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633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 C N 1 0 4 0 0 6 3 3 1 A (21)申请号 201410197215.7 (22)申请日 2014.05.12 F21S 8/00(2006.01) F21V 8/00(2006.01) F21V 29/00(2006.01) G02F 1/13357(2006.01) F21Y 101/02(2006.01) (71)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塘明大 道9-2号 (72)发明人李全 (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 所(普。
2、通合伙) 44238 代理人潘中毅 熊贤卿 (54) 发明名称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 导光板、光源、中框以及量子条;其中,所述导光 板设置于所述背板和所述中框之间,包括入光侧 和发光侧,所述入光侧靠近所述光源,其上设有一 开口朝向所述中框的凹槽;所述量子条容纳于所 述凹槽的腔体内,其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 相抵接;所述中框盖设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 上,其朝向所述背板一侧上设有与所述量子条的 另一端相抵接的第一缓冲块。本发明实施例还提 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将量子点材料牢 固的固。
3、定在背光模组中,并且能够简单快速的组 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6331 A CN 104006331 A 1/1页 2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导光板(2)、光源(3)、中框(4)以及量子 条(5);其中, 所述导光板(2)设置于所述背板(1)和所述中框(4)之间,包括入光侧(21)和发光侧 (22),所述入光侧(21)靠近所述光源(3),其上设有一开口朝向所述中框(4)的凹槽(211); 所述量。
4、子条(5)容纳于所述凹槽(211)的腔体内,其一端与所述凹槽(211)的底部内壁 相抵接; 所述中框(4)盖设于所述导光板(2)和所述光源(3)上,其朝向所述背板(1)一侧上设 有与所述量子条(5)的另一端相抵接的第一缓冲块(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块(6)粘贴在所述中框 (4)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2)入光侧(21)的高 度大于所述导光板(2)发光侧(22)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条(5)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 导光板(2)发光侧(22)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
5、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2)入光侧(21)上设有至 少一散热槽(212),所述散热槽(212)与所述凹槽(211)相连通,并贯穿所述导光板(2)入光 侧(21)其朝向所述背板(1)一侧的外侧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缓冲块(7), 所述第二缓冲块(7)设置于所述背板(1)和所述导光板(2)入光侧(21)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散热板(8),所述 散热板(8)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冲块(7)和所述背板(1)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2)的厚度自所述发光侧 (22)起沿。
6、远离所述光源(3)的方向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9),所述 反射片(9)设置于所述导光板(2)发光侧(22)其朝向所述背板(1)的一侧;所述中框(4) 由塑料材料制成。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06331 A 1/4页 3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的液晶显示器中,通常采用白光LED作为背光源,通过导光板和光学膜片 的合理搭配实现液晶所。
7、需背光。随着人们对高色域、高色彩饱和度、节能灯的要求越来越 高,目前背光中实现白光光源、高色域、高色彩饱和度的方案有:利用紫外LED配合RGB荧 光粉实现或利用蓝光LED配合红绿荧光粉实现或利用蓝光LED加绿光LED加红光LED实现 等。这些方式都可以提高色域,但是实施起来困难,并且成本越高。 0003 因此,量子点(Quantum Dot,QD)材料被应用于背光模组中,采用高频谱光源(如蓝 光LED)取代传统白光LED光源,利用量子效应,量子点材料在高频光源的照射下,可被激发 产生不同波长的光谱,通过调整量子点材料的尺寸大小,即可调节合成光的颜色,实现高色 域液晶显示器的背光要求,从而提升液。
8、晶显示器的画面品质。如何将量子点材料牢固的固 定在背光模组中是目前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能 够将量子点材料牢固的固定在背光模组中,并且能够简单快速的组装。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 光源、中框以及量子条;其中, 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背板和所述中框之间,包括入光侧和发光侧,所述入光侧靠近 所述光源,其上设有一开口朝向所述中框的凹槽; 所述量子条容纳于所述凹槽的腔体内,其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相抵接; 所述中框盖设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上,其朝向所述背板一侧。
9、上设有与所述量子条 的另一端相抵接的第一缓冲块。 0006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块粘贴在所述中框上。 0007 其中,所述导光板入光侧的高度大于所述导光板发光侧的高度。 0008 其中,所述量子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光板发光侧的高度。 0009 其中,所述导光板入光侧上设有至少一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与所述凹槽相连通,并 贯穿所述导光板入光侧其朝向所述背板一侧的外侧壁。 0010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缓冲块设置于所述背板和所述 导光板入光侧之间。 0011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冲块和所述背 板之间。 0012 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厚度自所。
10、述发光侧起沿远离所述光源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3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发光侧其朝向 说 明 书CN 104006331 A 2/4页 4 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中框由塑料材料制成。 0014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 0015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导光板上设有容纳量子条的凹槽以及盖设在导光板和光源 上方的中框上有与量子条相抵接的第一缓冲块,使得量子条能够简单快速的被放置并牢靠 固定在凹槽内,且在凹槽底部设有散热槽,从而保持量子条具有良好的散热性,提高了其使 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
