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43327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4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01400.X

申请日:

2015.10.26

公开号:

CN105202810A

公开日:

2015.12.3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29/00申请日:20151026|||公开

IPC分类号:

F25B29/00; F25B30/06; F25B41/04

主分类号:

F25B29/00

申请人:

天津商业大学

发明人:

孙志利; 臧润清; 刘圣春; 郭江河

地址:

300134 天津市北辰区津霸公路东口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代理人:

仝林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本发明由水系统和冷媒系统构成,包括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二,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冷媒截止阀组,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二,电加热器一、二,单式空调机一、二,水泵一、二,第一、二保温水箱,流量计组和干燥过滤器等;操作相应的冷媒截止阀的开关状态实现模拟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制冷系统、空气源热泵、水冷式制冷系统、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源热泵、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阀门一(2)、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阀门二(6)、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冷媒截止阀组、单式空调机一(10)、电加热器一(11)、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水泵一(14)、流量计一(15)、第一保温水箱(16)、流量计二(17)、干燥过滤器(18)、电磁阀(19)、节流阀一(20)、节流阀二(21)、第二保温水箱(22)、水泵二(23)、流量计三(24)、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电加热器二(29)、单式空调机二(30)、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二(31);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均分别有1个冷媒进口①、1个冷媒出口②、1个水进口③和1个水出口④;
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出口③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进气口③,1号进口①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二(31)的排气口;2号进口②通过阀门2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3)的回油口即2号出口②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进气口③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口③;1号出口①与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的1号进口①相连接;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一(2)与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 的回油口即2号进口②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1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1号进口①;2号出口③接节流阀二(21)的进口;其1号进口①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1号出口①;2号进口③接节流阀一(20)的出口;
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1号进口①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4)的1号出口②;2号进口②通过阀门二(6)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2号出口②相连接;出口③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③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气口③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排气口③;1号出口①分别通过冷媒截止阀一(8)和冷媒截止阀二(9)与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相连接;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8与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回油口即2号进口②相连接;
所述冷媒截止阀一(8)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的出口接流量计二(17)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7)的出口接干燥过滤器(18)的进口;所述干燥过滤器(18)的出口接电磁阀(19)的进口;所述电磁阀(19)的出口接节流阀一(20)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一(20)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出口④接节流阀二(21)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二(21)的出口接冷媒截止阀四(27)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四(27)的出口接二氧化 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出口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进口①;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的冷媒进口①通过冷媒截止阀二(9)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1号出口①相连接;冷媒出口②接流量计二(17)的进口;冷却水进口③通过水泵一(14)与第一保温水箱(16)相连接;冷却水的出口④接流量计一(15)的进口;
所述第一保温水箱(16)的出水口与水泵一(14)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一(14)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一(15)的进水口;所述流量计一(15)的出水口与第一保温水箱(16)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的冷媒进口①通过冷媒截止阀三(26)与节流阀二(21)相连接;冷媒出口②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进水口③通过水泵二(23)与第二保温水箱(22)相连接;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三(24)的进口;
所述第二保温水箱(22)的出水口与水泵二(23)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二(13)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二(24)的进水口;所述流量计二(24)的出水口与第二保温水箱(22)的进水口相连接。

