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包覆模制部件的螺线管.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429340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8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有包覆模制部件的螺线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带有包覆模制部件的螺线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带有包覆模制部件的螺线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有包覆模制部件的螺线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有包覆模制部件的螺线管.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5940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30 C N 1 0 3 9 5 9 4 0 6 A (21)申请号 201280053705.9 (22)申请日 2012.10.25 61/554,192 2011.11.01 US H01F 7/127(2006.01) H01F 7/128(2006.01) H01F 7/16(2006.01) (71)申请人诺格伦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德国阿尔彭 申请人诺冠GT开发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V.尼拉 G.尤伊塞特 J.M.莫里斯 (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 司 72001 代理人董均。

2、华 傅永霄 (54) 发明名称 带有包覆模制部件的螺线管 (57) 摘要 提供一种螺线管(30)。螺线管(30)包括磁芯 (304)螺线管(30)还包括与磁芯(304)基本同轴 定位的极靴(305)。提供围绕磁芯(304)的至少一 部分和极靴(305)的至少一部分包覆模制的包覆 模制部件(303)。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4.30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2/004459 2012.10.25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64226 EN 2013.05.10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

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9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9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59406 A CN 103959406 A 1/1页 2 1.一种螺线管(30),包括: 磁芯(304); 与磁芯(304)基本同轴定位的极靴(305);以及 围绕磁芯(304)的至少一部分和极靴(305)的至少一部分包覆模制的包覆模制部件 (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30),还包括在磁芯(304)和极靴(305)中的一个或 两者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凹槽(410,411),用于接收所述包覆模制部件(303)的一部分。 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30),还包括位于磁芯(304)和极靴(305)之间的接 口处的间隔环(5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线管(30),其中,所述包覆模制部件(303)围绕间隔环 (510)包覆模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30),还包括能在极靴(305)内在第一位置和至少第 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电枢(3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线管(30),其中,在第二位置,所述可移动电枢(306)延伸 到磁芯(304)的至少一部分(313)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线管(30),还包括在可移动电枢(306)中形成的一个或多 个凹槽(311),用于在可移动电枢(。

5、306)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传送流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30),还包括从磁芯(304)延伸的间隔器(3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30),其中,所述包覆模制部件(303)包括线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30),还包括围绕所述包覆模制部件(303)的至少一 部分定位的线轴(703)。 11.一种方法,包括: 将磁芯与极靴基本同轴对齐;以及 围绕磁芯的至少一部分和极靴的至少一部分包覆模制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齐步骤包括:将对中销插入穿过磁芯的至少 一部分和极靴的至少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包覆。

6、模制步骤之后移开对中销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包覆模制该部件之前在磁芯和极靴之间 的接口处定位间隔环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包覆模制部件包括线轴。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围绕所述包覆模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定位 线轴的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围绕线轴多次卷绕线的步 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阀的阀壳体内定位磁芯、极靴、包覆模制 线轴和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可移动电枢插入到极靴的至少一部分中 的步骤,以选择性地打开阀的第一流体端口。

7、和第二流体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路径。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59406 A 1/7页 3 带有包覆模制部件的螺线管 技术领域 0001 下述实施例涉及螺线管,且更具体地涉及带有包覆模制(over-molded)部件的螺 线管。 背景技术 0002 流体控制阀在宽范围的各种应用中使用,以控制流体流量。被控制的流体可包括 气体、液体或其组合。在一些情况下,流体还可以包括悬浮颗粒。虽然流体控制阀在用于打 开和关闭通过阀的流体连通路径的具体配置方面大大地不同,但是使用螺线管执行一种具 体类型的阀致动。在螺线管致动的阀中,电流施加到电磁线圈,线圈通常围绕磁芯定位。线 圈总体上包括围绕塑料线轴卷绕。

8、许多次的线,从而得到多个所谓的匝。激励的螺线管产生 磁场。该场的磁通量的强度与匝数以及提供给线的电流成比例。 0003 如本领域熟知的,由激励线圈产生的磁通量通过磁芯和磁极靴成形和引导。在一 些螺线管阀中,极靴还可以用作可移动电枢的物理引导件。由于磁芯和极靴引导磁通量,部 件的合适定位导致可移动电枢的磁通量的最有效施加。理想地,磁芯和极靴将以完全同轴/ 同心对齐的方式定位。如本文所使用的,同轴和同心可互换地使用,且旨在表示所提到的部 件共用共同轴线或中心线。虽然由于制造公差“完全”同心可能不实际,但是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容易理解,磁芯和极靴定位越同心,磁通量可以越有效地施加到可移动电枢。此外,。

