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指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持式指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184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 N 1 0 3 9 4 1 8 4 9 A (21)申请号 201310022087.8 (22)申请日 2013.01.21 G06F 3/01(2006.01) H04N 21/422(2011.01) (71)申请人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县宝 山乡创新一路5号5楼 (72)发明人梁家钧 黄启扬 吴志彦 杨文毓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64 代理人杨波 (54) 发明名称 手持式指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57) 摘要 一种手持式指向。
2、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手持式 指向装置包括主体、处理电路、发光装置与二个影 像感测装置。主体具有第一表面与适合平贴于一 操作平面的第二表面。二个影像感测装置皆设置 于主体中,并用以分别透过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 的二个透光区域感测第一影像与第二影像。发光 装置也设置于主体中,并用以透过第二表面的透 光区域发出光源。处理电路用以判断第一影像中 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并用以判断第二影 像中是否包含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以 分别产生二判断结果,并据以决定要使手持式指 向装置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本 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便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 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51)Int.C。
3、l.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1849 A CN 103941849 A 1/3页 2 1.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具有一轴向,并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沿其轴向持握,该主体也具有一第一表面与 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分别具有一第一透光区域与一第二透光区域,其中 该第二表面系平行于该轴向,并适合平贴于一操作平面; 一第一影像感测装置,设置于该主体中,并用以透过该第一透光区域感测一第一影 像; 一发光装置,设置于该主体中,并。
4、用以透过该第二透光区域发出一光源; 一第二影像感测装置,设置于该主体中,并用以透过该第二透光区域感测一第二影像; 以及 一处理电路,用以判断该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以产生一第一判断 结果,并用以判断该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以产生一第二判 断结果,并依据该第一判断结果与该第二判断结果来决定要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一 遥控器模式下或是一滑鼠模式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一影像 中包含有该参考光源的影像,且该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时, 该处理电路便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遥控器模式下。
5、,而当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 一影像中未包含有该参考光源的影像,且该第二影像中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 像时,该处理电路便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滑鼠模式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处理电路决定使该手持式 指向装置操作在该遥控器模式下时,便开始计算该参考光源在该第一影像中的相对位置, 并据以输出一第一控制讯号,而当该处理电路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滑鼠模式 下时,便开始依据该第二影像中有关该操作平面的纹理特征来计算该主体的相对移动量, 并据以输出一第二控制讯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具有一讯号传输装置,该讯 号传输。
6、装置电性连接该处理电路,并用以将该第一控制讯号与该第二控制讯号传送至该手 持式指向装置的一后端电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二影像 中未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且该第一影像中也未包含该参考光源的影像 时,或是当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二影像中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但所计算 出的该主体的相对移动量在一预设时间内持续小于一预设移动量,且该第一影像中也未包 含该参考光源的影像时,该处理电路便控制该手持式指向装置进入一睡眠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电路系依据一第一亮度 临界值来判断该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
7、该参考光源的影像,并依据一第二亮度临界值来判断 该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切换开关,该切换开 关配置在该主体上,并用以提供一切换讯号,以便该处理电路可依据该切换讯号来强制使 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遥控器模式下或是该滑鼠模式下。 8.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手持式指向装置包括有一主体、一 第一影像感测装置、一发光装置与一第二影像感测装置,该主体具有一轴向,并用以提供一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41849 A 2/3页 3 使用者沿其轴向持握,该主体也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第一。
8、表面与该第二表面 分别具有一第一透光区域与一第二透光区域,其中该第二表面系平行于该轴向,并适合平 贴于一操作平面,该第一影像感测装置系设置于该主体中,并用以透过该第一透光区域感 测一第一影像,该发光装置系设置于该主体中,并用以透过该第二透光区域发出一光源,而 该第二影像感测装置系设置于该主体中,并用以透过该第二透光区域感测一第二影像,该 操作方法包括: 判断该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以产生一第一判断结果; 判断该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以产生一第二判断结果; 以及 依据该第一判断结果与该第二判断结果来决定要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一遥控 器模式下或是一滑鼠模式。
