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薄膜型散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状薄膜型散气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350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 C N 1 0 4 0 0 3 5 0 9 A (21)申请号 201310056280.3 (22)申请日 2013.02.22 C02F 3/02(2006.01) (71)申请人伊耐特株式会社 地址韩国京畿道始兴市 (72)发明人金钟国 (74)专利代理机构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72003 代理人朴海今 向勇 (54) 发明名称 板状薄膜型散气装置 (57) 摘要 散气装置包括:主体,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 直截面为三角形,形成倾斜面以使内角成为30至 160度,在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具。
2、备壁面以 在内部形成空间;或主体,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 垂直截面为三角形,为六面体型,在内部形成有空 间,在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具备壁面;入气 口,以主体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形成在一侧端部壁 面,供气体从外部流入;挡板,具备第一挡板及第 二挡板,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以入气口为中心对 称设置;排气口,在主体倾斜面形成为至少1个, 使通过入气口流入主体内部的气体排放到外部; 散气单元,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面的一侧端部及 邻接于一个倾斜面的其他倾斜面的一侧端部以覆 盖主体的倾斜面,在散气单元的表面形成多个气 孔。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8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3、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8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3509 A CN 104003509 A 1/2页 2 1.一种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2),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截面为三角形,形成有倾斜面(16)以使内角成为 30至160度,并在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具备壁面(12)以在其内部形成空间; 入气口(4),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形成在一侧端部的壁面(12),供气体从 外部流入; 挡板,其具备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以所述入气 口(4)为中心对称设置,并紧贴于所述主体的底面(14)或与。
4、倾斜面(16)隔开,在所述主体 (2)的内部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一侧端部紧贴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而另一 侧端部从壁面隔开; 排气口(6),在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形成至少1个,使通过入气口(4)流入到主 体(2)内部的气体排放到外部; 散气单元(8),其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及邻接于所述一个倾斜面 (16)的其他倾斜面的一侧端部以覆盖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并在所述散气单元的表 面形成有多个气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进一步包括第三挡板 (19” )及第四挡板(19” ”),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对称设置。
5、于主体(12)的内部,并分别 朝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侧的方向隔开,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的一侧端部从入气口(4) 侧的壁面(12)隔开,而另一侧端部紧贴于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进一步选自连续设置的第 一挡板至第四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气体的流动方向从壁面朝相反方 向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气单元选自聚 氨酯板或硅橡胶板。 5.一种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2),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截面为四边形,并为六面体型,在其内部形成有空 间,并在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具备壁面(12); 入气口。
