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绳梯.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44129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5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34922.7

申请日:

2013.04.18

公开号:

CN103195356A

公开日:

2013.07.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6C 1/56申请公布日:201307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6C 1/56申请日:20130418|||公开

IPC分类号:

E06C1/56; E06C7/08

主分类号:

E06C1/56

申请人:

吴婵生

发明人:

吴婵生

地址:

5307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县安阳镇镇安街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绳梯,它包括脚踏装置、手控装置和主绳;所述手控装置包括上穿绳管和T型握杆,上穿绳管上有开口,所述T型握杆连接着压紧上穿绳管中心主绳的上夹板器;所述脚踏装置包括下穿绳管和T型踏杆,下穿绳管上有开口,所述T型踏杆连接着压紧下穿绳管中心主绳(10)的下夹板器。本发明安全性能高,不需要监护;结构简单,易于携带;紧急情况可快速下滑逃生;操作过程可以休息,适合登高、井下作业、紧急逃生中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绳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装置、手控装置和主绳(10);所述手控装置包括上穿绳管(1)和T型握杆(3),上穿绳管(1)上有开口,所述T型握杆(3)连接着压紧上穿绳管(1)中心主绳(10)的上夹板器(11);所述脚踏装置包括下穿绳管(12)和T型踏杆(15),下穿绳管(12)上有开口,所述T型踏杆(15)连接着压紧下穿绳管(12)中心主绳(10)的下夹板器(1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穿绳管(1)的两侧对称夹着上夹片(2),T型握杆(3)与上夹片(2)通过上螺栓(9)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器(11)包括上摩擦片(111)、上夹板(112)和上螺钉(113),上螺钉(113)将上摩擦片(111)和上夹板(112)固定到T型握杆(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握杆(3)上固定着固定夹孔片(4),固定夹孔片(4)下端开有小孔,锁紧连接钩(5)一端钩住固定夹孔片(4)的小孔,另一端挂在辅绳(6)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绳(6)底端连接着挂环(7)。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穿绳管(12)的两侧对称夹着下夹片(13),T型踏杆(15)与下夹片(13)通过下螺栓(18)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器(16)包括下摩擦片(161)、下夹板(162)和下螺钉(163),下螺钉(163)将下摩擦片(161)和下夹板(162)固定到T型踏杆(3)。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踏杆(15)上固定着脚踏板(14),脚踏板(14)外端开有绳孔,锁紧带(20)一端接到脚踏板(14)外端的绳孔上,另一端接到设置在下夹片(13)外侧的绳套(19)上;绳套(19)通过下螺栓(18)与下夹片(13)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踏杆(15)的外侧焊接有向上的分杆(17)。