9、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该第一影像中包含有该参考光 源的影像,且该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时,便决定使该手持式 指向装置操作在该遥控器模式下,而当判断该第一影像中未包含有该参考光源的影像,且 该第二影像中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时,便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 该滑鼠模式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 遥控器模式下时,便开始计算该参考光源在该第一影像中的相对位置,并据以输出一第一 控制讯号,而当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滑鼠模式下时,便开始依据该第二影像 中有关该操作平面的纹。
10、理特征来计算该主体的相对移动量,并据以输出一第二控制讯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利用一讯号传输装置来将 该第一控制讯号与该第二控制讯号传送至该手持式指向装置的一后端电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该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该操作 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且该第一影像中也未包含该参考光源的影像时,或是当判断该第 二影像中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但所计算出的该主体的相对移动量在一预 设时间内持续小于一预设移动量,且该第一影像中也未包含该参考光源的影像时,便控制 该手持式指向装置进入一睡眠模式。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
11、征在于,其包括依据一第一亮度临界值来判断 该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该参考光源的影像,并依据一第二亮度临界值来判断该第二影像中 是否包含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 14.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分别具有一第一透 光区域与一第二透光区域; 至少一影像感测装置,用以分别透过该第一透光区域与该第二透光区域感测一第一影 像与一第二影像; 一发光装置,用以在该影像感测装置感测该第二影像时提供一光源至该第二透光区 域;以及 一处理电路,用以控制该影像感测装置感测该第二影像,并判断该第二影像的一亮度 参数,据以决定是否控制该影像感测装置开。
12、始感测该第一影像或是继续感测该第二影像。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41849 A 3/3页 4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二影像的该亮度参数 系低于一临界值时,该处理电路便控制该影像感测装置切换成感测该第一影像。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亮度参数包括是该第二影 像中所有像素的平均亮度,或是该第二影像中亮度在前一预设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度。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电路系依据该影像感 测装置所感测到的该第一影像来提供一指向操作,并依据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该第 二影像来提供一滑鼠操作。 。
13、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电路系采用不同的演 算法来对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该第一影像与该第二影像进行影像处理,以分别取得 一指向座标与一相对位移量。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有一讯号传输装置, 且该处理电路还用以在该影像感测装置感测该第一影像时,透过该讯号传输装置控制一外 部光源发出光线。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41849 A 1/6页 5 手持式指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指向装置的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及其操作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为方便数位家庭中多媒体。
14、内容的分享,将智慧型电视与电脑二者的功能予以结 合而成为家庭式多媒体影音平台系属未来的趋势。举例来说,为享有较大的萤幕,使用 者可利用智慧型电视来显示电脑执行文书处理的结果,或是显示电脑执行网页浏览的结 果.等。 0003 然而,直到目前为止,都还未出现能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 制的输入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其可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 模式下,因此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0005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对应于上述手持式指向装置的操作方法。 0006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其也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
15、二者的 操作控制。 0007 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其包括有一主体、一第一影像感测装置、一发光 装置、一第二影像感测装置与一处理电路。所述的主体系具有一轴向,并用以提供一使用者 沿其轴向持握。此主体也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具有第一 透光区域与第二透光区域,其中第二表面系平行于上述轴向,并适合平贴于一操作平面。第 一影像感测装置系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一透光区域感测第一影像。发光 装置也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二透光区域发出一光源。第二影像感测装置 同样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二透光区域感测第二影像。至于处理电路,其用 以判断第一。
16、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一判断结果,并用以判断第二影 像中是否包含上述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二判断结果,并依据第一判断 结果与第二判断结果来决定要使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 0008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包括有一 主体、一第一影像感测装置、一发光装置与一第二影像感测装置。所述的主体具有一轴向, 并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沿其轴向持握。此主体也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与第 二表面分别具有第一透光区域与第二透光区域,其中第二表面系平行于上述轴向,并适合 平贴于一操作平面。所述的第一影像感测装置系设置于。