说明书

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背景技术
目前,高校使用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实验系统大多都是简单的热泵系统,其功能比较单一,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在无形中便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分散的、功能单一的试验台会占用较大的实验室面积;各高校急需将功能单一的热泵系统进行整合,以减小占地面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学校在实验方面的浪费,提升学校实验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可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具有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制冷系统、空气源热泵、水冷式制冷系统、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源热泵、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等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冷媒截止阀组,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电加热器一、电加热器二、单式空调机一、单式空调机二、水泵一、水泵二、第一保温水箱、第二保温水箱,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二、流量计组、干燥过滤器、节流阀一和节流阀二;
所述冷媒截止阀组包括4个冷媒截止阀,即冷媒截止阀一8、冷媒截止阀二9、冷媒截止阀三26和冷媒截止阀四27,所述冷媒截止阀的安装位置均在换热器的冷媒进口处;
所述冷媒截止阀组包括:冷媒截止阀一8、冷媒截止阀二9、冷媒截止阀 三26和冷媒截止阀四27;
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有1个出口③、1号进口①和2号进口②;
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有1个进口③、1号出口①和2号出口②;
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4有1号进口①、2号进口③、1号出口②和2号出口④;
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有1个出口③、1号进口①和2号进口②;
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有1个进口③、1号出口①和2号出口②;
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出口③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进气口③,1号进口①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二31的排气口;2号进口②通过阀门2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3的回油口即2号出口②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进气口③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口③;1号出口①与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的1号进口①相连接;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一2与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回油口即2号进口②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1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1号进口①;2号出口③接节流阀二21的进口;其1号进口①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1号出口①;2号进口③接节流阀一20的出口;
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1号进口①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4的1号出口②;2号进口②通过阀门二6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2号出口②相连接;出口③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③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气口③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排气口③;1号出口①分别通过冷媒截止阀一8和冷媒截止阀二9与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相连接;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8与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回油口即2号进口②相连接;
所述冷媒截止阀一8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的出口接流量计二17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7的出口接干燥过滤器18的进口;所述干燥过滤器18的出口接电磁阀19的进口;所述电磁阀19的出口接节流阀一20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一20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出口④接节流阀二21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二21的出口接冷媒截止阀四27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四27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所述二氧 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出口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进口①;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的冷媒进口①通过冷媒截止阀二9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1号出口①相连接;冷媒出口②接流量计二17的进口;冷却水进口③通过水泵一14与第一保温水箱16相连接;冷却水的出口④接流量计一15的进口;
所述第一保温水箱16的出水口与水泵一14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一14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一15的进水口;所述流量计一15的出水口与第一保温水箱16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的冷媒进口①通过冷媒截止阀三26与节流阀二21相连接;冷媒出口②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进水口③通过水泵二23与第二保温水箱22相连接;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三24的进口;所述第二保温水箱22的出水口与水泵二23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二13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二24的进水口;所述流量计二24的出水口与第二保温水箱22的进水口相连接。
其中单式空调机一10、电加热器一11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安装于同一保温空间内;单式空调机二30、电加热器二29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安装于另一个保温空间内。
通过控制冷媒截止阀组中冷媒截止阀的开关状态来进行不同实验状态之间的切换;通过控制单式空调机一10、单式空调机二30、电加热器一11和电加热器二29使所模拟库温保持恒定;依据系统实验目的的不同,通过控制单式空调机一10、单式空调机二30、电加热器一11、电加热器二29、第一保温水箱16和第二保温水箱22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用于实现模拟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形式的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系统、水冷式制冷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种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及其试验方法利用上述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泵热水器和制冷机组实验台在下 述系统之间进行切换,用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
1)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空气源热泵)系统:关闭冷媒截止阀二9和冷媒截止阀三26,开启冷媒截止阀一8和冷媒截止阀四27;
2)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制冷(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关闭冷媒截止阀一8和冷媒截止阀三26,开启冷媒截止阀二9和冷媒截止阀四27;
3)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冷水机组(水源热泵)系统:关闭冷媒截止阀二9和冷媒截止阀四27,开启冷媒截止阀一8和冷媒截止阀三26;
4)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冷水机组(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关闭冷媒截止阀一8和冷媒截止阀四27,开启冷媒截止阀二9和冷媒截止阀三26。
所述制冷、制热工况的切换主要通过控制单式空调机组和电加热器组对模拟库温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其相互切换。
在所述不同的系统中,阀门一2和阀门二6的选取依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进行区别化选取,阀门一2和阀门二6的开启或关闭分别依据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和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润滑油的多少进行操作。节流阀一20和节流阀二21在不同的系统中均处于开启的状态,其开启的大小视系统的循环性能进行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具有2个独立的水系统,能够实现不同形式的热泵、热水器和制冷机组系统。通过相应的冷媒截止阀的切换可实现模拟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跨临界的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水冷式制冷、风冷式冷水机组、水冷式冷水机组、空气源热泵、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水源热泵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等不同的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原理图;
图2是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空气源热泵)系统原理图;
图3是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制冷(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图;
图4是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冷水机组(水源热泵)系统图;
图5是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冷水机组(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阀门一2、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阀门二6、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冷媒截止阀组、单式空调机一10、电加热器一11、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水泵一14、流量计一15、第一保温水箱16、流量计二17、干燥过滤器18、电磁阀19、节流阀一20、节流阀二21、第二保温水箱22、水泵二23、流量计三24、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电加热器二29、单式空调机二30、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二31;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有1个出口③、1号进口①和2号进口②;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有1个进口③、1号出口①和2号出口②;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4有1号进口①、2号进口③、1号出口②和2号出口④;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有1个出口③、1号进口①和2号进口②;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有1个进口③、1号出口①和2号出口②;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均分别有1个冷媒进口①、1个冷媒出口②、1个水进口③和1个水出口④;
所述冷媒截止阀组包括冷媒截止阀一8、冷媒截止阀二9、冷媒截止阀三26和冷媒截止阀四27;其中:所述冷媒截止阀一8连接在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出口①和风冷式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的进口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二9连接在二氧化碳油分离器7的出口①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冷媒进口①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三26连接在节流阀二21出口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冷媒的进口①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四27连接在节流阀二21出口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冷媒的进口之间。
依据实验目的的不同,通过控制冷媒截止阀组中冷媒截止阀的开关状态及调节单式空调机一10、单式空调机二30、电加热器一11和电加热器二29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用于实现模拟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跨临界的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水冷式制冷、风冷式冷水机组、水冷式冷水机组、空气源热泵、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水源热泵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等不同的系统。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利用上述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实现在下述系统之间进行切换,用以模拟多种实验。
一、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空气源热泵)系统:如图2所示,关闭冷媒截止阀二9和冷媒截止阀三26,开启冷媒截止阀一8和冷媒截止阀四27。
