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余量显示填料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步余量显示填料函.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7971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03 C N 1 0 4 1 7 9 7 1 4 A (21)申请号 201410402291.7 (22)申请日 2014.08.15 F04D 29/08(2006.01) F04D 13/08(2006.01) (71)申请人苏州通力电气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8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经济开发 区澄湖东路7号 (72)发明人吴宇英 张军 陈秋兰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 普通合伙) 32245 代理人石敏 (54) 发明名称 分步余量显示填料函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填料函,。
2、属于带有填料函的 轴密封技术领域。分步余量显示填料涵包括第一 填料座、第二填料座、柱状填料腔和填料余量显 示装置,利用弹簧弹力挤压压盖板;所述填料余 量显示装置包括:金属接触点、金属柱、发光二极 管、保护负载及安全开关,所述金属柱长度不同。 该填料函使用周期长,方便使用,可分布显示填 料余料。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79714 A CN 104179714 A 1/1页 2 1.分步余量显示填料函,其特征在于:该填料函包括第。
3、一填料座、第二填料座、柱状填 料腔和填料余量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填料座安装于泵轴的轴套外,所述第二填料座安装于 所述第一填料座外,所述第一填料座与所述第二填料座截面均为正方形;所述柱状填料腔 沿所述泵轴的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填料座的侧壁上,所述柱状填料腔一端延伸到所述 第一填料座并连通到所述第一填料座内部,所述柱状填料腔另一端封闭,所述封闭端设置 有螺栓,所述螺栓上穿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螺栓的一端连接有压盖板;所述填料余量显 示装置包括:金属接触点、第一金属柱、第二金属柱、第三金属柱、第四金属柱、第一发光二 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保护负载及安全开关,所述金属 。
4、触点设置在所述压盖板与填料函中填料的接触面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金属柱圆 周等分的设置在所述轴套上,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一金属柱通过铜质漆包线与所述第 一发光二极管并联,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二金属柱通过铜质漆包线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 管并联,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三金属柱通过铜质漆包线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并联,所 述金属触点与所述第四金属柱通过铜质漆包线与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并联;所述第一、第 二、第三、第四发光二极管同保护负载、安全开关及直流电源串联;所述第一金属柱的长度 小于所述第二金属柱的长度,所述第二金属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金属柱的长度,所述第 三金属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金属柱的长度。
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步余量显示填料函,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该填料函时, 需在 所述第一填料座内和所述柱状填料腔内填满填料,所述填料为泥状填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步余量显示填料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金属柱为均内设弹簧的可伸缩金属柱。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179714 A 1/3页 3 分步余量显示填料函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填料函,属于带有填料函的轴密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泵多采用定型规格的盘根,填入到泵的填料函中。这种密封方式虽然较为简 便,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效果,然而此类盘根与泵轴之间依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摩擦,即便。
6、是 摩擦系数非常小的盘根,其与轴接触处的发热量也是惊人的,因此往往需要配合冷却系统 共同工作。同时长期使用对轴承磨损也是相当严重,长期使用会对轴承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0003 泥状填料-也称:“注入式软填料”由新一代高性能纤维配以特殊的油脂及 润滑,精制而成的高级“盘根”软填料,任意尺寸,任意形状,极易安装,通过专用的高压 枪便可直接注射,不必象传统的盘根,需要预切割,能适用任何尺寸的填料函密封。 0004 安装软填料需要给填料一定的预应力,即要对填料函中的填料施加一个力,力的 方向是指向泵轴的,如图1所示,是一个潜水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圈内是填料函,填料 函的下方是叶轮1。由于潜水泵一般都是。