9、 在极靴用作可移动电枢的引导管的情况下,改进同心性可以改进可移动电枢相对于磁芯的 移动方向。 0004 螺线管的效率可以通过减少在可移动电枢和极靴之间形成的气隙进一步改进。在 极靴用作可移动电枢的引导管的情况下,气隙可以通过改进极靴和磁芯之间的同心性而减 少。一个理由是,随着极靴和磁芯之间的同心性改进,可移动电枢和磁芯的接收可移动电枢 的一部分的那部分之间的许可公差可减少,即,不需要更大的间隙来考虑偏离同轴对齐的 差异。 0005 在一些螺线管中,可移动电枢的一部分接收在磁芯中形成的凹部内。螺线管的效 率可以通过减少在可移动电枢和凹部的壁之间形成的气隙进一步改进。此外,螺线管的效 率可以通过改。

10、变凹部的外壁以调节在螺线管被致动时所经历的磁力对比位移曲线而进一 步改进。 0006 此外,通常期望减少制造阀所需的部件数量。部件的一个可能减少是在防止由阀 控制的流体到达电磁线圈所需的密封件中。 0007 由于前述效率问题,已经存在许多现有技术尝试来增加同心性、减少气隙和减少 所需密封件数量。 0008 图1是现有技术螺线管阀10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现有技术螺线管阀10在美国 专利申请公开2009/0134348中更详细地显示和描述。现有技术螺线管阀10包括围绕塑料 线轴2卷绕以形成电磁线圈的线1。现有技术螺线管阀10还包括固定磁芯3和极靴4。磁 芯3和极靴4插入到线轴2中且借助于分别在芯3。

11、和极靴4上形成的多个齿5和6保持到 说 明 书CN 103959406 A 2/7页 4 位。齿5,6在插入时使塑料线轴2部分地变形,且防止芯3和极靴4容易地拆卸。 0009 虽然现有技术螺线管阀10不需要O形环来形成极靴4和线轴2之间的不透流体 密封,但是现有技术螺线管阀10经受磁芯3和极靴4(和因而可移动电枢(未示出)之间 的同心性的丧失。这通过磁芯3的纵轴线X-X从极靴4的纵轴线Y-Y偏移来示出。无意的 偏移的一个原因在于,芯3和极靴4被推动到线轴2中。纵轴线X-X和纵轴线Y-Y之间的 甚至小的差异可以减少被对齐以作用于可移动电枢上的磁通量。由于较低数量的磁通量以 电枢移动方向作用于可移。

12、动电枢上,未对齐的磁通量降低了阀的效率。此外,由于磁通量 的部分可能将可移动电枢相对于电枢移动以一定角度拉动,在可移动电枢在极靴4内移动 时,摩擦力可增加。 0010 此外,由于磁芯3和极靴4之间的同心性受损,在磁芯3中必须形成更大面积以容 纳可移动电枢或者必须使用较小电枢以避免可移动电枢撞击磁芯3。任一情况都导致比期 望更大的气隙。 0011 图2示出了另一现有技术阀20的横截面图。现有技术阀20包括壳体21、围绕线 轴23卷绕以形成电磁线圈的线22、磁芯24、极靴25和可移动电枢26。现有技术阀20通过 消除使用齿或其它夹持构件将芯24和极靴25推动到线轴23中的需要而在现有技术阀10 上。

13、改进。相反,现有技术阀20使用焊接接头27将磁芯24和极靴25结合。线轴23然后放 置在包覆模制部件上。 0012 虽然焊接接头27可以改进磁芯24和极靴25之间的同心性,但是焊接操作可能是 昂贵和耗时的。此外,为了在可移动电枢26和极靴25之间提供适当小的气隙,焊接接头可 能需要被磨削,以提供平滑表面,从而进一步增加组件的时间和成本。 0013 因而,本领域需要带有改进同心性、气隙和强度的改进螺线管。螺线管可结合到 阀、电磁体等中。下述实施例提供这些和其它改进且实现本领域的进步。下述实施例提供 带有包覆模制部件的螺线管,用于将磁芯和极靴保持到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覆模制部件 包括线轴。包覆模。