6、(4),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形成在一侧端部的壁 面(12),供气体 从外部流入; 挡板,其具备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以所述入气 口(4)为中心对称设置,并紧贴于所述主体的底面(14),并在所述主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 挡板及第二挡板的一侧端部紧贴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而另一侧端部从壁面隔开; 排气口(6),在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形成至少1个,使通过入气口(4)流入到主 体(2)内部的气体排放到外部; 散气单元(8),其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及邻接于所述一个倾斜面 (16)的其他倾斜面的一侧端部以覆盖所述主体(。
7、2)的倾斜面(16),并在所述散气单元的表 面形成有多个气孔(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进一步包括第三挡板 (19” )及第四挡板(19” ”),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对称设置于所述主体(2)的内部,并 分别朝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侧的方向隔开,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的一侧端部从入气口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03509 A 2/2页 3 (4)侧的壁面(12)隔开,而另一侧端部紧贴于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进一步选自连续设置的第 一挡板至第四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气体的流动方向从壁面朝相反方 向改变。
8、。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气单元选自聚氨 酯板或硅胶板。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03509 A 1/7页 4 板状薄膜型散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板状薄膜的散气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污水、净水及 废水处理设施中,在微生物处理槽或曝气池等将以供氧为目的而使用的散气单元设置为具 有预定角度的倾斜面,从而减少通过散气单元而产生的细微气泡之间的聚团现象,同时减 低由于积存在下部的污泥及固体物而气孔被堵住的现象。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在污水处理厂、净水处理厂及废水处理厂等为了处理水中的环境污染物质 而具备利用好氧性或厌。
9、氧性微生物的净化设施。 0003 其中,利用好氧性微生物的曝气池,为了微生物的生长,作为供氧装置而使用散气 装置。 0004 利用薄膜的代表性的散气装置有光盘型、圆筒型及板型装置,而薄膜主要由EPDM (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制作。 0005 光盘型散气装置虽价格低廉,但其气泡大而具有传氧效率低的缺点。而且,在微生 物处理槽的内部,若污泥的浓度高或适用间歇性曝气的工法时,在产生空气或氧气等的气 泡的散气单元的表面堆积污泥,因此会产生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的现象。 0006 将圆筒型散气装置与光盘型散气装置进行比较时,由于与水的接触面积大而能够 增加通气。
10、量,从而能够减少所使用的散气装置的数量,但是由于圆筒型的形态特性,而排放 到圆筒型散气装置的下部的气泡移动到上部,并与排放到散气装置的侧面或上部的气泡混 合而会形成更大的气泡。 0007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在开发将散气单元的气孔形成为小的板型散气装置以能够 增加传氧效率。 0008 所述板型散气装置与现有光盘型散气装置相比,虽具有所产生的气泡小而传氧效 率高的优点,但是由于产生气体的气孔小,因此存在由于污泥等浮游物质,气孔容易被堵住 的问题。 0009 现有光盘型散气装置及板型散气装置都与地面平行地水平设置,并且气孔朝向垂 直方向,因此,当打开或关闭气孔时,由于水中的污泥或浮游物质,会容易产。
11、生气孔被堵住 的现象。 0010 而且,现有的所有散气装置,在微生物处理槽或反应槽等长时间运行时,朝散气装 置的内部流入的污泥堆积在装置内部而阻碍通过气孔形成细微气泡,从而降低气泡的形成 效率。 0011 尤其,由于散气装置设置在堆积有污泥或浮游物质的曝气池的下部底面,因此,散 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而此现象降低散气装置的效率并缩短寿命。 0012 而且,间歇性供氧的微生物处理槽或序批式反应槽(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由于其间歇地供应气体的特性,散气装置的气孔重复打开及关闭动作,在此环境 下,更容易堵住气孔而缩短散气装置的寿命。 说 明 书CN 1040035。
12、09 A 2/7页 5 0013 通过缩小气孔来增加传氧效率的散气装置,更容易发生所述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 住的现象。 0014 最近,为了防止所述气孔被堵住的现象,朝底面侧设置产生气泡的散气单元,但 是,所述方法,在底面侧产生的细微气泡朝水面上升而造成多个气泡聚团的现象,从而气泡 变大,导致传氧效率降低的问题。 0015 尤其,曝气池中的污泥是由凝聚的微生物及废水中的固体物而成,而所述污泥通 过供应到曝气池的空气中的气体或潜水搅拌器而进行浮游,但是,当在曝气池产生停滞部 分或间歇性地供应气体时,所述污泥被堆积在下部,此时,下部的污泥浓度高于上部的污泥 浓度。 0016 因此,设置在曝气池的下部。
13、的大部分散气装置,在散气装置的上部及侧面堆积污 泥,由此,产生堵住设置在散气装置的散气单元的气孔的现象。以膜生物反应器(MBR)工法 为首的保持高浓度的微生物的工法中,气孔的堵住现象更严重。 0017 截面为三角形的棒状散气装置设置为污泥等沿着散气单元的倾斜面滑下,从而减 少由于微生物处理槽内的污泥等而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的现象,但是,在长时间运行时, 不能克服由于流入到散气装置的内部而被堆积的污泥而降低气泡产生效率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1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产生细微气泡的板型薄膜散气单元设置为具有预定角度的 倾斜面,从而减少通过散气单元产生的细微气泡之间的聚团现象,由于气孔倾斜成与底面。