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口③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进口③连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回油口即2号进口②通过阀门2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2号出口②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1号出口①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1号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1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1号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出口③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二6与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2号进口②相连接,1号出口①接冷媒截止阀一8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一8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的出口接流量计二17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7的出口接干燥过滤器18的进口;所述干燥过滤器18的出口接电磁阀19的进口;所述电磁阀19的出口接节流阀一20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一20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出口④接节流阀二21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二21的出口接冷媒截止阀四27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四27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出口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进口①;
所述阀门一2和阀门二6的选取和启闭视具体情况而定;
所述节流阀一20和节流阀二21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常开的状态, 其开度的大小应视系统运行时的循环性能就行调节;
所述循环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分别作为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形式的风冷制冷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
二、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制冷(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如图3所示,关闭冷媒截止阀一8和冷媒截止阀三26,开启冷媒截止阀二9和冷媒截止阀四27。
冷媒系统: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口③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进口③连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回油口即2号进口②通过阀门2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2号出口②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1号出口①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1号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1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1号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出口③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二6与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2号进口②相连接,1号出口①接冷媒截止阀二9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二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的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的出口②接流量计二17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7的出口接干燥过滤器18的进口;所述干燥过滤器18的出口接电磁阀19的进口;所述电磁阀19的出口接节流阀一20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一20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2号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2号出口④接冷媒截止阀四27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四27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出口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进口①;
水系统:所述第一保温水箱16的出水口与水泵一14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一14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一15的进水口;所述流量计一15的出水口与第一保温水箱16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阀门一2和阀门二6的选取和启闭视具体情况而定;
所述节流阀一20和节流阀二21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常开的状态,其开度的大小应视系统运行时的循环性能就行调节;
所述循环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分别作为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形式的水冷式制冷系统和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
三、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冷水机组(水源热泵)系统:如图4所示,关闭冷媒截止阀二9和冷媒截止阀四27,开启冷媒截止阀一8和冷媒截止阀三26。
冷媒系统: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口③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进口③连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回油口即2号进口②通过阀门2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2号出口②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1号出口①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1号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1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1号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出口③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二6与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2号进口②相连接,1号出口①接冷媒截止阀一8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一8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的出口接流量计二17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7的出口接干燥过滤器18的进口;所述干燥过滤器18的出口接电磁阀19的进口;所述电磁阀19的出口接节流阀一20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一20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2号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2号出口④接冷媒截止阀三26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三26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的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的出口②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出口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进口①;
水系统:所述第二保温水箱22的出水口与水泵二23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二13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二24的进水口;所述流量计二24的出水口与第二保温水箱22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阀门一2和阀门二6的选取和启闭视具体情况而定;
所述节流阀一20和节流阀二21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常开的状态,其开度的大小应视系统运行时的循环性能就行调节;
所述循环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分别作为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形式的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和水源热泵系统。
四、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冷水机组(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如图5所示,关闭冷媒截止阀一9和冷媒截止阀四27,开启冷媒截止阀二10和冷媒截止阀三26。
冷媒系统: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口③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进口③连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回油口即2号进口②通过阀门2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2号出口②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3的1号出口①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1号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1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1号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出口③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2号出口②通过阀门二6与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的2号进口②相连接,1号出口①接冷媒截止阀二9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二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的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的出口②接流量计二17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7的出口接干燥过滤器18的进口;所述干燥过滤器18的出口接电磁阀19的进口;所述电磁阀19的出口接节流阀一20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一20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2号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的2号出口④接冷媒截止阀三26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三26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的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的出口②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出口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进口①;
水系统:所述第一保温水箱16的出水口与水泵一14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一14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一15的进水口;所述流量计一15的出水口与第一保温水箱16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保温水箱22的出水口与水泵二23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二13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二24的进水口;所述流量计二24的出水口与第二保温水箱22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阀门一2和阀门二6的选取和启闭视具体情况而定;
所述节流阀一20和节流阀二21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常开的状态,其开度的大小应视系统运行时的循环性能就行调节;
所述循环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分别作为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形式的水冷式冷水机组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
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中的冷媒在系统中循环的简述:
在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或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中产生的压力为P0低压蒸汽,经过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后首先被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吸入并压缩到中间压力Pm,然后进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俗称节能器)4,与一级节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合,使混合后的气体的温度等于对应压力下的气体的饱和温度tm,混合后的气体进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进一步压缩到冷凝压力Pk,然后进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或是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中进行冷却、冷凝。由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2或是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3出来的液体经过节流阀一20的节流到中间压力Pm后,进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4(俗称节能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和从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排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俗称节能器)4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合后进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5,;分离出来的液体经节流阀二21的二级节流节流到蒸发压力P0后,进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或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中蒸发,制取冷量,蒸发出来的低压蒸气被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吸入。循环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进行。

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本发明由水系统和冷媒系统构成,包括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一、二,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冷媒截止阀组,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二,电加热器一、二,单式空调机一、二,水泵一、二,第一、二保温水箱,流量计组和干燥过滤器等;操作相应的冷媒截止阀的开关状态实现模拟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