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42664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7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2209.4

申请日:

2014.07.23

公开号:

CN104086227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41/86申请日:20140723|||公开

IPC分类号:

C04B41/86

主分类号:

C04B41/86

申请人:

广西北流市智诚陶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康宁; 罗振锦; 党礼深

地址:

5374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城北一路01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包括位置传感器、碗坯、碗坯夹持机构,所述低速电机与转筒相连,转筒驱动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同时运动,碗坯夹持机构将碗坯夹紧并且随着传送带不断发生位置变化,当碗坯夹持机构浸入支架底部的釉池时对碗坯上釉,随后传送带将碗坯夹持机构带出离开釉池,碗坯夹持机构运动到B工位时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碗坯,此时压杆松开,碗坯因为重力作用落下,进入下一个工序,从而完成整个上釉过程,用于日用陶瓷生产过程中自动上釉工艺步骤,克服传统上釉装置存在的驱动机构复杂、效率不高、上釉存在死角、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缺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低速电机(7)与支架(11)一端上侧连接,支架(11)与转筒(12)用圆柱连接,传送带一(8)和传送带二(9)安装在支架上,并且随着转筒(12)转动而不断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的另一端上侧安装有位置传感器(1),所述传送带一(8)和传送带二(9)上按间隔加工有铰接凸台,并且与碗坯夹持机构铰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坯夹持机构包括压杆(4)、拉杆(5)、夹紧气缸(6)、摇板(2),所述拉杆(5)一端与夹紧气缸(6)铰接,另一端与压杆(4)中间处的圆孔铰接,所述压杆(4)的另一端则与摇板(2)铰接,所述摇板(2)铰接在传送带一(8)和传送带二(9)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板(2)与碗坯(3)接触的处开有凹槽,并且在靠近碗坯(3)的一端加工有小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4)为一弧形结构,并且与碗坯(3)直接接触的一端形状为带有小圆角的尖状。

