
3、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96505 A CN 103996505 A 1/1页 2 1.一种变压器绕组,所述变压器绕组包括内芯(1),其特征在于,该内芯(1)包括空心 柱状的芯模(2)、包裹有绝缘层的第一扁铜线(3)和包裹有绝缘层的第二扁铜线(4); 其中,在所述芯模(2)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形成有多个缠绕区间,所述第一扁铜线(3)和 第二扁铜线(4)均连续缠绕在所述芯模(2)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缠绕区间的其中一个 所述缠绕区间上,所述第一扁铜线(3)作为内层缠绕在所述芯模(2)。
4、上,且所述第二扁铜线 (4)作为外层缠绕在所述第一扁铜线(3)外,其中另一个所述缠绕区间上,所述第二扁铜线 (4)作为内层缠绕在所述芯模(2)上,且所述第一扁铜线(3)作为外层缠绕在所述第二扁铜 线(4)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缠绕区间上,所述第一 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均朝向同一缠绕方向缠绕,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缠绕区 间之间的临接位置上,所述第一扁铜线(3)与第二扁铜线(4)搭扣,搭扣后的所述第一扁铜 线(3)与第二扁铜线(4)的内外层位置彼此互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缠绕区间上,所述第一 扁铜线(3。
5、)的缠绕方向和第二扁铜线(4)的的缠绕方向相反,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缠 绕区间之间的临接位置上,所述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相互搭扣并反向缠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 (4)的缠绕方向偏离所述芯模(2)的横截面的夹角为3-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 (4)的缠绕方向偏离所述芯模(2)的横截面的夹角为5-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缠绕区间上,所述第一 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的缠绕圈数均为4-6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
6、述的变压器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绕组还包括多个通道 层(5),所述内芯(1)置于最内侧的所述通道层(5)内; 所述内芯(1)与最内侧的所述通道层(5)之间以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通道层(5)之 间均间隔开并且分别形成有环状间隔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道层(5)包括3-10层 绝缘板,相邻的所述绝缘板之间相互接触,且所述绝缘板的厚度为1-3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层(5)还包括点胶纸,所 述点胶纸位于相邻的所述绝缘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绕组还包括设置在所 述环状间。
7、隔空腔中的多个分隔件(6),每个所述分隔件(6)沿所述环状间隔空腔的宽度方 向布置。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96505 A 1/4页 3 变压器绕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绕组,具体地,涉及一种变压器绕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绕组的制作是将双层扁扁铜线重叠后绕置于空心的芯模上, 由于双层扁扁铜线绕制过程中缠绕的周径不同,从而使得变压器绕组中内、外层的扁扁铜 线的长度也不一样,进而使得内、外层的扁扁铜线的电阻不同,这样在过程中,内、外层的扁 扁铜线之间便会有电压差,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进而使得变压器绕组的性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
8、提供一种变压器绕组,该绕组能够使得变压器绕组的内、外层的 扁扁铜线的长度相同,从而完全避免绕组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进而提高变压器绕组 的性能。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压器绕组包括内芯,该内芯包括空心柱状的芯 模、包裹有绝缘层的第一扁铜线和包裹有绝缘层的第二扁铜线;其中,在芯模的长度方向上 依次形成有多个缠绕区间,第一扁铜线和第二扁铜线均连续缠绕在芯模上;任意相邻的两 个缠绕区间的其中一个缠绕区间上,第一扁铜线作为内层缠绕在芯模上,且第二扁铜线作 为外层缠绕在第一扁铜线外,其中另一个缠绕区间上,第二扁铜线作为内层缠绕在芯模上, 且第一扁铜线作为外层缠绕在第二扁铜线外。 00。
9、05 优选地,在每个缠绕区间上,第一扁铜线和第二扁铜线均朝向同一缠绕方向缠绕, 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缠绕区间之间的临接位置上,第一扁铜线与第二扁铜线搭扣,搭扣后 的第一扁铜线与第二扁铜线的内外层位置彼此互换。 0006 优选地,在每个缠绕区间上,第一扁铜线的缠绕方向和第二扁铜线的的缠绕方向 相反,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缠绕区间之间的临接位置上,第一扁铜线和第二扁铜线相互搭 扣并反向缠绕。 0007 优选地,第一扁铜线和第二扁铜线的缠绕方向偏离芯模的横截面的夹角为 3-10。 0008 优选地,第一扁铜线和第二扁铜线的缠绕方向偏离芯模的横截面的夹角为5-8。 0009 优选地,在每个缠绕区间上,第一扁。
10、铜线和第二扁铜线的缠绕圈数均为4-6圈。 0010 优选地,变压器绕组还包括多个通道层,内芯置于最内侧的通道层内;内芯与最内 侧的通道层之间以及任意相邻的两个通道层之间均间隔开并且分别形成有环状间隔空腔。 0011 优选地,每个通道层包括3-10层绝缘板,相邻的绝缘板之间相互接触,且绝缘板 的厚度为1-3mm。 0012 优选地,通道层还包括点胶纸,点胶纸位于相邻的绝缘板之间。 0013 优选地,变压器绕组还包括设置在环状间隔空腔中的多个分隔件,每个分隔件沿 环状间隔空腔的宽度方向布置。 说 明 书CN 103996505 A 2/4页 4 001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绕组中。
11、的双层扁铜线,即第一扁铜线和 第二扁铜线连续缠绕在在芯模上形成多个缠绕区间,任意相邻的两个缠绕区间的其中一个 缠绕区间上,第一扁铜线作为内层缠绕在芯模上,且第二扁铜线作为外层缠绕在第一扁铜 线外,其中另一个缠绕区间上,第二扁铜线作为内层缠绕在芯模上,且第一扁铜线作为外层 缠绕在第二扁铜线外。这样便能保证缠绕在芯模上的第一扁铜线和第二扁铜线的长度相 同,那么第一扁铜线和第二扁铜线的电阻相同,从而使得变压器绕组工作过程中第一扁铜 线和第二扁铜线不会产生电压差,从而可以完全避免变压器绕产生大量的热。 0015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是。