14、 的垂直方向呈预定角度,因此,打开/关闭气孔时,污泥的流入少,且使污泥等沿着散气单 元的倾斜面滑下,在散气装置的内部设置能够生成空气流动的挡板,而去除堆积在内部的 污泥,从而减少由于微生物处理槽内的污泥等而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的现象。 0019 而且,作为能够顺利地打开及关闭气孔的恢复性强的材料选择薄膜,从而提供最 佳的空气流量(air flux rate)。 0020 本发明,包括:主体2,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截面为三角形,形成有倾斜面16 以使内角成为30至160度,并在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具备壁面12以在其内部形成空 间;入气口4,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形成在一侧端部的壁面12。
15、,供气体从外部流 入;挡板,其具备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以所述入气口4 为中心对称设置,并紧贴于所述主体的底面14或与倾斜面16隔开,并在所述主体2的内部 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一侧端部紧贴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而另一侧端部从壁面隔 开;排气口6,在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形成至少1个,使通过入气口4流入到主体2内部 的气体排放到外部;散气单元8,其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及邻接于所述一 个倾斜面16的其他倾斜面的一侧端部以覆盖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并在所述散气单元的 表面形成有多个气孔10。 0021 而且,所述挡板进一步包括第三挡板19”及第四挡。
16、板19”,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 挡板对称设置于主体2的内部,并分别朝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侧的方向隔开,所述第三挡 板及第四挡板的一侧端部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隔开,而另一侧端部紧贴于壁面,所述挡 板进一步选自连续设置的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气体 的流动方向从壁面朝相反方向改变。 说 明 书CN 104003509 A 3/7页 6 0022 本发明的其他一实施例,包括:主体2,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截面为四边形, 并为六面体型,在其内部形成有空间,并在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两端部具备壁面12;入气口 4,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形成在一侧端部的壁面12,供气体从外部流入;。
17、挡板,其 具备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以所述入气口4为中心对称设 置,并紧贴于所述主体的底面14,并在所述主体2内部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一侧端 部紧贴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而另一侧端部从壁面隔开;排气口6,在所述主体2的倾斜 面16形成至少1个,使通过入气口4流入到主体2的内部的气体排放到外部;散气单元8, 其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及邻接于所述一个倾斜面16的其他倾斜面的一侧 端部以覆盖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并在所述散气单元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气孔10。 0023 而且,所述挡板进一步包括第三挡板19”及第四挡板19”,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 挡板对称设。
18、置于主体12的内部,并分别朝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侧的方向隔开,所述第三挡 板及第四挡板的一侧端部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隔开,而另一侧端部紧贴于壁面,所述挡 板进一步选自连续设置的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气体 的流动方向从壁面朝相反方向改变。 0024 在本发明中,所述散气单元选自聚氨酯板或硅橡胶板。 0025 根据本发明的散气装置,将产生细微气泡的板型薄膜散气单元设置为具有预定角 度的倾斜面,从而减少通过散气单元产生的细微气泡之间的聚团现象,由于气孔倾斜成与 底面的垂直方向呈预定角度,因此,打开/关闭气孔时,污泥的流入少,且使污泥等沿着散 气单元的倾斜面滑下,从而减少由。
