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4433164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9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889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8 C N 1 0 4 0 8 8 9 1 3 A (21)申请号 201410259440.9 (22)申请日 2014.06.11 F16C 43/00(2006.01) (71)申请人江门机械设备(轴承)有限公司 地址 529030 广东省江门市港口二路91号 (72)发明人刘慎豪 陈薇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张萍 (54) 发明名称 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 备,包括模架,所述模架的上端设置。

2、有竖向气缸, 竖向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套,所述主轴套的 下方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压环;所述压环中套置有 可在压环中纵向移动的芯轴,芯轴的顶端形成有 伸入主轴套中、并且搭接于压环顶端面的限位凸 环,所述主轴套的轴孔中设置有压簧,压簧的下端 与所述芯轴抵接,芯轴的底端连接有锥度轴,所述 锥度轴的外径与所述压环内径相适配;还包括有 横向动作的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第二气缸的输 出端设置有用于放置O型圈的指瓣环,指瓣环上 形成有与O型圈同轴设置、用于让位锥度轴的让 位中心孔,第三气缸用于推动轴承送料至锥度轴 正下方,实现了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88913 A CN 104088913 A 1/1页 2 1.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架(1),所述模架(1)的上端 设置有竖向气缸(2),竖向气缸(2)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套(3),所述主轴套(3)的下方安装 有同轴设置的压环(4);所述压环(4)中套置有可在压环(4)中纵向移动的芯轴(5),芯轴 (5)的顶端形成有伸入主轴套(3)中、并且搭接于压环(4)顶端面的限位凸环(51),所述主 轴套(3)的轴孔中设置有压簧(6),压簧(6)的。

4、下端与所述芯轴(5)抵接,芯轴(5)的底端连 接有锥度轴(7),所述锥度轴(7)的外径与所述压环(4)内径相适配;还包括有横向动作的 第二气缸(8)和第三气缸(9),所述第二气缸(8)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放置O型圈的指瓣环 (10),指瓣环(10)上形成有与O型圈同轴设置、用于让位锥度轴(7)的让位中心孔(101), 所述第三气缸(9)用于推动轴承送料至锥度轴(3)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度轴 (7)通过中心轴(11)连接安装在所述芯轴(5)上,所述中心轴(11)贯穿芯轴(5)的顶端后 形成有限位环(111),所述中心轴(11)上套置有第。

5、二压簧(12),所述第二压簧(12)的两端 分别与芯轴(5)和锥度轴(7)抵接,锥度轴(7)随同中心轴(11)可相对芯轴(5)纵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度轴 (7)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圆柱(71),所述定位圆柱(71)的径向尺寸与轴承中心孔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气 缸(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滑板(15),所述滑板(15)上连接有导柱(16),所述导柱(16)伸入 到模架(1)上的导套(17)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瓣环 (10)。

6、包括底板(102),所述底板(102)上形成有凹台(103),在凹台(103)中设置有环形排 列的指瓣(104),所述指瓣(104)与凹台(103)的侧壁间设置有弹簧(105),弹簧(105)邻近 凹台(103)侧壁的端部抵接有钢球(106),所述指瓣(104)的两侧设置有沉台(107),沉台 (107)上压接有与所述底板(102)连接的固定螺栓(108)。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88913 A 1/3页 3 一种轴承 O 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考虑到防止蠕动等功能的需要,在某些场合,轴承的外圈上需要加装O型。

7、圈,而目 前轴承外圈上O型圈的加装都是依靠人手工操作来完成的,通过人手工将O型圈套置在轴 承上,这种人手工操作的方法其生产效率低下,产量大约为20002500套/人,并且工人容 易产生疲劳,人工成本高,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其 实现了轴承外圈上O型圈的自动加装,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包括模架,所述模架的上端设置有竖向气缸,竖向气 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套,所述主轴套的下方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压环;所述压环中套置有 可在压环中。

8、纵向移动的芯轴,芯轴的顶端形成有伸入主轴套中、并且搭接于压环顶端面的 限位凸环,所述主轴套的轴孔中设置有压簧,压簧的下端与所述芯轴抵接,芯轴的底端连接 有锥度轴,所述锥度轴的外径与所述压环内径相适配;还包括有横向动作的第二气缸和第 三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放置O型圈的指瓣环,指瓣环上形成有与O型圈 同轴设置、用于让位锥度轴的让位中心孔,所述第三气缸用于推动轴承送料至锥度轴正下 方。 000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锥度轴通过中心轴连接安装在所述芯轴上,所述 中心轴贯穿芯轴的顶端后形成有限位环,所述中心轴上套置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 两端分别与芯轴和锥度轴抵接,锥度轴随同。

9、中心轴可相对芯轴纵向移动。 0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度轴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圆柱,所述定位 圆柱的径向尺寸与轴承中心孔相适配。 0007 进一步,所述竖向气缸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 伸入到模架上的导套中。 0008 进一步,所述指瓣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形成有凹台,在凹台中设置有环形排列 的指瓣,所述指瓣与凹台的侧壁间设置有弹簧,弹簧邻近凹台侧壁的端部抵接有钢球,所述 指瓣的两侧设置有沉台,沉台上压接有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固定螺栓。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首先第二气缸动作将带有O型圈 的指瓣环推送至锥度轴正下方,然后竖向。

10、气缸动作推动锥度轴下移,锥度轴在穿过O型圈 时,O型圈被撑大并跟随锥度轴一同上移,锥度轴上移复位后,第二气缸动作使得指瓣环离 开锥度轴正下方,然后竖向气缸动作使得锥度轴下移至与位于锥度轴正下方的轴承抵接, 竖向气缸的输出轴继续下移,使得主轴套克服压簧的弹力并带动压环下移,下移的压环将 说 明 书CN 104088913 A 2/3页 4 锥度轴上的O型圈推至轴承外圈上的环槽中,最后竖向气缸带动锥度轴复位,当需要进行 下一轮加装时,第二气缸将带有O型圈的指瓣环推送至锥度轴正下方位置,重复上述步骤 即可,轻松实现了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摈弃了传统技术中通过人手操作的方式,大大的 提高了生产效率,产。