说明书

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陶瓷生产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日用陶瓷生产过程中自动上釉的自动上釉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日用陶瓷生产中,各陶瓷厂家因原材料性能的差异或是各种产品外形的限制原因,施釉工序只能采用手工浸釉的工艺方法进行施釉,手工浸釉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在施釉过程中手指接触坯体,使坯体在施釉后留下手指印,影响坯体的施釉质量。另外,由于釉水中加有多种化工材料,这些化工材料对人体有腐蚀作用,长期手工浸釉对人体有危害。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人生产环境,降低成本等,技术人员在日用陶瓷的生产技术及生产设备上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在已有的陶瓷生产技术中,针对陶瓷上釉工序的技术文献有:
1、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2373397U】公开了一种“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 该装置包括其上放置倒置瓷泥坯件的可旋转工位平台、为瓷泥坯件的外周表面布釉的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为瓷泥坯件的内表面布釉的头部内孔注釉装置,以及电气控制柜。该装置通过将瓷泥坯件“∩”形头部的倒置安放在旋转平台工位上并借助电气控制旋转360°进程中经二次延时停顿过程以实现了按步骤连续完成瓷泥坯件头部外周表面的上釉工序。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但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只能实现对坯件某一局部的上釉而已。
2、专利文献【公开号:CN2647444】公开了一种“上釉机”。该上釉机通过将往复机构及转角机构相组合喷枪机构并以控制器控制的电动机作为动力源来实现上釉,其喷枪机构布置在机架上,机架上同时还布置有工件装夹机构等。该上釉机适用于对有波纹环的圆柱形工件外表面进行上釉处理,不适于异形工件的上釉处理。
3、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90834】公开了一种“ 陶瓷制品的局部表面上釉”, 该实用新型是通过将熔化辐射能施加到所述上釉位置周围的制品表面上的熔融区域从而延缓所述熔融区域的冷却以把接近所述熔融区域的所述制品中产生的热应力限制到小于所述制品的所述表面上的陶瓷材料的断裂应力来实现局部表面上釉。该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修补釉彩缺陷及用作装饰,这种方式的上釉能量消耗巨大,不适用大批量生产制造过程。
4、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2246453U】公开了“一种上釉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加釉罐、稳压罐、打釉泵三个部分组成。先将釉料添加至加釉罐,通过打釉泵将釉料送入稳压罐中,再通过出料阀将釉料涂施在胶辊表面以实现上釉过程。该装置可实现较均匀的上釉过程,这种工艺过程过于繁琐,生产效率低,其上釉层厚度也受胶辊磨损纯度而变化,导致其上釉质量不稳定。
5、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2422887U】公开了一种“线路柱式绝缘子上釉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架、电机和固定坯体的卡盘,电机固定在支撑架上;电机、卡盘和胚体同轴转动。该装置可用于电瓷绝缘子生产过程的上釉工序,其卡盘式固定方式增加了胚体与上釉装置的接触面积,使得一次上釉的面积减少,影响生产效率。
6、专利文献【公开号:CN1223926】公开了一种“特别用于瓷砖的旋转上釉机”,该装置具有两个并排靠近设置的滚筒,釉料可推积在其上,第一滚筒的砖片的上表面上作不受阻滞的接触滚动,从而将釉料转移到砖片上,而第二滚筒的旋转方向与第一滚筒相反。该装置适用于瓷砖的上釉工序,但其对釉水的流变学动力参数要求非常严格,若釉水改变或釉水成分不够均匀即容易造成上釉层的厚度不一致,直接影响成品率。 
7、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03187583U】名称为“日用陶瓷自动上釉装置”的实用装置专利中,储釉筒壁上设有吸釉孔,以便储釉筒内吸入釉水作为碗底上釉用,在生产过程发现,吸盘机构吸住碗坯往釉池摆动上釉过程中,碗底部接触釉水的时间比碗表面接触釉水的时间相对长一些,对于一些吸水性很强的坯体用这种方法上釉,碗底部的釉层厚度明显比碗表面的厚度大,坯体上釉不合格。
综上所述,现有的现有上釉装置主要存在效率不高、上釉质量差、结构复杂、工人劳动强度过大、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用于日用陶瓷生产过程中自动上釉工艺步骤,使其能够解决现有的上釉装置存在的效率不高、上釉质量差、结构太过于庞大、工人劳动强度高等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的低速电机与支架一端上侧连接,支架与转筒用圆柱副连接,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安装在支架上,并且随着转筒转动而不断转动,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上侧安装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上按一定间隔加工有铰接凸台,并且与碗坯夹持机构铰接。
所述碗坯夹持机构包括压杆、拉杆、夹紧气缸、摇板,所述拉杆一端与夹紧气缸铰接,另一端与压杆中间处的圆孔铰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则与摇板铰接,所述摇板铰接在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上。
所述摇板与碗坯接触的处开有凹槽,并且在靠近碗坯的一端加工有小孔。
所述压杆为一弧形结构,并且与碗坯直接接触的一端形状为带有小圆角的尖状。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是通过固定连接在支架一段的低速电机直接驱动,不需要购买减速器或者变频器设备,结构简单、紧凑,且电机将能量输入给传送带,损耗少,因此效率高。
2、上釉过程中只需要一位工人将碗坯放入摇板上即可,随后的工作都是设备自动完成,因此自动化程度比较高。
3、上釉过程是将碗坯直接浸入到釉池当中,且碗坯底部与摇板的接触位置上摇板加工有若干个孔,压杆与碗坯也是点接触,因此,上釉过程明显无死角,上釉质量能得到绝对的保证。
4、本装置的碗坯夹紧机构非常简单,只要一个气缸推动拉杆使压杆摆动压紧碗坯即可,动作响应迅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位置传感器;2-摇板;3-碗坯;4-压杆;5-拉杆;6-夹紧气缸;7-低速电机;8-传送带一;9-传送带二;10-釉池;11-支架;12-转筒。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工位图。
工位A为上料工位,工位B为卸料工位。
图3是局部C碗坯夹紧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首先是碗坯3的夹紧过程,碗坯夹持机构运动到A工位处,此时夹紧气缸6的活塞杆推出驱动拉杆5,拉杆5使压杆4摆动,压杆4的顶尖与碗坯3的底部接触,将碗坯3压紧在摇板2上的圆形凹槽中使其不能滑动,完成碗坯3的夹紧过程。
对照图1,待碗坯3夹紧后低速电机7转动,低速电机7驱动传送带一8和传送带二9在支架11上转动,碗坯夹紧机构与传送带一8和传送带二9上的铰接凸台铰接,并随着传送带一8和传送带二9转动而不断发生位置变化,当碗坯夹紧机构运动到处与支架11横梁上的釉池10上方时碗坯3浸入到釉池10中,从而完成上釉。
当上釉完成后,碗坯夹紧机构继续随着传送带一8和传送带二9运动,当运动到B工位时,位置传感器1检测到碗坯3,此时夹紧气缸6活塞杆收回,压杆4被拉回,碗坯夹紧机构打开,碗坯3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到置于其下方的机构上,从而完成碗坯3卸料过程,随后碗坯夹紧机构运动到A工位,继续上料进行下一个上釉循环。