19、于微生物处理槽内的污泥等而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的 现象。 0026 而且,六面体的板型散气装置在侧面产生气泡,而防止污泥堆积在侧面,从而减低 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的现象。 0027 为了去除长时间运行时堆积在散气装置的内部的污泥,而在散气装置的内部设置 引导气体流动的挡板,从而去除堆积在内部的污泥而预防散气单元的气孔被堵住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8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立体图。 0029 图1B、图1C、图1D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 0030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0031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三角形。
20、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 0032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的立体图。 0033 图4B、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 0034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而设置有多个挡板的示 意图。 0035 图6A、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 0036 图7A、图7B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形态的平板接合散气单元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 0037 符号说明: 0038 2:主体,4:入气口,6:排气口,8:散气单元,10:气孔,12:壁面,14:底面,16:倾斜 面,16:第一倾斜面,16“:第二倾斜面,18:盖子,19:第一挡板,。
21、19”:第二挡板,19”:第三 说 明 书CN 104003509 A 4/7页 7 挡板,19”:第四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说明本发明时,为了使本发明的要旨更明确而 省略对于相关的公知功能或构成的具体说明。 0040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约”、“实质性”等术语,当揭示属于所提及的含义及物质容许 误差时,作为该数值或接近该数值的含义来使用并用来防止侵害者不正当地使用为了容易 理解本发明而提及的正确或绝对数值的揭示内容。 0041 根据本发明的散气装置,用于向污水/废水处理装置等的曝气池提供空气或氧气 等气体,若为具有所述目的的本领域的通常的散气装置,则没。
22、有特别限定。 0042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则为如下。但是,以下说明只是用于具体说明本发 明而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43 图1A、图1B、图1C、图1D、图2、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散气装置的示意 图,图1A是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立体图,图1B、图1C、图1D是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 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截面为三角形 的散气装置的截面图,图4A、图4B、图4C、图5、图6A、图6B、图7A、图7B是本发明的其他实 施例的示意图。 0044 如图1A至图1D、图2、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主体2,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 截面为三。
23、角形,形成有倾斜面16以在顶点处A的内角成为30至160度,并在朝长度方向延 长的两端部具备壁面12以在其内部形成空间;入气口4,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 形成在一侧端部的壁面12,供气体从外部流入;挡板,其具备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 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以所述入气口4为中心对称设置,并紧贴于所述底面14或与倾斜 面16隔开,并在所述主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一侧端部紧贴于入气口4侧 的壁面12,而另一侧端部从壁面隔开;排气口6,在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形成至少1个, 使通过入气口4流入到主体2内部的气体排放到外部;散气单元8,其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 面16的一侧端部及邻。
24、接于所述一个倾斜面16的其他倾斜面的一侧端部以覆盖所述主体2 的倾斜面16,并在其表面形成有多个气孔10。 0045 根据本发明的主体2形成散气装置的外观的同时,用于支撑散气单元8。 0046 所述主体2,对于其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使用对于污水/废水成分具有耐 久性且在水中不被氧化的材料,进一步,优选使用不被浮力或物理冲击等而产生变形的材 料。 0047 作为优选一例,主体2由不锈钢或塑胶制成。 0048 尤其,当为设置于曝气池下部的散气装置时,为了克服污泥、浮游物质等堆积在散 气装置的上部的问题,而根据本发明的主体2以长度方向为基准其垂直截面为三角形,且 形成有倾斜面以在顶点处A的内角。
25、成为30至160度。内角优选为100至160度。 0049 在此,所述倾斜面16优选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朝前/后方向形成,所 述内角是指朝前/后方向形成的各倾斜面16之间的角度。 0050 尤其,当将散气装置设置在曝气池等的下部时,所述倾斜面16使沉淀到下部的污 泥等沉淀物沿着倾斜面16下滑而防止堆积在散气装置的上部。 说 明 书CN 104003509 A 5/7页 8 0051 在所述倾斜面16形成有至少1个排气口6,从而能够朝外部排放流入到主体2的 内部的气体。 0052 在此,为了更简单地说明本发明,当将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朝前/后方 向形成的倾斜面16中的一个称为第一。