说明书

一种绳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登高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绳梯。 
背景技术
我国岩壁探险,天坑探险,井下作业,军队攀岩,粉刷或清洗外墙等登高作业,遇到紧急情况逃生,常用的辅助工具是梯子,目前的绳梯有软梯,网梯等,这类均是采用棉麻线编织成格子状而制作成的梯子,这类梯子不便于个人携带,而且安全系数不高,尤其是运用到探险或是井下作业时,必须有人看护,如果独自作业危险系数较高。遇到需要快速下落紧急逃生的时候,这类梯子难以实现。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420007804.6,名称为:楼房救生绳梯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楼房救生绳梯,它包括两根绳索及绳索之间若干个刚性横杆,在绳梯同一侧的每个横杆上固定设置两个刚性撑杆,撑杆垂直于绳梯平面。撑杆的顶端还可以设置吸力皮碗。使用时,绳梯沿楼房墙壁垂下,撑杆会支撑在墙壁上,让绳梯和墙壁分开一定的距离,便于蹬踏横杆。当人蹬踏横杆后,皮碗扣在墙壁上受压变形后,皮碗会吸在墙上,可以避免绳梯晃动,更有利于攀爬,但该发明对于壁面不光滑的环境下就不适用了,适用范围不广。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020667296.X,名称为:方便攀爬的绳梯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绳梯,绳梯的攀爬部分由多个互相平行且距离相等绳梯踩踏面构成,踩踏面是由三根硬质棒子和棒连接绳编制成,解决了逃生人员在攀爬的过程中脚部因接触面小而造成的踩不稳的现象。虽然该发明结构简单了,但是不能适应快速下滑的情况,同时其适用面不广,不能在下井、清洗外墙等登高作业中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绳梯,不仅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使用,同时可以实现快速下滑的功能,安全系数高,不会因为手滑而出现跌落的事故,适合登高作业。 
本发明的绳梯结构如下: 
一种绳梯,包括脚踏装置、手控装置和主绳;所述手控装置包括上穿绳管和T型握杆,上穿绳管上有开口,所述T型握杆连接着压紧上穿绳管中心主绳的上夹板器;所述脚踏装胃包括下穿绳管和T型踏杆,下穿绳管上有开口,所述T型踏杆连接着压紧下穿绳管中心主绳的下夹板器。T型踏杆的下部呈三角形结构,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上穿绳管的两侧对称夹着上夹片,T型握杆与上夹片通过上螺栓连接,T型握杆可以绕着上螺栓转动。 
所述上夹板器包括上摩擦片、上夹板和上螺钉,上螺钉将上摩擦片和上夹板固定到T型握杆,即在上夹板器关闭状态下,上摩擦片一侧与主绳接触,另一侧与上夹板接触,上摩擦片、上夹板通过上螺钉紧固到T型握杆的一端。 
所述T型握杆上固定着固定夹孔片,固定夹孔片下端开有小孔,锁紧连接钩一端钩住固定夹孔片的小孔,另一端挂在辅绳上。固定夹孔片通过焊接或是螺钉固定到T型握杆上,以防止其滑出T型握杆外面,造成安全隐患。 
所述辅绳底端连接着挂环;辅绳与T型握杆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保证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平衡度,同时辅绳是可以调节的。挂环通常与系于操作人员身上的安全带连接,使稳定性、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高。 
所述下穿绳管的两侧对称夹着下夹片,T型踏杆与下夹片通过下螺栓连接,T型踏杆可以绕着下螺栓转动。 
所述下夹板器包括下摩擦片、下夹板和下螺钉,下螺钉将下摩擦片和下夹板固定到T型踏杆,即在下夹板器关闭状态下,下摩擦片一侧与主绳接触,另一侧与下夹板接触,下摩擦片、下夹板通过下螺钉紧固到T型握杆的一端。 
1.所述T型踏杆上固定着脚踏板,脚踏板外端开有绳孔,锁紧带的一端接到脚踏板外端的绳孔上,另一端接到设置在下夹片外侧的绳套上。绳套通过下螺栓与下夹片连接。 
脚踏板根据实际需求情况设定其形状和尺寸,通常为长方形,便于攀爬过程中,脚踩着平稳;锁紧带可以调节长度,绳套可以绕着下螺栓转动,提高灵活性。 
所述脚踏杠杆的外侧焊接有向上的分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可以配合安全带使用。把主绳固定在高处,主绳下部(即脚踏装置以下)打结,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时脚踏装置会顺着绳子下滑,脚踩在脚踏装置的脚踏板上,调节锁紧带的长度,使脚套稳;将系在身上的安全带的吊扣挂于本发明的挂环上,两手抓住手控装置T型握杆。 
向上攀爬的工作方式:将T型握杆打开,使上夹板器不接触主绳,然后将手控装置往上推,推到一定高度之后,将T型握杆向下压,使主绳两侧的上夹板器与主绳紧密接触,下压T型握杆的力度越大,摩擦力越大,手控装置与主绳子接触越稳;然后将T型踏杆打开,使下夹板器不接触主绳,然后将脚踏装置用脚向上提,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用力踩住脚踏板向下压,使主绳两侧的上夹板器与主绳紧密接触,踩住脚踏板力度越大,脚控装置与主绳接触 越稳定,安全系数越高。 
向下滑落的工作方式:将手控装置的挂环打开,将主绳绕入挂环内几圈,再将将挂环锁紧,防止绳子滑出挂环,打开手控装置的T型握杆和脚踏装置的T型踏杆,使上夹板器与下夹板器不与主绳接触,由于重力作用人就向下滑;同时因为主绳子绕在挂环内,下滑速度不会过快,也提高了安全性。可以根据下滑速度的需要,调节主绳绕入挂环的圈数。 