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6227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6227A21申请号201410352209422申请日20140723C04B41/8620060171申请人广西北流市智诚陶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地址53740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城北一路0139号72发明人梁康宁罗振锦党礼深54发明名称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包括位置传感器、碗坯、碗坯夹持机构,所述低速电机与转筒相连,转筒驱动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同时运动,碗坯夹持机构将碗坯夹紧并且随着传送带不断发生位置变化,当碗坯夹持机构浸入支架底部的釉池时对碗坯上釉,随后。

2、传送带将碗坯夹持机构带出离开釉池,碗坯夹持机构运动到B工位时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碗坯,此时压杆松开,碗坯因为重力作用落下,进入下一个工序,从而完成整个上釉过程,用于日用陶瓷生产过程中自动上釉工艺步骤,克服传统上釉装置存在的驱动机构复杂、效率不高、上釉存在死角、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缺陷。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6227ACN104086227A1/1页21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低速电机(7)与支架(11)一端上侧连接,支架(11)与转筒(12)用圆柱连接,传送带一(8)和。

3、传送带二(9)安装在支架上,并且随着转筒(12)转动而不断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的另一端上侧安装有位置传感器(1),所述传送带一(8)和传送带二(9)上按间隔加工有铰接凸台,并且与碗坯夹持机构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坯夹持机构包括压杆(4)、拉杆(5)、夹紧气缸(6)、摇板(2),所述拉杆(5)一端与夹紧气缸(6)铰接,另一端与压杆(4)中间处的圆孔铰接,所述压杆(4)的另一端则与摇板(2)铰接,所述摇板(2)铰接在传送带一(8)和传送带二(9)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板(2)与碗坯(3)接触的处开有凹。

4、槽,并且在靠近碗坯(3)的一端加工有小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4)为一弧形结构,并且与碗坯(3)直接接触的一端形状为带有小圆角的尖状。权利要求书CN104086227A1/3页3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日用陶瓷生产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日用陶瓷生产过程中自动上釉的自动上釉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以往的日用陶瓷生产中,各陶瓷厂家因原材料性能的差异或是各种产品外形的限制原因,施釉工序只能采用手工浸釉的工艺方法进行施釉,手工浸釉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在施釉过程中手指接触坯体,使坯体在施釉后留下手指印,影响坯体的施釉质量。另外,由于釉水。

5、中加有多种化工材料,这些化工材料对人体有腐蚀作用,长期手工浸釉对人体有危害。000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人生产环境,降低成本等,技术人员在日用陶瓷的生产技术及生产设备上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在已有的陶瓷生产技术中,针对陶瓷上釉工序的技术文献有1、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2373397U】公开了一种“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该装置包括其上放置倒置瓷泥坯件的可旋转工位平台、为瓷泥坯件的外周表面布釉的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为瓷泥坯件的内表面布釉的头部内孔注釉装置,以及电气控制柜。该装置通过将瓷泥坯件“”形头部的倒置安放在旋转平台工位上并借助电气控制旋转360进程中经二次。

6、延时停顿过程以实现了按步骤连续完成瓷泥坯件头部外周表面的上釉工序。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但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只能实现对坯件某一局部的上釉而已。00042、专利文献【公开号CN2647444】公开了一种“上釉机”。该上釉机通过将往复机构及转角机构相组合喷枪机构并以控制器控制的电动机作为动力源来实现上釉,其喷枪机构布置在机架上,机架上同时还布置有工件装夹机构等。该上釉机适用于对有波纹环的圆柱形工件外表面进行上釉处理,不适于异形工件的上釉处理。00053、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90834】公开了一种“陶瓷制品的局部表面上釉”,该实用新型是通过将熔化辐射能施加到所述上釉位置周围的制品表面上的熔融区。

7、域从而延缓所述熔融区域的冷却以把接近所述熔融区域的所述制品中产生的热应力限制到小于所述制品的所述表面上的陶瓷材料的断裂应力来实现局部表面上釉。该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修补釉彩缺陷及用作装饰,这种方式的上釉能量消耗巨大,不适用大批量生产制造过程。00064、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2246453U】公开了“一种上釉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加釉罐、稳压罐、打釉泵三个部分组成。先将釉料添加至加釉罐,通过打釉泵将釉料送入稳压罐中,再通过出料阀将釉料涂施在胶辊表面以实现上釉过程。该装置可实现较均匀的上釉过程,这种工艺过程过于繁琐,生产效率低,其上釉层厚度也受胶辊磨损纯度而变化,导致其上釉质量不稳定。00075、专。