14、制部件能够具有增加的制造公差,其例如最小化可移动电枢和极靴之间 的气隙。 发明内容 0014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螺线管。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螺线管包括磁芯。所述 螺线管还包括与磁芯基本同轴定位的极靴。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螺线管还包括围绕磁芯 的至少一部分和极靴的至少一部分包覆模制的包覆模制部件。 0015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磁芯与极靴基本同轴对齐。根 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围绕磁芯的至少一部分和极靴的至少一部分包覆模制部 件。 0016 各方面 根据一方面,一种螺线管,包括: 磁芯; 与磁芯基本同轴定位的极靴;以及 围绕磁芯的至少一部分和极靴的至少一部。

15、分包覆模制的包覆模制部件。 0017 优选地,所述螺线管还包括在磁芯和极靴中的一个或两者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凹 说 明 书CN 103959406 A 3/7页 5 槽,用于接收所述包覆模制部件的一部分。 0018 优选地,所述螺线管还包括位于磁芯和极靴之间的接口处的间隔环。 0019 优选地,所述包覆模制部件围绕间隔环包覆模制。 0020 优选地,所述螺线管还包括能在极靴内在第一位置和至少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可 移动电枢。 0021 优选地,在第二位置,所述可移动电枢延伸到磁芯的至少一部分中。 0022 优选地,所述螺线管还包括在可移动电枢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凹槽,用于在可移 动电枢的第一端部和第。

16、二端部之间传送流体。 0023 优选地,所述螺线管还包括从磁芯延伸的间隔器。 0024 优选地,所述包覆模制部件包括线轴。 0025 优选地,所述螺线管还包括围绕所述包覆模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定位的线轴。 0026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方法,包括: 将磁芯与极靴基本同轴对齐;以及 围绕磁芯的至少一部分和极靴的至少一部分包覆模制部件。 0027 优选地,对齐步骤包括:将对中销插入穿过磁芯的至少一部分和极靴的至少一部 分。 0028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包覆模制步骤之后移开对中销的步骤。 0029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包覆模制该部件之前在磁芯和极靴之间的接口处定 位间隔环的步骤。 0030。

17、 优选地,所述包覆模制部件包括线轴。 0031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围绕所述包覆模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定位线轴的步骤。 0032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围绕线轴多次卷绕线的步骤。 0033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阀的阀壳体内定位磁芯、极靴、包覆模制线轴和线。 0034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可移动电枢插入到极靴的至少一部分中的步骤,以选 择性地打开阀的第一流体端口和第二流体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路径。 附图说明 0035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螺线管阀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 0036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螺线管阀的横截面图。 0037 图3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螺线管阀的横截面图。 0038 图。

18、3b示出了现有技术螺线管阀的横截面图。 0039 图4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过对中销保持在一起的磁芯和极靴。 0040 图4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已经围绕部件包覆模制线轴之后的磁芯、极靴和对中 销。 0041 图4c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已经移开对中销之后的磁芯、极靴和包覆模制线轴。 0042 图5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螺线管阀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 0043 图6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螺线管阀的横截面图。 0044 图7示出了磁芯、极靴和包覆模制部件的横截面图,线轴围绕包覆模制部件定位。 说 明 书CN 103959406 A 4/7页 6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图3a7和以下说明描述了具体示。

19、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使用螺 线管阀的实施例的最佳模式。为了教导发明性原理,一些常规方面被简化或省去。本领域 技术人员将理解落入本说明的范围内的这些示例的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下述特 征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螺线管阀的多个变化。因而,下述实施例并不限于下述的具 体示例,而仅仅由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限定。 0046 图3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包括螺线管30的螺线管阀300的横截面图。虽然螺线 管30包括阀300的一部分,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螺线管30可以容易地结合到其它装置中。 例如,螺线管30可以用作电磁体以致动工件或类似物。因而,虽然经常提到阀以有助于读 者理解,但是如下的说明和。

20、权利要求绝不应当限于阀。阀300包括封装螺线管30的壳体 301。螺线管30包括围绕包覆模制部件303(在图3a中是线轴303的形式)卷绕以形成电 磁线圈的线302、磁芯304、极靴305和可移动电枢306。根据所示实施例,可移动电枢306 可以通过偏压构件307以第一方向偏压。第一方向可以朝向阀座308或远离阀座308,即常 闭阀或常开阀。可以理解,在组装时,可移动电枢306可以选择性地打开第一流体端口309 和第二流体端口310之间的流体连通路径。 0047 根据一个实施例,电流可以供应给线302以致动阀300。一旦作用于可移动电枢 306上的磁通量超过偏压构件307的偏压力(连同任何流体。