本发明配合安全带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在攀爬或是下滑过程中休息,不会产生由于疲劳而引起跌落的伤害。在逃生的紧急过程中,可不需要安全带,直接使用本发明产品直接从高处向下滑落。 
本发明可在岩壁探险,天坑探险,井下作业,军队攀岩,粉刷或清洗外墙等登高作业,紧急逃生中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 
1.可以个人独自操作,不需要他人监护。 
2.安全性能高,在配合安全带使用,可以在操作过程中休息,缓解工作过程中的疲劳,可控性较强;如果发生意外,手或脚打滑,没有抓住T型手握杆或T型脚踏杆,由于重力作用,辅绳向下拉,将T型手握杆往下拉促使上夹板器与主绳紧密接触,夹紧主绳,人不会向下滑落。 
3.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因为手控装置和脚踏装置均可以收起,收紧之后体积小易于携带。 
4.下滑速度快,便于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只要将上下夹板器打开,人可迅速下滑。 
附图说明
图1是绳梯的打开时的主视图; 
图2是手控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手控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脚踏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脚踏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上穿绳管与下穿绳管左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上穿绳管1,上夹片2,L型握杆3,固定夹片4,锁紧挂钩5,辅绳6,挂环7,螺钉8,上螺栓9,主绳10,上夹板器11,下穿绳管12,下夹片13,脚踏板14,L型踏杆,下夹板器16,分杆17,下螺栓18,绳套19,锁紧带20,上摩擦板111,上夹板112,上螺钉113,下摩擦板161,下夹板162,下螺钉1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本发明结构: 
一种绳梯如图1~图6所示,包括脚踏装置、手控装胃和主绳10;手控装置包括上穿绳管1和T型握杆3;主绳10穿过上穿绳管1,上穿绳管1上有方形开口,如图6所示,T型握杆3连接着压紧上穿绳管1中心主绳10的上夹板器11;上穿绳管1的两侧对称夹着上夹片2,T型握杆3的上部夹在两片上夹片2两端的中间并通过上螺栓9连接,T型握杆3可以绕着上螺栓9转动。 
上夹板器11包括上摩擦片111、上夹板112和上螺钉113,上螺钉113将上摩擦片111和上夹板112固定到T型握杆3,也就是说在上夹板器关闭状态时,如图2所示,上摩擦片111一侧与主绳10接触,另一侧与上夹板112接触,上摩擦片111、上夹板112通过上螺钉113紧固到T型握杆的一端。 
所述T型握杆3上用螺钉8固定着固定夹孔片4,固定夹孔片4下端开有小孔,锁紧连接钩5一端钩住固定夹孔片4的小孔,另一端挂在辅绳6上;辅绳6底端连接着挂环7;辅绳6与T型握杆3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 
脚踏装置包括下穿绳管12和T型踏杆15;主绳10穿过下穿绳管12,下穿绳管12上有方形开口,如图6所示,T型踏杆15连接着压紧下穿绳管12中心主绳10的下夹板器16。下穿绳管12的两侧对称夹着下夹片13,T型踏杆15的上端夹在两片下夹片13两端的中间并通过下螺栓18连接,T型踏杆15可以绕着下螺栓18转动。 
下夹板器16包括下摩擦片161、下夹板162和下螺钉163,下螺钉163将下摩擦片161和下夹板162固定到T型踏杆3,也就是说在下夹板器关闭状态时,如图4所示,下摩擦片161一侧与主绳10接触,另一侧与下夹板162接触,下摩擦片161、下夹板162通过下螺钉163紧固到T型握杆的一端。 
2.T型踏杆15上焊接着脚踏板14,脚踏板14外端开有绳孔,锁紧带20的一端接到脚踏板14外端的绳孔上,另一端接到设置在下夹片13外侧的绳套19上;绳套19通过下螺栓18与下夹片13连接,绳套19可以绕着下螺栓18转动。脚踏杠杆15的外侧焊接有向上的分杆17。 
(2)工作方式: 
a.工作准备:配合安全带使用,把主绳10固定在高处,主绳10下部(即脚踏装胃)打 结,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时脚踏装置会顺着绳子下滑,脚踩在脚踏装置的脚踏板14上,调节锁紧带20的长度,使脚套稳;将系在身上的安全带的吊扣挂于挂环7上,两手抓住手控装置T型握杆3。 
b.向上攀爬:将T型握杆3打开,使上夹板器11不接触主绳,然后将手控装置往上推,推到一定高度之后,将T型握杆3向下压,使主绳10两侧的上夹板器11与主绳紧10密接触,然后将T型踏杆15打开,使下夹板器16不接触主绳10,然后将脚踏装置用脚向上提,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用力踩住脚踏板14向下压,使主绳两侧的上夹板器与主绳紧密接触,如此动作反复进行即可向上爬。 
c.向下滑落:将手控装置的挂环7打开,将主绳10绕入挂环内2圈,再将将挂环7锁紧,防止绳子滑出挂环7,打开手控装置的T型握杆3和脚踏装置的T型踏杆15,使上夹板器11与下夹板器16不与主绳10接触,如图1所示,由于重力作用人就向下滑;因为主绳10绕在挂环7内,下滑速度不会过快,保证了安全性。可以根据下滑速度的需要,调节主绳10绕入挂环7的圈数。 
d.途中休息:手抓紧T型握杆3,上夹板器11与主绳10紧密接触;脚向下踩住脚踏板14,下夹板器12与主绳紧密接触即可休息。 

