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右斜纹记忆面料.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440972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左右斜纹记忆面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左右斜纹记忆面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左右斜纹记忆面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左右斜纹记忆面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左右斜纹记忆面料.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2608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 N 1 0 2 9 2 6 0 8 5 A *CN102926085A* (21)申请号 201110230646.5 (22)申请日 2011.08.12 D03D 13/00(2006.01) D03D 15/00(2006.01) (71)申请人苏州志向纺织科研有限公司 地址 215228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纺织科技 示范园区中心大道7号 (72)发明人黄志向 翟涛 黄书传 (54) 发明名称 一种左右斜纹记忆面料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左右斜纹记忆面料,它由经 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

2、其中经纱和纬纱为左右 各斜纹的组织结构,且经纱采用DTY半光原料,纬 纱采用FDY半光加捻。本发明采用的组织结构为 左右各斜纹组织,这种花型体现在面临的效果为 细腻、立体感强,通过经纬采用P-30D/48F的DTY 半光原料,纬纱运用F50D/72F的FDY半光加捻,体 现布面的记忆效果,手感滑爽,厚实。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左右斜纹记忆面料,它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 和纬纱为左右各斜纹的组织结构。

3、,所述的经纱采用DTY半光原料,所述的纬纱采用FDY半光 加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斜纹记忆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的粗细为30旦 尼尔,喷丝孔数为48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斜纹记忆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纬纱的粗细为50旦 尼尔,喷丝孔数为72F。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26085 A 1/2页 3 一种左右斜纹记忆面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面料,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棉服、茄克、风衣、羽绒服的左右斜 纹记忆面料。 背景技术 0002 遐想是追求的前奏,因为工作节奏的压力,服装面料的多姿多彩往往可以起到很 好的调节作用,因此,涤纶作为一种应用广。

4、泛的轻型合成纤维,经常用于棉服、休闲茄克面 料,但是由于在现有工艺下,这种面料布面过于单调,色彩单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感官的 需求。另一方面,相同的服装用不同的布料进行展示,会带给人不同的感觉,所以服装面料 的创新与改进可以为服装行业带来新的动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左右斜纹记忆面 料。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左右斜纹记忆面料,它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其中经纱和纬纱为左右 各斜纹的组织结构,且经纱采用DTY半光原料,纬纱采用FDY半光加捻。 0006 优选地,经纱的粗细为30旦尼尔,喷丝。

5、孔数为48F。 0007 优选地,纬纱的粗细为50旦尼尔,喷丝孔数为72F。 0008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09 本发明采用的组织结构为左右各斜纹组织,这种花型体现在面临的效果为细腻、 立体感强,通过经纬采用P-30D/48F的DTY半光原料,纬纱运用F50D/72F的FDY半光加捻, 体现布面的记忆效果,手感滑爽,厚实。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1 图1为根据本发明左右斜纹记忆面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左右斜纹记忆面料,它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

6、 经纱和纬纱为左右各斜纹的组织结构,且经纱采用DTY半光原料,纬纱采用FDY半光加捻。 0013 上述的经纱的粗细为30旦尼尔,喷丝孔数为48F。纬纱的粗细为50旦尼尔,喷丝 孔数为72F。 0014 本发明采用的组织结构为左右各斜纹组织,这种花型体现在面临的效果为细腻、 立体感强,通过经纬采用P-30D/48F的DTY半光原料,纬纱运用F50D/72F的FDY半光加捻, 体现布面的记忆效果,手感滑爽,厚实。 说 明 书CN 102926085 A 2/2页 4 0015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 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 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926085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26085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