7、水下工作,因此添加填料需要将泵从水中取出后添 加,较为麻烦。并且当填料余量过低时,会影响泵体正常工作,出现泵体震动叶轮抖动等现 象。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能够自动填料、分步显 示填料余量的潜水泵用填料函。 0006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步余量显示填料函,该填 料函包括第一填料座、第二填料座、柱状填料腔和填料余量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填料座安装 于泵轴的轴套外,所述第二填料座安装于所述第一填料座外,所述第一填料座与所述第二 填料座截面均为正方形;所述柱状填料腔沿所述泵轴的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填料座的 侧壁上,所述柱状填。
8、料腔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填料座并连通到所述第一填料座内部,所述 柱状填料腔另一端封闭,所述封闭端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上穿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螺 栓的一端连接有压盖板;所述填料余量显示装置包括:金属接触点、第一金属柱、第二金属 柱、第三金属柱、第四金属柱、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 光二极管、保护负载及安全开关,所述金属触点设置在所述压盖板与填料函中填料的接触 面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金属柱圆周等分的设置在所述轴套上,所述金属触点与 所述第一金属柱通过铜质漆包线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并联,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二金 属柱通过铜质漆包线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并联,所述。
9、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三金属柱通过铜 质漆包线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并联,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第四金属柱通过铜质漆包线与 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并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发光二极管同保护负载、安全开关及 直流电源串联;所述第一金属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金属柱的长度,所述第二金属柱的长 度小于所述第三金属柱的长度,所述第三金属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金属柱的长度。 说 明 书CN 104179714 A 2/3页 4 0007 在使用该填料函时, 需在所述第一填料座内和所述柱状填料腔内填满填料,所述 填料为泥状填料。 0008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金属柱为均内设弹簧的可伸缩金属柱。 0009 本发明采用。
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簧推动压盖板对填料施加压力,当第 一填料座内的填料消耗时,在弹簧作用下,压盖板便将柱状填料腔内的填料推向第一填料 座内。 0010 且会在填料余量过低时熄灭指示灯以作提醒,避免在填料余量过低时继续运转水 泵带来的问题,设置不同的长度的金属柱,因此发光二极管会依次熄灭,以提示使用者填料 函中填料余量。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潜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3 图3是图2中填料函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14 本实施例的填料余量显示填料函用在如图1所示的潜水泵中,。
11、图2为图1中圆圈 中部分的局部放大图,该放大图展示的填料函2大体结构,其A-A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使 用中,该填料函可以借由外部水压来自动填装填料,延长使用周期,减轻人工负担。 0015 本实施例子的一种分步余量显示填料函,该填料函包括第一填料座5、第二填料座 4、柱状填料腔6和填料余量显示装置,第一填料座5安装于泵轴7的轴套4外,第二填料座 3安装于第一填料座5外,第一填料座5与第二填料座3截面均为正方形;柱状填料腔6沿 泵轴7的径向方向设置在第二填料座5的侧壁上,柱状填料腔6一端延伸到第一填料座5并 连通到第一填料座5内部,柱状填料腔6另一端封闭,封闭端设置有螺栓,螺栓上穿设有弹 簧,弹簧。
12、远离螺栓的一端连接有压盖板;填料余量显示装置包括:金属接触点、第一金属柱 9、第二金属柱10、第三金属柱11、第四金属柱12、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 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保护负载及安全开关,金属触点设置在压盖板8与填料函中 填料的接触面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金属柱圆周等分的设置在轴套7上,金属触点与 第一金属柱9通过铜质漆包线与第一发光二极管并联,金属触点与第二金属柱10通过铜质 漆包线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并联,金属触点与第三金属柱11通过铜质漆包线与第三发光二 极管并联,金属触点与第四金属柱12通过铜质漆包线与第四发光二极管并联;第一、第二、 第三、第四发光二极管同保护。
13、负载、安全开关及直流电源串联;第一金属柱9的长度小于第 二金属柱10的长度,第二金属柱1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金属柱11的长度,第三金属柱11 的长度小于第四金属柱12的长度。 0016 在使用该填料函时, 需在第一填料座5内和柱状填料腔6内填满填料,所述填料 为泥状填料。 说 明 书CN 104179714 A 3/3页 5 0017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金属柱为均内设弹簧的可伸缩金属柱。 0018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 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4179714 A 1/2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179714 A 2/2页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17971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