17、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一 透光区域感测第一影像。所述的发光装置也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二透光 区域发出一光源。而所述的第二影像感测装置同样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 二透光区域感测第二影像。所述的操作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 说 明 书CN 103941849 A 2/6页 6 参考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一判断结果;判断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上述操作平面反射上述 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二判断结果;以及依据第一判断结果与第二判断结果来决定要使手 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 0009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其包括有一主体、至少一影。
18、像感测装置、一发 光装置与一处理电路。所述的主体系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 别具有第一透光区域与第二透光区域。所述的影像感测装置系用以分别透过上述第一透光 区域与第二透光区域感测第一影像与第二影像。所述的发光装置系用以在影像感测装置感 测第二影像时提供一光源至第二透光区域。至于所述的处理电路,其用以控制影像感测装 置感测第二影像,并判断第二影像的一亮度参数,据以决定是否控制影像感测装置开始感 测第一影像或是继续感测第二影像。 0010 本发明解决前述问题的其中一种方式,是采用前述的主体、第一影像感测装置、发 光装置、第二影像感测装置与处理电路来组成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
19、由于前述的主体 系具有特定的设计,且第一影像感测装置、第二影像感测装置与发光装置也有相应的配置 方式,因此在将处理电路设计成可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并可判断 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上述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以产生二个判断结果,并可据以 决定要使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那么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 装置便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0011 本发明解决前述问题的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前述的主体、至少一影像感测装置、一 发光装置与一处理电路来组成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而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与前述手持 式指向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中的发。
20、光装置系用以在影像感测装置感测 第二影像时提供一光源至主体的第二透光区域。此外,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中的处理电路系 用以控制影像感测装置感测第二影像,并判断第二影像的一亮度参数,据以决定是否控制 影像感测装置开始感测第一影像或是继续感测第二影像。据此,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也可同 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0012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3 图1绘示有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式指向装置与智慧型电视。 0014 图2绘示有一主体。 0015 图3为手持式指向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0016 图。
21、4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手持式指向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0017 图5为一般滑鼠的侧视图。 0018 图6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式指向装置的操作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图1绘示有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式指向装置与智慧型电视。在图1中,标 示100即表示为智慧型电视,而标示200即表示为手持式指向装置。智慧型电视100上方 配置有要与手持式指向装置200搭配使用的灯条110,此灯条具有一发光元件120,而此发 说 明 书CN 103941849 A 3/6页 7 光元件120系用以发出参考光源(其与手持式指向装置100的相互运作方式将于后详述)。 0020 手持式指向装置2。
22、00主要包括有一主体、一发光装置、一处理电路与二个影像感 测装置,且上述的发光装置、处理电路与二个影像感测装置皆配置在上述主体中。图2即绘 示有前述的主体。请参照图2,此主体210具有一轴向212,并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沿其轴向 212持握。此主体210也具有表面214与216,其中表面216系平行于轴向212,并适合平贴 于一操作平面。所述的操作平面例如是一桌面。此外,表面214与216还分别具有透光区 域214-1与216-1。 0021 以下将以图3来说明发光装置、处理电路与二个影像感测装置在主体210中的配 置关系。图3为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侧视剖面图。请参照图3,影像感测装置220系用。
23、 以透过透光区域214-1来感测第一影像。发光装置240系用以透过透光区域216-1发出光 源。影像感测装置230系用以透过透光区域216-1感测第二影像。至于处理电路250,其系 电性连接影像感测装置220、影像感测装置230与发光装置240。 0022 处理电路250系用以接收影像感测装置220所感测到的第一影像与影像感测装置 230所感测到的第二影像,并用以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前述参考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 一判断结果,并用以判断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一操作平面反射前述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 二判断结果。举例来说,处理电路250可以是依据一亮度临界值来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 含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