12、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内芯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8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标记说明 0020 1、内芯 2、芯模 0021 3、第一扁铜线 4、第二扁铜线 0022 5、通道层 6、分隔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2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绕组,如图1。
13、和图2所示,变压器绕组包括内芯1,该内芯 1包括空心柱状的芯模2、包裹有绝缘层的第一扁铜线3和包裹有绝缘层的第二扁铜线4; 其中,在芯模2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形成有多个缠绕区间,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均连 续缠绕在芯模2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缠绕区间的其中一个缠绕区间上,第一扁铜线3作为内 层缠绕在芯模2上,且第二扁铜线4作为外层缠绕在第一扁铜线3外,其中另一个缠绕区间 上,第二扁铜线4作为内层缠绕在芯模2上,且第一扁铜线3作为外层缠绕在第二扁铜线4 外。这样在不同的缠绕区间内变换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的内、外层关系,从而保证 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在芯模2上的长度相同,那么第一扁铜线3和。
14、第二扁铜线4 的电阻相同,从而完全避免了因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的电阻不同而产生大量的热 量的发生。 0025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个缠绕区间上,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均朝向可以是 朝向同一缠绕方向,也可以是朝向相反的缠绕方向,为了便于简化缠绕过程,优选地,在每 个缠绕区间上,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均朝向同一缠绕方向缠绕,并且任意相邻的两 个缠绕区间之间的临接位置上,其中的临接位置便是相邻的两个缠绕区间的交接之处,第 一扁铜线3与第二扁铜线4搭扣,搭扣后的第一扁铜线3与第二扁铜线4的内外层位置彼 此互换。这样的缠绕方式在缠绕过程中无需考虑变换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的缠绕 方向,。
15、能够有效地加快缠绕速率。 说 明 书CN 103996505 A 3/4页 5 002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个缠绕区间上,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均朝向可以是 朝向同一缠绕方向,也可以是朝向相反的缠绕方向,在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厚度过 大的情况下,为了便于变换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的内、外层位置,优选地,在每个缠 绕区间上,第一扁铜线3的缠绕方向和第二扁铜线4的的缠绕方向相反,并且任意相邻的两 个缠绕区间之间的临接位置上,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相互搭扣并反向缠绕。这样 的缠绕方式更能够快捷的变换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的内、外层位置,能够省力。 0027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
16、了加大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缠绕在芯模2上的缠 绕力,可以采取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的缠绕方向偏离芯模2的横截面的方式进 行缠绕,优选地,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的缠绕方向偏离芯模2的横截面的夹角为 3-10。为了进一步加大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缠绕在芯模2上的缠绕力,更优选 地,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的缠绕方向偏离芯模2的横截面的夹角为5-8。 0028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较小变换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的内、外层位置的次 数,提高生产效率,优选地,在每个缠绕区间上,第一扁铜线3和第二扁铜线4的缠绕圈数均 为4-6圈。 0029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变压器绕组能够形成油。
17、道,加快变压器工作过程中热量 散去的效率,优选地,变压器绕组还包括多个通道层5,内芯1置于最内侧的通道层5内;内 芯1与最内侧的通道层5之间以及任意相邻的两个通道层5之间均间隔开并且分别形成有 环状间隔空腔。这样环状间隔空腔便能够作为变压器内油循环的油道,从而加快油的循环, 从而促进热量的散去。 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通道层5较高的机械强度,防止通道层5浸在油中变形 导致环状间隔空腔的损坏,优选地,每个通道层5包括3-10层绝缘板,相邻的绝缘板之间相 互接触,且绝缘板的厚度为1-3mm。通过多层绝缘板复合而成的通道层5能够有效地增大通 道层5的机械强度。 0031 在本实施方式中,。
18、为了进一步增大通道层5的机械强度,优选地,通道层5还包括 点胶纸,点胶纸位于相邻的绝缘板之间。这样在变压器工作过程中,点胶纸便能粘黏注相邻 的绝缘板,从而进一步加固通道层5。 003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增大通道层5的机械强度,可以从机械的方面增加 支撑物件来实现,优选地,变压器绕组还包括设置在环状间隔空腔中的多个分隔件6,每个 分隔件6沿环状间隔空腔的宽度方向布置。分隔件6变能支撑相邻的通道层5,从而保证了 环状间隔空腔的宽度足够大。 0033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节省生产成本,优选地,同一环状间隔空腔内的多个分隔件 6沿该环状间隔空腔的周向设置,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分隔件6的周向距离。
19、为10-20cm。 0034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 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 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5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6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 说 明 书CN 103996505 A 4/4页 6 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说 明 书CN 103996505 A 1/1页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9650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