一种绳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绳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绳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绳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绳梯.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95356A43申请公布日20130710CN103195356ACN103195356A21申请号201310134922722申请日20130418E06C1/56200601E06C7/0820060171申请人吴婵生地址530700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县安阳镇镇安街86号72发明人吴婵生54发明名称一种绳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绳梯,它包括脚踏装置、手控装置和主绳;所述手控装置包括上穿绳管和T型握杆,上穿绳管上有开口,所述T型握杆连接着压紧上穿绳管中心主绳的上夹板器;所述脚踏装置包括下穿绳管和T型踏杆,下穿绳管上有开口,所述T型踏杆连接着压紧下穿绳管中心。

2、主绳10的下夹板器。本发明安全性能高,不需要监护;结构简单,易于携带;紧急情况可快速下滑逃生;操作过程可以休息,适合登高、井下作业、紧急逃生中应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95356ACN103195356A1/1页21一种绳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装置、手控装置和主绳10;所述手控装置包括上穿绳管1和T型握杆3,上穿绳管1上有开口,所述T型握杆3连接着压紧上穿绳管1中心主绳10的上夹板器11;所述脚踏装置包括下穿绳管12和T型踏杆15,下穿绳管12上有开口,所述T型踏。

3、杆15连接着压紧下穿绳管12中心主绳10的下夹板器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穿绳管1的两侧对称夹着上夹片2,T型握杆3与上夹片2通过上螺栓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器11包括上摩擦片111、上夹板112和上螺钉113,上螺钉113将上摩擦片111和上夹板112固定到T型握杆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握杆3上固定着固定夹孔片4,固定夹孔片4下端开有小孔,锁紧连接钩5一端钩住固定夹孔片4的小孔,另一端挂在辅绳6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绳6底端连接着挂环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

4、下穿绳管12的两侧对称夹着下夹片13,T型踏杆15与下夹片13通过下螺栓18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器16包括下摩擦片161、下夹板162和下螺钉163,下螺钉163将下摩擦片161和下夹板162固定到T型踏杆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踏杆15上固定着脚踏板14,脚踏板14外端开有绳孔,锁紧带20一端接到脚踏板14外端的绳孔上,另一端接到设置在下夹片13外侧的绳套19上;绳套19通过下螺栓18与下夹片13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踏杆15的外侧焊接有向上的分杆17。权利要求书CN103195356A1/4页3一种绳。