11、量可达6000套/台,并且一人可操作23台本发明所述设备,生产效率 远高于人手操作,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紧 凑,操作方便,实施简单。 附图说明 0010 图1-1是本发明在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在抓捕O型圈工序时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在竖向气缸复位时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在O型圈压入轴承环槽工序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恢复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12-5是分别对应图1-11-5工序时指瓣环与轴承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隐藏掉模架等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中指瓣环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 参照图1-1图4,本发明的一种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设备,包括模架1,所述模 架1的上端设置有竖向气缸2,竖向气缸2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套3,所述主轴套3的下方 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压环4,主轴套3和压环4之间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压环4中套置 有可在压环4中纵向移动的芯轴5,芯轴5的顶端形成有伸入主轴套3中、并且搭接于压环 4顶端面的限位凸环51,限位凸环51用于避免芯轴5从压环4中脱落,所述主轴套3的轴 孔中设置有压簧6,压簧6的下端与所述芯轴5抵接,当芯轴5受到较大的轴向力时,压簧6 受压收缩,芯轴5的底端连接有锥度轴7,所述锥度轴7。

13、的外径与所述压环4内径相适配,即 锥度轴7上圆柱部分的外径与压环4的内径相适配,使得压环4能够将锥度轴7上的O型 圈13推落;还包括有横向动作的第二气缸8和第三气缸9,所述第二气缸8的输出端设置 有用于放置O型圈13的指瓣环10,指瓣环10上形成有与O型圈同轴设置、用于让位锥度轴 7的让位中心孔101,所述第三气缸9用于推动轴承14送料至锥度轴3正下方。 0013 优选的,所述锥度轴7通过中心轴11连接安装在所述芯轴5上,所述中心轴11贯 穿芯轴5的顶端后形成有限位环111,限位坏111用于避免中心轴11从芯轴5上滑落出,所 述中心轴11上套置有第二压簧12,所述第二压簧12的两端分别与芯轴5。

14、和锥度轴7抵接, 锥度轴7随同中心轴11可相对芯轴5纵向移动,这种结构使得当锥度轴7受到轴向力时, 第二压簧12受力收缩,对锥度轴7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并且第二压簧12配合压簧6的共 同作用,缓冲效果更好。 0014 优选的,所述锥度轴7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圆柱71,所述定位圆柱71的径向尺寸与 轴承14的中心孔相适配,定位圆柱71的设置,使得锥度轴7下移时,定位圆柱71能够插入 到轴承14的中心孔中定位,更好的方便压环4向下运动把O型圈13挤压至轴承14外圈上 说 明 书CN 104088913 A 3/3页 5 的环槽内,设备动作精度更高。 0015 优选的,所述竖向气缸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滑板。

15、15,所述滑板15上连接有导柱 16,所述导柱16伸入到模架1上的导套17中,以使得主轴套3、压环4以及锥度轴7上下移 动时更平稳可靠,具有更高的精度。 0016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4,优选的,所述指瓣环10包括底板102,所述底板102 上形成有凹台103,在凹台103中设置有环形排列的指瓣104,所述指瓣104与凹台103的 侧壁间设置有弹簧105,弹簧105邻近凹台103侧壁的端部抵接有钢球106,所述指瓣104 的两侧设置有沉台107,沉台107上压接有与所述底板102连接的固定螺栓108,指瓣环10 的上述结构使得放置O型圈13的凹位109在弹簧105的作用下是变动的,有利于锥。

16、度轴7 在穿过O型圈13时,O型圈13被撑大而牢固的套置在锥度轴7上。 001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1-1和2-1所示,设备各部件处于初始状态;第二 步,抓捕O型圈工序,参见图1-2和2-2所示,第二气缸8动作将带有O型圈13的指瓣环10 推送至锥度轴7正下方,然后竖向气缸2动作推动锥度轴7下移,锥度轴7在穿过O型圈13 时,O型圈13被撑大而牢固的套置在锥度轴7上;第三步,复位,参照图1-3和2-3,竖向气 缸2和第二气缸8复位,O型圈13跟随锥度轴7一同上移,第二气缸8复位后,可以在指瓣 环10上通过手动或机动的方式放置新的O型圈;第四步,O型圈压入轴承14的环槽工序, 竖向气缸。

17、2推动锥度轴7向下移动至锥度轴7与轴承14抵接,此时竖向气缸2继续施力, 使得压簧6的弹力被克服,主轴套3和压环4相对芯轴5向下移动,使得压簧4推动锥度轴 7上的O型圈13滑落至轴承14上,并最终落入轴承14外围的环槽中,实现O型圈在轴承上 的加装;第五步,恢复初始位置工序,竖向气缸2恢复至初始位置,同时第三气缸9动作将加 装有O型圈的轴承推离锥度轴7的正下方,同时待加装O型圈的轴承被推至锥度轴7的正 下方位置。当需要下一步加装时,重复上述步骤。 0018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轻松实现了轴承O型圈的自动加装,摈弃了传统技术中 通过人手操作的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产量可达6000套/台,。

18、并且一人可操作23 台本发明所述设备,生产效率远高于人手操作,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 成本,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紧凑,操作方便,实施简单。 0019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 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4088913 A 1/4页 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88913 A 2/4页 7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88913 A 3/4页 8 图2-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88913 A 4/4页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88913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