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328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0 C N 1 0 3 0 3 2 8 8 6 A *CN103032886A* (21)申请号 201110301195.X (22)申请日 2011.09.30 F23M 11/04(2006.01) (71)申请人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410200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金星路 109号晟通工业园 (72)发明人胡娟 朱峰 (54) 发明名称 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燃烧工况信号;比较接收 到的所述燃烧工况信号与预设。
2、的稳燃标准;在所 述燃烧工况信号达到所述稳燃标准时,发出稳燃 指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控锅炉燃烧工况的数 据,再将该数据与预设的油枪投入的标准阈值相 比较,在监控到的数据达到阈值后,投入油枪或者 点火器。根据锅炉燃烧恶化的各种先兆条件设置 锅炉需要投油稳燃的条件,避免事后补救的各种 弊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接收燃烧工况信号; B、比较接收到的所述燃烧工况信号与预设。
3、的稳燃标准; C、在所述燃烧工况信号达到所述稳燃标准时,发出稳燃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所述 燃烧工况信号为炉膛负压值、汽包压力的微分波动值或者燃烧器火检变化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燃烧工 况信号为炉膛负压值时,所述稳燃标准为炉膛负压瞬间波动值超出300p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燃烧工 况信号为汽包压力的微分波动值时,所述稳燃标准为汽包压力的微分波动值超出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燃。
4、烧工 况信号为燃烧器火检变化次数时,所述稳燃标准为燃烧器火检变化次数3/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所述 稳燃指令为投入油枪指令或者投入点火器指令。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32886 A 1/3页 3 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锅炉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锅炉正常运行时,通常根据负压变化值和火焰电视图像来判断锅炉炉内燃烧是否 稳定。大多数情况下,值班人员看到锅炉火焰电视画面变黑才能发现锅炉熄火的发生,对炉 内局部燃烧不稳定的情况难以进行预测分析、及时。
5、处理,也极难提前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 行预防。因此,人工监控易导致判断失误,引发锅炉燃烧恶化熄灭。 0003 并且,在发现锅炉燃烧工况不良时,需投入油枪或者点火器以稳燃。而人工监测时 即使提前发现燃烧不稳定,也难以准确把握投油稳燃的时机,极易造成锅炉灭火以及爆燃, 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及时准确监测锅炉燃烧情况,并准确把握投油时机的 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A、接收燃烧工况信号; 0008 B、比较接收到的所述燃烧工况信号与预设的稳燃。
6、标准; 0009 C、在所述燃烧工况信号达到所述稳燃标准时,发出稳燃指令。 0010 优选地,步骤A中的所述燃烧工况信号为炉膛负压值、汽包压力的微分波动值或 者燃烧器火检变化次数。 0011 优选地,当所述燃烧工况信号为炉膛负压值时,所述稳燃标准为炉膛负压瞬间波 动值超出300pa。 0012 优选地,当所述燃烧工况信号为汽包压力的微分波动值时,所述稳燃标准为汽包 压力的微分波动值超出3。 0013 优选地,当所述燃烧工况信号为燃烧器火检变化次数时,所述稳燃标准为燃烧器 火检变化次数3/min。 0014 优选地,步骤C中的所述稳燃指令为投入油枪指令或者投入点火器指令。 0015 与现有的技术。
7、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自动监测锅炉燃烧工况,根据数据来判断锅炉燃烧实况,不易失误;减少人员监 控负担,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其他重要参数上; 0017 2、准确把握投油稳燃的时机,提前稳定锅炉燃烧工况,避免在锅炉出现大面积熄 火时才投入稳燃油枪造成灭火放炮; 0018 3、降低锅炉灭火带来的经济损失。 说 明 书CN 103032886 A 2/3页 4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