5、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登高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绳梯。背景技术0002我国岩壁探险,天坑探险,井下作业,军队攀岩,粉刷或清洗外墙等登高作业,遇到紧急情况逃生,常用的辅助工具是梯子,目前的绳梯有软梯,网梯等,这类均是采用棉麻线编织成格子状而制作成的梯子,这类梯子不便于个人携带,而且安全系数不高,尤其是运用到探险或是井下作业时,必须有人看护,如果独自作业危险系数较高。遇到需要快速下落紧急逃生的时候,这类梯子难以实现。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4200078046,名称为楼房救生绳梯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楼房救生绳梯,它包括两根绳索及绳索之间若干个刚性横杆,在绳梯同一侧的每个横杆上。

6、固定设置两个刚性撑杆,撑杆垂直于绳梯平面。撑杆的顶端还可以设置吸力皮碗。使用时,绳梯沿楼房墙壁垂下,撑杆会支撑在墙壁上,让绳梯和墙壁分开一定的距离,便于蹬踏横杆。当人蹬踏横杆后,皮碗扣在墙壁上受压变形后,皮碗会吸在墙上,可以避免绳梯晃动,更有利于攀爬,但该发明对于壁面不光滑的环境下就不适用了,适用范围不广。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020667296X,名称为方便攀爬的绳梯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绳梯,绳梯的攀爬部分由多个互相平行且距离相等绳梯踩踏面构成,踩踏面是由三根硬质棒子和棒连接绳编制成,解决了逃生人员在攀爬的过程中脚部因接触面小而造成的踩不稳的现象。虽然该发明结构简单了,但是不能。

7、适应快速下滑的情况,同时其适用面不广,不能在下井、清洗外墙等登高作业中运用。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绳梯,不仅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使用,同时可以实现快速下滑的功能,安全系数高,不会因为手滑而出现跌落的事故,适合登高作业。0006本发明的绳梯结构如下0007一种绳梯,包括脚踏装置、手控装置和主绳;所述手控装置包括上穿绳管和T型握杆,上穿绳管上有开口,所述T型握杆连接着压紧上穿绳管中心主绳的上夹板器;所述脚踏装胃包括下穿绳管和T型踏杆,下穿绳管上有开口,所述T型踏杆连接着压紧下穿绳管中心主绳的下夹板器。T型踏杆的下部呈三角形结构,保证结构的稳定性。0008所述。

8、上穿绳管的两侧对称夹着上夹片,T型握杆与上夹片通过上螺栓连接,T型握杆可以绕着上螺栓转动。0009所述上夹板器包括上摩擦片、上夹板和上螺钉,上螺钉将上摩擦片和上夹板固定到T型握杆,即在上夹板器关闭状态下,上摩擦片一侧与主绳接触,另一侧与上夹板接触,上摩擦片、上夹板通过上螺钉紧固到T型握杆的一端。0010所述T型握杆上固定着固定夹孔片,固定夹孔片下端开有小孔,锁紧连接钩一端说明书CN103195356A2/4页4钩住固定夹孔片的小孔,另一端挂在辅绳上。固定夹孔片通过焊接或是螺钉固定到T型握杆上,以防止其滑出T型握杆外面,造成安全隐患。0011所述辅绳底端连接着挂环;辅绳与T型握杆形成三角形的稳定。