26、倾斜面16时,与其相对的另一侧的倾斜面称为第二 倾斜面16”。 0053 在所述第一倾斜面16及第二倾斜面16”分别形成有排气口6。 0054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主体2为了能够在其内部形成空间,而在朝主体2的长度方向 延长的两端部可以形成壁面12。 0055 此时,所述壁面12以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分别形成于两端部,即沿着所述第 一倾斜面16及第二倾斜面16”的临界面的所谓主体2的边而分别形成在两端部,从而在 主体2的内部形成空间。 0056 以所述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分别形成在两端部的壁面12中,在其中一个壁面 12的一侧形成有入气口4以朝主体2内部流入外部的气体。 0057 此时,所述。
27、入气口4可根据使用者的选择分别形成在以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 形成在两端部的壁面12。 0058 所述主体2由所述第一倾斜面16、第二倾斜面16”及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倾斜面 的壁面12构成,然后,将所述主体2设置于曝气池的底面时,主体2的内部被封闭,从而不 通过入气口4及排气口6,就不能连接到外部。 0059 特征上,根据本发明的主体2为了封闭所述内部空间而能够进一步包括底面14, 其连接设置在所述倾斜面16,例如第一倾斜面16、第二倾斜面16”及壁面12的一侧端部。 0060 所述底面14沿着所述倾斜面16及壁面12的下端部而连接。 0061 本发明,包括: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其以。
28、入气口为基准对称设置在两侧, 并在所述主体2的内部紧贴于入气口侧的壁面,且与相反侧的壁面隔开。 0062 长时间运行散气装置时,污泥流入到散气装置的主体内部并堆积在主体内部。因 此,挡板将所流入的空气引导到比现有装置窄的空间,在主体内部产生高于现有散气装置 的压力,从而去除被堆积的污泥而预防气孔被堵住的现象,而且,被流入的空气通过挡板 均匀地传达到主体内部的空间,从而在主体内部产生气泡时,防止局部产生死空间(dead space)的现象。 0063 为了容易说明本发明,在图1A至图1D示出了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而挡 板的数量可根据散气装置的大小而决定。 0064 根据散气装置的大小和。
29、目的,除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之外,包括第三挡板19”及 第四挡板19”来朝相反方向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朝第一挡板及 第二挡板侧的方向隔开,并其一侧端部从入气口4侧的壁面12隔开,而另一侧端部紧贴于 壁面。 0065 如图1D所示,能够以入气口为中心反复连续地对称设置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 即,制作大型散气装置时,在主体内部反复连续设置更多的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从而能够 引导气体流动在散气装置的整体内部。即,所述挡板选自连续设置的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 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气体的流动方向从壁面朝相反方向改变。 0066 根据本发明的散气单元8,其连接设置在一个倾斜面16。
30、,例如第一倾斜面16的一 说 明 书CN 104003509 A 6/7页 9 侧端部及邻接于所述一个倾斜面16的其他倾斜面,例如第二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以覆盖 所述主体2的倾斜面16,并在所述散气单元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气孔10。 0067 此时,所述散气单元8可从第一倾斜面16的一侧端部朝第二倾斜面16”的一侧 端部连续形成,但其中间部也可固定于位于第一倾斜面16及第二倾斜面16”的临界面的 所谓主体2的上部的边。 0068 形成在所述倾斜面16的多个气孔10,使气体通过气孔10而排放到外部,所述气体 通过形成在主体2的倾斜面16的排气口6被排放。 0069 此时,所述气孔10的大小可根据使。
31、用者的选择而进行改变,但优选为能够产生细 微气泡的大小,例如优选为数微米至数十毫米的大小。 0070 现有散气单元主要使用EPDM,但在EPDM反复运行时,气孔的疲劳度增加,而气孔 被打开后关闭时的恢复力急速降低。为此,在本发明中,作为恢复力强的材料而使用拉伸 强度为400kg/cm2以上,厚度为0.5mm的聚氨酯及硅橡胶板,并通过激光、微型打孔(micro drill)、针头的方式,在薄膜形成气孔。 0071 而且,所述散气单元8以主体2的长度方向为基准缝合在两侧端部以使从设置在 主体2的排气口6排放的气体只通过形成在散气单元8的表面的气孔10进行排放。 0072 本发明的其他另一形态的图4。
32、A、图4B、图4C是截面为四边形而不是三角形,其构 成及作用虽与截面为三角形时相同,但区别在于第一挡板19及第二挡板19”紧贴于主体 的上面,且排气口6还形成在主体的侧面。 0073 如图4A、图4B、图4C所示,为了更容易说明本发明,散气装置的挡板示出了第一挡 板19及第二挡板19”,而挡板的数量可根据散气装置的大小而决定。当为大型散气装置 时,如图5所示,按照散气装置的大小和目的而可以反复形成第一挡板至第四挡板。挡板的 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并将挡板交替排列成以便朝相反方向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 0074 而且,在侧面也形成有排气口6,从而通过在侧面产生的气泡去除堆积在散气装置 附近的污泥,而能。