21、力一起或没有任何流体力),可 移动电枢306将被致动。 0048 一旦可移动电枢306移动离开阀座308,流体可以在第一流体端口309和第二流体 端口310之间流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移动电枢306可包括大约平行于可移动电枢306的 纵轴线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凹槽311。所述一个或多个凹槽311可以提供至可移动电枢306 与阀座308相对的端部的流体路径,以便提供压力平衡电枢。因而,流体压力可以作用于可 移动电枢306的两个端部上,以至少部分地平衡作用于可移动电枢306上的流体力。为了 允许流体自由地到达可移动电枢306的端部,可以提供间隔器312。间隔器312可以例如联 接到磁芯304。在其它实。

22、施例中,间隔器312可包括磁芯304的一部分。根据又一个实施 例,间隔器312可以联接到可移动电枢306。根据一个实施例,间隔器312可以由非磁性材 料形成,以避免在从线圈去除电能之后可移动电枢306的磁性粘附。 0049 如上所述,当磁场相对于可移动电枢306的纵轴线和因而可移动电枢306的移动 合适地对齐时,施加在可移动电枢306上的磁力将最大化。 0050 根据一个实施例中,极靴305用作可移动电枢306的引导件,可移动电枢306在 极靴305内滑动。因而,为了合适地对齐作用于可移动电枢306上的磁力,磁芯304和极 靴305之间的同心性应当最大化。如上所述,虽然某些制造公差可能不允许磁。

23、芯304和极 靴305的完全同心对齐,但是在接近完全同心对齐时,可以改进作用于可移动电枢306上的 磁力。如图所示,磁芯304和极靴305总体上成形为管。因而,为了保持两个部件之间的同 心性,两个部件的径向中心应当沿相同纵轴线(在该情况下,阀300的纵轴线X-X)合适地对 齐。如图所示,阀300在阀10上改进,因为磁芯304和极靴305沿阀300的纵轴线X-X同 轴对齐。当磁芯304和极靴305同轴对齐时,对于给定电流和线圈匝数,作用于可移动电枢 306上的磁力可以最大化。 0051 作为示例,在磁芯304和极靴305同轴对齐的情况下,可移动电枢306和极靴305 说 明 书CN 103959。

24、406 A 5/7页 7 之间的气隙可以最小化。例如,示出了极靴305和可移动电枢306之间的气隙d 1 。 在一个 测试实施例中,实现大约0.025 mm的气隙。然而,这绝不应当限制该实施例的范围。在同 轴对齐部件的情况下,除了极靴305和可移动电枢306之间的减小气隙d 1 之外,可以实现 可移动电枢306和磁芯304中的凹部313之间的减小气隙d 2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隙d 2 可 以与气隙d 1 大约相同或可以不同。由于引导可移动电枢306的极靴305和磁芯304的同 轴对齐,可在可移动电枢306和磁芯304中的凹部313之间实现相对小和一致的气隙。这 与图3b所示的现有技术螺线管6。

25、0不同。 0052 图3b示出了现有技术螺线管60的横截面图。螺线管60包括壳体61、围绕线轴 63卷绕以形成电磁线圈的线62、磁芯64、极靴65和可移动电枢66。如图所示,不同于包括 同轴对齐磁芯和极靴(导致可移动电枢也同轴对齐)的螺线管30,磁芯64和极靴65不同轴 对齐。磁芯64包括纵轴线W-W,显示为从极靴65的纵轴线Z-Z稍微偏移。可移动电枢66 和极靴65之间的气隙可仍包括间隙d 1 ,可能与图3a所示的实施例的间隙d 1 相同。然而, 可移动电枢66和极靴65之间的气隙不一致。由于偏移的纵轴线W-W和Z-Z,螺线管60的 第一侧可包括气隙d 2 。然而,螺线管60的第二侧可包括气。

26、隙d 2 +x。增加的气隙d 2 +x是由 于偏移的纵轴线。因而,螺线管60不能精确控制。虽然由于小气隙螺线管30可能能够实 现比例控制,但是螺线管60的比例控制难很多。换句话说,虽然根据电枢行程而变的施加 到可移动电枢306上的力的准确控制在小气隙d 1 和d 2 的情况下是可能的,但是根据电枢行 程而变的施加到可移动电枢66上的力的准确控制在较大气隙d 2 +x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0053 根据一个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围绕磁芯304和极靴305包覆模制部件 303,改进同心性。在下述的一些实施例中,包覆模制部件包括线轴303。然而,在其它实施 例中,包覆模制部件可包括套筒,独立线。