24、,并依据另一亮度临界值来判断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一操作平面反 射上述光源的影像。此外,处理电路250还用以依据第一判断结果与第二判断结果来决定 要使手持式指向装置200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 0023 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1。当处理电路250判断第一影像中包含有上述参考光源的 影像,且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一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时,即表示手持式指向装置 200的透光区域214-1目前系朝向智慧型电视100的显示面,使得影像感测装置220所感 测到的第一影像可以包含有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且表示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透光区域 216-1的下方目前并没有任何的操作平面,或是手持式指向装置2。
25、00的透光区域216-1目前 离操作平面尚有一段距离,使得影像感测装置230所感测到的第二影像无法包含有一操作 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 0024 举例来说,当第二影像的亮度大于等于上述另一亮度临界值时,即表示手持式指 向装置200的透光区域216-1与一操作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一预定距离;反之,当第二影像 的亮度小于上述另一亮度临界值时,即表示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透光区域216-1的下方 目前并没有任何的操作平面,或者是与一操作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上述预定距离。因此,当 第二影像的亮度小于上述另一亮度临界值时,处理电路250便会判定此时的第二影像中未 包含有一操作平面反射发光装置240所发出的。
26、光源的影像。而所谓第二影像的亮度,包括 是第二影像中所有像素的平均亮度,或是第二影像中亮度在前一预设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 度,例如是第二影像中亮度在前百分之五十或前百分之三十的像素的平均亮度。从上述可 知,当处理电路250判断第一影像中包含有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且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 一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时,处理电路250便可据以判断出此时的操作应属遥控器 操作,因而决定使手持式指向装置200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 0025 反之,当处理电路250判断第一影像中未包含有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且第二影 像中包含有一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时,即表示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透光区域 说 明 书CN。
27、 103941849 A 4/6页 8 214-1目前未朝向智慧型电视100的显示面,使得影像感测装置220所感测到的第一影像无 法包含有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且表示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透光区域216-1目前系平贴 于一操作平面,使得影像感测装置230所感测到的第二影像可以包含有上述操作平面反射 上述光源的影像。因此,处理电路250便可据以判断出此时的操作应属滑鼠操作,因而决定 使手持式指向装置200操作在滑鼠模式下。 0026 此外,当处理电路250决定使手持式指向装置200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时,便开始 计算上述参考光源在第一影像中的相对位置,并据以输出第一控制讯号CS1。而当处理电 路25。
28、0决定使手持式指向装置200操作在滑鼠模式下时,便开始依据第二影像中有关上述 操作平面的纹理特征来计算主体210的相对移动量,并据以输出第二控制讯号CS2。而为了 传送第一控制讯号CS1与第二控制讯号CS2,手持式指向装置200中更配置有讯号传输装置 260。此讯号传输装置260系电性连接处理电路250,并用以将第一控制讯号CS1与第二控 制讯号CS2传送至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后端电路,例如是传送至一电脑(未绘示)。进 一步地,手持式指向装置200还可再采用切换开关270。此切换开关270系配置在主体210 上,并用以提供切换讯号WS,以便处理电路250可依据此切换讯号WS来强制使手持式指向。
29、 装置200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 0027 另外,在进阶的设计中,手持式指向装置200还可设计成具备可进入睡眠模式的 功能。举例来说,当处理电路250判断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一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 像,且第一影像中也未包含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时,或是当处理电路250判断第二影像中 包含有一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但所计算出的主体210的相对移动量在一预设时 间内持续小于一预设移动量,且第一影像中也未包含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时,那么处理电 路250便可控制手持式指向装置200进入睡眠模式。 0028 由上述可知,由于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系可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 下,因此。
30、只要处理电路250同时具备遥控器与滑鼠这二者的处理器的功能,那么手持式指 向装置200便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100与电脑(未绘示)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0029 此外,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当知道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内部也可仅采用 单一个影像感测装置来实现,只要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内部同时采用了一旋转机构或 一具有多重路径的光学元件来辅助此影像感测装置进行感测第一影像与感测第二影像的 切换操作即可。以下将再介绍采用旋转机构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并以图4来举例说明之。 0030 图4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手持式指向装置的侧视剖面图。请参照图4,标示 400即表示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在图4中,标。
31、示与图3中的标示相同者表示为相同的物 件或讯号。手持式指向装置400与前述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手持式指向 装置400仅采用一个影像感测装置(如标示420所示),并采用了一个旋转机构430来改变 影像感测装置420的感测面420-1所朝向的方向,以辅助影像感测装置420进行感测第一 影像与感测第二影像的切换操作。此外,处理电路450的操作也与前述处理电路250的操 作有些不同(详后述)。 0031 上述的旋转机构430可以进一步采用电控式的旋转机构来实现。如此一来,处理 电路450便可以发送第三控制讯号CS3至旋转机构430,以便透过此第三控制讯号CS3来控 制旋转机构430的旋。