11、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001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2-导光板,21-入光侧,211-凹槽,212-散热槽,22-发光侧,3-光源, 4-中框,5-量子条,6-第一缓冲块,7-第二缓冲块,8-散热板,9-反射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使。
12、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 步地详细描述。 0019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可以设置有多个,每一个光源对 应一个该背光模组,为叙述简便,以下以一个背光模组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 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导光板2、光源3、中框4以及量子条5;其中, 导光板2设置于背板1和中框4之间,包括入光侧21和发光侧22,该入光侧21靠近光 源3,其上设有一开口朝向中框4的凹槽211; 量子条5容纳于凹槽211的腔体内,其一端与凹槽211的底部内壁相抵接; 中框4盖设于导光板2和光源3上,其朝向背板1方向设有与量子条5的另一端相抵 接的。
13、第一缓冲块6,其中,第一缓冲块6与中框4为一体成型。 0020 为了能够提升液晶显示器中面板显示品质,需要尽可能实现导光板2在入光侧21 (包括量子条5的一侧)的高度大于导光板2在发光侧22(不包括量子条5的一侧)的高度, 尤其是量子条5的长度要大于或等于导光板2发光侧22的高度。应当说明的是,导光板2 入光侧21的高度、导光板2发光侧22的高度以及量子条5的长度,其三者取值方向一致, 该取值方向垂直导光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 0021 为了保持量子条5具有良好的散热性,提高其使用寿命,导光板2入光侧21内设 有至少一散热槽212,该散热槽212与凹槽211相连通,并贯穿导光板2入光侧21其。
14、朝向背 板1一侧的外侧壁。 0022 更进一步的,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缓冲块7,第二缓冲块7设置于背板1和所 述导光板2发光侧22之间,能够有效的减缓导光板2与背板1之间的挤压,避免量子 说 明 书CN 104006331 A 3/4页 5 条5受到挤压而损坏;其中,第一缓冲块6和第二缓冲块7多为发泡材料,材料有硅胶、 EVA(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等,第一缓冲块6和第二缓冲块7所采用的材料 可以不同。 0023 更进一步的,背光模组还包括散热板8,该。
15、散热板8设置于第二缓冲块7和所述背 板1之间,使得量子条5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槽212更有效的排放到散热板8中,从而 起到降温的作用。 0024 更进一步的,导光板2的厚度自发光侧22起沿远离光源3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 达到减小背光模组的整体重量,即设计为楔形。 0025 更进一步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9,该反射片9设置于导光板2发光侧22其朝 向所述背板1的一侧。 0026 更进一步的,中框4由塑料材料制成。 0027 相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背光模组,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 例一所述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与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背光模组的构成及连接关系相 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16、。 0028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可以设置有多个,每一个光源对 应一个该背光模组,为叙述简便,以下以一个背光模组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 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导光板2、光源3、中框4以及量子条5;其中, 导光板2设置于背板1和中框4之间,包括入光侧21和发光侧22,该入光侧21靠近光 源3,其上设有一开口朝向中框4的凹槽211; 量子条5容纳于凹槽211的腔体内,其一端与凹槽211的底部内壁相抵接; 中框4盖设于导光板2和光源3上,其朝向背板1方向设有与量子条5的另一端相抵 接的第一缓冲块6,第一缓冲块6通过双面胶或者其它方式粘贴在中框4上。 0029 为了。
17、能够提升液晶显示器中面板显示品质,需要尽可能实现导光板2在入光侧21 (包括量子条5的一侧)的高度大于导光板2在发光侧22(不包括量子条5的一侧)的高度, 尤其是量子条5的长度要大于或等于导光板2发光侧22的高度。应当说明的是,导光板2 入光侧21的高度、导光板2发光侧22的高度以及量子条5的长度,其三者取值方向一致, 该取值方向垂直导光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 0030 为了保持量子条5具有良好的散热性,提高其使用寿命,导光板2入光侧21内设 有至少一散热槽212,该散热槽212与凹槽211相连通,并贯穿导光板2入光侧21其朝向背 板1一侧的外侧壁。 0031 更进一步的,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
18、缓冲块7,第二缓冲块7设置于背板1和所 述导光板2发光侧22之间,能够有效的减缓导光板2与背板1之间的挤压,避免量子 条5受到挤压而损坏;其中,第一缓冲块6和第二缓冲块7多为发泡材料,材料有硅胶、 EVA(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等,第一缓冲块6和第二缓冲块7所采用的材料 可以不同。 0032 更进一步的,背光模组还包括散热板8,该散热板8设置于第二缓冲块7和所述背 板1之间,使得量子条5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槽212更有效的排放到散热板8中,从而 说。
19、 明 书CN 104006331 A 4/4页 6 起到降温的作用。 0033 更进一步的,导光板2的厚度自发光侧22起沿远离光源3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 达到减小背光模组的整体重量,即设计为楔形。 0034 更进一步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9,该反射片9设置于导光板2发光侧22其朝 向所述背板1的一侧。 0035 更进一步的,中框4由塑料材料制成。 0036 相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背光模组,也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 例二所述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与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背光模组的构成及连接关系相 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37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导光板上设有容纳量子条的凹槽以及盖设在导光板和光源 上方的中框上有与量子条相抵接的第一缓冲块,使得量子条能够简单快速的被放置并牢靠 固定在凹槽内,且在凹槽底部设有散热槽,从而保持量子条具有良好的散热性,提高了其使 用寿命。 0038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 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说 明 书CN 104006331 A 1/1页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633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