27、轴703围绕包覆模制部件303的至少一部分定位 (参见图7)。图4a4c图示了过程的简化型式。 0054 图4a示出了对中销400插入到极靴305以及磁芯304的一部分中。对中销400可 包括一个或多个对齐突片401,其可以与磁芯304、极靴305或两者的一部分接合。对中销 400可以临时接合磁芯304和极靴305,以将其纵轴线沿共同轴线对齐。换句话说,对中销 400可以确保磁芯304和极靴305同轴对齐。对中销400可以通过简单地插入到磁芯304 和极靴305的一部分中而接合所述部件。可选地,对中销400可以以卡扣配合型设置接合 所述部件。接合的具体类型不重要,只要对中销400能够将磁芯30。

28、4和极靴305的纵轴线 对齐即可。 0055 虽然对中销400显示为仅仅延伸通过磁芯304的一部分,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对 中销400可以完全延伸通过磁芯304。磁芯304可因而包括延伸通过磁芯304的长度的至 少一部分的小孔,以容纳对中销400的一部分。在优选实施例中,附图所示的对中销400的 整个直径将不延伸通过磁芯304,因为磁芯304因而将需要大开放空间。该开放空间将降低 磁芯304的有效性。相反,可以提供对中销400的具有较小直径的部分。 0056 在磁芯304和极靴305通过对中销400适当对齐的情况下,三个部件可以插入到 合适模具(未示出)中且线圈线轴303可以围绕三个部件的至少。

29、一部分包覆模制。包覆模制 操作可以通过例如喷射模制进行。为了说明简便,省去与模制过程有关的具体细节。包覆 模制是在各个行业使用的熟知技术。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合适的模制过程 和模制机器。 说 明 书CN 103959406 A 6/7页 8 0057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为了适应包覆模制过程,磁芯304和极靴305将需 要具有比用于形成线轴303的塑料更高的熔点。这通常不是问题,因为用于形成磁芯304 和极靴305的金属通常具有比塑料线轴303更高的熔点。因而,喷射塑料将通常在包覆模 制过程期间不熔融磁芯304和极靴305。 0058 围绕磁芯304和极靴305包覆模制线轴。

30、303提供多个优点。包覆模制导致基底材 料(磁芯304和极靴305)和包覆模制材料(线轴303)之间的分子附着。因而,一旦线轴303 冷却并固化,磁芯304和极靴305通过线轴303保持在其合适同轴位置。此外,分子附着导 致磁芯和线轴303之间以及极靴305和线轴303之间的基本不透流体的密封。有利地,在 这些部件之间可以省去O形环密封件。 0059 图4b示出了已经从模具(未示出)移开之后的线轴303、磁芯304、极靴305和对 中销400。可以看出,线轴303围绕磁芯304和极靴305的至少一部分包覆模制。磁芯304 和极靴305中的每个的一部分轴向延伸超出线轴303。根据一个实施例,磁芯。

31、304可包括在 外表面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凹槽410。类似地,极靴305可包括在外表面上形成的一个或多 个凹槽411。此外,在磁芯304和极靴305之间形成空间412。如图4b所示,凹槽410,411 以及空间412提供被喷射以形成线轴303的塑料流入的区域,以提供机械互锁接合,这可以 有助于将所述部件保持到位的分子附着。 0060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旦包覆模制线轴303冷却,对中销400就可以移开,如图4c所 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线的线圈302可以围绕线轴303卷绕,且这三个部件然后可以定位在 壳体301内。在图3中可以看出,可移动电枢306可以占据之前由对中销400占据的空间。 0061 可。

32、以理解,包覆模制线轴303可以改进磁芯304和极靴305之间的同心性,因为线 轴303在磁芯304和极靴305与对中销400基本同轴对齐时模制。根据一个实施例,对中销 400能够将磁芯304和极靴305对齐在期望位置的1/100 mm内。这种精度在现有技术中以 低成本当前不可获得。此外,包覆模制线轴303可以减少可移动电枢306和极靴305之间 的所需气隙。这是因为极靴305不像现有技术那样物理变形,其中,极靴被物理地推动到线 轴中。因而,需要较少空间来适应潜在偏移的对齐。增加的对齐还允许可移动电枢306和 磁芯304之间的减小气隙,如上所述。减小气隙可以贯穿可移动电枢306的位移范围内改 进。