33、够预防污泥堆积在散气装置的现象。 0075 如图6A、图6B所示,在图4A、图4B、图4C示出的散气装置中的形成有多个气孔的 散气单元也设置在主体的外部,而形成在散气单元的表面的多个气孔10使气体通过气孔 10排放到外部,其中,所述气体通过形成在主体2的外部表面的排气口6进行排放。此时, 排放到侧面的气体为了在侧面有效地产生气泡,如图6B所示,在散气装置的上面的侧面角 落缝合或粘贴所述散气单元,以使排放到主体的侧面的气体只能够在侧面产生气泡。 0076 与图1A至图1D、图2、图3所示的散气装置相同,散气单元8以主体2的长度方向 为基准被缝合在两侧端部以使从设置在主体2的排气口6排放的气体只通。
34、过形成在散气单 元8的表面的气孔10进行排放。 0077 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能够组合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和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 装置来制作散气装置。在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的上面结合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的 形态,从而利用各自的优点而能够预防污泥被堆积的现象。 0078 说明具有所述构成的根据本发明的散气装置的作用则为如下。 0079 首先,在不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散气装置时,设置在散气装置的散气单元8以被覆 盖的状态沿着倾斜面16被放置于主体2。 0080 如图1A至图1D、图2、图3所示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散气装置,此时,在所述散气装 说 明 书CN 104003509 A 7/7页 10 置堆。
35、积污泥等沉淀物时,沉淀物沿着所述倾斜面16朝下方滑下而堆积在散气装置的倾斜 面16的下部。 0081 当使所述散气装置运行时,通过设置在主体2的壁面12的入气口4而朝主体2的 内部流入例如空气或氧气等外部的气体,并且气体沿着由挡板引导的通道进行流动,在内 部堆积有污泥时可去除污泥。 0082 然后,流入到所述主体2的内部的气体通过形成在主体2的倾斜面16,例如第一倾 斜面16及第二倾斜面16”的排气口6被排放到主体2的外部。 0083 然后,被排放到所述主体2的外部的气体通过连接设置在主体2的散气单元8的 气孔10被排放而形成细微气泡。 0084 此时,所述散气单元8由于通过主体2的排气口6被。
36、排放的气体而膨胀,因此,即 便污泥等沉淀物堆积在被膨胀的散气单元8的倾斜面,所述沉淀物也沿着倾斜面移动到下 部而掉落到与散气装置邻接的地面。 0085 而且,由于散气单元8倾斜成与底面的垂直方向呈预定角度,因此,相较于朝垂直 方向穿设气孔的现有散气装置,能够减低打开及关闭气孔时由于水中的污泥或浮游物质而 被堵住的现象。 0086 而且,如图4A、图4B、图4C、图5、图6A、图6B所示的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时, 也通过类似作用来产生气泡。 0087 当使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运行时,外部气体通过设置在主体2的壁面12的入 气口4流入到主体2的内部,并且气体沿着由挡板引导的通道进行流动,而在内。
37、部堆积有污 泥时可去除污泥。 0088 然后,流入到所述主体2的内部的气体通过形成在主体2的表面的排气口6被排 放到主体2的外部,而被排放到主体2的外部的气体通过缝合设置在主体2的散气单元8 的气孔10被排放而形成细微气泡。 0089 此时,通过形成在主体的侧面的排气口6在侧面产生气泡,并堆积在散气装置的 外部侧面,从而去除污泥或防止浮游的污泥被堆积。 0090 尤其,如图6B所示,将散气单元接合在主体的上板的侧面时,能够在侧面更有效 地产生气泡。 0091 散气装置的其他形态,如图7A、图7B所示,将薄膜或散气单元接合在底面来形成 流路,其与图4A、图4B、图4C、图5、图6A、图6B所示的。
38、截面为四边形的散气装置起相同的作 用。但是,此时,区别在于没有在侧面产生气泡的结构。 0092 当使图7A、图7B所示的散气装置运行时,外部的气体通过入气口4流入到由底面 14和散气单元8所形成的的空间的内部,并引导到将散气单元8接合在底面所形成的路径 而进行流动,而且,在底面堆积有污泥时,由于气体的流动可去除污泥。 0093 同时,气体通过接合设置在底面的散气单元8的气孔而被排放,从而形成细微气 泡。 0094 如上所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情 况下可实施为其他的具体形态。因此,应理解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在所有面上只是举例说明 而已并不限制本发明。并理解为本。
39、发明的范围应包含于权利要求范围的含义及范围,而且 从其等价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形态都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4003509 A 10 1/8页 11 图1A 图1B 图1C图1D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3509 A 11 2/8页 12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3509 A 12 3/8页 13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3509 A 13 4/8页 14 图4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3509 A 14 5/8页 15 图4B 图4C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3509 A 15 6/8页 16 图5 图6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3509 A 16 7/8页 17 图6B 图7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3509 A 17 8/8页 18 图7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3509 A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