8、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 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控锅炉燃烧工况的数据,再将该数据与预设的油枪投入的标 准阈值相比较,在监控到的数据达到阈值后,投入油枪或者点火器。根据锅炉燃烧恶化的各 种先兆条件设置锅炉需要投油稳燃的条件,避免事后补救。
9、的各种弊病。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0023 实施例一、参见图1。 0024 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5 步骤101、接收燃烧工况信号; 0026 燃烧工况信号可以包括能反映出锅炉燃烧状况的参数信号,例如炉膛负压值、汽 包压力的微分波动值或者燃烧器火检变化次数等。 0027 步骤102、比较步骤101接收到的燃烧工况信号与预设的稳燃标准; 0028 预设的稳燃标准根据接收到燃烧工况信号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即稳燃标准与燃烧 工况信号类型相对应。例如,当燃烧工况信号为炉膛负压值时,稳燃标准为炉膛负压瞬间波 动值超出300pa;当燃烧工况信号为燃烧器火检变化次数时,稳燃标准为燃烧器。
10、火检变 化次数3/min。 0029 步骤103、在燃烧工况信号达到所述稳燃标准时,发出稳燃指令。 0030 稳燃指令可以是投入油枪指令或者投入点火器指令,或者其他能够改善燃烧状况 的指令。 0031 本实施例自动周期性接收燃烧工况信号,根据数据来判断锅炉燃烧实况,不易失 误;并在接收到的燃烧工况信号超过预设标准值时,准确把握投油稳燃的时机,投入可以稳 燃的物质,提前稳定锅炉燃烧工况。 0032 实施例二、 0033 步骤201、接收炉膛负压值; 0034 步骤202、比较接收到的炉膛负压值与预设的炉膛负压值; 0035 步骤203、在炉膛负压瞬间波动值超出300pa时,发出稳燃指令。 003。
11、6 炉膛负压即指炉膛顶部的烟气压力,是反映燃烧工况稳定与否的重要参数之一, 炉内燃烧工况一旦发生变化,炉膛负压随即发生相应变化。当炉负压过大时,漏风量增大, 吸风机电耗,不完全燃烧损失、排烟热损失均增大。甚至使燃烧不稳定甚至灭火炉负压小甚 至变为正压,火焰及飞灰将炉膛不严处冒出,恶化工作燃烧造成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 说 明 书CN 103032886 A 3/3页 5 0037 当锅炉燃烧不稳定时炉膛压力将产生强烈波动,炉膛负压即相应会有大幅度的剧 烈波动。当炉膛压力发生剧烈脉动时,往往是灭火的前兆。因此,本实施例在炉膛负压瞬间 波动值超出300pa时,认为锅炉燃烧情况不稳定。 0038 实施。
12、例三、 0039 步骤301、接收汽包压力的微分波动值; 0040 步骤302、比较接收到的汽包压力的微分波动值与预设的汽包压力的微分波动 值; 0041 步骤303、在汽包压力的微分波动值超出3时,发出稳燃指令。 0042 汽包内的动态压力波动较小,而上升、下降管、水冷壁等处的压力波动比较大,不 能反应锅炉瞬间压力表现值,故要用汽包压力作为微分信号输入调节器。汽包压力的微分 波动值代表变动工况时锅炉蓄热的改变,当锅炉燃烧率增大时,蒸汽流量的变化有一定惯 性,但汽包压力的微分波动会马上反应出来。因此,在汽包压力的微分波动值超出3时, 可认为锅炉燃烧情况不稳定。 0043 实施例四、 0044 。
13、步骤401、接收燃烧器火检变化次数; 0045 步骤402、比较接收到的燃烧器火检变化次数与预设的燃烧器火检变化次数; 0046 步骤403、在燃烧器火检变化次数3/min时,发出稳燃指令。 0047 火检即直接监测火焰的有无。红外线火检通过检测燃烧火焰放射的红外线强度和 火焰频率来判别火焰是否存在,可见光火检同时检测火焰闪烁频率和可见光亮度,并进行 逻辑加运算来检测燃烧火焰的存在。火检变化次数每分钟3次时,可认为锅炉燃烧情况 不稳定。 0048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燃烧工况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 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 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 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可知,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 说 明 书CN 103032886 A 1/1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32886 A 。