9、结构,保证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平衡度,同时辅绳是可以调节的。挂环通常与系于操作人员身上的安全带连接,使稳定性、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高。0012所述下穿绳管的两侧对称夹着下夹片,T型踏杆与下夹片通过下螺栓连接,T型踏杆可以绕着下螺栓转动。0013所述下夹板器包括下摩擦片、下夹板和下螺钉,下螺钉将下摩擦片和下夹板固定到T型踏杆,即在下夹板器关闭状态下,下摩擦片一侧与主绳接触,另一侧与下夹板接触,下摩擦片、下夹板通过下螺钉紧固到T型握杆的一端。00141所述T型踏杆上固定着脚踏板,脚踏板外端开有绳孔,锁紧带的一端接到脚踏板外端的绳孔上,另一端接到设置在下夹片外侧的绳套上。绳套通过下螺栓与下夹片连接。0015。

10、脚踏板根据实际需求情况设定其形状和尺寸,通常为长方形,便于攀爬过程中,脚踩着平稳;锁紧带可以调节长度,绳套可以绕着下螺栓转动,提高灵活性。0016所述脚踏杠杆的外侧焊接有向上的分杆。001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可以配合安全带使用。把主绳固定在高处,主绳下部即脚踏装置以下打结,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时脚踏装置会顺着绳子下滑,脚踩在脚踏装置的脚踏板上,调节锁紧带的长度,使脚套稳;将系在身上的安全带的吊扣挂于本发明的挂环上,两手抓住手控装置T型握杆。0018向上攀爬的工作方式将T型握杆打开,使上夹板器不接触主绳,然后将手控装置往上推,推到一定高度之后,将T型握杆向下压,使主绳两侧的上夹板器与主绳紧密接触。

11、,下压T型握杆的力度越大,摩擦力越大,手控装置与主绳子接触越稳;然后将T型踏杆打开,使下夹板器不接触主绳,然后将脚踏装置用脚向上提,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用力踩住脚踏板向下压,使主绳两侧的上夹板器与主绳紧密接触,踩住脚踏板力度越大,脚控装置与主绳接触越稳定,安全系数越高。0019向下滑落的工作方式将手控装置的挂环打开,将主绳绕入挂环内几圈,再将将挂环锁紧,防止绳子滑出挂环,打开手控装置的T型握杆和脚踏装置的T型踏杆,使上夹板器与下夹板器不与主绳接触,由于重力作用人就向下滑;同时因为主绳子绕在挂环内,下滑速度不会过快,也提高了安全性。可以根据下滑速度的需要,调节主绳绕入挂环的圈数。0020本发明配合。

12、安全带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在攀爬或是下滑过程中休息,不会产生由于疲劳而引起跌落的伤害。在逃生的紧急过程中,可不需要安全带,直接使用本发明产品直接从高处向下滑落。0021本发明可在岩壁探险,天坑探险,井下作业,军队攀岩,粉刷或清洗外墙等登高作业,紧急逃生中应用。0022本发明的优点00231可以个人独自操作,不需要他人监护。00242安全性能高,在配合安全带使用,可以在操作过程中休息,缓解工作过程中的疲劳,可控性较强;如果发生意外,手或脚打滑,没有抓住T型手握杆或T型脚踏杆,由于重力作用,辅绳向下拉,将T型手握杆往下拉促使上夹板器与主绳紧密接触,夹紧主绳,人不会说明书CN103195356A3/。

13、4页5向下滑落。00253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因为手控装置和脚踏装置均可以收起,收紧之后体积小易于携带。00264下滑速度快,便于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只要将上下夹板器打开,人可迅速下滑。附图说明0027图1是绳梯的打开时的主视图;0028图2是手控装置的主视图;0029图3是手控装置的俯视图;0030图4是脚踏装置的主视图;0031图5是脚踏装置的主视图;0032图6是上穿绳管与下穿绳管左视示意图;0033附图标记上穿绳管1,上夹片2,L型握杆3,固定夹片4,锁紧挂钩5,辅绳6,挂环7,螺钉8,上螺栓9,主绳10,上夹板器11,下穿绳管12,下夹片13,脚踏板14,L型踏杆,下夹板器16,分杆1。