32、转操作。此外,在此例中,处理电路450可以是在影像感测装置420透 过透光区域216-1感测第二影像时,才去控制发光装置240提供一光源至透光区域216-1。 说 明 书CN 103941849 A 5/6页 9 另外,在此例中,处理电路450系用以控制影像感测装置420先感测第二影像,并判断第二 影像的一亮度参数,据以决定是否控制影像感测装置420开始透过透光区域214-1感测第 一影像或是继续透过透光区域216-1感测第二影像。所述的亮度参数包括是第二影像中所 有像素的平均亮度,或是第二影像中亮度在前一预设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度,例如是第二 影像中亮度在前百分之五十或前百分之三十的像素的平均。
33、亮度。当第二影像的亮度参数系 低于一临界值时,处理电路450便控制旋转机构430进行旋转,以进一步控制影像感测装置 420切换成感测第一影像。 0032 在此例中,处理电路450系可依据影像感测装置420所感测到的第一影像来提供 一指向操作,并可依据影像感测装置420所感测到的第二影像来提供一滑鼠操作。此外,处 理电路450系可采用不同的演算法来对影像感测装置420所感测到的第一影像与第二影像 进行影像处理,以分别取得一指向座标(供指向操作时使用)与一相对位移量(供滑鼠操 作时使用)。另外,在此例中,处理电路450还用以在影像感测装置420感测第一影像时,透 过讯号传输装置260传送第四控制讯。
34、号CS4至一外部光源(假设此外部光源具有对应的讯 号接收装置与对应的控制电路),以进一步控制此外部光源发出光线。举例来说,若是图1 中的灯条110另具有对应的讯号接收装置与对应的控制电路,那么处理电路450就得以在 影像感测装置420感测第一影像时控制此灯条110中的发光元件120发出参考光源。 0033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主体210系具有六个表面,然此并非用 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知,主体210也可采用其他的形状,例如是采用一 般的滑鼠形状。图5即为一般滑鼠的侧视图。在图5中,标示502与504各表示一表面。另 外,上述灯条110的配置位置及其所具有的发光元。
35、件数目皆仅是用以举例,也非用以限制 本发明。 0034 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教示,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归纳出本发明的手持式 指向装置的一些基本操作步骤,一如图6所示。图6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式指向 装置的操作方式的流程图。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包括有一主体、一第一影像感测装置、一 发光装置与一第二影像感测装置。所述的主体具有一轴向,并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沿其轴向 持握。此主体也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具有第一透光区域 与第二透光区域,其中第二表面系平行于上述轴向,并适合平贴于一操作平面。所述的第一 影像感测装置系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一透光区域感测第一影。
36、像。所述的 发光装置也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二透光区域发出一光源。而所述的第二 影像感测装置同样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二透光区域感测第二影像。请参 照图6,所述的操作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以 产生第一判断结果(如步骤S602所示);判断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上述操作平面反射上述 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二判断结果(如步骤S604所示);以及依据第一判断结果与第二判 断结果来决定要使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如步骤S606所 示)。 0035 综上所述,本发明解决前述问题的其中一种方式,是采用前述的主体、第一影像感 测装。
37、置、发光装置、第二影像感测装置与处理电路来组成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由于前 述的主体系具有特定的设计,且第一影像感测装置、第二影像感测装置与发光装置也有相 应的配置方式,因此在将处理电路设计成可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 说 明 书CN 103941849 A 6/6页 10 并可判断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上述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以产生二个判断结果, 并可据以决定要使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那么本发明的手 持式指向装置便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0036 本发明解决前述问题的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前述的主体、至少一影像感测装置、一 发。
38、光装置与一处理电路来组成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而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与前述手持 式指向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中的发光装置系用以在影像感测装置感测 第二影像时提供一光源至主体的第二透光区域。此外,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中的处理电路系 用以控制影像感测装置感测第二影像,并判断第二影像的一亮度参数,据以决定是否控制 影像感测装置开始感测第一影像或是继续感测第二影像。据此,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也可同 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003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 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
39、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 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 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3941849 A 10 1/4页 11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41849 A 11 2/4页 12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41849 A 12 3/4页 13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41849 A 13 4/4页 14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41849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