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及其制造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及其制造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6181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24 C N 1 0 4 0 6 1 8 1 1 A (21)申请号 201410263735.3 (22)申请日 2014.06.13 F28D 15/02(2006.01) (71)申请人特能传热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兴圃大道 东马新工业区 (72)发明人林琼榕 廖南练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张海文 (54) 发明名称 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及其制造工 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 热。
2、器及其制造工艺,该热管散热器采用管径为 2mm-5mm的长细热管,并将该长细热管盘绕成螺 旋状,使用时该热管散热器各个环形的热管均有 部分与热源接触形成吸热段,非接触热源部分作 为传热散热段,在环形的热管内形成“蒸发-冷 凝-回流”的热管“内循环”传热,且整个非接触热 源部分的热管外壁直接把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同 时实现传热和散热,且整个热管散热器的温度均 匀,还可以根据热源的需要弯曲成各种的形状,适 用性强,并且采用了管径为2mm-5mm的长细热管, 2mm-5mm的细热管其传热及散热效果较粗管径的 热管好,提高热管散热器整体散热效率,且大大的 降低了散热器的体积和重量。 (51)Int.Cl。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61811 A CN 104061811 A 1/1页 2 1.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包括热管散热器主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 管散热器主体(10)包括盘绕成一螺旋状结构的热管(1),所述热管(1)的内壁轴向开设有 若干沟槽(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散 热器主体(10)弯曲成一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4、:所述热管(1) 的直径为2mm-5mm。 4.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内壁带沟槽的铜管进行切割,其两端分别开有首端开口和尾端开口; 步骤2、对铜管的内外表面进行除油处理; 步骤3、对铜管的进行退火处理; 步骤4、对铜管的尾端开口进行焊尾密封; 步骤5、往铜管内注入纯水; 步骤6、对铜管进行振动以使纯水均匀分布至铜管的各个位置; 步骤7、对铜管内进行抽真空处理; 步骤8、对铜管首端开口进行密封封口; 步骤9、对铜管进行烘烤处理,以使纯水吸附至铜管内壁的沟槽内; 步骤10、将铜管盘绕成螺旋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
5、管散热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管的直径为2mm-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0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铜管进行二次切断并封口; 步骤10.2、对铜管进行老化测试; 步骤10.3、将铜管盘绕成螺旋状结构; 步骤10.4、将螺旋状的铜管弯曲成与所需散热的产品对应的形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状的铜管弯曲成环形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61811 A 1/3页 3 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
6、发明涉及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热管通常是作导热用途,其一端与热源接触,其另一端与铝鳍片等散热器 连接,将热源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器再作散热处理,由于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与散热器的散热 面积成正比,故为提高散热的效果通常会需要配置体积和重量较大的散热器,增大了所需 散热产品的重量和体积,且传统的热管随长度的增加热传导的效率降低,故传统的热管通 常仅能作短距离的热传导。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及其制造 工艺。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包括热管。
7、散热器主体,所述热管散热器主体包括盘 绕成一螺旋状结构的热管,所述热管的内壁轴向开设有若干沟槽。 0005 所述热管散热器主体弯曲成一环状结构。 0006 所述热管的直径为2mm-5mm。 0007 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内壁带沟槽的铜管进行切割,其两端分别开有首端开口和尾端开口; 步骤2、对铜管的内外表面进行除油处理; 步骤3、对铜管的进行退火处理; 步骤4、对铜管的尾端开口进行焊尾密封; 步骤5、往铜管内注入纯水; 步骤6、对铜管进行振动以使纯水均匀分布至铜管的各个位置; 步骤7、对铜管内进行抽真空处理; 步骤8、对铜管首端开口进行密封封口; 步。
8、骤9、对铜管进行烘烤处理,以使纯水吸附至铜管内壁的沟槽内; 步骤10、将铜管盘绕成螺旋状结构。 0008 所述铜管的直径为2mm-5mm。 0009 所述步骤10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铜管进行二次切断并封口; 步骤10.2、对铜管进行老化测试; 步骤10.3、将铜管盘绕成螺旋状结构; 步骤10.4、将螺旋状的铜管弯曲成与所需散热的产品对应的形状结构。 0010 所述螺旋状的铜管弯曲成环形结构。 说 明 书CN 104061811 A 2/3页 4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盘绕螺旋状的热管散热器及其制造工艺, 该热管散热器采用管径为2mm-5mm的长细热管,并将该。
9、长细热管盘绕成螺旋状,并且该热 管散热器可以根据热源的需要弯曲成各种的形状,使用时该热管散热器各个环形的热管均 有部分与热源接触形成吸热段,非接触热源部分作为传热散热段,在环形的热管内形成“蒸 发-冷凝-回流”的热管 “内循环”传热,且整个非接触热源部分的热管外壁直接把热量散 发到空气中,使得本发明能够同时的实现传热和散热的效果,且整个热管散热器的温度均 匀,可适用于各种形状结构的散热产品,散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热管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参照图1、图2,图1、图。
10、2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 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包括热管散热器主体10,所述热管散热器主体10包括盘绕成 一螺旋状结构的热管1,所述热管1的内壁轴向开设有若干沟槽2, 所述热管1的直径选用 2mm-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管散热器主体10弯曲成一环状结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该热管散热器主体10还可根据所需散热产品的形状弯曲成方形、椭圆形、水滴形或其他不 规则形状。 0015 本发明的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的制造工艺,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将内壁带沟槽的管径为2mm-5mm的铜管进行切割,其两端分别开有首端开口和 尾端开口; 步骤2、对铜管的内外表。
11、面进行除油处理; 步骤3、对铜管的进行退火处理; 步骤4、对铜管的尾端开口进行焊尾密封; 步骤5、往铜管内注入纯水; 步骤6、对铜管进行振动以使纯水均匀分布至铜管的各个位置; 步骤7、对铜管内进行抽真空处理; 步骤8、对铜管首端开口进行密封封口; 步骤9、对铜管进行烘烤处理,以使纯水吸附至铜管内壁的沟槽内; 步骤10、将铜管盘绕成螺旋状结构。 0016 在实施过程中,所述步骤10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铜管进行二次切断并封口; 步骤10.2、对铜管进行老化测试; 步骤10.3、将铜管盘绕成螺旋状结构; 步骤10.4、将螺旋状的铜管弯曲成与所需散热的产品对应的形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 该。
12、螺旋状的铜管弯曲成环形结构,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螺旋状的铜管还可根据所需 散热产品的形状弯曲成方形、椭圆形、水滴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说 明 书CN 104061811 A 3/3页 5 0017 本发明提供一种盘绕螺旋状的热管散热器及其制造工艺,该热管散热器采用管径 为2mm-5mm的长细热管,并将该长细热管盘绕成螺旋状,并且该热管散热器可以根据热源 的需要弯曲成各种的形状,使用时该热管散热器各个环形的热管均有部分与热源接触形成 吸热段,非接触热源部分作为传热散热段,在环形的热管内形成“蒸发-冷凝-回流”的热 管 “内循环”传热,且整个非接触热源部分的热管外壁直接把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使得。
13、本发 明能够同时的实现传热和散热的效果,且整个热管散热器的温度均匀,可适用于各种形状 结构的散热产品,并且由于采用了管径为2mm-5mm的长细热管,经测试2mm-5mm的细热管其 传热及散热效果较粗管径的热管好,使得本发明的热管散热器整体散热效率高,且大大的 降低了散热器的体积和重量。 0018 在本发明中,对铜管/热管进行封口、焊尾、老化测试、退火均为热管制造中较为 常用的工艺方法,在此不作详述。 0019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 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 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4061811 A 1/1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6181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