14、7,下螺栓18,绳套19,锁紧带20,上摩擦板111,上夹板112,上螺钉113,下摩擦板161,下夹板162,下螺钉163。具体实施方式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0035实施例100361本发明结构0037一种绳梯如图1图6所示,包括脚踏装置、手控装胃和主绳10;手控装置包括上穿绳管1和T型握杆3;主绳10穿过上穿绳管1,上穿绳管1上有方形开口,如图6所示,T型握杆3连接着压紧上穿绳管1中心主绳10的上夹板器11;上穿绳管1的两侧对称夹着上夹片2,T型握杆3的上部夹在两片上夹片2两端的中间并通过上螺栓9连接,T型握杆3可以绕着上螺栓9转动。0038上夹板器11包括上摩擦片1。

15、11、上夹板112和上螺钉113,上螺钉113将上摩擦片111和上夹板112固定到T型握杆3,也就是说在上夹板器关闭状态时,如图2所示,上摩擦片111一侧与主绳10接触,另一侧与上夹板112接触,上摩擦片111、上夹板112通过上螺钉113紧固到T型握杆的一端。0039所述T型握杆3上用螺钉8固定着固定夹孔片4,固定夹孔片4下端开有小孔,锁紧连接钩5一端钩住固定夹孔片4的小孔,另一端挂在辅绳6上;辅绳6底端连接着挂环7;辅绳6与T型握杆3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0040脚踏装置包括下穿绳管12和T型踏杆15;主绳10穿过下穿绳管12,下穿绳管12上有方形开口,如图6所示,T型踏杆15连接着压紧下。

16、穿绳管12中心主绳10的下夹板器16。下穿绳管12的两侧对称夹着下夹片13,T型踏杆15的上端夹在两片下夹片13两端的中间并通过下螺栓18连接,T型踏杆15可以绕着下螺栓18转动。0041下夹板器16包括下摩擦片161、下夹板162和下螺钉163,下螺钉163将下摩擦片161和下夹板162固定到T型踏杆3,也就是说在下夹板器关闭状态时,如图4所示,下摩擦说明书CN103195356A4/4页6片161一侧与主绳10接触,另一侧与下夹板162接触,下摩擦片161、下夹板162通过下螺钉163紧固到T型握杆的一端。00422T型踏杆15上焊接着脚踏板14,脚踏板14外端开有绳孔,锁紧带20的一端接。

17、到脚踏板14外端的绳孔上,另一端接到设置在下夹片13外侧的绳套19上;绳套19通过下螺栓18与下夹片13连接,绳套19可以绕着下螺栓18转动。脚踏杠杆15的外侧焊接有向上的分杆17。00432工作方式0044A工作准备配合安全带使用,把主绳10固定在高处,主绳10下部即脚踏装胃打结,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时脚踏装置会顺着绳子下滑,脚踩在脚踏装置的脚踏板14上,调节锁紧带20的长度,使脚套稳;将系在身上的安全带的吊扣挂于挂环7上,两手抓住手控装置T型握杆3。0045B向上攀爬将T型握杆3打开,使上夹板器11不接触主绳,然后将手控装置往上推,推到一定高度之后,将T型握杆3向下压,使主绳10两侧的上夹板器。

18、11与主绳紧10密接触,然后将T型踏杆15打开,使下夹板器16不接触主绳10,然后将脚踏装置用脚向上提,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用力踩住脚踏板14向下压,使主绳两侧的上夹板器与主绳紧密接触,如此动作反复进行即可向上爬。0046C向下滑落将手控装置的挂环7打开,将主绳10绕入挂环内2圈,再将将挂环7锁紧,防止绳子滑出挂环7,打开手控装置的T型握杆3和脚踏装置的T型踏杆15,使上夹板器11与下夹板器16不与主绳10接触,如图1所示,由于重力作用人就向下滑;因为主绳10绕在挂环7内,下滑速度不会过快,保证了安全性。可以根据下滑速度的需要,调节主绳10绕入挂环7的圈数。0047D途中休息手抓紧T型握杆3,上夹板器11与主绳10紧密接触;脚向下踩住脚踏板14,下夹板器12与主绳紧密接触即可休息。说明书CN103195356A1/3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3195356A2/3页8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195356A3/3页9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19535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