33、对提供给可移动电枢306的磁力的控制,因为可移动电枢306部分地接收在凹部313中。 提供给可移动电枢306的力可以通过改变凹部313的壁420的形状来进一步调节。例如, 虽然壁420显示为朝向端部渐缩,但是其它配置可提供不同响应。因而,所示具体配置不应 当限制说明和权利要求的范围。 0062 图5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线轴303、磁芯304和极靴305。在图5所示的实 施例中,附加地提供间隔环510。在包覆模制过程期间,间隔环510可以定位在磁芯304和 极靴305之间的接口处。根据一个实施例,间隔环510可以辅助对中销400对齐磁芯304 和极靴305。根据一个实施例,间隔环510还可以。

34、防止在模制过程期间用于形成线轴303的 喷射塑料进入极靴305的内部空间。如图4a4c所示,存在喷射线轴303可能进入磁芯 304和极靴305之间的小空间412,这可导致一旦移开对中销400塑料剩留在极靴305内。 然而,在间隔环510到位的情况下,基本上防止喷射塑料进入极靴305内部。 0063 图6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螺线管30的横截面图。虽然先前实施例示出了 磁芯304包括凹部313以接收可移动电枢306的一部分,但是图6所示的实施例不包括凹 说 明 书CN 103959406 A 7/7页 9 部313。相反,在使用期间,可移动电枢306可以简单地邻靠磁芯304的端部。应当理解的 。

35、是,由于包覆模制线轴303,仍可实现部件的同心性。然而,没有凹部313,与先前所述实施 例相比,可降低可移动电枢的比例控制。 0064 图7示出了已经从模具(未示出)移开之后的包覆模制部件303、磁芯304、极靴 305、对中销400和独立线轴703的横截面图。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包覆模制部件303 是套筒形状,没有保持线的凸缘。因而,虽然包覆模制部件303仍保持磁芯304和极靴305 之间的同心性,但是需要带有凸缘704,705的独立线轴703以将线302保持到位。根据一 个实施例,线轴703可以插入到模具(未示出)中,且包覆模制部件303可以在线轴703以及 磁芯304和极靴305之间喷。

36、射。除了先前讨论的磁芯304、极靴305和包覆模制部件303之 间的结合之外,该过程导致包覆模制部件303和线轴703之间的结合。 0065 作为可选,包覆模制部件303可以包覆模制,且一旦从模具移开,线轴703可以被 压到包覆模制部件303的至少一部分上。线轴703然后可以经由摩擦配合、粘合剂、机械紧 固件等保持到位。在任一情况下,包覆模制部件303都可以保持磁芯304和极靴305之间 的同心性,如先前所示实施例那样。 0066 上述实施例提供改进的螺线管。螺线管可以结合到阀或作用于工件的一些其它电 磁体中。通过沿共同轴线更准确地对齐和保持磁芯和极靴,上述实施例中的螺线管改进螺 线管效率。改。

37、进的准确性可归因于将部件保持到位的包覆模制部件,同时还提供基本不透 流体的密封。因而,上述实施例还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可见的一个或多个密封件。 0067 上面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不是对落入本说明范围内的发明人所想到的全部实施例 的详尽说明。事实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上述实施例的某些元件可以不同方式被组 合或省略以产生其它的实施例,并且这种其它的实施例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教导内。本 领域技术人员还明了的是,上述实施例可被整体地或部分地组合以产生本发明范围和教导 内的附加实施例。 0068 因此,尽管本文中为了说明目的描述了具体实施例,但是在本说明的范围内,各种 等同改型也是可能的,这是相关领域技术。

38、人员能够认识到的。本文提供的教导可被应用到 其它阀,并且不仅仅是被应用到上述的且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因此,上述实施例的范围 应该根据所附权利要求确定。 说 明 书CN 103959406 A 1/9页 10 图 1(现有技术)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59406 A 10 2/9页 11 图 2(现有技术)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59406 A 11 3/9页 12 图 3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59406 A 12 4/9页 13 图 3B(现有技术)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59406 A 13 5/9页 14 图 4a 图 4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59406 A 14 6/9页 15 图 4c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59406 A 15 7/9页 16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59406 A 16 8/9页 17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59406 A 17 9/9页 18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59406 A 1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