8、利文献【公开号CN202422887U】公开了一种“线路柱式绝缘子上釉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架、电机和固定坯体的卡盘,电机固定在支撑架上;电机、卡盘和胚体同轴转说明书CN104086227A2/3页4动。该装置可用于电瓷绝缘子生产过程的上釉工序,其卡盘式固定方式增加了胚体与上釉装置的接触面积,使得一次上釉的面积减少,影响生产效率。00086、专利文献【公开号CN1223926】公开了一种“特别用于瓷砖的旋转上釉机”,该装置具有两个并排靠近设置的滚筒,釉料可推积在其上,第一滚筒的砖片的上表面上作不受阻滞的接触滚动,从而将釉料转移到砖片上,而第二滚筒的旋转方向与第一滚筒相反。该装置适用于瓷砖的上釉。

9、工序,但其对釉水的流变学动力参数要求非常严格,若釉水改变或釉水成分不够均匀即容易造成上釉层的厚度不一致,直接影响成品率。00097、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03187583U】名称为“日用陶瓷自动上釉装置”的实用装置专利中,储釉筒壁上设有吸釉孔,以便储釉筒内吸入釉水作为碗底上釉用,在生产过程发现,吸盘机构吸住碗坯往釉池摆动上釉过程中,碗底部接触釉水的时间比碗表面接触釉水的时间相对长一些,对于一些吸水性很强的坯体用这种方法上釉,碗底部的釉层厚度明显比碗表面的厚度大,坯体上釉不合格。0010综上所述,现有的现有上釉装置主要存在效率不高、上釉质量差、结构复杂、工人劳动强度过大、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等缺。

10、陷。发明内容0011本发明提供一种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用于日用陶瓷生产过程中自动上釉工艺步骤,使其能够解决现有的上釉装置存在的效率不高、上釉质量差、结构太过于庞大、工人劳动强度高等缺陷。001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传送带式自动浸釉装置的低速电机与支架一端上侧连接,支架与转筒用圆柱副连接,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安装在支架上,并且随着转筒转动而不断转动,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上侧安装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上按一定间隔加工有铰接凸台,并且与碗坯夹持机构铰接。0013所述碗坯夹持机构包括压杆、拉杆、夹紧气缸、摇板,所述拉杆一端与夹紧气缸铰接,另一端与压杆中间处的圆孔铰接,所述压杆的。

11、另一端则与摇板铰接,所述摇板铰接在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上。0014所述摇板与碗坯接触的处开有凹槽,并且在靠近碗坯的一端加工有小孔。0015所述压杆为一弧形结构,并且与碗坯直接接触的一端形状为带有小圆角的尖状。0016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1、本发明的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是通过固定连接在支架一段的低速电机直接驱动,不需要购买减速器或者变频器设备,结构简单、紧凑,且电机将能量输入给传送带,损耗少,因此效率高。00172、上釉过程中只需要一位工人将碗坯放入摇板上即可,随后的工作都是设备自动完成,因此自动化程度比较高。00183、上釉过程是将碗坯直接浸入到釉池当中,且碗坯底部与摇板的接触位置上摇板加工有若干。

12、个孔,压杆与碗坯也是点接触,因此,上釉过程明显无死角,上釉质量能得到绝对的保证。00194、本装置的碗坯夹紧机构非常简单,只要一个气缸推动拉杆使压杆摆动压紧碗坯即可,动作响应迅速。说明书CN104086227A3/3页5附图说明002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21其中1位置传感器;2摇板;3碗坯;4压杆;5拉杆;6夹紧气缸;7低速电机;8传送带一;9传送带二;10釉池;11支架;12转筒。0022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工位图。0023工位A为上料工位,工位B为卸料工位。0024图3是局部C碗坯夹紧机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5如图2、3所示,首先是碗坯3的夹紧过程,碗坯夹持机构运动到。

13、A工位处,此时夹紧气缸6的活塞杆推出驱动拉杆5,拉杆5使压杆4摆动,压杆4的顶尖与碗坯3的底部接触,将碗坯3压紧在摇板2上的圆形凹槽中使其不能滑动,完成碗坯3的夹紧过程。0026对照图1,待碗坯3夹紧后低速电机7转动,低速电机7驱动传送带一8和传送带二9在支架11上转动,碗坯夹紧机构与传送带一8和传送带二9上的铰接凸台铰接,并随着传送带一8和传送带二9转动而不断发生位置变化,当碗坯夹紧机构运动到处与支架11横梁上的釉池10上方时碗坯3浸入到釉池10中,从而完成上釉。0027当上釉完成后,碗坯夹紧机构继续随着传送带一8和传送带二9运动,当运动到B工位时,位置传感器1检测到碗坯3,此时夹紧气缸6活塞杆收回,压杆4被拉回,碗坯夹紧机构打开,碗坯3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到置于其下方的机构上,从而完成碗坯3卸料过程,随后碗坯夹紧机构运动到A工位,继续上料进行下一个上釉循环。说明书CN104086227A1/1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8622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